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煤矿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docx

    • 资源ID:26400803       资源大小:20.87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煤矿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docx

    1、煤矿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煤矿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一、概况石圪台煤矿所产煤为长焰煤,各煤层着火温度t1(还原样燃点)为330,?1-3(还原样与氧化样燃点之差)在46-49之间,煤层属易自燃、很易自燃煤层。地面堆煤3个月后就自燃。根据邻区矿井煤的自燃情况,本矿井煤的自燃发火期为1-3个月。本矿井的开拓方式为斜井-平硐开拓,采煤方法为综合机械化采煤,石圪台煤矿2012年回采工作面为131101工作面,131101工作面的位于井田的东北部。131101工作面厚度2.5m2.7m,平均厚度2.72m。131101工作面设计回采走向长900m,倾向斜长145米。所有采区巷道均布置在煤巷中。二、131101工

    2、作面采空区防治自然发火安全技术措施131101工作面在防治自然发火方面最不利的因素是原房柱式采空区所留煤柱及在工作面采空区顺槽两侧、开切眼和停采线有煤不能采出,煤量大,如果发生自然发火,其程度将比较严重,治理更加困难、危险更大,损失更大。煤炭自燃必须具备4个条件:(1)有自燃倾向性的煤呈破碎状态存在;(2)向破碎状态的煤连续供氧,使煤炭氧化生热;(3)有聚集氧化热的蓄热环境;(4)上述3个条件同时具备的时间足够长。煤炭自燃的4个条件中最关键的是煤层自身具有的自然发火倾向性和向煤体连续供氧。因为不供氧就不产生热量,也不存在蓄积热量使煤炭升温直至自然发火的问题;而对于自然发火的倾向性,目前尚未无法

    3、改变。因此目前的预防措施主要都集中在如何减少或杜绝向采空区或巷道的高冒区持续供氧方面。3-1-2号煤层采用综采开采时,必须采取以下防灭火措施,以确保工作面安全生产。1、采取合理的采煤工艺措施(1)减少采空区留煤综采队必须保证工作面浮煤清理干净,按照设计要求,提高回采率(必须保证95%以上),尽量减少采空区遗留煤。(2)保持工作面快速推进采煤工作面的快速推进不仅是一个效益问题,而且是防火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为,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在工作面后方的采空区将动态的形成不自然带、可能自然带、窒息带所谓的“三带”,“三带”在一定的自然发火期和推进条件下,直接影响着131101工作面自然发火的危险性。其中不自然

    4、带宽度在工作面后方约为15米,可能自然带由不自然带向采空区内部延伸约25米60米。根据氧化生热、聚热及散热条件,自然发火危险性与推进度有如下关系:当ls/vf;t时,自然发火危险性较大式中:ls可能自然发火带宽度,mvf工作面月推进度,mt自然发火期,月所以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是主动、有效防火的重要途径,必须按照设计要求4.8m/天(144m/月)的推进度进行采煤,将顶煤遗留的浮煤在发火前丢入采空区窒息带。2、封堵工作面漏风针对131101工作面进风隅角是本工作面采空区主要漏风源,为减小风流进入采空区的能力,缩短自燃带宽度,必须采取在进风隅角挂挡风帘或垒砌密闭墙的措施。挂帘可以采用破旧风筒布或救

    5、护队使用的风障作为帘布,必须保证帘布材料为抗静电阻燃材料。密闭墙可以采用麻袋装上沙子进行堆放,麻袋堆放时上下层之间错开压茬,保证堆放稳固;堆放前进行敲帮问顶,避免浮矸伤人;每推进1015米垒砌一道密闭墙。3、注浆或注水以黄泥、粉煤灰为材料制成的浆液的防火机理在于浆液对浮煤有“包裹”和“降温”作用。浆液注入采空区便能对浮煤形成覆盖和包裹,从而减少煤与氧接触的反应面,减缓煤炭的氧化速度;再者,浆液中含有大量的水注入采空区后能吸收并带走浮煤的氧化热,破坏其聚热环境,使煤炭温度不能持续升高而致燃烧。4、注氮技术氮气防灭火不仅适用于缺水贫土地区的矿井,而且氮气的隔爆作用、防灭火速度及可靠性是其它防灭火方

