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docx

    • 资源ID:26810088       资源大小:58.34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docx

    1、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考试总分:210 分 考试时长: 120 分钟)一、 单选题 (本题共计 40 小题,共计 160 分)1、(4分)李约瑟曾说:“从它的社会根源来看,它与官僚政府组织有密切联系,并且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土地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下列内容与李约瑟所评论成就有关的是A记录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现象 B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C总结了6世纪以前北方农牧业经验 D创立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分类法2、(4分)“中国最早发现哈雷彗星,但却没有分析研究其平均出现的周期张衡的浑天仪没有把对日月和行星运行的感性认识上

    2、升为理论阐释中国古代的数学偏重算的实用技巧,而缺乏用以演绎、证明规律的理念。”材料认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是A强调实用技术忽视抽象科学 B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C政府是科学研究的主要组织者 D普遍重视科学实验3、(4分)宋代路振的九国志记载,唐哀帝时(十世纪),郑王番率军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这可以说明A唐代战争时使用地雷 B唐末军事上已使用火药C火药促进了地理大发现 D唐代火药已经传入欧洲4、(4分)爱日斋丛抄中记载“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特未盛行,遂以为始于蜀出。当五季乱离之际,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斯文,信矣!”现此可知A活字印刷术在唐末开始使

    3、用 B雕版印刷术推动了文化发展C唐代四川地区印刷术最发达 D造纸技术出现了重大的改进5、(4分)凸面镜早在唐代就作为小儿玩物出现于长安街市,而西方人在13世纪末制成了眼镜。明朝时眼镜传入中国并很快流行,但人们除了用来读四书五经外,对其本身研究仍毫无进展。这反映了中国传统科技A对西方科技发明有影响 B曾经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C满足于初级的实际应用 D发展步伐落后于西方国家6、(4分)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B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C江左,即江东,古人以西为左,以东为右。D四海,六合,八荒泛指天下。7、(4分)屠呦呦及其研究团队受中医典籍

    4、的启发,在青蒿中提取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05的无色结晶体,即青蒿素。经多次临床实验,青蒿素对于抗击疟疾具有良好效果。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屠呦呦及其团队对我国传统中医的重大突破是A团队攻关,持续研究 B坚持不懈,不断深入C中医为本,走向世界 D立足科学,反复实验8、(4分)唐文宗太和年间,四川和江淮一带民间已经每岁“以板印历日”,在市场出售,以致不等朝廷颁布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据此可知,唐代A天文历法取得重大突破 B雕版印刷业已经相当发达C政府鼓励民间技术创新 D经济重心转移到长江流域9、(4分)爱日斋丛抄中记载“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特术盛行,遂以为始于蜀也。当五季乱离之

    5、际,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斯文,信矣!”现此可知A活字印刷术在唐末开始使用 B唐朝四川地区印刷术最发达C雕版印刷术推动了文化发展 D造纸技术出现了重大的改进10、(4分)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一套以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为内容的纪念币:涉及马镫、阴阳八卦、算盘、伞、兵马俑,这反映了我国古代科技发明A注重实验 B均以服务农业生产为目的C是下层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涉及政治、经济、生活等多个领域11、(4分)在楚汉之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韩信投靠刘邦后,被派去管理杂乱无章的粮仓。但很快韩信就把新谷、陈粮分开,而且新谷、陈粮的多少统计的非常清楚。他的这些智慧最可能记载于A石氏星表 B九章算术 C几何

    6、原本 D汜胜之书12、(4分)康熙通过传教士的介绍,对欧洲国家及其科学机构有所了解。他认为:“算法之理,皆出自易经,即西洋算法亦善,原系中国算法”,断言西方科学“源出自中国,传及于极西”。这表明康熙皇帝A认识到科学技术的价值 B不支持中西文化交流C正确认识中西科技关系 D仍维护天朝上国威严13、(4分)农政全书与天工开物的相似处有A介绍农业生产技术,经验 B介绍了欧洲的技术方法C被译为日、俄、英等文字 D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农学著作14、(4分)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往往围绕具体的“事”与“术”展开,徐光启等中国古代科学家也往往侧重于研究农业的基本操作方法,专注于农业发展之“用”与“术”的学说。这说明

