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山东省曲阜师大附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docx

    • 资源ID:27574035       资源大小:31.76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山东省曲阜师大附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docx

    1、山东省曲阜师大附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玉簟(din) 神妪(y) 阡陌(xin) 霰雪(xin) B 栖隐(q) 地坼(ch)羁旅(j) 渔樵(jio) C 国殇(shng) 剽掠(pio) 子嗣(s) 怙恶(g) D 桎梏(g) 逡巡(qn) 垣墙(yan) 修葺(q)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沙州葭苇四际渺弥嵌岩窦穴 钟鼓馔玉B踌躇满志善刀而藏军壁垓下 繁文缛节C悲歌慷慨避易数里檐牙高啄 越俎

    2、代庖D春光溶溶明星荧荧鼎铛玉石 未雨绸缪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1)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 的重要,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 语言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2)苏轼擅长书法,他取法颜真卿,但能 ,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为“宋代四大家”。(3)前不久,这里曾 山洪,致使公路堵塞,交通陷于瘫痪。A.素养 情境 独树一帜 暴发 B.素养 情形 独树一帜 爆发C.素质 情境 不落窠臼 爆发 D.素质 情形 不落窠臼 暴发4.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高考越考越细,为迎合高考,一部分教师也越教越碎,其后果是肢解一篇完整的美文。长此

    3、以往,学生自然目无全牛,见一斑而不见全豹。B巴南区,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异彩纷呈,巴南人们甚至把“下里巴人 ”山歌唱到了央视大舞台。 C记者坦言:“内地政府越来越透明,很多场合下,官员应对记者游刃有余不抗拒。” D从小山回家开始,那个踌躇满志的年轻人依然保持着旺盛的战斗力。在我看来,贾樟柯更像一个时代的摄影师,每次都精心地选择视角,拍出他认为最值得关注的局部。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教材中,我们将看到人生舞台上惊心动魄的灵魂表演和生命的呼喊,去探索人生应恪守的准则。B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考试,已经成为一些商家谋取巨大利益的教育“副业”,因此对其推波

    4、助澜,煽风点火,惟恐其不红不火。C种树郭橐驼传千百年来深受读者喜爱,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小说中所记载的人物言行言简意赅,颇能传达人物的个性特点。D在众星簇拥下,被草帽状美丽光环围绕的土星和光芒四射的月亮彼此依偎,常常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中国诗歌自身的调节功能 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随着汉语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二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早期形式,随着诗经时代的结束而趋于僵化。此后的四言诗,如曹操短歌行那样的佳作实在不多。中国诗歌主要的

    5、形式是二三节奏的五言和四三节奏的七言。四言诗一句分成均等的两半,节奏呆板。五七言前后相差一个音节,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活泼。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为什么七言没有继续加长,发展为九言呢?我想这是因为一句诗七个音节已经达到读起来不至于呼吸急促的最大限度,加长到九言读起来呼吸急促。这样的诗行不容易建立起来。 在音节变化的同时,格律也在逐渐严密化。中国诗歌是从自由体(古诗)走向格律体(近体诗),但格律体确立之后自由体仍不衰退,而是和格律体并存着,各有其特长。就一个诗人来说固然有的擅长自由体,有的擅长格律体,但两方面的训练都是具备的。在自由体与格律体之间始终没有分成派别。它们互

    6、相补充又各擅其能,共同促使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 从深层考察,诗歌的发展乃是性情与声色两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从重性情到重声色,是中国诗歌史的第一个转变,这个转变发生在晋宋之际,具体地说是在陶谢之间。这恰好也正是近体诗的各种技巧被自觉加以运用的时候。明代的陆时雍说:“诗至于宋,古之终而律之始也。体制一变,便觉声色俱开。谢灵运鬼斧默运,其梓庆之鑢乎?”具体地说,这个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从重写意转到重摹象,从启示性的语言转向写实性的语言。文心雕龙明诗篇说:“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指出了转变后的状况。从陶到谢的转变,反映了两代诗风的嬗迭。正如沈德潜说诗晬语所说

    7、:“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转关也。”重声色的阶段从南朝的宋延续到初唐,一方面丰富了表现技巧,另一方面也建立起严密的格律,到盛唐,性情与声色完美地统一起来,遂达到了诗歌的高潮。 但是性情与声色的统一毕竟不能维持多久。盛唐半个世纪一过,二者便又开始分离。重性情的,声色不足;求声色的,性情不完。此后二者统一的诗作虽然不少,但能以二者的统一维持一个时代的再也没有了。中国诗歌史总的看来是绚丽多彩的,但其最引人瞩目的顶峰也不过只有这么一个盛唐,半个世纪而已。1下列对中国诗歌自身“调节功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语言形式的调节功能还体现在格律的逐渐严密化:格律体取代了自由体。B其

