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题答案.docx

    • 资源ID:24854950       资源大小:111.78KB        全文页数:9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题答案.docx

    1、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题答案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题答案绪论一、名词解释1、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2、体液调节:指机体的某些组织、细胞所分泌的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作用于靶器官,调节靶器官生理活动。 3、自身调节:环境变化时,器官、组织、细胞不依赖神经或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4、负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称为负反馈。5、激素: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在体内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对机体生理过程起调节作用的物质称为激素。6、内环境:细胞直接接触和生活的环

    2、境(细胞外液)。7、稳态:内环境理化性质维持相对恒定的状态,称为稳态。8、冠状轴与冠状面:左右平伸与地面平行的轴称冠状轴。延冠状轴所做的将人体分前后两部分的切面称冠状面,也称为额状面。9、矢状轴与矢状面:前后平伸与地面平行的轴称矢状轴。延矢状轴所指的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切面称矢状面。二、选择题1、人体生理功能最主要的调节方式为:AA、 神经调节 B、 全身性体液调节 C、 局部体液调节 D、 自身调节2、下列各项调节中只有哪项不属于正反馈调节?BA、 血液凝固; B、 减压反射; C、 排尿反射; D、 分娩过程3、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指:CA、 体液; B、 细胞内液; C、 细胞外液; D、

    3、 组织液4、在生理状态下,维持肾小球血流量恒定的主要调节方式是:CA、 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 C、 自身调节 D、 反馈调节5、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错误是:AA、生物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经常保持绝对稳定状态B、 稳态是一种复杂的由机体内部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动态平衡过程C、 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性相对恒定的状态D、 稳态一旦不能维持,生物体的生命将受到威胁6、你做过的以下实验,哪个属于急性离体实验方法?CA、反射弧分析 B、 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C、 神经不应期的测定 D、家兔呼吸运动影响因素 7、以下不属于激素传递方式的是 DA、远距分泌B、 旁分泌C、 自分泌 D、突触分泌8、神经调节

    4、的基本方式是 AA、反射B、反应 C、反馈 D、兴奋 9、对神经调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DA、调节幅度小 B、调节的敏感性差 C、作用范围广,而且持久 D、反应迅速、准确和短暂10、正反馈调节的作用是使 CA、 体内激素水平不致过高 B、 人体体液理化特性相对稳定 C、 人体活动按某一固定程序进行,到某一特定目标 D、 人体血压稳定 11、关于反射,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DA、 是机体在神经中枢参与下发生的反应 B、 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种 C、 机体通过反射,对外界环境变化作出适应性反应 D、没有大脑,就不能发生反射 12、下列不符合解剖学姿势的是 CA、 身体直立 B、 两足并立,

    5、足尖向前C、 双手掌心向内侧 D、 双上肢垂与躯干两侧13、以下哪项不属于反射弧的环节 AA、突触 B、中枢 C、效应器 D、外周神经 14、躯体运动神经属于 CA、传入神经 B、中枢 C、传出神经 D、效应器 15、关于体液调节,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A、体液调节不受神经系统的控制 B、通过化学物质来实现 C、激素所作用的细胞称为激素的靶细胞? D、体液调节不一定都是全身性的 16、条件反射的特征是 DA、种族遗传 B、先天获得 C、数量较少 D、个体在后天生活中形成 17、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CA、迅速 B、准确 C、持久 D、短暂 18、排尿反射是 DA、自身调节 B、负反馈调节 C、体液调

    6、节 D、正反馈调节 三、是非题( 错 )1、正反馈调节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 错 )2、冠状切面是与水平面垂直,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分的纵切面。( 错 )3、神经调节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当进行某一反射活动时,其作用范围比较广泛。 ( 错 )4、神经调节的较精确,因此其作用比较缓慢。( 错 )5、离体实验中,刺激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神经时,可反射地引起肌肉一次快速的收缩。( 错 )6、正常机体,其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保持绝对恒定的。四、简答题1、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方式。(1)神经调节: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生物体各组织、器官、系统所进行的调节。特点是准确、迅速、持续时间短暂。(2)体液

    7、调节:体内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激素、代谢产物)通过体液途径(血液、组织液、淋巴液)对机体某些系统、器官、组织或细胞的功能起到调节作用。特点是作用缓慢、持久而弥散。(3)自身调节:组织和细胞在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的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过程。特点是调节幅度小。2、简述负反馈及其生理意义。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称为负反馈。负反馈在维持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相对稳定中起重要的作用。3、简述神经调节及其特点。神经调节是指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通过神经元的联系对机体各部分的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为反射。神经调节的特点是作用较

