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2.docx

    • 资源ID:27156993       资源大小:153.66KB        全文页数:1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2.docx

    1、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2(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材分析一、课标对本年级的要求1.大数的认识,要突出数学的文化特色,为培养学生的数感提供丰富素材。2.计算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5.有步骤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想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力。二、教学内容:本册教学的内容有

    2、:大数的认识、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统计和数学广角的知识。 其知识结构图如下: 亿以内数的读法 亿以内数的认识 : 亿以内数的写法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数的产生:介绍古人的记数法记数符号 第 十进制记数法七 亿以上数的认识册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 用计算器计算学 认识射线和直线,由射线引出角的定义。内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从比较角的大小引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容 认识平角和周角以及平角、周角、锐角、钝角和直角之间的关系。知 画指定度数的角。 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 例 1识 口算乘法 几百几十的数乘一位数 构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因数中间

    3、、末尾有0的。例2结 三位数乘两位数 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例1图 笔算乘法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例3 积的变化规律。 例4 估算。 例5 垂直与平行 认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特殊位置关系。例1(垂直与平行)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学习画垂线,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例2 学习画平行线,理解“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等。 ( 例3)平行四边形 把平行四边形分类,概括出平行四形 和梯形 和梯形的特征,探讨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 正方形的关系。 例1 认识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学习画高,梯形各部分的名称。 例2第 七 整十数除整十数 例1册 口算除法 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教 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两位数除以整十数 例2学 商一位数 两位数除以两位数 例3内 (不是整十数)容 笔算除法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例4知 商两位数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例5识 商的变化规律 例6结 完成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构 第六单元:统计 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例1图 能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完成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例2 在生活中找到复式统计图,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例1:讨论烙饼时怎样合理安排操作最省时间,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应用。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例2:以家里来客人要沏茶的素材为背景,提出“怎

    5、样安排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的问题,继续讨论如何用优化的思想选择合理,快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3:有关排队论的问题,研究怎样使服务对象的等候时间最少的问题。 例4:从“田忌赛马”的故事引入对策论的应用问题。 多位数的认识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 第八单元:总复习 乘法和除法 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数的概念,提高计算能力 空间与图形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统计观念,统计的复习 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体验,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三、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 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和亿以上的计数单位,初步掌握十进制计数

    6、法;(对随读生来说,只要能会读数就可以了。)(2) 使学生认识射线、直线、角,认识平角、周角,知道角的关系;(对随读生来说,能认识射线、直线、线段,会判断各种角就可以了。)(3) 使学生掌握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的概念,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掌握它们的特点;(对随读生来,只要他们能对给出的图形进行正确地判断就可以了。)(4) 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图。(随读生也应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 2、能力目标:(1) 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的数,会根据要求把一个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为数,写出近似数;(2) 使学生会口算整万数的加、减法以及乘数、除数是整百的乘、除法。(3) 使学生会估算多位数的乘、除法,学会笔算三

    7、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4) 学会用量角器度量角,能画出指定度数的角;(5) 会画复式统计图,能根据复式统计图解决问题。(6) 对于随读生来说只要他们学习生活的快乐,学习中能够学会与人合作,与人相处就可以了。 3、思想教育目标:(1) 结合有关的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和唯物辨证观点的启蒙教育;(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渗透初步的运筹的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4) 培养随读生热爱学习、喜欢和同学相处的意识,积极努力的学习态度。四、教学重、难点:1、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和除数是两位数的

    8、除法是本册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2、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的概念,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掌握它们的特点;会用量角器度量角,能画出指定度数的角;会画复式统计图,根据复式统计图解决问题是也是本册教学的难点。五、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习惯良好,积极向上,有进取心。从上学期考试情况来分析,学生上课认真听讲,思维比较活跃,发言积极,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尖子生比较突出,但有小部分学生虽然智力不差但是自我抑制能力较差,上课听讲和家庭作业习惯都不好,学习成绩不稳定。两个班都有个别学生数学学习有一定困难,原因有几个,一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是智力较差,三是思想懒惰。需要加强跟踪辅导。这学期主要还是

