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教版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单元测试.docx

    • 资源ID:26023098       资源大小:179.24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单元测试.docx

    1、人教版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单元测试2017届 人教版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8分)1下图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需设置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的对比实验,其中乙组作为对照组B若向B瓶和D瓶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则D瓶内的溶液会变黄C可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的时间长短,来检测CO2的产生速率D若C瓶和E瓶中溶液都变混浊,不能据此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解析:选CD瓶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生成酒精,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溶液与酒精反应变成灰绿色,而B瓶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不生成酒精,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无灰绿色出现。B瓶酵母

    2、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速率较快,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的时间较短,石灰水变混浊较快(混浊量较大);D瓶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速率较慢,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的时间较长,石灰水变浑浊较慢(混浊量较小)。2(原创题)图1表示三磷酸核苷的结构,图2表示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据图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1中N表示含氮碱基,若N为鸟嘌呤,则表示GTPB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和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CUTP、GTP分子中的高能磷酸键是直接由物质氧化获能产生的D人体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但能产生ATP解析:选C图1中N表示含氮碱基,若N为A(腺嘌呤),则表示ATP,若

    3、N为G(鸟嘌呤),则表示GTP,若N为U(尿嘧啶),则表示UTP。由图2可知,UTP和GTP分子中的高能磷酸键不是由物质氧化获能产生的,而是由ATP将高能磷酸基转移给UDP或GDP,进而生成UTP或GTP。3下面是真核细胞有氧呼吸过程的示意图。据图判断,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框与c框分别代表细胞质与线粒体基质B若葡萄糖为1分子,则R是12分子H2OCY代表H2O、Z代表CO2、S代表O2Da框、b框与c框所产生的ATP数量相等解析:选Ba、b、c框代表的分别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X、Y、Z、S、R表示的分别是丙酮酸、CO2、H2O、O2和H2O;1分子葡萄糖参与有氧呼吸,在第

    4、三阶段能够产生12分子的H2O;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合成的ATP比前两个阶段合成的ATP多。4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呼吸速率没有明显变化B细胞中ATP/ADP的比值下降可促进细胞呼吸C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D检测CO2的产生可判断乳酸菌是否进行细胞呼吸解析:选B细胞中ATP的合成与分解保持动态平衡,ATP/ADP的比值下降可促进细胞呼吸;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CO2的场所不只是线粒体基质;乳酸菌进行细胞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CO2。5下列有关生产措施或生活中所涉及的细胞呼吸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提倡慢跑,可防止因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人体肌肉酸胀乏力

    5、B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的过程中,pH发生变化是其死亡率上升的原因之一C利用醋酸菌及发酵罐生产食用醋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通气(无氧)D作物种子贮藏前需要干燥,主要是通过减少水分以抑制细胞呼吸解析:选C慢跑过程中肌细胞内氧气供应充足,可避免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使肌肉酸胀;酵母菌发酵过程中,因有大量二氧化碳的产生,pH会逐渐降低,从而引起酶活性的变化,这是引起酵母菌死亡的原因之一;醋酸菌是好氧菌,在发酵过程中要不断地通入无菌空气;作物种子在贮藏前需要干燥,使其散失大量自由水,以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消耗。6(2016湘中二模)不同种类的生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呼吸作用方式不同。若分解底物是葡萄糖,则

    6、下列对呼吸作用方式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若只释放CO2,不消耗O2,则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B若CO2的释放量多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C若CO2的释放量等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或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产乳酸的无氧呼吸D若既不吸收O2也不释放CO2,则说明该细胞已经死亡解析:选D若细胞只释放CO2,不消耗O2,说明只进行无氧呼吸;细胞进行有氧呼吸释放的CO2量等于O2的吸收量,若CO2的释放量多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若CO2的释放量等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或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产乳酸的无氧呼吸;若既不吸收O2也不释放CO