    8、迅速,反应部位比较局限,作用时间较为暂短。4、体液调节有哪些形式?其特点如何?指机体的某些组织、细胞所分泌的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作用于靶器官,调节靶器官生理活动。 类型: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神经分泌特点:缓慢、持久、弥散第一章 人体的基本结构与功能一、名词解释1、液态镶嵌模型:膜是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间镶嵌着许多具有不同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2、被动转运:是指物质或离子顺着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通过细胞膜的扩散过程,其特点是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3、主动转运:通过细胞的某种耗能过程,使得物质逆着电化学梯度透过细胞膜的转运方式。4、易化扩散:难溶于脂质的物质分子在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的

    9、帮助下顺着电化学差透过细胞膜的转运方式。5、单纯扩散:物质由质膜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 属物理现象,无生物学机制参与,无需代谢耗能。 6、组织、器官、系统:由许多结构和功能上有密切联系和相似的细胞通过细胞连接、细胞间质结合在一起形成的结构称为组织。由几种不同类型的组织联合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和一定生理机能的结构称为器官。一些在机能上有密切联系的器官,联合起来完成一定的生理机能即称为系统。7、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轴突和长的树突及包绕它的神经胶质细胞构成的纤维状结构。二、选择题1、细胞去极化时钠离子进入细胞内属于以下哪种转运方式? CA、 单纯扩散 B、 载体转运 C、易化扩散

    10、D、 钠泵活动2、肌浆中钙离子进入终末池属于: DA、单纯扩散 B、载体转运 C、通道转运 D、主动转运3、对以载体为中介的异化扩散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DA、有结构特异性 B、有饱和现象C、可发生竞争性抑制 D、不依赖细胞膜上蛋白质4、液态镶嵌模型中的液态是指细胞膜上的哪种分子? AA、脂质分子 B、蛋白质分子 C、糖分子 D、以上都不是5、关于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DA、细胞膜是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半透膜 B、细胞膜是细胞接受其他因素影响的门户C、细胞膜的结构是以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镶嵌着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D、水溶性物质一般能自由通过细胞膜 6、哪种物质的吸收不需

    11、钠泵参与? 此题有误!A、NaCl B、葡萄糖 C、氨基酸 D、水溶性维生素7、产生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去极化的跨膜离子移动过程属于 CA、单纯扩散 B、载体中介的易化扩散 C、通道中介的易化扩散 D、主动转运 8、白细胞吞噬细菌是属于 DA、主动转运 B、易化扩散 C、被动转运 D、入胞作用9、物质在特殊细胞膜蛋白质帮助下,顺电化学递度通过细胞膜的过程属于 B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出胞(胞吐) 10、在一般生理情况下,钠泵每活动一个周期可使 CA、2个Na移出膜外 B、2个K移入膜内 C、3个Na移出膜外,同时2个K移入膜内 D、2个Na移出膜外,同时3个K移入膜内 1

    12、1、关于易化扩散的叙述,错误的是 DA、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如葡萄糖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的过程 B、以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如K、Na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扩散C、作为载体的膜蛋白质与被转动物质之间有高度的结构特异性D、通道蛋白质对被转动的物质没有特异性 12、细胞内外正常的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 DA、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 B、膜在兴奋时Na的通透性增大 C、膜上ATP的作用 D、膜上钠泵的作用 13、肾小管液中的葡萄糖重吸收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是通过 D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原发性主动转运 D、继发性主动转运14、肠上皮细胞由肠腔吸收葡萄糖是通过 BA、原发

    13、性主动转运 B、继发性主动转运 C、易化扩散 D、单纯扩散15、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属于 CA、原发性主动转运 B、继发性主动转运 C、经载体易化扩散 D、经通道易化扩散16、Na+的跨膜转运方式是 DA、经载体易化扩散和继发性主动转运 B、经载体易化扩散和原发性主动转运 C、经通道易化扩散和继发性主动转运 D、经通道易化扩散和原发性主动转运 17、人体内O2和CO2跨膜转运的方式是: A A、单纯扩散 B、经通道易化扩散 C、经载体易化扩散 D、出胞 18、安静时细胞膜内K+向膜外移动是通过 B A、单纯扩散 B、经通道易化扩散 C、出胞 D、经载体易化扩散19、运动神经纤维末梢释放ACh属于

