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世界经典轻音乐欣赏.docx

    • 资源ID:27032321       资源大小:131.94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世界经典轻音乐欣赏.docx

    1、世界经典轻音乐欣赏 幽默曲德沃夏克首家喻户晓的世界名曲,是作者于1894年创作的。当时作者正在他的祖国捷克的苇梭卡地区度假,其间作者一连写了八首“幽默曲”,皆为钢琴独奏小品。德沃夏克的钢琴独奏曲,包括种种舞曲在内,大约有八十余首,但唯有这首幽默曲广为流传,深入人心。 本曲为八首“幽默曲”中的第七首,原曲以钢琴独奏曲形式为人们所喜爱,由小提琴天才克莱斯勒改编的小提琴独奏曲似乎更为人们所熟悉。后来本曲还被改编为管弦乐曲、其他各种乐器的独奏曲以及轻音乐等,甚至还有人为本曲撰写了哀伤或充满朝气的歌词,可见它的流行程度。“幽默曲”是十九世纪以后逐渐兴起的一种音乐体裁,多采用2/4或4/4拍子,以各个段落

    2、的表情极富变化为特征。但本曲似乎更类似一首小夜曲,像民歌一样朴实、亲切,并没有任何 “诙谐”的成分在内。 本曲为优雅的稍缓板,降G大调,2/4拍子。以第一主题为中心构成第一段,经过转成降g小调的中段后再予以反复,为复合三段体。 反复时省略一部分,因而形式更为简单。 匈牙利舞曲第五号勃拉姆斯勃拉姆斯的全部匈牙利舞曲都可归为世界名曲,尤以前十首最受世人的青睐。其中匈牙利舞曲第五号,升f小调,这是勃拉姆斯全部作品中最广为世人所知的乐曲,不但到处被演奏,而且被改编成各种不同形式的器乐曲。作品于1852年创作。匈牙利舞曲第五号,节奏自由,旋律有各种各样的装饰,速度变化激烈,带有一定的即兴性,是勃拉姆斯全

    3、部作品中最广为世人所知的乐曲,当时他在维也纳对该地的吉普赛音乐颇感兴趣,于是记下了许多吉普赛音乐的旋律。1869年他开始出版“匈牙利舞曲集”,实际上大部分是借用了吉普赛音乐的旋律,加以编辑和整理而成。匈牙利舞曲第五号因其旋律优美,在卓别林的喜剧电影大独裁者中作为插曲出现。理发师按此音乐的节奏为顾客刮胡子的片断,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片段。*乐曲采用复三部曲式,g小调,稍快的快板,2/4拍:一开始即呈示出的第一部分的第一主题,这一主题以匀称平整的附点节奏写成,柔和抒情而略带淡淡的忧愁。移高八度反复时,情绪变得更为缠绵。接着,出现了节奏活跃、带有匈牙利查尔达什舞曲中那种快速段落风格的第二主题,与第一主

    4、题形成了生动的对比。随后乐曲进入中间部,奏出情绪激昂的主题,表现了匈牙利人民热情奔放的民族性格。速度忽慢忽快的中间部后半部分表情丰富,体现了匈牙利吉普赛音乐即兴性的特点。最后乐曲再现第一部分,在热烈而欢快的气氛中结束。 阿根廷,别为我哭泣一部音乐剧想要获得喝彩,一首优美得令人难忘的歌曲是不可或缺的。Don t cry for me, Argentina这首强调爱家爱国的抒情宣言最是赚人热泪。歌曲中贝隆夫人愿生死与人民同在的誓言,满溢热爱人民的情思,也表达愿以一己之力革除国家弊端的决心。整首曲子在麦当娜充满感情的嗓音发挥下,更加令人动容。麦当娜演绎的的贝隆夫人,刚强有余,歌曲中充满了坚毅的情绪,

