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河北省衡水中学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一调考试历史.docx

    • 资源ID:27807039       资源大小:44.89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河北省衡水中学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一调考试历史.docx

    1、河北省衡水中学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一调考试历史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一调考试高一年级 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 第卷(选择题 共60分)一. 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1分,共60分。)1. 商朝人崇信各种鬼神,把占卜、祭祀作为与神灵沟通的手段,负责通神事务的是商王和巫师往往出身贵族。在商代,王是人,也是神,既是王朝的元首,又是群巫之长。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神灵主导着商朝的人事 B祭神是生产力落后的结果 C商王垄断神权来强化王权 D商朝阶级矛盾比较

    2、尖锐2. 分封制也叫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下列选项与西周分封制没有内在联系的是A“裂都会而为之郡邑” B“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C“周公立七十一国” D山东素有“齐鲁大地”之称3. 按唐制,中男(16至21岁的男丁)不服兵役,成男(22岁以上的男丁)才服兵役。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你认为魏征供职于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兵部4. “中国式建筑是凝固的思想意识形态。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

    3、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其中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天人合一 B.皇权至上 C.大一统 D.法治5. 历史学家钱穆曾说:“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真不免为独裁专制之黑暗所笼罩着,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A明朝废宰相造成了政治的极度黑暗 B在明朝以前政府并不完全直接统属于王室C明朝以前的专制社会并非专制社会 D明清两代都是极端专制集权的社会6.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从反侵略角度看,这场战争的特点不包括A政府消极抗战和爱国官兵积极抗战相交错B陆战和海战相结合,决定性战役多为海战C官兵积极抗战和近代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相

    4、交错D清政府战败赔款割地和中国人民继续抗日同时并存7. 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致函英国驻华公使说:“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已增加的需要,新的贸易市场尚待进行。”l856年,法国外长指令法国驻华代办,强调“商业关系的推广”,并说:“这是一个关系至高无上权益的问题。”以上材料表明的本质问题是A英法在策划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B英法希望加强对华资本输出C英法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英国决定用战争来扩大在华利益8.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中国国家应允由诸国分应主办、会同酌情数处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断绝之处。如诸国驻防之处,系黄村、廊坊、杨村、山海关。”其影响是A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海主权 B中外

    5、反动势力开始勾结C清政府处于外国军队控制之下 D中国通商口岸数量增加9. 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10. 2008年12月7日中新网报道,当地时间12月6日,法国总统萨科齐在波兰华沙同窜访欧洲的达赖喇嘛见面,这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情感。下列事件中有法国参与并

    6、伤害了中国人民民族感情的是南京条约开启中国屈辱历程 火烧圆明园辛丑条约陷中国于半殖民地深渊 巴黎和会上拒绝中国的正当要求A B C D11. 近代以来,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出现了许多震撼人心的爱国口号,如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保卫华北,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 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还我山东,还我青岛。这些口号出现的先后顺是 A B C D12. 美国学者本杰明杨认为,长征途中共产党完成了“在地域和战略上的关键性转变”。这里的“战略上的关键性转变”是指从土地革命战争向民族革命战争的历史性转变,它应是完成于下列哪一次会议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洛川会议13. 史学

    7、家张萌麟在中国史纲中写道:“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变的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在血泊和瓦砾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这里的“奋争”是指A 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抗美援朝14. 2007年12月8日,在中国举行南京大屠杀70周年纪念活动前夕,日本产经新闻头版头条标题竟然为“大屠杀是蒋介石的虚构”。为驳斥这一观点,我们可以拿出的证明材料包括当年受害幸存者的控诉材料 当年驻南京外国记者的报道侵华日军老兵的忏悔回忆录 当时留下的国内外新闻照片A B C D15. “1843年3月3日,英国伦敦的造币厂门前停着五辆大车,每辆都是四匹马拉着,每辆车都满载着笨重的木箱,里面

