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xx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docx

    • 资源ID:24396937       资源大小:352.54KB        全文页数:4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xx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docx

    1、xx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荥经县xx煤业有限公司荥经县凰仪乡xx煤厂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xx煤厂地测科二一七年五月荥经县xx煤业有限公司荥经县凰仪乡xx煤厂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编 制:审 核:总工程师:矿 长:编写报告单位: xx煤厂地测科编写报告日期:2017年3月河坪煤厂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人员签字表序号姓名职务签字备注1矿 长2总工程师3 通风副总4生产副矿长5机电副矿长6安全副矿长7地测科长8生产科长9101112131415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1.绪论1.1目的、任务 矿井自投入生产以来,公司领导对公司安全生产尤为重视,加大了矿井安全管理力度和安全资金投入,使公

    2、司安全形势得以持续健康发展。但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地面、井下依然存在隐蔽致灾的因素。隐蔽致灾因素的存在,导致防范措施针对性不强,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为加强公司安全生产基础工作,为进一步加强我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排查治理做到致灾因素清晰明确,深入排查我矿深层次的潜在隐患和问题,切实做到煤矿灾害综合治理超前预防,事故防范措施全面有效,切实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遏制事故的发生,特开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排查工作。 根据我矿所在井田地质构造、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类型及我矿周边矿井情况着手,通过调查和现场探勘及平时收集的地质资料,搞清楚我矿存在的隐蔽致灾因素,

    3、并针对存在的隐蔽致灾因素,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治理我矿的隐蔽致灾因素可能导致是灾害,提高我矿隐蔽致灾因素探测技术水平和安全生产地质保障能力,1.2报告编写依据(1)、煤矿地质工作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制定(安监总煤调2013135号);(2)、煤矿防治水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制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28号令);(3)、煤矿防治水规定释义(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4)、煤矿安全规程;1.3矿井概况(1)地理位置 荥经县正原煤业有限公司荥经县凰仪乡河坪煤厂位于荥经县城205方位,直距约15km处,行政区划属荥经县凰仪乡杨湾村凉纸厂社

    4、,矿山中心点地理坐标:东经1024705,北纬294046。矿山位于荥经县凰仪乡杨湾村,白石河北岸,至108国道(荥经县城)约24km县乡公路,荥经县城沿108国道至雅安约45km,雅安市距成都市约130km,有高速公路及二级公路相通,交通十分方便(见图)。河坪煤厂交通位置图 (2)、井田境界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于2010年12月27日颁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C510000*976),矿井由116个拐点圈定,开采双龙和上下连煤层,许可开采标高:双龙煤层为927m590m;上下连煤层为895m550m。矿井东西走向长1.88km,南北倾向宽1.3km,面积2.4534km2。拐点坐标见下表 矿区范围

    5、及拐点坐标表(1980西安坐标系)拐点编号坐标拐点编号坐标XYXY13283722.9034575621.0393285932.3134576497.5723283845.1934575478.88103285497.4534576577.8433283962.3034575290.87113285187.3334576763.8643284109.7634575194.06123284953.6934577007.8953284309.9534575009.90133284523.2434576641.1163284480.1734574942.49143284267.5934575997.

    6、8473284714.6534574962.41153283753.1434575900.2183285032.3134574951.17163283863.2534575828.36开采煤层双龙、上下连煤层开采标高双龙927m590m、上下连895m550m矿区面积2.4534km2 (3)、邻关系矿区处于荥经大向斜南段倾伏端,在矿区范围呈现为单斜构造。地层整体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倾向北东,倾角11左右,无大的褶皱,多为小褶曲,轴线为NE,长100200m,为开阔平缓背向斜,对煤层影响不大。矿井南边以白石河为界,北边以F6断层为界。我矿西边有杨湾煤矿,南边隔白石河有富蓉煤业。在西边杨湾煤矿上界

