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控制测量实训心得体会文章.docx

    • 资源ID:25750410       资源大小:32.05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控制测量实训心得体会文章.docx

    1、控制测量实训心得体会文章控制测量实训心得体会文章 控制测量:在测区内,按测量任务所要求的精度,测定一系列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建立起测量控制网,作为各种测量的基础,这种测量工作称为控制测量。下面是带来的控制测量实训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控制测量实训心得篇一 一.实习目的 熟练掌握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及记录方式。练习使用用于二等水准测量的电子精密水准仪的操作方法及其电脑软件的解算方法、光学精密水准仪的的操作方法及其解算方法。掌握导线测量的测量步骤、仪器使用的方法。熟练掌握四等水准测量、二等水准测量及导线测量的操作方法并能够对测量工作有总体的认识,对城市测量规范有基本的了解。 1.1实习安排 小

    2、组成员:周涛、李佳、姜日山、李宁、李宏达 20XX-09-1320xx-09-25:四等水准测量,根据已知水准点的高程,测量其他水准点的高程; 20XX-09-2620xx-10-09:二等水准测量,根据已知水准点的高程,测量其他水准点的高程; 20XX-10-1020xx-10-16:四等导线测量通过测角和量距,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 20XX-10-1720xx-10-23:GPS测量 1.2实习任务 在八周实习期间完成,小组成员每人用DS3水准仪完成一次四等水准测量,与第一小组用徕卡DNA03和光学水准仪共同完成一次二等水准测量,用拓普康全站仪完成导线测量,在实习结束后提交实习报告。实习过

    3、程中所有程序步骤都要严格按照城市测量规范的要求进行测量。 1.3测区概况: 测区本溪市石桥子经济开发区测区内大部分为丘陵,公路,测区开阔高建筑少,选点都在路边或高地,方便测量通视条件好。点位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GPS测量做准备),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传送通道,其距离不得小于50m。同时点位设在交通便利,有利于其他观测手段扩展与联测的地方,地面基础稳固,便于点的保存,测量路线为学校北门出去沿香槐路西走,到中央大街经过红旗村,再沿着沈本产业大道直到学校东门,到北门所形成的闭合环。路线总长五公里左右,路面平整,车流量较大,其中中央大街到产业大道一段路为窄土道,有坡度较大部分,总体来说测区测

    4、量条件较好。 二.实习内容 2.1四等水准测量 测量任务:是在两周内完成五组测量数据,即小组内每人一组测量结果。实习地点即是整个测区范围内。 测量要求:(1)进一步熟练水准仪的操作,掌握用双面水准尺进行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与计算方法。(2)熟悉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掌握测站及线路的检核方法。视线高度0.2m;视线长度80m;前后视视距差3m;前后视距累积差10m;红黑面读数差3mm;红黑面高差之差5mm。 测量设备:DS3水准仪1台(以矫正),脚架一个,双面水准尺2支,记录板1块。 测量步骤: 双面尺法四等水准测量是在小地区布设高程控制网的常用方法,是在每个测站上安置一次水准仪,但分

    5、别在水准尺的黑、红两面刻划上读数,可以测得两次高差,进行测站检核。除此以外,还有其他一系列的检核。 (1)从选定的第一个水准点出发,沿闭合水准路线,依次测量,最终回到第一点形成闭合环,全程共设置6个水准点。 (2)安置水准仪的测站至前、后视立尺点的距离,应该用步测使其大致相等。(注意:立在水准点上的水准尺不能垫尺垫,但在转点处必须立尺垫。) 在每一测站,按下列顺序进行观测: 后视水准尺黑色面,读上、下丝读数,精平,读中丝读数; 前水准尺黑色面,读上、下丝读数,精平,读中丝读数; 前视水准尺红色面,精平,读中丝读数; 后视水准尺红色面,精平,读中丝读数 (3)记录者在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中按表头表

    6、明次序记录各个读数,为计算结果: 后视距离=100- 前视距离=100- 视距之差=- um;视距差=上站+本站 红黑面差=+K-,(K=4.687或4.787) =+K- 黑面高差=- 红面高差=- 高差之差=-=- 平均高差=1/2+ 每站读数结束(),随即进行各项计算(),并按技术指标进行检验,满足限差后方能搬站。 结果计算:计算线路的高差闭合差。按四等水准测量的规定,线路高差闭合差的容许值为20adic;L mm,L为线路总长(单位:km)。 国家四等水平测量规范表 等 级 视距长度(m) 前后视距差(m) 前后视距累计差(m) 基.辅分划读数差(mm) 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mm)

