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诊断学》教学大纲.docx

    • 资源ID:25354565       资源大小:28.42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诊断学》教学大纲.docx

    1、诊断学教学大纲诊断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11701Z5课程名称:诊断学(Diagnostics) 课程性质:考试课学 分:6.5学分总 学 时:104学时理论学时:62学时实验学时:30学时见习学时:12学时先修课程:全部基础课程适用专业:口腔医学专业参考教材:万学红、卢雪峰主编诊断学(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诊断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是各科临床医学的基础。诊断学阐述诊断疾病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是培养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关键,因此一定要把对学生临床诊断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贯穿到诊断学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诊断学教学,使学生掌握疾病的诊断原

    2、理和方法,学会采集病史、综合和分析客观的人体资料,概括诊断依据,为进一步学习各临床专业课奠定基础。在诊断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多组织学生接触临床,参加实践,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要注意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和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锻炼和提高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诊断学教学中,通过理论学习,课间见习或实习及课余临床实践技能训练,使学生逐步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各临床课程及以后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二、课程基本要求1.能进行系统而有针对性的问诊,能较熟悉掌握主诉、症状、体征间的内在联系和临床意义。 2.掌握常见症状

    3、的发生机制和临床意义。3.能以规范化手法进行系统、全面、重点、有序地体格检查,并掌握各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4.掌握心电图机的操作程序,熟悉心电图各波图像产生的基本原理,初步掌握正常心电图的各波图形及各波、段的测量方法,并了解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及某些常见典型异常心电图表现。5.熟悉血、尿、粪便等常规项目实验室检查的操作技术及常用临床检验项目的目的和临床意义,了解实验结果对疾病的诊断意义。6.能将问诊、体格检查和实验室器械检查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进行综合分析,培养系统的临床思维能力,并作出初步诊断,书写格式规范、符合要求的完整病历。三、课程学时分配理论部分实验部分讲授内容学时讲授内容学时绪论、问诊

    4、 2问诊2常见症状 8基本方法2基本方法、一般检查 2一般检查2头、颈部检查 2头、颈部检查2胸肺部检查 6胸肺部检查2心脏、血管检查 6心脏、血管检查2腹部检查 6腹部检查2神经系统检查 4神经系统检查2血液一般检测 2全身体格检查2骨髓细胞学检测 2血液一般检测2血栓与止血检测 2排泄物、体液检测2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 2常用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测2常用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测 2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测2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测 2心电图检查2心电图检查 6病历书写2内镜检查 2病历书写 4诊断疾病的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 2总 计 6230四、考核1.考核方式:考试,采取百分制记分。2.成绩构成:终结性

    5、评价:理论考试成绩占70%80%; 过程性评价:实验课出勤率、实验报告完成情况等占20%30%。五、课程基本内容诊断学教学大纲是以第9版教材为依据编写,诊断学中的问诊、常见症状、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实验诊断、诊断思维方法与病历书写,为课堂讲授内容,其他未列入教学大纲中的部分内容,供学生自学和参考。【理论课部分】第一章 绪论、问诊(一)目的要求:1.阐述诊断学的主要内容:诊断学是研究如何运用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诊断思维对患者提出诊断的一门学科;是为医学生在学习了基础医学等课程后过渡到临床各学科的学习而开设的一门必修课;2.问诊是采集病史,了解病情发生发展的重要方法,是诊断疾

    6、病的第一步,因此授课时,要求学生达到充分认识问诊的重要性,并掌握问诊的主要内容、方法与技巧,能够独立进行系统问诊。(二)教学时数:2学时(三)教学内容:1.诊断学的学习内容:病史采集、常见症状、体格检查、体征、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病历书写、临床诊断思维;2.诊断学的学习方法;3.讲述问诊的重要意义;问诊的方法、技巧及注意事项;4.问诊的内容: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及生育史、家族史;5.各系统的问诊要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造血系统、内分泌代谢系统、神经系统及肌肉骨骼系统。(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五)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第二章 常