    7、2,也有可能是进行产乳酸的无氧呼吸。7用酵母菌使葡萄汁产生葡萄酒,当酒精含量达到12%16%时,发酵就停止了。有关解释不正确的是()A酒精对酵母菌有毒害作用B营养物质因消耗而不足C产物积累使pH发生改变D氧气过少导致其无法呼吸解析:选D酒精具有消毒的作用,对酵母菌同样有毒害作用;酒精含量达到12%16%时,发酵液中大量的营养物质被消耗,很难维持大量酵母菌的代谢需要;酒精发酵过程中,产物积累使pH发生改变,从而影响酵母菌的代谢;酒精发酵进行的是无氧呼吸,不需要氧气。8人的肌肉组织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两种,快肌纤维几乎不含有线粒体,与短跑等剧烈运动有关;慢肌纤维与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关。下列叙述错误

    8、的是()A消耗等物质的量的葡萄糖,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产生的H少B两种肌纤维均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丙酮酸和ATPC短跑时快肌纤维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故产生酸痛感觉D慢跑时慢肌纤维产生的ATP,主要来自线粒体基质解析:选D快肌纤维几乎不含线粒体,说明快肌纤维主要进行无氧呼吸,消耗等物质的量的葡萄糖,快肌纤维进行无氧呼吸比慢肌纤维(进行有氧呼吸)产生的H少;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都是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丙酮酸和少量ATP、H;短跑时快肌纤维进行无氧呼吸,从而产生大量乳酸,使人体产生酸痛感觉;有氧呼吸在第三阶段产生大量ATP,这一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9.呼吸熵(RQ放出的CO2量

    9、/吸收的O2量)可作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中O2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右图是酵母菌氧化分解葡萄糖的过程中氧分压与呼吸熵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呼吸熵越大,细胞有氧呼吸越强,无氧呼吸越弱Bb点有氧呼吸的强度大于a点有氧呼吸的强度C为延长水果保存的时间,最好将氧分压调至c点Dc点以后,细胞的呼吸强度不随氧分压的变化而变化解析:选B根据呼吸熵的含义可知,呼吸熵越大,细胞有氧呼吸越弱,无氧呼吸越强;b点氧分压大于a点,呼吸熵小于a点,故b点有氧呼吸强度大于a点;c点时只进行有氧呼吸,有机物消耗较快,不利于水果的保存;c点以后呼吸熵为1,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氧分压的增大,细胞的呼吸强度

    10、仍会加强。10(2016宁德质检)科研人员探究温度对密闭罐中水蜜桃果肉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0 h内,果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B50 h后,30 条件下果肉细胞没有消耗O2,密闭罐中CO2浓度会增加C50 h后,30 的有氧呼吸速率比2 和15 慢,是因为温度高使酶活性降低D实验结果说明温度越高,果肉细胞有氧呼吸速率越大解析:选B果肉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其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50 h后,30 条件下果肉细胞没有消耗O2,是由于此温度条件下酶的活性较高,有氧呼吸已将O2消耗殆尽,以后仅进行无氧呼吸,故密闭罐中CO2

    11、浓度会增加;由于酶具有最适温度,若超过最适温度,有氧呼吸速率会降低。11.把盛有酵母菌和葡萄糖混合液的装置(如图)置于适宜温度下,一段时间后,经检测,装置中葡萄糖减少了a摩尔,气体的体积总量增加了b摩尔。以下关于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为0.5b摩尔B有氧呼吸产生的CO2量为6ab摩尔C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为6a2b摩尔D细胞呼吸消耗的O2量为6a3b摩尔解析:选B图示装置测量的气体变化量是呼吸作用消耗O2和产生CO2的差值,有氧呼吸分解1摩尔葡萄糖需消耗6摩尔O2,生成6摩尔CO2,生成量和消耗量相等;酵母菌无氧呼吸分解1摩尔葡萄糖不消耗O2,生成2摩尔C

    12、O2。气体总量增加b摩尔,全是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量,说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量为0.5b摩尔。装置中的葡萄糖减少了a摩尔,则有氧呼吸消耗O2量(a0.5b)66a3b。呼吸作用产生CO2量6a3bb6a2b。12以下甲、乙两图都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A点B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D点C甲图的a、b、c、d四种浓度中c是最适合贮藏的D甲图中氧浓度为d时没有酒精产生解析:选B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细胞只释放CO2不吸收O2,说明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对应乙图中的A点;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