    5、字字句句掷地有声,体现了一位性格刚毅,具有百折不挠精神的伟大女性。麦当娜无疑又一次超越了自己,唱快歌出身的她,在这首既大气恢宏又凄戚婉转的歌中,扮演了困境中争取尊严的角色。让人吃惊的是,她竟然以那种饱受不平而近乎哭泣的女低音开始,在管弦乐队隐隐约约的伴奏下渐渐抬起了头,而且还挺起了胸,用女性特有的那种弱小但坚强的声音一再在向一个民族唱歌:“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那或许就是音乐的力量,它让一个人释放出了她自己所没有的光芒。就像小草钻出了地面,顶翻压在头顶的石块,向阳光舒展身躯一样,这首歌唤醒了凡人心中的悲剧感,让他们也愿意加入其中的合唱,和同胞一起重返磋砣岁月。

    6、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作品第325号是小约翰施特劳斯继圆舞曲“蓝色的多瑙河”之后的又一部杰作。完成于1868年,同年六月十九日初演于维也纳,并由作者亲自指挥。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郊区有一片美丽的森林,它离城市不远,历来吸引着千千万万的游人。这片森林也是许多居住在维也纳的大作曲家们经常光顾的地方,森林的美景常常激起他们的灵感。小约翰施特劳斯是地道的维也纳人,“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就是他献给故乡的赞歌。为了使乐曲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作者在管弦乐队里破例地加上了奥地利的民间乐器齐特尔琴(原文为Zither,是一种拨奏弦乐器)。维也纳之所以成为圆舞曲的故乡,几乎全拜施特劳斯家庭成员的功劳

    7、,但只有约翰施特劳斯二世始终被世人铭记心中,并拥有“圆舞曲之王”的美誉,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蓝色多瑙河皆出自这位天才的生花妙笔。他曾带领乐队访问欧洲各国,使维也纳圆舞曲风靡全欧洲。他的圆舞曲独具特色,旋律酣畅,柔美动听,节奏自由,生机盎然,是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主要曲目。他还将源于德国南部性格温和的连德勒舞,改造成为结构简单、节奏灵活、旋律优美、感情奔放的音乐体裁,在市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此外还作有雷鸣电闪等一百二十多首源自捷克的波尔卡舞曲及几十首其他舞曲。1870年起创作了蝙蝠、罗马狂欢节、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吉卜赛男爵等十六部轻歌剧,对于欧洲轻歌剧的发展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 莫扎特钢琴协

    8、奏曲莫扎特钢琴协奏曲都是以巴洛克协奏曲为基础,进而确定了18世纪古典协奏曲的结构原则。即: (1)三个乐章对比并置的套曲结构(J决一慢一快的排列形式); (2)采用双呈示部(第一呈示部结束于主调,第二呈示部转入属调或关系调,与接续的展开部相接); (3)钢琴演奏者极富技巧性的华彩演奏(cadenza); (4)强调独奏乐器不同于协奏乐团的音乐性格。 莫扎特的这些成就,使协奏曲不再片面表现技巧,而具有与交响曲同样深刻的意义,也使莫扎特成为近代协奏曲形式的“创始人”。他在西洋音乐史上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钢琴协奏曲。他奠定了今日协奏曲第一乐章的形式,并将乐团提升到与独奏平等的地位,而不再只是伴奏的角色

    9、,自此以后的协奏曲只是或多或少地将莫扎特所奠定的形式稍加改变。如今一般沿用的协奏曲形式,可以说都奠定于莫扎特。“莫扎特对协奏曲,尤其是钢琴协奏曲所做出的贡献相当于贝多芬对钢琴奏鸣曲的贡献。”莫扎特只写过两首小调的钢琴协奏曲,d小调第20和c小调第24。对比起作者的其它钢协,这首第20形式之宏大、内容之丰富、戏剧性之强是首屈一指的。它有莫扎特后期交响曲的规模与气势,甚至给人以“贝多芬先声”之感。 莫扎特29岁(1785年)创作此曲时,是其歌剧巨作费加罗的婚礼完成阶段,正值其创造力的巅峰时期。而他已有两年没有涉足交响曲的创作,因此有人说他把这部协奏曲当作交响曲来写了。 莫扎特少数的小调作品,都直接

