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部编三年级语文第七元教学设计上册.docx

    • 资源ID:25395974       资源大小:36.10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部编三年级语文第七元教学设计上册.docx

    1、部编三年级语文第七元教学设计上册21大自然的声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7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呢”,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本课生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3自然段。3.了解课文总分的构段方式,想象课文中描述的声音,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背诵第23自然段。了解课文的描写方法(叙述的顺序),想象课文中描述的声音,体会大自然声音的美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1.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2.通过朗读,想象文中描述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教学难点】了解课文的描写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2、】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及词语。2.整体感知课文,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感“美妙”。1.课件出示大自然相关图片,老师边出示边说:花红柳绿,草长莺飞,树叶飘零,雨雪纷纷。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以她特有的魅力展示着别样的风采。这些我们用眼睛可以欣赏到,如果用耳朵去听,我们会有哪些神奇的发现呢?2.同学们,你们听到过哪些大自然的声音?这些声音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是啊,“两只黄鹂鸣翠柳”,这些声音悦耳动听,今天让我们跟随课文去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吧!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设计意图:抓住生活中容易用眼睛看到的美,引出大自然的神奇,引导学生去聆听声音的美妙。二、整

    3、体感知,初识“美妙”。1.课文写了哪些大自然的声音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2.检查反馈。(1)要想听到大自然悦耳动听的声音得带上这群小伙伴。认识它们吗?自由读一读。美妙演奏呢喃细语手风琴温柔感受雄伟打击乐器激动虫鸣汇聚敲敲打打(指生读词,一生领读,其余生跟读。)师重点帮助学生识记易错难记的生字。预设:找出多音字。“呢”还有一个读音“ne”。(2)幻灯片出示:滴滴答答叮叮咚咚叽叽喳喳唧哩哩哗啦啦 淙淙 潺潺指名读,同学们观察这些词有什么特点?这些词都是描绘事物声音的词,叫象声词。你能说一两个这样的词吗?3.现在字音读准了,让我们把这些小伙伴带入到文中,

    4、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想想课文描写了哪些大自然的声音,用“”画出来,在小组内说一说你喜欢哪种声音。板书:风水动物这些声音有什么特点?出示: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板书:美妙)齐读第一自然段。4.默读课文,完成下面的图表。(多媒体出示)(1)(2)你们画的这些声音的句子在每个自然段的什么位置?(每个自然段的开头)(3)把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连起来读一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概括了全文内容,齐读第一自然段。师介绍:这篇文章的结构是先总后分。一句话概括了全文所有的内容,又放在课文的开头,单独成一段,我们把这样的段落称总起段,它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也就是说全文的每一个自然段

    5、都是围绕它写的,它也叫全文的中心句。齐读第一自然段。设计意图:在认识生字词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本文内容,学会找总起句,初步了解本文的写法特点。三、精读课文,品味“美妙”。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想去听一听,那么风是怎样给大自然带来美妙的声音的呢?(指名朗读画出的句子)1.多媒体随机出示相关句子: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1)这句话介绍了哪两种不同的风?用“”画出来。(微风、狂风)小结:表示事物的两个方面用分号隔开,所以这一句话里用分号将两种不同

    6、的风隔开了。(2)再仔细读读这段话,你能用句子中的词语概括微风和狂风不同的特点吗?(轻轻柔柔、雄伟)(3)伸出手,试着轻轻地吹手指,慢慢地吹手掌,柔柔地吹手背。(4)这轻轻柔柔的微风吹到手上有怎样的感觉?(5)师扮演微风:我是微风,我要吹向这位可爱的小姑娘,在脸上吹,在耳边吹,做出说悄悄话的样子。(6)你们听见老师和她说什么了吗?为什么听不见?也就是我说话声音轻轻柔柔,那么轻轻柔柔地说着悄悄话让别人听不见是这段话中哪个词语的意思?结合动作理解“呢喃细语”。(7)是啊,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在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8)放手让学生自己学描写狂风的句子。2.微风轻轻柔柔,狂风

