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精选化工原理第五章传热测试题.docx

    • 资源ID:25354221       资源大小:36.71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精选化工原理第五章传热测试题.docx

    1、精选化工原理第五章传热测试题v 小测验v 第五章v 第一章 v 第二章v 第三章v 第四章第六章第五章 传热1.翅片管换热器的翅片应安装在(A )。A. 小的一侧 B. 大的一侧 C. 管内 D. 管外2.工业采用翅片状的暖气管代替圆钢管,其目的是( C )。A. 增加热阻,减少热量损失; B. 节约钢材、增强美观;C. 增加流体的湍动,提高传热效果。3. 对流传热是由( C )因素产生的。A. 流体分子的热振动(传导); B.流体体内电子的移动;C. 流体质点的位移、扰动。4.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是(D )。 A. 恒温传热和稳态变温传热; B. 导热给热和热交换; C. 气化、冷凝与冷却;

    2、D. 传导传热、对流传热与辐射传热5.传热基本方程QKAtm,式中的tm是指(B )的平均温度差。 A.器壁内外壁面; B.器壁两侧流体; C.流体进出口; D.器壁与流体之间。6.流体主体与器壁间的对流传热,其热阻主要存在于( C )。A. 流体主体内; B. 器壁内; C. 滞流内层中;D. 流体湍流区域内。7.对一台正在工作的列管式换热器,已知i116w/m2.K,011600 w/m2.K,要提高传热系数K,最简单有效的途径是(A )。 A. 设法增大i; B. 设法增大0;C. 同时增大i和0。8.用饱和水蒸汽加热空气时,传热管的壁温接近( B ) v A. 蒸汽的温度;v B. 空

    3、气的出口温度;v C. 空气进、出口平均温度9.( C)是指当间壁两侧泠、热流体之间的温度为1K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传热面积,由热流体传给冷流体的热能。v A. 导热系数; v B. 对流传热系数; v C. 总传热系数 K10. 间壁两侧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相差较大时,要提高K值,关键在于提高对流传热系数(B )之值。v A. 大者; v B. 小者; v C. 两者;11. 在间壁式换热器内用饱和水蒸汽加热空气,此过程的总传热系数K值接近于( C )。v A. 蒸汽 B. 空气 v C. 蒸汽与空气的平均值12.对流传热仅发生在( C )中。v A. 固体 v B. 静止的流体 v C.

    4、 流动的流体13.稳定的多层平壁的导热中,某层的热阻愈大,则该层的温度差( A )。v A. 愈大 B. 愈小 C. 不变14.流体与固体壁面间的对流传热,当热量通过滞流内层时,主要是以( A )方式进行的。v A. 热传导 v B. 对流传热 v C. 热辐射15.物质的导热系数,一般来说:金属的入( B ),非金的入 (D ), 液体的入( C ),气体的入( A )。v A. 最小 B. 最大 v C. 较小 D. 较大16.做传热实验时发现,空气在螺旋管内的值(A )在光滑管内的值;空气在螺旋管内流动的压强降P( C ) 在光滑管内流动的P。 v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17

    5、.强化传热的主要途径是( B )。v A. 增大传热面积 v B. 提高传热系数K值 v C. 提高冷、热流体的平均tm18.当冷热两流体无相变且进、出口温度分别相同时的折、错流换热器,其平均温度差tm都比纯逆流时的tm。( A )。v A. 大 B. 小 C. 相同19.喷淋式换热器属于( A )换热器的一种。v A. 混合式 B. 间壁式 C. 蓄热式20.对流传热方程中Q=.A.t中,的t是指( C )的温度差。v A. 内壁与外壁 v B. 冷、热流体的平均 v C. 壁面与流体之间21.稳定传热是指传热系统内各点的温度( B )。v A. 既随时间而变,又随位置而变 v B. 只随位

    6、置而变,不随时间而变v C. 只随时间而变,不随位置而变。22.对于沸腾传热,工业生产一般应设法控制在( A )沸腾下操作。 v A. 泡核 v B. 稳定的膜状 v C. 不稳定的膜状23.蒸汽中不凝性气体的存在,会使它的对流传热系数值(A )。v A. 降低 B. 升高 C. 不变24.为了提高列管换热器管内流体的值,可在器内设置( A)。v A. 分程隔板(多管程) v B. 折流挡板 v C. 多壳程25.在稳定变温传热中,流体的流向选择( B )时传热平均温度差最大。v A. 并流 B. 逆流 v C. 错流 D. 折流26.( C )是一种以电磁波传递热能的方式。v A. 传导 B

