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

    • 资源ID:24277981       资源大小:37.20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

    1、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1第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2第卷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和答题纸。第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羽觞(shng) 狡黠(xi) 迤逦(y l) 比权量力(lin)B、贾人(g) 修葺(q) 裨益(b) 架梁之椽(yun)C、毗邻(p) 陨首(yn) 逡巡(qn) 锱铢必较(z)D、编纂(zhun) 埋怨(mn) 喟然(wi) 敛声屏气(bn)2、下列词语

    2、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寒喧 峥嵘 赎罪 众说纷坛B、广袤 吞筮 藩篱 晕眩战粟C、蹂躏 崔嵬 签署 摇摇欲坠D、赡养 逡巡 缪种 皮开肉战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殊途同归,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B、从去年至今,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各种“宝字号”货币基金理财产品,在金融市场快速崛起,而对于这类产品的合理性、合法性以及利弊,学界的争论可谓是沸反盈天。C、面对世俗或传统,年轻人决不会畏葸不前。敢于挑战,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另辟蹊径,敢于否定前人,本来就是年轻人应具的特点。D、从当前来看,入世对中国教育的影

    3、响更多地表现为波澜不惊的悄然变革,无视或忽略不计显然会贻误发展机遇,明智的做法应该是未雨绸缪。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家心理卫生研究所对使用手机的人群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以上的人有“手机依赖症”,总在期待自己能收到最新信息。B、嫦娥三号探测器12月14日在月球表面成功着陆,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巡视器两部分组成,其中80以上的技术和设备为我国全新研发。C、近期,“霾伏”天气又“重现江湖”,且污染程度日益发展。监测数据显示,昨日14时,市内监测点的空气质量指数高达534。D、李克强在答中外记者问时表示,政府要推进公租房等保障房建设,并且实行公平分配,为新就业的年轻人和长期进

    4、城务工的人员解决住房困难问题。5、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这里有一家酿酒作坊,每到傍晚,酒坊就开始_佳露,深深的小巷也遮挡不了美酒的醇香。在这场斗争中,我不知道别人会如何行事,_我,不自由,毋宁死!专业作家在作品中展现出来的才华也许令青年读者们觉得望尘莫及,然而阅读活动应当是一个平等的交流过程,因此无须对作者_。A、酝酿 至于 顶礼膜拜 B、孕育 关于 诚惶诚恐C、酝酿 至于 诚惶诚恐 D、孕育 关于 顶礼膜拜二、(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技术与人的关系,是一个不断演变的历史过程。在手工劳动中,原始技术同劳动者不可分离。手工劳动的技术,是最原始的技术

    5、,表现为劳动者的技能,即手控制手工工具的能力,亦称手工技能。这种原始技术本质上是人的体能。人的体能有两种功能:一是改变物体状态的能力,即体力。二是控制物体的能力,在手工劳动中就表现为控制手工工具的能力。这就是最早的技术体技或手技。所有的技术都是人对自己的超越。人的双手的动作不准确、不精确,而手工技术追求的就是一准二精。这种准确性和精确性的提高,不是通过工具,而是通过劳动者的苦练得来的。“熟能生巧”,这“巧”是手之巧,靠的是熟练。 手工技能是由双手的动作的准和精表现出来的,它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人的生理局限,提高了人的生理功能,是“生理性技术”。手工技能很难用语言文字来表达,它本身也不是知识,也不

    6、需要知识作为前提条件。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别人要学习这种技能,主要靠动作的模仿和用心去领悟。这种技术的传授必须面对面进行。 这种手工技能是劳动者的身体所具有的,存在于劳动者体内,离开了劳动者的双手,这种技能就不再存在。这种技能与其说是“社会的”,不如说是个人的,它不可能在空间上大规模传播,也不可能在时间上世代相传。由于人具有高度的个性,所以手工技能也具有一定的个性。 为什么古代的许多手工技术品、手工艺术品,使现代人都觉得望尘莫及?这是因为今人的双手没有练到那种程度。这说明手工技术是会失传的。 近代技术的特点,是机器取代了手工工具。近代机器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动力机、传动机和工作机。动力机取代

    7、了手的改变物体的动力,工作机取代了手的控制物体的能力。 自动化是工作机的一个特点。传统的自动化是指人赋予了机器一种固定的程序,机器一旦启动,它就会按这种程序运转。所有的手工工具都是被动的,而工作机却有一定的自动性。在机器正常运转的过程中,工人可以离开机器,工作机可以离开工人的手。机器运转的程序是技术专家的设计,工人在开动机器时,可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工人不一定要懂得机器设计和技术原理。以前手工工具完全听从劳动者双手的指挥,可是在大机器生产中,工人双手的动作却反而要服从机器的运转。在手工劳动中,技能只是劳动者的熟练度和经验的自发的积累,没有技能发明者和应用者之分。可是在机器劳动中,技能发明者