    7、煤层出露地表处有多处小煤窑老窑。我矿随时对周边的煤矿采空区进行调查,掌握采空区积水情况,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目前,富蓉煤业和杨湾煤矿均已于2016年11月永久性关闭。 (4)、自然地理1).地形、地貌矿区地处扬子准地台坳川西台陷之雅安凹褶束与龙门山宝兴褶断束的结合带边缘,为地质构造较复杂区。矿区及其周边地形地貌属构造侵蚀中至高山丘陵地貌,地貌分区为构造剥蚀串珠状中、高丘。地势南东高、北西低,顺层坡与陡坎交互,地形反差极大,地形切割中等强。区内海拔多在+950m以上,最高点位于井田中部,海拔+1402m,最低处位于主井西侧,海拔+950m,相对高差452m。地形坡度一般20左右,最大坡度约45。

    8、河坪煤厂处于荥经大向斜南段倾伏端的白石河北西侧,地层整体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倾向北东,倾角11左右,地形北西高,南东低,地面坡向南东,地形坡度一般1525,北西-南东向冲沟发育。矿区地形地貌属构造侵蚀中至低山丘陵地貌,地势总体南西高、北东低,顺层坡与陡坎交互,地形反差极大,最高海拔位于矿区北端,海拔标高1450m,最低海拔位于矿区东部白石河边,海拔标高+950m。相对高差约500m。矿区地处四川盆地西缘,属中纬度偏南地带,为亚热带大陆性温湿季风气候区。其气象特征是:夏季炎热期长,冬季寒冷期短,潮湿多雨、雨量充沛。据县气象站的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267mm,68月为雨季,月平均最大降雨量为

    9、856.6mm(7月份),月平均最小降雨量为0.2mm(12月份),湿度大、云雾多、霜期短、日照少、秋雨连绵。冬春与夏秋,白天与早晚温差较大。荥经县多年平均气温15.3,最高气温为7月,达34.7,最低气温为1月,为-4.2,历年12月2月为冰冻降雪期。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5%,最小为37%。2).河流、水系在矿区范围内无大的河流,均为溪流。矿区西侧白石河,流向南西,河床宽约58m,河水深度一般0.81.2m,河水湍急,平均流量610m3/s。矿区内发育冲沟主要呈南东向,多为季节性冲沟,其常年性河流冲沟主要为凉纸厂沟和黑石沟,凉纸厂沟流量一般2.1516.21L/s,黑石沟流量15.1341.5

    10、4 L/s。地表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其丰、枯取决于大气降雨量。矿区大气降雨较为丰富,地表水除部分沿岩石裂隙或层间渗入地下外,大部分地表水是通过片流的形式汇入溪水,再汇入荥河,最终流入长江。地表水排泄为区内的重要排泄途径。3)、气象矿区地处四川盆地西缘,地形地貌属构造侵蚀中至低山丘陵地貌,地势总体南西高、北东低,顺层坡与陡坎交互,地形反差极大,最高海拔位于矿区北端,海拔标高1450m,最低海拔位于矿区东部白石河边,海拔标高+950m,相对高差约500m。属中纬度偏南地带,为亚热带大陆性温湿季风气候区。其气象特征是:夏季炎热期长,冬季寒冷期短,气候温湿,潮湿多雨、雨量充沛。据县气象站的资料统计:多

    11、年平均降雨量为1267mm,68月为雨季,月平均最大降雨量为856.6mm(7月份),月平均最小降雨量为0.2mm(12月份),湿度大、云雾多、霜期短、日照少、秋雨连绵。冬春与夏秋,白天与早晚温差较大。荥经县多年平均气温15.3,最高气温为7月,达34.7,最低气温为1月,为-4.2,历年12月2月为冰冻降雪期。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5%,最小为37%。4)地震根据国家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本区属地震多发区。2002年至今,有小于3.5级地震记录5次。荥经县及附近地区,历史地震活动虽较频繁,但震级小,危害较轻,但是2008年的汶川5.12特大地震对矿区的波