    7、. 对流 C. 辐射27.两流体进行换热时,每一流体在换热器内的任一位置,任一时间的温度皆相等,这种传热称为( B )。v A. 稳定变温传热 v B. 恒温传热 v C. 变温传热28.导热是( A )热量传递的主要方式。v A. 固体中 B. 液体中 C. 气体中29.换热器中单位时间内,冷热流体间所交换的热能,称为此换热器的(A )v A. 热负荷 v B. 传热速率 v C. 传热系数31.蒸汽冷凝时,膜状冷凝的( C )滴状冷凝的。v A. 等于 B. 大于 C. 小于v 下列不能提高对流传热膜系数的是( B ).v A.利用多管程结构 v B.增大管径 v C.在壳程内装折流挡板

    8、v D.冷凝时在管壁上开一些纵槽v 用潜热法计算流体间的传热量( B )。 A.仅适用于相态不变而温度变化的情况 B.仅适用于温度不变而相态变化的情况 C.仅适用于既有相变化,又有温度变化的情况 D.以上均错v 可在器内设置搅拌器的是(C )换热器。v A.套管 B.釜式 v C.夹套 D.热管v 热导率(导热系数)的单位为( B)。v A.W/(m) B.W/() C.W/() D.W/(S)v 多层串联平壁稳定导热,各层平壁的导热速率( C )。v A.不相等 B.不能确定 v C.相等 D.下降v 夏天电风扇之所以能解热的原因是因为( B )。v A.它降低了环境温度 v B.产生强制对

    9、流带走了人体表面的热量v C.增强了自然对流 v D.产生了导热v 在管壳式换热器中,用饱和蒸汽冷凝以加热空气,下面两项判断为( A )。甲:传热管壁温度接近加热蒸汽温度。 乙:总传热系数接近于空气侧的对流传热系数。v A.甲、乙均合理 v B.甲、乙均不合理 v C.甲合理、乙不合理 v D.甲不合理、乙合理v 下列哪一种不属于列管式换热器( C)。v A.U形管式 B.浮头式 v C.螺旋板式 D.固定管板式问答题 v 下列不属于强化传热的方法的是( D)。v A.加大传热面积 v B.加大传热温度差 v C.加大流速 v D.加装保温层v 用饱和水蒸气加热空气时,传热管的壁温接近( A

    10、)。v A.蒸汽的温度 v B.空气的出口温度v C.空气进、出口的平均温度 v D.无法确定v 冷、热流体在换热器中进行无相变逆流传热,换热器用久后形成污垢层,在同样的操作条件下,于无垢层相比,结垢后的换热器的K(B )。v A.变大 B.变小 v C.不变 D.不确定v 对流给热热阻主要集中在 ( D )。v A. 虚拟膜层 B. 缓冲层 v C. 湍流主体 D. 层流内层v 在套管换热器中,用热流体加热冷流体。操作条件不变,经过一般时间后管壁结垢,则K (C )。v A. 变大 B. 不变 v C. 变小 D. 不确定v 选用换热器时,在管壁与壳壁温度相差多少时考虑需要进行热补偿(B )

    11、。v A. 20 B. 50 v C. 80 D. 100v 在管壳式换热器中安装折流挡板的目的,是为了加大壳程流体的( C ),使湍动程度加剧,以提高壳程对流传热系数。v A.黏度 B. 密度 v C.速度 D. 高度 v 总传热系数与( A )无关 v A 传热面积 B 流体流动状态 v C 污垢热阻 D 壁厚v 不能提高传热速率的途径有( A )v A 延长传热时间 B 增大传热面积 C 增加传热温差 D 提高Kv 在化工生产中,传热有哪些要求?v 传热一般有两方面的要求:v 1、尽量使传热情况良好,即要求高的传热效率,以减少设备尺寸;v 2、尽量避免传热,即保温或保冷。v 强化传热过程

    12、应采取哪些途径?v 增大单位体积的传热面积v 增大传热的平均温度差v 提高传热系数kv 1提高流速v 2在流体中加入添加物,增强边界层湍动v 3减少结垢并定期除垢v 4采用导热系数大的传热壁面v 为什么工业换热器的冷、热流体的流向大多采用逆流操作?第六章 蒸发v 蒸发可适用于 Av A、溶有不挥发性溶质的溶液v B、溶有挥发性溶质的溶液v C、溶有不挥发性溶质和溶有挥发性溶质的溶液v D、挥发度相同的溶液1.蒸发操作中,从溶液中汽化出来的蒸汽,常称为( B )。v A. 生蒸汽 ; v B. 二次蒸汽 ; v C. 额外蒸汽2.蒸发室内溶液的沸点( B )二次蒸汽的温度。v A. 等于 ; B

