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计算机网络.docx

    • 资源ID:26026268       资源大小:25.7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计算机网络.docx

    1、计算机网络一 考试重点章节1 第四章和第五章是重点章节;2 考研题和课后习题看一看;3 重点的概念要求一定理解到位,不能死背概念。二 各章的知识要点第一章1. 因特网第一个网络协议名称(P3)2. 因特网正式标准四个阶段(P7),要求知道RFC含义。3. 电路交换、分组交换、报文交换的比较(P10-P15,习题1-3,1-10)。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P17)5. 网络性能指标:带宽吞吐量,时延。基本概念要求清晰,P21的黑体字。要求会计算时延(习题1-17)。6. 信道或网络利用率过高会产生很大时延(P22)7. TCP/IP的五层模型要能够画出(P27)。8. 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的区

    2、别和联系。(P30,习题1-21)第二章1. 通信的三种基本方式(P38)。2. 香农公式要求会计算(P39,习题2-09)。3. 要知道纳式准则(P39)。4. 码元、波特率、比特的区别,要求能计算码元、波特率。(P40,习题2-06,2-07)5. 要求知道各种传输媒体大致使用范围。6. 三种信道复用技术要知道英文缩写,并且知道基本含义。(P47,习题2-14)7. CDMA要求会计算。(习题2-16)8. 分别有哪些宽带接入技术,要求知道名称。要求知道ADSL的基本含义。(P56)第三章1. 点到点、主机到主机、端到端这三个概念对应的地址。(P63等)2. 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是什么

    3、?(P65)3. 零比特填充法(P74,习题3-10)4. CRC检错算法(P68,习题3-07,3-08)5. 要知道PPP协议向上层提供的是面向连接的服务,还是面向无连接服务?为什么?(考察是否透彻理解协议的概念)6. 局域网有哪些拓扑结构(P77)7. 共享信道的两种划分方法(P77),第二种方法又分为几种,分别是什么(P77)8. 10Base-T基本含义是什么(P77,习题3-18)9. LLC和MAC层之间的关系,现在还有没有LLC层了,为什么?(P78,习题3-17)10. CSMA/CD协议。(1) 简单口诀:发前先听、边发边听、冲突停止、延迟(等待)重发。(2) 以太网采用编

    4、码方式是什么?(P80)为什么?(P90的一句话,倒数第15行)(3) 掌握争用期、最短有效帧长的概念(P82-P83,习题3-20)(4) 了解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P82)(5) 采用CSMA/CD协议的以太网工作于全双工还是半双工?(P81)(6) 习题3-2111. 集线器物理星型逻辑总线型(P84)。12. 公式(3-2),以及该公式的意义:当数据率一定时,以太网的连线长度受到限制,同时以太网的帧不能太短。(P86,习题3-23)13. 碰撞域(冲突域)的概念(P92)。使用集线器连接两个网络是否扩大冲突域?使用网桥连接两个网络是否扩大冲突域?使用网桥带来的好处是什么?(P93)1

    5、4. 透明网桥算法(P94,习题3-32,3-33)15. 集线器与网桥的区别?以太网交换机与网桥的主要区别是什么?(P97,习题3-27,3-28)16. (P98)虚拟局域网VLAN的构成与计算机的物理位置有关么?(P99) VLAN能否抑制“广播风暴”? 17. (P100-P101)传统以太网升级到快速以太网保持了两种不变,一是帧格式不变,一是最短帧长不变。(P102)10G比特以太网与10Mb/s,100Mb/s,1Gb/s的以太网相比帧格式完全相同,同时保留了802.3规定的以太网最短帧长,但10G比特以太网只采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第四章1. 虚电路服务与数据报服务的对比(P109

