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docx

    • 资源ID:24845635       资源大小:22.36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docx

    1、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0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2016-05-166月龄内婴儿处于1 000 d 机遇窗口期的第二个阶段,724 月龄婴幼儿处于1000 日机遇窗口期的第三阶段,适宜的营养和喂养不仅关系到婴幼儿近期的生长发育,也关系到其长期的健康。针对我国6 月龄内婴儿的喂养需求以及为更好地帮助宝宝们顺利完成从母乳喂养到成人饮食模式的转换,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了6 月龄内婴儿喂养指南与724 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以下为两份指南的主要推荐意见。来源:医脉通临床指南6 月龄内婴儿喂养指南1、产后尽早开奶,坚持新生儿第一口食物是母乳1.1 关键推荐分娩后尽早开始让婴儿反复吸吮乳头。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口食物应

    2、该是母乳。生后体质量下降只要不超过出生体质量的7%就应坚持纯母乳喂养。婴儿吸吮前不需过分擦拭或消毒乳头。温馨环境、愉悦心情、精神鼓励、乳腺按摩等辅助因素,有助于顺利成功开奶。1.2 如何开奶如果顺利分娩,母子健康状况良好,婴儿娩出后应尽快吸吮母亲乳头,刺激乳汁分泌并获得初乳。开奶时间愈早愈好,正常新生儿第一次哺乳应在产房开始。当新生儿娩出断脐和擦干羊水后,即可将其放在母亲身边,与母亲皮肤接触,并开始让婴儿分别吸吮双侧乳头各3 5 min,可吸吮出初乳数毫升。刚出生的婴儿已具备很强烈的觅食和吸吮反射能力,母亲也十分渴望看见和抚摸自己的婴儿,这种亲子接触有利于乳汁分泌。故新生儿的第一口食物应该是母

    3、奶。正常分娩的情况下,不宜添加糖水和奶粉,以避免降低新生儿吸吮的积极性,也可降低过敏风险。1.3 母乳哺喂方法哺喂婴儿时,推荐坐着喂奶。两侧乳房轮流喂,吸尽一侧再吸吮另一侧。若一侧乳房奶量已能满足婴儿需要,应将另一侧乳汁用吸奶器吸出。完成喂奶后,不要马上把婴儿平放,应将婴儿竖直抱起,头靠在妈妈肩上,轻拍背部,排出吞入胃里的空气,以防止溢奶。1.4 如何促进乳汁分泌婴儿出生后应尽早让其吸吮母乳,勤吸吮(每侧乳头每隔2 3 h 要得到吸吮一次);必要时(如婴儿吸吮次数有限时),可以通过吸奶泵辅助,增加吸奶次数。母亲身体状况和营养摄入是乳汁分泌的前提,因此分娩后要合理安排产妇休息、饮食和宝宝喂哺,处

    4、理好休息、进餐与亲子接触、吸吮母乳之间的关系。精神放松、心理愉快是成功母乳喂养的重要条件,产妇应从生产的辛苦中多体会生育的幸福,愉悦心情,享受哺喂和亲子互动。此外,在孕期就需要充分认识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并得到周围亲朋、家人的鼓励和支持,这也是成功母乳喂养的必需环境。1.5 如何判断乳汁分泌量是否充足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情况来判断乳汁分泌充足:婴儿每天能够得到8 12 次较为满足的母乳喂养;哺喂时,婴儿有节律地吸吮,并可听见明显的吞咽声;出生后最初2 天,婴儿每天至少排尿1、2 次;如果有粉红色尿酸盐结晶的尿,应在生后第3 天消失;从出生后第3天开始,每24小时排尿应达到6 8次;出生后每24小时至