    13、. 高于 ; C. 低于3.( C )下的蒸发,称为真空蒸发。v A. 加压 ; B. 常压 ; C. 减压4.在蒸发操作中,若使溶液在( A )下沸腾蒸发,可降低溶液沸点而增大蒸发器的有效温度差。v A. 减压 ; B. 常压 ; C. 加压5.在单效蒸发中,从溶液中蒸发1kg水,通常都需要( C )1kg的加热蒸汽。 v A. 等于; B. 小于; C. 不少于6.蒸发器的有效温度差是指( A )。v A. 加热蒸汽温度与溶液的沸点之差;v B. 加热蒸汽与二次蒸汽温度之差; v C. 温度差损失7.提高蒸发器生产强度的主要途径是增大(C )。v A. 传热温度差; v B. 加热蒸汽压力

    14、; v C. 传热系数; v D. 传热面积;8.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属于(A )蒸发器。v A. 自然循环; v B. 强制循环; v C. 膜式9.标准式蒸发器适用于(C )的溶液的蒸发。v A. 易于结晶; v B. 粘度较大及易结垢; v C. 粘度较小10.列文式蒸发器属于( A )蒸发器v A. 自然循环; v B. 强制循环; v C. 单程型11.蒸发热敏性而不易于结晶的溶液时,宜采用(B )蒸发器。v A. 列文式; v B. 膜式; v C. 外加热式; v D. 标准式12.采用多效蒸发的目的是为了提高( B )。v A. 完成液的浓度; v B. 加热蒸汽经济程度; v

    15、C. 生产能力13.多效蒸发中,蒸汽消耗量的减少是用增加( A )换取的。v A. 传热面积; v B. 加热蒸汽压力; v C. 传热系数14.对热敏性及易生泡沫的稀溶液的蒸发,宜采用( C )蒸发器。v A. 中央循环管式; v B. 列文式; v C. 升膜式15.平流加料的多效蒸发流程,浓缩液( C )排出。v A. 在第一效; v B. 在未效; v C. 分别在各效v 对于在蒸发过程中有晶体析出的液体的多效蒸发,最好用 C 蒸发流程 v A、并流法v B、逆流法v C、平流法v D、都可以16.温度差损失的大小除与溶液种类和溶液中的溶质的浓度有关,还与( A )有关。v A. 蒸发

    16、器操作压力;v B. 蒸发器内液柱高度;v C. 加热蒸汽压力17.膜式蒸发器内溶液是(C )流动的。v A. 自然循环; v B. 强制循环; v C. 不循环第一章 流体力学 1.表压与大气压、绝对压的正确关系是( A )。 A. 表压绝对压-大气压 B. 表压大气压-绝对压 C. 表压绝对压+真空度选择题 2.压力表上显示的压力,即为被测流体的( B )。 A. 绝对压 B. 表压 C. 真空度选择题 3.设备内的真空度愈高,即说明设备内的绝对压强( B )。v A. 愈大 v B. 愈小 v C. 愈接近大气压选择题 4.一密闭容器内的真空度为80kPa,则表压为( B )kPa。v

    17、A. 80 v B. 80 v C. 21.3选择题 5.在静止的连续的同一液体中,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各点的压强 ( A) A. 均相等 B. 不相等 C. 不一定相等选择题 6.当水面压强为一个工程大气压,水深20m处的绝对压强为( C)。 A. 1个工程大气压 B. 2个工程大气压 C. 3个工程大气压选择题7.为使U形压差计的灵敏度较高,选择指示液时,应使指示液和被测流体的密度差 (指-)的值( B )。v A. 偏大 B. 偏小 C. 越大越好选择题8.稳定流动是指流体在流动系统中,任一截面上流体的流速、压强、密度等与流动有关的物理量( A )。A. 仅随位置变,不随时间变 B. 仅随时

