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教版美术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A纸.docx

    • 资源ID:26533429       资源大小:38.80KB        全文页数:3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美术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A纸.docx

    1、人教版美术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A纸(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美 术 教 案 王筱滨目录第一课:神奇的口袋第二课:大家都来做第三课:彩线连彩点第四课:淅沥的小雨第五课:闪烁的烟花第六课:美丽的印纹第七课:纸 风 铃第八课:鱼儿游游第九课:我在空中飞第十课:我的新朋友第十一课:鲜花送老师第十二课:我做的文具第十三课:会动的小纸人第十四课:繁忙的交通第十五课:乘上列车去画画第十六课:童话里的小屋第十七课:会滚的玩具第十八课:动物王国第十九课:办 年 货第二十课:动植物欣赏第一课:神奇的口袋课时:l课时学习领域:造型游戏教材分析:本课是学生进入小学首次上美术课

    2、,主要是认识一些美术工具和材料,知道它们的不同用途。用美术用具和材料,大胆、自由地表述自己的各种想法。激发学生对美术课产生兴趣。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美术工具和材料,大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3、引导学生在认识美术工具和材料的过程中对美术课产生兴趣。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的用具和材料能制作不同的绘画作品。教学难点:学生自己能用工具和材料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学方法:游戏相结合、观察比较法、谈话法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蜡笔、水笔、钢笔、毛笔、油画笔、水彩颜料、橡皮泥、陶土、剪刀、图画纸、宣纸等美术工具和材料。2、教师准备一些可用来绘画、雕刻、拓印、

    3、拼贴、编织的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3、教师收集由各种工具和材料制作的美术作品,如中国画、水彩画、版画、雕塑、剪纸、素描等,包括儿童美术作品。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生相互认识,教师自我介绍。“大家好,很高兴认识大家。从今天开始,就由我来陪大家一起度过我们快乐的美术课,大家高兴吗?”激趣导入:“今天,老师收到一份非常特别的礼物!”(教师提前把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放在一只或几只口袋里,并出示口袋)“这里面是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猜一猜好不好?”(采取猜谜的游戏导入,以便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神奇的口袋。”教师板书课题。二、讲授新课认识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

    4、“同学们,现在我们可以来摸一摸,然后再猜一猜口袋里到底是什么!”(学生们分小组进行活动。)“通过刚才的猜谜游戏,我们猜出了一部分工具的名称,还有一部分我们不认识的,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教师介绍各种工具的名字及用途,例如:毛笔:有大的,有小的,可以用来写字、画画。教师出示用毛笔绘制的国画作品,并且引导学生欣赏。也可现场绘制一幅简单的国画小作品。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毛笔及颜料,使他们对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使用多种工具和材料当场操作进行示范。也可以出示美术作品,使学生认识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以及它们的不同性能和特点。学生尝试使用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刚才看了老师画,同学们想不想自

    5、己也来动手画一画?” “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这节课,同学们也可以从你面前的口袋中选择你所喜欢的工具和材料来试一试,画一画。但是,在大家动手画之前要先想一想:我要画什么。然后,再动手来画一画。”“现在就让我们想一想我们要画什么!”(学生发言交流自己想画什么、什么样子。)“现在,快快拿起我们喜欢的工具,开始我们的创作吧!”(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在创作过程中,尽量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表现,使学生对美术课产生兴趣。3、收拾与整理作业完成后,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整洁。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4、小结:讲评作业。学生自评与教师讲评相结合。A、学生将画好的画贴到黑板上,

    6、同学们找出最喜欢的作品,并且把手里的小星星送给他。说一说为什么喜欢他。B、教师表扬大胆创作的作品,并且指出优点。C、布置下节课的准备用品:收集可乐罐、沙、石、瓶盖儿、体育用品等排列材料。教学参考资料:中国画 简称“国画”,是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其技法形式有工笔、写意等;其工具材料为中国特制的毛笔、墨、砚台、绢和宣纸等。水彩画 水彩颜料是用胶水调制成的,作画时用水溶解颜料于纸上,利用纸和水分互相渗融的特点,表现出透明、轻快的艺术效果。版画 画家运用刀和笔等工具,在不同材料(木、纸、铜版)的版画上进行刻画,可直接印出多份原作。素描 使用铅笔、木炭、钢笔和毛笔,以单色线条或块面的形式塑造物体的形象

