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2.docx

    • 资源ID:26383680       资源大小:152.54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2.docx

    1、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2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了解“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一、商业的发展1产生:商朝时期,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已经产生;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2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有强大实力的商人;私商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形成了许多著名都会。3高峰(1)隋唐时期,商业贸易蓬勃发展起来。各地商人往来频繁,丝绸之路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2)宋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集镇、夜市兴盛。(3)元代更广泛流通纸币,古代商业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期。4明

    2、清时期,商业的发展出现了新特点(1)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2)经济作物商品化程度进一步提高。(3)广泛使用白银,便利了商品贸易和商业资本的集聚。(4)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了徽商、晋商、闽商、宁绍商人等大商帮。二、城市的繁荣1自周秦至唐代城市商业情况凡县治以上的城市,都有官设的市作为交易场所,设市令或市长管理。实行坊市制,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与民居隔开。县城以下,一般禁止设市。城市功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2唐代至宋代(1)宋代城市商业情况:城市的贸易大大增强。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形成街市。城郭和乡村也被允许置市贸易。出

    3、现夜市、晓市、草市等。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2)唐宋时期,海上“陶瓷之路”的兴盛,促使沿海港口城市走向兴盛。3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方法技巧 图示法理解“市坊的发展与演变”三、“重农抑商”1原因: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流动性大等特点,与战国时期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发生矛盾。2发展历程(1)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开始推行重农抑商政策。(2)汉代,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并严禁商人购置土地。(3)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了某种松动,商人地位有所提高。(4)明清时期,商品货币经济空前活跃,但统治者经常

    4、对商人进行盘剥。这严重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名师点拨 尽管“重农抑商”政策为很多朝代所奉行,但是它并不能完全遏制工商业的发展,因为工商业的发展是客观经济现象,随着农业的恢复,工商业必然随之发展。因此,尽管统治者推行该政策,但唐朝以后,工商业仍有很大的发展。主题一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变化1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先主要在城市,后向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至明清出现专业性的市集、市镇;先是固定时间、场所,到后来打破界限。2交易内容的变化:先以贩运、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经营统治者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到后来以一般人民所需的农副产品、手工业产品为主。3交易媒介的变化:从

    5、最初物物交换到以贝壳等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再后来以固定统一货币为媒介。北宋时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的出现。4流通领域的变化:最初都局限于流通领域,到明清时出现逐渐与生产与自由的雇佣劳动相结合,商人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生产过程的现象。5商人组织的变化:由最初的亲缘关系发展为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的组织。如明清时期的晋商和徽商。材料一长安有九市,各方二百六十六步,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凡四里为一市。(王莽)遂于长安及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市长皆为五均司市师(主管五均的官,除负责征收工商税外,还负责掌握市场物价)。汉书食货志材料二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

    6、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同样重要的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材料三明朝末期,苏州“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出现“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而工匠“趁织为活”,“得业则生,失业则死”的现象。(1)据材料一概述汉代商业发展的状况。(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朝的“商业革命”有什么突出特点?(3)据材料三判定明朝末期传统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怎样的新变化?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新的生产方式有何特征?答案(1)商业活动有严格的区域限制(或政府设置市场开展商业活动);官府加强对商业活动的

    7、管理。(2)城市布局打破坊市界限;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海外贸易发达。(3)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特征:发生在纺织行业,有拥有生产资料的机户和出卖劳动力的工匠,是为了增殖财富而从事生产的,工匠对机户依赖性强,工匠生活没有保障。古代商业的三“先”与三“后”主题二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1封建社会前期以积极作用为主:抑商可以保证农业发展,对封建经济的发展起积极作用。(1)经济上有利于稳定农业人口,推动农业发展,从而巩固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2)政治上有利于安定人心和加强对农民的控制,进而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封建国家政治稳定。2明清后以消极作用为主:随着社会经济的

    8、发展,再抑商就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1)明清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强化了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使之迟迟难以瓦解。(2)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明清封建统治,违背了历史潮流。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材料一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市井之子孙(寄人子弟)亦不得仕宦为吏。史记平准书材料二井田之变,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不为编户一伍之长,而有千室名邑之役。后汉书郭陈列传材料三今举世舍农桑,趋商贾,牛马车舆,填塞道路。游手为巧,充盈都邑。治本(务农)者少,游食者众。是则一夫耕,百

    9、人食之;一妇桑,百人衣之。本末何足相供,则民安得不饥寒?饥寒并,则安能不为非?王符潜夫论(1)根据材料一,归纳西汉初年政府商业政策的主要内容。(2)根据以上材料,西汉初年的商业政策是出于什么考虑?(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这种商业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答案(1)采取歧视商人的政策,对其生活方式加以限制;提高其所交税额;限制其政治地位,不许为官。(2)为限制土地兼并,保证有充足的农业劳动力和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稳定社会秩序,以保证长治久安。(3)重农抑商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但从长远看,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图示法理解“自然经济

