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三棵银杏树西师大版.docx

    • 资源ID:24158416       资源大小:31.28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三棵银杏树西师大版.docx

    1、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三棵银杏树西师大版第2课三棵银杏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自主识字,能联系生活实际及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能运用本课新词说话。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段,并能自主积累词句。3.情感态度价值观:抓住语言文字,认识银杏树干、枝、叶、花、果的特点,体会银杏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领悟作者热爱家乡的情感并受到美的熏陶。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读书,认识银杏树各个季节的样子和干、枝、叶、花、果的特点,体会银杏树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欢乐,领悟作者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自主识字,能联系生活实际及上下文理解新词的

    2、意思,能运用本课新词说话。2.读通课文,初步感知全文。3.读懂课文第1、2两个自然段。【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多媒体课件出示银杏树图片,学生认真观察,互相交流。2.教师小结:银杏树是我国珍贵的古树种,也是我国的特产植物。俗称白果树。别名叫公孙树,因为这种树在自然生长状况下,长得慢,形容祖父一辈种银杏,到了孙子辈才结果。银杏除树姿美丽外,它的种子可食用,也是一味药材,有润肺、止咳平喘的功效,叶子有杀虫作用,可以防治棉蚜虫。树叶夹在书里,可以驱除蛀书的蠹虫。春天,银杏树开花,蜜蜂云集,是一种很好的蜜源植物。3.导入课题。板书课题:三棵银杏树(学生齐读课题)

    3、3.简单介绍作者: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1894-1968),名绍钧,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父亲在地主家做帐房,家境清苦。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毕业后在一个初等小学当教员。1917年应聘到吴县甪直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他称甪直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叶圣陶还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童话集稻草人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苦难,但有时气氛显得低沉和悲哀,稍后的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着重表现人民群众团结抗暴的集体力量。他的童话构思新颖独特,描写细腻逼真,富于现实内容。鲁迅说,叶圣陶的“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的”。叶圣陶从1921年起在上海、杭州、北京等地中学和大学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

    4、成立后致力于文化教育的领导工作,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中央文史馆馆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1)勾画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语。(2)课文是抓住哪几个季节介绍银杏树的样子?(冬、春、秋、冬。)(3)课文是抓住银杏树的哪几个部分介绍它的特点的?(具体描述了银杏树干、枝、叶、花、果的特点。)(4)用序号标出自然段。2.检查初读效果。(1)多媒体出示课文中的词语,指名读,指名领读,齐读。 空地 沿着 投到 中央 似乎 偶然 屈曲 古怪 伸展 衣裳 绿荫 赛跑 停泊 袅袅 忽略 淡黄 果仁 特别

    5、落尽 衬着 一缕缕 赤裸裸(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正确的字音。三、诵读课文,初步探究。(一)品读课文,了解银杏树的特点及给“我们”带来的欢乐。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自由阅读。2.一边读,一边在课文中圈画批注,记下自己喜欢的原因。3.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补充、评价。4.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小组代表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汇报对内容的体会,小组内其余同学注意补充,其他小组可以提出不同而见解。(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多媒体投影课文插图,初步感知银杏树生长的环境。(我家屋后有一片空地,前边和右边沿着河,左边是人家的墙。三棵银杏树就站在那里。一棵靠着右边,把影子投到河里。两棵在中央,

    6、像两个亲密的朋友,手牵着手,肩并着肩。)2.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第一自然段,并思考下面问题。(1)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四句)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第一句讲屋后空地的环境和周围的样子;第二句讲空地上有三棵银杏树;第三、四句讲这三棵银杏树各长在的位置和它们大致的样子。)(2)品读感悟,说说自己的感受。(前两句运用了拟人手法,最后一句运用了比喻、拟人手法。这三个句子具体形象地写出了这三棵银杏树各长在什么地方和它们大致的样子,而且从后一个句子中,我们还可以想象空地中间的两棵树高矮相当,距离较近,连枝叶都搭在一起了。两面临水的空地,长着这样三棵银杏树,这是多美的一幅风景画呀!)(3)第一自然段主要写