    13、CO2的释放量远远大于O2的吸收量,说明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且无氧呼吸强度大,应在乙图中的AC段之间;贮藏植物器官应选择CO2产生量最少即细胞呼吸最弱时(甲图中的c);氧浓度为d时,CO2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相等,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因此没有酒精产生。13(2016南昌模拟)下面为探究酵母菌进行的细胞呼吸类型的装置图,下列现象中能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同时又进行无氧呼吸的是()A装置一中液滴左移,装置二中液滴不移动B装置一中液滴不移动,装置二中液滴右移C装置一中液滴左移,装置二中液滴右移D装置一中液滴右移,装置二中液滴左移解析:选C装置一中用NaOH溶液吸收CO2,整个装置中

    14、气压的变化由O2变化引起;装置二中加清水,装置内的气压变化由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差值决定。由于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CO2,而有氧呼吸吸收O2产生等量的CO2,若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则装置一液滴应左移(因有氧呼吸消耗O2导致气压下降),装置二液滴右移(因无氧呼吸产生了CO2)。14在野生型酵母菌线粒体内有氧呼吸相关酶作用下,显色剂TTC与H结合使酵母菌呈红色。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由于缺乏有氧呼吸相关酶,TTC不能使其呈红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TTC可用来鉴别野生型和呼吸缺陷型酵母菌B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细胞呼吸不产生HC野生型酵母菌有氧呼吸时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被分解D有氧条件下野

    15、生型和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物不同解析:选B显色剂TTC能使野生型酵母菌呈红色,而不能使呼吸缺陷型酵母菌呈红色,所以可用TTC来鉴别野生型和呼吸缺陷型酵母菌;显色剂TTC不能使呼吸缺陷型酵母菌呈红色是因为该酵母菌缺乏有氧呼吸相关酶,而不是不产生H,呼吸缺陷型酵母菌仍可通过无氧呼吸产生H;野生型酵母菌具有有氧呼吸相关酶,可进行有氧呼吸,丙酮酸是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与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这一阶段不需氧的参与,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有氧条件下野生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呼吸缺陷型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细胞呼吸产物不同。15.将刚采摘的新鲜蓝莓均分为两份,放在1 的冷库内贮藏,其中

    16、一份用高浓度的CO2处理48 h,另一份则不做处理。从采摘后算起每10 d取样一次,测定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计算二者的比值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比值大于1,表明蓝莓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B第20 d对照组蓝莓产生的乙醇量高于CO2处理组C第40 d对照组蓝莓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D贮藏蓝莓前用高浓度的CO2短时处理,能抑制其在贮藏时的无氧呼吸解析:选C当CO2释放量大于O2吸收量时,表明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由图可知,第20 d对照组CO2/O2大于1,表明蓝莓进行了无氧呼吸,有乙醇产生,而CO2处理组CO2/O2为1,表明没有

    17、进行无氧呼吸,没有乙醇产生;第40 d时,对照组蓝莓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比值约等于2,此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大约为有氧呼吸的3倍;分析题中曲线可知,贮藏蓝莓前用高浓度的CO2短时处理,能抑制其无氧呼吸。16(2016济宁月考)历经一个多世纪,经过许多科学家的实验,才逐渐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原料和产物,在下面几个著名实验中,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证明了植物可以更新空气B萨克斯的实验可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C恩格尔曼的实验能证明氧气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D卡尔文的实验中,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只来自于H2O解析:选D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

    18、氧气只来自于H2O的科学家是鲁宾和卡门,卡尔文研究的是暗反应过程中碳的转移途径。17光照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在光合作用中光的作用有()光合作用的能源催化ATP的分解影响叶绿素合成调节气孔开度固定CO2A BC D解析:选C光是光合作用的能源,参与叶绿素的形成;光照强度可调节气孔开度;光没有催化作用,与CO2的固定无直接关系。18(原创题)光合作用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下图表示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NADPH(H)B停止光照,叶绿体中ATP和NADPH含量下降CATP的移动方向是由类囊体到基质D植物在暗处可大量合成(CH2

    19、O)解析:选D光合作用必须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在暗处植物不能大量合成(CH2O)。19某同学欲测定植物叶片叶绿体的光合作用速率,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在叶柄基部作环剥处理(仅限制叶片有机物的输入和输出),于不同时间分别在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为1 cm2的叶圆片烘干后称其重量,测得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3y2zx)/6 gcm2h1(不考虑取叶圆片后对叶生理活动的影响和温度微小变化对叶生理活动的影响)。则M处的实验条件是()A下午4时后将整个实验装置遮光3 hB下午4时后将整个实验装置遮光6 hC下午4时后在阳光下照射1 hD晚上8时后在无光下放置3 h解析:选A起始干重为上午10时移走时的叶圆片干