    7、 四 80 5.0 10.0 3.0 5.0 注意事项: (1)四等水准测量比工程水准测量有更严格的技术规定,要求达到更高的精度,其关键在于:前后视距相等(在限差以内);从后视转为前视(或相反)望远镜不能重新调焦;水准尺应完全竖直,最好用附有圆水准器的水准尺。 (2)每站观测结束,已经立即进行计算和进行规定的检核,若有超限,则应重测该站。全线路观测完毕,线路高差闭合差在容许范围以内,方可收测,结束测量。 2.2二等水准测量 二等水准测量由两个小组合为一个组共同测量,测量人员: 第一小组:何欢、高锁、黄向阳、贾吉丰、郭嘉兴 第二小组:周涛、李佳、姜日山、李宏达、李宁、 测量任务为每小组一份电子精

    8、密水准仪测得的测量数据,另外学会使用光学精密水准仪,掌握其操作方法及记录方法。实习地点为整个测区范围内,采用四等水准测量所选取的水准点。 二等水准测量中我们用的是徕卡DNA03自动安平精密水准仪,与其配套的是条形码尺。 步骤:从选定的第一个水准点出发,沿闭合水准路线,依次测量,最终回到第一点形成闭合环,全程共设置6个水准点。 1、电子精密水准仪 开机进入水准测量界面,该功能是用于一般的水准测量和配合碎部点测量和放样。 在应用程序里的子目录依次是1 水准测量、2 线路测量、3 线路平差、4 检验调整。二等水准网的水准路线测量应选择2 线路 测量程序。在线路测量程序里,子目录依次是设置作业、 设置

    9、路线、设置限差。 设置作业 在作业里,我们需要创建新的作业名称, 选择作业 如果没有设置,仪器会自动默认DEFAULT的作业。设置线路 在设置新的作业之后,仪器会自动创建一个新的水准路线增加 线路显示在窗口。 设置限差 线路水准测量中,所有的技术指标都在限差中设置各项限差。 如图一:在输入后视点号PtID和该点的高程H0后,对该后视点进行测量,得出后视读数Back,视距Dist、视线高程Hcol,这时后视点测量完毕,光标进入按回车键,即进入前视点测量。 如图二:此时显示后视点名PtBS,输入前视点名后,即可对前视点进行测量,Fore为前视读数,前视视距Dist,后视点A1到前视点A2的高差为d

    10、H,前视点的高程为H。 光标进入按回车键,即进入图一界面,此时以A2为后视,按上述步骤进行所有的水准测量。 按SHIFT+USER即进入FNC功能,它提供一些快速调用的功能,当仪器处于其它功能状态下,在不退出该功能,可以随时调用FNC功能,使得功能调用相当灵活。 测试:用于测试标尺读数和视距,以便检查视线高和视距长度是否超限。 查看:用于查看测量信息。编码:用于对测量数据进行编码。点号:用于输入前视点点号。输入:用于手工输入测量值(标尺读数、视距)。 测量程序为BFFB(后前前后) 、BFFB(后前前后)交替测量,在仪器的显示屏幕上有提示,按提示测量,所得数据自动存入存储卡中,如有超过所设置的

    11、线限差,也会有提示,显示超限,需要重新观测,直到合格为止。 在二等测量过程中,立尺人员需要保证水准尺的圆水准器气泡居中,这样才能使测量结果合格准确,节省时间。 我们两个小组共十个组员,轮流操作测量,保证大家都能熟练操作,达到实习目的,由于二等测量精度要求较高,所以前后视距差不得超过一米,需要用皮尺量取前后。 2、光学精密水准仪 具体操作步骤: (1)、整平仪器。 (2)、望远镜对准后视水准尺,转动倾斜螺旋使符合水准气泡居中,用上下丝读基本分划读取视距,读取四位。 (3)、接着转动倾斜螺旋使气泡精密居中,转动测微螺旋使楔形丝照准基本分划,读取分划线三位测微器两位。 (4)、旋转望远镜照准前视水准