    10、反映了其骨子里渗透着忧郁、阴暗心绪的精神世界。作品第一乐章一开始乐队呈示部的第一主题立刻营造起一片阴暗的氛围。第二主题则是伤感、忧郁的旋律。两个主题在乐章的发展中进行了多次具有戏剧性的对话。这一乐章深沉的特质与莫扎特一贯明朗的作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第二乐章名为“浪漫曲”,这在十八世纪的协奏曲中并不多见。此乐章的抒情性在第一乐章紧张的戏剧性对比后显得尤为亲切感人。但中部又卷起了一阵惊慌不安的风暴。这样的对比紧张效果在莫扎特作品的慢乐章中是十分罕见的。 第三乐章回旋曲也与作者大部分协奏末乐章轻快欢愉的格调不同,一开始就把人带入到紧张不安的气氛中。随后依次出现了抒情的第二主题,热烈明快的第三主题,

    11、最后乐观的第四主题使乐曲在明亮快乐的情绪中终结。 分析比较三大轻音乐团的演奏风格成立于30年代后期的曼托瓦尼乐队是轻音乐诞生的标志,其演奏风格流畅舒展,旋律优美、动听,音响华丽丰满。六、七十年代,保罗莫里亚乐团进一步融合了古典与流行,其演奏富清新明朗、旋律纯朴优美、织体干净细致,浪漫迷人且颇具现代感。而詹姆斯拉斯特乐队则以热烈的旋律、独特的和声闻名,在其推动下轻音乐成为了一种真正独立的音乐形式。曼托瓦尼出生于意大利古老的水城威尼斯,这种血统关系, 使他的音乐具有浓郁的南欧浪漫情调和意大利歌剧的优美旋律。出生于马赛的保罗 莫里亚,其音乐每个音符都渗透着法兰西民族特有的浪漫情调, 让你联想到葡萄酒

    12、, 玫瑰郁金香地中海的阳光情人的欢笑和眼泪。而詹姆斯拉斯特虽出生在善于理性思维闻名于世的德意志,但这并没有妨碍他那才华横溢的音乐情思和热情奔放的音乐风格的形成。詹姆斯拉斯特和保罗莫里亚的音乐都极为通俗, 只要稍具音乐细胞便能接受, 可谓雅俗共赏。相较之下,曼托瓦尼似是“阳春白雪” ,需要较高的音乐修养和艺术感悟力才能欣赏。曼陀瓦尼乐队是以弦乐为主的庞大管弦乐团,曼陀瓦尼利用他对小提琴表现方式的充分了解,恰如其分地操纵了整只管弦乐团,依托大量弦乐器织成的“弦瀑”是其标志性音效。保罗 莫里亚乐团虽亦以弦乐为主,但他对流行音乐的热爱使乐团具备了不同于曼托瓦尼乐团的演奏特色,乐队以弦乐演奏主旋律,但也

    13、偏爱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的使用,以突出动感。詹姆斯 拉斯特对管乐则更加偏爱,不同于其它轻音乐团,其作品演奏趋向个人化,乐队由原来的演奏主体转变为演奏配角,以重点突出某种乐器,团员的个人演奏特色因而得以凸显。丰富多彩、别具一格的配器是轻音乐改编的一种手法。曼托瓦尼喜欢使用欧美民间乐器, 例如曼陀玲、西班牙吉它、口琴、手风琴等,这成了他的一大特色。詹姆士 拉斯特创造性地把人声引进了轻音乐之中, 动人的无词混声合唱和优美的旋律的有机融合,可谓独树一帜, 别具匠心。 四季维瓦尔第安东尼奥维瓦尔第(Antonio Vivaldi,约16781741)是巴洛克鼎盛时期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小提琴家和音乐教育家

