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以 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docx

    • 资源ID:27540008       资源大小:22.26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以 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docx

    1、以 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以 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如以前、二十岁以下、以毒攻毒。表示用、拿,如以少胜多。表示因,如何以知之,不以人费言。表示目的,如以待时机。表示于、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也作连词,同“而”,如城高以厚。基本解释1、介引入动作行为赖以实现的工具、手段、材料等:毒攻毒;不变应万变。2、介引入动作行为依据的方式、标准等:貎取人;高标准要求自己。 3、用作标准:左传宣公四年:“ 以贤,则去疾不足;以顺,则公子坚长。”4、介引入相关的原因等:盛产瓷器而著称;悠久的历史而闻名于世。5、介因:何知之?不人废言。6、因由;缘故:诗邶风旄丘

    2、:“ 何其久也?必有以也。”7、介引入空间或时间的位置:长江南;赏春夏,刑秋冬。8、介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9、介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前;上;三日后;县级上;长江南;五千内;二十岁下。 10、动用;拿:一当十;晓之理,动之情。赠鲜花。 11、【以为】等于“ 把作为 ” 或“ 认为是”:民以食为天;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 12、以为;认为:国策齐策一:“ 皆以美于徐公。” 13、连表示目的,相当于 “ 以便”:养精蓄锐,利再战;增产节约,支援前线。广视听;待时机。14、连表示并列(连接谓语),相当于 “

    3、 而 ”:城郭高厚;众星粲繁。礼记乐记:“ 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15、介依;按照:次;音序排列。 16、把直接宾语介绍给间接宾语:给敌人致命的一击。 17、名姓。 18、为;行事:论语为政:“ 视其所以。” 19、此;这些:礼记射义:“ 凡以庶士,大小莫处。” 20、通 “ 已 ”。太;甚:公羊传庄公元年:“ 群公子之舍,则以卑矣。” 21、通 “ 已 ”。已经:汉书张敞传:“ 今两侯以出。” 22、与:诗召南江有汜:“ 子之归,不我以。” 23、及;及于:论语尧曰:“ 朕躬有罪,无以万方。” 24、作语助。如:可以、得以、能以、足以

    4、。 注意事项1、“ 予以 ”、“ 借以 ”、“ 用以 ”、“ 难以 ” 等是动词,只能带动词宾语:予以支持、借以改进工作。1 2、以及 和 及 。 3、在 “ 基本解释 ” 中,按道理来讲,第2、3处解释是一个意思,第2处出自新华多功能字典,第3处出自辞海缩印本。 4、在 “ 基本解释 ” 中,按道理来讲,第7处与第8、9处解释是一个意思。第7处出自新华多功能字典,第8、9处出自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又第8、9处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本来就是分别予以解释的,这里亦原版引用不变。 5、在 “ 基本解释 ” 中,第4、5处解释是一个意思,第4处出自新华多功能字典,第5处出自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 常用

    5、词条1、【以便】连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使下文所说的目的容易实现:请在信封上写清邮政编码,迅速投递。3 2、【以次】副依照次序:入座。名次序在某处以后的;以下:各章,内容从略。3、【以前】名方位词。现在或所说某时之前的时期:解放;三年;很久;他在这里工作过。4、【以后】名方位词。现在或所说某时之后的时期:从今;五年;毕业;我们还要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5、【以还】名过去某个时期以后:隋唐,方兴科举。 6、【以及】连连接并列的词或词组(“ 以及 ” 前面往往是主要的):院子里种着大丽花、矢车菊、夹竹桃其他的花木。 7、【以近】名指铁路、公路、航空等路线上比某个车站或机场近的。例如从北京经过石家庄

    6、、郑州到武汉,石家庄、郑州都是武汉以近的地方。 8、【以远】名指铁路、公路、航空等路线上比某个车站或机场远的。例如从北京经过济南往南去上海或往东去青岛,上海和青岛都是济南以远的地方。 9、【以来】名方位词。表示从过去某时期直到现在的一段时期:自古;长期;有生;改革开放。 10、【以免】连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目的是使下文所说的情况不至于发生:加强安全措施,发生工伤事故。 11、【以期】连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前半句话所说希望达到的目的:再接再厉,全胜。 12、【以下】名方位词。表示位置、次序、数目等在某一点之下:气温已经下降到零度。指下面的(话):就要谈谈具体办法。 13、【以上】名