    12、尺,使气泡精密居中,用楔形丝照准基本分划并读数,然后按上下丝视距丝读取视距。 (5)、用楔形丝对准辅助分划进行读数。 (6)、再转向后视尺,转动倾斜螺旋使气泡影像精密符合,进行辅助分划读数,至此一个测站的观测工作结束。这为奇数的后-前-前-后的观测程序,偶数站得观测程序为钱-后-后-前。 二等测量各项限差 等 级 视 线 长 度 前后视距差m 视距累计差m 视线高m 基辅差mm 基辅高差之差 mm 水平路线测 段往返测高 差不符值 仪器类型 视距m 二 DNA03 0.5 实习日记(每日一篇)实习报告(8000字) 四、技术依据 (一)技术依据: 1、 平面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程采用1

    13、956年黄海高程系。 2、工程测量规范(CJJ8-99)。 3、1:500、1:1000、1:20xx地形图图式。 4、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 5、测量学实习指导书及测量学课本。 6、本地形测量技术设计书。 五、实习心得 在这次为期两个月的实习过程中,我基本掌握了课堂所学的测量学知识,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水准仪、全站仪测量距离、角度、高差等。当第一天开始测量的时候,我的心里还一阵阵的发愁:该如何把任务进行下去。可当动手的时候,发现其实并不难,听老师讲解一遍自己动手操作一遍,就基本掌握了方法。要想提高效率和测量精度,还要经常练习,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 通过

    14、这次的实训, 通过实际的测量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实验仪器的操作更加熟练,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我体会到,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另外这次测量实习也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深化了友谊。当然在实习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一矛盾,各有各的方法和见解,但是我们能够及时地进行交流和沟通,得到统一的答案!实训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每个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怎样熟练的使用全站仪和水准仪,并且能够单独的完成一项工作,达到相应的锻炼效果后进行轮换,以达到共同进行的目的,而不是单

    15、纯抢时间,赶进度,草草了事收工,在这一点上我们本组是做的很认真的,每个组员都分别进行独立的观察,记录每一站,对全站仪测量都是在现场进行计算,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没有对上一步的检核,绝不进行下一步的测量,做到步步有检核,回来后还要对内业进行准确计算,因为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避免测量的不准确还要进行重测。即使重测,我们怀着严谨的态度,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我们深知搞工程这一行,需要的就是细心、耐心、毅力和做事严谨的态度。所以我们一直在克服以前的缺点,一步一个脚印的想前迈进! 从这次实习中我总结出了几点来避免较大的误差,例如: (1)标尺要立直,尽量避免晃

    16、动,有晃动时,应该选择数据最小的时候进前一定将视野的气泡调平(两侧的线重合),否则造成的误差会整理很大。 (2)在读取数据时,每位成员都要细心,既要看得准,还要果断,不能犹豫不决,任何一个错误都有可能导致最终的成果的报废。 (3)选点非常重要,点一定要选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时要注意并非点越多越好,相反选取的无用点过多不但会增加测量、计算和绘图的劳动量和多费时间,而且会因点多而杂乱产生较大的误差。 最后,感谢指导老师的耐心和理解,感谢学院给予我们这样难得的机会,以及同学们的共同努力。 控制测量实训心得篇二 为时三周的测量实习即将结束了,虽然开始时大家都感到好累,但看到我们的收获我们大家还是很高兴

    17、的。我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对以前零零碎碎学的测量知识有了综合应用的机会。控制测量和地形图测绘过程的整体概念有了一个良好的了解,我学会了更熟练的使用水准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与工具,并且全站仪有了一些基本的认识,对较好的掌握图根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很好的巩固了理论教学知识,提高了实际操作的技能。原先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测量知识也都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而相互对照将我的测量知识和水平提高了不少,现在想来这场痛苦的实习是必要的. 同时在这场实习中让我再次认识到实习的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每个人的一个粗心,一个大意,都可能直接影响工程的进度,甚至是带来一生都无法弥补的

    18、损失。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这次测量实习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 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虽然有时间我们会因为一些实习中的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吵的耳红面赤,但大家都想着这样把要完成的这次实习完成的更加完美。 在这次的实习中我们对以前的学习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 水准测量。我们第一次做的是从学校到平顶山的水准路线,这个主要是为了给以后的做导线测量做一个奠基的作用。在完成这第一次的任务中我们就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在出学校的时候遇到的问题主要是过往的车辆和人都直接影响了我们测量的正常进行,但在进行测量的过

