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一课初识钢笔行书 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27487428       资源大小:26.38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一课初识钢笔行书 教学设计.docx

    1、第一课 初识钢笔行书 教学设计第一课初识钢笔行书教学要求:1、初步认识钢笔行书,掌握行书的书写要领。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学习习惯。3、在书写训练中进行爱学习的教育。教学重点:了解行书的运笔方法。教学难点:掌握行书的书写要领。教学方法:教法:示范引导法 学法:读练结合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生进行写字比赛,教师用行书,学生用楷书。写后评行书优点。了解钢笔行书的特征:行书之称始于西晋卫恒四体绝书。张怀在书断中是这样阐述行书产生原因的:行书者。后汉刘德升所造也。既正书之小伪。务从简易,相间流行。帮谓之行书。在东汉晚期已有行书了。从行书的产生。形成和历代演变的发展过程来看行

    2、书并没有开成独立的“行法”。这是与篆、隶、草、楷的最大区别。行书无法却有体。最大特点是用连笔和省笔。却不用或少用草化符号。较多地保留正体字的可识性结构。从而达到既能简易快速书写又能通俗易懂的实用目的。便于文字信息的流通交换。另外,行书具有紧粘其他书体的特点。所以孙过庭书谱说:“趋势变适时。行书为要” 。行书萌发于两汉,成行于魏晋。至东晋产生了以二王为代表的具有高度艺术典范性的行书风格。南北朝至初唐书坛,是笼罩在二王行书风格艺术氛围之中的。唐朝中期至宋颜真卿行书开一代新风。此后宋代的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均受其影响。元至明中叶。无论是赵孟还是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均在晋唐书风中占据一席之地。

    3、明代晚期限至清朝是行书发展的飞跃阶段。其特点:一是出现了带群体性质的具个性化的行草书家。二是在碑学思潮影响下出现了用北碑笔法写行书的风格。前者是一种“尚势”书风。后者是民间碑书体风格。行书是楷书的快写,相传始于汉未。它不及楷书的工整,也没有草书的草案。行书中带有楷书或接近于楷书的叫做“行楷”;带有草书或接近于草书的叫“行草”。2、同楷书相比,行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减省点画:为了书写简便,行书对楷书的某些部位作了简化,或减省点画,或并合线条。如“话”字的“言字旁”,原楷书繁写为七画,写行书就只有两画,省去了五画;“然”字的四点水,由四点变为一横,省去了三画;“近”字的游水,由一点三弯折加一

    4、平捺,简化为一竖横折,也省掉若干弯曲波捺;“佛”字中间原是变形的“弓”字,现用横折弯勾代替,一下子省去了两弯。减省点画,大都在字的部首偏旁方面用得最多。笔势流动A:增加勾挑与牵丝:写楷书要求点画分明,一笔一画地写,写行书则可点画连起来,在点画之 间增加勾挑与牵丝。勾挑是在没有勾挑的点画上,顺势写出短勾,如“古”字的横画,“好”字的撇画;牵丝是在前后不相连的点画之间顺势用细细的牵丝相连,如丝宇中间的点画,“心”字的中右两点。行书的点画之间有了勾挑与牵丝,便显得笔势流动,意态活泼。但需要注意的是勾挑与牵丝不能太多,否则用笔就显得不干净,造型也不美观了。B:改变书写笔顺:行书的书写笔顺,采取的是草书

    5、笔顺,同原有的楷书笔顺不同。如“秋、有、戎、半”四个宇,前为楷书笔顺,后为草书笔顺。在写行书时,改变书写笔顺一定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而且要合乎草书的规范。用笔灵活:行书用笔比楷书灵活,同样的点画写法不大受约束。如“戈”字,横画写好后,既可以直接从右侧翻笔上去写戈勾,也可以从右侧上去绕个小圈再写戈勾;“也”字的浮鹅勾,由上翻笔向下也行,由下直接写下也行;“木”字旁的“木”,一般是写好横竖画后,笔势从左边写撇挑,但如果从右边翻笔写撇挑,也有道理;至于提手旁的一挑,如果依照楷书写法,由上回锋写一挑固然好,用牵丝把竖勾与斜挑连起来写则更佳。体态多变:行书是介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其活动范围广,