    8、语言形式的调节功能体现在不断形成新的诗句节奏:五七言取代了四言成为主流。C“调节功能”是指历久不衰的中国诗歌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求变的一种特性。D调节功能还体现在性情与声色的交互作用,从而使中国诗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2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随着人们对诗经兴趣的降低,诗经的时代结束了,人们由此感觉到二二节奏的四言诗越来越僵化。B中国诗歌没有从五言七言发展成九言,是因为五言七言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更为活泼的缘故。C明代的陆时雍和文心雕龙明诗篇都指出了两代诗风的嬗迭发生在陶渊明和谢灵运之间。D晋宋之间,诗歌转变主要表现在从重写意到重摹象,从启示性语言转向写实性语言两个方面。

    9、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中国诗歌能历久不衰,是因为人们在诗歌创作中总是保持探索求新的自身调节的状态。B中国诗歌的发展是从自由体走向格律体,后来出现各种技巧被自觉运用的重声色的特点也就不足为奇了。C古诗与近体诗的长期并存,说明在中国诗歌史上对诗歌语言形式层面的追求意义不大。D从诗歌的发展来看,性情与声色两者只有完美统一起来,才能真正成就诗歌的灿烂辉煌。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庐山草堂记白居易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日香炉峰,北寺日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

    10、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明年春,草堂成。三间两柱,二室四牖,广袤丰杀,一称心力。洞北户,来阴风,防徂署也;敞南甍,纳阳日,虞祁寒也。木斫而已,不加丹;墙圬而已,不加白。砌阶用石,幂窗用纸,竹帘控帏,率称是焉。堂中设木榻四,素屏二,漆琴一张,儒、道、佛书各两三卷。乐天既来为主,仰观山,俯听泉,傍睨竹树云石,自辰至酉,应接不暇。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自问其故,答日:是居也,前有平地,轮广十丈,中有平台,半平地;台南有方池,倍平台。环池多山竹野卉,池中生白莲、白鱼。又南抵石涧,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高不知几百尺。修柯戛云,低枝拂潭,如

    11、幢竖,如盖枨,如龙蛇走。松下多灌丛,萝茑叶蔓,骈织承翳,日月光不到地。盛夏风气如八、九月时。下铺白石,为出入道。堂北五步,据层崖积石,嵌空垤境,杂木异草,盖覆其上。绿阴蒙蒙,朱实离离,不识其名,四时一色。又有飞泉、植茗,就以烹蝉,好事者见,可以永日。堂东有瀑布,水悬三尺,泻阶隅,落石渠,昏晓如练色,夜中如环珮琴筑声。堂西倚北崖右趾,以剖竹架空,引崖上泉,脉分线悬,自檐注砌,累累如贯珠,霏微如雨露,滴沥飘洒,随风远去。其四傍耳目杖屦可及者,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阴晴显晦,昏旦含吐,千变万状,不可殚纪。规缕而言,故云甲庐山者。噫!凡人丰一屋,华一箦,而起居其间,尚不免

    12、有骄稳之态;今我为是物主,物至致知,各以类至,又安得不外适内和,体宁心恬哉?昔永、远、宗、雷辈十八人,同入此山,老死不返,去我千载,我知其心以是哉!矧予自思:从幼迨老,若白屋,若朱门,凡所止,虽一日二日,辄覆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其喜山水病癖如此!一旦蹇剥,来佐江郡,郡守以优容抚我,庐山以灵胜待我,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尚以冗员所羁,余累未尽,或往或来,未遑宁处。待予异时,弟妹婚嫁毕,司马岁秩满,出处行止,得以自遂,则必左手引妻子,右手抱琴书,终老于斯,以成就我平生之志。清泉白石,实闻此言!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广袤丰杀,

    13、一称心力一:全部。B纳阳日,虞祁寒也虞:担忧。C修柯戛云,低枝拂潭修:长、高。D一旦蹇剥,来佐江郡蹇剥:时运不济。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A. 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不如因善遇之B我知其心以是哉 徒以吾两人在也C其喜山水病癖如此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D虽一日二日,辄覆篑土为台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白居易建造庐山草堂行为的一项是( ) (3分)木斫而已,不加丹;墙圬而已,不加白环池多山竹野卉,池中生白莲、白鱼 下铺白石,为出入道堂东有瀑布,水悬三尺堂西倚北崖右趾,以剖竹架空,引崖上泉覆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