    20、重x g,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叶片在这6 h内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所以下午4时移走的叶圆片干重y g减去上午10时移走时的叶圆片干重x g的差值,就等于该叶圆片净光合作用所得干物质量:(yx)g。若要求出呼吸作用消耗的干物质量,应将叶片遮光处理,先假设叶片遮光处理M h后干重为z g,下午4时移走的叶圆片干重y g减去叶片遮光处理M h后的干重z g差值,就是呼吸作用消耗的干物质量:(yz)g。已知:测得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3y2zx)/6 gcm2h1,据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得出:(3y2zx)/6(yx)/6(yz)/M,计算出M3 h。二、非选择题(62分)2

    21、0(15分)种子萌发指干种子从吸收水到胚根(或胚芽)突破种皮期间所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过程。(1)种子能否正常萌发,除了与_等外界因素有关,还受到种子是否具有生活力等内部因素制约。测定种子的生活力常用TTC法,其原理是有生活力的种子能够进行呼吸代谢,在呼吸代谢中底物经脱氢酶催化所释放的氢可以将无色的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还原为红色的三苯甲腙,使种胚染为红色。死亡的种子由于没有_作用,TTC不能被还原为三苯甲腙,种胚不被染成红色。(2)干燥种子最初的吸水不能像根的成熟区细胞那样发生_吸水,而是依靠吸胀作用吸水,吸胀作用的大小与细胞内原生质凝胶物质对水的亲和性有关,蛋白质、淀粉和纤维

    22、素对水的亲和性依次递减。因此,含_较多的豆类种子的吸胀作用大于含淀粉较多的禾谷类种子。(3)种子萌发时的吸水过程和呼吸作用可以分为3个阶段(如图),图中曲线1表示种子吸水过程的变化,曲线2表示CO2释放的变化,曲线3表示O2的吸收变化。在吸水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CO2的产生量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O2的消耗量,到吸水的第三阶段,O2的消耗则大大增加。这说明种子萌发初期的呼吸作用主要是_。吸水的第三阶段,呼吸作用迅速增加,因为胚根突破种皮后,_。解析:(1)种子的萌发通常需要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O2等外界条件。呼吸代谢中底物经脱氢酶催化所释放的氢可以将无色的2,3,5三苯

    23、基氯化四氮唑(TTC)还原为红色的三苯甲腙,使种胚染为红色。死亡的种子由于没有呼吸作用,底物无法被脱氢酶催化,故使TTC不能被还原为三苯甲腙,种胚不能被染成红色。(2)依据题意可得出含蛋白质较多的豆类种子的吸胀作用较大。(3)种子萌发初期主要进行无氧呼吸,故在种子萌发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CO2的释放量大于O2消耗量,胚根突破种皮后,O2供应得到改善,新陈代谢旺盛,且新的呼吸酶和线粒体已大量形成,此时生长较快。答案:(1)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呼吸(2)渗透作用蛋白质(3)大于无氧呼吸氧气供应得到改善,且新的呼吸酶和线粒体已大量形成21(11分)不同种类的种子中储存的营养物质的种类不

    24、同。在科学研究中常通过呼吸熵(RQ)推测生物用于有氧呼吸的能源物质。下图是测定发芽种子呼吸熵的两个装置。关闭活塞,在25 下经20 min后读出刻度管中着色液滴移动的距离。设装置1和装置2中着色液滴分别向左移动x和y(mm)。x和y值反映了容器内气体体积的减少量。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1中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_。(2)x代表_,y代表_,则该发芽种子的呼吸熵是_(用x、y表示)。(3)若要测定已长出一片真叶幼苗的RQ,则应将该装置放于何种条件下进行?_,原因是_。(4)为使测得的x和y值更精确,还应再设置一对照装置。对照装置的容器和试管中应分别放入_。设对照的目的是_。(5)小琪同学在

