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初中物理总结大全.docx

    • 资源ID:24675916       资源大小:29.09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初中物理总结大全.docx

    1、初中物理总结大全初中物理总结大全 篇一: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物理知识点 第一章 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2、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XX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XX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 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 光现象知识归纳 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 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5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

    4、律。 6平面镜成像特点: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7平面镜应用:成像;改变光路。 8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 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5、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第三章 透镜知识归纳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2、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照相机:原理;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 幻灯机:原理、成倒立、放大的实像,f篇二:20XX年初中物理公式大全 20XX年初中物理公式大全 1、速度公式:v = v =s ts总 t总 v 速度(m/s);v平均速度(m/s);s 路程(m);t 时间(s) 2、密度公式:=m v 密度(kg/m3);m 质量(kg);v 体积(m3) 3、重力公式:G = mg G 重力(N);

    6、m 质量(kg);g 常数(/ kg) 4、压强公式: P =FP 压强(Pa);F 压力(N);S 受力面积(m2) S P =g h P 压强(Pa);密度(kg/m3);h 深度(m) 5、液压公式:F1F2= S1S2 F1 作用在小活塞上的力(N); S1 小活塞的横截面积(m2); F2 作用在大活塞上的力(N); S2 大活塞的横截面积(m2); 6、浮力公式: F浮 = G =物g v物 物物体的密度(kg/m3);v物 物体的体积(m3) F浮 = F下F上F上 上表面受的压力(N); F下 下表面受的压力(N); F浮 =GF拉G 物重(N);F拉 液体中测力计的读数(N)

    7、; F浮 =液g v排 液液体密度(kg/m3);v排排开的液体体积 7、功的公式: W = Fs W 功(J);F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N);s 物体移动的距离(m); W = mghm 物体的质量(kg);h 物体移动的距离(m) 8、功率公式: P = W P 功率(W);W 功(J);t 时间(s); t P = Fv F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N);v 物体移动的速度(m/s); P = mgvm 物体的质量(kg);h 物体移动的距离(m) 9、杠杆平衡公式:F1L1= F2L2(理想机械) F1 动力(N);F2 阻力(N);L1动力臂(m);L2阻力臂(m); 10、轮轴公式:F1R

    8、 = F2r (理想机械) F1 作用在轮上的力(N);R 轮半径(m); F2 作用在轴上的力(N);r 轮半径(m); 11、斜面公式:FL = Gh (理想机械) F 拉力(N); L 斜面长(m); G 物重(N); h 斜面高(m) 12、滑轮组公式: F = nh F 拉力(N);n绳子股数;h 物体上升高度(m) W有 = Gh W有有用功(J);G 物重(N); W总 = Fs = W有W额 W总 总功(J);W额 额外功(J);s 拉力移动距离(m) =W有 W总=mghmgG=100% 机械效率 FsnFnF 13、热值公式:Q = mq Q 燃料放出的热量(J); q 燃

    9、料的热值(J/kg) 14、比热公式:Q = c m t Q 热量(J);c 物质的比热容(J/kg);t 温度差() 15、欧姆定律:I = UI电流(A);U电压(V);R电阻() R 16、焦耳定律:W = Q = I2Rt W 电流所做的功(J);Q 电流产生的热量(J);t 通电时间(s) U2 补:W = Q= Pt = IRt = UIt =t (纯电阻电路的计算,必须用带R的) R217、电功率公式:P = UIP 用电器的功率(W) W2U2 补:P = IR = UI = (纯电阻电路的计算,必须用带R的) tR 18、电学补充公式: 任意电路中:W总 = W1 +W 2

    10、Q总 = Q1 +Q 2 P总 = P1 +P 2 串联电路:R1U1W1P1Q1=R总 = R1 + R2 R2U2W2P2Q2 R?R2R1I2W2P2Q2= R总 = 1R1?R2R2I1W1P1Q1 ?P0 ?2 并联电路:?U实灯泡的实际功率:P实= ?U?0 P实、U实实际功率、实际电压 P0、U0额定功率、额定电压 n?1kw?106n计算电能表转过n转时消耗的电能:W = = NN W 功(kwh / J); n 实际转数; N 消耗一度电电能表的转数; n?1kw?106n计算电能表转过n转时消耗的电功率:P = = NtNt P 电能表消耗的电功率(W) 篇三:20XX年

    11、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 20XX年初中物理知识点总复习 班级:_ 姓名:_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其测量 1.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常用的还有“千米”、“分米”、“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等。它们之间 33 的关系为:1km=10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m;1m=103nm。 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卷尺等。 正确使用刻度尺:为了便于记亿,这里将刻度尺的使用总结为六个字:认、放、看、读、记、算。“认”清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12、“放”尺要沿着所测直线、刻度部分贴近被测长度放置。“看”读数看尺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记”正确记录测量结果。“算”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长度的估测:受条件的限制,有时需要对长度进行估测,此时可以借助身边的物品进行估测,比如指头的宽度大约为1cm,拳头的宽度大约为10cm,课桌的高度大约是80cm等。 (5)测量长度的间接方法:化曲为直法、化直为曲法、累积法。 2.时间的测量 时间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问的单位是“秒”。常用的单位还有“时、”“分”、“毫秒”、“微秒”等。它们之间的关系为:1h=60min;1min=60s; 33 1s=10ms;1ms=10s。 时