    19、程中我们保持那种平静的心态来寻找合适的机会,来完成精细的工程测量。在检验所测数据的时候,做到发现错误立即解决对读数超线的时候立即返工,同时还发现第三测量工作一般都在规定的记录表格上如实地反映出测、算过程和结果,表格中有计算校核,um;a一um;b=um;h,这只说明计算无误,但不能反映测量成果的优劣。外业结束后,进行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在限差允许的范围内,即按水准路线长度或测站数进行调整,若超过限差,必须重测。只到合格为止。最后在我们上山的时候也遇到了一些麻烦,只要是上山的时候高程在短距离就相差的很大,有时在前视读数直接在3以下了,或者是后视读数在27以上了,这样我们在上山的时候就打Z字型上山,

    20、同时在上去的同时选点,测量都要格外注意。只到在2天后我们符合到山上的那个点上时,才结束了这次的符合水准路线。 2. 角度测量。在角度测量对于我们专业科的学生来说要求非常高,用的是J-2的仪器。这就要求我们一直都秉着做事严谨的作风,对于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在每一个间歇点上,检验如果超限则立即返工重测。在实习中为了避免大的误差我们也都总结了不少经验,例如我们采用盘左和盘右观测取平均数的方法,可消除照准部偏心误差、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横轴不垂直于竖轴的残余误差。但竖轴倾斜误差不能采用此法消除。竖直角观测时采用此法可消除指标差的影响。又如在短边上的端点观测角度时要特别注意对中,照准目标时要尽量瞄准目

    21、标的底部,因为它们对测角的影响与距离成正比。为了消除度盘的刻划误差,需要配置度盘的位置,每测回变换进行配置。在角度测量时我们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主要是仪器下沉和路边行人带来的影响。由于做导线的时候选点都较远,过往的车辆行人都是很大干扰,所以有时候必须在人少的时候抓紧时间干。角度测量过程中,让我们都看到了严谨作风在干活中的重要性,经过角度测量后我们更好的团结到一块。 3. 做导线的最后一步是测距。在完成了角度测量之后,邓老师和高老师又让我们见识了一种新仪器:全站仪。教了一些关于全站仪的基本操作,对于全站仪的快速对中整平,在仪器上的一些测距等一些操作,对于这种仪器我们都有了更深的认识。在2位导师兢兢业

    22、业的带领下,我们迅速熟悉了全站仪的 基本操作。 。 最后经过每个组员的和谐工作我们也完成了图的工作,看到我们花好的图大家也都兴奋不已.如今的测量也算接近尾声了,感觉收获真的不少,当然其中不乏老师的教诲和同学的帮助.今天还于我们组的同学交流测量中的经验大家感觉收获都很多,有的说仪器的展点很重要关系到误差的大小,对于架仪器及测量的速度可以说是一次飞跃,在我们面临各种问题的同时我们也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以后踏入社会有了一个很好的的接轨。感谢学校给我们的这次机会,让我们能更好的迎合社会需求。 (一)、实习的目的 控制测量学是研究精确测定和描绘地面控制点空间位置及其变化的学科。它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各

    23、种工程建设、城镇建设和土地规划与管理等工作。它是各种测量学的基础。所以控制测量的实习非常重要。 控制测量学集中学习是在课堂结束之后在实习地集中的实践性教学,是各项课间的综合应用,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必要环节。通过实习,不仅了解到了控制测量的全过程,系统地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和检校、待定点计算的基本技能,而且为今后解决实际工程中的有关问题打下基础,还能在业务组织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方面的锻炼。在实习中培养了我们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塌实求实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献身精神和团结协作的集体观念。 (二)、实习的组织与安排 准备好理论知识,掌握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以及仪器的使用规范及过程,协调好分组的

    24、搭配。 以各个班为单位建立测量实习队,3-4人一组,分若干小组。具体分组情况:导线测量分组情况(共4人)。 组员: 项目与内容 时间安排(天) 任务与要求 实习动员、借领仪器工具、仪器效验 0.5 作好测前准备工作 三角测量 8 每人观测3-4点,每个测站6测回 精密水准测量 8 熟练掌握观测方法、要领,每人往返2-3KM 操作考核 1 抽签考核 实习总结 2.5 整理成果、编写实习报告、归还仪器 (三)、实习的仪器和工具 导线测量:J2经纬仪一台(带角架) 测钎两个 皮尺一把 全站仪一套(班级合用) 方向观测记录板及记录表。 (四)、实习的技术要求 一、导线测量技术要求 等级 导线长度(km