    7、雄伟,真是刚柔相济啊。我们感受到了微风、狂风的美妙。风吹过,你还听到哪些声音?出示: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1)学生朗读句子,结合生活实际:同一树叶、不同树叶、不同季节都会有不同的声音。(2)师生合作读。(3)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说: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其余学生思考:这段话是围绕哪个句子写的?第一句话概括了整个自然段的内容,又放在段落的开头,我们称它为总起句。设计意图:抓住学生亲身感受过的风的特点,先体会微风和狂风的不同,进而体会风的声音的美妙。四、小结。这节

    8、课,我们不但初步欣赏了大自然美妙的声音,还结识了一位天才的音乐家风,让我们欣赏了舒缓的小夜曲,雄壮的交响乐,感受到了风声的美妙。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研读重点句子,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体会大自然声音的美妙。2.背诵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积累文中描写声音的优美短语。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大自然有哪些美妙的声音呢?(学生说出“风、水、动物”的声音,教师相机板书)2.我们重点欣赏了风声的美妙,赶快回忆一下美妙在什么地方吧。再读读你喜欢的句子。出示: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

    9、乐。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齐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板书:手风琴)风声不但有舒缓的小夜曲,还有雄伟的交响乐,真是太美妙了。设计意图:再次体会熟悉的风声的美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体会水和动物的声音。二、精读课文,品味“美妙”。(一)关于水的声音。1.还有谁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为什么这样说?自由读第三自然段。2.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下雨的时候,他在玩什么?(板书:打击乐器)3.指名读,出示句子: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

    10、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1)指名读,你听到了哪些声音?小雨滴落在哪儿?(2)谁来把省略号补充完整?(声音的延续或雨滴落在不同的地方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引导学生说出雨滴会落在哪儿,发出怎样的声音。(噼噼啪啪,淅淅沥沥,叮咚叮咚,叮当叮当等)(3)这么热闹的音乐会,谁能读出来?4.小雨滴不仅会演奏,还会干什么呢?(会唱歌)想听水的歌唱吗?播放水的声音,学生说说自己听到的声音。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课件出示句子: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学习建议:(1)读一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想一想

    11、,还有谁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为什么这样说?(2)你都听到了哪些声音?用“”画出来,在小组内说一说。出示句子: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自由读,你发现了什么?(体会水声的变化,水流量的变化,理解“汇聚”“汹涌澎湃”“波澜壮阔”)指导朗读。师生小组合作朗读:1组同学读小溪的句子,1、2组同学读河流的句子,1、2、3组同学读大海的句子,最后一句话老师读。(二)关于动物的声音。1.听到了风之曲、水之歌,动物们也不甘示弱,来到音乐会上一展歌喉。2.出示句子: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叫;坐在一棵树下,听听唧哩哩唧哩哩

    12、的虫鸣;在水塘边散步,听听青蛙的歌唱。你知道他们唱的是什么吗?他们的歌声好像告诉我们:“我在歌唱,我很快乐!”(1)指名读。(2)谁想当这些小动物,来演一演。学生模仿出相应动物的叫声?大自然中,还有哪些动物的叫声?看谁敢挑战难关,说说像课文中这样的词,学着叫一叫。(3)情境互动。师:小鸟(小虫、青蛙),你在唱什么呀?出示句子:你知道他们唱的是什么吗?他们的歌声好像告诉我们:“我在歌唱,我很快乐!”学生扮演小动物回答。(4)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动物的叫声,谁来学着叫一叫。(5)这些小动物都在歌唱,它们都很快乐,都是小歌手(板书:歌手)。谁能快乐地读读这段话?指名读。(6)看来,大自然的每个角落都有歌

