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语文二轮考能精选细练13套考能精选细练38.docx

    • 资源ID:24148670       资源大小:24.91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语文二轮考能精选细练13套考能精选细练38.docx

    1、高考语文二轮考能精选细练13套考能精选细练38考能精选细练明考脉找诀窍1(2014河北保定高三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律诗,完成后面题目。归乡陆佚仁万里归蓬万里云,关山过处忆犹新。凄凄峪道金狄马,寞寞重山武穆心。故里梨园停宿雨,圩中旧巷走乡音。茶淡火熄人寂静,浅秋摇曳月黄昏。注陆佚仁,明正德银川卫职方司书办,受刘大夏案牵连,被迫辞官。北宋名将狄青,受朝廷猜忌,郁郁而终,葬于汾阳峪道河。金狄,墓前神道两侧的石人石马,其中的武将名金狄。武穆,指岳飞,因奸臣秦桧陷害,被召南归,风波亭被害,有词“小重山”。圩:江淮低洼地区村庄周围防水的堤。 (1)请分析颔联运用的手法和表达效果。答:_ _ (2)纵观全诗,

    2、说说诗人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答:_ _解析(1)此题从诗句看明显的是用典,用典的目的是含蓄委婉地表达情感,结合注释“狄青”和“岳飞”的遭遇,以及自己的处境,表达一种被牵连辞官后报国无门的郁闷、凄然和有志难舒的落寞、不平。(2)诗歌的情感要结合题目、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语句探究,此诗一、二联,交代原因,用典故表现心中的不平,在上题已经探究,三、四联中的词语“茶淡火熄人寂静,浅秋摇曳月黄昏”是一种恬淡,宁静的氛围,应该是内心的一种释然。答案(1)首联、含联写了归乡之前,被牵连辞官,独自南归时的孤寂、不平、凄然、落寞。颈联、尾联写归乡之后,看着熟悉的梨园,听着村巷里熟悉的乡音,炉

    3、火边烹一杯淡茶,看天边月光摇曳。这舒缓宁静的生活安抚着作者的心境,心绪逐渐平复,归于淡然和宁静。(2)颔联用典,借用狄青和岳飞被朝廷猜忌陷害的故事,含蓄地表达了自己被牵连辞官后报国无门的郁闷、凄然和有志难舒的落寞、不平。2(2014广西贵港市5月高考冲刺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塞 路 初 晴雍陶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行子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注雍陶(805?),唐代诗人。字国钧,成都(今四川成都市)人。一年曾多次穿三峡,越秦岭,在江南、塞北许多地方游历过,写过不少纪游诗。后辞官闲居,养疴傲世。不知所终

    4、。(1)本诗前两联景物搭配精妙,请简要分析。答:_ _(2)探究本词的思想情感。答:_ _答案(1)在颜色的搭配上,“晚虹”、“斜日”、“青草”、“残烟”、“绿杨”,组合在一起,色彩异常艳丽,但秾丽中又有清新之感;旖旎中又有北国的雄浑;在空间位置上,天上地下,远处近处,景物富于变化,很有层次。使得画面极为开阔,表现出边塞雄浑的特色。从而将草原风光形象准确地传达给了读者,使人如身临其境。(2)词人通过写在塞路上行进时的所见,通过对“晚虹”、“斜日”、“青草”、“残烟”、“绿杨”的描写展示了一幅饶有边塞情趣的美好画图。讴歌了边塞初秋时节雨后新晴的明丽风光,使人感到清新、宁静和安谧,令人神往,从中寄

    5、寓着诗人希望和平的良好愿望。3(2014山东省日照市5月校际联合检测)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的题目。秋夜曲张仲素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秋思寄子由黄庭坚黄落山川知晚秋,小虫催女献功裘。老松阅世卧云壑,挽著沧江无万牛。注元丰四年(1081),诗人任吉州太和县令,很不得意。这时苏子由(苏辙)被贬为筠州监盐酒税,两人相距不远。“挽著沧江无万牛”意为“志甚坚,难以动摇”。(1)两首诗都以秋天为背景,以思念为内容,请对此简要分析。答:_ _(2)张诗第三句中“逼”字和黄诗第二句中“催”字都用得十分传神,请自选一个简要赏析。答:_ _答案(1)张诗写秋夜漫漫,秋

    6、虫长鸣,思妇独守闺中凄清寂寞而思念、关爱远征的丈夫。黄诗写在草木凋零、小虫鸣叫的晚秋时节,诗人触景生情,因自己不得意而思念被贬的好友苏子由(苏辙)。(意思对即可)(2)“逼”字有“逼迫”之意,运用拟人的手法;把晚秋天凉,秋虫被逼无奈叫声的悲凉传神地显示出来,衬托思妇的寂寞难耐,夜不成眠。(意思对即可)“催”有“催促”之意,运用拟人的手法,时至晚秋,秋虫的鸣叫催促妇女制作裘衣,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慨叹(或仕途坎坷的落魄)。(意思对即可)4(2014山东省烟台市5月适应性测试)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清平乐朱淑真风光紧急,三月俄三十。拟欲留连计无及,绿野烟愁露泣。倩谁寄语春宵?城头画鼓轻