    7、中国古代农业科技重视逻辑推理思维 B轻视科技的实用性C趋向现实主义思维 D体现了前瞻性思维15、(4分)中医用药讲究“君臣佐使”,“君药”分量最多且起主要疗效,“臣药”次之,“佐药”又次之,“使药”再次之。唐代某太医令为皇帝配药时没有拘泥这一原则,擅自加了三味药,被判绞刑。据此可以推知A理学观念主导古代司法 B传统科技遵循自然和谐C中医临床固守辨证施治 D专制体制影响医学发展16、(4分)乾隆年间的四库全书总目说:“欧罗巴人天人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逾前古,其议论夸作迂怪,亦为异端之尤。国朝节取其技能,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矣。”由此可见A“西学东渐”促成了传统思想的转变B认同西方文化价值并

    8、主张全面学习西方C对西学采取选择性的价值认同与学习态度D是天朝上国观念在文化上的集中体现17、(4分)旧唐书文宗本纪载:“(大和九年十二月)丁丑,敕诸道府:不得私置历日版(即印刷的历书)。”这可以说明唐朝时A纸已成为主要书写工具 B技术进步已影响政府管理C政府对印刷业控制严格 D活字印刷术已应用于民间18、(4分)宋朝是一个文化昌盛、科技发展的朝代,这主要得益于宋朝的文化和知识分子政策。为防止骄兵悍将的出现,宋朝统治者始终坚持文治,推动了宋朝科技的发展。这说明A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B知识分子决定了科学技术发展C政府的治国策略影响科技发展 D科技进步和文化发展相辅相成19、(4分)下列选

    9、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史实结论A郭守敬主持测定了黄道和赤道的交角值元代科技成就全面领先世界B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任意减省汉字笔画、紊乱偏旁,造成异体杂出、一字多形汉字交流功能削弱C宋代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完全取代了雕版印刷D明清通俗文学蓬勃发展市民阶层兴起AA BB CC DD20、(4分)下表是关于古代中国印刷术的相关记叙。据此能够得出的合理结论是记叙出处“扬、越间多作书模勒乐天及予杂诗,卖于市肆之中”(唐)元稹白氏长庆集序“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五代)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唐以前文字未刻印,多是写本”(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五雕印文

    10、字,唐以前无之,唐末益州始有墨版”(宋)朱翌猗觉寮杂记A唐代巳出现雕版印刷术 B宋代书籍主要依靠手写C宋代继承唐代的印刷术 D唐代印刷技术相当成熟21、(4分)我国古代历法成果丰硕,阅读下列图表,可以看出A我国古代历法越来越精确 B我国古代重视“天人合一”C制订历法是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 D历法频繁制订是政治动荡的表现22、(4分)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这种差异根源于当时中国A小农经济始终占据经济主导地位 B读书入仕的观

    11、念根深蒂固C科技水平远远高于欧洲 D文化专制阻碍了社会进步23、(4分)三国演义中有如下描述:“车中原来皆是火药,一齐烧着只见山上两边乱丢火把,火把到处,地中药线皆着,就地飞起铁炮。满谷中火光乱舞,但逢藤甲,无有不着。”有人据此推断三国时火药已应用于战争,这一推断A依据正确,结论错误 B依据错误,结论正确C依据正确,结论错误 D依据错误,结论错误24、(4分)西汉儒学家落下阂、邓平等创制了太初历;以桓谭、扬雄为代表的儒家学者参与了宇宙结构理论上的浑、盖之争;汉代天文学家张衡对儒家经典多有研究,而且他的天文学思想受到扬雄所著太玄的影响。由此可见汉代A儒学成为主流思想 B天文历法与儒学关系密切C科

    12、技体系已经形成 D儒学是天文学发展的主要原因25、(4分)泰西水法是介绍西方水利科学的著作,由意大利在华传教士与明末士大夫徐光启合译。四库全书总目介绍此书:“西洋之学,以测量步算为第一,而奇器次之,奇器之中,水法尤切于民用,视他器之徒矜工巧,为耳目之玩者又殊。固讲水利者所必资也。”这说明A近代西方科技在中国广泛传播 B意大利成为世界科技创新的中心C传统科技观念影响了西学东渐 D明末政府已突破闭关政策的局限26、(4分)某史评曾谈到:“它成书于战国晚期,是中医学理论的经典,它所包括的灵枢和素问是不可分割的姊妹篇,它为中医学理论发展奠定了基础。”材料中的“它”是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齐民要术

