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特殊教育学校家校合作的研究现状毕业论文.docx

    • 资源ID:26661364       资源大小:24.89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特殊教育学校家校合作的研究现状毕业论文.docx

    1、特殊教育学校家校合作的研究现状毕业论文-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于特殊学生的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如何为特殊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已成为特教人士关注的焦点。特殊教育是当前教育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特殊教育的施行,为特殊儿童提供了平等的教育机会。在特殊教育实施过程中,家校合作是认可度较高的一种教育模式。家校合作可以有效减少特殊学生的问题行为、促进特殊学生的身心成长,家校合作还有助提升家长自信心与认同感,加强学生家长之间的互动。但由于家校合作模式推出时间较短,家长对家校合作模式的理解存在偏差,部分家长无合作意识,在对特殊学生的教育中

    2、仍沿袭固有的方法,无法与学生之间实现良好的沟通,导致学生的问题长期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又或者在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家长无法与学校就部分问题达成一致,如何培养家长与学校之间良好的合作意识,更好的为特殊学生服务,是当前特殊教育学校家校合作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通过对特殊教育学校家校合作的研究现状的研究,提升我国家校合作的水平,使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家校合作有章可循,有矩可依。同时,提升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家校合作的理论水平,使我特殊学校家校合作的服务更加规范,给特殊教育学生一片更加明朗的天空。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家校合作;存在不足;建议1引言1.1研究背景二十世纪以来,各国的教育事业飞速发展,作为教育体系中不可

    3、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学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和创新。与此同时,家长和学校在特殊学生教育中的地位不断攀升。在国外,家长以通过成立家长委员会的方式呼吁社会大众关注特殊学生的教育问题。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特殊学生教育计划制定开始有家长参与的身影。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程度的逐步加深,教育事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家长在特殊学生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如何促进学校和家长两方面的合作互补,形成强大的教育力量已成为各国教育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其研究成果也不断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炎症。我国特殊教育虽然发展时间较短,但由于积极吸取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仍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不断出台的各项法律法规,

    4、为特殊学生平等享受各校权益提供了保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不断开展教育改革,特殊学生的教育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由于特殊学生群体的独特性,仅依靠学校的教育体系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作为学生教育另外一处重要场所,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较好的帮助特殊学生成长。因此,如何推动特殊学生家长与学校间达成良好的合作已成为教育界专家共同关注的话题之一。1.2研究意义1.2.1 理论意义近年来,国内关于特殊学生的关注越来越多,如何提升特殊学生的生活学习水平,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已成为特教人士关注的重点。通过查阅相关研究资料可知,当前针对特殊教育的研究中心更多的是普通学校的家校合作,对于特殊教育中的家

    5、校合作的研究却是少之又少。另外在家校合作中,很多学生家长无合作的意识。对于学生的问题只会采用自己的方式来解决,无法及时的进行沟通,又或者当特殊学生出现问题后,家长和学校在解决方案上存在较大的分歧,如何融入各方面的意见并且更好的为特殊学生提供服务,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努力。1.2.2 实践意义特殊学生群体之间存在较强的差异性,因此,在特殊学生教育过程中,更需要一个涵盖家长、学校、教师的多维教育教学体系。作为特殊学生教育监督者的家长只有与学校之间实现良好的互动,才能更好的提供有助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有利意见,作为学校教育主体的学校和教师只有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成长,因此

    6、,密切顺畅的家校合作有助于加强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联系,从而进一步完善特殊教育教学体系。1.2文献综述1.2.1 国外研究现状经过对现有文献的分析可以发现,在特殊教育家学合作方面,主要通过制定学生个性化教育来分析学校和家长双方对于家学合作的态度。当前来看,学校与家长均较为认可家学合作的作用和意义,参与热情较高。通过分析家长的参与程度可以发现,低段学生家长的参与度要明显高于高段家长。51%的低段家长表示会就学生的问题与老师进行相应的沟通,而高段的家长则较少有与老师保持密切联系的。在国外,家长与学校之间的交流主要通过电话、信件和面谈的方式进行。在合作的内容上75%的家长认为家校合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

