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重庆市第一中学 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附答案.docx

    • 资源ID:25920251       资源大小:543.55KB        全文页数:4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重庆市第一中学 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附答案.docx

    1、重庆市第一中学 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附答案重庆市第一中学 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合成或运输的过程中不需要消耗ATP的是( )A胰岛素的合成过程 B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C人成熟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 D根毛细胞吸收K+的过程2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中,显微镜下可依次观察到甲、乙、丙三种细胞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观察甲到观察乙须将5倍目镜更换为10倍目镜B甲、乙、丙可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C与甲相比,乙所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低D由乙转变为丙的过程中,没有水分子从胞内扩散到胞外3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取母乳中的抗体和半乳糖。这两种

    2、物质运输的方式分别与下列哪两个例子中的运输方式相同浆细胞分泌抗体蛋白变形虫吞食草覆虫碘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人体内红细胞吸收葡萄糖A和 B和 C和 D和4为测量植物细胞膜的通透性,以胡萝卜(液泡中含有花青素)为材料进行下列实验:将不同切片放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中处理1 min取出,再分别放在清水中浸泡1 h而获得不同的切片浸出物溶液,通过测量这些溶液的吸光度计算浸出物溶液的花青素含量,结果如图所示。对这个实验方案的叙述,正确的是( )A缺乏对照组实验B缺乏对等量原则的描述C所选择的测量指标不能反映浸出物溶液中花青素的含量D实验目的是测量浸泡时间对植物细胞膜的透性影响5“膜流”是指细胞的各种膜结构

    3、之间的联系和转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破伤风杆菌和酵母菌均能发生“膜流”现象B红细胞吸水涨破是“膜流”现象的典型例证C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与“膜流”无关D“膜流”现象说明生物膜成分和结构相似6图甲表示突触,图乙表示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a处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图甲中a处释放的递质都能使b处产生如图乙所示的电位变化C图乙中时膜内外电位差为40 mVD若神经纤维处于图乙中对应状态时,Na+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7下列关于物质运输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参与自由扩散的膜结构物质主要是磷脂B通常情况下,主动运输是由低浓度一侧向髙浓度一

    4、侧运输C胞吞作用不需要能量和转运蛋白D利用胞吐作用运输的物质主要是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8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选用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是因为该细胞具有( )A结构完整的细胞核 B功能完善的细胞膜C能够流动的细胞质 D易于观察的大液泡9由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方式a离不开载体蛋白的协助B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10将生鸡蛋的大头保持壳膜完好去掉蛋壳,小头开个小孔让蛋清和蛋黄流出。将蛋壳内灌入15的蔗糖溶液,然后放在烧

    5、杯的清水中并用铅笔标上吃水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卵壳膜相当于渗透装置中的半透膜B半小时后吃水线低于烧杯的水面是由于清水渗入蛋壳所致C若将清水换为15的NaCl溶液,则蛋壳先上浮后下沉D若将正常的线粒体放入清水中,则线粒体内膜先涨破11下图中说明了物质和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均为主动运输B和为主动运输,和为被动运输C、和为渗透作用D为主动运输,、为被动运输12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多种,其运输速率与影响因素的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图可表示脂溶性物质的跨膜运输B图可表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C腌制糖醋蒜时蔗糖进入细胞的方式可用图表示D图、达到最大运输速率后的限制

    6、因素相同13下列过程都不会使ADP含量增加的是( )AK+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C3化合物还原成葡萄糖B暗反应中CO2的固定,线粒体中的H与O2结合C甘油和酒精进入细胞,氨基酸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D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水的光解14不能用图来准确表示下列哪一组概念之间的关系( )AA表示原核生物, B、C、D可分别表示细菌、蓝藻、酵母菌BA表示固醇,B、C、D可分别表示维生素D、性激素、胆固醇CA表示细胞器,B、C、D可分别表示高尔基体、溶酶体、中心体DA表示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B、C、D可分别表示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15水稻对土壤中低浓度镉的富集水平仅次于生菜。袁隆平团队将水稻的吸

    7、镉基因敲掉,创造了去镉大米,解决了中国人“吃得安全”这一难题。相关知识的理解,正确的是( )A镉离子进入水稻细胞的过程叫做渗透作用B镉在水稻细胞内富集,由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导致C水稻吸收镉离子的能力受环境温度和氧气浓度的影响D水稻基因的特异性,决定了磷脂分子的特异性吸收镉元素16如图所示为物质进出细胞的三种方式,中的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代表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BK和葡萄糖分别以方式进入红细胞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是通过方式进行的D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17如图所示,在U形管中部c处装有半透膜(可以让单糖穿过,但不能让二糖穿