    13、 D本草纲目27、(4分)宋代朱彧在萍洲可谈中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该记载表明,指南针在宋代已经用于A航海辨别方向 B天文观测 C地理研究 D迷信活动28、(4分)徐复观先生说:“可以断定孔子修春秋的动机、目的,不在今日的所谓史学,而是发挥古代良史,以史的审判代替神的审判的庄严使命。可以说,这是史学以上的使命,所以它是经而不是史。” 徐复观认为春秋A史学价值仅限于政治学 B编写体例不符合规范C严重背离客观历史事实 D带有强烈的个人观点29、(4分)英国汉学家李约瑟撰写的中国古代科技史一书首次对“中国四大发明”给予了世界性高度评价。然而,余秋雨却对“四大发明”

    14、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农耕文化的民族,天文历法理应是第一发明;而中医中药对于中国这个人口最多的民族而言,重要性也非同一般,应排在第二位,中国的四大发明应首先考虑这两项。这反映A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贡献巨大 B中华文明在很长一段时期领先世界文明C深入研究历史可以还原历史真相 D从不同角度研究历史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30、(4分)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围攻汴京,宋将李纲下令放霹雷炮,此炮可能就是由霹雷火球发展而来的。南宋时,霹虏炮经常用于作战中。13世纪初,金人发明了用铁制外壳装火药的爆炸性火器叫震天雷,南宋曾大量仿制,叫铁火炮。南宋铁火炮有小型和大型多种,威力很大,在与金

    15、、元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上述资料说明A火药武器推动了民族融合 B宋元时期火药武器使用较为普遍C少数民族的火器技术优于汉族 D火药武器使用不当导致宋朝灭亡31、(4分)在郭守敬的建议下,元世祖派了14位天文学家,在国内27个地点进行天文观测,其观测结果为编制授时历提供了科学的数据。由此推断A专制统治的强化阻碍了科技的发展 B中国古代政府历来重视天文学发展C劳动人民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动力 D国家扶持促进了古代科技的发展32、(4分)考古界发现了不少西汉纸,如甘肃放马滩纸、悬泉纸、早滩坡纸,陕西灞桥纸等。但后汉书则记载,蔡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对此理解合理的是A纸是汉代的主要书写材

    16、料 B造纸术的发明不晚于汉C蔡伦发明造纸术最为可信 D汉朝各地推广了造纸术33、(4分)下列关于古代四大发明的讲法正确的是A“蔡侯纸”发明使西汉进入纸、帛、竹、木四种文书用品并行使用的时期B指南针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和西方地理大发现提供了技术保证C成书于1044年的武经总要记载了早期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D宋代平民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术,1450年前后德国受中国影响制成金属活字34、(4分)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以应用题集形式写成。全书共分方田、粟米、衰(cuT)分(按等级分配物资和税收比例)、少广(开平方和开立方)、商功(工程的体积计算)、均输(赋役及税收计算)、盈不足(盈亏问题

    17、)、方程、勾股等九章。据此分析,该书的编写主要是为了A加强对于广袤国土的统治 B建立独具特色的数学体系C解决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 D给各级学校配备数学教材35、(4分)古代中国人通过观测天象,明方向、知季节、告农时,逐渐积累了天文学知识,萌生和发展了古代的天文学。这说明古代中国人掌握天文知识的目的是A神化王权 B祭祀祖先 C发展农业经济 D战胜自然灾害36、(4分)“屈原有其人乎?主流观点认为:“屈原确实存在”的,依据之一是史记屈原列传中的记载。到了民国,以胡适为代表抛出了一个倾覆性的观点:“离骚非屈原所作,屈原这个人本就不存在。”依据是西汉之前并无关于屈原的文献记载。针对这一争鸣A主流观点错误

    18、,单一文献,孤证不立 B屈原的存在与否,有待考古发掘印证C胡适观点还须商榷,所持依据不够充分 D司马迁离屈原时代较近,记载比较可靠37、(4分)元朝王祯为官“惠民有为”,其所著农书中绘制有100多种农具,农器图谱占全书的4/5。结合所学判断,该书A关注民生,注重生产工具的推广 B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C首先提出了“重农抑商”的思想 D标志着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到顶峰38、(4分)北宋科学家沈括用笔记文学体裁写成梦溪笔谈,遍及天文、数学、物理、地理以及机械、造纸等各个方面,内容十分广泛、丰富,书中记载的当时的发明应该是司南 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 D活字印刷术39、(4分)古今图书集成载:“凡

