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精品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版新人教 版.docx

    • 资源ID:27398205       资源大小:91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精品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版新人教 版.docx

    1、精品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版新人教 版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月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审美活动的动力机制有情感、想象、超越三种。与之相应,审美活动所产生的美有三种存在的形态:情象、意象、境界。 审美活动最基本的动力是情

    2、感。从本质上来说,美是情感的对象化这里说的情感是审美主体的情感,而不是审美对象的情感。这里说的对象,有两种形态:一是原生形态。即原本有一个对象,但不是审美对象,是审美主体将其情感赋予给它,使对象成为主体情感的载体,从而成为审美对象。二是自创形态。即原本无对象,因为有情,需要外化,于是就创造一个形象,让其成为情感的载体。这种情况在艺术创作中居多。以上两种情况都可以说是情感造形。情感造形的产物就是情象。情象是美的基础形态。 凡审美都有情感造形存在,只是审美中的情感造形,除艺术创作外,都是不自觉的,而是直觉的。刘勰说诗人创作时“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种情况不只是艺术创作时有,只要是进入

    3、审荚形态的人都有。 情象是审美主体的创造,只是这创造主要表现在情感的赋予上,而当想象参与后,则就有很大的不同。想象的最重要的功能是创造新事物,这新事物是现实中不存在的。想象的创造,不只有情感在起作用,还有人的意识、文化修养在起作用。于是,这新创造的形象就具有丰富的意蕴,这具有丰富意蕴的形象我们叫它“意象”。 意象虽然通常用在艺术创作中,其实,在现实的审美活动中也有,而且只有首先在现实的审美活动中产生了意象才有可能将其表现为作品中的意象。陆游咏梅云:“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这梅就不是自然物象,也不只是情象,而是意象了,因为这中间寄寓着陆游对自身经历的独特思考。 美

    4、的最高存在形态是境界。境界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它较多地出现在佛教典籍中,成为佛教的最高层次。宋明理学家将境界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清代王国维将其作为古典词美的最高层次,将其转化为美学范畴。王国维同时还使用意境这个概念。境界比之意境更适合作为美的最高形态。首先,意境只用在艺术创作中,而境界不只用在艺术创作中,还能用在人生修养中。因为审美不只体现在艺术活动中,它渗透在人的全部生活中。其次,意境,从字面上看,见出意与境的两分,而境界,以其浑然整合无垠而更能见出审美的本质天人合一,物我两忘。 当我们进入境界时,我们从情象中超越出来,从意象中超越出来,进入只可体会难以言传的极其美妙的境地。 (摘编自陈望

    5、衡谈审美)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一种原生形态的对象要成为审美对象,它本身必须具有某种情感,才能成为审美主体情感的载体。B. 意象与情象都源于审美主体的创造,情象的创造主要是情感起作用,而意象的创造则需要想象参与。C. 艺术创作与现实审美活动中都有意象的存在,现实审美活动中产生的意象,都会成为作品中的意象。D. 与意境相比,境界以其浑然整合无垠的特点而更能彰显审美的本质,因而更适合作为美的最高形态。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文章引用陆游的诗句是为了论述陆游的人生,以及解说意象与自然物象、情象的区别。 B. 文章论述

    6、审美活动最基本的动力是情感这一观点时,将审美对象的不同形态作了区分。C. 文章从审美活动的动力机制角度分别阐述了审美活动所产生的美的三种不同形态。D. 文章着重阐述了情感和情象,想象和意象,意境和境界的关系,条分缕析,层次分明。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艺术创作中的审美对象大多数的情况是,创作者的情感需要外化,于是虚拟一个形象,使这个形象成为情感的载体。B. 境界原本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佛教、宋明理学家都使用这个概念,而境界成为美的最高存在形态,与王国维的重视有关。 C. 想象的最重要的功能是创造新事物,只有人的情感、意识和文化修养共同作用,想象才能创造出具