    7、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另外也有家长表示,在家校合作的过程中会出现分歧和意见,因此双方之间的磨合尤为重要,同时由于不同的学生出现的问题不同,所以在合作时也会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式。Hickman.C.W在1995年研究发现,家庭收入与家校合作及学生成就之间成正比,“家庭收入越高,家长参与的程度也就越高,孩子日后的学习成就也就越高”。1.2.2国内研究现状我国针对特殊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早,但针对家校合作的研究内容却是少之又少。刘洋(2018)重点分析了家校合作的内涵、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家校合作中存在问题的对策。郭玉琪和袁茵通过对特殊学校家校合作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特殊

    8、学生家长和学校之间可能存在的分歧。在研究过程中可以发现,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分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家长与学校在合作观念上的分歧,家长与学校虽然合作的意向很强烈,但是在角色分配上存在较大的分歧;二是家长与学校关注方向不一致,对于特殊学生而言,家长更关注学生的健康和生活,而学校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水平;三是家长与学校在合作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分歧,学校支持多种多样的联系方式,而家长则普遍倾向于传统的联系方式。针对这三方面的分歧,作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一是家长与学校之间要互相尊重,以平等的心态沟通问题;二是家长要不断提升自我的认知水平,加大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力度;三是采用灵活的沟通机制,不必局限于单一

    9、的沟通方式。 余慧文和汪小英在成渝地区特殊儿童家校合作的调查研究中,指出:研究家校合作可从以下几个个方面入手:家长和学校对合作模式的了解、家长和学校合作的意愿和接受程度、家校合作的内容和途径。研究发现,大多数的家长和学校认可家校合作模式,并且参与的意愿较高,相比农村家庭而言,城市家庭参与程度更高。但是在对家校合作的理解上,家长与学校之间存在偏差,家长认为,家长应该参与学校的管理运营,学校认为,学校是独立运营单位,家长无权参与学校运营。王小慧,陆振华和杜文婷在辅读学校和特殊儿童家长的家校合作观比较研究主要通过分别了解家长和学校对角色关系、合作方式的认识。研究发现,家长与学校合作意识强烈,但在课程

    10、设置方面存在一定的分歧。针对于此,作者在文中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将合作落实到实处,在家长与学校联系时可取多种多样的联系方式,关注学生的学生成绩,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及时处理家校合作中出现的问题等。李晓英从家长角度对特殊教育家校合作的现状做了分析,当前家长对于特殊学生的态度主要分为四类:溺爱型、漠不关心型、只管温饱型、高度重视型。由于家长对待特殊教育学生的态度不同,因此也导致家校合作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此,李晓英在文章中,提出了解决的意见和建议,在开展合作前期,首先要做到:增强双方的合作意识、让家长最大限度的了解特殊学生目前的状况、指导家长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教导学生。合作后期要重点注意

    11、:定期对特殊学生的情况进行评估、经常组织交流活动,让家长们之间互相交流经验。赵锡军主要分析特殊教育中家 校合作的作用。家校合作的作用主要有两点:一是家校合作有助于帮助特殊学生健康成长;二是家校合作有助于特殊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有助于提升教学效率。同时赵锡军还在文中提出了建议:一是提高学校的个性化教育水平,提升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二是理解家长的情绪,并做好相应的引导工作;三是建立学校与家长之间交流平台。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出,当前国内学者针对特殊教育家校合作的研究对于现状的分析,采用的方法多为调查法和文献法,通过对现有文献的研究和现状的分析,提出解决的意见和建议。上述研究所涉及的实例较少,研究有待

    12、于进一步深入。2.概念界定2.1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学校 (special educationschool),由政府、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的专门对残疾儿童、青少年实施的义务教育机构。主要招收残疾儿童及青少年,设有各科目的课程,从残疾儿童 、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出发,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2.2家校合作 家校合作即家长参与学校教学,在我国台湾地区又被称为亲师教育。家校合作的本质就是联合学校与家长这两个对特殊学生最具影响力的机构,开展学生教育活动。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学校与家长之间互相扶持、互相帮助,使特殊学生群体接受来自家长和学校的关爱,使家长在学生家庭教育中得到来自