    5、少排便3、4次,每次大便应多于1大汤匙;出生第3天后,每天可排软、黄便4 10次。2、坚持6月龄内纯母乳喂养2.1 关键推荐纯母乳喂养能满足婴儿6 月龄以内所需要的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素,应坚持纯母乳喂养6 个月。按需喂奶,两侧乳房交替喂养;每天喂奶6 8 次或更多。坚持让婴儿直接吸吮母乳,尽可能不使用奶瓶间接喂哺人工挤出的母乳。特殊情况需要在满6 月龄前添加辅食者,应咨询医师或其他专业人员后谨慎作出决定。2.2 如何判断母乳摄入量母乳喂养时,不需要将乳汁挤出称重来估计婴儿的摄乳量,可通过观察婴儿情绪或尿量来判断母乳摄入是否充足。一般来讲,如果婴儿每天能尿湿5、6 个纸尿裤,就说明婴儿是能吃饱

    6、的。此外,可通过称量婴儿摄乳前后的体质量来判断。定期测身长、体质量、头围,标记在WHO儿童成长曲线上,就可判断婴儿的成长是否正常。只要婴儿生长发育正常,就说明其饮食量足够。2.3 需要间接哺乳的时机及正确方法虽然母乳充足,但有些情况下乳母无法确保在婴儿饥饿时直接喂哺婴儿,如危重早产儿、乳母上班期间等,此时只能采用间接哺喂方式。需要间接哺乳时,建议乳母用吸奶泵定时将母乳吸出并储存于冰箱或冰盒内,一定时间内再用奶瓶喂给婴儿。吸出母乳的保存条件和允许保存时间见表1。2.4 母乳喂养的误区以下是关于母乳喂养的一些误区:吸出乳汁再用奶瓶喂哺,可以很容易判断婴儿摄乳量;为了减少婴儿感染风险,喂奶前需要消毒

    7、妈妈乳头;有些妈妈的乳汁太稀、没有营养,需要添加奶粉补充营养;母乳喂养过频会使婴儿发胖;新生儿出生后可暂时用奶粉喂养,等待乳汁分泌。3、顺应喂养,建立良好的生活规律3.1 关键推荐母乳喂养应从按需喂养模式到规律喂养模式递进。饥饿引起哭闹时应及时喂哺,不要强求喂奶次数和时间,但一般每天喂奶的次数可能在8 次以上,生后最初会在10 次以上。随着婴儿月龄增加,逐渐减少喂奶次数,建立规律哺喂的良好饮食习惯。婴儿异常哭闹时,应考虑非饥饿原因,应积极就医。3.2 如何判断婴儿因饥饿哭闹婴儿生后最初几周内,鼓励妈妈每24 小时进行8 12 次喂养。婴儿饥饿的早期表现包括警觉、身体活动增加、脸部表情增加;婴儿

    8、饥饿的后续表现才是哭闹。随着喂养,若母乳喂养适宜,喂养次数可降至每24 小时8 次,最长夜间无喂养睡眠可达5 h。4、生后数日开始补充维生素D,不需补钙4.1 关键推荐婴儿生后数日开始每日补充维生素D3 10 g(400 IU)。纯母乳喂养的婴儿不需要补钙。新生儿出生后应肌内注射维生素K1 1 mg。4.2 如何给婴儿补充维生素D在婴儿出生后2 周左右,采用维生素D油剂或乳化水剂,每日补充维生素D 10 g(400 IU),可在母乳喂养前将滴剂定量滴入婴儿口中,然后再进行母乳喂养。对于每日口服补充维生素D有困难者,可每周或者每月口服一次相当剂量的维生素D。配方粉喂养的婴儿通过合乎国家标准的配方

    9、食品,能获得足量的维生素D,不需要再额外补充。每日10 g(400 IU)的维生素D可满足婴儿在完全不接触日光照射情况下的维生素D的需要,因此这一补充量对北方地区、冬季或梅雨季节的婴儿都是基本充足的。4.3 6 月龄内婴儿通过阳光照射能否获得所需要维生素D要让婴儿通过阳光照射获得足量维生素D,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阳光充足,皮肤暴露范围足够,阳光暴露时间充足。显然这些要求受当地季节、居住地纬度、环境污染等条件的影响。相比较而言,通过维生素D补充剂来补充,难度小,可靠性高,因此婴儿应该口服维生素D 400 IU/d。4.4 如何给新生儿和婴儿补充维生素K母乳中维生素K的含量较低。母乳喂养儿从出生

