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事业单位考试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复习题库.docx

    • 资源ID:26561870       资源大小:40.37KB        全文页数:4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事业单位考试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复习题库.docx

    1、事业单位考试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复习题库2020年事业单位考试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复习题库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单项选择题1.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的是( )A陈独秀 B王稼祥 C毛泽东 D刘少奇2. 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内最早提出反对教条主义任务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张闻天3. 毛泽东思想开始萌芽于( )A.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国民革命时期 B. 土地革命时期 C. 解放战争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中国特色社

    2、会主义理论体系5.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主题是 (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机遇与挑战 D知识经济与信息革命6.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 ( )A与时俱进 B党的先进性 C执政为民 D. 执政兴国7.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坚持 ( )A党的先进性 B党的领导 C执政兴国 D.执政为民8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以人为本 B.稳定 C.改革 D.发展9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其本质和核心是( )A.全面发展 B.协调发展 C.以人为本 D.可持续发展10.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 )A.以人为本 B.又好又快发展 C.改革 D.发展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

    3、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 )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2、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是因为它( )A.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B.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C.对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D.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3.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 ) A. 立党之本 B. 强国之路 C. 执政之基 D. 力量之源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表现在( )A.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明确提

    4、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D.确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5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以人为本 B.全面发展 C.协调发展 D.可持续发展三、判断题1、毛泽东思想是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2、毛泽东思想是在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的阶段。( )4、邓小平理论是邓小平的理论。( )5、以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系统。( )6、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

    5、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7、邓小平理论深刻地提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8、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9、当代世界的发展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10、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发展。(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实事求是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党的思想路线称作是( )A.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群众路线 C.组织路线 D.政治路线3、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 )A. 解放思想 B. 实

    6、事求是 C. 与时俱进 D. 求真务实4、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始终的是( )A. 理论创新 B. 实事求是 C.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D. 尊重实践、尊重群众5、毛泽东第一次使用“思想路线”这一概念是( )A.1927年 B. 1928年 C. 1929年 D. 1930年6、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是在( )A.实践论 B矛盾论C.改造我们的学习 D反对本本主义7、在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曾针对“大跃进”的“左”的错误,为把实事求是的精神恢复起来,号召全党( )A“大兴理论联系实际之风” B.“大兴调查研究之风”C“大兴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

    7、之风” D“大兴求真务实之风”8、实事求是的“是”指的是( )A研究 B从实际出发 C客观事物 D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9、解放思想意味着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是( )A从根本上不能统一 B 可以达到绝对的统一C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 两者不相关10、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 )A保持先进性 B具有科学性 C体现民族性 D富于创造性11、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是在党的(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12、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 )A实践创新 B科技创新 C体制创新 D制度创新13、在实践基础上的( )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

    8、导A理论创新 B制度创新 C科技创新 D文化创新14、江泽民曾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 批评与自我批评 B 敢将真话,做实事C 与时俱进 D 尊重实践,尊重群众15、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A实事求是 B.与时俱进 C.求真务实 D.解放思想二、多项选择题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2.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为了( )A.让邓小平重新出来工作 B.冲破思想禁锢,拨乱反正 C.以邓小平理论代替毛泽东思想 D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解

    9、决新出现的矛盾和问题3、实事求是是( )A 一切政党的思想路线 B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C 我们党永葆生机的法宝 D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E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4、“与时俱进”的含义是( )A体现时代性 B体现科学性 C把握真理性 D把握规律性 E富于创造性 5、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是( )A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目的 B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 C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D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归宿E .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三、判断题1、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与时俱进。( )2、一切从实际出发,当前中国最大的实际是改革开放。( )3、解放思想意味着放飞思想,也就是意志自由。( )

    10、4、邓小平根据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深刻变化,提出了党的思想路线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一个有机整体,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 )第三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一、单项选择题1、在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上,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一系列重大关系的重要著作是(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论十大关系C、国家预算要保证重点建设又要照顾人民生活 D、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是生产力2、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的著作是(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B、论十大关系C、