    8、和技能应用者分离了。 有了机器以后,技术就开始有了物化的形态。不同的劳动者应用相同的机器劳动,其劳动水平也基本相同。于是,技术不再表现为劳动者个人的技能,而是表现为机器的技能。 机器成了近代技术的基本形式,机器的结构、功能、操作方式可以用文字和图像来表示。技术开始从经验上升为知识,以知识的形式存在。于是技术可以大规模传播,这种传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机器是一种工具,是一种机械,以机器为代表的近代技术的诞生,表明从此技术成了真正的技术,技术开始成为社会的财富。 (摘编自林德宏科技哲学十五讲)6、列对“手工技能”的相关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作为最原始的技术,手工技能与劳

    9、动者不可分离,手工技能的高低,主要体现为劳动者自身改变物体状态和控制手工工具的能力。B、为了弥补人的双手动作不准确、不精确的缺憾,提高手工技能的精准性,劳动者必须通过苦练突破自身的生理局限,以求熟能生巧。C、作为生理性技术的手工技能不属于知识范畴,也不需要以知识为前提条件,因此,对这种技能的学习,必须面对面进行。D、之所以说手工技能是一种个性化的技能,是因为它只能存在于劳动者体内,空间上不能大规模传播,时间上也不能世代相传。7、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手工技能在本质上是劳动者的体能,而近代技术出现后,这种体能分别被机器中的动力机和工作机所取代。B、使现代人都觉得望尘莫及的古代的许多

    10、手工艺术品,其制作技术与工具并没有太大关系,主要是靠制作者的巧手。C、手工技能阶段,技术与劳动者不可分离。而在近代技术阶段,由于机器的出现,技术与劳动者实现了分离。D、原本难以用语言文字表达的手工技能在近代技术阶段开始以知识的形式存在,并真正成为宝贵的社会财富。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手工技能是由双手动作的准和精表现出来的,它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人的生理局限。此特点表明,它同杂技、体操应属同一类型的技能。B、手工技术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具有个性的人自身所具有的技术,是不能独立存在的技术,所以历代书法家的作品才会呈现出异彩纷呈的风格。C、在大机器生产阶段,工人与机器的关系

    11、不像手工技术阶段人与工具的关系那般合而为一,这主要源于技能发明者与应用者的分离。D、近代技术的物化形态主要表现为可以用图文表示的机器的技能,而这种物化的技术可以大规模传播,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三、(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小题。杨溥,字弘济,石首人。与杨荣同举进士。授编修。永乐初,侍皇太子为洗马。太子尝读汉书,称张释之贤。溥曰:“释之诚贤,非文帝宽仁,未得行其志也。”采文帝事编类以献。太子大悦。久之,以丧归。时太子监国,命起视事。十二年,东宫遣使迎帝迟,帝怒。黄淮逮至北京系狱。及金问至,帝益怒曰:“问何人,得侍太子!”下法司鞫,连溥,逮系锦衣卫狱。家人

    12、供食数绝。而帝意不可测,旦夕且死。溥益奋,读书不辍。系十年,读经史诸子数周。仁宗即位,释出狱,擢翰林学士。尝密疏言事。帝褒答之,赐钞币。已,念溥由己故久困,尤怜之。明年建弘文阁于思善门左,选诸臣有学行者侍值。士奇荐侍讲王进、儒士陈继,蹇义荐学录杨敬、训导何澄。诏官继博士,敬编修,澄给事中,日值阁中。命溥掌阁事,亲授阁印,曰:“朕用卿左右,非止学问。欲广知民事,为治道辅。有所建白,封识以进。”寻进太常卿,兼职如故。宣宗即位,弘文阁罢,召溥入内阁,与杨士奇等共典机务。居四年,以母丧去,起复。九年迁礼部尚书,学士值内阁如故。英宗初立,与士奇、荣请开经筵。豫择讲官,必得学识平正、言行端谨、老成达大体者

    13、数人供职。且请慎选宫中朝夕侍从内臣。太后大喜。溥质直廉静,无城府。性恭谨,每入朝,循墙而走。诸大臣论事争可否,或至违言。溥平心处之,诸大臣皆叹服。时谓士奇有学行,荣有才识,溥有雅操,皆人所不及云。比荣、士奇相继卒,在阁者马愉、高谷、曹鼐皆后进望轻。溥孤立,王振益用事。十一年七月,溥卒,年七十五。赠太师,谥文定。9、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逮系锦衣卫狱 系:联系、关联B、寻进太常卿 寻:不久C、与杨士奇等共典机务 典:主管D、王振益用事 益:更加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旦夕且死 且喜且怜之B、帝褒答之 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C、封识以进 信与张耳以

