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浅谈导游培训中的佛教基础知识教学.docx

    • 资源ID:24998636       资源大小:21.01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浅谈导游培训中的佛教基础知识教学.docx

    1、浅谈导游培训中的佛教基础知识教学浅谈导游培训中的佛教基础知识教学浙江科技工程学校 沈民权 笔者多年来从事中职旅游专业教学与本地导游资格考试培训班的辅导工作。在教授“中国佛教知识”时,经常会遇到一些麻烦,我们的青少年学生往往把佛教简单地理解为“烧香拜佛”,武断地斥之为“迷信”,然后就不知其余了。在实际的导游活动中,我们还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导游迎合游客的迷信思想,对佛教寺庙与尊神作粗俗解释,一味诱导游客求签拜佛。导游员是文化的传播者,这种对佛教的误解与曲解,不利于引导游客正确地了解与欣赏中国佛教文化之美。佛教在中国旅游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1961年、1982年、1988年和1996年国务院分别公布

    2、的共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750处,其中佛教的石窟寺、殿堂、碑塔、佛像就有约170多处,占近四分之一。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既是宗教名山,又是旅游胜地,我国现有的26处“世界遗产名录”中,便有敦煌莫高窟、峨眉山乐山大佛,布达拉宫,大足石刻,龙门石窟等五处,在整体上是以佛教性质闻名的。所以,导游员必须掌握扎实的佛教知识;在导游员培训中,必须加强佛教知识的教学。当然,由于中职旅游教学与导游考前培训只是导游员的“入门之学”,我们的佛教知识教学也只能是最基本的,且与旅游密切相关的。而佛教知识深奥广博,就有待于导游人员日后潜心深研了。笔者认为,在中职旅游专业与导游考前培训当中,可以从以下三个

    3、层面来教学佛教基础知识。一 作为信仰的佛教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首先是一种信仰,在中国,佛教拥有众多的信徒,有着广泛的影响。佛教作为宗教,它具有一切宗教的所共通的特征,从根本上说,在哲学世界观上是唯心主义的,在认识方法上是先验主义的,在人生伦理上有其消极的一面,作为唯物主义者,我们自然要认清佛教的性质并予以批判,但是,批判并不意味着一概的否定,反对有神论也并不妨碍我们对于虔诚的宗教信徒给予应有的理解和尊重,也不能否认我国现阶段宗教的积极作用。相反,作为旅游工作者,我们要更好地贯彻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要善于发挥佛教的积极因素来为我们服务。 在佛教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了解佛教的起源、发展与传

    4、播。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历史的客观存在,是社会生产力相对不发达,人们尚未掌握自己命运的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宗教以虚幻的信仰确立了修证的目标,但又教导人们过一种符合教义的现实生活,所以宗教教条中包含丰富的伦理内容,它在人类历史上构成了人类伦理道德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佛教伦理的核心是“慈悲”,“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即所谓“大慈大悲”,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博爱”与“利他”。佛教还强调“众生平等”,反对“杀戮”,倡导“和平”。这些都是佛教的非常积极的因素,在佛教历史上,也几乎没有像基督教、伊斯兰教那样,借助神权实施压迫,以及排斥异教的经历。在中国,佛与儒道并存

    5、,而佛教在这三者中态度最为调和。佛教在总体上是劝人向善的。修桥补路行善事,“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样的观念,千百年来早已深入人们的思想,哪怕他不是佛教徒。在实际的旅游活动中,我们除了顺应游客烧香礼佛祈福求平安的要求之外,也要适时地引导游客存善心、行义举。很难想像一个刚刚虔诚地拜过佛的游客马上便胡作非为了。佛教强调众生有灵,众生平等,这一切众生,自然包括一切生物,佛教徒们甚至为了其他生灵而牺牲自己(比如佛本生故事中的“九色鹿”、“舍身饲虎”、“割肉贸鸽”)。要是游客都具有了这样的观念,就不会在旅游活动中破坏景观了,这对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都有莫大的

    6、贡献。 从宗教旅游的角度讲,就更要求导游人员掌握一定的佛教知识,特别是宗教礼仪、宗教禁忌等。前面说过,在我国的旅游资源中,宗佛教旅游资源占相当大的比重,而旅游活动中宗教旅游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并具有客源市场稳定,吸引范围等级系列分明(世界性,全国性,区域性,地区性)重游率高,生命周期长等特点,中国的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华山、国清寺、寒山寺、少林寺、南华寺等宗教名胜地,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朝觐求法的旅游者,日本、韩国等地也有不少宗教旅游团前来寻根访祖。导游员只有掌握了必要的佛教知识,才能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 另外,在我国的很多地方,特别是藏族、蒙古族、傣族聚居的地方,人们都是普遍信仰佛教的