    13、间的测量工具:秒表、停表、时钟等。 时间的估测:可以借助脉搏的跳动次数等对时间进行估测。 3.误差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在测量中误差总是存在的。误差不是错误,误差不可避免,只能想办法尽可能减小误差,但不可能消除误差。 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二、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 2.参照物 研究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是以哪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关系。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

    14、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能不相同。例如:坐在行使的火车上的乘客,选择地面作为参照物时,他是运动的,若选择他坐的座椅为参照物,他则是静止的。对于参照物的选择,应该遵循有利于研究问题的简化这一原则。一般在研究地面上运动的物体时,常选择地面或者相对地面静止的物 体作为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也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则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 4.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一般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选择恰

    15、当的参照物。 看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 若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三、运动的快慢 1.知道比较快慢的两种方法 通过相同的距离比较时间的大小。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路程的多少。 2.速度 物理意义: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速度计算公式:v=s/t。注意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及单位以及路程和时间的计算。 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米/秒,读做米每秒,符号为m/s或m2s-l。常用单位:千米/小时,读做千米每小时,符号为km/h。单位的换算关系:1m/

    16、s=/h。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对于匀速直线运动,虽然速度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但速度的大小却与路程和时间无关,因为物体的速度是恒定不变的,无论通过多远的路程,也不管运动多长时间。 运动方向不变、速度大小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对于变速直线运动可以用平均速度来粗略的地描述物体在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的运动快慢。 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v=s/t,式中,t为总时间,s为路程。 正确理解平均速度:A.平均速度只是粗略地描述变速运动的平均的快慢程度,它实际是把复杂的变速运动当作简单的匀速运动来处理,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B.由于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

    17、速度在不断变化,因此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路程,物体的平均速度不同。所以,谈到平均速度,必须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否则,平均速度便失去意义。 第二章 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等);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2、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注:发声的物体一定振动,但并不是所有振动发出的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人耳能听到频

    18、率范围为20H20XX0H)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

    19、山的回声,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以上;因此声音必须与距离超过17m的障碍物反射回来,人才能听见回声。 低于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教室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叠加重合)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的距离,海的深度,冰川到船的距离):公式:s=1/2vt; 四、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慢音调越低;) 2

    20、、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距离声源的距离有关,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小; 3、音色:声音的品质特征;与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有关,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什么人发的声靠音色) 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 五、超声波和次声波 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XX0Hz,高于20XX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 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 六、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1)从物理角度上讲,发声体做无规则

    21、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波形图无规则(看课本)(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波形图有规则(看课本) 3、常见噪声: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 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为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分贝;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分贝;0dB指刚刚引起听觉; 5、控制噪声:(1)在声源处减弱:防止噪声产生;(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阻断噪声传播(如植树、隔音墙

    22、)(3)在人耳处减弱: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如戴耳塞) 七、声音的利用 1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照B超,敲铁轨听声音,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制作声纳等) 2声可以传递能量(飞机场旁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生;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 第三章 物态变化 一、温度: 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 2、摄氏温度: (1)我们采用的温度是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

    23、符号“”表示; (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 二、温度计 1、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 2、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 3、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

    24、器壁和容器底部;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三、体温计:1、用途: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度的; 2、测量范围:3542;分度值为;3、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4、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叫做缩口; 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四、熔化和凝固: 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熔化要吸热,凝固要放热; 2、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如冰、海

    25、波及各种金属):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非晶体(如玻璃、松香、蜡、沥青等):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3、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收热量;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4、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见课本图) 注意:1、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2、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 五、汽化和液化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

    26、态叫液化;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 3、汽化的两种方式为沸腾和蒸发; (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注:影响蒸发的快慢的因素: A液体温度高低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晒衣服快干); B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打开凉,为了地下有积水快干要把积水扫开);C跟液体表面空气流速的快慢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夏天开风扇降温); (2)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注: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

    27、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同种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吸热; (3)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 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才能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沸腾在液体内部、外部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沸腾比蒸发剧烈; (4)蒸发可致冷: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 (5)不同物体蒸发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发的快; 4、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增大压强,提高沸点)如:氢的储存和运输;液化气; 六、升华和凝华 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

    28、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2、升华现象:樟脑丸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人工降雨中干冰的物态变化; 3、凝华现象:雪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内表面)、雾凇的形成。 七、云、霜、露、雾、雨、雪、雹、“白气”的形成 1、温度高于0时,水蒸汽液化成小水滴成为露;附在尘埃上形成雾。温度低于0时,水蒸汽凝华成霜;水蒸汽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相遇液化成小水滴,就形成云,大水滴就是雨;云层中还有大量的小冰晶、雪(水蒸汽凝华而成),小冰晶下落可熔化成雨,小水滴再与0冷空气流时,凝固成雹;“白气”是水蒸汽遇冷液化而成的。 第四章光现象 一、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可分为天然

    29、光源(水母、太阳)和人造光源(灯泡、火把) 二、光的传播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2)取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 (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要求会作有水、无水时青蛙视野的光路图);一叶障目; (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知道日食时月球在中间;月食时地球在中间) 3、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三、光速 1、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在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光速c=33108m/s; 3、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3c,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2c; 4、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距离)单位;1光年; 注: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中不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明液体、固体中最慢(二者刚好相反)。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在100m赛跑时声音传播的时间不能忽略不计,但光传播的时间可忽略不计)。 四、光的反射: 1、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份光


    注意事项

    本文(初中物理总结大全.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