    14、兵数万D、循墙而走 项王瞋目而叱之11、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现杨溥“性恭谨”的一组是且请慎选宫中朝夕侍从内臣系十年,读经史诸子数周 命溥掌阁事,亲授阁印 每入朝,循墙而走平心处之,诸大臣皆叹服A、 B、 C、 D、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杨溥与杨荣同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又改授洗马,侍奉皇太子;后杨溥因丧归乡。恰逢太子监国,命其赴任;继而又因事牵连被捕入狱。B、仁宗即位,杨溥得释,并升任翰林学士,皇上念及杨溥是因他而受十年牢狱之灾,对他尤其怜惜。后来建弘文阁。命杨溥掌管弘文阁事,并亲授阁印。C、宣宗即位,罢设弘文阁,杨溥被召入内阁,四年之后,他回石首奔母丧,之

    15、后再被起用。宣德九年,晋升礼部尚书,仍然兼任其翰林学士与内阁的事物。D、杨溥为人廉直宽静,没有城府,加之性情恭谨,诸位大臣论事发生争执,杨溥则平心处之,众人皆叹服,当时人称杨溥有雅操,都是人们夸赞不完的。第卷(共114分)四、(24分)13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释之诚贤,非文帝宽仁,未得行其志也。(5分)(2)朕用卿左右,非止学问。欲广知民事,为治道辅。(5分)1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8分)成都书事(其二) 陆游大城少城柳已青,东台西台雪正晴。莺花又作新年梦,丝竹常闻静夜声。废苑烟芜迎马动,清江春涨拍堤平。樽中酒满身强健,未恨飘零过此生。注:这首诗作于陆游50

    16、岁左右,当时范成大任四川制置使,陆游在他幕下任参议官,住在成都,身居闲职。(1)诗歌前三联描写了怎样的自然景象?请简要分析。(4分)(2)如何理解尾联中的“未恨”的情感?请加以分析。(4分)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2)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3)山气日夕佳, 。(陶渊明饮酒)(4)野芳发而幽香, 。(欧阳修醉翁亭记)(5)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6)潭西南而望, ,明灭可见,(柳宗元小石潭记)五、(12分)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语序是 (4分)丹霞山的绿色是成片的,葱葱茏茏,_ 。_ ,_ ,_

    17、 。_ 。山有了水就有了灵气。山和水的颜色和谐好看一条白练从悬崖峭壁挂下如同一条白龙从绿海中游来,又从红崖上轻轻飞下红石与绿色相辉映水流溅在红石上,色泽光亮透明17、下面是有关“基因地理”项目的报道,请说明该项目的研究途径和最终成果。(4分)一项名为“基因地理”的全球科学研究计划在北京启动。来自10个国家的人类遗传学家,将用5年时间共同探寻人类在地球上的迁徙史,并绘制一张尽可能详尽的人类迁徙地图。如果说10年前启动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主要关注人类的公共信息,那么“基因地理”项目则着眼于人与人之间的遗传差异。已有的遗传学证据表明,人类起源于非洲。随着人们的流动和杂居,人的基因会发生变异,分析测试

    18、特定地区人的基因样本,可以找到他们遗传基因的不同特征,从而发现人类的迁徙轨迹。 研究途径:_ (不超过24个字) 最终成果:_(不超过12个字)18、仿照示例,为学校文学期刊拟一个刊物名并说明理由。(4分)刊物名:水滴理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水滴有坚韧执著的力量,水滴有不畏艰辛的精神,水滴以柔克刚,彰显文学感染人心的力量。刊物名:_ 。(1分)理由:_ 。(3分)六、(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姑苏看水张 宏 一个北方人,初到江南,对水多少有些惧怕。 街上的地面是湿漉漉的,屋里的被褥用手一摸,也有些莫名的潮意。在这个秋末,北方早已是艳阳高照,这里却到处被一层水的薄纱笼罩,像

    19、一个戴着纱巾的女人,怕风吹日晒弄粗了脸。 但是,如果你住下了,就慢慢地体会到它的好,体会到它的造化。水,简直就是这里无所不在的魂魄。 你走在苏州的路上,会发现始终是被水包围着。 在古城里,河道被大桥和小桥所连缀,与街道或平行或交错,使城市变成水的棋盘。条条水巷,岸边的石条,被河水浸润得不辨颜色,远远的就像一本本文字斑驳的古书叠摞着,河有多长,这书的岸就有多长。至于古老的护城河,据说从伍子胥在这里选址建了吴都,两千五百年来,就从未改变过它的波光粼粼的壮阔。 在城外,车子不论是在高速路上疾驰,还是在乡野间的小路上盘桓,你一抬眼,就能看到水。有时是在苍瓦粉墙的农舍间闪出一片波光,更多的则是从你目光所