    13、声,快乐无处不在。齐读第四自然段。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研读句子,体会我们熟悉的水声和动物美妙的声音,进而引导学生了解大自然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三、拓展延伸。1.对照黑板,总结全文:大自然的声音用书中一个词来形容,是什么呢?(板书:美妙)2.同学们,我们听了风之曲、水之歌,感受到了大自然美妙的声音。背一背课文第23自然段。3.小练笔。大自然的声音真是太美妙了,我们再一起读一读这些描写声音的短语,说说你还在哪里听到过这些“美妙的声音”。轻轻柔柔的呢喃细语雄伟的乐曲充满力量的声音热闹的音乐会轻快的山中小曲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大自然就在我们身边,你听到过哪些美妙的声音呢?拿起你的笔,仿照课文中的段落

    14、,试着写几句话和同学们交流,如,“喜鹊是大自然的歌手”“火车也是一个音乐家”。设计意图:通过本课的学习,积累描写声音的优美短语,并能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四、课堂小结。大自然的音乐会欣赏就要结束了!回想这场音乐会,给你带来怎样的感觉呢?(美妙、欢快、和谐)同学们,当你走进大自然,用心灵去感受那些美妙的声音时,你一定是幸福的。【板书设计】21大自然的声音美妙22父亲、树林和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5个生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本课生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3.体会父亲对树林和鸟的爱,激发学生爱鸟、保护大自然的情感。过程与方法:1.采用读、议等多种方式,感受课文

    15、生动的语言。2.通过品词析句,领悟课文内容,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体会父亲对树林和鸟的爱,激发学生爱鸟、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2.主动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教学难点】理解“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愿望,让学生进一步意识到应该保护动物。【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识记本课生字词。2.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一、质疑课题。1.板书课题,齐读两遍。2.读了题目,爱动脑筋的孩子脑子里必定会闪过一些疑问。(学

    16、生说)说说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或是你不明白的地方,还可以是你大胆的猜疑。设计意图:质疑课题,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进入具体的课文情境,以一种最佳的情绪状态去学习。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1.师多媒体出示初读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幻灯片出示初读要求:(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把本文要求会认的、会写的字和词语画出来,多读几次,读准确。(3)想一想,本文写了什么内容?(4)独立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2.出示生字词,检查预习情况。黎明喃喃凝神静气舒畅瞬间猎人雾蒙蒙鼻子指着总是抖动潮湿翅膀(指生读词,一生领读,其余生跟读。)3.师重点帮助学生识记易错难记的生字。预设:鼻用汉

    17、字加法的方式识记:自+田+丌=鼻4.说说自己从这篇课文中了解到什么,提出自己阅读时遇到的问题。5.默读课文,填一填。()的父亲()的树林()的鸟6.文中有一句话把父亲、树林和鸟的关系都说到了,默读课文看谁找的最快。学生汇报: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板书)指名读句子,体会“一生最喜欢”。指导朗读,读出“最”,读出喜欢之情。师:这个句子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所以叫本文的中心句。设计意图:默读课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探究意识。三、指导写字。1.“翅”是半包围结构,注意左边的“支”字最后一笔长一些,托住“羽”字。“蒙”是上下结构,注意下面的“豕”上面还有一横。朝+氵=潮注意区

    18、分读音和字形2.学生练习书写。3.展评,纠错。设计意图:巩固生字新词。四、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新词,知道了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下一节课我们将具体体会父亲对树林和鸟的喜爱。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结合课文说说词语的意思。2.体会父亲对树林和鸟的爱,激发学生爱鸟、保护大自然的情感。一、复习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谁能用课文中的一个句子来概括一下。出示: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齐读)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引出本文中心句,引导学生迅速融入课文。二、细读感悟。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呢?请同学们默读

    19、课文。一边读一边勾画出自己认为最能说明父亲喜欢树林和鸟的语句,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提示:默读时动眼、动脑、动手画)(一)看鸟动,闻鸟味。出示: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提问:这是一片怎样的树林?“幽深的雾蒙蒙的”给你怎样的感受?(很幽静,很多雾,看不清楚)在这朦朦胧胧的树林里,父亲是怎样做的呢?(“上上下下、望了又望”)父亲仔细地望了望,有什么收获?出示:“林子里有不少鸟。”父亲喃喃着。“喃喃”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声音小,父亲怕惊动小鸟)父亲怎么知道林子里有鸟?出示:“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说明父亲善于观察。看到叶子动就能推测