    6、法无法可比的,它特别适用于有煤尘爆炸危险和煤的自燃发火期较短的矿井。注氮设备的制氮工艺目前常采用的有两种:一种是采用中空纤维膜分离技术制氮,另一种是采用碳分子筛变压吸附制氮;这两种制氮工艺各有利弊。采空区注氮防灭火是通过注氮设备将氮气注入采空区,占据火区空间,降低氧气浓度,达到防灭火的目的。131101工作面注氮需要配备移动注氮设备1套(放置在联络巷内),移动注氮设备布置在主要运输大巷内,在运输顺槽敷设一条直径108mm的管路(无缝钢管),埋入采空区59米,工作面推进后,对采空区实施注氮,且随工作面推进回撤注氮钢管。注氮路线:移动注氮备-输氮管路-采空区。?5、阻化剂防灭火将工业用阻化剂cac

    7、l2或mgcl2配制成药,经专用车运入回采工作面上顺槽,将药稀释至20%浓度,利用阻化剂喷射泵向采空区注入阻化剂。阻化剂喷射泵工作压力为23mpa,最大射程约20m,流量2.4m3/h。采煤工作面实行两采一准,昼夜一循环,可以将喷洒工作安排在准备班进行。6、其他防灭火措施当采空区发现存在高温点时,必须立即封闭采空区,采取注凝胶或注浆等防灭火措施。凝胶防灭火是将基料和促凝剂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配制成水溶液后注入采空区,发生絮凝作用,形成凝胶;由于成胶过程是一种吸热反应过程,进行吸热降温;由于凝胶物质成胶前易于流动,能很好地扩散到封闭的缝隙,成胶后使散煤结成整体,起到封堵漏风作用;由于成胶过程中生成

    8、nacl等物质,能起阻化作用;所以凝胶防灭火是破坏煤炭自燃的一个或几个条件,以达到防灭火的目的。7、煤炭自燃的早期预测预报煤炭自燃的早期预测预报,是防止发生重大火灾事故的关键。早期预测预报有以下几种方法:人工取样色谱分析。定期在工作面回风巷、回风隅角、采空区密闭内取样,进行色谱化验分析,分析内容包括co、ch4、co2、o2、c2h4、c2h2等。若发现气体成分发生变化,如出现co并呈上升趋势时,可判断有高温点产生,就要每班监测,并采取相应措施。现场人工检测。综放面设专职瓦检员并随身携带co检测仪,在检测瓦斯的同时,对工作面回风巷及回风隅角的co进行检测,每班至少检测1次。束管监测系统。利用束

    9、管监测系统对井下采空区及密闭内的co、co2、ch4、o2、c2h4、c2h2等气体浓度变化情况进行连续监测。8、安全监测系统利用安全监测系统传感器对井下作业场所风流中的co浓度变化情况进行连续监测。石圪台煤矿采用西安西科测控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kj110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在工作面上隅角和回风流中设置co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经过监测分站至工业以太网至地面调度室,可以对于co和温度进行实时监测监控。kj110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组成如下:1、地面监控中心站地面监控中心站是整个监控系统的核心,负责整个系统设备及监测数据的管理、定义配置、实时数据采集、分析处理、统计储存、屏幕显示、查询打印、实时控

    10、制、远程传输、画面编辑、网络通讯等任务。2、智能监控分站主要完成对所监测的传感器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分类显示、报警、断电控制、与地面监控中心站的数据通讯、所接传感器的集中供电等。3、各种模拟量传感器、开关量传感器及断电控制器各类模拟量传感器、开关量传感器及断电控制器是整个监测系统最前沿的指令执行终端设备,负责对各监测点的物理数据采集、就地显示、超限报警、信号传输。三、开拓开采、通风方面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1、选择合理的巷道布置与开采程序,主要大巷布置在煤层中,布置在煤层中的服务年限较长的巷道要喷浆封闭,先后由上至下依次开采各煤层。2、通风系统为中央并列式,主、副斜井进风,回风斜井回风。通风方法

    11、为机械抽出式,配备轴流式扇风机二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正确选择通风构筑物的设置地点,矿井井下通风构筑物主要是风门、调节风门。3、主要通风机装备反风设施,并能在10min内改变巷道中的风流;当风流方向改变后,主要通风机的供给风量不小于正常风量的40。四、井下外因火灾防治安全技术措施1、电气事故引发的火灾防治措施(1)对于井下机电设备硐室,主要采用配置足够的干粉和co2炮沫灭火器,一旦发现火灾马上启用,另外在硐室通道处设置防火栅栏两用门,防止硐室外的火漫延进来。(2)井下电气设备的防火,防止电器过负荷运行,短路产生的电弧,电火花,机械设备运转不良造成的过热或摩擦火花,要采用防爆型设备,而接线点要

