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年鉴赏诗歌的形象专题练习试题及答案.docx

    • 资源ID:26681784       资源大小:26.63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年鉴赏诗歌的形象专题练习试题及答案.docx

    1、学年鉴赏诗歌的形象专题练习试题及答案一、鉴赏诗歌的形象专题练习(一)人物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谒金门 冯延巳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骚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注】 挼,读ru,“揉搓”之意。试简析词中主人公的形象。【参考答案】本词细腻而含蓄的笔墨刻画了一位寂寞难遣、被相思困扰的思妇形象。(要点一)开头景物具有象征意味春风荡漾,吹皱了池水,也吹皱了思妇的心;闲逗鸳鸯、揉搓杏蕊的细节,玉簪斜坠独倚栏干看斗鸭等动作情态体现了更深的愁苦相思及孤单寂寞。(要点二)表现了女子思念情人,急盼情人归来的急切心情。(要点三)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

    2、,回答问题观猎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将军形象?【参考答案】塑造了一个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将军形象。颈联写将军返营驰骋之疾速,真有瞬息“千里”之感,与其前面射猎时飒爽英姿相吻合。表现了主人公的轻快感觉和喜悦心情。尾联写将军猎归所见之景。遥遥“回看”向来行猎处之远景,已是“千里暮云平”。写出了将军归后的踌躇满志与从容自得的心境。同时抒发了作者人生志远、意气风发的豪情。(意思对即可)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居即事 崔道融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余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3、这首诗纯用白描,不做作,不涂饰,朴素自然,平淡疏野,诗人在给我们展现一幅素淡的水乡风景画的同时成功摄取了一个农村儿童的形象,试对该形象加以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作者用“疑”、“急”二字,把儿童那种好奇、兴奋、粗疏、急切的心理状态,描绘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诗人捕捉住这一刹那间极富情趣的小镜头,成功地勾画了一个热情纯朴、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的形象。4、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题葡萄图(明)徐渭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诗文书画戏剧俱佳,然而终生不得志于功名。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参考答案】(步骤1)诗

    4、歌塑造了一个饱尝辛酸、怀才不遇而又狂放孤傲的老人形象。(步骤2)首句既写出了已往生活的辛酸也写出了现状的落魄;但“独立书斋啸晚风”一句却写出了一派孤傲狂放的气概;三四句以“明珠”为喻,既指画中葡萄也指自己的超人才智。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登科后 孟郊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试析这首诗塑造的人物形象。【参考答案】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无比喜悦,得意扬扬的及第抒情主人公形象。(以上为第一步“整体界定”)首联即直抒胸臆,从今昔对比中突出及第后的狂喜之情态,次联更敷以“疾”“看尽”等词,夸张地写出了内心的得意。同时有以“春风”兼喻皇恩之意。(以上为第二步“具

    5、体分析”)这一形象的塑造无疑还寄寓了作者对皇恩浩荡的赞颂。(以上为第三步“揭示作用”)6、阅读下面两首同题诗,说说两位作者所塑造的王昭君形象是否一致,表达出了什么样的感情?王昭君 唐白居易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峨眉。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王昭君 清刘献廷汉主曾闻杀画师,画师何足定妍媸。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参考答案】两诗虽都假托王昭君的口吻来写,通过语言来塑造形象,但所塑造的形象是不一致的。白诗塑造了一位思念故土的昭君形象。(要点一)“何日”一问,写出归国之心切;“莫道”一词则将其忧虑、哀楚表现的淋漓尽致。(要点二)表达了诗人对王昭君的深深怜惜之情。(要点三)刘诗则塑

    6、造了一位愤世的昭君形象。(要点一)“何足”一词既是对画师讥讽,又把矛头指向汉主以貌取人的做法;三、四两句质问汉主,为像自己一样被埋没的宫女鸣了不平。(要点二)诗人通过王昭君这一形象,将批判的矛头直接对准封建王朝的后宫制度。(要点三)(二)事物练习一孤 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1) 这首诗描写的孤雁是什么样的形象?全诗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这首诗描写的是离群独飞、思念同伴的孤独凄苦、热烈执着的大雁形象。诗歌通过孤雁表达了诗人对战乱中颠沛流离的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以及

    7、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和执着精神。练习二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1.读这首咏物诗,你的眼前呈现出怎样一幅画面?请描绘出来。 答:诗中描绘一只在梧桐树上鸣叫的蝉。它的头部的触须像下垂的冠缨,它饮着清露,蝉声悦耳远传,但并非借助秋风。 2.诗人借蝉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答:诗人写蝉是托物言志,诗中的蝉是诗人自己的自况,喻指诗人生性高洁自立,虽处显赫之位,却生性高洁自立,决不凭借外在势力。练习三蝉 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1.有评论赞誉这首诗“咏物最上乘”,请简要分析诗中蝉的