    12、及较为明显,矿山工程按大于地震烈度级设防。区域地壳稳定性较好,岩层结构相对完整,矿区内未发生崩塌、崩落、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现象,区域稳定性较好。(5)、周边老窑、老空区及相邻矿井生产情况1)周边老窑本矿矿区内无老窑采空区。河坪煤厂西侧有杨湾煤厂存在,该煤厂位于河坪煤厂井田范围上部;矿井南面有凤凰煤业集团和六合煤厂存在,两矿与我矿有白石河相隔;矿井北面及下部区域无其它矿井存在。根据现批准设置的矿区范围,本矿山与邻近矿山之间无边界重叠和矿权之争。杨湾煤矿:生产规模90kt/a,主采双龙和上下连煤层,开采深度:双龙+1000m+850m。采用斜井开拓方式,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方法。杨湾煤矿已于201

    13、6年11月关闭。该矿采空区与本矿前期+857m水平导通,形成泄水通道。其涌水流入我矿+838m水平二水平行人巷后,进入+838m水平水仓。矿井南面的凤凰煤业集团和六合煤厂,两矿与我矿之间有白石河相隔。相互之间没有影响。2)、老空区矿区内开采煤炭历史较悠久,据调查资料矿区浅部煤层多为采空区。但原采空区均为平硐,采深也较小,对本矿无影响。本矿原主平硐、老风井开采的双龙煤层采空区范围较大,采空区分布标高在+810m以上。在河坪煤矿矿权范围之内,未见到有明显的采空塌陷坑处。3)、相邻矿井生产情况我矿周边有4个煤矿,分别为富蓉煤业(六合煤厂)、凤凰煤业、鑫宝山煤业和杨湾煤业。其中富蓉煤业和杨湾煤业于20

    14、16年11月已关闭。目前凤凰煤业和鑫宝山煤业为生产矿井。富蓉煤业在本矿东边,有白石河与本矿相隔。开采双龙煤层,为斜井开拓,生产能力为9万吨/年。富蓉煤业于本矿以白石河为界,两矿沿白石河留设有符合规定的防隔水煤柱。富蓉煤业因资源枯竭,于2016年11月永久关闭。杨湾煤业位于本矿上界,开采双龙煤层和上下连煤层,生产能力为9万吨/年。为斜井开拓,开采水平为+910m水平和+937m水平。该矿采空区与本矿前期+857m水平导通,形成泄水通道。其涌水流入我矿+838m水平二水平行人巷后,进入+838m水平水仓。其采空区及采空区涌水对本矿的生产安全没有构成威胁。杨湾煤业,因资源枯竭于2016年11月关闭,

    15、我矿随时调查掌握其涌水排出情况。鑫宝山煤业,位于我矿南边,富蓉煤业上界以上,与本矿相隔白石河,开采双龙煤层和上下连煤层。其开采标高为+916m水平和+995m水平。对我矿生产安全无影响。凤凰煤业,与本矿相隔于白石河,开采上下连煤层,井田位于鑫宝山煤业上下连井田下界。目前处于正常生产阶段,开采+730m水平和+830m两个水平。因在白石河下留设有足够的防隔水煤柱,故对本矿生产安全无影响。(6)、矿井生产情况(1)、采矿权荥经县正原煤业有限公司河坪煤矿属证照齐全合法经营的企业,由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于2012年5月8日颁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C510000*976),矿井由116个拐点圈定,开采双龙和

    16、上下连煤层,许可开采标高:双龙煤层为927m590m;上下连煤层为895m550m。荥经县正原煤业有限公司于2010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设计年产15万吨/年。于2013年12月基建结束进入试生产阶段,2015年5月通过验收正式投入生产。(2)、开拓系统开拓方式:河坪煤厂矿井采用平硐斜井综合开拓方式。井筒个数:3个。其中2个进风井:主斜井(X:3283747.994,Y:34575916675,Z:+961.85)、副平硐(X:3283754.346,Y:34575958.987,Z:+957.84m),1个回风井。我矿各井口位于工业场地附近,各井口标高均高于历史洪水位,井口周边无泥石流、滑坡地