    7、。雕塑 以各种可塑造的(如黏土、油泥等)或可雕刻、翻铸的物质材料(如石头、木材、金属等),塑造可视而且可触的各种具体的艺术形象。板书设计:神奇的口袋绘画材料:蜡笔、水笔、钢笔、毛笔、油画笔、水彩颜料、橡皮泥、陶土、剪刀、图画纸、宣纸等绘画形式:中国画、水彩画、版画、雕塑、剪纸、素描等课后札记:第二课:大家都来做课时:l课时材料:体育用品、日常小用品或废弃材料(如小石块、沙、瓶盖等)、小绳子,可提前通知学生搜集准备。教学目标: 1利用现有材料在操场上做各种造型排列、组合练习,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和综合欣赏能力。2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教学重点:对现有材料的感受联想并进行造型表现。教学难点。积

    8、极自主的发散性思维引导。教学内容: 1从抽象材料向自然形象的思维转化。2抽象思维组合。3平面的或立体的组合方法。教学过程:1学生操场列队,围圈坐下,欣赏相关资料,教师做造型思维引导。(1)呼啦圈(圆形)。平面排列:花、雪人、气球、太阳、甲虫等,请同学说说还可排列成什么图形?请二位同学到中间选用现有材料各排列一种图形。立体造型:用小绳子或电线头将呼啦圈作不同的捆扎组合,可成多种造型形式(图形略)。请二位学生到中间作组合尝试。(2)羽毛球拍(长条形)。可作多种平面图形排列(花瓣、飞机、昆虫翅膀等),用小绳子或电线头捆扎可做多种立体造型(图形略),学生可作不同形式的造型思考。(3)方形塑料小凳子。平

    9、面排列:在较小的图形中可作为面使用;在较大的图形中可作为点使用,随意排列各种图形。立体造型:可作以正方形、Y字、X字形为底座的多种塔形堆砌排列,并可配以彩带、小彩旗悬挂装饰(图形略)。以上造型思维引导以现有材料中较大的器具为主,因较大的器具在图形中占主导地位,较小的材料则根据构思自选,视其自身形态可看作点或线,配合较大材料灵活使用,注意形象的色彩配置,立体造型可添加悬挂物,使造型具有动感。教学语言应改用儿童易懂的口语化语言。2学生分组活动(第46人为一组),各组选取自己喜欢的材料,对造型方法、内容进行讨论,并作尝试,作品以组为单位开展评比(自评、互评,优秀者得小红旗一面),相互观摩,鼓励发散性

    10、思维,对不同的创造性思维给以肯定。3各组再次选取另一种造型材料,对造型方法、内容进行讨论,再作尝试,作品再作评比,相互观摩,鼓励求异思维。(教师在学生活动中适当对各组进行指导。)4教师对造型活动进行总结,表扬同学的参与、互助协作和竞争精神。5各组将造型材料整理归位,下课。板书设计:大家都来做课后札记: 第三课:彩线连彩点课时:2课时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材分析:本节课安排“彩线连彩点”,意在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点、线,这些点、线美化了我们的生活,感受艺术作品中点、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体验用点、线作画的趣味性。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点与线,自由表达自己想象中的画面,体验绘画与创

    11、作的乐趣。2、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常用的建筑、人物、字母及各种自然物体,用点、线、面概括成形态进行重新连接组合,绘制成非具象的画面效果,产生丰富的想象空间。教学重点:用点、线大胆的表现。教学难点:能根据自己的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学方法:观察比较法、谈话法、讲授法、启发引导法等课前准备: 1、师生上课要使用的蜡笔、水笔、色彩纸。2、供学生欣赏的相关图象、中国画资料、康定斯基作品。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作品欣赏导入:“同学们好!今天上课前老师先带大家一起来欣赏几幅大画家的艺术作品好不好?”“好”“让我们来看一看画上都画的什么?“彩线、彩点。”“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彩线连彩点。”教师板书课题。(二)讲

    12、授新课1、作品欣赏(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欣赏康定斯基作品、图象资料和中国画资料中各种点、线组成的画面,引导学生打破常规的具象思维模式,用点、线、自由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感受,从中感受到绘画与创作的乐趣。)“让我们来看一看康定斯基的作品,你觉得你最喜欢这幅画的什么地方?”“我最喜欢”同学们的观点各不相同,有的喜欢画面的颜色,有的喜欢画面中流畅的线条,有的喜欢画面中的某一个形状,有的觉得这些画面很有趣,虽然看不出画面上究竟画的是什么形象,但是组合起来却很漂亮。“同学们说的都很好,都是自己的真实的体会。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线的粗细不同、点的大小不同、色彩的不同、形状的不同,组合到一起的时候会产生象音乐一样的节