    14、。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大约创作于1725年,是维瓦尔第五十岁时发表并献给波希米亚伯爵W冯莫尔津的一套大型作品和声与创意的尝试共十二部协奏曲中的第一部到第四部,合称四季,其中的旋律至今仍长盛不衰。四部作品均采用乐章协奏曲形式的正宗标题音乐。维瓦尔第在总奏与主奏交替形成的复奏形式上,巧妙地配以标题。在维瓦尔第之前,还没有人以标题音乐的方式谱写过协奏曲。由于维瓦尔第的四季属于标题音乐,所以从形式上看,自然较其他协奏曲显得自由而且不平衡,但这样反而更能表现出巴洛克时期的特点及魅力。这四部作品画意盎然,激发出人们对巴洛克时代音乐的浓厚兴趣。 四季由四首三乐章的协奏曲构筑而成,分别描绘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15、维瓦尔第在每一曲的总谱扉页上各附有一首解释音乐的14行诗,用以说明音乐的特性,并且还把这些诗行分散地写在各乐段或乐句上,使音乐和文字联系起来。其实,没有这些文字的辅佐,维瓦尔第那细致入微的刻画已经使他所要描绘的内容赫然易见了,加上这些文字,只是更加强调出作品的标题性而已。因此整部作品情景交融,绝不是难以进入的艰深之作,即使初听古典音乐者也可一听之下,“入耳即溶”。四季的标题分别为:春E大调、夏g小调、秋F大调、冬f小调。 其中以春的第一乐章(快板)最为著名,音乐展开轻快愉悦的旋律,使人联想到春天的葱绿;夏则出乎意料之外,表现出夏天的疲乏、恼人;秋描写的是收获季节中,农民们饮酒作乐、庆祝丰收的快

    16、活景象,这个乐章欢快而又活泼; 冬描写人们走在冰上滑稽的姿态,以及由炉旁眺望窗外雪景等景象,其中第二乐章非常出名,曾被改编为轻音乐而广为流传。 小夜曲舒伯特“歌曲之王”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1797-1828)在欧州音乐史上有“歌曲之王”的称誉。当时的民间传说认为,天鹅将死的时候,会唱出最动人的歌。维也纳的音乐出版家哈斯林格在舒伯特逝世后不久发现了他未曾问世的作品,认为他去世前半年所写的十四首歌,当属动人的绝笔,于是将它们汇编成集,以“天鹅之歌”命名出版,其中的第四首就是这首小夜曲,是1828年用雷布斯塔布的诗谱成的。小夜曲, 这是舒伯特短促的一生中最后完成的独唱艺术歌曲之一,也是舒伯特最为著名

    17、的作品之一。此曲采用德国诗人莱尔斯塔勃的诗篇谱写成。作为西洋乐曲体裁之一的”小夜曲”, 都以爱情为题材,这首小夜曲也不例外。”我的歌声穿过黑夜轻轻飘向你”,在钢琴上奏出的六弦琴音响的导引和烘托下,响起了一个青年向他心爱的姑娘所做的深情倾诉。随着感情逐渐升华,曲调第一次推向高潮,第一段便在恳求、期待的情绪中结束。抒情而安谧的间奏之后,音乐转入同名大调,”亲爱的请听我诉说,快快投入我的怀抱”,情绪比较激动,形成全曲的高潮。最后是由第二段引伸而来的后奏,仿佛爱情的歌声在夜曲的旋律中回荡。 乐句之间出现的钢琴间奏是对歌声的呼应,意味着歌手所期望听到的回响。 小夜曲产生于欧洲十七、十八世纪,原为男人夜晚

    18、向心上人求爱所唱的歌曲,常用吉他或曼陀林伴奏。这里钢琴曲低声部一连串和弦式的音乐进行,就是模拟吉他伴奏的音型,用以衬托幽静深情的歌声。古今中外有不少作曲家都写过小夜曲,据说以舒伯特的这一首流传最广,至今仍可在音乐会、磁带、唱片中经常听到她。 世界著名歌剧:卡门作曲家比才的代表作品歌剧卡门,一百多年来一直是世界歌剧舞台上最受欢迎并且久演不衰的作品。作为法国杰出的作曲家,比才是浪漫主义终结和现实主义兴起的接力者,尼采曾称他为“地中海的太阳”,也曾受到李斯特的高度赞扬。(一) 内容介绍四幕歌剧卡门是梅拉克和阿莱维根据梅里美的同名小说改编的。这部歌剧是世界上最着名的歌剧之一,也是19世纪法国歌剧的最高