    18、间变,不随位置.C. 既不随时间变,也不随位置变选择题9.流体在稳定连续流动系统中,单位时间通过任一截面的( B )流量都相等。v A. 体积 B. 质量 C. 体积和质量选择题10.转子流量计的主要特点是(C)。 A 恒截面、恒压差; B. 变截面、变压差; C. 变截面、恒压差; D. 变流速、恒压差。选择题 11.圆直管内流动流体,湍流时雷诺准数是(B ) Re4000 Re=20004000选择题12. 根据雷诺实验,流体在圆直管中作稳态流动时,一般认为滞流时的雷诺准数是( A )。 v A. Re4000 v C. 2000Re4000选择题13.圆管的当量直径(B )它的内径。v

    19、A. 大于 v B. 等于 v C. 小于选择题14.园管的摩擦系数=64/Re公式的适用范围是( A )。v A. 层流 v B. 过渡流 v C. 湍流选择题15.滞流时,园管中心处的流速为平均流速的(A)倍v A. 0.5 v B. 2 v C. 0.8选择题16.在稳定流动系统中,水由粗管连续地流入细管,若粗管直径是细管的2倍,则细管流速是粗管的( C )倍。v A. 2 B. 8 C. 4选择题17.流体流动时产生摩擦阻力的根本原因是( C )。v A. 流动速度大于零 v B. 管边不够光滑 v C. 流体具有粘性选择题18.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液体的粘度(B);气体的粘度( A

    20、 )。v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选择题19.流体在管内作湍流流动时,滞流内层的厚度随雷诺数Re的增大而(B)。v A. 增厚 B. 减薄 C. 不变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选择题1.离心泵最常用的调节方法是 ( B )v A. 改变吸入管路中阀门开度v B. 改变压出管路中阀门的开度v C. 安置回流支路,改变循环量的大小v D. 车削离心泵的叶轮选择题2.离心泵效率最高的点称为 ( C )v A. 工作点 B. 操作点 C. 设计点 选择题3.离心泵铭牌上标明的扬程是指( D )v A. 功率最大时的扬程 v B. 最大流量时的扬程v C. 泵的最大扬程 v D. 效率最高时的扬程选

    21、择题4.离心泵铭牌上标明的流量是指( A ) v A. 效率最高时的流量 v B. 泵的最大流量 v C. 扬程最大时的流量 v D. 最小扬程时的流量5.当离心泵内充满空气时,将发生气缚现象,这是因为( B )v A. 气体的粘度太小 v B. 气体的密度太小v C. 气体比液体更容易起漩涡v D. 气体破坏了液体的连续性6.离心泵漏入大量空气后将发生 ( B )v A. 汽化现象 v B. 气缚现象v C. 汽蚀现象 v D. 气浮现象7.为避免发生气蚀现象,应使离心泵内的最低压力( A )输送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汽压。v A. 大于; v B. 小于; v C. 等于8.由于泵内存有气体,

    22、启动离心泵而不能送液的现象,称为 ( B )现象。v A. 气蚀 B. 气缚 C. 喘振9.离心泵的允许吸上真空度随泵的流量增大而( B )v A. 增大 B. 减少 C. 不变10.流量调节,离心泵常用( A ),往复泵常用(C )v A. 出口阀 B. 进口阀 C. 旁路阀11. B型离心泵属( B )泵v A. 耐腐蚀泵 B. 清水泵 C. 油泵12.为减少电机的启动功率,离心泵在启动前应将( A ). A. 出口阀关闭 B. 进口阀关闭 C. 出口阀打开 D.进口阀打开13.离心泵运转时,它的扬程( B )升扬高度。v A. 等于 B. 大于 C. 小于14.离心泵的扬程是指泵给予(

    23、B )液体的有效能量。v A. 1kg B. 1N C. 1m315.离心泵铭牌上所标的性能参数是指( B )时的值,v A. 工作点 v B. 最高效率 v C. 最大扬程 v D. 最大功率16.离心泵是依靠作旋转运动的( B )进行工作的。v A. 齿轮 B. 叶轮 C. 活塞17.输送气体的密度越大,则风机的风压( A )v A. 越高 B. 越低 C. 不变18.往复压缩机的最大压缩比是容积系数( C )时的压缩比。v A. 最大 B. 最小 C. 为零19.往复压缩机每一工作循环所耗的功以( A )压缩为最小v A. 等温(功耗最省) B. 绝热(功耗最大) C. 多变20. 1m