    6、表现力丰富,往往一个字有几种写法,体态多变。如“是”字的四个字尾,“花”字的四个字头,写得有收有放,有工整有写意,同中有异,多样而统一,饶有趣味。体态多变是行书的长处,是楷书和草书所望尘莫及的。二、解决难点,指导书写。1、学生读帖,找出难写的字,教师边书写边分析讲解字的行笔。2、指名上台书写,并讲解要领。3、生在草稿本上练习,然后再和字帖进行对比,找出问题所在。4、生完成练习。5、总结学法:先读帖,后练习,再对比,最后巩固。三、自学其他字的书写。1、生按刚才的方法自学其余字的书写。2、生练习时,师巡视辅导。3、生进行行款练习时,老师提醒学生注意要把练习内容搞清楚是什么意思,不要写完一个字再去看

    7、下一字怎么写,要一气呵成。四、作品展示选择部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师指出作品中的优缺点。五、教学总结第二课钢笔行书笔画(1)教学要求:1、了解并掌握行书不同点、横、竖的书写方法。运用钢笔书写好每一个笔画,注意行笔、运笔的方法。2、让学生在读帖、临写的过程中掌握行书的书写特点和方法。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字的热爱之情,感悟汉字的结构美和变化美。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重点: 区分行书不同点、横、竖的书写方法,掌握其书写特点。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注意字的笔画及间架布白。教学方法: 教法:示范引导法 学法:读练结合教学时数: 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指名上台用行书书写:城市不是师小结并导

    8、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第二课。(板书课题)二、解决难点,指导书写。1、指名读帖,说说侧点、长点、启下横、启上横、启左竖、启右竖的不同写法。2、指名上台书写,并讲解要领。3、生对照字帖,在草稿本上练习,然后再和字帖进行对比,找出问题所在。4、生对比找问题,然后在书上完成练习。三、自学其他字的书写。1、生按刚才的方法自学其余字的书写。2、生练习时,师巡视辅导。3、生进行练习时,老师提醒学生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四、作品展示选择部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师指出作品中的优缺点。五、教学总结第三课钢笔行书笔画(2)教学要求:1、了解并掌握行书不同竖、撇、捺、钩的书写方法。运用钢笔书写好每一个笔画,注意行笔、运笔

    9、的方法。2、让学生在读帖、临写的过程中掌握行书的书写特点和方法。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字的热爱之情,感悟汉字的结构美和变化美。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重点:区分行书不同竖、撇、捺、钩的书写方法,掌握其书写特点。教学难点:正确书写,注意字的笔画及间架结构。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指名上台展示行书:主、不、告、存、伟、山。师小结并导入新课。二、指导书写1、学生读帖,明确书写要求。指名读帖,说说顾左竖、带钩撇、回锋捺、回锋钩、竖钩、斜钩的不同写法。2、教师边示范边指导学生运笔,注意行书的行笔走向、结构。3、教师示范指导学生注意字的大小、行款,做到自然、流畅、美观。三、学生临写1

    10、、指名在黑板上书写,纠正指导。2、学生在草稿纸上练习,然后再和字帖进行对比,找出问题所在。教师巡回指导。3、学生临写。四、作品展示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评议。进行表彰。五、教师总结第四课行书偏旁部首(1)教学要求:1、了解并掌握行书三点水、木字旁、和字旁、王字旁、提土旁、绞丝旁的书写方法。运用钢笔书写好每一个笔画,注意行笔、运笔的方法。2、让学生在读帖、临写的过程中掌握行书的书写特点和方法。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字的热爱之情,感悟汉字的结构美和变化美。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重点:掌握行书三点水、木字旁、和字旁、王字旁、提土旁、绞丝旁的书写特点。教学难点:正确书写,注意字的笔画及间架结构。教学时间:

    11、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指名上台展示行书:新、金、食、也、利、找、令、地。师小结并导入新课。二、指导书写1、学生读帖,明确书写要求。指名读帖,说说三点水、木字旁、和字旁、王字旁、提土旁、绞丝旁的不同写法。2、教师边示范边指导学生运笔,注意行书的行笔走向、结构。3、教师示范指导学生注意字的大小、行款,做到自然、流畅、美观。三、学生临写1、指名在黑板上书写,纠正指导。2、学生在草稿纸上练习,然后再和字帖进行对比,找出问题所在。教师巡回指导。3、学生临写。四、作品展示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评议。进行表彰。五、教师总结第五课行书偏旁部首(2)教学要求:1、了解并掌握行书竖心旁、示字旁、衣字旁

    12、、火字旁、足字旁、走字旁的书写方法。运用钢笔书写好每一个笔画,注意行笔、运笔的方法。2、让学生在读帖、临写的过程中掌握行书的书写特点和方法。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字的热爱之情,感悟汉字的结构美和变化美。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重点:掌握行书竖心旁、示字旁、衣字旁、火字旁、足字旁、走字旁的书写特点。教学难点:正确书写,注意字的笔画及间架结构。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指名上台展示行书:浮、校、和、珠、培、红、理、约。师小结并导入新课。二、指导书写1、学生读帖,明确书写要求。指名读帖,说说竖心旁、示字旁、衣字旁、火字旁、足字旁、走字旁的不同写法。2、教师边示范边指导学生运笔,注

    13、意行书的行笔走向、结构。3、教师示范指导学生注意字的大小、行款,做到自然、流畅、美观。三、学生临写1、指名在黑板上书写,学生互相纠正。2、学生在草稿纸上练习,然后再和字帖进行对比,找出问题所在。教师巡回指导。3、学生临写。四、作品展示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评议。进行表彰。五、教师总结第六课行书偏旁部首(3)教学要求:1、了解并掌握行书反文旁、欠文旁、页文旁、立文旁、双耳刀(左、右)的书写方法。运用钢笔书写好每一个笔画,注意行笔、运笔的方法。2、让学生在读帖、临写的过程中掌握行书的书写特点和方法。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字的热爱之情,感悟汉字的结构美和变化美。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重点:掌握行书反文旁

    14、、欠文旁、页文旁、立文旁、双耳刀(左、右)的书写特点。教学难点:正确书写,注意字的笔画及间架结构。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指名上台展示行书:惦、福、被、烽、踩、起、祈、烟。师小结并导入新课。二、指导书写1、学生读帖,明确书写要求。指名读帖,说说反文旁、欠文旁、页文旁、立文旁、双耳刀(左、右)的不同写法。2、教师边示范边指导学生运笔,注意字的行笔走向、结构。3、教师示范指导学生注意字的大小、行款,做到自然、流畅、美观。三、学生临写1、指名在黑板上书写,学生互相纠正。2、学生在草稿纸上练习,然后再和字帖进行对比,找出问题所在。教师巡回指导。3、学生临写。四、作品展示展示学生

    15、作品,学生评议。进行表彰。五、教师总结第七课行书偏旁部首(4)教学要求:1、了解并掌握行书草字头、竹字头、曾字头、八字点、四点底、心字底的书写方法。运用钢笔书写好每一个笔画,注意行笔、运笔的方法。2、让学生在读帖、临写的过程中掌握行书的书写特点和方法。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字的热爱之情,感悟汉字的结构美和变化美。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重点:掌握行书草字头、竹字头、曾字头、八字点、四点底、心字底的书写特点。教学难点:正确书写,注意字的笔画及间架结构。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指名上台展示行书:玫、次、预、制、陈、鄱、致、须。师小结并导入新课。二、指导书写1、学生读帖,明确书