    19、成就。它以其生动鲜明的音乐语言、丰富巧妙的和声配器手法以及强烈感人的戏剧性发展,把作品的主题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卡门是一部生动的音乐文学,它用音乐鲜明地刻画出性格相异的人物形象,并且集中刻画了卡门热情泼辣、酷爱自由的性格。卡门的音乐始终紧密配合着舞台动作,中间没有静止的音乐场景。剧中进行曲、咏叹调、舞曲等交替出现,乐曲爽朗流畅,具有炽热的西班牙音乐特色。所有这些音乐又通过严谨的戏剧逻辑组合为一体,紧凑而简练,表现了真实的生活,使其成为雅俗共赏、具有深刻思想内容的一部伟大作品。这部歌剧还包含了许多首在音乐会最常见的选曲,最着名的是序曲和“哈巴涅拉舞曲”,重要唱段如“米剀拉的咏叹调”、“花之歌”和

    20、“斗牛士之歌”等都是歌剧文献中最精彩的部分。这部歌剧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比才通过对女主人公卡门独立不羁的性格刻画,强烈地反映了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思想,满腔热情地讴歌了自由,体现了他对全部生活的坚定信念。(二)作品分析卡门虽然描写的是爱情、欲望、嫉妒、仇恨的悲剧,但因为剧中有大量的对话,所以它的体裁是喜歌剧,可见当时的歌剧和喜歌剧之间的区别并不是从内容来考虑,而完全是单纯的技术问题。比才的最大优点,也是他最深刻的独特性,就是运用了三种不同的因素:民间因素、喜剧因素和悲剧因素,并成功地将三者融为一体,所以作品的一致性是最先引人注目的特点。然后,悲剧因素再渐渐主宰整部歌剧,最后并吞了其他两个因素

    21、。从序曲开始,这个极富特色的主旋律就预告了卡门的命运。卡门的旋律紧凑,节奏充满活力,人物的性格描写逼真细腻,因而造成许多戏剧高潮,从而深刻地揭示了作品的悲剧性。比才的和声也很富想象力,音域也很宽广,很能表现卡门紧张、激动的悲剧情绪。这部作品的音响结构也很完整,它的丰富感来自于配器法与伴奏中精致的对位材料。歌剧的序曲为A大调,四二拍子,回旋曲式。然后突然把A大调转到F大调,突出了第二场中斗牛士之歌的副歌,在短小的序曲的最后27小节中,作者引进了卡门,用她的一个具有增二度音程特点的主题来加强观众对她的印象。随着增二度音程越来越清楚地成为减七和弦的一部分,这个减七和弦往往使人联想到剧中邪恶的事物。最

    22、后序曲在一个加倍的ff减七和弦结束。整部序曲建立在具有尖锐对比的形象之上,以华丽、紧凑、引人入胜的音乐来表现这部歌剧的主要内容,而且使用明暗对比的效果将歌剧的内容充分地表现了出来。本剧的序曲是音乐会上经常单独演奏的曲目。第一幕中换班的士兵到来时,一群孩子在前面模仿着士兵的步伐开路。孩子们在轻快的2/4拍子,d小调上,唱着笛鼓进行曲我们和士兵在一起。在这一幕中塑造了吉卜赛姑娘卡门热情、奔放、富于魅力的形象。然后主人公卡门的着名咏叹调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出现,这是一段深入人心的旋律,充分表现出卡门豪爽、奔放而富有神秘魅力的形象。卡门被逮捕后,龙骑兵中尉苏尼哈亲自审问她,可她却漫不经心地哼起了一支小

    23、调,此曲形象地表现出卡门放荡不羁的性格,生动地刻画出了一个多情的卡门、性感的卡门。还是这一幕中,卡门在引诱唐豪塞时,又唱出另一个着名的咏叹调在塞维利亚老城墙边上,是一首西班牙舞蹈节奏的迷人曲子,旋律热情而又有几分野气,进一步刻画了卡门性格中的直率和泼辣。第一幕与第二幕之间的间奏曲也十分有名,选自第二幕中唐豪塞的咏叹调阿尔卡拉龙骑兵,大管以中庸的快板奏出洒脱而富活力的主旋律。第二幕中,我们看到了比才作为一位音乐戏剧作曲家确实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对动作中的任何一个细微变化,他都能运用恰如其分的音乐加以表达。(三)音乐特色1.音乐与戏剧的完美结合。卡门的主题是由爱情到毁灭,剧情发展迅速而深入,歌词简洁