    14、斗水为池A. B C D12.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庐山草堂面朝香炉峰,紧邻峰麓的遗爱寺,环境幽雅,仰可观诸峰险峻,俯可听泉水流响,加上竹树云石等点缀,美景令人目不暇接。B作者认为,在草堂住一晚上会感觉身体安宁,住两晚上则心情平静安适,住三个晚上以后,身心舒畅,物我两忘,跟万物融合无间。C作者凭借对自然风景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美的高度鉴赏能力进行园林规划,同时又把自己对人生哲理的体验、宦海浮沉的感怀熔注于造园艺术之中。D作者自幼喜欢山水,乃至成为一种癖好,对庐山草堂更是情有独钟,但由于官场事务繁忙,加上家庭琐事缠身,终究无法畅享庐山胜景,对此他深感遗憾。

    15、 第卷(114分)四、(24分)13.把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3分)(2)泻阶隅,落石渠,昏晓如练色,夜中如环珮琴筑声。(3分)(3)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4分)1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8分)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宋)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1)词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梦中图景?请简要分析。(4分)(2)词的下片,词人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15补写出下列名

    16、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表现作者强烈生命意识的名句,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江月年年望相似”,李白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这些诗句均表达了古人珍惜生命、追求理想、感逝光阴的情怀。(2) ,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忧劳可以兴国, 。(欧阳修伶官传序)(3)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 。(归有光项脊轩志)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五、(12分)16将正确的顺序填入下面的横线处。(4分)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而在苏轼看来,一般知识分子恰恰好走这两个极端。苏轼提出“不必仕”,是因为他认为“必仕则

    17、忘其身”。苏轼提出“不必不仕”,是因为他认为“必不仕则忘其君”。仕与隐,是古代知识分子所面临的人生首要课题,从而也构成了古典诗文中的永恒主题之一。一个人如果永远悠游燕息于山林风月之中,固然可以全身远祸,陶情冶性,但却丢开了为君王效力的义务,没有负起对国家、社会的责任。一个人如果一心追求功名爵禄,不顾政局的好坏、执政者是否贤明,就会入迷途而不知返,临危境而不知止,必然招来杀身之祸。答: 17根据前后语境,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填入合适的内容,使语义丰富,前后贯通。(4分)鉴赏唐诗宋词,是探寻“美”的历程。你可以鉴赏它的“形象美”形形式式的人物,如不慕权贵、傲岸不羁的高士, ,如献身边塞、反对侵略的战

    18、士;多姿多彩的景物,如惜别的杨柳,思念的圆月,失意的落叶,得意的春风,丰富的意象,深邃的意境。你可以欣赏它的语言美豪放飘逸,沉郁顿挫,朦胧隐晦,悲壮苍凉,清健俊爽。也可以赏析它的“技巧美”象征比兴, ,虚实结合,动静相生人生路上,和诗歌结伴而行,能使我们的心灵充实而富有光辉。18将下面这个句子改写成三个连贯的短句。(4分)唐代诗人张若虚笔下那姣好和媚人的被中国人寄托了无尽的美好想象和幸福向往的在人们心目中是圣洁,美好,吉祥的象征的明月常常在皓月当空。清辉泻地的夜晚激起异乡游子炽烈的相思。 六、(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文章千古说韩愈梁衡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章写得

    19、好是真的。所以,我读韩愈其人是从读韩愈其文开始的,因为中学课本上就有他的师说、进学解。课外阅读,各种选本上韩文也随处可见。他的许多警句,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跨越了一千多年,仍在指导我们的行为。有这样一段故事。唐代宪宗皇帝十分迷信佛教,在他的倡导下国内佛事大盛,公元819年,又搞了一次大规模的迎佛骨活动,就是将据称是佛祖的一块骨迎到长安,修路盖庙,人山人海,官商民等舍物捐款,劳民伤财,一场闹剧。韩愈对这件事有看法,他当过监察御史,有随时向上面提出诚实意见的习惯。这种官职的第一素质就是不怕得罪人,因提意见获死罪都在所不辞。所谓“文死谏,武死战”。

    20、韩愈在上书前思想好一番斗争,最后还是大义战胜了私心,终于实现了勇敢的“一递”,谁知奏折一递,就惹来了大祸;而大祸又引来了一连串的故事,成就了他的身后名。韩愈是个文章家,写奏折自然比一般为官者也要讲究些。于理、于情都特别动人,文字铿锵有力。他说那所谓佛骨不过是一块脏兮兮的枯骨,皇帝您“今无故取朽秽之物,亲临观之”,“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岂不盛哉!岂不快哉!”并说:这佛如果真的有灵,有什么祸殃,就让他来找我吧。(“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这真有一股不怕鬼,不信邪的凛然大气和献身精神。但是,这正应了我们现时说的,立场不同,感情不