    11、国家预算要保证重点建设又要照顾人民生活D、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是生产力3、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的是( )A、刘少奇 B、周恩来 C、邓小平 D、陈云4、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上,主张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实行同产量联系起来的责任制的是( )A、刘少奇 B、周恩来 C、邓小平 D、陈云5、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上,提出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等观点的是( )A、刘少奇 B、周恩来 C、邓小平 D、陈云6、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上,提出我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

    12、识分子,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观点的是( )A、刘少奇 B、周恩来 C、邓小平 D、陈云7、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上,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概念的是( )A、刘少奇 B、周恩来 C、邓小平 D、陈云8、邓小平认为,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长期以来没有完全搞清楚的问题是( )A、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什么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D、什么是计划经济9、我们过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之所以没有完全搞清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 )A、离开了阶级斗争谈社会主义 B、离开了思想道德建设谈社会主义C、离开了生产力水平谈社会主义 D、离开了生产关

    13、系变革谈社会主义10、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中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和创造是( )A、强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强调消灭剥削C、强调消除两极分化 D、强调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1、在社会主义本质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 )A、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C、消除两极分化 D、实现共同富裕12、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是( )A、实现共同富裕 B、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和全面的发展C、实现人的自由和平等的发展 D、实现人的平等和全面的发展13、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 )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A、马克思主义 B、列宁主义 C、社会主义 D、共产主义14、党要承

    14、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是( )A、巩固政权 B、坚持党的领导 C、发展 D、坚决开展反腐败斗争16、20世纪50年代代表党中央提出“向科学进军”口号的是(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邓小平17、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是(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邓小平18、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国务院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作出了( )的决策A、科教兴国 B、人才强国C、建设创新型国家 D、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19、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就

    15、必须( )A、大力增加对先进企业的投资 B、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C、大力发展制造业 D、大力调整生产关系20、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第一个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是( )A、马克思 B、列宁 C、毛泽东 D、邓小平21、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的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22.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提出,判断一个政党历史地位的标准是( )A、革命的,还是反革命的 B、民主的,还是专制的C、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 D、进步的,还是落后的23、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是在( )A、党的十二大 B、1992年南巡谈话C、党的十

    16、一届三中全会上 D、党的十三大24、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 )A、根本任务 B、优越性 C、根本目的 D、发展动力二、多项选择题1、邓小平回答和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课题意味着( )A、我们已经完全掌握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B、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C、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D、提出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E、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 )A、突出了生产力的基础性地位 B、突出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C、在动态中描述了社会主义本质 D、在目标层次上界定了社会主义本质E、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3、解放生

    17、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是( )A、解放生产力是发展生产力的前提 B、发展生产力是解放生产力的目的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D、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的统一E、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统一4、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 )A、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B、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要求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 D、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E、反对资本主义经济的要求5、发展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因为( )A、发展是坚持党的先进性的要求B、发展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要求C、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和实现国富民强的要求D、发展决定着中

    18、国的前途和命运E、发展能够避免走资本主义道路6、邓小平反复强调的两个“搞清楚”是:( )A、什么是社会主义 B、怎样建设会主义 C、怎样坚持社会主义D、怎样发展社会主义 E、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7、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谈话中,提出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 )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B、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C、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D、是否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E、是否有利于坚持人民民主专政8、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主要论点有( )A、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生产力B、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要求C、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关系

    19、到社会主义的命运D、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E、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导9、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阐述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其中有( )A、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思想 B、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C、关于“三个有利于”的思想 D、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E、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10、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讲话,其中提出了要正确处理( )A、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B、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C、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D、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E、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关系11、毛泽东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提出了( )A、社会主义社会基

