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师说韩愈习题含答案.docx

    • 资源ID:27410886       资源大小:24.53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师说韩愈习题含答案.docx

    1、师说韩愈习题含答案师说 韩愈 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所学文本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沁园春 长沙 中的人物形象主要是作者和他的战友们, 这是一群以天下为己任、 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B 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 对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 对人的自由心灵的探 求构成朦胧诗的思想核心。江河、北岛、顾城、舒婷等人是朦胧诗的代表人物。C “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 ”,相信未来里面充满了对现实的厌弃,诗歌的情感基 调哀伤凄婉,充满绝望,这是一首 “灰色 ”的诗。D 荀子认为学习的人要 “善假于物 ”,韩愈强调要 “从师而学 ”。从某种意义上说, “从 师而学 ”也是一种

    2、 “善假于物 ”。2下列各句,与“蚓无爪牙之利”文言句式相同 的一项是A句读之不知B不拘于时C居庙堂之高D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C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D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B锲而不舍,朽木不折C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D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 5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梦亦同趣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D余嘉其能行古道6下列句子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1

    3、)若属皆且为所虏( 2)不患人之不己知( 3)于予与何诛?(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6)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7)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8)不拘于时( 9)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10 )士卒死者万五千人A(1)(8)/(2)(3)/ (4)(10)/(5)(9)/ (6)(7)B(1)(8)/(4)(10)/(2)(3)(7)/ (9)(6)/(5)C(1)(6)/(2)(7)/ (4)(10)/(3)(5)/ (8)(9)D(1)(8)/(2)(3)(7)/(4)(6)/ (5)/(9)(10)不拘于时,学于余句读之不知则群聚而笑之 惑之不解,或师焉)7

    4、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 的一项是( )A而耻学于师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C人非生而知之者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8与“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孰”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B我孰与城北徐公美C孰能无惑D寒暑易节,而五谷以孰 9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活用方法与例句相同 的一项是 例句:而耻学于师 A而日参省乎己 B下饮黄泉 C余人甚异之 D小学而大遗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 师,为惑,终不解。生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 闻道也亦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 庸

    5、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道之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也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 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 择师而教之; 于其身也, 则耻师焉, 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 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 “彼与彼年相若也, 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

    6、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 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0给文中空缺的处选填恰当虚词。11下列两组加点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 矣3圣人之所以为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A与的“惑”相同,与的“所以”不同B与的“惑”相同,与的“所以”也相同C与的“惑”不相同,与的“所以”也不同D与的“惑”不相同,与的“所以”相同12下面对这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 有积极意义。B 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 C第二段作者接连

    7、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 不良风气。D作者对于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涉 务 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 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 吾见世中文学之士,品藻古今,若指诸掌,及有试用,多无所堪 。居承平之世,不知有丧乱之祸; 处庙堂之下, 不知有战阵之急; 保俸禄之资, 不知有耕稼之苦; 肆吏民之上, 不知有劳役之勤。故难可以应世经务也。晋朝南渡,优借士族,故江南冠带有才干者, 攫为令、仆以下,尚书郎、中书舍人以上,典掌机要。其余文义之士,多迂诞浮华,不 涉世务,纤微

    8、过失,又惜行捶楚,所以处于清名,盖护其短也。至于台阁令史、主书、 监帅。诸王签省, 并晓习吏用, 济办时须, 纵有小人之态, 皆可鞭杖肃督, 故多见委使, 盖用其长也。 人每不自量, 举世怨梁武帝父子爱小人而疏士大夫, 此亦眼不能见其睫耳。梁世士大夫皆尚褒衣博带, 大冠高履, 出则车與, 入则扶侍,郊郭之内, 无乘马者。 周弘正为宣城王所爱,给一果下马 ,常服御之。举朝以为放达。至乃尚书郎乘马,则 纠劾之。及侯景之乱,肤脆骨柔,不堪行步,体羸气弱,不耐寒暑,坐死仓猝者,往往 而然。古人欲知稼穑之艰难,斯盖贵谷务本之道也。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 粒,父之不能相存。耕种之,薅锄之。刈获之