    20、出有鸟。(板书:看鸟动)而我呢?出示: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读了这个句子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生答,凝神静气)你是怎样理解这个词语的?(理解的方法有多种:可以查字典,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可以做动作,还可以找它的近义词)提问:凝神静气的父亲像什么?“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又带给你怎样的感受?父亲望得很仔细,很投入。谁来像父亲一样望一望?(抽生表演)再读句子,你仿佛看到了父亲()地站在那儿。为什么父亲望得这么仔细、认真呢?因为:(齐读)出示: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我”脸上的表情会是什么样的?用一个词语形容。(在肯定学生

    21、回答的同时,最终落实到“茫茫然”并理解意思。)那父亲又闻到了什么?是怎样闻的?赶快默读课文,找找答案吧!(生回答,全班交流,师板书:闻鸟味)文中哪句话最能让你了解到小鸟有气味?(生答,师出示句子)出示: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羽毛焐得热腾腾的。“热腾腾”是一种气味吗?那是一种什么呢?这种感觉谁能感受得到?为什么只有父亲能感受得到?“我”闻到了什么?出示:我只闻到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没有闻到什么鸟的气味。“浓浓的苦苦的”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说明什么?“我”对鸟不熟悉,父亲却能从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中闻到鸟的气味,说明父亲对鸟的习性非常了解,这一切都源自于:出示: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二

    22、)知鸟的快活与危险。父亲不但能看到鸟动,闻到鸟的气味,对鸟还有更深的了解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出示:黎明时,所有的鸟都抖动着羽毛,要抖净露水和湿气。每一个张开的喙都舒畅地呼吸着,深深地呼吸着。“鸟要准备歌唱了。”师:读了这段话,你了解到鸟的什么特点?随机指导朗读句子“每一个张开的喙都舒畅地呼吸着,深深地呼吸着”。师:这句话中哪个词语给你的感受最深?随机指导理解“舒畅”一词:你用什么办法理解这个词?小结:查字典、换近义词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自由朗读句子,读出鸟儿的欢快舒畅,可以加上动作读。指导朗读句子:多么美好的黎明、多么快活的小鸟,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它们的快活吧。(齐读)

    23、出示:黎明时,所有的鸟都抖动着羽毛,要抖净露水和湿气。每一个张开的喙都舒畅地呼吸着,深深地呼吸着。“鸟要准备歌唱了。”鸟快活,父亲快活吗?为什么呢?出示:我知道父亲此时也最快活。出示: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父亲不但知道鸟的快活,也了解鸟的危险。出示:“鸟最快活的时刻,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师:为什么这时鸟最容易被猎人打中呢?出示:“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当鸟快乐时,父亲就喜悦;当鸟有危险时,父亲就担心。你们说,这样的父亲会成为猎人吗?为什么?预设:不会。若父亲是猎人,就不会担心鸟被打中。师:父亲和鸟就像什么一样?预设:亲热的朋友一样。一家人一样。自己一生

    24、中最喜欢的孩子。所以作者说:出示: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生齐读。师:如果这样的父亲是猎人,会怎样?预设:鸟全都没有了。到处是枪响声,没有鸟叫声了。如果父亲是猎人,鸟早就死了。出示: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齐读)是啊,父亲不是猎人,即使是猎人也不会伤害鸟,因为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齐读第一段,即全文中心句)设计意图:直奔主题,围绕课文题目,抓住重点文段和重点词句,以读悟情,有感情地朗读。三、总结提升。难道我仅仅高兴父亲一个人不是猎人吗?小作者心里还有更大的愿望,你知道吗?预设:让其他的猎人不打鸟。我希望世界上不要有猎人。我希望大家都来保护动物。我要让我的后代保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我

