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质量评估.docx

    • 资源ID:24120300       资源大小:635.49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质量评估.docx

    1、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质量评估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质量评估 满分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上长期领先,享有盛誉。据此回答14题。1古代中华儿女曾经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西欧有一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结合古代科技史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中国人利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B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的作用C欧洲人善于使用但不会创造新技术D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并将其用于生产与社会实践【答案】C2(2009泰安模拟)金史记载:“声如雷震,热

    2、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锈。”与此有关的科技成就是()A火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造纸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材料内容叙述了火药使用后的情形和作用。【答案】A3(2009东营期末)四位同学在做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为题,各命了一个小题,你觉得哪些最适宜()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A B C D【解析】本题以四大发明的影响为命题,考查对四大发明影响的正确理解,虽然印刷术推动西欧的文明进程,但它不是西方的文艺

    3、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发生的根本原因,所以不能说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答案】A4下列人物取得的成就被外国学者称为“使西方望尘莫及并改变世界面貌”的是()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能力。主要是对中国的贡献,并未外传。传播到外国,并起了巨大的作用。【答案】B中医中药在世界医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据此回答56题。5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医学的发展,表述不正确的是()A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B伤寒杂病论被医学界誉为“万世宝典”C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提出了辩证施治的方法D清朝李时珍写成了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解析】本题考查辨析能力。A、B、C三项是中医药学的成就,D项李时珍应为明朝人。

    4、【答案】D6针灸疗法是中国古代医学的一项突出成就。下列关于针灸疗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我们祖先独创的治病方法B其理论基础是经络学说C特点是通过针灸注射药物以治病D目前针灸学已在全世界推广【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能力。针灸疗法的特点是不吃药,针灸本身也不使用药物。【答案】C7诗经中的七月描述农民无冬无夏地劳动,却“无衣无褐”;一些爱情诗反映了青年男女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说明诗经()A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B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标志C具有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 D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材料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了“劳动”“恋爱”人民“喜怒哀乐”的生活,体现了

    5、强烈的现实感,是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答案】C楚辞是战国诗人屈原创作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据此回答89题。8(2009江苏四校模拟)上图为我国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图,该图能反映()诗人的浪漫主义风格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诗人追求真理的坚定意志诗人豪迈的精神气质A B C D【答案】A9下列诗句,属于楚辞的是()A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B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C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能力。楚辞句中有较多的“兮”字。B、C两项为诗,D项为词。【答案】A

    6、唐诗、宋词、元曲在中国文坛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据此回答1011题。10(2009南京模拟)郭沫若先生为山东某一历史名人纪念祠题写的楹联为:“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一历史名人是()A苏东坡 B李清照 C辛弃疾 D陆游【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材料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从“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可知是继苏东坡之后的豪放派词人,从“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可知他生活在南宋却又对北方故土沦丧非常伤感。【答案】C11下列文学作品,属于同一类型的是()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杨柳岸、晓风残月一种相思,两处闲愁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辨析能力。是诗

    7、经中的诗歌;是唐诗;是宋代婉约派的词。【答案】C中国古代文学体裁多样,明清小说作品众多。据此回答1214题。12有人认为:明清文学观念的演进,使世俗现实生活日渐成为小说关注的焦点,以现实生活为描述对象,通过家庭、爱情、婚姻的纠葛变化,盛衰兴亡,来反映社会人际关系,展现时代风尚面貌,提供生动完整细腻的社会生活画卷。明清小说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A专制主义强化 B商品经济发展 C拜金主义盛行 D轻商思想淡化【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文学是社会的镜子,是对社会现实的艺术反映。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人们更加关注世俗的现实生活,这种社会的变迁带来了文学观念和形式内容的变化,世俗小说更加繁荣。

    8、【答案】B13孟玉楼丧夫后要改嫁,亲戚及乡邻都赞同,“少女嫩妇的,你拦着不教他嫁人,留着他做什么?”(据明中后期小说金瓶梅)你认为上述记载()是当时人所写,可直接作为珍贵的史料使用不具备史料价值,因为小说不是社会真实反映去伪存真,考证无误后,可作为史料使用A正确,错误B正确,错误C正确,错误D正确,错误【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推理能力。注意题干中的两个关键信息“明中后期”“小说”,前者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后人们思想出现了一定变化;后者表明小说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因此须经过考证无误后,方可作为史料。【答案】D14明朝统治者把水浒传列为禁书的主要原因是该书()A具有反专制的民主思想 B揭露了当时统治的