    16、写要求。指名读帖,说说草字头、竹字头、曾字头、八字点、四点底、心字底的不同写法。2、教师边示范边指导学生运笔,注意行书的行笔走向、结构。3、教师示范指导学生注意字的大小、行款,做到自然、流畅、美观。三、学生临写1、指名在黑板上书写,学生互相纠正。2、学生在草稿纸上练习,然后再和字帖进行对比,找出问题所在。教师巡回指导。3、学生临写。四、作品展示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评议。进行表彰。五、教师总结第八课书法作品欣赏教学要求:1、欣赏书法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祖国语言文字的悠久历史。2、在欣赏书法作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健康、优雅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书法鉴赏水平。教学重点:欣赏书法作品教学难点:感受书

    17、法艺术的美。教学时数: 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从中央电视台鉴宝节目,谈书法作品的价值。二、指导欣赏1、欣赏米芾的行书蜀素帖:米芾(公元10511107年),初名黻,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祖居太原,迁襄阳,后定居润州(今镇江)。以恩补含光尉,历知雍丘县、涟水军、太常博士、知无为军,召为书画学博士,擢礼部员外郎,出知淮阳军。终年57岁。米芾有三怪:穿戴常仿效唐代人,所到之处,常常引起人们的围观;好洁成癖,从不与人同用手巾等物;爱石成癖。在无为州(今安徽境内)做官时,见一怪石,形状奇特,他大喜说:“此足以当吾拜!”随即整理衣冠,拜之再三,并呼之为兄。于是被传名为“米颠”。米芾为人正直

    18、,不随波逐流。虽做官,但生活却常困窘。然奉诏仿黄庭坚小楷,作千字韵语,入宣和殿观看所藏珍贵文物以及皇帝赐砚之殊遇,却是别人望尘莫及的。米芾文章奇险,自成一家。米芾书法,用笔豪迈,“风樯阵马,沉著痛快”。与苏轼、蔡襄、黄庭坚合称“宋四家”。他在继承“二王”书法传统上下过苦功,能够登堂入室。真、草、隶、篆、行都能写,而尤以行草书见长。他自称“刷字”,是指他用笔迅疾而劲健,尽兴尽势尽力,追求“刷”的韵味、气魄、力量,追求自然。他的书法作品,大至诗帖,小至尺牍、题跋都具有痛快淋漓,欹纵变幻,雄健清新的特点,快刀利剑的气势。方芾书时,其寸纸数字人争售之,以为珍玩。米芾善画古圣贤像及山水画。不事雕琢,不求

    19、工细,多用水墨点染,突破了勾廓加皴的传统画法,开创了独特风格。米芾传世书法有蜀素贴、苕溪诗等,著作有书史、画史等,后人辑有宝晋英光集等。樊城建有纪念米芾的祠宇米公祠,所藏名家书法碑刻甚多。蜀素帖米芾作。是米芾三十八岁时(1088年),在蜀素上所书的各体诗八首。“蜀素”是四川造的丝绸织物,上织有乌丝栏,制作讲究。此卷相传为邵氏所藏,欲请名家留下墨宝,以遗子孙,可是传了祖孙三代,竟无人敢写。因为丝绸织品的纹罗粗糙,滞涩难写,故非功力深厚者不敢问津。而米南宫见了却“当仁不让”,一挥到底,写得随意自如,清劲飞动,真似如鱼得水一般。另外,由于丝绸织品不易受墨而出现了较多的枯笔,使通篇墨色有浓有淡,如渴骥

    20、奔泉,更觉精彩动人。米芾用笔如画竹,喜“八面出锋”。此帖用笔多变,正侧藏露,长短粗细,体态万千,充分体现了他“刷字”的独特风格。结字也俯仰斜正,变化极大,并以欹侧为主,表现了动态的美感。董其昌在蜀素帖后跋曰:“此卷如狮子搏象,以全力赴之,当为生平合作”。2、欣赏蔡襄的行书蒙惠帖:蔡襄,1012年生,1067年逝世,北宋书法家。字君谟,其祖先本光州人,后居兴化仙游(今属福建),迁莆田。官至端明殿学士,知杭州。谥忠惠。善书,工正、行、草书,也善章草。书学虞世南、颜真卿,并取法晋人。正楷端重沉着,行书温淳婉媚,草书参用飞白法。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东坡题跋称“蔡君谟独步当世,此为至论。