    6、表格,习题4-01)2. 集线器、转发器、网桥、路由器、网关各在哪个层次(P111,习题4-03)3. 分类IP地址的概念和计算,特殊的IP地址。(P115两个表格,习题4-06)4. 理解IP地址的一些重要特点(P116)。5. 充分理解和掌握IP地址与MAC地址之间的联系和区别(P118表格)6. ARP协议的作用。能否对不同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IP地址和MAC地址的映射使用ARP来解决?(P121,习题4-18,4-19)7. IP数据报格式中的标识、标志、片偏移含义(P123,习题4-17,4-22)8. 熟练掌握子网划分和CIDR,以及子网划分和CIDR下路由器转发分组的流程,能够

    7、熟练的根据路由表还原出网络的拓扑结构。(P128-P140,习题4-09,4-20,4-24,4-25,4-26,4-27,4-28,4-30,4-31,4-32,4-33,4-34,4-35,4-37)。必须掌握实际路由器配置中默认路由的写法、到固定主机路由的写法,知道下一跳地址既可以为IP抵制还可使用本路由器接口号、要知道路由汇总是如何配置的。用Dynamips验证静态路由、路由汇总、rip、osfp、默认路由、固定主机路由。9. ICMP是哪一个层次的协议?ICMP提供的功能是什么?10. 内部网关协议有哪几个?外部网关协议有哪几个?熟练掌握RIP协议,了解OSPF和BGP协议。RIP协

    8、议基于UDP,OSPF协议基于IP,BGP基于TCP。RIP协议“好消息传播的快,坏消息传播的慢”的问题。需要知道,内部网关协议是选择最佳路由,而外部网关协议是选择可达路径(习题4-40,4-41,4-42)11. 专用地址有哪些?路由器一般对专用地址转发么?(P171)第五章1. 深刻理解运输层“进程与进程之间通信”的含义,注意P181的黑体字(P181,习题5-02,5-03,5-05)2. 端口的分类(P183-P184,习题5-09),端口、套接字、连接的概念(P188)3. 灵活掌握UDP的特点(P184,习题5-06,5-07,5-11),UDP的伪首部概念(P185,习题5-10

    9、)4. 灵活掌握TCP的特点,并与UDP的特点作比较(P187,习题5-08,5-15)5. (P189-P191,习题5-16,5-17)深刻理解停止等待协议,尤其注意理解超时定时器、编号的含义和作用。(习题5-19此题只要求定性分析并记住结论,5-21, 5-24)深刻理解连续ARQ协议,尤其注意理解连续ARQ协议窗口大小与序号之间关系。6. TCP报文段首部格式中序号、确认号、同步SYN、终止FIN、窗口的含义(P193-P195,习题5-26,5-27,5-28,5-29,5-31)7. 灵活理解TCP的滑动窗口概念,理解确认、累积确认、捎带确认,理解发送窗口、通知窗口、接收窗口,理解

    10、窗口为什么滑动,窗口滑动条件。(P197-P200,习题5-23)8. (P202)灵活理解超时重传时间的选择,了解Karn算法、Karn修正算法。9. (P203)灵活理解TCP的流量控制方法,(P204)了解Nagle算法、糊涂窗口综合症的含义。10. (P205-P206)了解拥塞控制含义,深刻理解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之间的区别。(P207-P212,习题5-37,5-38,5-39,5-40)深刻理解拥塞控制的两种算法,慢开始、拥塞避免、加速递减,慢开始、拥塞避免、快重传、快恢复,要知道两种算法分别适用于什么情况。11. 了解随机早期检测RED的基本含义(P212)12. 了解TCP运输

    11、连接管理中三次握手建立连接和释放连接的含义(P215-P218)第六章1. 域名DNS,知道域名 IP ,ARP:IP MAC2. 域名Server:根域名 Server,顶级域名,权限域名,本地域名。TCP/IP中的DNS服务器指本地域名Server。DNS是基于UDP的,且有名字缓存。3. DNS查询:递归查询;本地域名Server向根域名Server查询:迭代查询4. FTP与NFS(网络文件系统)的主要区别:NFS允许应用进程打开一个远地文件,并能在该文件的某一个特定的位置上开始读写数据,而FTP是复制到本地打开。FTP数据连接和控制连接,两种连接分别基于TCP还是UDP?5. HTT