    21、同这句话。韩愈越是肝脑涂地陈利害表忠心,宪宗就越觉得他是在抗龙颜,揭龙鳞,大逆不道。于是,大喝一声把他赶出京城,贬到八千里外的海边潮州去当地方小官。韩愈这一贬,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因为这不同于一般的逆境,一般的不顺,比之李白的怀才不遇,柳永的屡试不第要严重得多。他们不过是登山无路,韩愈是已登山顶,又一下子被推到无底深渊,其心情之坏可想而知。他被押送出京不久,家眷也被赶出长安,年仅12岁的小女儿也惨死在驿道旁.当他到了潮州后,发现当地的情况比他的心境还要坏。就气候水土而言这里还算富庶,但由于地处偏僻,文化落后,弊政陋习极多极重。农耕方式原始,乡村学校不兴。当时在北方早已告别了奴隶制,唐律明确规定

    22、了不准没良为奴,这里却还在买卖人口,有钱人养奴成风。于是他到任之后,就如新官上任一般,连续干了四件事。一是驱除鳄鱼。当时鳄鱼为害甚烈,当地人又迷信,只知投牲畜以祭,韩愈“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大除其害。二是兴修水利,推广北方先进耕作技术。三是赎放奴婢。他下令奴婢可以工钱抵债,钱债相抵就给人自由,不抵者可用钱赎,以后不得蓄奴。四是兴办教育,请先生,建学校,甚至还“以正音为潮人诲”,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推广普通话。八个月就干了这四件事。我们且不说这事的大小,只说他那片诚心。当其获罪海隅,家破人亡之时,尚能心系百姓,真是难能可贵了。人生的逆境大约可分四种。一曰生活之苦,饥寒交迫;二曰心境之苦,怀才不

    23、遇;三曰事业受阻,功败垂成;四曰存亡之危,身处绝境。处逆境之心也分四种,一是心灰意冷,逆来顺受;二是怨天尤人,牢骚满腹;三是见心明志,直言疾呼;四是泰然处之,尽力有为。韩愈是处在第二、第三种逆境,而选择了后两种心态,既见心明志,著文倡道,又脚踏实地,尽力去为。只这一点他比屈原、李白就要多一层高明,没有只停留在蜀道叹难,江畔沉吟上。他不辞海隅之小,不求其功之显,只是奉献于民,求成于心。有人研究,韩愈之前,潮州只有进士3名,韩愈之后,到南宋时,登第进士就达172名。是他大开教育之功。一个人不管你有多大的委屈,历史绝不会陪你哭泣,而它只认你的贡献。悲壮二字,无壮便无以言悲。19.试分析“韩愈这一贬,

    24、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4分)20.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了韩愈的逆境比“李白的怀才不遇,柳永的屡试不第要严重得多”?(4分)21.作者为什么说韩愈“比屈原、李白就要多一层高明”?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4分)22.文章结尾说“悲壮二字,无壮便无以言悲”,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6分)七、(60分)23. 请以“寻找与守望”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高二期中考试语文答案一、1.D(A.阡:qin;B.坼:ch,樵:qio;C.怙:h)2.B(A州洲,C避辟,D溶融)3.A(素养:修习涵养。 也有平素所供养的意思。是形容一个人的行为道德的词语。素质:心

    25、理学上指人的某些先天的特点。也指人与生俱来的以及通过后天培养、塑造、锻炼而获得的身体上和人格上的性质特点。独树一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制造出独特的风格、主张,自成一家。不落窠臼:窠臼:比喻老套子,旧框框。比喻文章或艺术等有独创风格,不落伍。暴发和爆发:爆发比喻像弹药爆炸一样突然、迅速地发生,适用范围比较广,如巨大的声音、重大事件等的突然出现;暴发侧重来得突然而猛烈,适用范围较窄,多与和水相关的事物相连,如山洪、洪水等。)4. A。(A“目无全牛”比喻技术娴熟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B。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后通常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C“游刃有余”比喻工作熟练

