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练习.docx

    • 资源ID:27333155       资源大小:39.99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练习.docx

    1、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练习2019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练习1、下列各项中对词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末如之何:无如之何B. 小人之过也必文。 文:掩饰C. 必不得已而去 必:必须,一定D. 不舍昼夜! 舍:放弃,舍弃2、从句式的角度,下列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若属皆且为所虏B. 不吾知其亦已兮 太子宾客知其事者C.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为击破沛公军D.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汝是大家子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足食,足兵,民信之矣A.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B. 非道弘人C. 更也,人皆仰之。 D.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4、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A. 贤哉,回也 B. 仲尼岂贤于子乎C. 不吾知也 D.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5、下列选项中全部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夫子矢之曰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子路不说道之斯行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君子一言以为知A. B. C. D. 6、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叔孙武叔毁仲尼:诽谤博我以文:使动,使广博B. 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名词活用作动词,顺着台阶上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或者C. 割鸡焉用牛刀:怎么因之以饥馑:蔬菜不熟D. 其生也荣,其死也哀:使动,使悲哀子之武城:动词,到、去7、下列

    3、各项中,对句式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而谁以易之? 宾语前置句B.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宾语前置句C. 子路宿于石门。 判断句D. 子曰:“隐者也。” 判断句8、下列句子中,对“而”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子路拱而立 而:连词,表修饰。B. 而谁以易之 而:通假字,通“尔”,你。C. 歌而过孔子 而:连词,表顺承。D.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而:连词,表转折。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

    4、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

    5、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河内凶(有战乱) B. 邻国之民不加(增加)少C. 填然鼓之(代词,代“鼓”) D. 弃甲曳(拖着)兵而走(2)下面加点字的意义不同的一组是( )A.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春心莫共花争发B. 弃甲曳兵而走 斩木为兵C. 或五十步而后止人 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D. 是亦走也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3)下列句中“于”作“比”讲的一项是( )A. 寡人之于国也B. 移其粟于河内C.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D.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4)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6、)A.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B.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C. 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D. 谨庠序之教(5)下列句子的句式与“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相同的一项是( )A.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B. 夫晋,何厌之有C.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D.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指南录后序宋文天祥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

    7、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中兴机会,庶几在此。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8、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抄录。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是年夏五,改元景炎,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B. 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9、C. 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D. 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除,一般指免去原来的官职任命新的官职,也泛指授予官职。与陈情表(李密)“寻蒙国恩,除臣洗马”中“除”意义相同。B. 路,行政区域名称,宋代的“路”约相当于后世的“省”。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烽火扬州路”中的“路”意义相同。C. 缙绅,指高官显爵,缙,同“搢”,插。绅,古代官员束在腰间的大带子。官员上朝经常把记事用的笏板插在腰

    10、带里,所以称高官为“缙绅”。D. 改元,改换年号,指新的皇帝即位。古代新的皇帝即位后都要改变原来用以纪年的年号,所改换的年号开始的第一年称元年。(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开篇点明时间后交代作者自己的官职、地位,意在说明在宋朝的高官身份,于是被推举作为“当国者”出使元营。B. 本文交代自己在国难当头之时辞去高官显位,挺身赴险,出使元营,记叙在元军营中据理抗争,不辱使命,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C. 本文记叙自己被元军扣留后隐忍行事而后又被驱逐回来,回来后向宋军统帅献计献策希望复兴国家,表现出坚定的报国志向。D. 这篇为诗集指南录所写的序言,记叙自己历尽艰险

    11、、九死一生的遭遇,句式长短相间,内容丰富,记叙描写,感人肺腑。(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1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阿房宫賦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

    12、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

    13、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而气候不齐 B齐、楚之精英C一旦不能有 D楚人一炬,可怜焦土(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王毕,四海一(一:统一) B矗不知乎几千万落(落:所,座)C杳不知其所之也(之:到,往) D戍卒叫,函谷举(举:发动)(

    14、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海,古时认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文中泛指海内之地,即中原地区。B幸,古代称天子所到之处为临幸,所爱为宠幸。C锱铢,指极为细小,锱、铢都是古代的计量单位。D族,这里指“灭族”,是古代一种酷刑。一人有罪而把(罪犯的)家族成员全部处死。(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房富赋的作者是晚唐杰出的诗人社牧,号樊川居士,他与著名诗人李商隐并称“小李杜”。B第段对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寄予了深深的同情。C第凌作者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刻。D阿房宮赋借写阿房宫的

    15、兴亡,揭露了秦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并借古讽今,阐述了天下兴亡的道理,以此讽谏当时统治者戒奢侈行仁政。(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1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陈思王植,字子建。年十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时邺铜雀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性简易,不治威仪,舆马服饰,不尚华丽。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特见宠爱。太祖征孙权,使植留守邺,戒之曰:“吾昔为顿邱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