    17、段。主要井巷布置开采+838m水平的煤炭资源时,煤炭经暗斜井提升后,通过平硐运输至地表,此时,斜井作为辅助斜井之用;开采+748m水平、+651m水平的煤炭资源时,煤炭经斜井提升至地表,此时,暗斜井作为进风、排水之用。为解决矿井机械运送人员问题,设计将河坪煤厂原付暗斜井改为行人暗斜井,在行人暗斜井内安装架空乘人器。为解决+748m水平、+651m水平的回风问题,继续利用现有的上下连总回风上山作为上述两水平的总回风上山。为及时解决+838m水平、+748m水平的行人问题,需在行人暗斜井下端部巷道附近施工+748m行人暗斜井至+838m标高后,布置+838m行人平巷与暗斜井下部车场相通;与此,继续

    18、施工该下山至+748.5m标高落平后,布置+748m行人平巷与+748m1号运输石门相通。开采+651m水平的煤炭资源时,为解决该水平的行人问题,需在轨道暗斜井南东侧施工+651m行人暗斜井至+651m标高落平后,布置+651m行人石门与+651m上下连岩石运输巷、+651m双龙岩石运输巷相通。在每一水平,分煤层布置运输巷道和回风巷道,运输巷道布置在煤层的底板岩石中,回风巷道布置在煤层中。同一水平的双龙、上下连煤层的运输巷、回风巷采用石门联系 。(3)水平及工作面布置全矿井划分为三个水平进行开采,即一水平(+838m水平)、二水平(+748m水平)、三水平(+651m水平)。将每个水平的双龙、

    19、上下连煤层划分为一个带区、全矿划分为三个带区进行开采。煤层的开采顺序为:上下连煤层双龙煤层水平的开采顺序为:一水平二水平三水平带区的开采顺序为:一号带区二号带区三号带区 目前矿井回采和掘进工作面主要布置在一水平即+838m水平。正在回采的工作面是1123采煤工作面,正在布置准备工作面1124工作面。 (4)、采掘方法采煤:工作面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法、后退式开采顺序。为了提高矿井机械化程度减轻职工劳动强度,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采煤工作面采用MG170/410WD双滚筒骑溜式采煤机落煤,切割部电机功率170kW;工作方式锚链牵引。回采工作面煤炭由采煤机自身装煤机与工作面SGZ630/220型刮板输送

    20、机运输,实现自动装煤。剩余浮煤在推移工作溜过程中,溜上铲煤板将煤装入工作溜。工作面原煤经工作面刮板机转载到1123运输巷刮板机转载到1123运输巷皮带机运至煤仓,转入+850m运输巷装入矿车,电瓶机车牵引运输到838井底车场绞车提升到地面人力推车到地面煤仓。 采煤工作面采用ZH2000/14/19.5Z、ZHG2400/14/19.5Z整体顶梁悬移液压支架支护顶板 ,全部垮落法管理采空区顶板。三巷超前支护使用1.2m型铰接顶梁配DW28-250/100单体液压支柱进行支护。掘进:采用钻爆法施工掘进,巷道支护采用锚杆支护或锚喷支护,掘进工作面立爪式扒渣机装岩。掘进巷道运输采用皮带运输机加刮板运输

    21、机运输至水平运输巷。水平运输巷采用电瓶机车牵引矿车运输。 (5)、通风系统矿井采用中央分列抽出式通风,二进一回通风系统。两个进风井为+961.85m主斜井、+957.84m副平硐,总进风量3887m3/min,。回风井总回风量为3904m3/min,配备有2台轴流式主要通风机,主通风机型号为:FBCZD-618B,电机功率2110Kw。采煤工作面采用全负压 “U”型通风,掘进工作面采用FBD5.0/27.5矿用隔爆型压入式对旋轴流局部通风机机配500mm胶质双抗风筒压入式通风。 (6)供电系统矿井采用两回路电源线路供电。一回电源来自荥经县石滓35/10kV变电站段母线,电压10kV,供电距离6