    7、有丰富意蕴的意象。D. 如果我们出现了“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种情况,那说明我们已经自觉地进入了艺术创作的状态。(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狼 叫甘应鑫三只羊乡的光棍表叔秃顶那年,刚过56岁,随村里人去市火车站当临时搬运工。有一天,路过站外一处垃圾堆,忽然听见婴儿啼哭,觉得蹊跷,揭开脏包一看,是女婴,已经生命垂危。他心软了,说:“天送的,我收养了。”最后牢牢地抱了回去。转眼十年过去。养女吃着百家饭,纳着百家福长大了,而表叔已不经熬,刀耕火种,骨瘦如柴,又害眼疾,为了养女上学,多攒点钱,上山采药又摔伤腰椎,差点见阎王。当年表叔家日子过得实在

    8、太苦,餐餐清汤寡水,顿顿眼泪水泡饭。父女俩去赶集,村民指指点点,句句戳心。有夸他行善添寿,有骂他窝囊造孽,自己吃不饱肚,还捡个小孩养表叔听过苦笑一声,便默不吭声,照旧当成亲生的养。最近几年,乡政府抓精准扶贫,划拨出专款补贴,鼓励村民自筹资金挪窝,到乡里建洋房,表叔拿不出足够自筹款建房,一直与山相依、以水为伴。以往,村里人能关照则关照他,如今人畜搬走,他就成了单身独户,住在村东山脚下一栋毛南族木楼,上面住人、下面养牛。逢上刮风下雨,烧瓦裂缝漏雨,房梁摇摇欲坠,有时还掉落下蛇鼠,住得心惊肉跳。好在,乡干部经常来慰问,又帮他落实贫困户补助金、五保供养金、农村低保金,生活改善了,心坎压的石头也落地了。

    9、村上生源少,小学教学点早就撤销,邻近村小学和初中,合并为乡九年一贯制学校。方圆二十多公里内的小孩,得走路去乡里读书。表叔家去乡小学,步行至少一个小时方穿过雾气笼罩的莽莽森林,途中一段险滩要趟过小溪,一段险路要从悬崖巨石间挤过去。这里山高水深,荒无人烟,却一点也不寂静,鸟鸣兽啸,奇香弥漫,连大人都惧怕,嫌远,更何况小孩;所以家境好的小孩转学,家没钱的小孩,有的就辍了学。养女想退学,表叔对养女说:“凭一口气,点一盏灯,有我吃就有你吃,你要念好书,争口气!”然后卖掉了家畜。从此,天麻麻亮养女又出门上学,放学又随着星辰到家。有一天傍晚,养女放学路过老坟山,乌鸦乱叫,她见一堆新坟招魂幡下,猛蹿出一只白兔

    10、,吓得她背脊发冷,中邪似的絮絮叨叨一晚胡话。另一夜,一群野猪又把表叔家稻田拱得颗粒无收。打那以后,表叔为给养女壮胆,想出一个护身秘法,并教会她:学狼叫。过了这么多年,又听见狼叫了,消息传开去,人们觉得怪。记者们驱车到了乡里探秘,不少人说亲眼见过狼。看见她牵牛出门,记者好奇地问:“山里有狼,你不怕吗?”她苦笑答:“不怕,我有办法对付狼。”记者一愣,是小瞧了女孩,瞪大眼一瞄,女孩天生一双鸳鸯眼,眼珠子左边幽蓝色、右边褐橘色,一眨一眨,璀璨,勾魂。记者问:“你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她鼻子有些酸,说:“去打工赚钱,照顾爸爸。”在一旁的表叔听了搂住养女无声地抹泪。表叔边招呼记者坐下吃五彩糯米饭,边烧水泡茶

    11、,说:“小女从上小学起,成绩在年级里数一数二,非常懂事乖巧,平时放学回家,就主动做家务”记者们蔫头耷脑钻进密林,喘气爬上磐石,忽听见山崖背后 “嗷呜嗷呜”的哀声与风声从极远之地呼啸而来,在人迹罕至的山谷间激荡,那声浪足以将人掀下山崖。记者们疑心是风声作怪?是狼嗥?是人喊?记者们走后,清明阴雨就来了,断断续续,没有放晴过,偶尔还打几个炸雷,屋顶上的瓦被震落下来,门前一株古树被劈开了花。万幸的是,石楼没塌,父女俩躲过了一难。表叔没想到,过完分龙节不久,乡政府忽然安置他去了一家养殖场帮忙;还为他养女找到寄养家庭,是一对没有孩子且富裕的中年夫妇。终于,三只羊乡里没了狼叫。 (2017年9月28日河池日

