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08章AWL发动机机械1DOC.docx

    • 资源ID:24873125       资源大小:2.89M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08章AWL发动机机械1DOC.docx

    1、第08章AWL发动机机械1DOC第八章 AWL型发动机机械部分的维修第一节 发动机的拆卸和安装一、发动机的拆卸注意拆卸发动机时松开和切断的扎带,安装发动机时必须恢复原样。将发动机与变速器分开,并从前端拆下。排出的冷却液应放在一干净容器内,以便处理或再利用。(1)对于带自动变速器的车,将变速杆置于档位“N”。(2)对于带有编码收音机的车,查取控制单元编码。(3)如图8-1所示,按箭头方向拉下压力舱盖密封条,向前取下压力舱盖。 图8-1 拆卸压力舱盖1-压力舱盖(4)关闭点火开关,拆下图8-2箭头所示的蓄电池地线。 图8-2 拆卸蓄电池地线(5)打开冷却液膨胀罐盖。注意打开膨胀罐时会喷出热蒸汽,因

    2、此须用一抹布盖住罐盖,然后小心打开。(6)如图8-3所示,拆下发动机盖罩(箭头)。 图8-3 拆卸发动机盖罩(7)取下图8-4箭头所示的空气滤清器盒。 图8-4 拆卸空气滤清器盒(8)拧下图8-5箭头所示螺栓,拆下空气导管。 图8-5 拆卸空气导管 1、2-空气导管(9)拆下前保险杠。松开快速接头及图8-6中箭头所示螺栓,取下隔音板。 图8-6 拆卸隔音板(10)拧下图8-7中箭头所示隔音板支架螺栓。 图8-7 拧下隔音板支架螺栓(11)拆下增压空气冷却器前部的空气导向件,如图8-8箭头所示。 图8-8 拆卸增压空气冷却器前部的空气导向件(12)从支架上松开车外温度传感器。拧下图8-9所示助力

    3、转向液压油冷却管(箭头),并将其放在一旁;不打开液压油管路。 图8-9 拆卸助力转向液压油冷却管(13)将V.A.G1306置于发动机下。逆时针拧下图8-10箭头所示的散热器排放螺塞,如需要,可接上辅助软管。 图8-10 拧下散热器排放螺塞(14)拉下冷却液下软管卡箍,如图8-11箭头所示,从散热器上拆下冷却液软管。 图8-11 拆卸冷却液软管卡箍(15)拆下图8-12箭头所示的机油冷却器冷却液软管,排出剩余冷却液。 图8-12 拆卸机油冷却器冷却液软管(16)拆下通往锁支架左下部增压空气冷却器的空气软管,如图8-13箭头所示。拆下通往锁支架右下部废气涡轮增压器的空气软管。 图8-13 拆卸废

    4、气涡轮增压器空气软管(17)对于带自动变速器的车,将集油盘放到下面。打开图8-14箭头所示自动变速器机油管。拧下油底壳左侧的自动变速器机油管支架螺栓。 图8-14 拆卸自动变速器油机油管(18)对于带空调的车,如图8-15所示,松开并拔下锁支架右下方的压缩机电磁离合器的绿色供电插头(箭头)。 图8-15 拔下压缩机电磁离合器供电插头(19)如图8-16所示,拔下车两侧的大灯供电插头(箭头)。 图8-16 拔下汽车大灯供电插头(20)拆下锁支架上的发动机舱盖拉索,拆下助力转向液压油罐上的护板,拔下ABS单元前部的图8-17所示插头15,将供电导线放在一旁。 图8-17 拔下ABS单元前部的插头1

    5、5-插头(21)拆下图8-18箭头所示的散热器上部冷却液软管。 图8-18 拆卸散热器上部冷却液软管(22)对于带空调的车型,如图8-19所示,拧下散热器左、右导风罩固定螺栓,拔下空调低压开关F73上的插头,松开两个固定销,将其拽向一旁,取下冷凝器的两个支架,将冷凝器向上拉离支架,向侧面转动,并用金属丝将其固定到右前轮上。 图8-19 拆卸空调冷凝器1-低压开关F73的插头 2-固定销 3-冷凝器支架(23)拧下锁支架螺栓,使之倾斜。拔下图8-20所示活性碳罐电磁阀、空气流量计、增压压力限制电磁阀N75的导线/插头。拔下箭头所示软管,拆下空气滤清器壳体。图8-20 拆卸插头及软管1-活性碳罐电