    9、加强学生习惯的培养,养成审题认真、细心的好习惯,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作业认真书写的好习惯,使每一位学生把“双基”掌握得扎扎实实。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a) 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在教学时要为学生留有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b) 要培养学生收集生活中大数的能力和习惯。c) 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适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d) 加强动手操作,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e) 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把握教学的起点、难点。f) 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教学的重点。g) 加强作图的训练和指导,重视作图能力的培养。h) 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i) 重视口算、笔算、估算技能的共同发展,

    10、互为促进。j) 保证必要的练习。k) 恰当把握教学要求。七、教学进度:周次教学内容课时说明第一周大数的认识5第二周大数的认识5第三周(1)大数的认识 ;(2)复习检测5第四周(1)口算乘法 ;(2)笔算乘法5第五周放假5第六周(1)笔算乘法 ;(2)复习检测5第七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5第八周(1)平行四边形和梯形(2)复习检测5第九周(1)口算除数 ;(2)笔算除法5第十周笔算除法5第十一周笔算除法5第十二周(1)复习检测五单元 ;(2)统计5第十三周(1)统计 ;(2)复习检测5第十四周数学广角5第十五周复习检测5第十六周总复习5第十七周总复习5第十八周总复习5第十九周总复习第二十周期末检测八

    11、:相关活动安排:1、知识小竞赛。(口算、简算或应用题)2、动手能力比赛:数学实践活动手抄报。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一学习内容1亿以内数的认识 2十进制计数法 3亿以上数的认识4用计算器计算二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掌握亿以内、亿以上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3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大数的近似数。(二)能力目标1、进一步培养学生比较灵活合理的读、写大数的能力。2、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类推迁移,逐步培养学生自学知识的能力。3、高

    12、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地问题的能力。(三)思想目标1、通过读、写教师搜集的一些有针对性的数据,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学生数感。 2、通过学生收集数的各种计数法、计数符号、阿拉伯数字的信息,进一步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兴趣。 3、通过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三学习重难点重点:1、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掌握十进制计数法。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并能正确、熟练的进行大数的读、写。难点:1、理解一些有关数的概念,如:数值、数位、位数、数级、十进制计数法等。2、让学生更多的利用旧知识进行迁移类推,自主探索、研究发现规律,概括总

    13、结得出结论。四教具、学具:教具:挂图、展台、算盘、数位顺序表学具:搜集的大数 计算器五课时安排:亿以内数的认识 . .9课时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1课时亿以上数的认识 .2课时计算工具的认识 .1课时用计算器计算 .2课时1亿有多大?.1课时六学习策略:1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学习,但在学习时要为学生留有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对于数位、数级、十进关系等,要让学生牢固掌握,但不要像以前一样把现成的结论、法则教给学生,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2要培养学生收集生活中大数的习惯和能力。教材上有一些小的实践活动:P4: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万以上的数。P12:在家长帮助下收集有关大数的信息,在全班

    14、交流。P17:你还想了解其他地区的人口数?如果可能,到互联网上查一查。P23:关于算盘,你还知道什么?七知识体系结构图课题内容亿以内数的认识主题图出现5各省(市)、自治区的总人口数,让学生初步感知大数,了解中国的人口状况,渗透国情教育。亿以内数的读法例1北京天坛图,呈现首都北京市人口数,让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例2读含两级的数亿以内数的写法例3写含两级的数。通过电视新闻呈现亿以内的数,让学生对照数位表学出相应的数,渗透环保教育。例4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例5将整万的数改写以“万”做单位的数。例6将非整万的数用用“四舍五入”法改写以“万”做单

    15、位的近似数。数的产生介绍古时人们的计数法、计数符号(数字),介绍阿拉伯数字,自然数。十进制计数法介绍数位顺序表,由万级数位扩展到亿级数位;介绍十进制计数法。亿以上数的认识例1读含三级的数。例2写含三级的数。例3将整亿的数改写以“亿”做单位的数。将非整亿的数用用“四舍五入”法改写以“亿”做单位的近似数。计算工具的认识介绍算盘、电子计算器。用计算器计算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探索计数的规律。第一课时 大数的认识学习内容:教材第25页例1、例2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知道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以及个级、万级的数位,会读亿以内的数。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3、思想目标