    14、D A、单纯扩散 B、原发性主动转运 C、入胞 D、出胞20、关于上皮组织的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CA、 细胞数量多 B、 细胞间质少 C、细胞种类多 D、 无血管21、分布于内脏和血管壁的肌组织是 CA、骨骼肌 B、心肌 C、平滑肌 D、随意肌22、以下哪项不是上皮组织的特点? C、有极性 、无血管 、无神经末梢 、细胞排列紧密23、 以下哪项不属于结缔组织? D、血液 、骨组织 、脂肪组织 、腺组织24、 随意肌是指: A、骨骼肌 、心肌 、平滑肌 、骨骼肌和心肌三、是非题( 对 )1、脂肪组织、血液、软骨组织、骨组织都属于结缔组织。( 错 )2、无髓神经纤维的神经轴突外面不被神经胶质细胞

    15、包裹。( 对 )3、每个神经元只有一个轴突,在轴突末梢有分支。( 错 )4、结缔组织的特点之一是无血管、有丰富的神经末梢。( 对 )5、钠泵的作用是逆电化学梯度将Na运出细胞,并将K运入细胞。 ( 错 )6、抑制细胞膜上钠-钾依赖式ATP酶的活性,对细胞的静息电位无任何影响。 ( 对 )7、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与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都属被动转运,因而转运速率随细胞内外被转运物质的电化学梯度的增大而增大。 ( 对 )8、Na泵可以将细胞外的K转运至细胞内。 四、简答题1、结缔组织的特点。(1)、细胞间质多,由细丝状的纤维、基质组成;(2)、细胞数量少,但种类多,无极性。2、上皮组织有哪些特点?上皮组

    16、织的特点:(1)C成分多、 C间质少; (2)C有极性,分游离面和基底面; (3)无血管、神经末梢丰富; (4)有基膜。3、简述物质跨膜转运的方式。(1)单纯扩散:是指一些脂溶性的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2)易化扩散:是指一些非脂溶性的物质或水溶性强的物质,依靠细胞膜上镶嵌在脂质双分子层中特殊蛋白质的“帮助”,顺电化学梯度扩散的过程。参与易化扩散的镶嵌蛋白质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载体蛋白质,另一种是通道蛋白质。(3)主动转运:是指物质依靠膜上“泵蛋白”的作用,由膜的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转运的过程。这是一种耗能过程,所以称为主动转运。(4)入胞和出胞:一些大分子或物质团块的转

    17、运,是通过入胞作用和出胞作用来实现的。4、比较载体转运与通道转运物质功能的异同。(1)相同点:A、顺电化学梯度转运;B、靠膜蛋白质协助。(2)不同点:A、载体的高度特异性,通道的相对特异性; B、载体有饱和现象,通道无; C、载体有竞争性抑制,通道无。第四章 神经肌肉生理一、名词解释1、兴奋性与兴奋:细胞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特性称为兴奋性,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称为兴奋。2、刺激与阈刺激:能引起机体发生反应的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称为刺激。能引起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称为阈刺激。3、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细胞在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

    18、生一次短暂的、可逆的、可扩布的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4、阈电位:当膜电位去极化达到某一临界值时,膜上的Na通道大量开放,Na大量快速内流而产生动作电位,膜电位的这个临界值称为阈电位。5、去极化和超极化:膜两侧电位向膜内负值减少的方向变化称去极化。细胞膜内的电位向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称超极化。6、局部电位:阈下刺激导致钠离子通道少量开放,膜发生轻微去极化。7、“全或无”现象:指动作电位的幅度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的改变而改变的现象。8、阈下总和:2个阈下刺激单独作用时均不能引起兴奋,但当二者同时(空间总和)或相继作用(时间总和)时,则有可引起一次兴奋,称之为阈下总和。9、绝对不应期:在组织兴奋后

    19、的一段时期,不论再受到多大的刺激,都不能再引起兴奋,兴奋性降低到0,称为绝对不应期。10、终板电位:当运动神经元兴奋时,大量乙酰胆碱释放进入接头间隙,引起终板膜较大幅度的去极化(50mV),称为终板电位。11、滑行学说:肌肉收缩时,细肌丝向肌小节中央M线方向滑行,使肌小节缩短。12、单收缩与强直收缩:肌组织对于一个短促的阈上强度的刺激,发生一次肌肉机械收缩,称为单收缩。单收缩分为3个时期: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当肌肉接受连续刺激时,由于各个刺激间的时间间隔很短,后一个刺激都落在由前一刺激所引起的收缩尚未结束之前,就又引起下一次收缩,因而发生的持续性缩短状态,称强直收缩。13、兴奋收缩耦联:把