    7、了什么?(文章开头交代了三棵银杏树生长的环境和大致的样子。)3.朗读训练:美读本段,感悟银杏树生长空间的美。(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第二自然段。(1)探究交流:从哪儿体会到银杏树是古树?(父亲说,他小时候,树就这么高这么大了,经过30年的岁月,似乎还是这么高这么大。)(2)银杏树的生长情况怎样?(缓慢)从哪儿可以看出来?(经过30年的岁月,似乎还是这么高这么大。)(3)从“似乎”一次中体会到什么?(从“似乎”一词可以体会到银杏树生长缓慢,它的变化几乎觉察不出来。)(4)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介绍了银杏树生长缓慢的特点。)2.自由朗读感悟。四、教师小结(文章开头交代了三棵

    8、银杏树生长的环境和概貌,接着介绍了银杏树生长缓慢的特点),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课堂作业新设计】一、读读写写我能行。 zhng yng ch lu l yn gu rn ( ) ( ) ( ) ( )二、照样子,写词语。(1)赤裸裸: (2)一缕缕: 三、填量词,补短语。三( )银杏树 一( )烟 一( )鹰 一( )黄蝴蝶 一( )饭 一( )画【课堂作业新设计】参考答案一、读读写写我能行。 zhng yng ch lu l yn gu rn (中 央) (赤裸 ) (绿茵) (果仁)二、照样子,写词语。(1)赤裸裸:白胖胖 绿油油 静悄悄 红通通 乐哈哈 火辣辣 热腾腾 冷飕飕(2)一缕缕:

    9、一支支 一片片 一排排 一片片 一批批 一篇篇 一件件 一棵棵三、填量词,补短语。三(棵)银杏树 一(缕)烟 一(只)鹰 一(只)黄蝴蝶 一(碗)饭 一(幅)画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1.自由读37自然段,了解银杏树各个季节的样子。2.再读37自然段,说说银杏树干、枝、叶、花、果各部分的特点。3.通读37自然段,体会关键词句的意思和作者的思想情感。体会银杏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领悟作者热爱家乡的情感并受到美的熏陶。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段,并能自主积累词句。【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1.指名朗读课文一、二自然段。2.指名学生说说这三棵银杏树分别生长在哪里?(我家屋后有一片空地,前边和

    10、右边沿着河,左边是人家的墙。三棵银杏树就站在那里。一棵靠着右边,把影子投到河里。两棵在中央,像两个亲密的朋友,手牵着手,肩并着肩。)学生说,二、品读欣赏,质疑再探。(一)学习课文37自然段,了解银杏树各个季节的样子。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37自然段。2.文章第37自然段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银杏树的样子的?(冬、春、夏、秋季)。3.文章第37自然段是抓住银杏树的什么来写其特点的?(树枝、干、叶、花、果。)4.在描写银杏树的同时还写了什么?(银杏树给我们带来的欢乐。)5.默读课文37自然段勾画出描写银杏树枝、干、叶、花、果、特点的句子及在冬、春、夏、秋季银杏树样子的句子。6.交流汇报银杏树在各季时

    11、的样子及给我们带来的欢乐,银杏树干、枝、叶、花、果的特点。(干:直、弯、古怪。叶:折扇形、绿荫、黄蝴蝶。花:白里带蓝黄、可爱。果:绿玉一般、 清香。)(二)通读37自然段,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1.课件出示:每年冬天,赤裸的支干上生出无数小粒。这些小粒渐渐长大,最后像牛的奶头。(1)自由阅读,说说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2)交流这样写的好处?(生动形象。)2.课件出示:空地上有了这广大的绿荫,成了最好的游戏场所,我们在那里赛跑、唱歌、演戏。(阅读体会银杏树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3.课件出示:经过的船常常停泊在右边那一棵的绿荫下面,摇船的歇口气吸一管烟,或者煮一锅饭。这时候,一

    12、缕缕烟就袅袅地升起来了。(1)朗读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此情此景给人美感,也体现出作者对家乡人、事的思念之情。)(2)“要穿的”指什么?(“摇船的”是的字短语,指摇船的人。如我们常说 “开车的”、“教书的”等。)4.课件出示:父亲笑着说:“不开花哪儿来的果?待来春留心看吧。”(1)“不开花哪儿来的果?”是什么意思?(用反问的语气肯定了银杏树有花,同时也点明了花与果的关系。)(2)父亲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我银杏树是有花的?父亲说话的目的是什么?(让“我”留心看,启发“我”观察事物要留心。)5.课件出示:说起银杏果,不由得想起“烫手啰,热白果”的叫卖声来(1)说起银杏果,作者为什么就不由得想起“烫手