    24、而紧凑。比才在音乐创作中,力求体现现实主义的原则,以丰富的不同性格的旋律,展现了多彩的社会生活,特别是成功地刻画了卡门温柔、直率、热情、残忍、诱惑、傲慢、放荡、狡黠等多面的性格;塑造出卡门、何塞、斗牛士等多个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营造出对比和冲突十分强烈的戏剧氛围,达到了震撼人心的戏剧效果。第三幕中的纸牌三重唱,是全剧中最精彩的场面,也是最精彩的歌曲。重唱的音乐和剧情融合得天衣无缝,给人以不祥之兆。比才在卡门中,还采取了分曲编排的结构方式,灵活运用主导动机,在调性上做到连贯统一,使音乐推动了剧情的深化和发展。2.强烈的民族音乐色彩。 卡门的音乐热情、狂野,令人着魔,其中哈巴奈

    25、舞曲、塞吉迪亚舞曲、阿拉贡舞曲、吉普赛之歌等众多脍炙人口的旋律,高潮迭起,撼人心魄。当时比才受到了法国相异习俗的影响,他笔下的卡门与梅里美小说原着已经有了不少区别,他所刻画的歌剧人物总是与地方民族风格的模仿紧密相连的。在刻画人物方面,他运用了纯粹的西班牙风格的音调、节奏来刻画主人公这个热情坦率、酷爱自由、敢做敢当的吉普赛女郎,并专为卡门设计的“哈巴涅拉”、突出响板节奏的“赛吉迪亚舞曲”或欢快撒脱的“吉普赛歌曲”,以及卡门每次出场时,无论是与霍塞女伴的对话还是重唱都是一系列集聚民族特色的片断。歌剧的重要环节还贯穿了西班牙典型的“斗牛士”和与之相配的风格性歌曲。这使得歌剧情境更加真实,色调更加浓艳

    26、和丰富多彩。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部具有独特的力、强烈的戏剧真实性的音乐戏剧作品,其抒情的部分散发着一种轻柔温和的感伤情绪。这里没有任何人为的造作的东西,一切都是带着粗犷的力量和天然性表现出来的。音乐紧凑而爽朗,带着炽热的南国气质,吸引力极强。总之,因比才的改革,使得法国的歌剧更加有力、热烈而且戏剧化,在世界的舞台艺术中也占据一重要席位。尤其他能够将人性的善恶与冲突描绘得真实贴切,对后辈写实派颇具影响力。而卡门粗犷的自然美,充满了强烈的民间特点,热情、奔放、独具特色的音乐,都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卡门不但对法国歌剧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直接促进了19世纪末真实主义歌剧的兴起。 钢琴轻音乐比较分析钢琴演

    27、奏方面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技巧非常正统,明确的触键,清晰的经过句,音量的增减与平衡均运用自如,恰到好处。马克西姆被人称为“世界上弹钢琴最快的人”,野蜂飞舞作为其经典代表作,演奏时1秒钟弹奏16个音符,令许多钢琴大家都望尘莫及,这首曲子将他的快手绝技展现得淋漓尽致。雅尼不仅仅是优秀的钢琴手,同时也是当今最杰出的新世纪音乐作曲家。音乐特色方面理查德克莱德曼的乐曲朴实、流畅、优雅、华美,旋律悠扬、合声简洁、音色辉煌,充满了诗情画意。而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风采较其明朗辉煌的音质更具有吸引力。其特征是以左手伴奏的琴音陪衬下,旋律提高八度,音程进入高音域。此外,把音埋藏在八度音程中,并以和弦奏出。平常旋律在那