    7、方位词。表示位置、次序、数目等在某一点之上:半山石级更陡;县级干部。指前面的(话):所说的是总的原则,下面讲具体做法。 14、【以外】名方位词。在一定的时间、处所、数量、范围的界限之外:十天;办公室;五步;除此,还有一点要注意。 15、【以内】名方位词。在一定时间、处所、数量、范围的界限之内:本年;长城;五十人。 16、【以往】名从前;以前:产品的质量比大有提高;这地方是一片荒野。17、【以为】动认为:不然;这部电影我很有教育意义;我是谁呢,原来是你。18、【以至】连表示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

    8、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他非常专心地写生,刮起大风来也不理会;形势的发展十分迅速,使很多人感到惊奇。也说以至于。 19、【以至于】连以至。 20、【以致】连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他事先没有充分调查研究,做出了错误的结论。 21、【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用你的矛来刺你的盾。比喻用对方的观点、方法、言论等来反驳对方。22、【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比喻用对方所使用的手段还击对方。 23、【以暴易暴】:用凶暴的代替凶暴的。表示统治者虽然改换了,可是暴虐的统治依然不变。 24、【以身试法】

    9、:用自己的行为来试法律的威力。指明知法律的规定而还要去做触犯法律的事。 25、【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26、【以汤沃雪】:把开水浇在雪上,雪很快就融化。比喻轻而易举。用沸热的水浇雪,雪立刻融化。比喻立见功效。2 27、【以人废言】:因为某人不好或不喜欢某人而不管他的话是否有道理,概不听取。28、【以人为本】:指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方面需求,切实保障其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3 29、【以邻为壑】:孟子告子下:“ 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

    10、” 意思是把邻国当作排泄洪水的大水坑。后比喻把困难或灾祸推给别人。文天祥知潮州寺丞东岩先生洪公行状:“ 公智虑深达,如宿将持重,而规画绵络,不以邻为壑也。”2 30、【以卵击石】:用蛋打石头。比喻不自量力,自取灭亡。也说以卵投石。3 31、【以卵投石】:以卵击石。3 32、【以貌取人】:只根据外表来判断人的品质或能力。3 33、【以儆效尤】:用对一个坏人或一件坏事的严肃处理来警告那些学做坏事的人。3 34、【以己度人】:拿自己的心思来衡量或揣度别人。3 35、【以德报怨】:用恩惠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怨恨。3 36、【以毒攻毒】:用毒药来治疗毒疮等疾病。比喻利用恶人来制恶人,或利用不良事物本身的矛盾

    11、来反对不良事物。3 37、【以讹传讹】: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结果越传越错。 38、【以怨报德】:用怨恨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恩惠。3 39、【以逸待劳】:指作战的时候采取守势,养精蓄锐,等待来攻的敌人疲劳后再出击。3 40、【以一当十】:一个人抵挡十个人。形容勇敢善战,以少胜多。3 41、【以直报怨】:以正直之道对待有仇隙的人,不进行报复。论语宪问:“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2 42、【以指挠沸】:用手指去搅煮沸的水。比喻不自量力。荀子议兵:“ 以桀诈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挠沸。”2 43、【以汤止沸】:亦作【 以汤沃沸】。比喻纠正错误的方法不对,不但无济于事,反而助长错误。淮南子原

    12、道:“ 若以汤沃沸,乱乃甚逾。”汉书礼乐志:“ 如以汤止沸,沸俞(逾)甚而无益。”2 44、【以莛撞钟】:亦作【以莛叩钟】。莛,草本植物的茎。用草茎敲钟,力小没有声响。比喻才疏学浅之人向高明的人请教,得不到回答。也比喻浅陋者做不自量力的事。东方朔答客难:“ 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莛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镜花缘第十六回:“ 今欲上质高贤,又恐语涉浅陋,未免以莛叩钟,自觉唐突。”2 45、【以蠡测海】:蠡,盛水的瓢。用瓢来量海水。比喻见闻浅陋。东方朔答客难:“ 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莛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2 46、【以狸饵鼠】:亦作【以狸致鼠】。狸,猫