    13、奏。这些美丽的艺术作品就是运用各种点、线、面组合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接下来,让我们再来欣赏几幅国画作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了解线的粗细、点的大小、色彩的变化、画面的节奏及其协调性。)一、常见的线材料,线材料变成点材料1教师出示各种常见的线状材料(绒线、纸条、绳子),请学生认一认说一说它们的名字,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形状都是瘦瘦长长条状的东西。不同点:不同的材料、有的直、有的弯曲,有粗有细,颜色不同。)2教师将纸条揉成纸团,把纸条、绒线和绳子剪成小段或碎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形状都发生了什么变化?(不再是长长的,变成一点一点的。)3将这些小点点摆一摆又变成了一条长长

    14、的线(如:项链上的珠子)。二、生活中的点和线1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点和线?找找教室里的点和线,找找自己身上的点和线。(教师展示其他的点状物和线状物。)2体验不同的笔,画出不同的点和线。不同的笔在画纸上画出的点和线一样吗?试一试用彩色水笔、油画棒、铅笔在画纸上涂涂画画,看看不同在哪里?三、点和线连成画1画家画里的点和线。画家也用点和线来作画,看看下面画中都有些什么样的点和线。引导学生分析书中范画。2自己制造点和线连成画。你能画出或剪出和刚才不一样的点和线,并连成一幅画吗?我们自己也来创造各种各样的点和线,连成美丽的画面。(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画笔、材料,综合运用,随意造型。)(三)学生作画:1、作

    15、业要求:采用单线、涂色及剪贴等各种形式来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感受。鼓励学生选择各种点、线、面组成新的画面。可以把生活中常用的建筑、人物、字母及各种自然物体,用点、线、面概括成形态进行重新连接组合,绘制成非具象的画面效果。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四)讲评作业: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1说说自己创造了些什么样的点和线,并欣赏同学的画。2想一想,点和线在自己的画面中重要吗?如果没有了点和线画面会是什么样的呢?3、学生自评:画好的同学把作品贴到黑板上,同学们把自己手中的小星星送给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说一说为什么。师表扬作品中的优点,指出存在的不足。(看学生的作品中能否用点线大胆的组

    16、合成一幅画。鼓励学生大胆交流自己的画面所表达的意图。)板书设计:彩线连彩点 课后札记:第四课:淅沥的小雨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表现下雨时大自然的情景和人物动态,培养学生观察表现能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教学难点:表现雨中的人物动态。教学准备:学生体验雨中气氛,观察下雨时的情景。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听歌曲雨中。这首歌描述了怎样的景象?(描述了雨中人们争上计程车的情景。)春天是多雨的季节,江南是多雨的地方,下雨时的情景是怎样的? 三、雨中的自然现象 树干摇摆(风向)。乌云聚集。 电闪雷鸣。(闪电形状)雨滴下落。 四、雨中的人物形象 路上行人:匆匆逃避(状态)、避

    17、雨(在哪里)、撑起雨伞、披起雨披。 路旁摊贩:匆忙收摊(状态)。 家中的人:收拾院子里的东西,关门闭户。其它的人(学生表述)。 五、表现雨中的情景 1、口头描述雨中的情景,也可以讲述发生在雨中的故事。(通过学生描述雨中的场景和故事启发学生想象,使画面具有场景和情节。) 2、教师示范雨水、伞的多种画法,交给学生用线条表现雨中的情景或故事。 3、画面表现内容要有重点,构图饱满。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采用另外一种画雨的方法表现雨中情景,最后作业评析 1、作业展示,介绍自己的画面内容。2、教师评析。评析标准:情景感人,形象生动,构图饱满,涂色完整。板书设计: 淅沥的小雨课后札记: 第五

    18、课:闪烁的烟花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认识不同形状的烟花,学习烟花的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回忆烟花的形状,学习烟花的表现方法。教学准备:有关录象,白纸,彩色水笔,毛线,胶水,彩纸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二、导入新课1、 春节过得愉快吗?过春节时你最开心的事是什么?(学生回答)2、过春节时哪些同学放烟花了?(学生举手)哪些同学看见别人放烟花了?(学生举手)哪些同学看见电视里放烟花了?三、讲授新课:启发学生回忆烟花的形状1、你放(见)的烟花美吗?它是什么形状的?(学生一一回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回答简要评说烟花的美感并简笔画出烟花形状。)2、