    19、水碓,山国之人,居河滨者之所为也,攻稻之法,省人力十倍。”“水碓”主要应用于A农田灌溉 B水运交通 C水稻种植 D谷物加工40、(4分)下表为不同史籍中对汉代四川临邛县人民对于天然气的认识和利用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记述出处“汉宣帝(公元前67)时又穿临邛、蒲江盐井二十所。有火井,夜时光映上昭以竹筒盛其光,可拽行终日不灭。”常璩(东晋)华阳国志蜀志“蜀那临邓县有火井。汉室之隆(即光武中兴),则炎赫弥炽,暨桓、灵之际,火势渐微。”刘敬叔(南朝)异苑卷“取井火还煮井水,一斛水得四五斗盐,家火煮之不过二三斗盐耳”范晔(南朝)后汉书郡国志A开凿盐井的过程中发现了天然气 B东汉开始认识到

    20、天然气的可燃性C汉代广泛将天然气用于煮盐生产 D汉代火井煮盐技术已经十分高超二、 非选择题 (本题共计 5 小题,共计 50 分)41、(1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口述史是记录历史的古老形式,唐德刚给口述史注入了新的因素,树立了活的范例,如唐德刚的成名作李宗仁回忆录中,李宗仁本人口述占15%,其他的85%是从报纸、图书馆到处搜求资料补充、考证而成,这本书至今是现代口述史的代表著述;设定了具体的标准,让人们知道,现代口述史学不是一种辅助性的秘书工作,而是以史学工作者为主体的历史研究;相比较而言,从以细节见长的口述史学中,可以更多地感受历史的丰富性这也是他对现代口述史学的

    21、一大贡献。材料二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说”,认为中国全部文明史可分为三个阶段,中间经过两次转型。第一次转型发生在二千多年前,从战国时期到秦帝国,大概经过二三百年,转型完成即创建了农业大帝国的定型。近代的大动乱是从中华帝国到现代国家的第二次转型,“这第二次大转型是被迫的,也是死人如麻,极其痛苦的。”(注:上述材料均根据凤凰网及维基百科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德刚口述史的研究对现代史学的主要贡献。(2)结合有关史实,试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概括2000多年前中国的第一次转型是如何实现的。(3)为什么说中国的“第二次大转型是被迫的”?这次惊涛骇浪的大转型有哪些表现?42、(1

    22、0分)科技创新引领社会进步,但科技创新又受社会环境的制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唐宋两代,中国的工程师掀起了发明的热潮,中国领引着全世界的科学技术。(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到了元代以后,由于程朱理学的兴起,作八股、考进士成了唯一的仕途之路,自然科学和技艺都受到了严重的贬斥。尊孔读经的人被称为“名士”;从事科学和技艺的人则是只有“雕虫小技”的“小人”。摘编自赵显明试析程朱理学的兴起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材料二 欧洲,从14世纪开始,就出现了最早的科学社团:意大利的西芒托学院、法兰西学院、英国皇家学会、柏林学院等。这些以科学研究为中心的学术团体吸引了大批的科学家,并得到了官方的大力支持,

    23、科学家在社会上地位达到了顶点,许多人因为科学上的贡献被封为贵族。摘编自JB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1)列举唐宋时期“领引着全世界”的科技发明。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元明时期“科学和技艺”落后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5世纪欧洲近代科技兴起和发展的社会条件。43、(10分)医学的发展不仅与疾病有关,也与各地的经济、文化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盖伦是罗马帝国时期的名医,他倡导实证医学,倾心于探索人体的结构,强调解剖学对于医学的重要性,重视人体生理功能的阐释。他奠定了解剖学与生理学的基础。他的科学方法论具有重视实验、强调疾病局部定位、重视逻辑推理的特点,对后世西

    24、医学的发展影响深远。黄帝内经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系统地阐述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并将当时天人相应、阴阳五行等哲学观念运用于医学之中,提出脏腑经络、辨证治则、养生保健等学说,为中医学此后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其影响下,中国古代医学呈现出不注重机体局部的结构与功能,而是注重从整体观出发,宏观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动态变化。摘编自边海云轴心时代东西方医学比较研究材料二 14世纪中叶,“黑死病”席卷欧洲,人口死亡率达到30%-50%。大批政府官员死亡,导致公共治安、法庭审判、甚至日常生活秩序陷入混乱状态。劳动力减少了25%,传统的谷物生产已经无利可图,大量农田被改为牧场