    13、。饵,诱。用猫来诱捕老鼠。比喻方法不对头,毫无成功的希望。商君书农战:“ 我不以货事上而求迁者,则如以狸饵鼠尔,必不冀矣。” 吕氏春秋功名:“ 以狸致鼠,以冰致蝇,虽工不能。”2 47、【以珠弹雀】:用宝珠弹麻雀。比喻做事不权衡轻重,得不偿失。庄子让王:“ 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2 相关典故1、因为;由于。“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2、因为;由于。“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用。“ 属予作文以记之。”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4、用。“ 而托于柑以讽耶?”明刘伯温卖柑者言。 5、以便。“ 吾骑

    14、马挟矢以助战。”清魏禧大铁椎传。 6、而。“ 遂自投汨罗以死。”汉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7、以为;认为。“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墨子公输。 8、以为;认为。“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战国策触詟说太后。 9、按照。“ 何必更以多寡为差?”清方苞狱中杂记。 10、按照;根据。“ 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吕氏春秋察今。 11、已经。“ 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战国策燕策三。 12、作语助。“ 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三国诸葛亮前出师表。 13、在。“ 旧中涓范君养民,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明末清初

    15、顾炎武复庵记。 14、止。“ 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孟子梁惠王上。 其他词条1、【以工立国】:与 “ 以农产国 ” 相对。中国近代对工业化国家的一种称谓。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梁启超说:“ 中国他日必以工立国者也。” (变法通议论译书)20世纪2040年代发生了中国应以工立国还是以农产国的争论。1923年,章士钊提出把 “ 以农立国 ” 定为 “ 国是 ” (业治与农)。董时进认为 “ 农业国之社会,安定太平,鲜受经济变迁之影响 ” (论中国不宜工业化)。主张把中国发展成为丹麦那样的农业国。1940年,杨再道再次提出 “ 以农立国 ” 的主张。以农立国论受到主张以工立国的学者们的批

    16、评。2 2、【以工代赈】:以赈济对象参加公益劳动为前提发放赈款的一种赈济方式。通常用于受灾地区有关公众福利方面的工程建设。如组织受灾农民修筑堤坝等水利工程,按其劳动情况和实际需要分配赈济款项或物资。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对贫困地区进行开发式扶贫,亦逐步采用此种方式。能把眼前的生活接济同长远的生产建设结合起来,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2 3、【以进养出】:指用进口原料、配件或技术经加工生产后再出口的贸易形式。其方式主要有:(1)进口原料,加工成成品出品;(2)进口毛坯或配件,加工装配成成品出口;(3)进口国外技术、工业装备,加工成成品出口;(4)进口饲料、种子、种畜、养殖、

    17、种植农副产品出口。2 4、【以产定工】:中国农业生产合作社按照产品数量计算社员劳动工分的一种计酬形式。通常是先根据作物的计划产量和完成计划所需的劳动工分,算出每一工分应有的产品量,作为标准,然后根据此标准,按实际产量计算社员应得的劳动工分。2 5、【以字行】:字,表字。只用字而不用名,称为 “ 以字行 ” 。南史谢裕传:“ 裕字景仁名与宋武帝(刘裕)讳同,故以字行。”2 6、【以意逆志】:中国古代文论术语。最早由孟子提出。孟子万章上:“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主张根据作品的全篇立意,来探索作者的心志。后世对于 “ 以意逆志 ” 中的 “ 意 ”,理解各不相同

    18、。近代王国维玉溪生年谱会笺序认为 “ 意 ” 为说诗者之意,但说诗者在 “ 以意逆志 ” 时,应贯彻孟子的 “ 知人论世 ” 的原则,以避免主观武断。此说较合理。2 康熙字典【子集中】【人字部】“ 以 ” 古文韵会正韵养里切,怡上声。为也。论语视其所以。又因也。诗邶风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左传昭十三年我之不共,鲁故之以。注以鲁故也。列子周穆王篇宋人执而问其以。又用也。论语不使大臣怨乎不以。又左传僖二十六年凡师能左右之曰以。易师卦能以众正。又诗周颂侯彊侯以。注彊民有馀力来助者,以闲民转移执事者。又同已。孟子无以,则王乎。又古以与声相通。礼燕礼君曰:以我安。注犹与也。魏书李顺传此年行师,当克以不。韩愈剥啄行凡今之人,急名以官。注韩文与多作以。又集韵与似同。易明夷箕子以之。郑氏,荀氏皆作似。4


    注意事项

    本文(以 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