    28、么高的音域中是很难弹奏的,因为表现的范围太狭窄,音量不易扩大。然而他能在如此高的音域中仍然弹出优美的旋律,在绚烂的音响中得到最好的效果。 马克西姆突破了钢琴演奏是听觉艺术的局限,把听觉和视觉更完美地结合起来。他让观众在听觉的享受之外更有一种视觉的冲击力,真正是一种对音乐的欣赏,而不是简单的“听”,用“炫”字来形容确实不足为过。 雅尼结合了电子音乐、改良主义音乐、新古典主义的元素到新世纪音乐中,还加入了之前新世纪音乐中缺少的戏剧性和感召力。雅尼音乐的戏剧性则表现在,他用音乐描绘异国风光、引人入胜的壮观景色,讲述浪漫的爱情故事。在专辑幻想之匙中,雅尼的音乐将帮你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一次英雄式的旅行

    29、。雅尼用音乐把个人、祖国和世界融为一体,既奏响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声音, 也突出了希腊传统的文化元素。他的音乐真正做到了跨越国度和宗教,使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宗教、不同的音乐风格不可思议的、和谐的融合在一体。 韦伯与邀舞德国作曲家。自幼随父母在各地旅行演出,对戏剧非常熟悉,对德奥的民间风俗也有很深的体验。十岁学钢琴,后学作曲。1813年以后,先后任布拉格歌剧院和德累斯顿交响乐团常任指挥,作风严谨仔细,从舞台调度到服装设计、灯光安置、甚至剧院经营都亲自过问。在他主持下,这两个院、团成就卓著,由此成名。在德国歌剧发展史上,他的代表作自由射手是以德国民间题材,用德国歌唱剧形式写成,音乐接近德国民谣,配器充

    30、满浪漫气氛,被公认为德国第一部民族歌剧。他作的艺术歌曲平易近人,颇具民间色彩。他的钢琴作品以邀舞最为脍炙人口,人们已将此改编成管弦乐和芭蕾舞演出。邀 舞,又称华丽回旋曲,原为钢琴曲,作于1819年,后来由柏辽兹编配成管弦乐曲,使之名声大作。这部作品是在正式音乐作品中采用圆舞曲的最早的一例,并以技巧华丽而著称,旋律语言近似当时奥地利和德国流行的圆舞曲的音调,和声质朴、清新而富于表现力。整个乐曲的音乐形象具体生动,饶有风趣。 乐曲开始,先由大提琴奏出彬彬有礼、温和热情的旋律,仿佛是一位风度翩翩的青年男士向女舞伴发出邀请,随后由单簧管奏出典雅轻松的旋律, 表示女舞伴羞答答地表示了拒绝,这样的对话经过

    31、几次之后,女方终于点头同意。随后是欢乐的舞蹈场面,先是全乐队奏出情绪轩昂的圆舞曲,极快板,音乐粗犷而雄壮,紧接着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典雅和谐的旋律。经过一段飘逸的独奏舞曲之后,音乐描绘了急速的而又令人眼花缭乱的舞蹈场面,舞会达到了高潮。随后,一切全都安静下来,舞蹈结束了,接着就是尾声,这是开头一段的简略重复,表明在兴尽舞歇之际,这对青年男女殷切地相互致意。 钢琴诗人-肖邦波兰作曲家和钢琴家,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肖邦39岁时英年早逝,后半生主要生活在法国,创作了大量钢琴作品,如4部叙事曲、十余部波兰

    32、舞曲包括军队、英雄,26 首钢琴前奏曲包括雨滴,27 首钢琴练习曲包括离别、革命,4 部谐谑曲、3 部钢琴奏鸣曲,至少32首夜曲,59 首马祖卡,两首钢琴协奏曲,幻想曲和大提琴奏鸣曲等。 肖邦一生的创作大多是钢琴曲,被誉为“钢琴诗人”,一生都在创作。18岁时,肖邦已表现出超然的个性和独创风格。他的大多数作品都是精致的小品。这些作品能激起无穷的情感体验,大多优美、文雅、富有歌唱性。与舒曼的作品不同的是,它们没有标题和情节。其中,玛祖卡和波罗乃兹舞曲风格化的舞曲实际上并没有运用民间的曲调,但却充分体现了波兰的民族精神。 没有一位作曲家能像肖邦那样使钢琴发出如此优美的音响,他创造了钢琴歌唱的幻觉。他运用优雅而精致的装饰,开创


    注意事项

    本文(世界经典轻音乐欣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