    22、km,采用一趟LGJ-3120型架空线路输送至地面变电所;另一回电源来自荥经县石滓35/10kV变电站段母线,电压10kV,供电距离6km,采用一趟LGJ-3120型架空线路输送至地面变电所。正常情况下,矿井的两回10kV供电电源采用分列运行方式,一回路运行,另一回路带电备用,能保证供电的连续性和可靠性。本矿已与供电单位签定了供用电合同。 (7)、排水系统矿井两个水平+838 m水平和+748 m水平分别设置排水系统,两个水平均采用一级排水。 +838m水仓容积540m3,水泵房配(工作、备用、检修)三台同型号的水泵,其中一台检修,其余两台能同时工作。水泵型号:80MD305 三台(工作、备用

    23、、检修); 流量:155mh; 扬程:150m; 配套电机型号:YB2315S-2; 电动机额定功率:37kW;额定电压:660V; 额定电流:42.7A;排水管道规格:1084.5; 管道内径:100mm;管道长度:345m; 排水管趟数:2趟;垂高:110m; 水仓容积:540m3;正常涌水量:19.33m3/h; 最大涌水量:38.67m3/h;吸水管道直径1334两趟。敷设两趟直径1084的排水管路直接排至副平硐出井; +748 m水仓容积720m3,水泵房配(工作、备用、检修)三台同型号的水泵,其中一台检修,其余两台能同时工作。水泵型号:100D456 杨程:250m额定流量:85m

    24、3 电机型号:YB2315S-2额定功率:110kw 额定电压:660v额定电流:121A 排水管路:1536排水管内径:150mm 管路长度:675m排水管趟数:2趟 垂高:210m;水仓容积:720m3; 正常涌水量:53.17m3/h; 最大涌水量:106.33m3/h; 吸水管道直径1686两趟。矿井现在安装的抽排水设备,型符合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1.4以往地质工作一、区内以往主要地质工作情况如下:(1)、1957年,老一辈地质学家曾云五等曾在荥经地区作过15万区域地质路线普查测量工作,对该地区地层、构造及矿产进行初步论述。(2)1974年,四川省地质局第一区域地质测量队对该区进行区域

    25、地质及矿产地质调查工作,提交了120万荥经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3)19791981年,四川省地质局南江水文地质大队开展了120万荥经幅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提交了该图幅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4)1971年,四川省煤炭工业局煤田地质勘探公司在本区开展荥经县石滓-凰仪地区普查找煤工作,1973年提交了荥经县石滓-凰仪地区普查找煤地质报告,通过此次工作,基本查明区内地表地质构造及煤层对比,较准确的圈定了双龙及三荒四炭两可采煤层分布范围,初步确定了煤层煤质牌号及可能用途,并求获资源量5959.2万吨,其中三荒四炭煤层3851.9万吨,双龙煤层2107.3万吨。该报告为本次核实工作提供地形、 地质、煤层

    26、等基础资料。(5)2003年由四川省地勘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完成本次工作区内荥经县凰仪乡河坪煤厂及荥经县皇仪乡白玉滩煤厂的资源储量核实工作,提交了荥经县凰仪乡河坪煤厂储量评价报告、荥经县皇仪乡白玉滩煤厂储量评价报告,并于2003年10月在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登记备案。荥经县凰仪乡河坪煤厂备案登记储量:双龙煤层矿区查明资源储量75.52万吨,其中动用10.31万吨,保有(122b)级资源储量65.21万吨;上下连煤层矿区查明资源储量79.71万吨,保有(122b)级资源储量79.71万吨。全矿区累计查明资源储量共155.23万吨,其中动用资源储量10.31万吨,保有资源储量144.92万吨。荥经县皇仪乡