    7、,当地的风俗民情,有着明显的宗教色彩,导游人员要“入乡问俗”、“入乡随俗”,不了解佛教信仰的一些知识是不行的。二 作为文化的佛教 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其后生生不息地绵延了2000年,在这2000年中,它不断与儒家思想、道教思想碰撞、斗争又融合,可以说,自汉唐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已不再是儒家文化一统天下了,而是儒、佛、道三教融合的文化,因而,不了解佛教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便也无从谈起了。胡适、范文澜等大哲学家为写中国哲学史还专门去研究佛教文化以为“补课”,赵朴初在列举了“世界”、“实际”、“平等”、“相对”、“绝对”、“一针见血”等词汇来源于佛教之后,说要是完全摒弃佛教文化,“恐怕

    8、连话也说不周全了”。 当然,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它涉及哲学、伦理、史学、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我们中职与导游考前培训班的教学中也不可能深入细致地讲解佛教文化。笔者按寺庙导游的一般线路,以“中国佛教寺庙殿堂与塑像”为主题,以佛教文化本土化为主线,结合佛教的创立、发展与传播,经典,标记,旅游等,用六至十课时来讲授佛教文化知识。 导游培训教材导游基础知识中提到中国宗教的两个基本特点,一是 “兼容并蓄”,一是任何外来宗教必须“本地化”、“民族化”才能生根发展。佛教东传及在中国发展的历史,最能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来佛教的改造与吸收。从寺庙导游的角度,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寺庙殿堂的空间布局。印度佛教寺庙是以塔为

    9、中心的,称“精舍”或“塔寺”。而在中国,渐渐发展成庭院式建筑群,有明显的中轴对称特点,其主殿往往是重檐歇山顶建筑,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等级思想。 神祇的塑造及其功能更能看出佛教中国化的特点。三门殿(山门殿)的密迹金刚原是印度佛教的护法天神,到隋唐已由一尊变为一对,适应了中国传统“对称美”的审美需要;到明清更是变成所谓“哼哈二将”了。我们发现,历史上佛教与道教不仅斗争,而且互动。在封神演义里,中国的民间文人又把“魔家四将”返派遣为“四大天王”,这是何等神奇的改造!还从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身上剥离出一个托塔李天王,其子哪吒也到玉皇大帝殿下称臣,在西游记、封神演义中出尽了风头!而在民间信仰中,护持

    10、佛法的“四大天王”又世俗化为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神将,老百姓的智慧正印证了中国传统文化强大的包融力与改造力。 中国文化对佛教神祇改造最成功的,恐怕要数弥勒与观音菩萨。天王殿里供奉的“大肚能容”、“开口便笑”的布袋弥勒,远远比“千佛一面”的西方弥勒来得慈祥、可爱、喜气十足。观音菩萨则是随着净土信仰而深入人心的。只要称其名号,观音菩萨即来救苦救难,这于面对苦难现实的广大民众是最有吸引力的,在民间,净土信仰和观音信仰相结合广为流行,“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成为世风的真实写照。我们还可以发现观音菩萨的形象塑造中,由有着两撇小胡子的中年男子变成端庄慈爱,又不乏婀娜之气的女相,她的职责除了普渡

    11、众生,还要保佑人们子嗣兴旺呢。所有这些也正是反映了世俗的需要与审美情趣。川剧观音救父而飞升的故事更明显地带有儒家“孝道”的思想。事实上也是如此,一种外来文化要想扎根发展,就只能适应本土的土壤与气候,顺应广大民众的需要,接受或主动地改造。 与净土信仰在民间广为流传相对应的,便是禅宗思想在知识阶层的盛行。禅宗是中国士大夫的佛教,其直指心性的宗义与简洁的修持方法大受士大夫阶层的欢迎,唐代的王维、白居易、柳宗元,宋代的苏轼、黄庭坚,明代的李贽,清代的龚自珍等都深受佛教特别是禅宗的影响,佛教还通过影响知识分子来影响中国整个的学术思想。 笔者认为,把佛教文化放到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中去学习,会使我们的