    12、紧密牢固,必要时涂绝缘漆,防止接点打火,用电缆引线,不可明线接电,并设置过压过流保护器,双回路供电,中性点不接地。(3)井下电缆护套全部采用阻燃抗静电材料。2、胶带输送机着火的防治措施及装备 (1)为防止井下胶带输送机外因着火,井下均采用阻燃型胶带。胶带机上设置了沿线双向接绳开关,防跑偏监测装置,纵向撒裂保护装置,打滑监测设备,烟雾报警温度检查仪等装备。(2)胶带机头及机尾硐室设置了自动灭火系统,本灭火系统采用感烟及感温报警,报警后可实施自动洒水及施放灭火弹等灭火措施,胶带机驱动电机及所有安全保护装置均采用防爆型。3、其它火灾的防治安全技术措施(1)为防止地面明火引发井下火灾,严禁在井口30m

    13、范围内进行产生明火的任何性质的作业,同时在距进风井30m内不得布置产生污染和废气的设施,井口附近(30m内)进行作业的人员不得吸烟和携带易燃物品,并在井口附近设置明确禁止烟火的标志牌。(2)消防材料库布置在副井工业场地,消防材料库内的消防材料要保证完好充足,库内严禁堆放任何与消防材料无关的物品。(3)对于主、副井筒井口棚内固定的消防设施应加强理,定期检查设备的完好性,配备专人管理、使用,并对专门人员定期进行消防知识培训和消防演练,主、副井井口房设置防火门。(4)必须严格执行入井检身制度。严禁携带烟草、点火物品和穿化纤衣服下井,严禁井下吸烟、使用灯泡取暖。(5)严禁在煤巷及采区内的任何地点进行电

    14、、气焊等明火作业;确实需要动电气焊时,必须编写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报矿方相关部门审批。(6)工作面回风顺槽内的油料储存处要配备沙箱及灭火器,并明确防火负责人。所有运送、存放油脂的容器必须密封,随时盖好盖子,不得敞口,防止杂物混进。(7)井下使用的润滑油、棉纱、布头和纸等,必须在盖严的铁桶内存放,用过以后不得乱扔、乱放、乱倒。(8)任何人发现井下火灾时,应视火灾性质、灾区通风和瓦斯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并迅速报告矿调度室。矿调度室在接到井下火灾报告后,应立即按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通知有关人员组织抢救灾区人员和实施灭火工作,并立即向当地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及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报告。

    15、(9)在抢救人员和灭火过程中,必须采取防止瓦斯、煤尘爆炸和人员中毒的安全措施,必须指定专人检查瓦斯、一氧化碳、煤尘、其他有害气体和风向、风量的变化。4、井下消防和洒水系统为了防止井下火灾漫延,在井下设置了消防洒水系统,井下消防洒水系统由地面供水,管路由风井到达井底车场以及辅助水平甩车场,在副井井底车场及辅助水平甩车场处设置消火栓和麻制水龙带及水枪;在采区各上、下山口处、机电硐室、材料库、中央变电所、采区变电所附近设置泡沫灭火器和干粉灭火器,井下消防洒水管路每隔100m设置支管和截止阀,以供突发火灾时进行接管。5、井下防灭火构筑物井下变电所通路,变电所与水泵房连接处,设防火栅栏两用门硐室。6、工

    16、作面防灭火措施工作面防灭火的重点是工作面火源的综合防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工作面的电气配电点,胶带输送机头、乳化液泵站、工具房及油脂库等应按要求配齐合格的干粉灭火器和防火砂箱及铁锹等灭火工具。(2)胶带运输巷应按要求配备消防水管,每50m一个甩头,并且灵敏可靠,不漏水。(3)胶带输送机头前后20m范围内,必须用不燃性材料支护,并且不得有其他易燃物品堆放。(4)皮带输送机不得有严重跑偏,长时间的摩擦机架和打滑,以防摩擦着火。(5)电气设备的保护要齐全可靠,严禁带电作业,杜绝电气设备失爆,皮带保护要齐全有效,使用可靠。(6)地面消防水池必须经常保持不少于200m3的水量,井下消防管路系统要保持畅通无阻,水量充足。(7)采煤机运行过程中,严禁割支架顶梁及铲煤板。五、发生火灾避灾路线1、发生火灾避灾路线:火灾地点-311集中运输巷-主要运输大巷-副井-地面。2、预防一氧化碳及其它有害气体中毒措施(1)发现有烟雾或异味,应迅速而正确的戴好自救器。(2)处于上风侧人员迎风撤退,下风侧人员迅速进入安全地带。(3)实在无法撤离时,应在附近硐室内躲避,并采取措施隔断风流,等待营救。(4)对中毒人员应迅速送到新鲜空气巷道内。六、本措施未尽事宜,按照煤矿安全规程执行。


    注意事项

    本文(煤矿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