    27、白玉滩煤厂备案登记储量:双龙煤层矿区查明资源储量35.5万吨,其中动用3.68万吨,保有(122b)级资源储量31.82万吨;上下连煤层矿区查明资源储量35.12万吨,保有(122b)级资源储量35.12万吨。 全矿区累计查明资源储量共70.62万吨,其中动用资源储量3.68万吨,保有资源储量(122b)66.94万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矿井在采掘过程中,对井下涌水情况进行了认真观测和分析,并坚持按时向地面抽排,保证了矿井安全生产。并且根据监测数据,矿井编制了中长期防治水规划与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6)2012年3月四川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技术中心对荥经县正原煤业有限公司河坪煤厂进行了水患

    28、现状调查,提交了荥经县正原煤业有限公司河坪煤厂水患现状调查报告以上几次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对区内地表水体分布情况、地下水的形成条件、地表水及地下水之间的关系以及矿床充水因素均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描述与分析,但由于客观条件影响,收集资料较少,对区内水文地质特征及矿坑充水因素等的认识研究较肤浅。二、采掘揭露及井下地质探测工作本矿矿区内没有地质钻孔。根据前期浅部开采和+838m水平开采揭露井下岩层表明,本矿矿区煤层赋存比较稳定,区内断层比较少,且均为落差较小(不足1米)的小断层。区内无煤层薄化带和尖灭带。上下连煤层顶底板岩层均较为稳定。双龙煤层:煤层顶板为灰色薄层砂质泥岩,局部为细砂岩,岩层完整性较好,

    29、属较坚硬工程地质岩组;煤层底板为深灰色细砂岩、粉砂岩及砂质泥岩,厚2.0m左右,属半坚硬工程地质岩组。上下连煤层:煤层顶板为深灰色薄层砂质泥岩,直接顶为厚1.5m左右,属较坚硬工程地质岩组;底板为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厚1.0m左右,岩层吸水性高,可塑性大,遇水膨胀变软,属松软工程地质岩组。通风前期的开采,矿上地质人员对本矿水文地质资料进行了收集、分析和整理,对本矿的水文地质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促进作用。 三、 煤矿地质工作质量评述根据矿井生产情况显示,本矿矿区内实际揭露煤层情况与勘探时期揭露煤层情况相差较小。煤层没有分岔和尖灭现象,煤层的赋存情况和地质勘探报告说明基本一致,煤层受地质构造影响较小,

    30、矿区内无大的断层,与地质部门提供的地质勘探报告基本相吻合。上下连煤层在+748m水平,煤层倾角、走向煤层夹矸等与地质报告相比均有一定差异,原因是,在本矿区缺少地质勘探钻孔,对本矿区深部底层、地质构造控制精度不够。在矿区北翼煤岩层受到大岗、小大岗及F6大断层的影响,煤岩层的走向由矿区浅部的315左右到北部逐级变为3555,在北部受到大岗及F6断层的抬升,煤岩层的倾角也逐渐变大。由于地面没有勘探钻孔,勘探时期煤层厚度倾角及走向等要素收集都不是太准确,与巷道实际揭露煤岩层变化较大。由于地勘资料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矿井生产过程中增加了地质工作的难度,相对而言,地质方面需要的人力、物力应该较多。由于诸多因素限制再加上矿井地质人员缺乏,地质工作开展比较困难,相对地质工作质量方面属中等。2.矿井地质2.1井田地质(一)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须家河组一、二、三段及第四系松散堆积物。1)、第四系主要为现代坡、残积层及冲洪积层,后者普遍发育于各级沟、河谷地带,其厚度不等,一般08m,平均5m左右。现代坡、残积层分布于较缓坡地带,地形较为平缓,以残积为主,为灰色含角砾砂土、亚粘土,厚0.51m。2)、三叠系上统须


    注意事项

    本文(xx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