    16、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与!”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廙、杨修等为之羽翼。太祖狐疑,几为太子者数矣。而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植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太祖大怒,公车令坐死。由是重诸侯科禁,而植宠日衰。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植益内不自安。二十四年,曹仁为关羽所围。太祖以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欲遣救仁,呼有所敕戒。植醉不能受命,于是悔而罢之。文帝即王位,诛丁仪、丁廙并其男口。植与诸侯并就国。黄初二年,监国谒者灌均希指,奏植“醉酒悖慢,劫胁使者”。有司请治罪,帝以太后故,贬爵安乡侯,其年

    17、改封鄄城侯。三年,立为鄄城王,邑二千五百户。植常自愤怨,抱利器而无所施。以陈四县封植为陈王,邑三千五百户。植每欲求别见独谈,论及时政,幸冀试用,终不能得。时法制,待藩国既自峻迫,寮属皆贾竖下才,兵人给其残老,大数不过二百人。又植以前过,事事复减半,十一年中而三徙都,常汲汲无欢,遂发疾薨,时年四十一。选自三国志魏书十九)(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善属文 属:撰写,写作B. 汝倩人邪 倩:含笑的样子,引申为“有才”C. 植既以才见异 见:表示被动,相当于“被”D. 幸冀试用 幸:希望(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说明曹植“才华出众”和“任性而为”的一组是( )A. 植

    18、援笔立成,可观/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B. 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植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C. 常自愤怨,抱利器而无所施/植醉不能受命D. 每欲求别见独谈,论及时政,幸冀试用/醉酒悖慢,劫胁使者(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曹植在十几岁的时候就显现才华,而且性情随和,所驾的车马和自己平日的着装也不刻意追求华丽,受到父亲的宠爱。B. 曹植曾受到曹操的勉励,一方面因为有出众的才华,另一方面又得到丁仪、丁廙、杨修等人辅佐,好几次差一点被立为嗣。C. 曹植率性而为,举止旷达,不知道砥砺言行,他曾因醉酒而没有能接受曹操让他救曹仁的命令,曹植虽然后来

    19、后悔了但是还是没有能够出征。D. 曹植受到冷落和排挤后,常常自怨怀瑾握瑜,空有才华却无处施展,几经努力,终无所用,后来在郁郁寡欢中抱病而死,终年四十一岁。(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太祖征孙权,使植留守邺,戒之曰:“吾昔为顿邱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与!”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13、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朱然,字义封。尝与权同学书,结恩爱。至权统事,以然为余姚长。后擢山阴令,董五县。权奇其能,分丹杨为临川郡,然为太守。会山贼盛起,然平讨,旬月而定。建

    20、安二十四年,从讨关羽,别与潘璋到临沮禽羽,迁昭武将军。虎威将军吕蒙病笃。权问曰:“卿如不起,谁可代者?”蒙对曰:“朱然胆守有余,愚以为可任。”蒙卒,权假然节,镇江陵。魏遣张郃等攻江陵,郃围江陵,然中外断绝。时然城中兵多肿病,堪战者裁五千人。郃等起土山,立楼橹临城,弓矢雨注,将士皆失色。然晏如而无恐意,方厉吏士,伺间攻破两屯。江陵令姚泰领兵备城北门,见外兵盛,城中人少,谷食欲尽,因与敌交通,谋为内应。垂发,事觉,然治戮泰。郃等不能克,乃彻攻退还。由是然名震于敌国,改封当阳侯。赤乌五年,征柤中。魏将蒲忠、胡质各将数千人,忠要遮险隘,图断然后,质为忠继援。时然所督兵将先四出,不暇收合,乃将帐下见兵八

    21、百人逆掩。忠战不利,质等皆退。九年,复征柤中。魏将李兴等闻然深入率步骑六千断然后道然夜出逆之军以胜反先是归义马茂怀奸觉诛权深忿之然临行上疏曰:“马茂小子,敢负恩养。臣今奉天威,事蒙克捷,欲令所获,震耀远近,方舟塞江,使足可观,以解上下之忿。惟陛下识臣先言,责臣后效。”权时抑表不出,然既献捷,群臣上贺。权乃举酒作乐,而出然表曰:“此家前初有表,孤以为难必,今果如其言,可谓明于见事也。”遣使拜然为左大司马。然长不盈七尺,气候分明,内行修洁。常在战场,临急胆定,尤过绝人。权特使然总为大督,功臣名将存者惟然,莫与比隆。寝疾二年,后渐增笃。权昼为减膳,夜为不寐。自创业功臣疾病,权意之所钟,吕蒙最重,然其