    12、P协议本身是无连接,无状态的,在HTTP中使用Cookie可以记录状态6. 万维网的信息检索系统(全文检索搜索,分类目录搜索)搜索引擎也是这两类7. Google采用的搜索技术是PageRank(网络排名)8. 发送邮件时协议: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不使用中间的邮件服务器,MIME(扩充);接收邮件时协 议: POP3,IMAP(网际报文存取协议)9. 基于万维网的电子邮件使用方式:代理,hotmail10.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DHCP Server分配给DHCP客户的IP地址是临时的,因此DHCP客户只能在一段有限的时间使用这个分配到的IP地址,DHCP协议称这段时间为租用期。

    13、11.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的基本概念,协议SNMP工作模式:请求应答,陷阱。12. P283页的图要看看第一章 概述三大主题:(1)计算机网络 (2)因特网概述 (3)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1, 因特网发展的第一个阶段:ARPANET2, 正式标准4个阶段;RFC含义:请求评论(1) 因特网草案(2) 建议标准(3) 草案标准(4) 因特网标准3, 三种交换方式比较(概念,优缺点,典型应用场合;习题1-03)(1) 电路交换: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一条临时专用线路的过程;特点:数据传输前需要建立一条端到端的通路。称为“面向连接的”(典型例子:电话)优缺点:建立连接的时间长;一旦建立连接就独占线路

    14、,线路利用率低;无纠错机制;建立连接后,传输延迟小。典型应用场合:电话网(2) 报文交换: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交换的技术;特点:传输之前不需要建立端到端的连接,仅在相邻结点传输报文时建立结点间的连接。称为“无连接的”(典型例子:电报)优缺点: 没有建立和拆除连接所需的等待时间;线路利用率高;传输可靠性较高;报文大小不一,造成存储管理复杂;大报文造成存储转发的延时过长,且对存储容量要求较高;出错后整个报文全部重发。典型应用场合:电报系统(3) 分组交换:将报文分割成若干个大小相等的分组(Packet)进行存储转发;特点: 数据传输前不需要建立一条端到端的通路也是“无连接的”;优缺点:高

    15、效,灵活,迅速,可靠;增加了端站点的负担 ,分组必须携带的首部造成了一定的开销典型应用场合:计算机网络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分类方式和应用场合)(1) 作用范围:广域网WANFR,3G 城域网MANWMAX 局域网LAN校园网(无线局域网wifi) 个人区域网PAN蓝牙(2) 拓扑结构:星形网 环形网 总线网 树形网5,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习题1-17)(1) 速率(比特率):单位时间发送接收比特流的快慢,单位:b/s(2) 带宽:本来是指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单位:Hz;现在“带宽”是数字 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率”,单位:b/s(3) 吞吐量: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

    16、口)的数据量(4) 时延:是指一个报文或分组从一个网络(或一条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发送时延=数据帧长度(b)/发送速率(b/s)传播时延=信道长度(m)/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m/s)6, 信道或网络利用率过高会产生非常大的时延7,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OSI的七层模型,TCP/IP四层模型,五层协议模型(1) 应用层:直接为用户的应用进程提供服务。(2) 运输层:负责主机中两个进程之间的通信。(3) 网络层:负责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4) 数据链路层:将网络层交下来的数据报组装成帧,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链路上传送以帧(frame)为单位的数据。(5) 物理层:

    17、透明地传送比特流。8, 三要素:层 服务 层间接口(1) 实体(entity) 表示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2) 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层所提供的服务。(3) 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4) 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由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第二章 物理层1, 通信的三种基本方式及应用场合(1) 单向通信单工通信广播(2) 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对讲机(3) 双向同时通信全双工通信电话2, 奈式准则(1) 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