    6、磁阀 2-空气流量计 3-增压压力限制电磁阀N75(24)如图8-21所示,拆下冷却液软管1和3,拧下箭头所示的冷却液膨胀罐2的螺栓,拔下位于膨胀罐下部的冷却液不足指示器F66的供电线。图8-21 拆卸冷却液罐及其连接软管1、3-冷却液软管 2-冷却液膨胀罐(25)拔下发动机下部通往热交换器的左侧冷却液软管及气缸盖接头上通往热交换器的右侧冷却液软管。(26)如图8-22所示,拆下空气软管,拔下增压压力传感器G31的插头。图8-22 拆卸空气软管和增压压力传感器插头1-空气软管 2-增压压力传感器插头(27)如图8-23所示,拔下燃油供油管和回油管并将其放置一旁。拔下接制动助力器的真空管。拔下接

    7、活性碳罐电磁阀的真空软管。拔下接真空罐的真空软管。图8-23 拆卸油管和真空管1-供油管 2-回油管 3-制动助力器真空管 4-活性碳罐电磁阀真空软管 5-真空罐的真空软管(28)如图8-24所示,拆下压力舱内电器盒盖。图8-24 拆卸压力舱内电器盒盖(29)如图8-25所示,用一螺丝刀小心地松开控制单元固定卡箍。 图8-25 松开控制单元固定卡箍(30)松开图8-26箭头所示的插头定位机构,拔下控制单元的插头。 图8-26 拆卸控制单元插头1、2-控制单元插头(31)松开图8-27箭头所示的定位机构,向上拉出电器盒内的附加继电器盘。拔下插座后部的插头。图8-27 拆卸电器盒内的附加继电器盘(

    8、32)如图8-28所示,拧下接地螺栓,从支架上拆下插头。拔下传感器插头。按箭头方向松开线束,将其放置一旁,拔下变速器左侧的车速表传感器G22的插头,将供电导线放在一旁。图8-28 拆卸支架处线束1、2-传感器插头 35-插头 6-接地螺栓(33)对于带手动变速器的车型,拔下变速器上的倒车灯开关插头,将供电导线放在一旁。(34)对于带空调的车型,松开压缩机多楔皮带张紧轮紧固螺栓(图8-29箭头所示),松开并取下皮带。从支架上拆下空调压缩机,用金属丝将其挂到车身上。图8-29 拆卸空调压缩机(35)按图8-30箭头方向转动多楔皮带张紧器,松开皮带。取下多楔皮带,使张紧器卸荷。 图8-30 拆卸多楔

    9、皮带(36)如图8-31所示,用工具固定风扇皮带轮,用内六角扳手拧下螺栓,从轴承上取下风扇。 图8-31 拆卸风扇1-工具 2-内六角扳手(37)拧下助力转向叶片泵的皮带轮螺栓。拧下助力转向叶片泵螺栓,将其向上捆扎好。管路不拆。(38)拧下图8-32箭头所示的废气涡轮增压器/催化净化器紧固螺母。 图8-32 拆卸废气涡轮增压器/催化净化器紧固螺母(39)拧下图8-33箭头所示的排气系统支架螺栓。从废气涡轮增压器支座上拉下排气装置。注意排气系统上的连接件扭曲不可超过10,否则会损坏。 图8-33 拆卸排气系统支架螺栓(40)如图8-34所示,拆下起动机上导线,从起动机正极接头上取下绝缘件,拧下线

    10、夹的螺母,拧下缸体上支架螺栓,从变速器上拧下起动机螺栓并取下。从发动机右支架上拧下地线螺栓。 图8-34 拆卸起动机1、2-起动机上的导线 3-支架螺栓 4-线夹(41)对于带自动变速器的车型,用SW15 Matra V175拧下图8-35箭头所示的液力变矩器的3个螺栓(在拆下起动机后留下的空间),拆卸每个螺栓时,曲轴应转动1/3圈。注意松开液力变矩器螺栓时,可用减震器中央螺栓定位。 图8-35 拆卸液力变矩器螺栓(42)如图8-36所示,将发动机左、右悬置螺母(箭头)松开几圈。 图8-36 松开发动机左、右悬置螺母(43)如图8-37所示,标出螺母和安装套在发动机左、右悬置下部的位置,以便于