    13、学校及教师的支持。近年来,家校合作模式开始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家校合作的理论研究较为丰富。这些研究理论的出现,为家校合作模式开展提供了支持。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家校合作模式有三种,第一种是重叠影响阈理论,重叠影响阈理论认为家校合作在于学校、家庭及社会之间的交流互动,使处于中心的特殊学生感受到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温暖,重叠影响阈理论既指出来单一因素的作用,也说明了三者重叠时产生的叠加影响;第二种是系统生态理论,系统生态理论主要侧重于家庭对特殊学生成长发育起到的作用,学校和社会起到一定的帮助和服务作用,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构建特殊学生成长的生态系统;第三种是社会资本理论,这一理论由国外教育学家科

    14、尔曼提出,社会资本理论认为社会资本投入越高,家庭就能收获越多的资源,特殊儿童也就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而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联合,可以提供更多的社会成本,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基础。虽然当下研究家校合作的理论不尽相同。但强调的内容却有很多的相似之处。首先家校合作的基础是平等,只有地位平等,才能实现真正的合作,其次是家校合作实际上需要三方共同参与,虽然家校合作表面上看只涉及到家庭和学校,但从实际操作来看,还需要社会参与,合作不是某一方单方面的努力,而是多方面的沟通和交流。 学校、家庭、社会之间应在相互独立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沟通。3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3.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在特殊学校中认知的教师

    15、和特殊学生家长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访谈的方式探访学校教师和家长。3.2研究方法3.2.1 文献法本文在理解家校合作含义的前提下,通过查阅图书馆内的相关文献,同时登陆知网等网站查阅国内外家校合作的文献,在阅读的基础上筛选、分析、综合、整理,寻找理论依据。3.2.2调查法本研究采用调查法进行研究,通过对特殊学校教师和家长调查访谈的形式,进一步了解学校教师和家长在家校合作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文献法提供相应的证据支撑。3.3研究工具调查访谈针对家长及学校教师,第一个问题为参与调查者基本信息;第二个问题为当前家校合作的相关情况;第三个问题为家校合作的意愿;第四个问题为家校合作方式;第五个问题为家校合作效

    16、果;第六个问题为家校合作之间存在的不利因素;第七个问题为家校合作的期限;访谈主要针对特殊教育学生家长及学校教师,重点了解影响家校合作的因素和家校合作期间出现的问题。 4.特殊教育学校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4.1家校合作人员方面存在的问题特殊学生所面临的生态环境主要是由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组成的,在进行家校合作人员的研究时,一方面要研究其在家校合作中单独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要探究三者相互结合后产生的整体作用。在美国,家校合作中重点强调“学校-家庭-社会”的整体作用,这里的社会主要指的由于特殊教育有关的社会机构如相关和社团等或为特殊儿童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努力的社会活动。但现阶段我国的特殊教育家校合作

    17、参与人群中,参与对象大多是家长和学校,社会参与的程度较小,此外,家校合作中,家长主要要求的是特殊学生的父母,对特殊学生的兄弟姐妹则无相应的参与要求。家校合作中,在学生教育问题上,更多的责任承担方是学校和老师,部分家长认为学校和老师是学生教育的主体,应起到更多的作用,自己作为学生家长,更多的是关心学生生活问题,在学生教育方面起到微小的辅助作用。而学校也并不否定自己在学生教育中的权威地位,对家长在学生教育中的教育方法存在较大的质疑,认为家长的教育水平较为落后,当前,家校合作的主要模式仍以“专家模式”为主,家长与学校在家校合作中的角色大多是被动者与主动者、辅导者与主导者、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缺乏平等

    18、。家校合作不仅包括学校与家长个体之间的合作,还应包括与家长团体之间的相互合作以及学校与家长团体之间的合作。在家长团体中,不同的家长之间差距也很明显。首先便体现在家长在家校合作的参与程度上,一些家长经常参加家校合作组织的相关活动,部分家长由于因生活忙碌,所以参加次数较少,还有部分家长由于距离学校较远,无法按时参加学校举行的各项活动。从家校合作活动整体的参与情况来看,城市家庭的参与程度远远高于农村家庭。另外,不同的家庭对家校合作的态度也不尽相同,部分家长对家校合作的认可程度较高,参与活动时较为积极主动,另有部分家长则较为被动,在参加活动时消极被动,分析发现,学历高的家长参与程度更高,也更倾向于与学