    7、敲。缱绻临歧嘱咐,来年早到梅梢。(1)“风光紧急,三月俄三十”中的“俄”字有何妙处?试简要分析。答:_ _(2)请简析“来年早到梅梢”一句所蕴含的情感。答:_ _答案(1)“俄”是“顷刻”“片刻”的意思,指时间非常短暂,既照应前句的“风光紧急”,渲染了春光转瞬即逝的紧迫气氛;又引出下句“拟欲留连计无及”,表现了词人面对春天逝去的无奈,婉转表达惜春之情。(2)词人无法留住春天,只能请画鼓向春天传递信息,盼春来年早到梅梢,将抽象的春天人格化、具体化,形象地表现了词人盼春早归的急切心情,进一步抒发了强烈的惜春之情和爱春之情。5(2014山东省实验中学第二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的题。王充

    8、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黄庭坚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礬是弟梅是兄。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注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写洛神飘然行水的姿态。山礬:本名郑花,木高数尺,春开小白花,极香,叶可以染黄,黄庭坚因其名太俗,改为山礬。(1)这首诗写出了水仙花怎样的特点?答:_ _(2)有人说对水仙花的描写在前后的不统一中体现出独特的美,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_ _答案(1)出尘脱俗的仙姿、洁白素雅的花色、淡雅的清香、俊逸高雅的神韵。(2)同意。前五句都用美女形容水仙,写得幽细秀美,第六句忽作粗犷

    9、之笔,把三种花都男性化了,前后不统一,不调和,结句写出门后对之欣赏而“一笑”的,却是“横”在面前的“大江”。这个形象,和前面所写的水仙形象相比,“大”得惊人,“壮阔”得惊人,貌似更不统一;但在这陡峭的转折、强烈的反差中体现出参差变幻之美,进而让读者体味到作者的精神追求。6(2014广西玉林市模拟试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野望王 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注王绩,唐诗人,字无功,自号东皋子,时称“斗酒学士”,后弃官归隐而终。(1)简析颔联和颈联在写景方面的特点。答:_ _(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了怎样的心

    10、情。答:_ _答案(1)动静结合,由远而近,颔联写诗人举目远望,山、树一片秋色,在夕阳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颈联牧人与猎马的归来,使静谧的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描绘了一幅山林秋晚图,在闲逸、恬淡中,透露出几分忧郁和苦闷。(2)本诗借景抒情,先写野望中的秋日田园牧归之景,恬静闲雅,流露出诗人归隐后百无聊赖而彷徨的心情;尾联用典表明在现实中难觅知音,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贤人伯夷和叔齐为知音,表现了作者的孤寂和苦闷惆怅之情。7(2014湖北省黄冈市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黄州陆游局促常悲类楚囚,迁流还叹学齐优。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万里羁愁添白发,一帆寒日过黄州。君看赤壁终陈迹,

    11、生子何须似仲谋!注楚囚:本指被俘的楚国人,后指处境窘迫之人。齐优:齐国取悦于人的优伶。仲谋:即孙权,据说曹操攻吴时孙权军队很整齐,于是叹说:“生子当如孙仲谋。”(1)“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一联采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答:_ _(2)“生子何须似仲谋”一句化用前人语句,寄予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 _答案(1)采用借景抒情和拟人手法。“江声不尽”,似表英雄无尽之恨,“天意无私”,上天不因为人有未竟的事业而让时间停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自己报国无门的感慨。(2)“生子当如孙仲谋”是曹操对孙权似骂而实为发自内心的赞语,陆游在诗中化用此语,正话反说,慨叹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寄予

    12、了诗人对朝廷极度不满。8(2014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部分学校五月适应性考试)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海上吊吴野人墓清于震日落平原海气昏,一坟萧瑟对空村。纵教大业留天壤,到底虚名误子孙。岸拆蛟龙移墓道,潮来风雨吊诗魂。当年冠盖应俱在,独认残碑剔藓痕。注吴野人: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吴嘉纪,号野人。明朝覆亡后,隐居故里泰州,卒后葬于海滨。(1)诗歌首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答:_ _(2)诗歌的颈联和尾联分别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赏析。答:_ _答案(1)诗歌首联通过描写平原落日、海上水汽、萧瑟孤坟、寂寞村落等意象,营造了一种萧瑟、苍茫、迷蒙、孤寂、伤感的意境。(2)颈联

    13、使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用“蛟龙”比喻海浪,用蛟龙的“移”和风雨的“吊”等拟人手法写吴野人墓的荒寂。尾联使用了对比的手法:用诗人当年诗名的显赫与如今墓地的荒寂作对比,表现诗人对文人不幸命运的悲叹。9(2014湖北省襄阳四中仿真模拟考试)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暑 旱 苦 热王令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大热戴复古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万物此陶镕,人何怨炎热?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结。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注王令:北宋诗人。字逢源,江都(今扬州)人。识度高远