    10、与重农抑商的关系及影响”1尚书酒诰说殷民“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这说明 ()A商业开始出现B长途贩运的经商风气在商朝盛行C商代已有职业化的商人D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肇牵车牛远服贾”反映了商代已有职业化的商人。在商朝之前,中国就出现了物品交换,已经懂得了经商,排除A。长途贩运的经商风气盛行是在明清时期,排除B。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是在春秋战国时期。2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展现了一代晋商乔致庸的传奇一生。晋商等商帮活跃的时期是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帮出现于明清时期。3一位中国古代的妇女,她已经能够在分散于宅屋之间和城郊乡

    11、村等地的“市”里购物,还能在大街小巷看到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这位妇女最有可能是生活在 ()A汉代 B六朝 C唐代 D宋代答案D解析材料表明此时商业已经打破了地域的限制,遍布城中,这一现象最早出现于宋代,故选D项。4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有 ()重农抑商政策使商业发展比较艰难唐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明清时期出现了商帮A B C D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北宋时期,而不是唐代,排除含的选项。5下列言论中,最符合中国古代明清时期国家基本经济政策的是 ()A“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B“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C,“待农而食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12、”D“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明清时期仍然实行中国传统的重农抑商的基本政策,A符合题意。B、C、D都主张发展工商业。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朝)坊市制度规定:交易买卖有固定的市区;市内设市令,掌管市门启闭和市场交易;市区四面有门,按时启闭(日中开市,日入市散)。材料二材料三夜市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宵不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政府对商业活动有哪些管理制度?(2)材料二、三反映了北宋都城怎样的商业状况?答案(1)商业活动必须在一定的区域内进行;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规定商业活动时间。(2)店铺林立、商品丰富、商业繁荣;有繁华的通宵

    13、达旦的夜市;居民区也可以交易买卖,不再有时间限制。解析第(1)问应结合材料一分析,唐朝对商业区域、商业时间均有规定;第(2)问要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宋代突破了唐代的限制,商业得到了发展。基础巩固1成语“朝秦暮楚”有多种解释,如比喻立场不坚定。假如用在商业上,该成语可以从侧面反映中国古代 ()商人为获利而往来奔波商业交通比较发达长途贩运的商业现象秦、楚两地商业比其他地区发达A B C D答案A解析理解成语“朝秦暮楚”的含义,然后结合用在商业的借喻来解题。“朝秦暮楚”用在商业上通常形容两地之间商业交流与贸易的繁荣,但看不出秦、楚两地比其他地区商业发达,故排除。2某旅游公司开辟了一条新疆旅游线路,

    14、丝绸之路是这条线路的主要旅游内容,导游在向游客介绍丝绸之路时,通常最先说起的中国朝代是 ()A秦朝 B汉朝 C三国时期 D唐朝答案B解析汉朝时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3“中秋夕,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材料描绘的是 ()A汉都长安 B隋朝洛阳C唐都长安 D宋都东京答案D解析宋以前,市在经营时间上有严格限制,材料中提及“嬉戏连坐至晓”说明经营时间上不再受限制,出现夜市,所以这最可能是宋朝的事。4明清时期,所谓“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其中“新安大贾”指()A粤商 B晋商 C徽商 D浙商答案C解析明清时期最著名的商帮是徽商和晋商,故排

    15、除A、D两项,徽商在长江以南,晋商在长江以北,故“新安大贾”指徽商。5有学者认为,在中国的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经历了五个演变阶段: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有市无城。这一演变过程说明()A政治因素始终主导城市发展B商品经济发展改变城市功能C重农抑商政策左右城市变迁D地方行政管理效能日渐削弱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城市经济功能不断增强;A、C、D三项均不符合史实。能力提升6张生在街口听完说书后,又在自己居住的街区逛夜市。据此判断张生最早应该生活在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宋朝答案D解析解题时注意题干材料中“在自己居住的街区逛夜市”这一关键信息。尽管早在唐朝晚期就出现了夜市,但当

    16、时居住区仍与商业区严格分开,因此,唐朝不会出现题干材料所述情形。宋朝时期,打破了居住区与商业区的界限,夜市更加普遍。因此,张生最早应该生活在宋朝。7喻世明言中有一句谚语:“一品官,二品贾。”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者。”这两则材料反映的是()A汉代商运活跃,“富商大贾周流天下”B唐朝商品经济发展C徽商活动遍布全国各地D商人地位不断提高答案D解析喻世明言二刻拍案惊奇均为明清现实主义题材的小说,反映的是明清时期的社会状况,故排除A、B两项。“一品”“二品”“一等生业”等词语,是关于社会地位的用语,不能直接反映徽商的活动情况,排除C项。8.日升昌票号由山西商人创建