    24、3气体经风机所获得能量,称为( A )v A. 全风压 B. 静风压 C. 扬程21.真空泵用于减压,其终压( C )大气压。v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22.往复泵的流量调节常采用( C )v A. 出口阀,B. 进口阀 C. 旁路阀23.齿轮泵的流量调节可采用( C )。v A. 进口阀 B. 出口阀 C. 旁路阀v 24.离心通风机的风量是指单位时间(B )的气体体积。v A. 风机进口吸入 B. 从风机出口排出 C. 进出口平均25.通常所说的离心通风机的风压是指( C )v A. 静风压 B. 动风压 C. 全风压26.对水喷射泵来说,当工作水温升高时,其产生的真空度是 (

    25、 C )的。v A. 升高 B. 不变 C. 降低27.罗茨鼓风机的流量调节可用( C )。v A. 出口阀 B. 进口阀 C. 旁路阀28.当离心通风机输送气体温度升高时,其产生的风压(A )。v A. 变小. B变大 C. 不变29.往复泵的流量与泵的( C )无关。v A. 几何尺寸 v B. 活塞复次数 v C. 扬程30.当输送液体的密度改变时,对离心泵的流量、扬程、效率( B )影响。v A. 有 B. 无 C. 不一定31. 用离心泵输送浆料或含有固体悬浮液时,应采用( B )叶轮。v A. 闭式 B. 开式或半开式31.离心泵的吸液高度与( A )无关 A. 排出管路的阻力大小

    26、 B. 吸入管路的阻力大小 C. 当地大气压 D. 被输送液体的密度32.喷射式真空泵属(B )式泵. A. 往复 B. 流体动力作用 C. 旋转33. 离心泵的安装高度有一定限制的原因主要是 Bv A、防止产生“气缚”现象v B、防止产生“汽蚀”现象v C、受泵的扬程的限制v D、受泵的功率的限制问答题v 离心泵启动后不吸液,其原因可能是什么? v 灌液不够,发生了气缚现象。v 吸入管路漏液或堵塞v 安装高度过高,发生了汽蚀现象v 电机接线错误,叶轮反转等v 流体输送机械按工作原理不同可分为哪类? v 离心式,往复式,旋转式,流体动力作用式何谓离心泵的“气缚”及“气蚀”?为什么会发生?如何防

    27、止?v 气缚现象:由于离心泵内存在气体,气体密度小,启动泵后所形成的真空度不够高,无法输送液体的现象。v 气缚原因:泵内有气体v 防止:启动前先灌液排气v 汽蚀现象:由于泵内压力低于操作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汽压,泵内液体沸腾汽化,气泡产生和破裂的过程中引起泵内无法正常送液的现象。v 汽蚀原因:泵的安装高度过高;泵安装地区的大气压过低;被输送液体的温度过高;吸入管内的压头损失过大。v 害处:泵体振动,发出噪音;扬程、流量、效率大幅度下降,严重时不能输送液体;长期气蚀,叶片表面出现斑痕和裂缝,呈海绵状逐渐脱落而损坏。v 防止:操作时,泵内压强P应高于饱和蒸汽压Pv,即安装高度应不高于允许吸上高度。v

    28、 何谓离心泵的工作点?流量调节方法有哪些?v 工作点:离心泵特性曲线与管路特性曲线的交点。v 方法:改变出口阀门的开度;改变离心泵的转速;车削叶轮的外径v 离心泵的设计点(适宜操作点)及工作范围是如何确定的?v 设计点:即在泵Q曲线上的最高效率点v 工作范围:在泵的工作效率不低于最高效率92%的范围内v 何谓多级压缩?当压缩比较高时,采用多级压缩有何好处?v 当余隙系数一定时,压缩比愈高,余隙气体膨胀占去气缸的容积愈大、使吸气量减少,当容积系数为零时,压缩比达到最大,气体膨胀占满气缸容积,无法吸气。当压缩比较大时,采用多级压缩有以下优点:降低排气温度;减少功耗;提高气缸容积利用率、使压缩机的结构更为合理。 v 流体输送设备的主要类型有几种? 离心式离心泵、离心通风机、离心压缩机等。v 正位移式往复泵、齿轮泵、螺杆泵等。v 离心正位移式旋涡泵。v 离心泵有哪些基本参数和特征曲线?v 离心泵的基本参数是:流量、扬程、功率和效率。v 离心泵的特征曲线是:HeQe扬程曲线,NeQe功率曲线,-Q效率曲线第三章 非均相物系的分离1.为使离心机有较大的分离因数和保证转鼓有关足够的机械强度,应采用( B )的转鼓。


    注意事项

    本文(精选化工原理第五章传热测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