    20、本矛盾和两类矛盾学说B、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特别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C、从全体人民出发,“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D、发展工业必须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工业化方针12、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由于对迅速到来的新生社会主义社会和全国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缺乏深刻的认识,导致党在指导思想上发生了“左”的偏差,这些“左”的偏差的具体表现包括( )A、认为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可以很快地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B、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C、把已经不属于阶级斗争的问题仍然看作阶级斗争D、把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产生的不同意见视为

    21、“路线斗争”E、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逐步偏离了正确方向13、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 )A、使党的一切方针政策都要促进生产力尤其是先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B、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不断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C、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D、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E、大力推进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14、共同富裕并不意味着( ) A、同等富裕 B、同步富裕 C、两极分化 D、平均发展 E、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三、判断题1、1958年,毛泽东提出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社

    22、会主义建设和技术革命上来( )2、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邓小平提出了农业中要实行生产责任制的观点( )3、邓小平一再强调,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 )4、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 )5、邓小平理论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6、邓小平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概念是在1980年( )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实行政企分开( )8、共同富裕就是同步富裕、同时富裕( )9、当前剥削制度消灭了,但剥削现象还存在,非公有制经济的的发展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性质( )10、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发展下去就会导致两

    23、极分化( )11、邓小平社会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没有提到所有制和按劳分配,这说明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制度没有关系( )12、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的全面发展也就实现了( )第四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单项选择1.毛泽东指出,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根据,是认清( )A中国的国情 B.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C.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 D.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以后,我国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总的来说,( )A.一直处在完全清醒的状态 B.一直处在不完全清醒的状态C.是完全客观、全面、正确的 D.是比较客观、全面、正确的3.我们党全面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4、是在(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讲话中B.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C.党的十二大报告中D.党的十三大报告中4.现阶段我国最大的实际、最基本的国情是( )A.生产力落后 B.人口多C.商品经济不发达 D.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B.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C.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D.我国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所经历的阶段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A.从新中国建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所经历的阶段B.从新中国建立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5、所经历的阶段C.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所经历的阶段D.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所经历的阶段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A.经济基础不同 B.主要矛盾不同C.根本任务不同 D.领导力量不同8.现阶段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是( )A.马克思主义理论B.党的基本路线C.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D.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是(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坚持改革开放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实现现代化10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

    26、中心是指( )A改革开放 B经济建设 C四项基本原则 D党的领导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B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C公有制经济同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矛盾D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1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 ( )A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B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C实现共产主义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中心工作是( )A.党的建 B.经济建设 C.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D.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4.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表明,我们的立国之本是(

    27、)A.四项基本原则 B.改革开放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D.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1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16.四项基本原则为经济建设提供了( )A政治保证 B.组织保证 C.物质保证 D.动力17.党的十五大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A.基本路线 B.基本纲领 C.基本方针 D.基本政策18.党的最高纲领是()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构建和谐社会C.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实现共产主义19、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辩证统一于( )A实

    28、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B全面实现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过程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D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全部历史过程20.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了()A.分三步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B.分两步走,20世纪末翻两番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D.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二、多项选择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 )A.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B.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C.我国还处于过渡时期 D.我国还没有确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是因为( )A.它反映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规律

    29、B.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的特殊性C.它是由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客观条件决定的D.它的战略目标是摆脱贫困实现小康3.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因为我国( )A确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实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B. 确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C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D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已经消灭4.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为我们需要长期的时间( )A发展生产力 B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D完善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表现在( )A明确了我国的基本国情B为党制定和执行

    30、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供了基本依据C可以使我们在实践中排除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D可以使我们在实践中避免出现“左”和“右”的错误6.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表明( )A我国无法逾越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阶段B我国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去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C社会主义可以建立在低于资本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上D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才能发展成为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社会7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点是(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坚持改革开放C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D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8.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内容包括(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C.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D.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9、我国总体上已经实现了小康,但这种小康是( )A.低水平的 B.不全面的 C.平


    注意事项

    本文(事业单位考试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复习题库.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