    18、码元传输速率 = 2W Baud (W 是理想低通信道的带宽,单位为赫(Hz) ;Baud 是波特(波特率),是码元传输速率的单位,1 波特为每秒传送 1 个码元。码元(Code cell):时间轴上的一个信号编码单元。(2) 波特是码元传输的速率单位(每秒传多少个码元)。码元传输速率也称为调制速率、波形速率、符号速率、波特率。(3) 比特是信息量的单位。(4) C = 2W log2 M;(C = 数据传输率,单位b/s ;W = 带宽,单位Hz;M = 信号编码级数 )3, 香农公式(习题2-09)(1) 用信息论的理论推导出了带宽受限且有高斯白噪声干扰的信道的极限、无差错的信息传输速率。

    19、(2) 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 C 可表达为 C = W log2(1+S/N) b/s (W 为信道的带宽(以 Hz 为单位);S 为信道内所传信号的平均功率;N 为信道内部的高斯噪声功率。)(3) 奈氏准则和香农公式在数据通信系统中的作用范围:码元传输速率受奈氏准则的限制;信息传输速率受香农公式的限制4, 码元,波特率,比特,波特率和比特率的区别码元承载比特5, 传输媒体的大致使用范围(1) 双绞线:典型连接距离100m(LAN);应用领域:电话网络、计算机局域网;相同设备:交叉线(PC路由),不同:直连线(2) 同轴电缆:计算机网络中使用基带同轴电缆(阻抗50,有粗同轴和细同轴两种 );

    20、性能:10Mb/s,500米/185米;应用:总线局域网(以太网)(3) 光纤:依靠光波承载数据,光脉冲在玻璃纤维中传播6, 信道复用技术的英文缩写,基本含义(1) 频分复用FDM:当采用频分复用技术时,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占用不同的带宽资源。(2) 时分复用TDM:当采用时分复用时,所有用户在不同的时间占用同样的频带宽度。 (3) 统计时分复用STDM(异步):STDM不是固定分配时隙,而是按需分配时隙,可提高线路的利用率。(4) 波分复用WDM:光的频分复用。(5) 码分复用CDM:各用户使用经过特殊挑选的不同码型,在同样的时间使用同时的频带进行通信,但彼此不会造成干扰。(习题2-16)7

    21、, 有哪些宽带接入技术?ADSL的参数(详见课本)(1) xDSL技术:用数字技术对现有的模拟电话用户线进行改造,使它能够承载宽带业务。(2) DMT 技术:(3) 光纤同轴混合网(HFC网)(4) FTTx技术(光纤到)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1, 点到点,主机到主机,端到端这三个概念对应的地址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2, 本层的三个基本问题(1) 封装成帧:在一段数据的前后分别添加首部和尾部,然后就构成了一个帧。确定帧的界限。以太网的帧:6字节的目的地址和原字段地址,2字节的类型字段:用来标识上一层使用的协议;461500字节的数据字段;4字节的1帧检验序列FCS(2) 透明传输:发送端的数据

    22、链路层在数据中出现控制字符“SOH”或“EOT”的前面插入一个转义字符“ESC”(字节填充/字符填充)(3) 差错检测: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比特差错:1 可能会变成 0 而 0 也 可能变成 13, 零比特填充法(习题3-10)4, 循环冗余检验CRC(习题3-07,3-08;应用场合:纠错码,重传)5, 要知道PPP协议向上层提供的是面向连接的服务,还是面向无连接服务?为什么?(考察是否透彻理解协议的概念)(1) 面向字节封装成帧;字符填充透明传输;差错控制不做;(2) 做不做编号?不做,因为是点到点6,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及应用场合(局域网不使用网状结构)7, 共享信道的两种划分方法(1)

