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历史必修1 政治史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人教版练习题.docx

    • 资源ID:27762170       资源大小:912.02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历史必修1 政治史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人教版练习题.docx

    1、历史必修1 政治史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人教版练习题历史必修1 政治史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人教版练习题 第1题【单选题】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周王室周王嫡长子诸侯国诸侯嫡长子 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A、B、C、D、【答案】:【解析】: 第2题【单选题】元朝时,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的机构是( )A、岭北行省B、宣政院C、腹里D、辽阳行省【答案】:【解析】: 第3题【单选题】周礼记载,周代设医师掌管国家的医药政令,负责王室和邦内疾疫的预防和治疗,每到岁终,医师根据医生的医疗成绩优劣,制定其级别和俸禄。这反映了当时( )

    2、A、医疗队伍出现等级分化B、形成中央集权的医疗保障体系C、医药政令得到邦国认同D、医疗管理制度已达到较高水平【答案】:【解析】: 第4题【单选题】周礼中的“同姓不婚”被规定于唐律中,尽管唐以后的政府在司法实践中不干涉同姓为婚,但直到清代,“同姓不婚”在立法中却始终未能废止。诸如此类立法和司法实践脱离的现象在中国古代社会普遍存在。这反映了( )A、唐代以来法律的儒家化B、法制理念追求礼法结合C、社会进步弱化宗法观念D、制度建构经常不拘常格【答案】:【解析】: 第5题【单选题】高一某班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剧中我国古代的一些著名帝王穿越历史隧道谈论起自己的丰功伟绩。其中的台词有与史实相符的是

    3、( )A、秦始皇:“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B、汉武帝:“我用三省分割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C、唐太宗:“我设立内阁,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D、宋太祖:“我设置了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答案】:【解析】: 第6题【单选题】公元前323年,魏国公孙衍发起“五国相王”运动,即魏、韩、赵、燕、中山五国互相承认对方君主王位,并带动了中原各国国君纷纷称王。这一事件( )A、推动了诸侯变法改革B、加速了分封制的崩溃C、否定了嫡长子继承制D、动摇了王位世袭传统【答案】:【解析】: 第7题【单选题】中国古代有一制度“鼓励社会流动并减弱阶级划分,使来

    4、自全国各地和各种生活背景的受教育者集合到政府之中,也产生了一种统一的动力。”该制度发源于( )A、汉朝B、魏晋南北朝C、隋朝D、唐朝【答案】:【解析】: 第8题【单选题】在中国传统政治观念中,社会等级关系往往就是家庭内部关系的延伸,“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由父子推及君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由个人、家庭扩大到国家和社会。这表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统治集团内部等级秩序分明B、政治权利依靠宗法制度维系C、政治制度与儒家伦理相结合D、个人价值与国家利益相统一【答案】:【解析】: 第9题【单选题】统一是社会发展的主流,但

    5、地方分权经常威胁到国家的统一。我国古代通过制度的创新与完善,最终从制度上克服了“地方分权”的问题。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限制地方分权势力的有( )秦朝实行郡县制 汉武帝推恩王侯子弟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宋太祖派文臣管理州郡A、B、C、D、【答案】:【解析】: 第10题【单选题】清代曾侍从过三个皇帝的军机大臣张廷玉多次被皇帝称赞,但他仍时刻小心谨慎,从不留片稿于家中,很少结交外官言事,从政多年竟“无一字与督抚外吏接”。这可用来说明军机处( )A、仅是君主专制的工具B、导致君主专制达到顶峰C、对宰相有较大的约束力D、借鉴了欧美民主制度【答案】:【解析】: 第11题【单选题】若秦始皇、唐太宗、明太祖、雍正帝