    20、肌肉兴奋和收缩两个生理过程联系起来的中间过程,关键因子是Ca2+。14、肌小节: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区域,是肌原纤维收缩舒张的基本功能单位。二、选择题1、能引起生物体发生反应的的各种环境变化统称为:D、反射 、反应 、兴奋 、刺激2、大多数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 AA、细胞内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B、细胞内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Na有通透性C、细胞外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D、细胞内高Na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Na有通透性3、细胞膜在静息情况时,对下列哪种离子通透性最大 AA、K B、Na C、Ca2 D、Cl- 4、静息电位大小接近于 B A、Na平衡电位 B

    21、、K平稳衡电位 C、Na平衡电位与K平衡电位之和 D、锋电位与超射之差 5、在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去极相,通透性最大的离子是 BA、K B、Na C、Ca2 D、Cl-6、细胞受刺激而兴奋时,膜内电位负值减少称作 BA、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超射 7、安静时膜电位处于内负外正的状态,称为 AA、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超极化 8、以下关于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CA、在静息状态下,Na、K通道处于关闭状态 B、细胞接受刺激开始去极化时,就有Na通道大量开放C、在动作电位去极相,K通道也被激活,但出现较慢 D、Na通道关闭,出现动作电位的复极相 9、动作电位的特点之一

    22、是 DA、阈下刺激,出现低幅度的动作电位 B、阈上刺激,出现较低刺激幅度更大的动作电位 C、动作电位的传导随传导距离的增加而变小 D、各种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和持续时间可以各不相同 10、刺激引起兴奋的基本条件是使跨膜电位达到 BA、局部电位 B、阈电位 C、锋电位 D、后电位 11、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最常用的简便指标是 CA、阈电位 B、时值 C、阈强度 D、强度-时间变化率 12、大多数可兴奋细胞接受刺激发生反应的共有表现是产生 DA、神经冲动 B、收缩 C、分泌 D、动作电位 13、电紧张性扩布的特点是 CA、跳跃传导 B、通过局部电流传递 C、随扩布距离的增加而迅速减弱 D、不随扩

    23、布距离的增加而衰减 14、关于有髓神经纤维跳跃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CA、以相邻朗飞结间形成局部电流进行传导 B、传导速度比无髓纤维快得多 C、离子跨膜移动总数多,耗能多 D、不衰减扩布 15、肌细胞中的三联管结构指的是 CA、每个横管及其两侧的肌小节 B、每个纵管及其两侧的横管 C、每个横管及其两侧的终末池 D、横管、纵管和肌浆网 16、骨骼肌中横管的作用是 BA、Ca2的贮存库 B、将兴奋传向肌细胞深部 C、Ca2进出肌纤维的通道 D、营养物质进出肌细胞的通道 17、关于神经不应期的描述,错误的是 DA、包括绝对不应期和相对不应期; B、 发生原因是钠离子通道失活; C、 绝对不应期位于峰

    24、电位期间; D、 神经不应期持续时间比心肌细胞不应期长18、阻碍横桥和细肌丝结合的是: BA、 肌钙蛋白 B、 原肌球蛋白 C、 肌球蛋白 D、 肌动蛋白19、膜两侧电位差增大称为 DA、 去极化 B、 反极化 C、 复极化 D、 超极化20、每一肌节的明带内含有 BA、粗肌丝 B、细肌丝 C、粗细两种肌丝 D、粗肌丝和部分细肌丝21、三联体位于: AA、骨骼肌细胞; B、心肌细胞; C、平滑肌细胞 ; D、骨骼肌细胞和心肌细胞22、局部点位的特点 DA、有不应期 B、全或无 C、不衰减传导 D、可以总和23、细胞内外正常的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 DA、 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 B、

    25、 膜在兴奋时Na的通透性增大 C、 膜上ATP的作用 D、 膜上钠泵的作用24、若人工增大细胞外液的钠离子浓度,可使动作电位的幅度发生什么变化? AA、增高 B、降低 C、不变 D、先增高后降低25、以下哪项不是刺激引起兴奋的必要条件? CA、刺激强度 B、刺激时间 C、刺激频率 D、强度时间变化速率26、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因子是: C、钠离子 、钾离子 、钙离子 、氯离子27、神经元细胞膜内电位由安静时的-70mV变为-90mV的过程称为 AA、超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反极化 28、关于局部电位的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A、可传播 B、不会衰减 C、不能叠加 D、“全或无” 29