    23、 静态划分信道(2) 动态媒体接入控制(多点接入):随机接入,受控接入8, CSMA/CD协议(半双工通信;本质:某一种异步时分复用)(1) 发前先听,空闲发送,边发边听,冲突退避,延迟重发(2) 争用期以太网的端到端往返时延 2 称为争用期,或碰撞窗口(3) 最短有效帧长(64字节;习题3-20)(4) 了解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P82)9, 集线器物理星型逻辑总线型,工作原理,共享式网络使用集线器的以太网在逻辑上仍是一个总线网,各工作站使用的还是 CSMA/CD 协议,并共享逻辑上的总线。 10, 碰撞域(冲突域):每一个系的10BASE-T以太网是一个独立的碰撞域;使用网桥带来的好处是

    24、什么:过滤通信量,增大吞吐量等11, 透明网桥算法(习题3-32,3-33)12, 集线器与网桥的区别?以太网交换机与网桥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习题3-27,3-28)集线器很像一个多端口的转发器,工作在物理层。集线器创建了一个冲突域和一个广播域。网桥分隔冲突域,但创建了一个大的广播域。以太网交换机实质上就是一个多端口的网桥。13, 虚拟局域网虚拟局域网 VLAN (Virtual LAN)是由一些局域网网段构成的与物理位置无关的逻辑组。为什么引入?(1)提高管理灵活性(不需要改变拓扑)(2)限制广播风暴14, 传统以太网升级到快速以太网保持了两种不变,一是帧格式不变,一是最短帧长不变。(P10

    25、2)10G比特以太网与10Mb/s,100Mb/s,1Gb/s的以太网相比帧格式完全相同,同时保留了802.3规定的以太网最短帧长,但10G比特以太网只采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15, 5-4-3规则:在10M以太网中,网络总长度不得超过5个区段,4台网络延长设备(中继器),且5个区段中只有3个区段可接网络设备(PC)16, F=kRS(1)填充帧,载波扩展;(2)帧突发,分组突发传输速率R、网络跨距S,最小帧长F第四章 网络层1, 虚电路服务与数据报服务的对比(习题4-01)2, 通讯设备在哪个层次?a) 物理层中继系统:转发器b) 数据链路层中继系统:网桥或桥接器c) 网络层中继系统:路由器d

    26、) 网桥和路由器的混合物:桥路器e) 网络层以上的中继系统:网关 3, 分类IP地址的概念和计算,特殊的IP地址(P115 2个表格)4, 充分理解和掌握IP地址与MAC地址之间的联系和区别(P118表格)5, ARP协议的作用(习题4-18,4-19)每一个主机都设有一个 ARP 高速缓存(ARP cache),里面有所在的局域网上的各主机和路由器的 IP 地址到硬件地址的映射表。ARP是解决同一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问题。6, IP数据报格式中的标识、标志、片偏移含义标识:占16位,它是一个计数器,用来产生数据报的标识(差错控制);标志:占3位,最低位MF=0表示

    27、最后一个分片;中间DF=0时才允许分片;片偏移:较长分组在分片后,某片在原分组中的相对位置。长度8字节整数倍7, 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IP层协议)功能:允许主机或路由器报告差错情况和提供有关异常情况的报告ICMP 询问报文:回送请求和回答报文;时间戳请求和回答报文;掩码地址请求和回答报文;路由器询问和通告报文应用:PING命令;Traceroute 命令8, 内部网关协议有哪几个?外部网关协议有哪几个?熟练掌握RIP协议,了解OSPF和BGP协议。RIP协议基于UDP,OSPF协议基于IP,BGP基于TCP。RIP协议“好消息传播的快,坏消息传播的慢”的问题。需要知道,内部网关协议是选择最佳路由,而外部网关协议是选择可达路径(题4-40,4-41,4-42,重点书上看)9, 专用地址有哪些?路由器一般对专用地址转发么?在因特网中的所有路由器,对目的地址是专用地址的数据报一律不进行转发;(1) 10.0.0.0 到 10.255.255.255(2) 172.16.0.0 到 172.31.255.255(3) 192.168.0.0 到 192.168.255.25510, 网络地址转换NAT,基本工作原理(P173图图)


    注意事项

    本文(计算机网络.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