    7、见症状(一)目的要求:症状是指患者主观感受到不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重点讲授常见症状,要求学生掌握主要常见症状的临床特点、病因、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了解症状的分析对诊断疾病的重要作用。(二) 教学时数:8学时(三)教学内容:讲授发热、皮肤黏膜出血、水肿、咳嗽与咳痰、咯血、呼吸困难、腹泻、呕血、便血、腹痛、黄疸、尿频、尿急与尿痛、少尿、无尿与多尿、头痛、意识障碍等。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在诊断学教学中选择1015个症状重点讲授,教材中的其他症状供实习中结合临床自学参考。1.发热:概念;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发热发生机制:致热源性发热和非致热源性发热;病因与分类:感染性发热及非感染性发热

    8、;临床表现、热型及临床意义。2.皮肤黏膜出血:概念;病因与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伴随症状。3.水肿:概念;水肿的发生机制;病因与临床表现及伴随症状;全身性水肿及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的鉴别要点。4.咳嗽、咳痰、咯血:病因及临床表现;咳嗽的性质、时间与规律、音色,痰的性质和痰量及伴随症状的临床意义;咯血与呕血的鉴别,咯血的病因与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伴随症状的临床意义。5.呼吸困难:重点讲授呼吸困难的常见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伴随症状的临床意义。1)肺源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吸气性及混合性呼吸困难);2)心源性呼吸困难(左心和右心衰竭所致);3)其他原因所致呼吸困难(如中毒性、神经性、

    9、精神性呼吸困难等)。6.呕血:呕血的常见病因及临床表现;呕血的伴随症状、问诊要点及临床意义。7.便血:便血的病因、临床表现(鲜血便、柏油便、脓血便、隐血便)、伴随症状及临床意义。8.腹泻:急性与慢性腹泻的常见病因;腹泻的发生机制与临床表现;腹泻的伴随症状和体征、问诊要点及临床意义。9.黄疸:胆红素的正常代谢、黄疸的发生机制;溶血性、肝细胞性、胆汁淤积性黄疸的病因、发生机制及鉴别。黄疸的伴随症状及临床意义。10.头痛:头痛的常见病因及发生机制;头痛的临床表现:发病情况、头痛部位、程度、性质、出现时间、持续时间、加重、减轻或激发因素与伴随症状及其临床意义。11.意识障碍:意识障碍的常见病因与发生机

    10、制;意识障碍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伴随症状及临床意义。(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五)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六)自学内容:熟悉未讲到的其他常见症状。第三章 基本方法及一般检查(一)目的要求:1.掌握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的基本方法;2.掌握生命征的检查方法及正常范围;3.熟悉全身状态、皮肤及淋巴结的检查内容及检查方法;4.了解正常状态及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二)教学时数:2学时(三)教学内容:重点讲授检查方法及其临床意义。1.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的检查内容及检查方法。()视诊:视诊内容;()触诊:1)触诊方法:浅部触诊法;深部触诊法; 2)触诊注意事项;()叩诊:1)叩诊方法

    11、:直接叩诊法;间接叩诊法; 2)叩诊注意事项;3)叩诊音及其特点;()听诊:1)听诊方法:间接听诊法;直接听诊法; 2)听诊注意事项;()嗅诊。2.一般检查:()性别:性别与疾病的关系;()年龄:年龄与基本的关系;()生命征:体温(测量体温的方法,正常范围及变异,以及引起差错的原因)、呼吸(见肺部检查)、脉搏及血压(见血管检查),并综合分析上述四项内容的临床意义;()发育及营养的判断方法,常见的意识障碍,不同疾病的面容及表情、体位(自动体位、被动体位、强迫体位)、姿势、步态与疾病的关系;()皮肤的颜色、湿度、弹性、皮疹、脱屑、皮下出血、蜘蛛痣与肝掌、水肿、皮下结节等体征的辨认及临床意义;()浅

    12、表淋巴结的分布、检查方法与顺序及其肿大的临床意义。(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五)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第四章 头、颈部检查(一)目的要求:熟悉头部、颈部的检查内容、顺序与方法,并了解正常状态和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二)教学时数:2学时(三)教学内容:1.头颅外形的一般检查;2.眼、耳、 鼻检查;3.口腔检查:唇、口腔粘膜、牙及牙龈、舌、咽、扁桃体、颚、喉等内容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4.颈部检查:颈部外形、姿势与运动、皮肤与包块的检查;颈部血管、甲状腺、气管的检查方法及其病理变化的临床意义。(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五)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 第五章 胸部、肺脏检查(一)目的要求:

    13、1.掌握胸廓及肺部的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四种基本方法;2.了解胸部的体表标志,胸壁、胸廓和乳房的检查方法;3.了解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二)教学时数:6学时(三)教学内容:1.胸部常见的骨骼标志、体表标线及分区的意义;2.胸壁、胸廓、乳房检查:正常及病态胸廓的外形改变;乳房的检查方法;3.肺和胸膜检查:()视诊:呼吸运动,呼吸困难,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触诊:胸廓扩张度、语音震颤、胸膜摩擦感的检查方法,产生机制。语音震颤增强或减弱的临床意义。()叩诊:叩诊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间接或直接叩诊法。叩诊音的分类:清音、过清音、鼓音、浊音及实音。肺界(包括肺上、下

    14、界)、肺下界移动范围的叩诊法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听诊:1)正常肺部呼吸音的种类(肺泡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及其产生机制、听诊特点及正常听诊区域。2)异常呼吸音及其临床意义:肺泡呼吸音的增强、减弱或消失及呼气延长;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异常支气管肺泡呼吸音。3)啰音:啰音的发生机制、分类、特点及临床意义;湿性啰音(水泡音):大、中、小水泡音,捻发音;干性啰音:哨笛音、鼾音。4)胸膜摩擦音的发生机制、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5)语音传导:语音传导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大叶性肺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胸腔积液、气胸等。(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

    15、(五)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第六章 心、血管检查(一)目的要求:1.掌握心脏视、触、叩、听检查方法和体征,能比较准确地叩出心界;2.掌握第一与第二心音产生的机制、鉴别要点,并了解其增强、减弱的临床意义;3.熟悉心脏杂音的产生机制及临床意义。正确掌握其听诊要点,并能辨别收缩期及舒张期杂音;4.熟悉常见心律失常的听诊要点(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期前收缩及心房颤动);5.了解血管视、触、听检查方法。掌握血压正确测量方法,并了解其改变的临床意义;6.熟悉脉搏检查方法及周围血管征;7.了解循环系统常见病变的主要症状和体征。(二)教学时数:6学时(三)教学内容:1.心脏:()视诊:心前区外形;心尖搏动:正

    16、常心尖搏动的位置、范围、强度及其改变的临床意义;心前区及其他部位搏动的临床意义。()触诊:1)心尖搏动的位置、强度、范围、节律及其改变的临床意义。2)心前区震颤的发生机制、部位、时间(收缩期、舒张期及连续性)及其临床意义。()叩诊:1)心脏叩诊方法及叩诊顺序。2)正常心脏浊音界及其各部分的组成。3)正常心脏浊音界改变的原因、特点及临床意义。()听诊:1)各瓣膜听诊区的部位及听诊顺序。2)心率与心律。3)正常心音及其产生机制。第一、第二心音的鉴别要点。 4)心音的变化:第一心音的强度、性质改变的原因及临床意义;主动脉瓣区及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增强、减弱或分裂的原因及临床意义。5)额外心音:舒张期额外

    17、音(奔马律、开瓣音、心包叩击音等)、收缩期额外音的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6)心脏杂音:心脏杂音的产生机;分析杂音的要点:最响部位、传导方向、杂音出现的时期(收缩期、舒张期及连续性)、性质、强度(收缩期杂音的分级)和形态,以及体位、呼吸、运动对杂音的影响;杂音的临床意义:生理性与器质性收缩期杂音的鉴别要点。7)心包摩擦音的产生机制、听诊特点、临床意义及其与胸膜摩擦音的鉴别。2.血管:()脉搏:脉率及脉律。()脉搏紧张度与动脉壁状态。()脉波:正常脉波、水冲脉、奇脉、交替脉。()血压:测量方法、血压标准、血压变动的临床意义。()血管杂音及周围血管征(枪击音、Duroziez双重杂音、毛细血管搏动征)

    18、。3.循环系统常见病变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与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与关闭不全)、心包积液、心力衰竭等。(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五)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第七章 腹部检查(一)目的要求:1.了解腹部体表标志、分区与腹腔内脏的对应关系;2.以肝、脾触诊及腹部移动性浊音的叩诊为重点、掌握腹部视、触、叩、听检查的方法;3.熟悉腹部常见病变的主要症状、体征及其临床意义。(二)教学时数:6学时(三)教学内容:1.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2.腹部检查:()视诊:腹部外形;呼吸运动;腹壁静脉;胃肠型和蠕动波;腹壁其他情况。()触诊:1)触诊方法:浅部触诊、深部触诊(深压、滑动、双手、