    6、穿越到2014年畅谈政治。秦始皇说:“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体制,功劳盖世。”唐太宗说:“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我的独尊地位。”明太祖站起来说:“得了吧,我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才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雍正帝说:“都别自吹了,只有我才真正实现了皇位世袭、权力至上的梦想。”你认为他们的言论与史实相符的有几位( )A、1B、3C、2D、4【答案】:【解析】: 第12题【单选题】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是A、废除丞相B、设立内阁C、大兴文字狱D、设置军机处【答案】:【解析】: 第13题【单选题】水浒传第七十七回写道:枢密院童贯率领八十万大军去梁山泊镇压宋江起义军,中了十面埋

    7、伏,只身逃回汴京。宋代枢密院的职能是掌管( )A、军政B、民政C、行政D、财政【答案】:【解析】: 第14题【单选题】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A、增加税收B、恩泽贵族C、削弱王国势力D、实现民族融合【答案】:【解析】: 第15题【单选题】春秋时,楚国国君用人“内姓选于亲,外姓选于旧。贵有常尊,贱有等威。”这体现了( )A、分封制B、宗法制C、察举制D、科举制【答案】:【解析】: 第16题【单选题】史记解读:“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该材料反映了( )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B、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C、皇权为民,与民共

    8、享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答案】:【解析】: 第17题【单选题】宋代官制有官、职、差遣之分,形成了“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的局面。这反映了( )A、官僚体系的成熟B、科举制度的完善C、君主专制的加强D、行政效率的提高【答案】:【解析】: 第18题【单选题】皇太极、康熙、雍正三朝同时存在的中央机构有( )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军机处A、B、C、D、【答案】:【解析】: 第19题【单选题】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1200人,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等。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又

    9、与臣下反复讨论后做出决策。据此可知密折制( )A、体现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B、是民意上达中央的途径C、逐渐取代了军机处的职能D、是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答案】:【解析】: 第20题【单选题】中国古代朝代更迭如下: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朝、玄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吴)、晋(西晋、东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宋(北宋、南来)、辽、西夏、金、元、明、清。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小农经济是中国传统社会漫

    10、长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B、经济结构与阶级结构的变化是导致每次更迭的主要原因C、经济结构与政权结构呈现出同一性的特点导致了王朝重构的同一性特点D、儒家思想为每个朝代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答案】:【解析】: 第21题【单选题】“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唯一的君主。”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共主说明周王实现了高度集权B、独主是指皇帝实行地方长官任命制C、本质上都以血缘亲疏分配权力D、两者在统治方式上并无实质性区别【答案】:【解析】: 第22题【材料分析题】材料:灵渠位于今广西兴安附近,是一条连接湘江与漓江的人工运河。在湘

    11、江中用巨大的石头垒成前锐后钝的分水坝,将湘江水一分为二,一支由南渠引入漓江,一支沿北渠回流入湘江。南北二渠总长34千米,构成灵渠的主体。这条于公元前214年建成的运河,分湘入漓,北水南调,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开拓了南北水运通道,“溉田万顷”,为秦国随后深入岭南的数十万大军的后勤供给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为秦在岭南设置南海、桂林等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秦代修筑的长城,故迹已难探寻,而这条在近代被称作“兴安运河”的水道,历代修缮利用,“皆循其故道,因时而损益之,终不能独出新意,易其开辟之成规”。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灵渠被确定为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灵

    12、渠的历史作用。【答案】:【解析】: 第23题【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文官们自应形成一个具有共同思想的集团。他们都知道施政出于仁民爱物之心,亦即同情和怜恤之心,文官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多少年来,文官已经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力量,强迫坐在宝座上的皇帝在处理政务时摈斥他个人的意志。皇帝没有办法抵御这种力量,因为他的权威产生于百官的俯伏跪拜之中,他实际上所能控制的则至为微薄。万历皇帝明白了自己立常洵的计划不能成功,就心灰意懒,对这个操纵实际的官僚集团日益疏远。采取了长期怠工的消极对抗。各式各样的社会关系也使他们结成小集团。出生于一省一县,是为“乡谊”。同一