    8、装满了各式各样的古怪银币。总额是四百五十五万英磅,这五大车的白银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这批“古怪银币”最有可能来自于 A天津条约规定的赔款 B南京条约规定的赔款C马关条约规定的赔款 D辛丑条约规定的赔款16. 1900年以后,在天津老城南门外(南市一带)出现了租界与天津地方当局均不实施管理并一度畸形繁荣的地区,俗称“三不管”。这本质上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的 A.封建落后性 B.治安管理的不合理性 C.半殖民地性 D.建设的散乱随意性 17. “长毛(指太平军)造反那时候,老通宝的祖父和陈老爷同被长毛掳去,同在长毛窝里混上了六七年,不但他们俩同时从长毛营盘里逃了出来,而且偷得了长毛的许多金元宝

    9、。”这段文字不能说明的是有些农民参加太平天国运动是被迫的 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的农民战争无本质区别 组织涣散是太平天国失败的重要原因 农民阶级不能作为中国革命的主力军ABCD18. 孙中山分析辛亥革命失败原因时说到:“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质间接与帝国主义想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对此分析错误的是A.孙中山认识到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是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B.孙中山为探索革命道路孜孜以求,体现出他是真正的爱国民主革命家C.“此种妥协”并非孙中山个人的悲剧,而是他所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决定D.说明孙中山已经找到了正确的民主革命胜利道路1

    10、9. 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但究其实质,其主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A.旧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B.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C.资产阶级共和国向着人民民主专政过渡的开始D.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20. 与以往探索救国运动不同,国民大革命的最大特点是A.高举反封建的旗帜 B.取得革命初步胜利 C.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推翻北洋军阀政府21. “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历史命运,那时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制没有能保障广大人民的权利,最终在各

    11、种反动势力的冲击下归于失败”。造成这一结局的原因有西方式的政治体制脱离中国国情 中国国民的素质与共和制的要求相差太远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破坏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自身存在的明显弱点 A B C D22. 在江苏吴县,太平天国“监军提各乡卒长给田凭,每亩钱360文,领凭后租田概作自产,农民窃喜,陆续完纳”。这段材料表明太平天国在一些占领区内A. 承认耕者有其田,保护农民劳动果实 B. 认可封建剥削,巩固地主土地所有制C. 根除私有制,实现土地完全公有 D. 消灭地主阶级,实现“耕者有其田”23. 陈毅在吟反攻形势中写道:“江汉飞传刘邓捷,辽吉猎虎布火雷。”诗句反映的主要史实有挺进大别山 平津战役 淮

    12、海战役 辽沈战役A. B. C. D. 24. 2010年春节前夕,王刚同学收到他在台湾的叔祖父的一封信,信中劝他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统一作贡献。其叔祖父仍喜欢用民国纪年,该信的落款日期应为中华民国A. 97年 B. 98年 C. 99年 D. 100年25. 资政新篇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及其法令和措施相比,二者的相同点是A. 经济上都体现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B. 政治上都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C. 社会生活方面都提倡“自由”“平等”D. 文化教育上都要求新编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民国宗旨26. 20世纪7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曾流行这样的口号:“谁敢反对毛主席,就砸烂谁的狗头!打翻

    13、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该口号不能反映当时A.个人崇拜盛行 B.强调阶级斗争C.社会秩序混乱 D.执法公正严明27. 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A.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B.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C.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D.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28.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对以下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一

    14、项是A. 分别颁布于1912年、1949年、1954年B. 由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C. 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性质D. 标志着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过渡时期政治建设成就29. 据华商报消息,贵州省锦屏县平秋镇圭叶村,最近因一枚由本村村民发明刻制的“公章”而闻名全国。他们将刻有“平秋镇圭叶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字样的印章分为五瓣,分别由四名村民代表和一名党支部委员保管,村里的开销须经他们中至少三人同意后,才可将其合并起来盖章,盖了章的发票才可入账报销。对此现象理解正确的有做好农村民主理财,是保证村民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基

    15、础性工作此现象体现了分权制衡理念“五合章”能成功使用是民主理财小组认真负责行使自身监督权力的结果“五合章”现象违背了民主集中制原则A. B. C. D. 30. 建国初期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在政协会议上说:“我们的新制度,当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所谓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同时我们亦不同于苏联及东欧各国的政权治权合一的制度。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是理论与实际一致的一种制度。”这个“新制度”指的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31. 2