    10、到3 月龄,可每日口服维生素K1 25 g,也可采用出生后口服维生素K1 2 mg,然后到1 周和1 个月时再分别口服5 mg,共3次;也可由专业人员给新生儿每日肌内注射生素K1 1 5 mg,连续3 d,可有效预防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的发生。合格的配方奶粉中添加了足量的维生素K1,使用婴儿配方奶粉喂养的混合喂养儿和人工喂养婴儿,一般不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K。5、婴儿配方奶是不能纯母乳喂养时的无奈选择5.1 关键推荐任何婴儿配方奶都不能与母乳相媲美,只能作为母乳喂养失败后的无奈选择,或母乳不足时对母乳的补充。以下情况很可能不宜母乳喂养或常规方法的母乳喂养,需要采用适当的喂养方法如配方奶喂养

    11、,具体患病情况、母乳喂养禁忌和适用的喂养方案请咨询医师或营养师:a. 婴儿患病;b. 母亲患病;c. 母亲因各种原因摄入药物和化学物质;d. 经专业人员指导和各种努力后,乳汁分泌仍不足。不宜直接用普通液态奶、成人奶粉、蛋白粉、豆奶粉等喂养6 月龄内婴儿。5.2 什么是婴儿配方奶也常常称为婴儿配方食品,是参考婴幼儿营养需要和母乳成分研究资料,以牛奶或羊奶、大豆蛋白或谷类食物等为基础原料,经过一定配方设计和工艺处理而生产的用于喂养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和健康状况婴儿的食品。由于婴儿配方食品多为乳粉(再冲调为乳液喂养婴儿)或可直接喂养婴儿的液态乳,所以又常称为婴儿配方乳或婴儿配方奶。5.3 为什么婴儿配方

    12、奶粉不能与母乳媲美虽然婴儿配方奶粉都经过一定配方设计和工艺加工,但其保证了部分营养素的数量和比例接近母乳,却无法模拟母乳中一整套完美独特的营养和生物活性成分体系,如低聚糖、铁蛋白等和免疫球蛋白等以及很多未知的活性成分。5.4 婴儿配方食品的常见种类婴儿配方食品根据适用对象不同分为以下几类:婴儿配方食品,适用于0 12 月龄婴儿食用,作为母乳替代品其营养成分能满足0 6 月龄正常婴儿的营养需要;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适用于6月龄以后婴儿和幼儿食用,作为其混合食物中的组成部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适用于生理上有特殊需要或患有代谢疾病的婴儿,例如早产儿、遗传性代谢缺陷儿(如苯丙酮酸尿症)、乳糖不

    13、耐受儿、牛乳过敏儿等。6、监测体格指标,保持健康生长6.1 关键推荐身长和体质量是反映婴儿喂养和营养状况的直观指标。 6 月龄前婴儿每半月测量一次身长和体质量,病后恢复期可增加测量次数。选用世界卫生组织的儿童生长曲线判断生长状况。出生体质量正常婴儿的最佳生长模式是基本维持其出生时在群体中的分布水平。婴儿生长有自身规律,不宜追求参考值上限。6.2 如何测量婴儿/幼儿的体质量和身长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都有专用的婴儿体质量秤,可以准确测量婴幼儿体质量,及时发现体质量变化。测体质量时最好空腹,排去大小便,尽量脱去衣裤、鞋帽、尿布等,最好能连续测量两次,两次间的差异不应超过10 g。在家中给婴幼