    9、腐败C歌颂了人民的反抗精神 D在民间广泛传播【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水浒传思想主旨的能力。明朝统治者把水浒传列为禁书,自然是因为该书的内容触犯了统治阶级的利益。水浒传以北宋末年的宋江农民起义为题材,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歌颂了农民的叛逆和斗争精神。故A、D两项较容易被排除。比较B、C两项,C项对统治者更为不利。【答案】C中国书法源远流长,为世人奉献了大批杰作。据此回答1520题。15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某博客在介绍中国汉字时提到以下几种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应是()A中国的原始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 B战国时期,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C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D汉字按照甲骨文、大篆、小

    10、篆、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解析】本题考查有关汉字的基本史实。至商朝,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故B项表述不正确。【答案】B16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周杰伦主唱的本草纲目有这样的歌词:“外邦来学汉字激发我民族意识,用书法书朝代内力传开、豪气挥正楷念一句对白”,材料中的“正楷”的基本特点是()A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具有实用价值B笔画简约,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C规矩与放纵并存,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兼具D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及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题干要求是楷书的特点,B、C分别是草书、行书的特点,D项是中国画的特点。【答案】A17下图所

    11、示中国古代书体中,艺术性最强的一种是()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能力。魏晋时期书法进入自觉阶段,审美价值开始逐渐体现。A、B两项主要是魏晋前的书体;C项是实用兼审美价值;D项以审美价值为主,所以其艺术性最强。【答案】D18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座墓葬中出土了一幅丝织品,上面用隶书抄写了一部典籍,它应该抄写于()A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能力。题干中的信息有“丝织品”,字体为隶书。汉朝时主要以隶书为主,而且大多写在丝帛之上。A项时期是甲骨文;C项以楷书为主;D项时字体多变,而且纸已大量生产。【答案】B19下列作品最能体现盛唐气度的是()【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别能力

    12、。B项是东晋作品;C项为行书;D项为草书;盛唐时期,国家强盛,盛行楷书。A项的楷书规整有度,气势恢弘,体现了题干要求。【答案】A20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图标设计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下图为其中的一组图标,你认为它的设计构思取材于中国书法艺术中的哪一种字体()A行书 B隶书 C篆书 D草书【解析】本题考查辨析能力。篆书的特点是比较圆润,造型健美,适合图标的设计。【答案】C“书画同源”,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从萌芽逐渐走向成熟。据此回答2122题。21(2009广东实验中学模拟)文人画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它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下列

    13、绘画作品中反映这一风格的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鉴赏能力。题干强调的是文学、书法、绘画、篆刻集于一体的文人画形式,C项画面展现了这一特点。【答案】C22图A、B、C、D中的作品,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是()【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知识的能力。颜真卿、怀素、阎立本都是唐朝人。B项是东晋顾恺之的作品。【答案】B中国戏曲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据此回答2325题。23(2009扬州模拟)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在京剧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上均进行了独树一帜的艺术创新,被称为梅派大师。贵妃醉酒是其代表作之一,在戏中梅兰芳饰演的角色属于()A生 B旦 C净 D丑【解析】本题考查迁移理解能力。从图

    14、中即可得出结论。梅兰芳是“四大名旦”之一。【答案】B24华丽的活动戏台上,京剧扮相的提线木偶,活灵活现地表现着戏剧舞台上传达的意境和神韵。以下有关京剧产生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符合当时统治者的口味汉调、徽调合流并逐渐融入北京语汇艺术家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同光十三绝”的努力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本题考查京剧产生的原因,都属于原因,而“同光十三绝”反映了京剧产生后的成就,与题意不符。【答案】C25(2009通州模拟)大众日报在2008年11月8日刊登了一篇关公何以战秦琼的文章,说的是中央电视台“中国京剧研究生班十年汇报演出”的节目蔺相如(战国)中的布景道具问题。请你判断