    13、罗,热白果”的叫卖声来?(白果是银杏树的种子,炒熟了,剥掉壳,去了衣,就是绿玉一般的果仁,虽然不甜,却有一种特别的清香味,我们都喜欢吃。)(2)感情朗读,体会家乡的银杏果给人带来的欢乐。6.秋风阵阵地吹,折扇形的黄叶落得满地都是,在平常人看来是冷清、悲凉的。可是在孩子们的眼中,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黄叶飘落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朗读体会黄叶带给孩子们的欢乐。7.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进一步体会感悟。背诵课文最后一段。三、总结全文,积累实践。1.教师小结:三棵银杏树这篇课文写得很美。在这短短的一篇文章里,作者以朴实、流畅的语言写出了丰富的内容;既写了银杏树冬、春、夏、秋的样子和干、枝、叶

    14、、花、果的特点,给人带来了快乐;又描画了一幅幅以银杏树为主要景物的简洁、优美、古朴的画面,给人以美感;同时出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一草一木的情感。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积累好的语句。【课堂作业新设计】1.“我家屋后有一片空地,前边和右边沿着河,左边是人家的墙。三棵银杏树就站在那里。一棵靠着右边,把影子投到河里。两棵在中央,像两个亲密的朋友,手牵着手,肩并着肩。”是按_顺序写的,根据这段内容画出小河、墙及三棵银杏树的位置图。2给下面一段文字加上标点符号。 三棵树的主干都很直 支干也是直的多 偶然有几支屈曲得很古怪 像画上画的 每年冬天 赤裸的支干上生出无数小粒 这些小粒渐渐长大 最后像牛的奶

    15、头 3读下面句子,在比喻句后的()内打“”,在不是比喻句的()内打“”。(1)三棵树的主干都很直,支干也是直的多,有几支却弯曲得很古怪,像画上画的。()(2)弯曲得很古怪的支干上,偶尔有一两只鹰停在那里,好久好久一动不动,衬着蓝天,像一幅古画。()。(3)秋风阵阵地吹,折扇形的黄叶落得满地都是。()(4)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4认真读短文3-7自然段,完成下列题目。(1)这一部分是按_顺序记叙的。(2)根据这部分内容,归纳三棵银杏树的特点。 干_ 叶_ 花_ 果_(3)写出三棵银杏树给我们带来哪些欢乐? 【课堂作业新设计】参考答案1.“我家屋后有一片空

    16、地,前边和右边沿着河,左边是人家的墙。三棵银杏树就站在那里。一棵靠着右边,把影子投到河里。两棵在中央,像两个亲密的朋友,手牵着手,肩并着肩。”是按方位顺序写的。2.三棵树的主干都很直,支干也是直的多,偶然有几支屈曲得很古怪,像画上画的。每年冬天,赤裸的支干上生出无数小粒。这些小粒渐渐长大,最后像牛的奶头。3读下面句子,在比喻句后的()内打“”,在不是比喻句的()内打“”。(1)三棵树的主干都很直,支干也是直的多,有几支却弯曲得很古怪,像画上画的。()(2)弯曲得很古怪的支干上,偶尔有一两只鹰停在那里,好久好久一动不动,衬着蓝天,像一幅古画。()。(3)秋风阵阵地吹,折扇形的黄叶落得满地都是。(

    17、)(4)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4认真读短文3-7自然段,完成下列题目。(1)这一部分是按_顺序记叙的。(2)根据这部分内容,归纳三棵银杏树的特点。 干:直、弯、古怪。 叶:折扇形、绿荫、黄蝴蝶。 花:白里带蓝黄、可爱。 果:绿玉一般、 清香。(3)写出三棵银杏树给我们带来哪些欢乐? 广大的绿荫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场所。 为经过的船提供歇息、煮饭的地方。 银杏果为人们提供美味的食物。 美丽的落叶像蝴蝶,使孩子们得到了美的享受。 【板书设计】 银杏树生长的环境和大致的样子 银杏树生长缓慢 干:直、弯、古怪。三棵银杏树 叶:折扇形、绿荫、黄蝴蝶。 热爱家乡 花:

    18、白里带蓝黄、可爱。 果:绿玉一般、 清香 黄叶飘落 【课后反思】 三棵银杏树教学反思 三棵银杏树文章开头交代了三棵银杏树生长的环境和概貌,接着介绍了银杏树生长缓慢的特点,然后按照冬、春、秋、冬的季节变化,具体描述了银杏树干、枝、叶、花、果的特点和给“我们”带来的欢乐,最后描写秋天里银杏树的黄叶飘落,冬天里的银杏树同样让“我们”感受到是一幅幽雅古朴的画。 文章虽短,作者却以朴实、流畅的语言写出了银杏树各部分的特点,银杏树给“我们”带来的欢乐,以及以银杏树为主要景物的一幅幅简洁、优美、古朴的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的情感。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银杏树的干、枝、叶、花、果的特点

    19、,体会银杏树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欢乐,从而领悟作者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第一步:上课时,我首先从整体进入,让学生了解银杏树的特点及给“我们”带来的欢乐。学生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写作顺序之后,紧接着由整体到部分,引导学生熟读课文,了解银杏树的干、芽、叶、花、果各部分的特点,对银杏树有完整的、具体的了解。 第二步:引导学生通过理解“似乎还这么高大”,体会“似乎”一词的重要及准确。像“牛的奶头”体会比喻的形象及通俗。从而使学生了解课文语言质朴的特点,感悟到质朴的语言便是一种美。第三步:这篇文章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描写生动形象,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朗读感悟

    20、,积累优美的语句,学会运用。 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虽然也提醒学生抓住文中描写生动形象个句子进行交流和体会,但由于教师完全放手学生自主感悟,没能及时做有效的引导和点拨,从而导致学生领悟不够深刻。今后改进的方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文中优美的语言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篇课文中多处运用比喻的手法,如“两棵在中央,像两个亲密的朋友,手牵着手,肩并着肩。”从这个比喻既能了解到两棵树的位置关系,更能看出作者使多么喜欢这些银杏树啊。再如“这些小粒渐渐长大,最后像牛的奶头。”可以看出作者观察的很仔细,比喻很贴切,同时反映了作者对银杏树的关心和喜爱。第三自然段中“我们欢喜地说:银杏树又穿上新衣裳

    21、了!”从这个拟人句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是多么兴奋。最后一个自然段中“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把落叶比作蝴蝶,写出了孩子独有的快乐。精彩片段 学习三棵银杏树,了解银杏树各部分的特点。师:请同学们自己先把课文读一遍。 叶圣陶老先生向我们介绍了银杏树的哪些部分呢?每个部分是什么样的?(学生一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一边围绕问题圈画批注。)生:课文介绍了银杏树的主干。(读有关句子)。师:谁来读出作者具体描写银杏树枝干的句子?(三棵树的主干都很直,支干也是直的多,偶然有几支屈曲得很古怪,像画上画的。)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银杏树的主干怎么样?生:高大、挺直。师:(板书:高大、挺直。)生:书中还介绍了

    22、银杏树的枝“偶然有几支屈曲得很古怪,像画上画的。”师:从“几支”能体会到什么?生:“几支”说明是很少的,对银杏树的那么多的枝来说算不了什么,所以作者用了词语“古怪”来描写弯曲的枝干。银杏树枝干的主要特点还是“直”。师:(补充板书:弯、古怪。)师:作者介绍完银杏树的枝干后,有介绍了银杏树的哪部分?生:作者还介绍了银杏树的叶。师:谁来读出作者具体描写银杏树叶的句子?生:到了春天,绿叶从奶头似的地方伸展出来。空地上有了这广大的绿荫。师:从描写中你能体会到什么?生:遮荫。师:这是哪个季节的叶子?生:春天。师:文中还有描写银杏树叶的句子吗?生:秋风阵阵地吹,折扇形的黄叶落得满地都是。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