    12、报)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作者描写光棍表叔家餐餐清汤寡水、房梁摇摇欲坠、门前古树被劈等细节、有利于突出对贫困人口实施精准扶贫的必要性。B. 养女是一个懂事的乡村少女形象,她在学习上十分努力,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她主动做家务,她希望将来能挣钱孝顺养父。C. 记者在乡里和女孩分别不久就听到了“狼叫”,因此发现了真相。在他们努力下,乡政府终于对父女二人做出了适当的安置。D. 开头交代地名“三只羊乡”,暗示了地瘠民贫;交代表叔的光棍身份,以及他当搬运工的事,为下文写他收养孩子作了铺垫。5. 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展开的?请结合内

    13、容简要概括。(5分)答: 6. 小说以“狼叫”为题,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答: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共享单车企业超过30家。不过,吸引用户和业界大部分注意力的始终是ofo和摩拜两家,以至于部分第三方数据报告中难觅其他共享单车企业的身影。 根据易观数据报告,今年6月ofo、摩拜和酷骑分别以51.9%、45.2%和4.6%的份额占据中国共享单车App活跃用户覆盖率的前三名,在当月的App活跃用户次月留存率数据上,ofo、摩拜和永安行排名行业前三,分别为57.2%、46.1%和36.4%。 从猎豹全球智库的共

    14、享单车榜单来看,ofo和摩拜已经稳稳锁定了市场头羊的位置,周活跃渗透率超过了其他入局者的总和,市场集中化程度可见一斑,共享单车的未来将由ofo和摩拜的决战之局决定。 自今年6月起至今,目前已有悟空单车、3Vbike和町町单车3家共享单车企业被曝倒闭。融资不畅、耗损率太高、无力运营等成为玩家出局的主要原因,甚至有不少用户质疑某些共享单车企业其实就是在变相敛财。的确某些共享单车企业入局的目的并不单纯。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包括町町单车在内的多家共享单车企业的背景复杂,经营范围涉及批发、零售、租赁、金融等。如每一个风口行业一样,在后半场竞争中,退出、收购、合并会成为共享单车市场的几个关键词。 (摘编自北

    15、京商报共享单车下半场另类比拼材料二: 目前,共享单车成为共享经济中一种最常见的业态形式,因其符合低碳出行理念而逐渐流行起来,同时也给人民提供了方便,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然而,这种火热背后出现了一系列无法忽视的问题。 河南网友:3月左右开始使用酷骑单车,并在App上缴纳押金298元,我个人还额外充值100。但自今年8月后押金无法退回,现在连App都无法打开,显示络连接失败,退款迟迟未到。光我个人家庭共损失近1000元,身边同事朋友也有这样的遭遇。 四川网友:数以万计的单车占领了成都大街小巷,地铁口、十字路口,但是单车服务商只投放,却疏于管理,现在许多道路、地铁口、重要交通路口全部被单车“攻陷”,

    16、横七竖八摆满了五颜六色的单车,而且随处可见一些损坏、有故障的自行车尸体无人回收和修理,已经严重影响到市容,影响到市民出行安全。 福建网友:共享单车为广大市民出行提供了新的选择,但是发生了一些丑陋现象,使人感觉到不吐不快,这就是共享单车的损坏率。散步沿马路不到一公里,就有四辆共享单车损坏,短短300米,7辆损坏的共享单车,如果是质量不过关也就算了,可是看到车子有的车篮子被卸下,有的车链子被卸,有的脚蹬被卸,有的链子盖被卸,明显是有意为之。 (摘编自人民网共享单车乱象丛生押金难退打水漂你遇到过么?材料三: 美国是共享经济的发源地,无论是提供共享汽车服务的优步,还是提供共享住房服务的爱彼迎,均已从美

    17、国走向世界。但是,技术门槛最低的共享单车在美国却没有铺开。 对比共享单车在中美两国发展的不同,可以发现决定共享单车发展命运的,并非仅有科技因素,还有公共管理因素。美国并非不具备发展共享单车的技术条件,其主要障碍来自公共管理压力。对中国来说,美国共享单车发展过程中的阻力和障碍,正是中国“爆炸式”发展中应进一步重视的问题。 共享经济具有商业和公共利益双重属性,还涉及既有经济利益的再分配,并非是一个不需要外力干预便能实现平稳运行的自发经济秩序。科技和商业创新固然值得支持,但防止共享经济放任发展走向异化,提防创新异化带来的巨大外部效应也应成为政策制定的重要考量。 城市公共交通改善关乎重大公共利益,理应