    19、冲击触诊)2)触诊内容:腹壁紧张度、压痛及反跳痛、肝(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扩张性搏动、肝震颤)、脾、胆囊(Murphy征阳性)、肾及腹部肿块等的触诊。()叩诊:肝、脾的叩诊及肾区叩击痛;移动性浊音()听诊:肠鸣音;血管杂音;摩擦音。3.腹部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及体征:消化性溃疡、急性腹膜炎、肝硬化、腹部肿块等。(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五)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第八章 神经系统检查(一)目的要求:1.了解神经系统检查的内容及方法(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功能的检查);2.掌握神经反射的检查方法及病理反射的临床意义。(二)教学时数:4学时(三)教学内容:1.简要讲授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及自主神经功

    20、能检查的临床意义;2.重点讲授神经反射、病理反射的检查方法及其变化临床意义;()浅反射:角膜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跖反射。()深反射:肱二、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膝反射,跟腱反射、髌阵挛及踝阵挛。()病理反射:Babinski征、Oppenheim征、Gordon征、Hoffmann征; ()脑膜刺激征:颈强直、Kernig征、Brudzinski征。(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五)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实验诊断实验诊断是指医生的医嘱通过临床实验室分析所得到的信息,为预防、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价所用的医学临床活动。实验诊断学是以检验的临床应用为目的。实验诊断学是临床医学各专业诊断学教学

    21、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临床思维,运用实验结果,综合为临床所用。通过检验结果所反映的机体功能状态、病理变化或病因等客观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分析,来判断健康状况及指导临床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观察和预后评估等。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实验诊断课要求学生了解实验诊断的性质、地位及主要内容;掌握常用实验诊断项目的选用适应证;熟悉血液常规检测方法,及常用临床血液学、临床生物化学、临床微生物学检测的标本合理采集和送检要求。掌握以下检验的参考值和临床意义,了解检测原理:血常规检测及血沉检测;骨髓检测;常用肝肾功能检测。第九章 血液一般检测(一)目的要求:1.掌握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以

    22、及白细胞分类、参考值及增减变化的临床意义;2.熟悉贫血的形态学分类;3.熟悉网织红细胞计数及血沉测定,掌握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二)教学时数:2学时(三)教学内容:1.红细胞计数:参考值及生理变化;病理性增加和减少的临床意义(以减少为重点);2.血红蛋白测定:参考值及临床意义;3.血细胞压积测定:参考值及临床意义;4.贫血的形态学分类:正常细胞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等;5.网织红细胞计数、参考值及临床意义;6.细胞沉降率的测定:参考值,影响红细胞沉降率的因素;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的临床意义;7.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参考值及生理变化;各类白细胞增多与减少的临床意义;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23、右移改变的临床意义;类白血病反应;8.血小板计数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五)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第十章 骨髓细胞学检测(一)目的要求: 1.了解骨髓细胞学检测的适应证、临床意义和送检要求;2.了解正常骨髓细胞的形态和分类。(二)教学时数:2学时(三)教学内容:1.骨髓细胞学检测的临床意义;2.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学演变的一般规律;3.红系细胞、粒系细胞、巨核细胞、浆细胞和网状细胞的正常形态;4.正常骨髓象及骨髓增生程度的分级(增生极度活跃、明显活跃、活跃、减低、明显减低);5.简述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增生性贫血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血象和骨

    24、髓象特点。(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五)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第十一章 血栓与止血检测(一)目的要求:1.熟悉止血、凝血和纤溶机制;2.熟悉血栓与止血常用检测项目、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3.熟悉出血性疾病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二)教学时数:2学时(三)教学内容:1.简要复习止血机制:血管壁、血小板、凝血因子、抗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的作用;2.常用出血、血栓与止血实验室检测项目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3.出血性疾病实验室检测项目的选择与应用。(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五)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第十二章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一)目的要求:1.掌握尿液检测内容及临床意义;2.掌握粪便异常