    14、,才思奇逸,有治国安民之志,深受时人激赏。这句形容太阳不肯落下。陶镕:陶铸熔炼。比喻培育、造就。秋:用作动词,指秋天谷物的成熟收获。(1)这两首诗分别是怎样表现天气酷热的?请简要分析。答:_ _(2)这两首诗最后两句表达的感情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_ _答案(1)王诗主要运用了比拟和想象的手法。“清风无力屠得热”中的“屠”字意为“屠杀”,用拟人手法表达了清风对酷热的有心无力;“落日着翅飞上山”用比拟手法把太阳当做有翅膀的鸟儿来写,表达对太阳不肯下山的无奈,以此突出日照之长,天气之热。王诗还运用了想象的手法。“天岂不惜河汉干”想象银河也会因天热而干涸,想象奇特,独到地表现了天气的热。

    15、戴诗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天地比作制陶瓷的窑,把太阳比作炭火,形象地写出了热的程度之深。戴诗还运用了夸张手法。“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夸张地写出了田中水的温度像沸水一样滚烫,农夫背上的汗水像瓢泼一样,淋漓尽致地突出了温度之高,天气之热。(2)同:这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天下百姓的关注和同情。异:王诗更多地表达了与天下人共苦难,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博大胸襟和济世情怀,戴诗更侧重于表达对农民在酷热天气中辛苦劳作的同情。10(2014湖北省襄阳五中、钟祥一中、夷陵中学三校五月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雉带箭韩愈原头火烧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复没。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地形渐窄观者多,

    16、雉惊弓满劲箭加。冲人决起百馀尺,红翎白镞随倾斜。将军仰笑军吏贺,五色离披马前堕。(1)诗歌的开头两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场景?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答:_ _(2)诗歌描写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全诗分析。答:_ _答案(1)场景:开头两句描写打猎前猎场的肃穆景象。原野上猎火熊熊燃烧,周围一片寂静,只有野雉时出时没。主要手法: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火烧静兀兀”这是射猎前的静态;野雉“出复没”是动态描写,野雉被猎火驱出草丛,一见猎鹰,吓得又躲藏起来。以动衬静,突出原野的寂静。(2)诗歌描写了一个踌躇满志、技术精湛的将军形象。“盘马弯弓”,将军骑马盘旋不进,这是一副踌躇满志的神态。“弓满劲箭”描写将

    17、军引弓劲射的一刹那,表现将军射技不凡;野雉“冲人决起”在空中挣扎,军吏围观“贺”声一片,侧面表现出将军射技精湛。总之,一个得意的将军形象跃然纸上。11(2014江西省临川二中第一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暮春归故山草堂钱起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晚春韩愈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1)两首诗描绘的晚春之景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答:_ _(2)这两首诗的最后两句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赏析。答:_ _答案(1)钱诗描写的是黄鸟稀、辛夷尽、杏花飞、春光逝去的一派空寂、凋零的景象。

    18、韩诗描绘的是百花盛开,万紫千红,杨花榆荚,如雪花漫天飞舞的晚春繁丽景象。(2)钱诗赋予幽竹以人的品格和情感,写出幽竹与主人的品性相通,相亲相近,寄寓了诗人对幽竹不畏春残、不从俗流的高尚节操的礼赞。韩诗把乏色少香的柳絮、榆荚拟人化,描绘了他们虽无芳华,却不甘寂寞,因风起舞,化作雪飞,在春光中展露自己的景象。从而寄寓了诗人乘时而进,积极努力的情怀。12(2014江西省南昌三中第三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唐多令邓剡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注邓剡,宋人,参加

    19、抗元救国运动,兵败后流落金陵,作此词。(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 _(2)本词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答:_ _答案(1)表达了作者的流亡之苦,亡国之恨,朝代交替,兴亡相继,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伤感。(2)用典:“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用了刘禹锡的乌衣巷,表达兴亡之感。通感:叶声寒的寒字,从听觉到触觉。比喻:把自己比作随风飘零的落叶。拟人:“西风吹世换”,风好像有人的行为特征。描写:视觉描写,“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听觉描写,“叶声寒、飞透窗纱”。以景结情:“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虚实结合:“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这应为虚景;

    20、“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此为实景。(答对其中三点即可)13(2014湖北省高考压轴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浣溪沙欧阳修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白发戴花君莫笑,六么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1)上片描绘的色调和谐、情趣盎然的湖上游春图,经“逐”、“拍”等的点化,顿使形象呼之欲出。请分析“逐”、“拍”的艺术效果。答:_ _(2)有人说词的下片有“及时行乐的消极情调”,你同意吗?请简要分析。答:_ _答案(1)“逐”刻画了堤上游人对水上画船的热衷之情。“拍”刻画了春水活泼的生命。(2)不同意。词的下片虽有及时行乐之意,但词人一生怀忧时之情与愤时之意,实在是借酒浇愁,在沉醉中吐胸中郁闷,而获得精神的片刻快慰。14(2014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第三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辛弃疾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醉扶怪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注这首词是作者罢官后居于江西上饶时所作。(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_ _(2)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答:_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语文二轮考能精选细练13套考能精选细练38.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