    23、,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师:从描写中你有了解到到什么?生:叶是折扇形的,黄色的。师:这是哪个季节的叶子?生:秋天。师:作者除了介绍银杏树的枝干、叶,还介绍了银杏树的哪部分?生:作者还介绍了银杏树的花。师:银杏树的花有什么特点?生:白里带点儿淡黄、小。师:从哪些句子可以了解到银杏树的花小?生1:银杏树的花太小了,很容易就被人忽略。生2:去年秋天,我一边拾银杏果,一边问父亲:“银杏树为什么不开花?”师:作者还介绍了银杏树的果。银杏树的果实有什么特点?生:碧玉一般的仁儿,味儿是清香的。师:通过探究,我们从课文中了解到银杏树的枝干、叶、花、果的特点,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从整体上感受银杏树

    24、的特点。生:自由读课文。【单元说课】 三棵银杏树说课稿各位领导 、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三棵银杏树是西师大版版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文章开头交代了三棵银杏树生长的环境和概貌,接着介绍了银杏树生长缓慢的特点,然后按照冬、春、秋、冬的季节变化,具体描述了银杏树干、枝、叶、花、果的特点和给“我们”带来的欢乐,最后描写秋天里银杏树的黄叶飘落,冬天里的银杏树同样让“我们”感受到是一幅幽雅古朴的画。 文章虽短,作者却以朴实、流畅的语言写出了银杏树各部分的特点,银杏树给“我们”带来的欢乐,以及以银杏树为主要景物的一幅幅简洁、优美、古朴的画面,给人

    25、以美的享受,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的情感。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银杏树的干、枝、叶、花、果的特点,体会银杏树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欢乐,从而领悟作者热爱家乡的情感。二、说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自主识字,能联系生活实际及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能运用本课新词说话。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段,并能自主积累词句。 3.情感态度价值观:抓住语言文字

    26、,认识银杏树干、枝、叶、花、果的特点,体会银杏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领悟作者热爱家乡的情感并受到美的熏陶。三、说教学重、难点:本着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指导学生通过读书,认识银杏树各个季节的样子和干、枝、叶、花、果的特点,体会银杏树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欢乐,领悟作者热爱家乡的情感。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四、说教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四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

    27、教学中我主要通过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1.朗读感悟法:结合本课语言优美的特色,在教学中以读代教,以读促学,引导学生自读自悟,通过感悟和想象充分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2.想象感悟法: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开启学生想象的闸门,鼓励学生大大胆想象,想象课文描述的优美画面。 3.评价激励法: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评价,在评价中对学生的观点予认可与鼓励。五、说学法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在课堂上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读中感悟,力求学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在品味语言中积累语言,在内容体会中

    28、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六、说教学过程:在三棵银杏树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各项教学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探究,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35分钟) 多媒体课件出示银杏树图片,学生认真观察,互相交流。在学生简单了解银杏树后,教师简单介绍作者,激发学生探究名家作品的兴趣。2.讲授新课:(约30分钟) (1)初读课文,学习字词。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鼓励学生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识字解词的习惯,提高了学生识字解词的能力。 (2)诵读课文,初步探究

    29、。引导学生品读课文,了解银杏树的特点及给“我们”带来的欢乐。品读学习学习第一、二自然段。通过朗读、默读、品读抓住重点词句了解三棵银杏树生长的环境和概貌,感悟银杏树生长缓慢的特点。(3)品读欣赏,质疑再探。通过读中圈画、互相交流、汇报总结了解银杏树各个季节的样子,了解冬、春、夏、秋季银杏树干的直、弯、古怪;叶的折扇形、绿荫、黄蝴蝶;花的白里带蓝黄、可爱;果的绿玉一般、 清香。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银杏树给人们带来的的欢乐。进而鼓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进一步体会感悟,并背诵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3.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强化认识,积累实践。(35分钟) 通过教师小结引导学生

    30、进一步感受课文朴实、流畅的语言描画了一幅幅以银杏树为主要景物的简洁、优美、古朴的画面,感悟作者的情感。鼓励学生继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积累好的语句。 4.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比较简单直观,目的是引领学生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通过理解重点词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我为什么要这样上课】一、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因此我在教学中特备注重学生从教材的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积累。鼓励学生在品读中积累优美的词句和段落。二、教学策略的选用 通过三年多时间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较多的识记生字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只需对个别字稍作强调即可;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也掌握了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践理解词语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只对一些重点词语进行适当的点拨就可以了。通过三年多时间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也有了初步感知课文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抓


    注意事项

    本文(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三棵银杏树西师大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