    11、安装。发动机型号不同,固定孔也不同。拧下发动机左、右悬置下部螺母。 图8-37 螺母和安装套在发动机左、右悬置下部的位置1-螺母 2-安装套(44)从下面拧下能够着的发动机/变速器连接螺栓,拉下减震器支座附近的发动机舱盖密封件。(45)如图8-38所示,将10-222A放到气压撑杆后面的减震器支座上,心轴朝前,将3147穿入变速器壳体的螺纹孔内,用10-222A/2将3147与10-222A连到一起。注意图中表示的是发动机已拆下的状态。 图8-38 安装起吊架(46)拧下发动机/变速器上部的连接螺栓,留下一个螺栓,用手拧紧。(47)如图8-39所示,将2024A装到发动机上,然后挂到V.A.G

    12、1202A上。 图8-39 起吊发动机为了确保总成重心平衡,应按图示挂好起吊件,起吊装置也必须按箭头所示用锁止销固定。(48)拧下最后一个连接螺栓。起吊前,应检查发动机与车身之间的软管、导线是否已全部松开。将发动机吊离发动机悬置螺栓,拧10-222A上的螺纹心轴。(49)对于带自动变速器的车,应将变速器和发动机压离,同时将液力变矩器和传动盘压离,如图8-40所示。 图8-40 压离液力变矩器和传动盘(50)从变速器上拉出发动机,将其向前从发动机舱中移出。(51)对于带自动变速器的车,还应用金属线将液力变矩器固定在变速器内,防上其倾倒。二、发动机在工作台上的固定如图8-41所示,为了方便维修工作

    13、,应用VW540(图8-42)将发动机固定。 图8-41 发动机在工作台上的固定 图8-42 发动机/变速器支架VW540三、发动机的安装发动机的安装可按与拆卸相反的顺序进行,但应注意以下几点:(1)维修时,应更换所有规定拧紧角度的自锁螺母、螺栓及密封件。(2)检查发动机/变速器对中套筒是否已装入缸体,如需要,重新进行安装。(3)对于带手动变速器的车,应检查离合器分离轴承磨损状况,如需要,更换。变速器输入轴花键上应轻涂一层G 000 100,但分离轴承套上不涂。应检查离合器从动盘是否对中。发动机曲轴上必须装一滚针轴承。(4)对于带自动变速器的车,发动机曲轴上不得装滚针轴承。必须用原装螺栓将液力

    14、变矩器固定在传动盘上并用SW15 Matra V175拧紧液力变矩器螺栓。对于01V自动变速器,如果液力变矩器安装的正确,液力变矩器螺孔下部接触面与液力变矩器钟型壳体接触面间距离约23mm。如图8-43所示,如果液力变矩器未全插入,该距离约为11mm。 图8-43 检查液力变矩器安装尺寸若液力变矩器安装不当,那么当把变速器装到发动机上时,会严重损坏液力变矩器或自动变速器油泵。(5)安装发动机时应摇动发动机进行对中,以使发动机悬置于无应力状态。(6)安装后排气系统无应力。(7)发动机安装完毕后还要进行以下工作:接上蓄电池输入收音机防盗码。用电动开关将车门玻璃升至上止点,然后沿关闭方向再次操纵所有

    15、电动开关至少一秒钟,以启动车窗玻璃单触功能。调整时钟。起动发动机前,检查机油油位。加注冷却液,不得使用已脏污的冷却液,只有在没有更换缸盖和缸体的情况下,才可再次使用已排出的冷却液。进行节气门控制单元自适应。因拔下插头,所以有故障存储。安装后,应查询并清除故障代码。对于带自动变速器的车,应检查自动变速器机油油位。调整大灯。四、拧紧力矩下面所列拧紧力矩仅适用于涂少量润滑脂、机油、磷化或发黑处理的螺栓和螺母。可以使用发动机机油或变速器机油做辅助润滑剂,但不可用石墨润滑剂。拧紧力矩公差为15%。发动机与变速器的连接如图8-44所示,发动机与变速器连接有关的拧紧力矩见表8-1,其他相关的拧紧力矩见表8-