    13、年考中举人或进士,是为“年谊”。婚姻关系,包括男女双方的远亲近属,是为“姻谊”。这多种的“谊”是形成文官派系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明朝的历史只好在这里作悲剧性的结束,即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摘编自黄仁宇万历十五年材料二在中世纪,所有官员都是国王的臣仆。官吏的升迁完全取决于门第出身和对国王的忠诚,这就是所谓的“恩赐官爵制”。直至19世纪末,政府的管理职能十分有限,主要是维护社会秩序,充当“守夜人”的角色,公职人员的任用仍以任命为主。恩赐官职与政党分赃导致了大量贪污腐败。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公职人员的管理并没有形成科学的规范与相应的制度。此外,在两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议会至

    14、上”的时代结束了,随之而来的是“行政专横”。国家行政管理职能迅速增强,迫切需要改革公职任用制度,提高行政效率。许多政治性报刊开始不断刊登介绍中国录用官吏的程序和做法,主张实行中国式的文官考试。摘编自周金昭英国政府文官制度改革回顾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明朝文官政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仁宇为什么说“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欧洲公务员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官制度的认识。【答案】:【解析】: 第24题【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五代十国(907960年)时,众多百姓遁入空门,不事稼穑的僧尼越来越多。显德

    15、二年(955),后周世宗柴荣诏令限佛。相较之前的“三武灭佛”,此次限佛没有大量毁寺院、屠僧尼、焚经书,而是通过整肃佛教以除弊兴利。诏令无朝廷批准敕额的寺院一概废止,僧尼及佛像经卷可到有敕额的寺院安置。凡有僧尼私自建寺院,或为他人剃头受戒,举报或自行捕捉可获优赏。僧尼中有罪者,依法科刑,勒令还俗。禁止舍身、烧臂等伤害肢体之行仪,如有此类,强制还俗配流边远。造妖言妖书者,量罪科刑。每年造僧账,藉内无名者均令还俗;身死、逃亡、还俗者,次年改账削籍。出家须得父母及祖父母许可,若是父母祖父母无其他侍养之人者、刑罚在身者、贼盗、逃兵等均不得出家,违者重罪本人及师主。出家还须由官府检验背诵一定页数的经文,受

    16、戒则须通过经业考试,才能获得度牒。此外,除军、政、民、教正常使用之外,收缴铜质佛像以铸钱,官府按质论价收购。据吴枫隋唐五代史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后周世宗限佛措施的特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后周世宗限佛的意义。【答案】:无【解析】: 第25题【材料分析题】元朝行省制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对明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完善影响至深。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窃谓省者古来宫禁之别名,宰相常议事其中,故后来宰相治事之地谓之省。今天下疏远去处,亦列置行省,此何义也?当初只为伯颜丞相等带省中相衔出平江南,因借此名以镇压远地,止是权宜之制。今江南平定已

    17、十五余年,尚且因循不改,名称太过,威权太重;凡去行省者皆以宰相自负,骄踞纵横,无敢谁何,所以容易生诸奸弊何必令外面权臣借大名分、窃大威权以恣横于东南哉。摘编自程矩夫论行省材料二 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常常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交参任用,其长官又大抵是怯薛宿卫出身的蒙古人或色目人。所掌行政、财赋、军事、刑名等庶政,采用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相结合的方式处理。行省辖内宣慰司、路府州县等仍然接受朝廷(吏部、枢密院)的任用、迁调、考课等管理。世祖末成宗初,行台监察御史和廉访司,相继取得了对行省官吏的奏劾、按问、刷卷等权力,而且有所成效。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时至元朝中后期,行省已不敢擅自裁决大政,必须咨请朝廷都省批文而行事。摘编自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请回答: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行省制实行的背景和行省的性质。据材料一,概括行省制实行之初的弊端。据材料二,归纳元朝因此采取的措施。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行省制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发展的影响。【答案】:无【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历史必修1 政治史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人教版练习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