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全国结构设计大赛计算书完整版.docx

    • 资源ID:25013528       资源大小:2.92M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全国结构设计大赛计算书完整版.docx

    1、全国结构设计大赛计算书完整版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计算书作品名称: 参赛学校: 参赛队员: 专业名称: 指导教师: 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组委会第 1 部分 设计说明书 . 21.1 结构选型 . 21.2 特色说明 . 3第 2 部分 设计方案图 . 42.1 结构总装配图 . 42.2 构件详图 . 52.3 节点详图 . 62.4 方案效果 . 72.5 铁块分布 . 7第 3 部分 设计计算书 . 103.1 计算模型 . 103.2 结构计算假定及材料特性 . 103.2.1 计算假定 . 103.2.3 构件截面尺寸. 113.2.4 材料力学性能. 113.3 结构动力分析 .

    2、123.3.1 计算模型建模. 123.3.2 模态分析 . 123.3.3 时?分析 . 143.4 结构极限承载力计算. 163.5 计算结论 . 18参考文献 . 20第 1 部分 设计说明书1.1 结构选型根据本次竞赛要求,该竹制结构模型需要经受三次不同强度大小 的地震考验,分别以不发生破坏、不发生梁柱等主要构件破坏和不坍 塌为评判标准,并不参考结构在地震效应作用下的侧移反应。因此不 必选用抗侧刚度较大的结构体系,从而达到节省材料、减小地震时地 震力的作用;由于比赛规则限制,上层部分的平面部竖向构件到底层时无法 落地,造成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因此不利于结构选用核心筒等抗 侧力结构体系

    3、;综上,将该结构模型的结构形式定为框架结构。 由于模型加载时采用的铁块为长方体,且屋面水箱底部为正方形。为方便加载,将模型的各层平面设计为正方形。同时,为减小结构在 地震作用下产生扭转作用,将竖向构件分别布置在四个角点,使其沿 平面主轴对称。各竖向构件底部间距均取规则所允许的最大间距,使 结构的高宽比达到最小,最大程度减小了地震引起结构的倾覆作用。按照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剪力与弯矩上小下大的基本分布规律, 将模型的平面尺寸依次减小,使结构竖向刚度从上到下均匀增大,使 模型外形更接近于弯矩的分布,使各杆件力分布更合理。历经各种困难,我们最终完成了这座竹质多层房屋结构的设计和 制作,心中充满了喜悦和

    4、激动,看见造型别致简洁的结构屹立而起, 犹如承载着我们的热情和朝气,昭示着“在追求真理的路上,我们艰 辛而愉悦,我们虔诚而专注,我们疲惫而执着”,更见证着我们所有 为之付出辛勤汗水的老师和学生的深厚情谊,故将其唤作“筑梦塔”。1.2 特色说明本模型设计的特色有以下五个方面:(1)构件加固设计加工精细合理 构件加固设计采用宽为4mm 的小圆环在柱子薄弱环节加固,犹如一个个戒指一样,牢牢环箍 住柱子,加工细致,表面采用砂纸打磨,光滑质轻,在较小增加模型 质量的基础上起到了很好的加固作用,同时使得柱子形状精细别致。(2)空间框架结构体系简明 采用空间框架结构体系,结构 布置简明,荷载传递路径清晰,各

    5、杆件受力合理,充分利用了木材的 力学性能。(3)棱台形式对称美观 采用棱台形式,结构形式对称美观, 使斜柱的布置方向与其受力方向接近一致,有效地减小了构件上所受 的弯矩及侧向变形,更好地满足了结构的抗震要求,另外,使结构在 X、Y 轴两个方向抗震效果一样,避免的某一侧失稳。(4)柱子部局部加强处理 在柱子部插入长度 1mm 的竹 制圆管,底层间距 6mm,其它层间距 10mm,这样整个 1m 长的柱子犹 如还原回了天然竹竿的样子,既增强了柱子的承压能力,又尽可能的 避免了柱子在抗震时发生局部失稳破坏。(5)箱型梁部加强处理 在梁的中心镶入大小合适的竹片, 保证的梁的承压能力和抗弯能力。在梁与柱