    8、过),在a侧加入清水,在b侧加入以下哪种等体积溶液时,会使a侧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A葡萄糖溶液 B蔗糖溶液C麦芽糖溶液 D淀粉水溶液18将紫色鸭跖草叶片下表皮细胞浸润在大于细胞液浓度的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发现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原因有可能是( )是死细胞 大量吸水 大量失水 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A B C D19人工无蛋白质的脂双层和生物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情况如下表(运输速率:O2CO2甘油),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气体分子、小的不带电的极性分子水大的不带电的极性分子(葡萄糖)离子(Ca2+、K+、Cl-等)人工膜通过少量通过不通过速率相同且较低生物膜通过通过通过通过速率各不相同

    9、A生物膜上有协助水分子通过的载体蛋白B生物膜对K+、Ca2+等离子的通透速率有差异C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D葡萄糖不能通过人工膜是因为无能量供应20下图表示某些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与b过程没有发生穿膜运输Ba与b运输的物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Cb过程可导致膜成分的更新Da与b分别是细胞摄取养分和排泄废物的主要方式21图为物质运输方式的概念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需要消耗ATP的过程是B血浆中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C过程的运输速率在一定范围内随浓度差的增加而加快D物质通过所示过程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22Na+-K+泵是普遍存在于

    10、动物细胞表面的一种载体蛋白,如图所示,它具有ATP酶活性,能将Na+排出细胞外,同时将K+运进细胞内,以维持细胞内外Na+和K+的浓度差。载体蛋白1和载体蛋白2依赖细胞两侧的Na+浓度差完成相应物质的运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所示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B图中细胞对C6H12O6和K+的吸收方式属于主动运输C载体蛋白2可能与细胞内pH的调节有关D图中各种载体蛋白只具有运输功能23下图为某种离子跨膜运输的示意图,由此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图中离子过膜的正确顺序是乙丙甲B离子过膜有随机性并消耗ATP中的能量C磷脂的运动使离子过膜的通道自动开闭D图示的离子通过膜方式为协助扩散24胃内

    11、的酸性环境是通过质子泵维持的质子泵催化1分子的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可驱动1个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和1个K+从胃腔进入胃壁细胞,K+又可经通道蛋白顺浓度进入胃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K+进入胃腔不消耗能量B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属于主动运输C胃壁细胞内K+的含量影响细胞内液渗透压的大小DK+进出胃壁细胞需要相同载体蛋白的帮助25某种植物细胞在浓度分别为200mmol/L和400mmol/L的M物质溶液中,细胞吸收M的速率都是10mmol/min。对此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 )A细胞吸收M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 B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主动运输C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D所需能量供应不足二

    12、、多选题26将生鸡蛋的大头保持壳膜完好并去掉蛋壳,小头开个小孔让蛋清和蛋黄流出,向蛋壳内灌入15%的蔗糖溶液,然后放在水槽的清水中并用铅笔标注初始的吃水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壳膜相当于渗透装置中的半透膜B半小时后吃水线低于水槽的初始水面是由清水渗入蛋壳所致C若将清水换为15%的NaC1溶液,则蛋壳先上浮后下沉D若将正常的线粒体放入清水中,则线粒体内膜先涨破27钠钾泵是普遍存在于动物细胞表面的一种载体蛋白,如图所示,它具有ATP酶活性,能将Na+排到细胞外,同时将K+运进细胞内,维持细胞内外Na+和K+的浓度差。载体蛋白1和载体蛋白2依赖于细胞膜两侧Na+的浓度差完成相应物质的运

    13、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示钠钾泵运输K+和Na+的方式相同,B如果钠钾泵的功能出现障碍,图中葡萄糖和H+的运输均不会受到影响C载体蛋白1和2能运输多种物质,所以其功能没有特异性D钠钾泵能催化ATP水解释放能量28某一细胞能通过细胞膜从环境中吸收小分子“M”物质,M物质的吸收方式为主动运输的判断依据有( )A细胞中M物质浓度高于环境溶液中M物质浓度时,也会发生M物质的吸收B只有在氧气存在的条件下才会发生M物质的吸收CM物质的吸收存在最大值,且吸收结束后膜两侧存在M物质的浓度差DM物质的吸收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氧气浓度变化而变化,且需要载体协助29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