    26、,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D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志:心意。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5.D(A.搭配不当。“生命的呼喊”不能看到,在前面加上听到;B.后一分句主语残缺。C.句式杂糅,去掉“由于”。)二、6A 该项中“格律体取代了自由体”与原文第二段“中国诗歌是从自由体(古诗)走向格律体(近体诗),但格律体确立之后自由体仍不衰退,而是和格律体并存着,各有其特长。”不符。7D A项中“随着人们对诗经兴趣的降低,诗经的时代结束了”与原文意思不符;B项中“中国诗歌没有从五言七言发展成九言,是因为五言七言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更为活泼的缘故”与原文第二段中“一句诗七个音节已经达到读

    27、起来不至于呼吸急促的最大限度,加长到九言读起来呼吸急促”不符;C项“两代诗风的嬗迭发生在陶渊明和谢灵运之间”这一结论在明代的陆时雍和文心雕龙明诗篇能推断出,但并不是由明代的陆时雍和文心雕龙明诗篇“指出”的。D项正确,可从文章第三段概括出来。8C C项中“在中国诗歌史上对诗歌语言形式层面的追求意义不大”与原文不符。三、12分9B(虞,防备)10. C(第一人称,自己。A.于是趁机;B介词,因为连词,因为;D即使虽然)11. C(为庐山自然美景,与庐山无关,是作者回忆过去的做法)12.D(“终究无法畅享庐山胜景,对此他深感遗憾”说法错误,原文说“待予异时,则必以成就我平生之志”)四、(24分)13

    28、(1)位于香炉峰与遗爱寺之间,那儿的环境极其美好,又是庐山之最。(3分。得分点:介、胜绝、甲)(2)泻落在台阶角落,然后注入石渠中,从早到晚,就像洁白的绸子,在夜间听起来,就像环骊碰撞琴筑演奏的声音一样。(3分。得分点:隅、练色、环琨琴筑)(3)这是上天赐给了我(最好的)时机,大地送给我(最好的)处所,我终于能得到自己所喜好的东西,又还有什么好苛求呢?(4分。得分点:是、与、卒、第4分句语气)14.(1)解析:词人借助雪、笳、铁骑等事物来描绘梦中图景,作答时应对图景加以概括。首先要把词的内容解说出来,再具体说明词的意境特点。答案:词人抓住雪、笳、铁骑等特定的北方事物,放在秋声乱起和如水奔泻的动

    29、态中,描绘出一幅莽苍雄阔、有声有色的关塞风光图。(2)解析:下片写梦醒后的感想。一灯荧荧,斜月在窗,漏声滴断,周围一片死寂。冷落的环境,反衬出词人报国雄心的火焰却在熊熊燃烧。作答时要指出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并具体说明如何运用的,包括“用什么反衬什么”以及手法的效果,特别是对表情达意的作用。答案:主要运用了反衬手法。以梦醒后一灯荧荧,斜月在窗,漏声滴断,周围一片死寂的环境反衬出词人人老心未老,报国雄心的火焰在熊熊燃烧。(三)名篇名句默写15、(1)人生代代无穷已 朝如青丝暮成雪 (2)三顾频烦天下计 逸豫可以亡身 (3) 珊珊可爱 叶上初阳干宿雨 16.答案:解析: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排序。17.如

    30、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 渲染烘托(其它合理的亦可,每空2分,)18答案示例:唐代诗人张若虚笔下的江月是多么姣好和媚人!她常常在皓月当空清辉泻地的夜晚,激起异乡游子炽烈的相思。人们把她看做圣洁,美好,吉祥的象征的。对她寄托了无尽的美好想象和幸福向往。六、(18分)19.承上启下。承上文韩愈递奏折谏言被贬而来,引出下面对韩愈面对挫折的叙写及议论。20.(1)韩愈是从政权的高层被贬到最底层。(2)韩愈的家眷也被赶出京城。(3)幼女惨死在驿道旁。(4)潮州当地的情况坏。21.因为屈原、李白停留在蜀道叹难,江畔沉吟上。而韩愈不辞海隅之小,不求其功之显,只是奉献于民,求成于心,一心想着为当地的老百姓做实事。我觉得韩愈为官的立场也在于为民办事,所以,不管到了哪里都一样,他心系百姓,为百姓解决问题,是好官,让人敬佩。22.韩愈从高山的顶峰跌落至无底深渊。无疑是“悲”的,可他不以失意为意,通过几件事,彻底改变了潮州的面貌,尤其是在其家破人亡之始,这样的举止又是何等的壮烈,可就是这样一个一心为民的好官却因直言进谏被贬,是何等的可悲,愈是壮烈,愈显其悲。参考译文:庐山的风景,秀丽至极,简直是天下诸山的冠军。山的北峰,叫做香炉峰;香炉峰的北面,有一座遗爱寺;介于香炉峰与遗爱


    注意事项

    本文(山东省曲阜师大附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