    25、) 平均边长(km) 测角中误差() 测距中误差(mm) 测距相对中误差 测回数 DJ2 方向角闭合差() 相对闭合差 三等 14 3 1.8 20 1/150000 10 3.6adic;n 1/55000 四等 9 1.5 2.5 18 1/80000 6 5adic;n 1/35000 一级 4 0.5 5 15 1/30000 2 10adic;n 1/15000 二级 2.4 0.25 8 15 1/14000 1 16adic;n 1/10000 三级 1.2 0.1 12 15 1/7000 1 24adic;n 1/5000 二、方向观测法各项限差() 经纬仪型号 光学测微器两

    26、次重合读数差 半测回归零差 一测回内2C较差 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 DJ2 3 8 13 9 (五)、实习的过程 一、仪器检验(J2的经纬仪) 在一测区开始作业前应对光学经纬仪进行以下项目的检验: 照准部旋转正确性的检验; 光学测微器行差与隙动差的测定; 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之差的测定; 垂直微动螺旋使用正确性的检验。 二、导线的布设 我组导线采用附合导线,以高级控制点19,19,中19好点为起始点,以19-19边的坐标方位角为起始坐标方位角,经1-10共十个点,附合到另外两个高级控制点 A38,A39中的A38点,并以A38-A39边的坐标方位角为终边坐标方位角。实地踏勘、选点并建立标志,并

    27、对导线点进行统一编号。 三、测角 导线采用J2经纬仪,按测回法来观测,测角时要么全部观测导线的左角(位于导线前进方向左侧的角),要么全部观测右角,并严格按照操作程序来操作。每个人进行两个测回进行测角(见表数据) 四、测边 测边采用全站仪来观测,并进行往返观测取平均值。(见表数据) (六)、实习的数据处理 一、检查复核 应全面检查导线测量外业记录、数据是否齐全,有无记错、算错,成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起算数据是否正确。 绘制导线略图,把起算数据、观测数据标注在图上相应的位置。应对标注的数据进行复核。 确定内业计算中的取一级导线位要求,本导线采用一级导线,角度取位至秒,边长和坐标取位至毫米。 二、准

    28、备工作 准备导线计算表(见表数据) 三、计算过程(见表数据) 角度闭合差feta;的计算 feta;=um;eta;测-um;eta;理 um;eta;测为所有水平角观测角的总和 um;eta;理为所有水平角的理论值的总和 角度闭合差调整 如果角度闭合差feta;不满足规范要求,则说明所测角度不符合要求,应重测水平角。若满足要求,则可将角度闭合差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角度中去。 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lpha;i+1=lpha;i+eta;i-180 坐标增量的计算 elta;xij= D ijcoslpha;ij elta;yij=D ijsinlpha;ij 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 fx=u

    29、m;elta;x计算-um;elta;x理论 fy=um;elta;y计算-um;elta;y理论 导线全长闭合差的计算: fD=adic;f2x+ f2y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的计算: K= fD/um;D K是用分子为一的分式表示,是衡量导线是否符合精度要求的另一重要指标。 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调整 如果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K小于规范规定的限差值,则可对坐标增量闭合差进行调整。调整的原则是:将fx 、fy按边长的大小成比例反符号分配到各边的 坐标增量中去。 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根据起算坐标及改正后的各边坐标增量,直接相加减得到各导线点的坐标 (七)、实习的心得体会 一、这次导线测量的收获体会:通过

    30、这次的测量实习,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也遇到了书本上不曾考虑到的问题。比如更加熟练的对实验仪器的操作,学会了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积累了一些处理实际问题的经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也更加了解实习的过程,培养了同学间的交流合作能力。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更不会对自身有什么提高,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队精神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 二、实习中遇到的经验教训:实习中的每一个注意点都有其实际意义,忽视每一点都会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导线点的布设的位置对实际测量时的进度有很大的影,比如在路口经常有车来往,避免布点;实验仪器的整平对中对实验数据的误差有很大的影响;水准测量和水平角观测均需检查闭合差,超过限差一定要重新测量,不然容易返工。 三、导线测量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水平角观测方向数不多于3个时可不归零。各测回应均匀地分配在度盘和测微器的不同位置上。 2.水平角方向观测应在通视良好、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全部测回宜在一个时间段内测完。 3.观测过程中,气泡中心位置偏离不得超过1格;气泡偏离接近1格时,应在测回间重新整置仪器。 4.在观测过程中,两倍照准差(2c)的绝对值,DJ 1 型经纬仪不得大于20;DJ 2 型不得大于30。 5.当方向总数超过6个时,可分两组观测,每组方向数应大


    注意事项

    本文(控制测量实训心得体会文章.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