    6、的节点连接处,梁端填充 了相似的竹片,既增加了梁自身的强度,又整体提高了模型的刚度, 能有效传递和分配结构上部传来的荷载,并且能较好限制结构位移, 增强结构的空间整体性。第 2 部分 设计方案图2.1 结构总装配图图 1 方案透视图图 2 方案仰视图图 3 方案侧视图2.2 构件详图梁的端部剪开 15mm图 4 柱子详图 图 5 梁的详图2.3 节点详图图 5 顶层节点连接图 图 6 中间层节点连接图 梁柱节点连接处,为了保证竖向构件的连续性和整体性,不对柱子进行剪切处理,而是将梁的端部沿折痕剪开,开的竹片用 502 胶 粘接在柱子上,然后用砂纸打磨,光滑连接,美观牢固。图 7 柱脚处节点处理

    7、柱脚剪开 2cm,但是为了防止柱脚沿见开出裂开,在柱脚底部镶 嵌 1cm 长的圆柱进行底部加强,然后粘接在地板上。2.4 方案效果图 8 方案效果图2.5 铁块分布由于振动台面最大加载质量限制为 30kg,为使结构在地震作用 下受力更为合理,将铁块质量从底层到上层依次减小,降低了结构的 重心,减小了地震剪力。铁块具体分布见图:图 9 大铁块示意图 图 10 小铁块示意图(1)四层铁块分两层叠放,分布图如下:四层下 四层上 图 11 四层楼面铁块示意图四层铁块质量:1.82+0.6754= 6.3kg四层有效面积:123.22+63.2=96 cm2(2)三层铁块分两层叠放,分布图如下:三层下

    8、三层上图 12 三层楼面加载示意图 三层铁块质量:1.84+0.6752= 8.55kg 三层有效面积:1263=216 cm2(3)二层铁块分两层叠放,分布图如下:二层下 二层上 图 13 二层楼面加载示意图二层铁块质量:1.85+0.6754= 11.7kg二层有效面积:1264+123.2+63.2=345.6cm2 综上,模型铁块质量合计:6.3+8.55+11.7=26.55kg,有效承载面积 总和:96+216+345.6=657.6 cm2,满足比赛要求。第 3 部分 设计计算书3.1 计算模型图 14 模型计算简图梁柱节点为刚性连接,柱脚固定粘结在底板上,计算时可看为固 端连接

    9、。3.2 结构计算假定及材料特性3.2.1 计算假定(1)模型构件均采用比赛所提供的竹皮制作的闭口薄壁截面杆件, 均有一定围区域经过搭接粘结,计算时不考虑该部分影响,将构件作为等厚度闭口薄壁截面进行计算;(2)柱脚与底板连接处,采用加强措施进行连接,在约束平动的基 础上一定程度限制了其自由转动,计算时按刚接考虑;(3)梁柱节点处采用,502 胶水进行粘接,几乎不可转动,在计算 时按照刚接进行考虑;(4)各层楼面上的铁块简化为均布质量施加于楼板上;(5)屋面水箱在振动过程中,所盛液体可产生晃动效应,对于整体 结构自振周期等动力特性会产生影响,比赛中规则限制最少盛水量约 占总模型总质量的 1/10

    10、 左右,相对水的质量所占结构总质量比例较 大。参考尚春雨等考虑水晃动作用时椭球形水塔的地震反应分析 一文中结论,“水体所占结构重量较多时,水的晃动作用对结构的地 震反应影响较大,应考虑其对结构的有利作用”。在结构模型计算时 可将水箱中水的质量转化成楼面的均布荷载进行计算,这样可以简化 计算并且保证计算结果偏于安全。3.2.3 构件截面尺寸(1)竖向柱子:管状截面,直径为 12mm,壁厚为 0.35mm;(2)梁:箱型截面,截面 5mm15mm,壁厚为 0.35mm;3.2.4 材料力学性能 竹材是一种常用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的各个领域,其顺纹与逆纹性能差异较大,各向异性显著。竹材力学性