    14、透性,结果如图,据此能得出的推论是()A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H2O通过的物质B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具有选择性C离子以主动运输的方式通过人工膜D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30下表是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发生的变化,能说明的事实是( )蔗糖溶(mol/L)细胞变化045发生质壁分离040无035有胀大趋势A细胞膜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B细胞液的浓度为04 mol/L左右C细胞是否有生命D原生质层是否有选择透过性三、非选择题31下面的甲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I、II、III、IV、V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P分别为构

    15、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乙图表示物质X和P进出人红细胞时跨膜运输的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A代表的元素是(用元素符号填写)_,Z的中文名称叫_。(2)甲图中P的结构通式为_;写出由P形成的结构层次_。(用箭头和文字表示)(3)大分子物质IV中,具有物种特异性的是_,IV的结构具有多样性,其直接原因是_。(4)乙图中,X和P运输的共同点是都需要_,如果将乙图所示细胞放在无氧环境中,乙图中_(填字母)的跨膜运输不会受到影响,原因是_。32下图甲表示由磷脂分子合成的人工膜的结构示意图,下图乙表示人的红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情况,图丙中A为1 molL的葡萄糖溶液,

    16、B为1molL的乳酸溶液,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图丙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_。(2)图乙中,葡萄糖和乳酸跨膜运输的共同点是都需要_,如果将图乙所示细胞放在无氧环境中,图中_(填“葡萄糖”、“乳酸”或“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不会受到影响。(3)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作为图丙中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侧液面;如果在图甲所示人工膜上贯穿上图乙的蛋白质,再用作图丙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_右侧液面(填“高于”、“低于”或“等于”)。33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可与外界溶液构成渗透系统进行渗透吸水或渗透失水。下图甲表示渗

    17、透装置吸水示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图丙表示成熟植物细胞在某外界溶液中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甲漏斗液面上升可知,实验初始时c两侧浓度大小是a_b。由图乙可知漏斗中溶液吸水速率在_,最终液面不再上升,当液面不再上升时,c两侧浓度大小是a_b。(2)图丙中相当于图甲中c结构的是_(填序号),结构中充满的液体是_。此时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是_。A细胞液外界溶液 B细胞液外界溶液 C细胞液外界溶液 D都有可能(3)把一个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入清水当中,发现细胞液泡体积增大,说明细胞在渗透吸水,细胞能否无限吸水?_,原因是_。

    18、(4)把一个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入低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现细胞液泡体积也在增大。当液泡体积不再增大时,细胞液浓度是否一定和外界溶液浓度相等?_。34现有A、B、C三瓶外观一样但没有标签的溶液,已知三种溶液是质量浓度为0.1 g/mL的蔗糖溶液、0.3 g/mL的蔗糖溶液和0.1 g/mL的葡萄糖溶液。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设计了两组实验。(注:图中半透膜允许溶剂和葡萄糖分子通过,不允许蔗糖分子通过)实验:同时将等量的A液和B液分别放入U形管的左、右两侧,一段时间后,左侧的液面升高;实验:将等量的B液和C液分别放入U形管的左、右两侧,一段时间后,液面发生了下列变化:右侧先升高后降低。(1)

    19、本实验应用的原理是_。(2)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A液是_,B液是_。(3)用紫色洋葱鳞片叶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方式的实验中,常选用_溶液,观察指标主要有_、_及细胞大小。35下图为三种不同类型的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细胞中都有的细胞器是_。 (2)B 细胞能分泌某种抗体,该抗体在核糖体上合成后,依次经过哪些膜结构分泌到细 胞外_(用数字和箭头表示)。此过程需要_提供能量(用 数字表示) (3)可用_ (填物质)将 A 细胞的细胞壁去除,然后与 B 细胞融合,该 融合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_。 (4)C 细胞与 A 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_。C 细胞内含有_和_(填色素的名称)

    20、,其代谢类型是_。 (5)假设 A 为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若将其浸入 0.3 gmL 的蔗糖溶液中,细胞 会产生质壁分离,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的现象是: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 中_ , _。【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自由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不需载体和能量,常见的有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需要

    21、载体,不需要能量,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的方向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常见的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等。【详解】A、胰岛素的合成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大分子的合成需要消耗ATP,即该过程中有ATP的消耗,A错误;B、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是通过胞吐方式完成的,该过程需要消耗ATP,B错误;C、人成熟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为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C正确;D、根毛细胞吸收K+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该过程中需要消耗ATP,D错误。故选C。【点睛】2B解析:B【解析】【分析】本题以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为素材,考查显微镜使用方法和渗透作用相关知识。【详解】根据图示中的细胞大