    25、希望动物园里的动物到大自然中去生活。板书: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总结:鸟儿们常常欢歌笑语,自由飞翔,但它们也有自己的忧愁,我们应该像文中的父亲一样,关爱鸟儿,让它们和我们一样快乐地生活。设计意图:在学生的情感与文本引起共鸣时,及时将文本进行拓展,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鼓励学生爱鸟、护鸟。四、拓展迁移。走进大自然,去看一看鸟是怎样飞的,听一听鸟的叫声,再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记录自己的想法。【板书设计】22父亲、树林和鸟看鸟动闻鸟味知快活与危险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23带刺的朋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10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扎”,会写12个字。正确读写

    26、本课生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3.会讲述刺猬偷枣的故事,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关注与喜爱。过程与方法:1.采用读、议、讲述等多种方式理解课文重点句子。2.重点研读句子,讲述刺猬偷枣的故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于小动物的关注与喜爱。【教学重点】重点研读句子,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教学难点】讲述刺猬偷枣的故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识记本课生字词语。2.会概括本课的主要内容。【教学目标】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同学们,今天我们去认识一位浑身长满刺的

    27、朋友。2.(板书课题)帮老师看一看,“刺”的第三笔带不带钩。3.带刺的朋友指的是谁呢?(刺猬)4.针对课题质疑:课文写的是刺猬,为什么不直接以“刺猬”为题呢?5.轻声读课题两遍,你感受到了作者对刺猬什么样的感情呢?6.到底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让作者这么喜欢刺猬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设计意图:质疑课题,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概括课文内容打基础。二、初读课文,概括内容。1.师多媒体出示初读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幻灯片出示初读要求:(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把本文要求会认的、会写的字和词语画出来,多读几次,读准确。画出不懂的词语,并猜猜它的意

    28、思。(3)想一想,本文写了什么内容?(4)独立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2.出示生字词,检查预习情况。刺猬偷枣无数颗眼馋斑斑驳驳缓慢猜测忽然暗暗伸出匆匆监视水沟聪明追到扎在(指生读词,一生领读,其余生跟读。)师重点帮助学生识记易错难记的生字。预设:你们再帮老师看看“枣”的第三笔带不带钩?3.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思考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提示:用“谁干什么”的句式概括地说一说。)板书:刺猬偷枣出示:作者通过讲述刺猬事件,写出了对它的喜爱之情。4.刺猬偷了自家的枣,作者还亲切地称它为朋友,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看看文中哪个句子最能体现出作者对刺猬的喜爱。出示: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5.从“聪

    29、明的小东西”你读出了怎样的感情?(作者对刺猬的喜爱)“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谁来解释“高明”?(见解、技艺高超)板书:高明这是作者对刺猬的赞赏。6.刺猬偷枣的本事到底高明在什么地方呢?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刺猬偷枣的部分,多读几遍,下一节课我们重点体会。设计意图:在认识生字词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引出文中的重点句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三、指导写字。1.“暗、伸”是左右结构,书写时左窄右宽。“匆”不要写成“勿”。“堆”左边“土”字最后一笔是提。“偷”注意右边“俞”的结构。2.学生练习书写。3.展评,纠错。设计意图:巩固生字新词。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新词,了解了刺猬偷枣的故事。

    30、那么刺猬偷枣的本事到底高明在什么地方呢?下一节课我们继续研读这个可爱的小动物。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重点研读句子,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2.讲述刺猬偷枣的故事。一、复习导入。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带刺的朋友,它是谁呢?(刺猬)它做了一件什么事呢?(板书:偷枣)作者不但喜爱它,还非常赞赏它,这是为什么呢?出示: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设计意图:复习导入,用重点句子引出小动物的聪明,用“高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再读课文,体验感悟。(一)品读枣。1.过渡:到底是多么诱人的枣会吸引这位带刺的朋友来偷枣呀?从书上找出描写枣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出示:秋天,枣树上挂满了红枣,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


    注意事项

    本文(部编三年级语文第七元教学设计上册.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