    22、次矣。年六十八,赤乌十二年卒。权素服举哀,为之感恸。(选自三国志吴书,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魏将李兴等闻然深入/率步骑六千断然后道/然夜出/逆之军以胜反/先是归义马茂怀奸/觉诛权深忿之B. 魏将李兴等闻然深入/率步骑六千断然后道/然夜出/逆之军以胜反/先是归义马茂怀奸觉诛/权深忿之C. 魏将李兴等闻然深入/率步骑六千断然后道/然夜出逆之/军以胜反/先是/归义马茂怀奸/觉诛/权深忿之D. 魏将李兴等闻/然深入率步骑六千断然后道/然夜出逆之/军以胜反/先是/归义马茂怀奸觉诛/权深忿之(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擢”指提拔、升

    23、进官职。古时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有“拜”“除”“迁”“谪”“转”“徙”等,“迁”“谪”都指贬官。B. “旬月”是十天至一个月之间,指较短的时日。古代一月为三旬,一旬为十天。朱然平讨山贼旬月而定,足见行动迅速。C. “节”指符节,是古代朝廷传达命令征调兵将以及用于各项事务的一种凭证。孙权授予朱然兵符,说明对其非常信任。D. 古人的字依据不同的身份地位有别,“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死曰死”。朱然地位较高,故死为“卒”。(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朱然有勇有谋,指挥作战,常有奇策。第一次征讨粗中面对不利局势时,率领八百人突然袭击,第二次征讨相中时,率

    24、领军队夜间突击。B. 朱然与孙权是旧相识,情谊深厚,孙权很赏识他并委以重任,他曾擒获关羽,两次征讨祖中屡立战功,镇守江陵时,以少敌多,声名远播。C. 朱然胆识不凡,对事物的发展有预见。事先发觉马茂有负国恩、怀奸诈之心,并上表孙权对取得胜利稳操胜券,后来果传捷报。D. 朱然深受赏识,无人能比。他先后担任山阴令、昭武将军、左大司马等官职,孙权对他恩遇有加,他去世时,孙权素服举哀。(4)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弓矢雨注,将士皆失色。然晏如而无恐意,方厉吏士,伺间攻破两屯。然长不盈七尺,气候分明,内行修洁。常在战场,临急胆定,尤过绝人。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苏子曰:“客亦知夫

    25、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节选自苏轼赤壁赋)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

    26、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乎!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节选自苏轼后赤壁赋)(1)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享有 B苟非吾之所有 如果C履巉岩,披蒙茸 拨开 D掠予舟而西也 向西(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7、( )A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B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C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D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赤壁赋中“客亦知夫水与月乎”在结构上承上启下,紧扣上文的“水”与“月”,以答客的方式,展开了富有哲理的议论。B赤壁赋中苏轼认为,无论宇宙还是人生,变与不变都是相对的,皆有短暂与永恒的两面,人对天地万物不必“羡其无

    28、穷”。C后赤壁赋中“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动态美,与赤壁赋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静态美,展现了赤壁景物的多姿多态。D后赤壁赋中道士化鹤的故事与“羽化而登仙”的道教思想有关,作者借此寄寓对超凡脱俗、自由自在境界的向往。(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15、阅读烛之武退秦师节选,完成下面小题。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29、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之、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1)下列句子中“其”字用法不同其他三项的是( )A以其无利于晋 B吾其还也C君知其难也 D又欲肆其西封(2)下面“之”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是寡人之过也 邻之厚,君之薄也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A/ B/C/ D/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

    30、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题中C项,必:如果,假如。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从句式的角度,下列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句式的辨析。B项,第一句是宾语前置句;第二句是定语后置句。A项,都是被动句。分别有“见”和“为所”形成被动句。C项,都是省略句。前一句省略“之”,应为“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后一句省略“之”,应为“为(之)击破沛公军”。D项,都是判断句。前一句靠“为”,后一句靠“是”形成判断句。3、【答案】B【解析】试

    31、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主要考核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有名词动用,名词做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动词的意动用法和数词的活用等,根据具体的句子具体的分析。题中例句,使动用法,使充足,A项,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远离:B项,使动用法,使显扬;C项,改变,改正;D项,犯错。4、【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主要考核文言句式,古汉语文言句式有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和倒装句,倒装句又有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和主谓倒装句。注意结合句子特征分析。其中宾语前置句一般为疑问代词作宾语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还有固定结构“唯*是*”结构,判断句注意“者”“也”,被动句注意“为*所*”结构和“见”“于”,定语后置句注意“之”“者”,介宾短语后置句经常用“于”“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练习.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