    9、,载积之,打拂之。簸扬之,凡几涉手而 入仓廪, 安可轻农事而贵末业哉! 江南朝士, 因晋中兴而渡江。 本为羁旅, 至今八九世, 未有力田, 悉资俸禄而食耳。 假令有者, 皆信僮仆为之, 未尝目观起一坡土, 耘一株苗, 不知几月当下,几月当收,安识世间余务乎?故治官则不了,营家则不办,皆优闲之过 也。(选自颜氏家训 ,有删节) 注 涉务:涉及、从事实际事务。果下马:一种矮小的马,可在果树下行走。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徒高谈虚论徙:只是B及有试用,多无所堪 堪:胜任C至乃尚书郎乘马,则纠 劾之纠:纠正D本为羁旅羁旅:寄居14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当时士大夫“崇尚空谈

    10、”和“养尊处优”的不良习气的 一组是( )A品藻古今,若指诸掌 出则车與,入则行步B肤脆骨柔,不堪行步 至今八九世,未有力田C治官则不了,营家则不办 晋朝南渡,优借士族D体羸气弱,不耐寒暑 多迂诞浮华,不涉事务1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主张士大夫要应世经务,不要白白浪费君王的俸禄。B这些士大夫缺乏自知之明,都怨恨梁武帝父子偏爱中下层官吏。C作者以周弘正骑果下马受到朝廷官员的称赞为例来批评时风。 D重视农耕是立国的根本,士大夫只有了解农民的辛劳,才能做好其他事务。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阵之急;保俸禄之资

    11、,不知有耕稼之苦。译文:( 2)纤微过失,又惜行捶楚,所以处于清名,盖护其短也。译文:( 3)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译文:参考答案1C【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 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如此题选 项 C“诗歌的情感基调哀伤凄婉,充满绝望,这是一首 “灰色 ”的诗”错,相信未来是一首充满了希望的诗歌,对未来有着坚定的信念。【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名师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 抓住题干,读全读

    12、 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 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 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 确地答题。 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 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 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如此题选项 C“诗歌的情感基调哀伤凄婉,充满绝望,这是一首 “灰色 ”的诗 ”错,相信未来是一首充满了希望的诗歌,对未来有着坚定的信念。 2C【解析】 试题

    13、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式。文言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每 一种句式都有属于自己的特点。例句是定语后置句。 A宾语前置句。 B被动句。 C定语后置句。 D判断句。【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名师点睛】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 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1宾语前置。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 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 “大王来何操?”( 2)否

    14、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 “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 “是”将宾语提前。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孜孜焉唯进修是急, 未之多见也。 ”(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 “不然,籍何以至此?”2定语后置。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 中心词之后。 如:“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用心一也。”其中的“利” “强”都是后置定语。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之”使定语后置。如: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用“者”的后置。如: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 3介宾短语后置。文言文中,

    15、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 “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宾短语。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 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 如:“甚矣, 汝之不惠。”“美哉, 我少年中国。3B【解析】试题分析: B 项为名词活用为动词,其它为名词作状语。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4B【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中古今异义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 应根据平时的古今异义 词积累与不断的复习,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判断。 A项为“一般人” ;B项古今一致,腐朽的木头; C 项为“狂放,不拘礼法” ;D 项为“官吏初到任” 。故选 B。【考点

    16、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技巧点拨】古今异义的答题技巧: 古代多单音节词, 所以看到类似于现代汉语双音节的词, 古义尽可能分开理解。要具体、形象。分开解释的含义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与上下文保 持一致。四个选项比较、 权衡,增强准确性。 古今异义: 将该词语的今义带进原文, 通则对, 不通则错。5D【解析】试题分析: A“知”同“智” B“趣”同“趋” C受”同“授”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名师点睛】 通假字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现象, 在高考中主要在解释词语意思和文言翻译 中考核,平时注意积累。一般通假有两类:同音

    17、(或音近)通假和形声通假(相同的声旁的 字或声旁)。6B【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文言句式。 题干要求选出 “下列句子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 。( 1)(8) 两句属于被动句,( 1)句中“为所”表被动,( 8)中“于”表被动;( 4)( 10)属于定 语后置句, (4)应为“利之爪牙,强之筋骨”, (10)应为“死的士卒”; ( 2)(3)(7) 为宾语前置句,( 2)应为“不知己”,( 3)应为“诛何”;( 9)( 6)是判断句,( 6) 中“为”翻译成“是”,( 9)中“者也”表判断;( 5)为状语后置句。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技巧点拨】 解