    16、: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重点、难点:知道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以及个级、万级的数位、读法难点:0的读法。学习准备:计数器、课件学习过程: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认识计数单位、数位、数级1交流生活中的大数利用6个省市的人口普查的数据说明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2回顾导入3认识计数单位利用动态拨珠的过程,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十万”及“万”和“十万”之间的关系。4、认识数位二、读数三巩固练习感受个级和万级读法的不同。巩固读法,尤其0的读法的不同。四、全课总结:同学们,在数学课上我们几乎每天都和数打交道,这几个数你会读吗?(出示下列数据:1825、3000、957、10000。)生活中一定遇

    17、到了很多比万大的数,下面大家交流一下主题图:出示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部分数据:北京:人西藏:人四川:人我国总人口数:人我们以前学过万以内的数,你还记得哪些知识?谁能1万1万地数数?教师边拨计数器上的珠子。当数到9万时,教师有意停一下。通过拨珠 你知道了什么?继续拨珠师:我们所说的一(个)、十、百、千、万都是计数单位。到今天为止我们认识了哪些计数单位?你还发现了什么?举个例子说明一下。我们把这些计数单位从右向左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每一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就是数位。观察这些数位,你发现什么?根据数位进行分级,每4个数位一级。个位,千位,这4个数位分为一级,叫个级。这4个数位都有一

    18、个“万”字,分为一级,就叫万级。那么,猜猜再向左,哪4个数位一级呢?叫什么级?再向左还有,用表示。画上表格形成数位顺序表。从右向左个位是第几位?百位,万位,千万位,亿位?第六位是什么位?第三位,第七位,第八位?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2496读法有什么异同?跟刚才的读法比有什么不同?0的读法有些犹豫,讨论一下0怎么读?有什么规律?刚才读的数都已经分级了,如果给你一个不分级的数,怎么办?如:重点请学困生读前面我们见到的各个地区的人口数大家会读吗?谁愿意说一说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板书设计:亿 千万 百万 十万 万 千 百 十 个(一) 亿级 万级 个级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万 万 万 位

    19、 位 位 位 位位 位 位 位教学反思:随堂检测及分析:第二课时 亿以内数的写法学习内容:教材第6页例3及练习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了解写数的方法。2、能力目标:培养探索知识的精神,更好的认识数位、读数。3、思想目标:了解有关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增长数学常识。学习重点、难点: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个级中中间带零的数字)教具准备:展台学习过程: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学习写数二、综合练习教师读一些统计数据:(教材例3的内容先根据统计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师:刚才所提到的这些数据,你们能写出来吗?(提醒学生:我们是怎样读数的?使学生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进行讨论。)

    20、随堂检测及分析:第三课时 综合练习学习内容:教材11页1012页16题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巩固读数写数的方法,进一步熟悉数位表。2、能力目标:增强学生估数的能力。3、思想目标:结合内容进行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学习重点、难点:强化练习读数的方法、写数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具准备:展台学习过程: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复习二、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1、说说数位表2、读数的方法、写数的方法。教师读数每个数教师读两遍,一人写到黑板,订正。第四课时 比较大小学习内容:课本第13页例4、14页例5及练习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21、。2、能力目标: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学生数感。3、思想目标:结合数据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学习重点:会比较大数的大小学习难点:会将整万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作单位的数。教具准备:课件、图片学习过程: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比较大小二、改写三、课堂练习1、师:前面我们知道了许多省、市、地区的人口数,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各地的面积。 “有谁知道,我国面积最大的省份是哪里?” 出示13页例4的图。2、这是我国面积最大的6个省份。你能够按照大小将这6个省份排一排吗?4、你是怎样比较大小的?“万位上都是0的数就叫做整万的数。” “有时为了读写方便,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

    22、。”教师示范: =500万要想准确的改写,首先要做什么?分级找学生说一说怎样比的。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让学生说一说比较的策略。进行思想教育。随堂检测及分析:第五课时 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学习内容:课本15页例6及练习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大数的近似数。2、能力目标: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学生数感。3、思想目标:让学生简单了解一些其他学科的知识。学习重点: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大数的近似数。学习过程: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新授二、练习1、师:我们居住地球是一个球体,它的直径大约是多少你们知道吗? 出示例6的图: 地球 12756 太阳 2、地球的