    11、能参考值:弹性模量 1.0104MPa,抗拉强度 60MPa。3.3 结构动力分析3.3.1 计算模型建模使用 SAP2000 有限元分析软件建模,按实际尺寸赋予其截面属性。 材料按照大赛给定竹皮材性进行定义,弹性模量为 1.0104MPa,泊 松比按照木材进行定义为 0.3,由于模型自重很小,密度定义为 0, 不考虑其温度膨胀系数。3.3.2 模态分析 为了解结构模型的基本性能,对模型进行了模态分析,使用特征向量法,提取了模型的前 9 阶振型。由于地震为水平向施加,竖向地 震响应几乎为零,故忽略 UZ 方向的质量参与系数,具体值见下表。表 1 模态分析振型编号周期/s自振频率/HzUX 质量

    12、 参与 系数UY 质量 参与 系数RX 质量 参与 系数RY 质量 参与 系数RZ 质量 参与 系数10.6047251.65360.860.860.750.19020.6047251.65360.860.860.750.19030.5157881.93880.860.86000.440.240264.16220.970.8600050.240264.16220.970.970.010060.2071124.82830.970.97000.1470.1540656.49080.990.9800080.1540656.49081100090.1360087.352511000.8由表 1 可知前

    13、两阶振型均为平动,第三阶略带扭转,造成此原因的主要问题是在结构外围缺少抗扭构件。但由于比赛时施加单向加载, 经试验证明,模型在地震作用下主要发生模型的平动响应,因此可着重考虑前两阶振型。高阶振型部分以平动为主,故该模型设计合理。前 9 阶振型图见图 15-图 18。图 15 一阶振型 图 16 二阶振型 图 17 三阶振型图 18 四阶振型 图 19 五阶振型 图 20 六阶振型图 21 七阶振型 图 22 八阶振型 图 23 九阶振型3.3.3 时程分析由于比赛材料均选用竹制材料,材料的破坏形式均为脆性破坏, 因此对结构只进行弹性的动力时程分析。地震波输入按照大赛给定的 三级汶川波进行计算,

    14、对动力作用下的位移值以及层间位移进行参考, 判断其变形情况。并且对第三级峰值加速度为 1.13g 的地震作用下, 结构的最大第一主应力进行计算,对结构的安全性进行判定。时程分析时采用线性直接积分方法计算,时间积分参数选用 HHT 方法,将 alpha 设为 0,以便得到最高精度解答。阻尼比按照 2%进行 计算,三级加载均按 200 步求解。由于输入波函数的采样频率不同, 因此计算时段大小也应有所区别。第一级加载时,输入时段大小为0.2s,第二级加载时,输入时段大小为 0.16s,第三级加载时,输入 时段大小为 0.132s。 输出三级地震作用下顶点位移,其时程曲线如下图所示:图 24 第一级地

    15、震作用下顶点位移 图 25 第二级地震作用下顶点位移图 26 第三级地震作用下顶点位移查看历程动画以及查看计算变形图,三种工况下结构响应均未发 生扭转变形,可见结构刚度在平面上分布合理。第一级地震作用 第二级地震作用 第三级地震作用 图 27 地震作用下变形位移图第一级地震作用下,顶点最大位移值为 28.93mm;第二级地震作用下,顶点最大位移值为 25.08mm;第二级地震作用下,顶点最大位移值为 34.32mm。提取最大位移反应时各层位移如下表:楼层1F2F3F4F最大层间位移角第一级-6.011272.94459221.4245828.930667.33%第二级-9.5531-0.724