    19、校之间达成合作。 4.2家校合作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当前,家校合作的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内容是主要针对特殊学生设计,包括家长与学校教师共同探讨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另一部分内容是针对家长所设计,由学校安排专门的老师,向家长传授日常的教育教学方法。但是教授的内容不包含学校的课程设计和学校运营发展决策,家校合作内容较为简单。家校合作不仅仅包含学生教育内容方面的合作,还包括家庭教育的合作,与普通学生相比,良好的家庭教育对特殊学生的成长和发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部分特殊学生由于迁移能力差,很难将学校学到的内容应用带其他场景中,由于家庭生活贴近于特殊学生的成长发育,因此也有利于在日常生活中开展训练,提

    20、升家庭其他成员的参与度。但当前而言,家校合作的重点还是重点放在学校教育方面,不注重家庭教育,家校合作中虽然也有针对家长及家庭设计的内容,但由于占比较小,经常受到忽视。4.3家校合作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家校合作中出现的问题不是由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学校、家长、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美国的特殊教育法律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针对特殊学生家长和其所在的家庭的。从“94-142公法”中家长参与成为核心的内容,到“99-475公法”提出的“个性化定制家庭服务计划”,再到出台专门针对特殊儿童的残疾人教育促进法,在残疾人教育促进法中,对家长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较为清晰的划分,由此可见,美国的特殊教育对家校合作的重视。

    21、我国在2017年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提到“加强家校合作,提升家长和家庭在特殊儿童成长和教育中的作用”和“充分发挥社会的力量,促进学校、家长和社会之间相互配合”,这是第一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中所没有的。特殊教育中家校合作开始受到各方面的重视,但在教育计划中对如何开展家校合作却没有细致的要求。此外,我国目前仍没有立法明确的特殊教育法,家校合作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这也就造成学校无法适当的下放教育权,部分教育活动家长无法随意参加或学校与家长对相关的教育活动引不起重视等。制度的缺失导致特殊教育中家校合作随意性大,实施过程欠缺规范性。当前,特殊教育家

    22、校合作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合作机制不完善。学校没有针对家校合作制定相应的规章管理制度。导致在家校合作过程中出现随意化、盲目化等问题。在这样低层次的合作机制中,学校老师与家长之间更多的是就学生的生活学习问题进行沟通,对于部分层次较高的活动,如果仅通过传统的合作模式,家长很难能够接触和学习到。如果学校长期不更新家校合作的模式,很难解决家校合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而导致家长合作意愿低。参与性差。5关于特殊教育学校家校合作的研究的建议当前,特殊教育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较多,造成特殊教育家校合作问题的因素也十分复杂多样,因此提出相关建议,解决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促进特殊学生的成长是十分必要的。5.1制定完

    23、善的规章制度 完善的规章制度是保障家长和学校参与家校合作权益和义务的重要依据。也是促进家校合作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力量。因此,加快推动特殊教育立法是确保家校合作制度化、规范化的重要手段。除国家出台的规章管理制度外,当地制定的相应的规章管理制度也十分重要,由于地区、学校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特殊学校应该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规章管理制度。在家校合作方面,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以方便家长有计划的参与学校活动。在规章制度过程中,可广泛吸取家长、学校和社会的意见或建议,了解家长、学校和社会团体真实的想法,确保相应的规章管理制度可以真正保障家校合作的顺利实施,促进特殊学生的健康成长。5.2加大培训力

    24、度正确的合作理念和合作方式是推动特殊教育家校合作的重要力量之一。部分发达国家,有专门为帮助特殊学生家长成立的机构,如美国成立家长中心技术辅助联盟等,意在为家长提供更多的理论指导和信息支持,帮助家长更好的参与到家校合作中来。因此,学校应该联合社会创办培训学校,专门对学校和家长进行培训,在培训时可重点培训以下内容:一是帮助家长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建立家长与学校之间互相平等、尊重、信任的关系,帮助家长了解家校合作的重要性,提升家长和学校对家校合作的重视程度,二是向家长讲解合作方法,以保证家校合作的顺利开展;三是对家长进行专业的训练,提升家长的综合素质和文化水平;四是学校教师群体应

    25、明确自身定位,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学校老师每天都面对不同的特殊学生,工作比较枯燥和单一,有时会产生焦躁的心理。在此种情况下,教师需要转化自己的角色,明确特殊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特殊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对于家长没有及时发现或提出当地问题,学校教师应该主动跟进,对不了解学生情况的家长,及时引导,如家长在学生教育过程中采用措施严重偏离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师应主动提醒家长进行改善,以提高家校合作的效率。在合作过程中,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观念,更好的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特殊教育是一件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进行跟进和维护。相对于普通学生而言,每一个特殊学生的情况都不仅相同,在此基础上,如何制定