    25、做这个实验时,将生理状态相同的发芽种子等量分装到两个装置中。假定其他操作步骤无误,她发现开始的一段时间内装置1中的着色液滴向左移动,而装置2中的着色液滴位置却不发生改变,则可推定该种子发芽过程所消耗的能源物质主要是_,理由是_;若发现装置1和装置2中的着色液均向左移动,则该种子发芽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物质主要是_,理由是_。解析:(1)在该呼吸熵测定装置中,装置1中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吸收CO2,根据着色液滴移动的刻度可测出呼吸作用消耗的O2的体积。(2)x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O2的体积,y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O2和释放的CO2的体积之差,CO2的体积为(xy),所以种子的呼吸熵RQ(xy)/x

    26、。(3)若测定已长出真叶幼苗的RQ,则应将装置放在黑暗条件下进行,以避免幼苗光合作用干扰呼吸作用产生的气体量变化。(4)为使测得的x和y值更精确,可再设置一对照组,容器中和试管中分别放入死亡的发芽种子和蒸馏水,以排除物理因素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5)装置2中着色液滴位置不改变,说明种子萌发时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的O2体积与释放的CO2体积相等,则RQ1,只有以葡萄糖(糖类)为能源物质进行有氧呼吸时,消耗的O2体积才与释放的CO2体积相等。装置1和装置2中着色液滴均向左移动,说明种子进行有氧呼吸,且呼吸作用消耗的O2体积大于释放的CO2的体积,RQ1,说明消耗的能源物质主要是富含氢的物质(如脂肪)。

    27、答案:(1)吸收CO2(2)消耗O2的体积消耗O2和释放CO2的体积之差(xy)/x(3)黑暗条件下避免幼苗进行光合作用,干扰呼吸作用产生的气体量的变化(4)死的发芽种子和蒸馏水用于校正装置1和装置2内因物理因素(或非生物因素)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5)葡萄糖(糖类)以葡萄糖(糖类)为能源物质进行有氧呼吸时,吸收的O2量等于释放的CO2量富含氢的物质(如脂肪)富含氢的物质在被氧化分解时吸收的O2量大于释放的CO2量 22(17分)为探究Ca2对淹水处理的辣椒幼苗根细胞呼吸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一)材料用具:略(二)方法步骤:组别步骤1步骤2步骤3步骤4甲清水浸辣椒种子催芽、育苗及

    28、选择幼苗正常条件下(不淹水)培养幼苗测定辣椒幼苗根系总长度及根细胞乳酸脱氢酶(LDH)和乙醇脱氢酶(ADH)的酶活性乙?淹水条件下培养幼苗丙CaCl2溶液浸辣椒种子?(三)实验结果:(1)乙组步骤1的处理是_;丙组步骤3的处理是_。(2)已知,LDH催化丙酮酸转化为乳酸,ADH催化由丙酮酸转化来的乙醛还原为乙醇(即酒精)。据实验结果分析:淹水导致辣椒幼苗根细胞无氧呼吸_(填“增强”或“减弱”),从而_(填“促进”或“抑制”)根的生长。若分别制取三组辣椒幼苗根系提取液,并滴加溶有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则三组中,丙组提取液颜色变为_色,且程度最_(填“深”或“浅”)。淹水条件下,适当施用Ca2可减

    29、少根细胞无氧呼吸产物_的积累,从而减轻其对根细胞的伤害。解析:(1)甲、乙、丙三组实验,对比在不同情况下,测定辣椒幼苗根系总长度及根细胞乳酸脱氢酶(LDH)和乙醇脱氢酶(ADH)的酶活性,在实验中要保证无关变量一致性,故乙组步骤1的处理是清水浸辣椒种子;丙组步骤3的处理是淹水条件下培养幼苗。(2)淹水情况下,氧气少,导致辣椒幼苗根细胞无氧呼吸增强,有害物质积累,从而抑制了辣椒幼苗根的生长。酒精遇溶有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会发生颜色反应。因LDH催化丙酮酸转化为乳酸,ADH催化由丙酮酸转化来的乙醛还原为乙醇(即酒精),分析三个图示中的三条曲线可知,丙组中ADH含量最多,生成的酒精也是最多的,故丙组提取液颜色变为灰绿色,且程度最深。分析题中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单元测试.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