    19、欣赏录象中放烟花场景,激发学生兴趣,认识不同形状的烟花。3、烟花的表现方法1)、教师示范集中不同形状的烟花的表现方法。2)、总结烟花的表现方法:细线画法;粗线画法;钉子头画法;菊花状烟花画法;单层、双层、多层画法等。(用大小不同的彩点直接点出烟花的形状,由内而外依次点出。一个烟花可以用同一种颜色表现,也可以用多种颜色表现 。3)找学生讲讲打算用什么工具来表现美丽的烟花。四、作业要求1、用彩色笔直接作画,不必用黑色勾线。2、可以表现自己见过的烟花形状,也可以自己设计烟花的形状。3、可以多画几个烟花使画面饱满。4、构图时可以以一种烟花为主,稍加几个其它形状的烟花,做到主次分明。5、适当添画人物或场

    20、景,使画面充实有情节。五、作业评析1、作业展示,学生选优并说一说为什么?2、教师评析。评析标准:构图饱满,色彩鲜艳,烟花的形状优美多姿。板书设计: 闪烁的烟花课后札记:第六课:美丽的印纹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不同物品印纹尝试实验,引导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 2、利用敲印的表现手法,使学生对由于底面不平而产生印纹的美观从而感受形式美感。3、学习操作方法,培养动手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学生是否能简单地运用敲印的方法组织画面。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课前准备:学生和教师一起收集自然界中表面粗糙、有凹凸的物件。2、课前教师收集一些运用拓印方法进行画面肌理创作的作品。二、导入新课:教师

    21、事先准备好四个小组用的颜料:红、黄、蓝、绿。(分别用脸盆放着)找两名学生穿着鞋子蘸上颜料后在地上铺着的白纸上走,让学生观察纸上出现了什么?为什么有的鞋印花纹清晰有的鞋印花纹不清晰?学生总结:因为鞋底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三、讲授新课:1、发展阶段:让学生用自己的小手蘸上颜料后敲印以及用各类拥有纹理的物品敲印,提醒学生仔细观察、探究,从而找出产生纹理的原因。2、利用印纹制作画面时要注意色彩的协调、疏密的安排(可以是没有具体物象的)。3、利用纸片的重叠制作图章时,先剪出图形的外轮廓,再剪出图形中所需的小部件,随后粘贴,要注意纸片厚薄的变化(厚薄明显的地方线条光滑而清晰),最后注意图案在图章中要构图

    22、饱满,从而产生丰富的图案形象。 四、学生完成作业,教师指导。第一课时:利用手掌、手指作画第二课时:利用生活实物进行拓印(如树叶、钱币等)(树叶不能够采摘,可以捡拾落叶) 五、学生评价作品,小结。 六、课后拓展:1、用印纹和彩纸剪贴来组织画面,譬如:用叶脉敲印出草丛,配上彩纸剪贴的蝴蝶,可以产生另一种作品的效果。2、对印出的纹理进行联想,看看能成为什么然后再通过简单的添加,完成作品的创作。板书设计: 美丽的印纹 课后札记:第七课:纸 风 铃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收集与教学任务相关的物品。2、能够根据收集到的物品进行合理想像,用添加、裁减、组合等方式将它们设计制作成风铃。3、用剪(撕)贴、

    23、绘画等方式来美化风铃。教学重点:运用画、撕、折、剪、拼贴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设计制作。教学难点:组织学生用吊饰美化教室,激发学生美化生活。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师生一起收集适合做纸风铃的物品,如:纸杯、卷筒纸芯、筒状的纸盒、小挂饰(一次性纸杯最好用新的,用过的可能不卫生)。2、教师应课前准备好各种材料制作的范作、图片、制作步骤图以及几枚大一点的针。3、学生应课前准备好剪刀,糨糊,彩纸,彩笔,彩线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并讲授新课:教师出示风铃,问学生:你喜欢风铃吗?风铃可以分为哪几部分?如果你有一个风铃,想把它挂在什么地方?老师这儿还有自己制作的风铃,同学们想不想看看?给学生看老师

    24、制作的纸风铃范作,你能说出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谁能说出老师是怎样制作这个纸风铃的?1、先把单个的纸杯进行美化:用画画、剪贴等方式。2、再用彩线把纸杯穿起来。3、给纸杯下面添上铃舌(可以采用螺母或者小块橡皮泥)。讨论拓展:你还可以用哪些其他方法或者材料来制作纸风铃? 三、学生分组制作。 四、欣赏、讲评作业。课后拓展:怎样能做出一个能发出声音的真正的风铃?板书设计: 纸 风 铃课后札记:第八课:鱼儿游游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审美力;2、指导学生分析鱼的外形和颜色,引导学生大胆夸张表现各种各样的鱼,锻炼学生用线、用色表现或剪刻、捏制鱼。3、增长学生知识,受到