    25、变化及粪便隐血试验检测的临床意义;3.熟悉痰液的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4.熟悉脑脊液的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5.熟悉浆膜腔积液检测的内容及掌握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要点。(二)教学时数:2学时(三)教学内容:1.尿液检测:()尿液标本的收集与保存。()尿液检测的内容和临床意义。1)一般性状检测:尿量、尿液外观、气味、酸碱反应、尿液比密。2)化学检测:尿蛋白、尿糖、酮体、尿胆红素与尿胆原。3)显微镜检测:细胞尿内常见的各种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脓细胞、上皮细胞;管型:透明管型、颗粒管型细胞管型等;结晶。()尿液的其他检测2.粪便检测:()标本的采集。()粪便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1)一般性状检测:量、颜

    26、色与性状、气味、寄生虫体、结石。2)显微镜检测:细胞、食物残渣、寄生虫和寄生虫卵等。3)化学检测:粪便隐血试验:临床意义。4)细菌学检测:肠道致病菌检测。3.痰液检测:()标本的采集。()痰液检测内容及临床意义。1)一般性状检测:量、颜色、性状、气味。2)显微镜检测:直接涂片、染色涂片。3)临床应用。4.脑脊液检测:()标本采集。()脑脊液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1)一般性状检测:颜色、透明度、凝固物、压力;2)化学检查:蛋白质测定、葡萄糖测定、氯化物测定等;3)显微镜检查;4)细菌学检查、免疫学检查等;5)临床意义及临床应用。(5)浆膜腔积液检测:()浆膜腔积液分类和发生机制;()浆膜腔积液检测

    27、项目:1)一般性状检测:颜色、透明度、比重、凝固性;2)化学检测:黏蛋白定性试验、蛋白定量试验、葡萄糖测定、乳酸测定等;3)显微镜检测:细胞计数、细胞分类计数、脱落细胞检测、寄生虫检测;4)细菌学检测;()漏出液与渗出液鉴别诊断。(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五)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第十三章 常用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测(一)目的要求:1.掌握肾小球功能检测的内容;2.掌握肾小管功能检测的内容;3.熟悉肾功能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二)教学时数:2学时(三)教学内容:1.常用的肾功能检测及其临床意义;2.血清肌酐测定、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血尿素氮测定、肾小球滤过率测定等;3.近端及远端肾小管功能

    28、检测;4.肾功能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五)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第十四章 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测(一)目的要求:1.掌握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测项目;2.掌握肝脏疾病的各种实验诊断指标变化特点;3.熟悉肝脏疾病检查项目的合理选择与应用。(二)教学时数:2学时(三)教学内容:1.简要概述肝脏的基本功能;2.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血清总蛋白测定,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血浆凝血因子测定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3.脂类代谢功能检查:血清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测定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4.胆红素代谢检查:血清胆红素测定,尿胆红素及尿胆原测定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5.血清酶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29、(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移酶(GGT)、谷氨酸脱氢酶(GDH)、单胺氧化酶(MAO)等测定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6.肝脏病检查项目的选择与应用。(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五)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第十五章 心电图检查(一)目的要求:1.了解心电图产生的原理及常用导联;2.熟悉正常心电图各波的波形、参考值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3.熟悉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范围及临床意义;4.熟悉几种常见异常心电图的特征;5.掌握心电图机的正确操作。(二)教学时数:6学时(三)教学内容:1.简述心电图产生的原理及常用导联;2.心电图的各个波段、波形的测量方法、参

    30、考值及其变化意义;3.心电图的临床应用;4.扼要介绍几种异常心电图的特征:左右房室肥大、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与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左右束支阻滞、心肌梗死。(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五)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第十六章 内镜检查(一)目的要求:1.熟悉内镜的基了解本原理;2.了解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适应症、禁忌症、方法及并发症;3.了解下消化道内镜检查的适应症、禁忌症、方法及并发症;4.了解常见消化道疾病的内镜表现。(二)教学时数:2学时(三)教学内容:1.内镜基本原理简介;2.上消化道内镜检查:适应症、禁忌症、方法、并发症;3.下消化道内镜检查:适应症、禁忌症、发放、并发症;4.常见上消化道疾病的内镜表现及结肠疾病的内镜诊断。(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五)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第十七章 病


    注意事项

    本文(《诊断学》教学大纲.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