    16、2。 图8-44 发动机与变速器连接A:定心套筒 表8-1 发动机/变速器拧紧力矩变速器类型序号螺栓拧紧力矩/Nm手动变速器1,3,4M1267652,6M1290655,11M12110657,8,9,10M104545自动变速器1,8,9,10M1045452,3,4,11M1267655M12110656M1290657M106045 表8-2 发动机拆装有关拧紧力矩部件拧紧力矩/Nm螺栓/螺母M610M820M1045M1265发动机悬置与副车架25发动机支座与发动机悬置25传动盘与液力变矩器 M10185催化转换器与涡轮增压器30自动变速器机油管支架10助力转向叶片泵与支架23皮带轮

    17、与助力转向叶片泵23风扇与支座45压缩机与支架25扭矩支座与油底壳28冷却液软管卡箍2空气软管卡箍3.5第二节 发动机的分解组装及曲轴连杆机构的维修一、叶片泵、发电机和粘液风扇的多楔皮带传动机构的维修叶片泵、发电机和粘液风扇的多楔皮带传动机构如图8-45所示。 图8-45 叶片泵、发电机和粘液风扇的多楔皮带传动机构分解图1-螺栓(10 Nm) 2-粘液风扇叶轮 3-风扇轴承卡簧 4-多楔皮带 5-专用螺栓(40 Nm) 6-减振器(带多楔皮带轮) 7-粘液风扇皮带轮 8-螺栓(23 Nm) 9-多楔皮带张紧器 10-螺栓(46 Nm) 11-粘液风扇轴承 12-发电机、叶片泵和粘液风扇支架 1

    18、3-螺栓(23 Nm) 14-发电机 15-螺栓(45 Nm) 16-进气歧管支柱 17-螺栓(20 Nm) 18-螺栓(45 Nm) 19-螺栓(23 Nm) 20-助力转向装置叶片泵 21-螺栓(23 Nm) 22-叶片泵皮带轮 23-螺栓(23 Nm) 24-加肋螺栓(28 Nm) 25-粘液耦合器空调多楔皮带传动机构如图8-46所示。 图8-46 空调多楔皮带安装示意图1-支架 2-空调压缩机 3-定位衬套 4-螺栓(45 Nm) 5-空调压缩机支架 6-多楔皮带张紧轮 7-垫圈 8-螺栓(23 Nm) 9-多楔皮带 10-垫圈 11-螺栓(25 Nm) 12-卡箍 13-螺母(20

    19、Nm)无空调的车的多楔皮带的布置如图8-47所示,带空调的车的多楔皮带布置如图8-48所示,空调压缩机另有多楔皮带。减震器只在某一位置才可安装;即图8-49箭头所示的孔处于齿形皮带轮棱的上面。减震器螺栓的拧紧力矩为40 Nm。 图8-47 无空调的车的多楔皮带布置 图8-48 带空调的车的多楔皮带布置 图8-49 减震器的安装(一)粘液风扇的拆装1、粘液风扇的拆卸(1)查取收音机防盗码。关闭点火开关,断开蓄电池地线。(2)打开冷却液膨胀罐盖。(3)松开快速接头和螺栓,拆下隔音板。(4)将V.A.G1306置于发动机下,打开冷却液软管下部卡箍,从散热器上拆下冷却液软管,放掉散热器中的冷却液。(5

    20、)拆下空气软管,增压压力传感器插头可不拆(见图8-23)。(6)沿图8-31箭头方向转动张紧器,以松开多楔皮带。从发电机皮带轮上拆下多楔皮带。(7)用工具固定住皮带轮,用内六角扳手拧下螺栓。从轴承上拆下风扇,将其向前放到风扇框架上。(8)拆下发电机后部的导线。松开发电机上、下螺栓连接,取下发电机。(9)拆下散热器上部冷却液管,将其向上捆扎好。从风扇框架上取下风扇。2、粘液风扇的安装粘液风扇的安装可按与拆卸相反顺序进行,但应注意下述几点:(1)为了方便安装发电机,应向回敲打下部紧固螺栓的衬套。(2)安装发电机前,将风扇置于风扇框架内。(3)安装完毕后,加注冷却液,接好蓄电池后,输入收音机防盗码;