    25、和草场用来养羊,很多封建主从经营传统农业到经营商业性畜牧业。大批懂拉丁语的教授在瘟疫中死去,许多学校被迫放弃了拉丁语的教学,各国本土语言的地位得到了提高。死亡使人们心灵受到了强烈震撼,追求现实享乐和歌颂人生成了新的社会观念。为了阻止黑死病的传播,威尼斯建立许多站点专门用来隔离从东方归来的船员。欧洲各地纷纷出台城市公共卫生法,组建市政健康委员会。到了16世纪在欧洲大部分中心城市,关注公共健康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这些医学上的变化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卫生革命”。摘编自薛国中黑死病前后的欧洲等(1)依据材料一,比较古代中西医学理论观念和临床方法的不同。(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黑死病给欧洲

    26、带来了哪些变化?44、(10分)史学的起源与发展。材料一 左传历史的问世,分别标志着中国和希腊古典史学的诞生。古希腊史学的诞生继承了神话的探索精神、传说的英雄史观、史诗的叙事技巧,和雄辩术的论辩风格。历史正是以上诸因素发展、融合的产物。中国史学最直接的来源是档案文献,以年月为经进行编纂。而西方史学著作则采用叙事体,这正好说明史诗与雄辩术是其直接来源,而档案文献的影响则微不足道。何方耀中西史学起源比较初探(1)依据材料,比较中国史学和古希腊史学的不同点。材料二 中唐杜佑著通典,分食货、选举等九门,每门之下分若干子目,子目下又有细目。通典记载历代典章制度的历史演变,其记事上起黄帝,下迄唐玄宗天宝末

    27、年,有的记载距成书上奏只相隔数年。通典中除记载历代“群士议论得失”外,也包括作者的许多评论。杜佑在自序中明确表示:“实采群言,征诸人事,将施有政。”摘编自白寿彝中国史学史(2)通典开中国典章制度史之先河,依据材料概括其编纂特点和目的。材料三 五四以后,中国史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梁启超激烈地抨击旧史学,提出“史界革命”的主张。他借鉴西方史学理论与方法撰写了中国历史研究法及“补编”。1920年起,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等高等学校开设“唯物史观研究”“史学思想史”等课程,并发表了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等论文。1923年,顾颉刚提出“古史层累地造成的”观点,认为关于古史的传说是后人编造的,而且是不断地扩

    28、大编造。胡适的史学方法是“十字箴言”,即“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大胆假设”是在“真实可靠的学问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归纳法提出来的。“求证”的过程,是要求以客观事实为证据,通过实验对假设加以证明。摘编自白寿彝中国史学史(3)依据材料三,简述该时期中国史学变化的表现,并结合所学分析变化的背景。45、(10分)科技创新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只有建立有效的科技奖励机制,才能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古代的科技奖励形式多种多样。为纪念李冰,唐代时人们在导江县(今都江堰市)建起了李冰祠,并为他树碑塑像。宋代科学家沈括,活着时屡次获得赏赐,“迁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

    29、提举司天监后来,宋史为他列传,以褒扬和纪念他的贡献。明代许绅,曾在医药房供事,历加工部尚书、太子太保、礼部尚书等,赐赉甚厚,他死后,赐谥恭僖,并提升一儿子为官。摘编自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制度研究(1)依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古代的科技奖励形式。材料二1898年7月,中国第一个科技奖励法规振兴工艺给奖章程诞生。它规定:“二、凡能制造出外国旧时所没有之机器或日用之物,授工部郎中实职,许以专利30年凡有著新书,发明专门学问并切实可用于今世者,可授以官职,所著之书有专售权20年六、以上各种创造发明,均应由政府部门、地方当局考核认可后,方能发奖。”(2)依据材料二,概括清末科技奖励的新变化,指出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材料三1955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的暂行条例,条例规定,一等奖奖金为1万元人民币。1963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发明奖励条例和技术改进条例,到1966年5月,批准了发明奖励297项,当时仅对获奖者颁发发明证书,未颁发奖章和奖金。200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正式设立,每年评审一次,每次授予不超过两名科技成就卓著、社会贡献巨大的个人,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颁发荣誉证书和500万元高额奖金。(3)依据材料三,与新中国初期科技奖励相比,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有何突出特点,并指出该奖项的设立所反映的时代要求。一、 单选题 (本题共计 40 小题,共计 16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