    21、君谟行书第一,小楷第二,草书第三;就其所长而求其所短,大字为小疏也,天资既高,辅以笃学,其独步当世宜哉!”米芾海岳名言评其书“如少年女子,体态娇娆,行步缓慢,多饰铅华。”传世墨迹有谢赐御书诗和书札、诗稿等。碑刻有万安桥记、昼锦堂记等。著有茶录、荔枝谱,及后人所辑蔡忠惠公集等。谢赐御书诗,亦称自书谢表并诗、进诗帖,是蔡襄所书的楷书墨迹。帖内所记的内容大致是皇上钦赐蔡襄“君谟”二字,蔡襄感激万分,作诗以进献皇帝表示谢恩。纸本,楷书,一轴表文,并书古诗一首。凡38行,每行字数不一,共320字。纵24.8厘米,横107.9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式古堂书画汇考、墨缘汇观著录。此帖的楷书是蔡襄的精心之

    22、作。由于他天资极高,博学精鉴,为人正直,一丝不苟,因此楷法正谨,笔笔精心,处处精丽,力追平和蕴藉的风格。明顾复平生壮观:“白纸正书,无板实之恨,容夷婉畅。此公第一楷书也。”三、学生自己鉴赏,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进行描摹,感受这些书法作品的美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四、教学总结板书设计:课件优秀书法作品欣赏。第九课示字旁、衣字旁的字教学目标:按间架结构写好左右结构的字。教学重难点:左右结构的字又分“左高右低”、“左长右短”两种类型练习。注意二者的区别。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你认为左右结构的字怎样写才美?(指、名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写左右结构的字。二、指导书写1、练写示字旁的字“祈、神”。示字旁

    23、书写要领:首点与横有一定距离。注意“横撇”的角度。垂露竖正对首点。教师范写。学生试着描写“祈、神”,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练习临写。评议书写情况。2、练写衣字旁的字“袖、初”。衣字旁书写要领:结构方法与示字旁相同,只是右边有两点撇点与侧点。教师范写。学生试着描写“袖、初”,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练习临写。评议书写情况。三、本课小结“祈”左高右低,悬针竖下伸。“袖”左长右短,“由”左右两竖内斜。在书写的过程中只要认真观察、用心下笔,那么你们一定会有长足的进步。第十课禾字旁、米字旁的字教学目标:按间架结构写好左右结构的字。教学重难点:左右结构的字可分“左窄右宽”、“左长右短”两种类型练习。注意二者的区别。

    24、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上节课我们练习书写了示字旁、衣字旁的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左右结构字的写法。板书并齐读课题。二、指导书写1、练写禾字旁的字“积、秘”。禾字旁书写要领:形窄长,上紧下松,横短竖长,撇长点小。教师范写。学生试着描写“积、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练习临写。评议书写情况。2、练写米字旁的字“料、粘”。米字旁书写要领:两点左低右高,左点不宜与竖相连,横下的撇不宜太长。教师范写。学生试着描写“料、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练习临写。评议书写情况。三、本课小结“料”左窄右宽,“斗”上紧下松,悬针竖下伸。“积”左长右短,“只”在中间偏下处。在书写的过程中只要认真观察、用心下笔,相信自己一定

    25、能把左右结构的字写好。第十一课食字旁、金字旁的字教学目标:1、掌握软笔书法的食字旁、金字旁的字的书写方法。2、让学生在读帖、临写的过程中明确如何用毛笔运笔、行笔。3、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字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让学生用火柴摆字和书写字,比较字的形体美。二、指导书写1、学生读帖,明确书写要求。食字旁:注意撇的角度,“横撇”的“横”宜短,“竖提”的起笔不要与上面的笔画相连。注意提的角度。饰:左窄右宽,悬针竖下伸。金字旁:“钅”,笔画要匀称。竖提的竖应上短下长。提不可去。钢:左长右短,下齐。2、出示“饰、钢”,教师边示范,边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书写。三、学