    14、儿称体质量时,最好使用专用婴儿体质量秤。如条件有限,也可由家属抱着婴幼儿站在家用体质量秤上称体质量,再减去大人的体质量,即为婴幼儿的体质量。由于普通家用体质量秤的测量误差在100 g 左右,所以采用这种方法不能准确得知婴幼儿在短期内的体质量增长,而只是适用于观察较长时间的体质量变化。2岁以下婴幼儿应躺着量身长,身长为头、脊柱和下肢长的总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有专用的婴幼儿身长测量量床。婴幼儿在测量身长前应先脱去鞋、袜、帽子、头饰、外衣裤。让婴幼儿仰躺在量床上,请助手或家属扶住婴幼儿头部,头顶顶住量床顶板,测量者注意让婴幼儿保持全身伸直,左手按直婴幼儿的双膝部,使两下肢伸直、并拢并紧贴量

    15、床的底板,右手推动量床测量滑板,使滑板紧贴婴幼儿的足底,并使量床两侧测量值一致,然后读取数值,精确到0.1 cm。最好能连续测量两次,两次相差不能超过0.4 cm。在家里测量时,可以让婴幼儿躺在桌上或木板床上,在桌面或床沿贴上一软尺。在婴幼儿的头顶和足底分别放上两块硬纸板,读取头板内侧至足板内侧的长度,即为婴幼儿的身长。6.3 如何评价婴儿/幼儿生长发育状况可参考世界卫生组织2006 年生长标准数据,利用Z评分指标进行评价。Z评分:实测值与参考人群中位数之间的差值和参考人群标准差相比,所得比值就是Z评分。常用的Z评分指标有:年龄别身高/ 身长Z评分。年龄别体质量Z评分。身高/ 身长别体质量Z评

    16、分。年龄别体质指数(BMI)Z评分。6.4 为什么婴幼儿的生长不宜追求参考值的上限生长曲线和参考值是基于大部分儿童的生长发育数据推算的范围,是群体研究结果。每一个儿童都会有其自己的生长曲线,其曲线一般都处于推荐的参考值范围内,但并不是每个儿童的生长曲线一定处于平均水平或上游水平。参考值的上限指的是同龄儿童中处于上游2%或3% 的水平,显然不可能所有的儿童都处于此水平。724 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1、继续母乳喂养,满6月龄起添加辅食【提要】母乳仍然可以为满6 月龄(出生180天)后婴幼儿提供部分能量,优质蛋白质、钙等重要营养素,以及各种免疫保护因子等。继续母乳喂养也仍然有助于促进母子间的亲密连接,

    17、促进婴幼儿发育。因此724 月龄婴幼儿应继续母乳喂养。不能母乳喂养或母乳不足时,需要以配方奶作为母乳的补充。婴儿满6月龄时,胃肠道等消化器官已相对发育完善,可消化母乳以外的多样化食物。同时,婴儿的口腔运动功能,味觉、嗅觉、触觉等感知觉,以及心理、认知和行为能力也已准备好接受新的食物。此时开始添加辅食,不仅能满足婴儿的营养需求,也能满足其心理需求,并促进其感知觉、心理及认知和行为能力的发展。【关键推荐】婴儿满6 月龄后仍需继续母乳喂养,并逐渐引入各种食物。辅食是指除母乳和/或配方奶以外的其他各种性状的食物。有特殊需要时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辅食添加时间。不能母乳喂养或母乳不足的婴幼儿,应选择配方奶

    18、作为母乳的补充。2、从富铁泥糊状食物开始,逐步添加达到食物多样【提要】712 月龄婴儿所需能量约1/31/2来自辅食,1324月龄幼儿约1/22/3的能量来自辅食,而母乳喂养的婴幼儿来自辅食的铁更高达99%。因而,婴儿最先添加的辅食应该是富铁的高能量食物,如强化铁的婴儿米粉、肉泥等。在此基础上逐渐引入其他不同种类的食物以提供不同的营养素。辅食添加的原则:每次只添加一种新食物,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循序渐进。从一种富铁泥糊状食物开始,如强化铁的婴儿米粉、肉泥等,逐渐增加食物种类,逐渐过渡到半固体或固体食物,如烂面、肉末、碎菜、水果粒等。每引入一种新的食物应适应23 天,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呕