    8、形象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答:这首诗以蝉的饮露难饱指自己的清贫;蝉的徒劳鸣叫和树的无情寄托孤独凄凉的身世遭遇;借咏蝉以喻自身品质的高洁。诗中的蝉却是作者困窘凄凉形象的写照。练习四画 菊 郑思肖(南宋)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注】元兵南下,郑思肖 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之策,被拒不纳。不第后赋菊 黄巢(唐)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注】黄巢长于骑射,爱扶危救急;爱读书,参加进士考试不中。1.这两首诗中的菊花分别是怎样的形象? 答:郑诗描绘了不与百花同时开放,孤芳自赏,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吹落的菊花形象。

    9、黄诗描绘了在百花凋谢后,菊花盛开,香透长安的菊花形象。2.诗人托物言志,各表达什么情感? 答:郑诗赞美菊花傲然不屈,清高脱俗。表达自己凌然的民族气节和忠贞爱国的情怀。 黄诗抒发了自己的凌云壮志,不甘为人下的远大抱负。 练习五咏 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 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1.两首诗虽然写法不同,但都抓住了柳枝的特点展开联想,请分析两位作者抓住了柳枝的什么特点,而由此联想到什么? 答:前者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后者由柳枝的随风摇摆、披拂不定联想到倚势猖狂、得志一时的小人。练

    10、习六木芙蓉吕本中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注】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 答: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三)景物练习一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415题。初夏江村明高启轻衣软履步江沙,树暗前村定几家。水满乳凫翻藕叶,风疏飞燕拂桐花。渡头正见横渔艇,林外时闻响纬车。最是黄梅时节近

    11、,雨余归路有鸣蛙。【注】高启(13361374)字季迪,明初著名诗人。此诗作于高启回到家乡青丘乡间隐居时。 纬车即缲车,抽茧出丝的工具。14.下面对本诗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 开篇一个“步”字表现出诗人在乡间行走时轻脚细步、悠闲自得的情状;写水鸟时的“翻”字,写飞燕时的“拂”字,活现出动物的生气和自在,充满诗情画意。B. 诗的前三联从视觉角度写所见,最后一联从听觉角度写所闻,视觉与听觉结合,再现了黄梅时节的乡村景象。C. 本诗首联总起,奠定全诗的基调;颈联紧承上联写景;颔联则由写物转入写人,尾联则点明了全诗的主旨。D. “渡头正见横渔艇”一句化用了韦应物滁州西涧“野渡无人舟自

    12、横”的诗意。E. 律诗的中间两联必须对仗,对仗包括词性、结构相对,也包括声调平仄相对。依此要求看,本诗的对仗极不工稳。15.全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境?(6分)答案:14.选A项,3分;选D项,2分;选B项,1分。选C、E项不给分。选3项及以上不给分。15.全诗通过描写诗人江边悠闲漫步、野鸭浮游荷叶翻滚、燕子翻飞桐花拂动、渔船靠岸、缲车鸣响、蛙声阵阵等意象(1分),营造出乡间清幽闲适、充满生机的意境(2分);作者通过再现农村的生活情景和村民的精神状态,使读者可以想见这里村民生活的无拘无束和惬意(1分),表现出诗人内心宁静、隐居生活惬意和他的闲情逸致(2分)。(第一问答题时须用“

    13、意象+意境”的格式,意象1分,意境2分;第二问答题时须用“内容+情感”的格式,内容1分,情感2分。语意相近亦可。)练习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注】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白登,山名,在今山西大同县东,匈奴曾围困刘邦于此。14下列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诗人将只有在大海上才常见的云月苍茫的景象,与雄浑磅礴的天山组合到一起,尤其是“明月出天山”,从诗人的角度再现了雄浑的景色。B.“长风几万里,吹度玉

    14、门关”言戍边将士身处边疆,月光下伫立遥望故园时,只觉长风浩荡,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C.“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两句诗,化用白登山的典故,歌颂了戍边将士为击破胡虏,甘愿远离故土,为朝廷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D.古诗词写离人思妇之情,总脱不了愁苦纤弱的笔调,境界往往局限于眼前的风花雪月,而李白却不落窠臼,境界雄浑,读后令人眼前一亮。E.诗歌最后四句,用“戍客”与“思妇”对举,“望边色”与“当此夜”相应,在广阔的背景下,揭示了战争中人的命运及其为民族冲突付出的代价。15本诗由三幅图画组成,分别是哪三幅图画?有何作用? 答案:14AC15第一幅图画是由诗歌开头四句描绘的,以“明月”“