    12、学生对佛教文化,同时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只有善于开放吸纳,善于以我为主,改造和利用外来文化的文化才是具有生命力的文化。理解了这一点,对于我们现在正确地对待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将会是非常有益的。三 作为艺术的佛教 之所以把佛教思想从佛教文化中剥离出来单独作为一个层面讲,是因为它在旅游中的重要性。我们可以把佛教旅游简略地分为佛教活动旅游(主要体现为朝觐)与佛教景观旅游,而佛教艺术构成了后者的主要对象。 佛教非常重视通过文学艺术手段来努力扩张自己的影响。自汉魏以来,佛教强烈地刺激和影响着中国艺术的各个领域,扩大了创作内容与题材,丰富了艺术形式与技法,使其更加异彩纷呈,并进入一个崭新的阶

    13、段。导游人员必须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佛教艺术知识。1.佛教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佛寺建筑与佛塔建筑方面。在全面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一类中,佛教的寺、庙、塔、石柱、经幢就占了将近一半,更把“石窟寺”单列为一类。很多佛教建筑的价值还不仅在宗教上,而且体现在其他方面。比如五台山的南禅寺与佛光寺是现存的唐代木结构建筑的孤例,还有一些寺庙建筑是体现宋元明清各代木结构建筑特点的,其文物价值非常高。佛寺分塔庙寺和石窟寺两种。前文已经说过,古印度的塔庙寺院布局,到了中国,就演化成中国传统建筑的院落式布局,院落重重,常至数十院,层层深入,小桥流水,引人入胜,构成风景独特的“寺庙园林”。石窟寺

    14、如敦煌,云冈、龙门、大足、麦积山等,也都早已蜚声中外。佛塔源于印度的“窣堵波”。但传入中国后,它便渐渐失去了“坟冢”的本义,而在中国古代的神仙思想的影响下,形式了楼阁式塔的新形式。除了作为宗教建筑形式,塔还作为风景建筑的一种,点缀于蓝天白云,青山碧水之间,为山河增辉,为景物添彩。扬州白塔、杭州六和塔、西安大雁塔、苏州虎丘塔等,都成了当地的标志性建筑物,往往给游客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2.佛教雕塑与绘画艺术。主要体现在寺庙的佛像雕塑与壁画以及佛教题材的画作。如敦煌的飞天、龙门的卢舍那佛,又如乐山大佛,杭州飞来峰弥勒造像,普陀山杨柳观音,昆明筇竹寺五百罗汉,以及藏传佛教的唐卡画、堆绣,还有金银铜铁铸

    15、佛像等。历史上擅长佛教题材的著名画家有曹不兴、顾恺之、张僧繇、曹仲达、吴道子、贯休等。从历朝的佛教雕塑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中国佛教雕塑艺术大体经历了一个吸取印度佛教雕塑,到与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相结合,再到完全中国化的过程。南北朝时期的雕塑受外来影响较大,造像多隆鼻垂耳,衣纹紧贴肌肤;到唐朝,塑像多体现中原贵族气息;宋代造像则更写实,生活气息更加浓郁。 3.佛教文学艺术。随着佛典的翻译和流传,僧人与文化名士交往的增多,寺院讲经方式的普及,佛教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各方面灌注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佛教对律体诗和讲唱文学、通俗小说、戏曲等的产生有着直接的作用,还为诗歌增添禅趣,为小说提供故事情节和思想内容。“

    16、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早已为我们大家所熟知了。一些佛教寺庙的楹联也能为我们的旅游增添不少情趣,如“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北京潭柘寺弥勒殿联),“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呗声,总合三百六十天钟磬声,无声不寂;月色,山色,草色,树色,云霞色,更兼四万八千丈峰峦色,有色皆空”(浙江天台山方广寺联)。既宣传了佛法,又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常常叫人咏叹不已。“天下名山僧占多”佛教旅游往往是文物古迹旅游与名山大川旅游相结合的,佛教知识是导游知识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对导游员的佛教基础知识的培训,让导游在引导旅游欣赏,传播中华文化中起更加积极的作用。【参考文献】1文史知识编辑部:佛教与中国文化,中华书局,1998年。2方立天: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3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年。4保继刚,陈云梅:宗教旅游开发研究以广东南华寺为例。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科学出版社,2000年。


    注意事项

    本文(浅谈导游培训中的佛教基础知识教学.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