    17、于道光四年(1824年),分号遍布全国30多个城市,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地,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山西票号商人在中国历史上显赫一时,至今还传颂着“山西人善于经商、善于理财”的佳话。这最能说明 ()A商人成为独立的社会群体B明清时期,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C明清商业出现新的特点D商业竞争的加剧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及对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商代已有职业商人,因此A的说法不正确;由题干中的“分号遍布全国30多个城市,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地”可以看出山西商人的实力雄厚;C项太概括、笼统;D项本身正确但在材料中并不能直接体现。做此类题目,除了判断选项本身的正误,还要分析选项与材料

    18、的关系。9唐宋以来,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结合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图一的城市布局有何特点?主要功能是什么?在这种环境中商品经济能否活跃?为什么?(2)有学者认为,北宋时期是我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你认为对吗?结合图二、图三及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宋元时期我国城市布局和功能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有哪些?答案(1)特点:整体划一,坊与市分开。功能:以政治、军事功能为主。不能活跃。原因:商业活动受到了严格的限制。(2)对。原因:北宋时期的城市打破了坊与市的界限;出现了很多的专业集市、夜市等;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了。(3)原因:农业、手工业的

    19、发展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交通运输的便利推动了商业的发展;统治者的政策也有利于商业的发展。一、课中思考题1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反映了当时的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教材第21页)提示(1)反映了当时商业繁荣和人们竞相从事商业活动的现象。(2)原因:“工商食官”政策被破坏,给商业提供了冲破官府束缚的发展机会,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私商的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某些学派鼓励人们追逐利益,商业的发展成为大势所趋。2想一想,与唐代长安城相比,北宋汴京有哪些不同?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教材第22页)提示(1)不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被打破,坊市界限不复存在;

    20、市的启闭不再由官府统一规定时间,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视;出现了市民娱乐活动场所。(2)原因: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和城市生活迅速发展的需要,统治者城市管理政策的调整。3你认为当时实施重农抑商政策是否有合理性?(教材第23页)提示有一定合理性。“重农”即重视从事直接生产的农民和农业,“抑商”即抑制商业资本和商人势力。在社会生产力并不发达的古代,商人会利用自己积聚的财富形成一股影响社会经济和政治运转的势力,而重农抑商政策则能起到平衡商业与农业的利益分化、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二、阅读与思考(教材第24页)请思考:史记货殖列传的可贵之处何在?提示肯定追求富裕是人的本性,赞扬商人的智慧和经营艺术

    21、,总结了经商的经验和原则,向统治阶级提出了如何管理工商业的方法。司马迁所生活的时代,在实行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的社会环境中,表达了自己对商业及有关政策的不同看法,肯定了商业的价值和商人的地位,这是史记货殖列传的可贵之处。三、解析与探究(教材第25页)1材料一、二是如何看待商业和农商关系的?各自的理由是什么?你认为是否有道理?提示(1)材料一认为农业是天下的“本业”,商业是“末业”,应该大力发展农业,并且驱使原来从事商业的人都从事农业。材料二认为商业也是“本业”,世人认为商业是“末业”的看法是错误的。(2)材料二的理由是:人们生产的产品有限,如果消费没有节制的话,就会产生匮乏。从事商业的人不直接从

    22、事生产,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如果人们都从事农业生产,都靠自己的劳动生活,那么社会产品就会很充足,社会自然也会很稳定了。材料二的理由是:工商业本来也是古代圣王所规定的正当行业之一,商人只是实现古代圣王愿望的人,所以工商业也是“本业”。(3)两则材料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均有一定的道理。材料一的时代农业经济不发达,人们从事商业活动会导致劳动力缺乏,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材料二处在明末封建经济高度发达的前提下,商品经济极为活跃,“重农抑商”只会阻碍社会的进步,所以这时应该主张“工商皆本”。2探究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历史作用:是有利还是有弊,或是利弊参半,还是不同时期各有利弊?提示对于古代“

    23、重农抑商”政策的历史作用,应该全面地辩证地看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特定的历史条件分析其利弊得失,不能一概而论。在评价时可参考以下内容:“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质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这一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起了积极的作用,从根本上看重视农业的思想也是正确的。但是到了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消极作用成了主要方面,明朝中后期,生产力水平提高、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在这种形势下,统治者把商业和农业对立起来,采取各种措施极力压制和束缚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农业长期停留在自然经济的水平之上,不利于资本主义

    24、萌芽的成长和发展,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四、自我测评(教材第25页)结合古代商业发展的历程,分析中国古代商业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特色。提示(1)商业发展的特色:中国古代的商业起源较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业的发展既促进了中国城市的发展和繁荣,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是中国商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王朝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制约。由于受此影响,古代社会中新的经济因素的生长受到严重阻碍,中国在近代落后于世界文明。(2)城市经济发展的特色之一,商业繁荣总是和城市联系在一起。农耕时代的城市经济发展呈现出不断突破限制、一直向前的趋势,这与商业发展大势是相吻合的。其特色之二,就是随着商业贸易的扩大,古代城市也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2.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