    18、由政府主导。共享单车涉及占用城市公共空间、关乎城市公共出行效率。因此,其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均应服从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的全局。 此外,即便关乎公共利益,倘若无监管力量约束,企业具有向社会转嫁成本的天然冲动。共享经济不是万灵药,奢望在不动用公共资源的情况下,单凭商业力量就能缓解城市公共出行压力,是不切实际的。 在美国,共享单车的发展执行严格的事前审批和数量管控。例如,在旧金山,单车企业必须先向政府提交安全性保障和投放计划细节,获得许可之后才能按计划投放。在西雅图,获准进入的共享单车企业也必须按照政府许可的额度分阶段投放单车。 (摘编自新华每日电讯共享单车为何没在美国铺开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

    19、的一项是( )(3分) A共享单车给人民提供了方便,因其符合低碳出行理念而逐渐流行起来,但出现了押金难要回乱停乱放、疏于管理、暴力用车等问题。 B共享单车行业竞争如火如荼,ofo、摩拜势头迅猛,共享单车已经进入了“寡头决战”和“尾部退出、收购、合并”的格局。 C共享单车企业失败的原因有融资不畅、耗损率太高、无力运营等,当然也有不少用户质疑某些共享单车企业其实就是变相敛财。 D美国是共享经济的发源地,但是,技术门槛最低的共享单车在美国却没有开展,美国并非不具备发展共享单车的技术条件,其主要障碍来自公共管理压力。 8下列对材料和相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整治共享单车,需要

    20、政府多部门协作,也需要供应商、使用者,甚至全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和努力,才能够让共享单车真正惠民、利民。 B共享经济具有商业和公共利益双重属性,还涉及既有经济利益的再分配,故而共享单车企业必需考虑这些问题,从科技和商业两个方面入手对解决这个问题有一定的帮助。 C. 在美国,共享单车之所以没能得到发展,就是因为公共管理压力这一最主要的原因。只要这个问题得到解决,共享单车在美国就会成功铺开。 D如今在中国许多大城市,共享单车大规模进入城市公共空间已是事实。除了要求企业强化管理,增强社会责任外,政府如何改造公共基础设施、重新配置公共资源来确保单车安全有序使用,也成为共享单车存量管理的关键所在。 9根据上

    21、述材料,你认为我国共享单车要良性发展,该如何进行?(5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22、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选自左传)10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晋军函陵 军:驻军B. 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C. 夫晋,何厌之有 厌:讨厌D. 若不阙秦 阙:侵损、削减11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

    23、等爵位。文中晋侯、秦伯、郑伯皆是用爵称。B.文中“吾不能早用子”中的“子”,是对古代男子的尊称。如:孔子、老子等。C.“寡人”即“寡德之人”,是古代帝王的谦称。类似的谦称还有不谷、孤。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史著作。与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所以它们被称为“春秋三传”。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在这种情势下,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夜缒而出”,求见秦伯,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B.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论辩艺术,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抓住了秦伯的心理,层层深人,逐步渗透

    24、,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C.秦、晋曾是友好邻邦,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晋对秦却严加防范。烛之武对这种微妙的关系了如指掌,并巧妙地加以利用,这是他得以智退秦师的关键。D.烛之武的劝说,使秦伯撤走了用郑的军队,还派部队帮助郑国防守,泰晋联盟顷刻瓦解,晋国不得已而退兵。烛之武既退秦师,又退晋师,可谓一石二鸟。 12.翻译下列句子。(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5分)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词,完成14-15题。 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

    25、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注 这首词写于长征路上,作者指挥中央红军攻克娄山关之后。14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上阙前两句,词人通过感觉、听觉、视觉勾勒出清晨凄清的场景,其用词造境,呈现出一种暗淡冰冷的色调。B.“马蹄声碎,喇叭声咽”中“碎”的意思是“凌乱”,生动地表现了马蹄踏在结了霜冻的岩石上发出的细碎、杂乱的声音。C.“雄关漫道真如铁”中,“雄关”指雄伟险要的关口,即娄山关,“漫道”指道路漫长,“真如铁”指真像钢铁铸成的那样牢不可破。D.而今迈步从头越”中,“从头越”表面是说红军从山头上越过,深层含义是革命遭受挫折,要重