    16、2517.7318325.078067.38%第三级-3.5792511.3614728.9346434.316167.03%最大层间位移角基本在 7%左右,均发生在第三层间,底层层间位移角最小,大致在 2%左右,主要是考虑了底层在地震作用下受剪 力、弯矩、轴力作用较大,由于制作材料限制在加强其截面强度的同 时增加了刚度。其余层间位移角基本为 5%左右,可见结构刚度沿纵 向分布较为合理。计算所得最大位移与实际试验时位移值基本相符。3.4 结构极限承载力计算 对第三级地震作用下验算结构的极限承载力,保证各构件在地震作用下不发成强度破坏。由于模型中板采用 0.35mm 厚竹皮制作,平面外刚度几乎为

    17、零,仅受 拉力作用,对结构整体作用微弱,在整个加载过程主要将重力荷载传 递到梁上,因此不对板进行极限承载力计算。 在第三级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梁柱体系在时程分析中多值围中的弯 矩图、剪力图、轴力图如下:图 28 弯矩图 图 29 剪力图 图 30 轴力图由图可见,底层柱脚的弯矩、剪力、轴力均为最大值,弯矩最大 值为 2979Nmm,剪力最大值为 22.38N,轴力最大值为 90N,构件处 于复合受力状态。结构构件受横向力、轴向力和剪力的共同作用,杆 将发生组合变形。可先计算由横向力和轴向力引起的杆横截面上的正 应力,按叠加原理求代数和,即得在拉伸和弯曲组合变形下,杆横截 面上的正应力。然后单独考虑

    18、剪力引起的切应力,从而求出最大主应 力。截面为管状截面,其截面参数:R=11mmA=13.32mm2W=227mm32011 年第五届全国结构设计竞赛第 17图 31 页与轴力 Fn 相应的拉伸正应力 t 在该截面上均匀分布,其值为 Fn 90 5.61 Mpat A 16.05而与 Mmax 相应的最大弯曲正应力b,发生在该截面的边缘处,其绝对值为M max 2979 13.1 b W 227 Mpa显然,杆件的最大正应力是危险截面下边缘各点处的拉应力,其值为 t,max Fn +AM max W t b 18.71 Mpa另外,假定剪力均匀分布,在构件低端的最大剪应力为最危险界面的应力,其

    19、值为Ft 22.38 1.39 t,max A 16.05Mpa则根据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则第一主应力为 1 + )+ 1 ( )2 4 2 1 +0)+ 1 ( 0)2 4 2 18.81Mpa1 ( x y2 2x y x( t ,max22 t ,max t,max材料属性中竹皮极限强度为 60Mpa,故所计算得第一主应力远小 于材料极限强度,因此结构在第三级地震作用下安全。3.5 计算结论 根据以上计算,本方案使用框架体系的竹制结构,使用sap2000有限元计算软件进行了结构的模态分析和三种工况下的地震时程计算,得出以下结论:(1)对模型前9阶振型及其质量参与系数进行比较,得出结构主要

    20、以 平动为主要振型,产生扭转效应的可能性不大。(2)查看了各工况下结构的变形图和变形动画,均发生UX方向的平 动振动,表明结构刚度在平面上分布合理;对各工况下每层位移及最 大位移角进行了分析,结构上下层位移角最大值差异不大,表明结构 竖向刚度分布合理。(3)使用分析软件计算出第三级地震作用下的力包络图,再根据 材料力学公式对其控制截面进行了强度验算。(4)结果表明该结构能够承受住峰值加速度为1.13g的地震波考验, 在地震作用下结构表现良好。参考文献1SAP2000 中文版使用指南M,金土木软件技术,人民交 通.2材料力学M,训芳,高等教育. 3结构概念和体系M,计学闰,计锋,王力,高等教育. 4 结构力学M,龙驭球,高等教育.5 抗震结构设计M,王社良,理工大学. 6建筑方案设计M,住房城乡建设部执业资格注册中新网,中国建 筑工业.7力与理论力学M,维紘,科学. 8建筑设计方法M,黎志涛,中国建筑工业. 9粘弹性阻尼减震结构设计M,周云,理工大学. 10结构力学M,章监才,曾又林,大学.11 考虑水晃动作用时椭球形水塔的地震反应分析J,尚春雨,工 程振动与冲击.


    注意事项

    本文(全国结构设计大赛计算书完整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