    15、符合史实的是()A蔺相如府中厅堂上悬挂着一幅山水画B厅堂楹联上有草书写的古诗C渑池会上秦王和赵王用青铜器皿喝酒D书写的古诗是杜牧的泊秦淮【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蔺相如反映的是战国历史,战国绘画作品以人物画为主,A项错误;草书出现于魏晋,B项错误;杜牧是唐朝诗人,D项不符合史实。战国时期青铜器技术成熟,水平很高,C项正确。【答案】C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小题18分,第27小题22分,第28小题10分,共计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五千年中华文明成就辉煌,但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成为中国向前发展的包袱。先民修筑了万里长城,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

    16、,但也限制了自己的视野和对外交往。中国拥有四大发明,这固然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是罗盘针可以导航亦可看风水;火药可以制造喜庆的鞭炮亦可制造杀人的武器。更为关键的似乎是文化的取向,中国有远航,郑和下西洋早在哥伦布诞生之前,但主要的目的不在于开辟国际贸易,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提高生产力没有起到显而易见的深远的促进作用。材料二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古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制度的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子曰诗云;行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另一种“色彩”。以上材料均摘自中西对比500年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华文明

    17、的特征,材料一中所提到的火药与罗盘针的发明对欧洲社会的进步有何作用?(10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说明四大发明没有起到推动中国社会进步作用的原因。科学技术在西欧和中国起到的不同作用说明了什么?(8分)【答案】(1)特征:一方面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另一方面这些成就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作用:火药在欧洲的应用和发展,推动世界从冷兵器时代进入到热兵器时代,有利于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指南针的使用,使欧洲人开辟了新航路,加强了世界的联系并使世界市场开始出现;使欧洲率先进入近代社会,整个世界在其推动下,逐步从古代向近代演变。(10分)(2)原因:封建统治思想的束缚;完备的封建制度体系;因循守旧

    18、、不思变革的保守心理。说明了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8分)27阅读下列材料及图片:材料一新晴野望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唐)王维念奴娇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宋)辛弃疾材料二明刻本荷花荡插图材料三“二拍”中的转运汉巧遇洞庭红一节主要写在国内经营破产的商人文若虚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跟着“几

    19、个走海泛货”的朋友出海,靠着“一两银子买得百斤有余”的“洞庭红”橘子,赚了“一千多个”重有“八钱七分”的银钱,又在荒岛上捡了个宝贝,卖得了五万两银子。从此“做了闽中一个富翁”“子孙繁衍,家道殷富”。请回答:(1)阅读材料一,结合时代背景说明诗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8分)(2)材料二反映了哪些历史信息?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8分)(3)材料三反映了明清小说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从根本上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6分)【答案】(1)盛唐时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王维的诗描写了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感情;两宋之际,民族矛盾尖锐,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不思进取,而

    20、辛弃疾希望报效国家,建功立业,因而他的词反映了豪情壮志不得实现的哀愁。(8分)(2)信息:反映了明清时期小说的繁荣以及明清时期木刻版画盛行。原因:商品经济发达,工商业繁荣,市民阶层崛起,对文学作品的需求增多;印刷术不断完善,书坊书肆迅速发展;为了使小说、剧本读起来更为有趣,刻书坊便用木刻版画作为其中的插图。(8分)(3)变化:小说浸染了拜金逐利的社会风气,商人作为被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时代特征: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衰落。(6分)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为了适应戏曲剧情和表演的需要,京剧吸收了中国戏曲的传统角色划分,依照不同类型人物的年龄、性别、身份与性格特征从脸谱、服装、唱腔等方面将演员

    21、划分为生、旦、净、丑四类,称为四大行当。材料二“四大徽班”为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俱为徽调著名戏班。据载,三庆班于1790年进京为乾隆帝祝寿,后受乾隆帝所宠爱。后因为臣下所议论,道光帝将他们驱逐出宫,徽班从此在北京民间继续演出,广受欢迎。请回答:(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京剧人物类型与明清小说的关系。(4分)(2)阅读材料二,分析京剧发展走了一条什么道路,京剧长盛不衰的原因是什么?(6分)【解析】做材料解析题要紧扣材料内容。回答第(1)问要注意舞台艺术必须有剧本,由此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回答第(2)问注意艺术要想有生命力就必须有广大群众的支持、喜爱。【答案】(1)京剧的人物造型、故事情节有很多取材于明清小说。(4分)(2)京剧最先在上层权贵中流行,后来逐渐流行于民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行。京剧艺术的大众化是京剧长盛不衰的原因。(6分)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质量评估.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