    26、新开始跨越艰险,夺取胜利。E.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两个景句收笔,极有情味。不仅展现了壮阔的山景,也让人联想到红军的鲜血,蕴含着无尽的伤感。15.上阙从哪些角度来写景?作者用哪些意象,为我们营造出一个怎样的意境?(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沁园春长沙写诗人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峥嵘岁月的回忆的诗句: , 。(2)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 。(3) 荆轲刺秦王 易水决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 , 。 第卷(表达题,共8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下列各项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

    27、正确的一项是( )(3分)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派一些前辈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经典剧目。会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抓一抓有好转,松一松就反弹,克服不良会风不可能倚马可待,整改会风没有休止符。 她不孚众望,拿出了叫好叫座的京剧霸王别姬沿着上海国际艺术节铺设的红毯,走到了肯尼迪艺术节等国际舞台。 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灵魂,矛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他以后的继承者没有能望其项背的。 我们如果只是欣赏雨巷的优美诗句,而不能深入理解本诗的象征意义,进而领略戴望舒心中的忧郁和痛苦,则恐有买椟还珠之憾。 从来没有看见人民群众像现在这样精神振奋,斗志昂扬,风华正茂

    28、。 A. B. C. D.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 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B. “关爱生命,杜绝校园欺凌”的主题班会,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自我保护。C. 教育是否兴盛强大,是一个国家兴盛强大的标志。D. 风靡一时的电影解忧杂货店改编自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同名小说。19. 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3分)A. 老一辈虽然离开了岗位,但“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他们依然关心着年轻一代,关注着自己奉献毕生的事业。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个人只有不断汲取新知识,才能心境澄澈,视野开阔,

    29、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C. 这部作品的可贵在于底蕴的深厚,在于思想的争鸣,在于审美的价值,“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读者不妨通过阅读来一起欣赏、探寻。 D.近年来,常有一些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采用断章取义的伎俩,写文章奚落、诋毁鲁迅先生,真是“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一个人总是上网,不读书,我认为他是没有文化的。 ?文化就是进入到人类精神生活的传统中去进行思考,而这个传统主要就存在于书籍之中。网络的长处是迅速传递当下的信息,它不让人思考。当然如果你素质好,你上网的时候也会思考

    30、。 ?我相信不是从网络上得来的,而是 ,有了这个底蕴。这样的人上网不怕,他不会被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所左右,所淹没,他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21. 下面是某老师给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路径架构图,请以“社会生活实践活动” 为陈述对象,介绍该图的基本内容。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简明, 语句连贯,不超过95 个字。(5分)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人的一生中,总有一些事会感动你,总有一些人给你留下温暖而美好的印象。这些人和事就像一股暖流,带着丝丝暖意,挟着几分感动,在心中荡漾开,编织成一幅和谐而美好的心灵画卷请以“暖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

    31、外,文体不限。不得抄袭、套作。驻马店开高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月考语文参考答案1B 【解析】A项“它本身必须具有某种情感”理解有误,原文说的是“这里说的情感是审美主题的情感,而不是审美对象的情感”。C项“都会成为作品中的意象”分析不准确,原文有“才有可能”的表述。D项原因分析不全面,根据原文第6段中的“首先其次”的论述,可见该项的分析是不完整的。2.A 【解析】A项的表述与原文的论证不符合。根据第5段的论证思路,引用陆游的诗句是为了论说“只有首先在现实的审美活动中产生了意象才有可能将其表现为作品中的意象”这一观点。3.D 【解析】D项“那说明我们已经自觉地进入了艺术创作的状态”错,原文说的是出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情况,只要是进入审美形态的人都有,不只是艺术创作时有。4. C C项“因此发现了真相。在他们努力下”分析错误,文章没有明确交代记者们发现真相,也没有写记者们的努力。故选C。5. 政府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如划拨出专款补贴,鼓励村民自筹资金挪窝。当前部分农村地区仍有贫


    注意事项

    本文(精品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版新人教 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