    21、启动车窗玻璃单触功能以及调整时钟。(4)有关的拧紧力矩见表8-3。 表8-3 拧紧力矩部件拧紧力矩/Nm发电机与发电机、叶片泵和粘液风扇支架M823M1046粘液风扇与轴承45皮带轮与粘液耦合器28风扇叶轮与粘液耦合器10发电机、叶片泵和粘液风扇支架与缸体45进气歧管支柱与进气歧管20与支架20叶片泵与支架23皮带轮与水泵23多楔皮带张紧器与支架23齿形皮带下护罩与缸体10齿形皮带中护罩与缸体10减震器/皮带轮与曲轴40多楔皮带张紧器与支架23密封法兰与缸体15压缩机支架与缸体45压缩机与支架25进气歧管与缸盖10燃油分配管与进气歧管10冷却液管与法兰10冷却液管与进气歧管10气缸盖罩与缸盖1

    22、0点火线圈与气缸盖罩10地线与气缸盖罩10曲轴箱通风管与气缸盖罩10涡轮增压器与排气歧管35*涡轮增压器支座与涡轮增压器30涡轮增压器支座与缸体45机油供油管夹板与缸盖20冷却液软管卡箍2空气软管卡箍3.5火花塞与缸盖30点火线圈与气缸盖罩10轴承盖与气缸盖10凸轮轴调整器与缸盖10霍尔传感器转子与凸轮轴25霍尔传感器壳体与缸盖10凸轮轴皮带轮与凸轮轴65注:*更换螺栓,并用G 052 110 A3轻涂螺纹和缸盖接触面。(二)多楔皮带的拆装拆卸多楔皮带前,应标明其旋转方向。安装后,如皮带沿错误方向旋转,会导致皮带断裂。安装时,须保证皮带正确装入皮带轮。1、多楔皮带的拆卸(1)松开快速接头和螺栓

    23、,取下隔音板。(2)对于带空调的车型,松开空调压缩机多楔皮带张紧轮紧固螺栓(图8-30),松开并取下多楔皮带。(3)转动张紧器,松开多楔皮带。拆下多楔皮带,松开张紧器。如果锁支架处在修理位置,那么可插入一个相应的内六角扳手(图8-50箭头所示)或用销子固定多楔皮带张紧器。 图8-50 固定多楔皮带张紧器2、多楔皮带的安装将多楔皮带放到曲轴皮带轮和叶片泵上,如需要,可用辅助工具向上拉,转动多楔皮带张紧器,最后将多楔皮带装到发电机皮带轮上,松开张紧器,检查多楔皮带位置是否正确(参见图8-47)。将多楔皮带装到压缩机上。如图8-51所示,将扭力扳手套到张紧轮六角螺栓上并以25Nm拧紧,同时以23Nm

    24、的拧紧力矩拧紧螺栓A。起动发动机,检查皮带运转状况。 图8-51 拧紧张紧轮六角螺母 A-螺栓(23Nm)(三)从支架上拆装粘液风扇轴承1、支架上粘液风扇轴承的拆卸(1)拆下空气软管。(2)转动张紧器,松开多楔皮带。从发电机皮带轮上拆下多楔皮带。(3)用工具固定粘液风扇,用内六角扳手拧下粘液风扇螺栓。从轴承上取下粘液风扇。(4)拆下图8-52箭头所示的进气歧管支柱。 图8-52 拆卸进气歧管支柱(5)用卡簧钳从轴承套中拆下图8-53箭头所示的卡簧。 图8-53 拆卸轴承套中的卡簧(6)如图8-54所示,用3301中的螺母、3367/3和3350中的管件从支架中拉出轴承。 图8-54 从支架中拉出轴承2、支架上粘液风扇轴承的安装支架上粘液风扇轴承的安装按与拆卸相反的顺序进行,但应注意下述几点:(1)如图8-55所示,用3367和3301中的螺母压入轴承。 图8-55 压入粘液风扇轴承(2)用卡簧钳将卡簧装到粘液风扇支架上。随后安装粘液风扇和锁支架。


    注意事项

    本文(第08章AWL发动机机械1DOC.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