    26、、粗肌丝是由哪种蛋白分子构成的? CA、肌动蛋白 B、肌钙蛋白 C、肌球蛋白 D、原肌球蛋白30、神经细胞兴奋后,出现低常期的原因是: CA、细胞发生去极化B、细胞发生复极化 C、细胞发生超极化 D、细胞发生反极化31、神经动作电位去极相主要是由于: AA、 Na+ 内流 B、 K+ 外流 C、 Ca+ 外流 D、 Cl- 外流32、下列关于神经细胞兴奋传导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DA、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胞 B、传导的方式是通过产生局部电流来刺激未兴奋部位,使之出现动作电位C、有髓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快D、动作电位的幅度随着传导距离的增加而衰减33、钙离子进入终末池属于: A

    27、A、 主动转运 B、 单纯扩散 C、易化扩散 D、 入胞作用34、神经末梢上动作电位的幅度取决于: CA、 刺激的大小 B、 传导距离的大小 C、膜内外两侧钠离子浓度差的大小 D、 膜内外两侧钙离子浓度差的大小35、神经纤维中相邻两个锋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其: AA、绝对不应期 B、相对不应期 C、超常期和低常期之和 D、绝对不应期与相对不应期之和36、下列属于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过程是 CA、动作电位通过纵管传向肌细胞深部 B、肌浆网释放Ca2到肌浆内 C、终池中的Ca2逆浓度差进入细胞浆内 D、横管释放Ca2到肌细胞浆内 37、在神经肌肉接点处进行信息传递的是: BA、动作电位 B、

    28、乙酰胆碱 C、局部电位 D、钙离子38、骨骼肌收缩时,长度不变的是: BA、肌小节 B、暗带 C、明带 D、H带39、神经-肌接头信息传递的方式是 AA 化学性突触传递 B 局部电流 C 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D 电传递 40、产生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去极化的跨膜离子移动过程属于 CA、单纯扩散 B、载体中介的易化扩散 C、通道中介的易化扩散 D、主动转运41、下列有关局部反应的叙述, 错误的是 DA、去极化反应随阈下刺激的强度增大而增大B、可由产生部位向周围作短距离扩布 C、不表现不应期,能引起时间性和空间性总合 D、不影响细胞的兴奋性42、反映组织兴奋性大小的常用指标是 BA、阈电位 B、阈强度

    29、 C、动作电位幅度 D、动作电位去极化速度43、关于骨骼肌的肌管系统,错误的叙述是: DA、横管内液体为细胞外液 B、兴奋时纵管膜上钙通道受动作电位的影响而开放C、 纵管内Ca2浓度很高 D、 横管与纵管彼此沟通,实为一体44、就单根神经纤维而言,与阈强度相比刺激强度增加一倍时,动作电位的幅度 DA、增加一倍 B、增加二倍 C、减小一倍 D、保持不变 45、关于骨骼兴奋与收缩的描述,错误的是 BA、收缩时程远长于兴奋时程 B、动作电位的幅度大小是决定肌肉收缩力量的主要因素C、肌肉兴奋是收缩的前提 D、强直收缩时肌肉收缩可以融合而动作电位却不能融合46、关于横桥,错误的论述是: DA、 可与肌动

    30、蛋白结合 B、具有ATP酶活性 C、可与细肌丝结合 D、向Z线摆动 47、神经细胞低常期内兴奋性低于正常是由于此期内膜电位处于那种状态? BA、去极化状体 B、超极化状态 C、复极化状体 D、反极化状态48、在骨骼肌收缩过程中,能与细肌丝结合的是 CA、Na B、K C、Ca2 D、Mg2 49、当神经细胞发生什么变化可使兴奋性增大? BA、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超极化50、神经纤维的超常期对应着动作电位的那一时期? AA、 去极化 B、复极化 C、 负后电位 D、 正后电位51、刺激引起兴奋的基本条件是使跨膜电位达到 BA、局部电位 B、阈电位 C、锋电位 D、后电位 52、在强直收缩中,肌肉的动作电位 AA、不发生叠加 B、发生叠加 C、幅值变大 D、幅值变小 53、以下关于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CA、静息状态下Na、K通道处于关闭状态 B、阈下刺激


    注意事项

    本文(《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题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