    15、天山”“长风”“玉门关”为特征的万里边塞图。作用:用雄浑的景象烘托了深沉的思乡之情。第二幅图画是由中间四句描绘的,以“汉下”“胡窥”“征战”等为特征的边塞征战图。作用: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描写的对象由边塞过渡到战争,由战争过渡到征战者。第三幅图是由后四句诗描绘的,是以“戍客”“苦颜”“高楼”“叹息”为特征的戍客思亲图。作用:点出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体现诗歌深远的意境。练习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秋夕旅怀李白凉风度秋海,吹我乡思飞。连山去无际,流水何时归。目极浮云色,心断明月晖。芳草歇柔艳,白露催寒衣。梦长银汉落,觉罢天星稀。含悲想旧国,泣下谁能挥。14.下列对这首诗的

    16、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头两句写秋风带来的寒意袭人,“吹”字表明秋风勾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飞”字突出了乡思之浓烈。B七、八句写萧瑟的深秋芳草不再柔艳,寒冷的霜露催着人赶快置备御寒衣物,表现出诗人羁旅的愁苦。C九、十句写诗人梦到灿烂的银河,而梦醒后只看到天上星星稀少,表明诗人美好的理想追求难以实现。D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诗人在夜里含悲流泪,思念故乡,却无人安慰。“谁能挥”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无依。15.诗中写山、水、云、月这些意象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14答案C命题透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思路点拨“表明诗人美好的理想追求难以实现”理解错误,表现的是诗人无

    17、法归乡,在秋夜的失落和孤苦。15命题透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答案写山的连绵无边,突出离家之远、归乡之难;以流水自喻,说叫归乡无期;借浮云暗示自己漂泊孤寂;借明月表明自己的乡思之浓。借景抒情,通过描绘凄寒的秋夜景象来突出羁旅之愁、乡思之苦。(具体解说意象4分,一个1分;总体说明2分,意思相近即可)练习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11分)呈蒋薛二友(宋)赵师秀中夜清寒入缊袍,一杯山茗当香醪。鸟飞竹叶霜初下,人立梅花月正高。无欲自然心似水,有营何止事如毛。春来拟约萧闲伴,同上天台看海涛。【注】缊袍:以乱麻为絮的袍子。香醪:美酒。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18、)A 首联通过衣、饮二事的介绍,略加勾勒,便刻画出了一个生活清贫但志趣不俗的形象。B “心似水”“事如毛”运用比喻手法,颈联上下句体现的不同人生境界形成鲜明对比。C 诗歌尾联照应题目,以景结情,使全诗境界由小变大,诗歌意蕴也得到进一步深化。D 本诗综合运用了叙事、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其中“无欲”两句体现了宋诗多议论说理的特点。14本诗颔联“鸟飞竹叶霜初下,人立梅花月正高”表达精妙,请从描写角度和塑造形象角度加以赏析。答案:13C14意境上,此联通过“竹”“梅”“月”等意象,营造出一个清雅、幽静的意境。手法上,动静结合(答“衬托”“以景衬人”“远近结合”等,且分析合理,也可给分)。该联集中笔力

    19、描摹室外之景,上句写月出惊鸟,禽翻竹动,叶颤霜下,属于动态描写;下句描摹了人立梅花之下,明月高悬的静态画面,动静结合,相辅相成,生动形象。形象上,通过“竹”“梅”“月”等意象及整个画面的特点,衬托出一位情操高洁、心境淡泊的诗人形象。练习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渭上秋夕闲望潘阆秋色满秦川,登临渭水边。残阳初过雨,何地不鸣蝉。极浦涵明月,孤帆没远烟。渔人空老尽,谁似太公贤?【注】此诗作于潘阆早年落拓江湖之时。太公,即吕尚,相传他垂钓于渭滨溪,周文王和他相遇,谈得极为投机,即拜为师。后帮助武王伐纣灭殷,建立周朝。14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A诗题中的“

    20、渭上”,点明了诗歌作于长安,“秋夕”点明具体的时令和时间,“闲望”是悠闲远眺的意思,暗示了诗歌的情感基调。B首联写景、叙事,“满”字突出了秋意的浓烈,“渭水边”是诗人选取的登临之地,为下文详细具体描写秦川秋色作了铺垫。C颈联中的“明月”二字,照应了诗题中的“秋夕”,“没远烟”写出了水面上孤帆疾驰前进的情状,含有一个时间、空间的变化过程。D尾联使用对比手法,拿“渔人”的“空老”和“太公”的“贤”进行对比,网时也揭示出“渔人”悲剧命运的根源在于自身才德不够。E该诗通过对渭上秋夕幽美景色的描绘,借助太公垂钓的典故,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又不愿老死江湖,渴望得到重用的情感。15本诗颔联写了哪些意象?运用