    18、答本题应先了解文言特殊句式的类型; 然后分析句子中的标志。 常见文言特 殊句式: (一)判断句: ( 1)用“者,也”表判断:“者,也”、“者也”、 “也”、“者”;( 2)“为”、“乃”、“即”、“则”或否定词“非,未, 弗”等表判断。( 3)名词做所谓语直接表判断(刘备,天下枭雄。)(二)被动句:( 1)单独用“于” “受” “见”或组合成“见于”, “受于”表判断。如: “内 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徒见欺于王”。( 2)“为”、“为所”、“为所” 表判断; 如:“臣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 3)“被”(后起用法, 如:周公之被逮) 。 ( 4)意念被动(无词语标志):兵挫地削。(三)省

    19、略句:( 1)省略主语:如:“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2)省略宾语:“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3)省略介词:“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注意:“以,与,从,为,因”五介词常省 略宾语。 (四)宾语前置: ( 1)疑问句中, 疑问代词作宾语, 宾语前置。 如:“沛公安在 ?” 疑问代词(如:谁、何、奚、曷、胡、恶、安)( 2)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如:“时人莫之许也。”(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如: “唯利是图”等。 ( 4)方位词、时间词做宾语时, 有时也前置。例如: “业文南向坐。”

    20、(史记项羽本纪) (五)定语后置: ( 1)者: 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2)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3)之者:“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六)介词结构做状语后置:(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翻译时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翻译时前置做状语。如:“具告以事。”(鸿门宴)。7D【解析】 试题分析:两个“焉”都作句末语气词。 A项,介词,向 / 介词,表被动; B 项,主谓之间, 取独 / 宾语前置的标志; C项,连词,表顺承 / 连词,表示修饰。B。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

    21、为理解 【名师点睛】 这是一道文言虚词的辨析的此题, 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重点记忆考纲 规定的 18 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 一句课本中, 依据文本中的, 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 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 的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带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手法通顺,即所谓的代入法。此题考 核课本中的文言虚词,注意及累记忆。8C【解析】试题分析:谁,什么疑问代词。 A 通“熟”,仔细。 B 与相比,谁更。 D通“熟”, 成熟【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名师点睛】 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

    22、核的内容, 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得 的趋势, 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 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 答题时注意分析词 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 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 同时注意通假字、 词类 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此题重点考核一词多义。9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类活用。对于词类活用,平时复习要学分归类。常见的有使动用法, 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意动用法等。联系上下文分析词语是怎么活用的。一 个词是不是活用作另一类词, 主要是看它在句中所处的地位, 前后有哪些词类的词和它相结 合,构成什么样的句法关系,具备了哪些语法特点等等。所谓词类的活用,是说某词本

    23、属于 某一词类, 只是在句中临时具有别一词类的性质, 并不是说这个词分属于两个词类, 否则就 成了词的兼类了。例句“耻”,意动用法,以为耻。 A 项名词作状语,每天。 B项名词作状语,向下。 C项意动用法,认为怪异。 D 项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译为小的方面。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10而、者、其、也、矣、乎、夫、所11C12B解析】 10本题考查文言文中虚词的用法。虚词与实词相对,意义比较抽象,一般不单独作句子成 分,但有帮助造句的作用。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 1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的用法。 第一个“惑”是名词,第二个“惑”是动词。

    24、第一个“所以” 是表示“的原因” ,第二个“所以”是表示“的依靠” 。12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原文是“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但并不是说“只是小学而已” ,因此说法不当。13C14A15C 16(1)在朝廷当官,不知道有战场上的危急;依仗有俸禄的收入,不懂得有耕作的劳苦。(2)有了小的过失,又不忍督责鞭笞,他们之所以享有清雅的名声,是因为(朝廷)掩饰 他们的过错。 ( 3)吃饭是老百姓最大的事,老百姓没有吃的就无法生存了。三天不吃粮食, 父亲和儿子就不能保全。【解析】 13本题考查文言文中字词的能力。纠应为“检举、告发”之义。14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B项均为“养尊处优”; C 项前者为“崇尚空谈”,后者 说的晋的上层统治者,不是“士大夫”; D 项前为“养尊处优”,后为“崇尚空谈”,与题干不符。15本题考查对文章的分析理解能力。 C 项说受到朝廷官员的称赞不正确,从原文“举朝以为放达”可以推断,应为批评。16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庙堂:朝廷;保:依仗,依靠;纤维极言微小;捶楚:督责 鞭笞;短:过失,过错。


    注意事项

    本文(师说韩愈习题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