    26、生临写1、指名在黑板上书写,纠正指导。2、学生在草稿纸上练习,教师巡回指导。3、学生临写。四、作品展示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评议。进行表彰。五、教师总结第十二课弓字旁、马字旁的字教学目标:1、掌握软笔书法的弓字旁、马字旁的字的书写方法,写出字的趣味和美态。2、让学生在读帖、临写的过程中明确如何用毛笔运笔、行笔。3、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字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教师写出左右比例失调的字,让学生评议。二、指导书写1、学生读帖,明确书写要求。弓字旁:弓字作左偏旁时,应有一部分笔画向左延伸,但不能伸的太长,形窄长,上紧下松。第三画的横不可长。强:左右同高。马字

    27、旁:首笔横短竖略左斜,第二画“竖折折钩”中的“横”不可长,竖略左斜。驰:左长右短。2、出示“强、驰”,教师边示范,边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书写。三、学生临写1、指名在黑板上书写,纠正指导。2、学生在草稿纸上练习,教师巡回指导。3、学生临写。四、作品展示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评议。进行表彰。五、教师总结第十三课 反犬旁、子字旁的字教学目标:1、掌握软笔书法的反犬旁、子字旁的字的书写方法。2、让学生在读帖、临写的过程中明确如何用毛笔运笔、行笔。3、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字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让学生写出带反犬旁、子字旁的字,说说这些字的特点。二、指导书写1、学生

    28、读帖,明确书写要求。反犬旁:写好弯钩是关键:上弯下略直,重心要稳,第二撇略靠上。首撇平曲,次撇斜直,撇尾均伸出宫向左外延,弯钩上部也同时外延,下部也同时外延,下部则向内靠。狼:左窄右宽,左短右长。子字旁:“子”,弯钩较直,斜提相交于弯钩的中间偏上处。孤:易写松散,写好竖撇很重要。2、出示“狼、孤、犹、孔”,教师边示范,边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书写。三、学生临写1、指名在黑板上书写,纠正指导。2、学生在草稿纸上练习,教师巡回指导。3、学生临写。四、作品展示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评议。进行表彰。五、教师总结第十四课身字旁、耳字旁的字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读帖、临写的过程中掌握身字旁、耳字旁的字的书写方法和间

    29、架结构特点。在米字格中书写词语,感悟汉字的结构美和变化美。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让学生在黑板上写出带身字旁、耳字旁的字,说说这些字的特点。二、指导书写1、学生读帖,明确书写要求。身字旁:第三画“横折钩”横短,竖长且直挺。中间两短横要匀称,撇画不出头。形宜长而不宜宽,两直紧靠多让右,下横、下撇均外延。躬:左长右短。耳字旁:横短,两竖在左边,中间两短横匀称,末笔斜提不要斜平了。耳字作左偏旁时,形宜长而不宜宽,两竖要靠拢,下横(或可写作提)多向左外延。聪:右略短,“总”,心略宽。2、出示“躬、聪、躯、联”,教师边示范,边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书写。三、学生临写1

    30、、指名在黑板上书写,纠正指导。2、学生在草稿纸上练习,教师巡回指导。3、学生临写。四、作品展示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评议。进行表彰。五、教师总结第十五课鱼字旁、革字旁的字教学目标:1、掌握软笔书法的鱼字旁、革字旁的字的书写方法。2、让学生在读帖、临写的过程中明确如何用毛笔运笔、行笔。3、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字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让学生写出带鱼字旁、革字旁的字,说说这些字的特点。二、指导书写1、学生读帖,明确书写要求。鱼字旁:“刀”字头与“田”上下对正,“田”上宽下窄,提斜,不宜长。下横(或提)是外延的主要笔画。鲜:左高右低,竖画下伸。革字旁:上下两横均外延,要对正,一短一长分主次,中间部分要紧凑,。横短竖长,竖画切忌向左延。勒:左长右短,下平。2、出示“鲜、勒、鲸、鞋”,教师边示范,边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书写。三、学生临写1、指名在黑板上书写,


    注意事项

    本文(第一课初识钢笔行书 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