    22、小和标尺,可以判断由观察甲到观察乙显微镜放大倍数不变,A错误;由甲到乙可以表示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由乙到丙可以表示已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B正确;据图可知,乙所示细胞质壁分离程度比甲大,说明乙细胞失水较多,细胞液浓度较高,C错误;由乙转变为丙是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该过程中单位时间内由胞外扩散到胞内的水分子数多于由胞内扩散到胞外的水分子数,D错误。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图中细胞大小和标尺判断实验过程中显微镜放大倍数不变。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增大放大倍数时,一般不调换目镜,而是调换物镜。本题易错选D,错因在于未能正确理解发生

    23、渗透作用时溶剂分子是可以双向通过半透膜的。3B解析:B【解析】【分析】小分子的物质运输方式包括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其中被动运输又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大分子物质运输方式是胞吐(内吞)和胞吐(外排),依赖于膜的流动性,需要消耗能量。物质运输方式的判断:【详解】免疫球蛋白是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只能是胞吞(內吞);半乳糖是小分子物质,小分子的物质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本题题干中提出“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小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中消耗能量(ATP)的只有主动运输一种方式,所以吸收半乳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浆细胞分泌抗体蛋白的方式为胞吐;变形虫吞食草覆虫的方式属于胞吞;碘进入甲状腺滤

    24、泡上皮细胞是逆浓度,为主动运输;人体内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协助扩散。故选B。4B解析:B【解析】【分析】分析题干题图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测定植物细胞膜的透性,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不同温度之间可以相互对照,因此温度的自变量,浸出物溶液的花青素含量是因变量,由实验结果可知,40之前,植物细胞膜的透性几乎没有发生变化,超过40后,随温度升高,植物细胞膜的透性快速升高,说明高温使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功能降低,甚至失去选择透过性功能。【详解】A、该实验不同温度之间可以相互对照,A错误;B、该实验没有对等量原则的描述,B正确;C、所选择的测量指标能反映浸出物溶液中花青素的含量,C错误;D、实验的自变量是温

    25、度,因此目的是测量浸泡温度对植物细胞膜的透性影响,D错误。故选B。5D解析:D【解析】【分析】“膜流”是指细胞的各种膜结构之间的联系和转移,如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间可通过囊泡进行膜的转移,高尔基体可形成囊泡转移至细胞膜。【详解】A、破伤风杆菌属于原核细胞,没有生物膜系统,不会发生膜流,A错误;B、细胞吸水涨破没有发生膜之间的转移,不属于膜流,B错误;C、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内质网通过囊泡将初步加工的蛋白质运到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高尔基体通过囊泡将加工形成的蛋白质运往细胞膜,故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存在“膜流”现象,C错误;D、“膜流”是指细胞的各种膜结构之间的联系和转移,“膜流”现象

    26、说明生物膜成分和结构相似,D正确。故选D。6C解析:C【解析】【分析】甲表示突触,a表示突触前膜,b表示突触后膜。乙图中:静息电位是80mV,动作电位是钠离子内流引起的,恢复静息电位依赖于钾离子外流。【详解】A、图甲中a表示突触前膜,可以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A错误;B、图甲中a处释放的递质,可能是兴奋性或抑制性递质,会引起b的兴奋或抑制,B错误; C、由图可知,图乙中时膜内外电位差为40 mV,此时处于兴奋状态,C正确;D、若神经纤维处于图乙中对应状态时,Na+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D错误。故选C。7C解析:C【解析】【分析】1、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名称运输方向载体能量实例自

    27、由扩散(简单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不需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易化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要不需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需要需要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等2、大分子的运输方式: 胞吞和胞吐:大分子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详解】A、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因此参与自由扩散的膜结构物质主要是磷脂,A正确;B、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和消耗能量,通常情况下是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运输,B正确;C、胞吞作用需要消耗能量,但不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C错误;D、利用胞吐作用运输的物质主要是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D正确。故选C。8D解析:D【解析】【分析】植物细胞的

    28、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质壁分离复原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吸水,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紧贴细胞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详解】A、结构完整的细胞核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但与质壁分离现象的发生无直接关系,A错误;B、活的动物细胞的细胞膜功能完善,但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现象,B错误;C、活的细胞的细胞质能够


    注意事项

    本文(重庆市第一中学 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附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