    20、及的辽远处,一直铺展到你的近前。或如沧海烟云,或如映空巨镜,横亘眼前,不管你的车开得多快,它总是不离你的视野。 这是姑苏水给人的第一印象。 可是,当你回过神来细细品味这个城市的时候,你又能看到不同的水。在古街的老屋,临窗而坐。当阳光从屋后的河面散漫地折射在房顶,手把着一杯茶,嗅着杯里的清香,你就开始更深地体会到这里的水。 当年白居易做苏州刺史,曾写下“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的诗句,足见这里的葱茏与繁盛。但是这个自古以来的商贾云集之地,城外稻香鱼肥的沃野和市内万舻充塞的河道,没有一处不是被水所承载和滋润的。一代又一代人的劳作,使水在这儿变得温柔,它顺从地流进流出,带来满城的舞榭歌台和园

    21、林胜迹。逐渐的,这水的温柔也就浸润到人的气质里。姑苏人讲话的吴音,就如同评弹和昆曲,姑苏人接人待物的举止也少见粗俗,这不能不说是姑苏水的好处。 人类历史上,水向来是文明的先决条件,姑苏之水不就是这样造化出了吴文明和吴文化?不能想象,没有姑苏的水,会是什么样子?没有姑苏水,也就没有了花窗照影的浪沧亭,没有了夏日临荷的拙政园,更没有了江枫渔火的枫桥夜泊。当然,首先是没有了“可以复衣天下”的丝锦之饶。据说,因为姑苏的桑树近水而植,其叶肥嫩,故苏丝极柔且高产,才用它织出了名冠天下的绸缎。网狮园边至今还在的清朝织造署旧址和苏州丝绸博物馆里精美绝伦的双面苏绣,就是姑苏之水物质和精神双重价值的佐证。 水带来

    22、了富裕,也带来了灵气,带来了姑苏人灿烂与张扬的精神世界。就像姑苏水,可以给你泡出香喷喷的碧螺春,也可以给你酿出辣烈烈的三白酒。范仲淹、唐伯虎、文徵明、金圣叹、陆文夫,只要点一点这些灿若星辰的名字,就不难看出姑苏之水的灵性。 但姑苏水也有坎坷的时候。苏州北郊,有尚湖,静卧虞山南麓。这片水,相传由姜太公在此钓鱼而名,芦黄荻白、池杉挺翠的湖畔,还能找到当年的唐寅系舟处,山水间散落着曾孟朴、翁同和、黄公望、王石谷、瞿景淳,乃至钱谦益和柳如是的墓碑。凄凄芳草和茂茂青竹,掩不住后人凭吊的足迹。但在“人定胜天”的日子里,一湖碧波竟被抽干,“以粮为纲”,垦成农田。从此,干涸的秧田,应对着当空的烈日,这里的人也

    23、只能成为匍匐在地上的工具。 “云本无心水自闲”,今天站在退耕还湖后的尚湖边,品味白居易写姑苏之水的这一句诗时,别有一番滋味。谁说云水无心?姑苏之水,在它的温柔里面,分明也还掺着一股执倔与刚韧! 水与人,人与水,也许就是这么有意无意地相处着。但你来过苏州,对水,会有一种肌肤之亲的感觉,并且觉得这里,是天底下,人与水,水与人,浓情蜜意的一个所在。19、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4分)20、文中第三段说“如果你住下了,就慢慢体会到它的好,体会到它的造化”,请结合全文,说说姑苏水的“造化”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21、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远远的就像一本本文字斑驳的古书叠摞着,河有

    24、多长,这书的岸就有多长。22、作者认为姑苏的水具有怎样的灵性?文章结尾为什么说姑苏“是天底下,人与水,水与人,浓情蜜意的一个所在”?(6分)七、作文(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托尔斯泰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观望着,一种是行动者。大多数人都想改变这个世界,但没有人想改变自己。”要求:自主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题号四五六七总分得分高二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答题纸四(24分)13(1)(5分)(2)(5分)14.(1)(4分) (2)(4分)15(6分) (1) (4) (2) (5) (3) (6) 五(12分)16(4分)17(4分)研究途径: 最终成果: 18(4分)刊物名:理由:六、(18分)19(4分)20(4分)21(4分)22(6分)七、作文(60分)200400600800


    注意事项

    本文(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