    21、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6分)答:答案:14答案 B、E(答E给3分,答B给2分)命题透析 表题考查理解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思路点拨 A“暗示了诗歌的情感基调”说法错误,由诗歌内容来看,诗中抒发的并作悠闲之情。C“写出了水面上孤帆疾驰前进的情状”分析错误,应是小船慢慢消失在缥缈的水烟之中。D“同时也揭示出渔人悲剧命运的根源在于自身才德不够”分析有误,尾联表面是感叹无人如太公之贤,实则是说无人赏识,无太公的际遇15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答案 诗歌颔联主要写了残阳、轻雨、鸣蝉三种意象。(1分)采用视听结合的手法,“残阳初过雨”属于视觉描写,“何地

    22、不鸣蝉”属于听觉描写;(2分)静谧的黄昏时分,一阵小雨刚过,天上挂着一轮西沉的残口,四周响起了蝉的鸣叫声。诗人借助不同景物,勾画出一幅静中有动、时空交融的清新幽美的秋日黄昏图景。(3分,如答“动静结合”“声色结合”也可酌情给分)练习六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11分)深湾夜宿王勃津涂临巨壑,村宇架危岑。堰绝滩声隐,风交树影深。江童暮理楫,山女农调砧。此时故乡远,宁知游子心。【注】津涂:道路。岑:小而高的山。堰:拦河蓄水的土坝。砧:捣衣石。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夜宿的深湾是个偏僻的地方,道路面对巨大的山谷,村子建在危险的山上。B一个“隐”字,写滩声时隐时现地

    23、传来,可想象出诗人凝神远听的神态。C一个“深”字,写出江边的树木随风起伏,树影晃动时的情景。D第一联是写近景,第二联是写远景,远近交替写深湾的地理环境和自然风景。E前三联,写出诗人眼中的异乡景色风情,第四联抒发游子乡思,情景相生。15诗的第三联描写了怎样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答案:14A(2分)、D(3分)(A项错在对诗中“危”的理解上,这里的“危”是高的意思,不是指危险。D项“第一联是写近景,第二联是写远景”错,应是第一句与第四句写近景,第二句与第三句写远景。)15描写了这样的图景:天已入暮,江上的儿童还在辛勤的划船;(2分)天晚了,山中的妇女还在捶洗衣裳。(2分)表达了

    24、诗人对劳动人民的辛苦劳作的深厚同情。(2分)练习七池口风雨留三日黄庭坚孤城三日风吹雨,小市人家只菜蔬。水远山长双属玉,身闲心苦一舂锄。翁从旁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俯仰之间已陈迹,莫窗归子读残书。【注】黄庭坚于1080年(元丰三年)秋入京改官,授知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秋天从汴京出发赴江南。这首诗就写在他赴任途中因风雨而留滞池口(今安徽贵池)的时候。双属玉:诗中指远山像属玉鸟。属玉鸟:似鸭而大,长颈赤目,紫绀色。舂锄:指白鹭。以其啄食的姿态有如农夫舂锄,所以有这个名称。莫:通“暮”。(1)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诗首联描绘一座孤城在风雨中已经三日,市井之中的人家只能以

    25、菜蔬度日。B“水远”二句写诗人放眼四顾看见的景象,暗示作者貌似平静内心却充满矛盾。C颈联写渔翁从屋舍来水边收拾渔网,恰巧在此的诗人却因满怀心事无意观看。D“俯仰”二句写出诗人心志:既然世事变化无常,还不如到书中去寻找乐趣。(2)这首诗的首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3分) 。(3)反用典故或成语,古人称为“翻案法”。诗人杨万里说:“翻尽古人公案,最为妙法。”请结合本诗颈联或尾联赏析翻案法在诗中的妙处。(5分)参考答案:(1)C (2)首联从扣题入手,描绘出一幅孤城风雨图:长江边上,孤城一座,风吹雨打,已经三日。小市人家只能以菜蔬度日。(3) 颈联诗人由网联想到鱼,于是反用“临渊羡鱼,不如遇而结网”的成语,表达了不求仕进、自甘淡泊的心境。这一结语不能不说是一种巧思。此联将平常的成语翻出新意、显示出诗人超出流俗的胸襟。尾联化用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成句:“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但王羲之的本意是感叹人生的短暂,不觉悲从中来。而黄庭坚却反其意用之:世事瞬息万变,面对无常的人生,还是退出争名逐利之场,到书中去寻找乐处吧。(颈联或尾联只要答出一联且扣紧题意、言之成理即可)


    注意事项

    本文(学年鉴赏诗歌的形象专题练习试题及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