    26、教学计划对教师而言是一项较为严峻的考验。首先应从教学的大方面考虑,找到学生群体的共性,更根据共性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另外,特殊学生虽然在同一环境下开展学习活动,但由于学生的特点不同,学生学习结果也是天差地别的。作为教师,应在制定整体学习计划的同事,根据学生个体的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例如在布置作业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不同的作业。当大部分学生存在同一问题时,需要考虑的是整体教学计划的系统性,同时当部分学生出现个别情况时,也应适当予以照顾。设计一些能帮助学生参与的活动。5.3建立帮助机制特殊教育家校合作要保证合作机制全面且规范,在设计家校合作的相关活动时,学校应对学生家庭情况进行大致的

    27、了解。活动的内容也要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制定。合作内容要定期扩展,使其不仅包含特殊学生的教育问题,还包括家长的发展内容,在合作内容上,应对合作的时间、频率、对接人员做出明确规定,预先评估合作结果,以判断合作是否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并参照目标修改合作方案。特殊学校家校合作应不断开发新的形式,在暴力保留原有形式优先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合作的模式不要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家长会等,还应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来吸引学生和家长共同参加。学校还可将家校合作的内容延伸到学生的家庭生活当中,定期派专门的人员到特殊学生家庭中了其家庭情况,指导学生家长正确的教育方法,帮助家长更好的开展家庭教育活动。保证家校

    28、活动可以做到家长与学校兼顾。此外,对于部分距离学校较远的家长,学校可指导家长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微信、各种直播软件等,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将学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与家长共享,帮助偏远地区的家庭获得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家校合作处理家长与学校之外,第三方的介入也会提升家校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例如社会团体等。提升社会广泛参与程度可以有效帮助学校开展家校合作:医师通过宣传,加大家校合作的宣传力度,指导家长了解家校合作的益处,提升家长和学校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二是可以帮助学校和社区建立联系,主要是学校附近有特殊学生的社区,由社区辅助学校开展家校合作,并将特殊教育推广到整个社区内,形成学校、家庭和社区的良性

    29、互动。在当地,可由当地教育局整合当地特殊学校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将家校合作尽量的眼神出去,每个学校针对家校合作的项目都不尽相同,由于方式不同,取得的想过也会有所差异。另外家长与学校教师之间可以成立联合会,以微信或QQ形式组建沟通联系群,增强家长参与家校活动的积极性,在策划活动时,可以让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进来。除上述外,由于每一位特殊学生的情况都不同,有教导经验的家长还可在日常交流中分享自己的经验。以便帮助其他家长。推动特殊教育家校合作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单一的力量,需要学校、家长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从多方面采取行动,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特殊教育家校合作的深度,真正帮助特殊学生适应社会发展,

    30、取得学习和生活上的双重进步。 参考文献1张勇.从沟通走向合作形式家校教育合力的必然途径J7.德育与心理,2011, (3) :612DesJardin, JeanL.Family Empowerment:Supporting Language Development in Young Children Who Are Deaf or Hard of Hear in.The Volta Review,2006,(2):2753U. 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Office of Special Education Programs. Topic:Individuali

    31、zed education program (IEP) . Available (2006) . at-http :/idea.ed.gov/explore/view/p/%2Croot%2Cdynamic%2CTopicalBrief%2C10%2C.4Ben jamin Zablot sky,Katelyn Boswell. An evaluation of school involvement and satisfaction of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Journal on Intellectual and

    32、 Development disabilities , 2012,(4):317-American5肖非译.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导论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101.6王小慧,陈振华,杜文婷.辅读学校教师与特殊儿童家长的家校合作观比较研究巨J.中国特殊教育,200(12):12-1.7刘翠兰.家校合作及其理论依据.现代中小学教育J.2005,(10)8黄河清.家校合作导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18.9王强虹.对特殊儿童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思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 (1) :91-9510陈建功.聋校家校合作现状及对策的研究J.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1:1-72


    注意事项

    本文(特殊教育学校家校合作的研究现状毕业论文.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