    23、直径大约是多少万千米呢?那太阳呢?3、教师演示,将12756改写成10000 千位上是2,小于5,把它和右面的数舍去,改写成0。4、师: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题目比较难,教师要加以指导。随堂检测及分析:第六课时 比大小 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改写复习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718页的练习二第4、5、7、8。教学目的:1使学生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2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类推的能力。3会将整万的数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4会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以内数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5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

    24、神和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1重点: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能把整万的数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2难点:学会比较位数相同亿以内数的大小。能正确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3关键:以比较万以内数为基础,把个级比较方法推广到万级,能正确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一、复习1复习比较两个数的大小。2复习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二、复习求近似数的方法三、巩固练习四、课堂小结师:我们已经学了怎样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谁来说一说比较大小的方法。(指名1、2个学生回答)师让学生自己完整的总结:首先要看数位是否相同,相同的数位就要从最高位比起,如果不

    25、能比较出来,就一位一位往下比,直到比出大小为止。如果数位不相同,就看哪一个数的数位多那个数就大。110万121万 72000072万师:要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就要把万后面的零去掉,要加上一个“万”字。3做一做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核对。1让学生表演地球与太阳(课本例6)。2师:“大约130万个”是一个什么数?生:是一个大概数,近似数。师:求一个近似数要用什么方法?生:四舍五入。312756100001万 139万1300013千1389千 师:我们要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应该怎么做?生:首先找出万位,再看千位上的数是否满5,不满5就四舍,满5就五入,然后在把万后面的数改写成零或加一个万字。 请同

    26、学思考:如果是省略千、百后面的尾数又该怎么办呢?做练习15页的“做一做”,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请小组派代表来汇报。生总结:省略哪一个数位上的数要先找出那个数位,然后看到右边下一位是否满5决定四舍五入,但必须在后面加上省略那一数位上的计数单位。1第4题由师生对答哪些是近似数,哪些是准确数。2第5题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3第7题由老师提示,讲解题意,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对。4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拿学生的课本投影校对,并请学生说明理由。 第七课时 数的产生 十进制计数法学习内容:教科书第19、20页的数的产生、十进制数法。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使学生知道数的产生,认识自然数和整数。(2

    27、)、使学生认识亿以内的数和计数单位。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3、思想目标:了解数的产生、发展的历程,增进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学习重点、难点:使学生认识亿以内的数和计数单位。 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教具准备:课件 展台学习过程: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数的产生二、学习十进制计数法1复习。2学习十进制计数法教师:我已经学习了三年数学,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这些数究竟是怎样产呢?教师说明: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计数的需要,例如,人们出去打猎的时候,要数一数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的时候,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

    28、兽等等,这样就产生了数。进一步说明:在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是开始还不会用一、二、三这些数词来数物体的个数。只知道“同样多”、“多”、“少”。那时人们只能借助一些其他物品,如在地上摆小石子在木条上刻道、在绳上打结等方法来计数。比如,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一一拿出一个石子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只数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再如,出去打猎时,每拿一件武器,就在木棒上刻一道,一共拿了多少件就在木棒上刻多少道;打猎回来时,再把拿回来的武器和木棒上刻的道对应起来,看武器和刻道是不是同样多,如果是,就说明武器没有丢失。结绳计数的道理也是这样。这些计数的基本思想就是把要数的实物和用来计数的实物一个对一个地对应起来,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对应。以后,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数词,随着文字的发展又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记数符号是不同的。例如,巴比伦数字就是用一个类似三角形的符号来表示1,三个这样的符号并排表示3九个这样的符号表示9,(板书出巴比伦数字)。中国数字用;一竖表示1,两竖表示2五竖表示5,6就用一横加一竖来表示,依此类推7就用一横加两竖来表示就用一横加四竖来表示(在巴比伦数字下面对应地板书出中国数字)。除此之外,还有罗马数字、印度数字和阿拉伯数字(在中国数字下面对应地板书出这些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2.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