    25、美的熏陶,从而懂得珍惜自然,以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学生友善的意识。 教学准备: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彩色纸、剪刀、胶水、笔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根据兴趣爱好分小组,并确立组长,统一小组意见。 二、谜语导入: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我们一起猜猜看好吗?多媒体显示谜语,教师说出谜语:身体像树叶,尾巴像折扇。没脚也没手,能在水中游。问:你们猜猜它是谁啊?(学生齐说:鱼)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我们就和鱼交个朋友。(板书:第8课 鱼儿游游)三、新授:1、显示海景。师:小朋友们,你们看,海底的景色多美丽啊!还有许许多多既漂亮又可爱的小

    26、鱼儿在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呢!瞧!那边还有一条小鱼儿在和我们打招呼呢!教师扮演小鱼儿的角色:嗨!大家好!我是海底小导游!欢迎到我们家来做客,认识一下我们的家族成员吧!你们可要看清楚了哦:我们每一条都是不一样的,你喜欢和我们中的谁交朋友呢?并说说喜欢我们的理由。2多媒体显示多张鱼的图片,学生欣赏的同时说说喜欢哪条鱼,并说说理由,最好能说出鱼的特点。3考考你。师:看完这些图片,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呢?(指答)师:现在小鱼儿还有几个问题想考考你们呢!(1)多媒体显示“考考你”:聪明的小朋友:你知道我们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鱼=鱼身+鱼鳍+鱼嘴+鱼眼+鱼鳞)(2)“讨论一下”:你能用几种方法给我们增加新

    27、的朋友?剪纸、绘画、叶贴画、布贴画师生分别欣赏剪纸、绘画、叶贴画、布贴画作品。4比一比。(1)师:下面我们要进行一次比赛。多媒体显示“比一比”:哪一小组能给我们创造最漂亮的成员?(2)问:哪一小组觉得自己能为鱼儿们创造出最漂亮的成员?(3)教师讲解作业要求。(4)学生进行作业,教师巡回辅导。四、作品评比。教师将学生完成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学生互相评奖,并将手中的小红旗插入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画中,评选出最优秀的作品。五、课后拓展。平时多注意观察,我们看看鱼儿是顺水游动的还是逆水游动的?板书设计: 鱼儿游游课后札记:第九课:我在空中飞课时:2课时教学目的:启迪想象思维,开发创造能力。教学重点:启发想象

    28、思维,激发创作热情。教学难点: 构图的完整性和画面的个性特色。课前准备:(师)1、绘制有关太空,星球,宇宙飞船,宇航员,想象中的外星生物等的彩色图案,和完整的太空科幻作品。2、准备两则短小精悍描绘太空世界的故事,并绘制与故事内容相关的图画(生)蜡笔或油彩棒笔,水彩或水粉画颜料,第一课时:(以欣赏观看教学范图为主,通过老师讲太空,科幻故事的形式,启发,引导学生对太空世界产生兴趣) 1.引趣,挂出宇宙飞船,宆宇航员,飞碟等图案,让学生看图想问题。图上的物体是些什么?是用来干什么的?学生回答后,再挂出两幅完整的太空,科幻作品,介绍一些简单的太空知识,和人类深索太空奥秘的活动,将学生的兴趣引向教学内容

    29、-太空世界。 在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候,鼓励他们:“在作业纸上大胆地画出你想象中的太空世界“,提示”:外星的小朋友来地球了,你和同学一起迎接他门”。“你乘上宇宙飞船,登上了月球”等等,这种提示,意在向学生暗示作画时要有一个中心内容(即:作品的主题。)学生按照这一思路决定画题后,再想象作画,画出的作品构图完整,内容丰富。注;对个别胆小的,迟迟不敢动笔的学生,发现后立即进行个别鼓励:“你别怕,想到什么,如果真的画的不好,老师会帮你修改的。”听说老师要帮助修改,学生胆子大了,也能大胆着,且效果不错。2.修正画面,使画面构图合理,主次分明,有一定的主题思想 首先,请几名学生上讲台,展示自已的作品,并告诉同学们作品的题目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画。再将这几位同学的作品进行讲评,指出好的和不足的地方,告诉学生画任何一幅画首先要想好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美术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A纸.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