    19、吐、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适应一种食物后再添加其他新的食物。【关键推荐】随母乳量减少,逐渐增加辅食量。首先添加强化铁的婴儿米粉、肉泥等富铁的泥糊状食物。每次只引入一种新的食物,逐步达到食物多样化。从泥糊状食物开始,逐渐过渡到固体食物。辅食应适量添加植物油。3、提倡顺应喂养,鼓励但不强迫进食【提要】随着婴幼儿生长发育,父母及喂养者应根据其营养需求的变化,感知觉,以及认知、行为和运动能力的发展,顺应婴幼儿的需要进行喂养,帮助婴幼儿逐步达到与家人一致的规律进餐模式,并学会自主进食,遵守必要的进餐礼仪。父母及喂养者有责任为婴幼儿提供多样化,且与其发育水平相适应的食物,在喂养过程中应及时感知婴幼儿所发出

    20、的饥饿或饱足的信号,并作出恰当的回应。尊重婴幼儿对食物的选择,耐心鼓励和协助婴幼儿进食,但绝不强迫进食。父母及喂养者还有责任为婴幼儿营造良好的进餐环境,保持进餐环境安静、愉悦,避免电视、玩具等对婴幼儿注意力的干扰。控制每餐时间不超过20分钟。父母及喂养者也应该是婴幼儿进食的好榜样。【关键推荐】耐心喂养,鼓励进食,但决不强迫喂养。鼓励并协助婴幼儿自己进食,培养进餐兴趣。进餐时不看电视、玩玩具,每次进餐时间不超过20分钟。进餐时喂养者与婴幼儿应有充分的交流,不以食物作为奖励或惩罚。父母应保持自身良好的进食习惯,成为婴幼儿的榜样。4、辅食不加调味品,尽量减少糖和盐的摄入【提要】辅食应保持原味,不加盐

    21、、糖以及刺激性调味品,保持淡口味。淡口味食物有利于提高婴幼儿对不同天然食物口味的接受度,减少偏食挑食的风险。淡口味食物也可减少婴幼儿盐和糖的摄入量,降低儿童期及成人期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强调婴幼儿辅食不额外添加盐、糖及刺激性调味品,也是为了提醒父母在准备家庭食物时也应保持淡口味,即为适应婴幼儿的需要,也为保护全家人的健康。【关键推荐】婴幼儿辅食应单独制作。保持食物原味,不需要额外加糖、盐及各种调味品。1 岁以后逐渐尝试淡口味的家庭膳食。5、注重饮食卫生和进食安全【提要】选择新鲜、优质、无污染的食物和清洁水制作辅食。制作辅食前须先洗手。制作辅食的餐具、场所应保持清洁。辅食应煮

    22、熟、煮透。制作的辅食应及时食用或妥善保存。进餐前洗手,保持餐具和进餐环境清洁、安全。婴幼儿进食时一定要有成人看护,以防进食意外。整粒花生、坚果、果冻等食物不适合婴幼儿食用。【关键推荐】选择安全、优质、新鲜的食材。制作过程始终保持清洁卫生,生熟分开。不吃剩饭,妥善保存和处理剩余食物。饭前洗手,进食时应有成人看护,并注意进食环境安全。6、定期监测体格指标,追求健康生长【提要】适度、平稳生长是最佳的生长模式。每3 个月一次定期监测并评估724 月龄婴幼儿的体格生长指标有助于判断其营养状况,并可根据体格生长指标的变化,及时调整营养和喂养。对于生长不良、超重肥胖,以及处于急慢性疾病期间的婴幼儿应增加监测次数。【关键推荐】体重、身长是反映婴幼儿营养状况的直观指标。每3 个月一次,定期测量身长、体重、头围等体格生长指标。平稳生长是最佳的生长模式。资料来源:1.中国营养学会,6月龄内婴儿母乳喂养指南,临床儿科杂志.2016,34(4):287-291.2.中国营养学会,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健康社区:50-51.


    注意事项

    本文(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