    16、005年12月24日汪道涵先生去世,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认为:“汪辜会谈签了四项协议,是两岸关系的最高峰。”新党主席郁慕明在哀悼电文中说:“九二会谈,虽成绝响,两岸新局,已然展开,先生之行,开两岸和平大门;先生之德,受全球华人景仰。”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A. “九二会谈”促成了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B. “九二会谈”达成了“一国两制”的共识C. “汪辜会谈”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D. “汪辜会谈”推动了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32. 2009年春天的伦敦,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金融峰会新闻中心的时间显示墙上,只悬挂着3个时钟,依次为“华盛顿时间”、“伦敦时间”和“北京时间”。“北京时间”

    17、开始于A.鸦片战争,中国被卷入现代化漩涡B.中华民国成立,近现代史上中华民族命运第一次转折C.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D.改革开放,中国人民从此富起来了33.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只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也就是真正革命的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共和国。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但是不可移易的必要的形式。”以下各项体现了这一主张的是A“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B苏维埃政权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4. 有人在回忆

    18、我国特区创建时说道:“反对特区的非议很多,有人还发来一本租界的由来的小册子,似乎办特区就会办成租界、殖民地。”对“租界”和“特区”的理解,错误的是A. 租界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外国干涉下的被迫开放 B. 特区是新中国主动开放的表现C. 两者的目的都是促进中国经济的繁荣与发展D. 两者的性质根本不同35. 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注意。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你认为这次会议应是 A 亚非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第26届联大 D朝核六方会谈36. 1972年,周恩来在欢迎尼克松

    19、访华的宴会上说:“我们希望,通过双方坦率地交换意见,弄清楚彼此之间的分歧,努力寻找共同点,使我们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对材料信息解读准确的是交换意见的基本原则是求同存异分歧主要指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共同点就是指双方如何处理台湾问题新的开始指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A. B. C. D. 37.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发表中美联合公报。华盛顿邮报评论说:“如果尼克松先生透露他要去月球,也许不会在公众中引起这样大的反响。这简直超出任何想象。”中美关系缓和的主要影响不包括A. 推动了中日关系的发展 B. 推动了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C. 遏止了苏联霸权主义行为 D. 发展了中

    20、国同西方国家的关系38. 国家主席胡锦涛2009年10月14日下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俄罗斯总理普京时说:“中方高度重视对俄关系,始终把发展中俄关系作为中国外交优先方向之一。”这主要是基于A. 苏联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 B. 履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C. 共同发挥上海合作组织主导作用 D. 中国的国家利益39. 一位学者认为:“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也就没有70年代末中国开始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蓬勃发展。”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中美关系正常化A. 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B. 标志着美国对中国封锁政策的彻底失败C. 掀起了西方国家与中国建

    21、交的热潮 D. 大大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40. 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政治旧秩序长期存在的根源是A.殖民主义的影响 B.第三世界的崛起 C.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联合国的无能为力41. 2006年6月,温家宝总理访问埃及时曾说,非洲人民对中国有“德”。我们中国人讲究“人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有“德”主要是指A. 援助中国的抗日战争 B. 支援中国的“一五”计划建设C. 与中国共同奉行不结盟政策 D. 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42. 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访问中国期间,特意去山东曲阜参观,并题词“温故创新”。这一题词的深刻寓意是A. 中日两国文化同根同源 B. 日本人民特别崇拜中华

    22、文化 C. 中国的儒家文化是维系中日关系的基础D. 反思历史,珍爱和平,促进两国关系的新发展 43. 某同学为研究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确定了主题并收集了相关材料。下列主题与材料对应正确的是A. 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整理万隆会议有关材料B. 中美正式建交收集中美联合公报文字稿C.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收集1993年江泽民出席西雅图会议有关材料 D. 中日建交收集中日联合声明有关材料44. 2007年8月,代号为“和平使命2007”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联合反恐军事演习在我国乌鲁木齐和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举行,这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参演国家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军事演习。关于上海合作组织,以下认识正

    23、确的有是由中国领导创立的全球性国际组织,于2001年在上海正式成立它的成立标志着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的诞生联合打击恐怖主义是该组织重要的目标之一 该组织各国合作目前仅限于军事、政治领域,尚未涉及经济等其他领域A. B. C. D. 45.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罗马法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C.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 D.罗马法主张消灭阶级压迫46. 陶片放逐法规定:把有损公民利益者的名字写在陶片上,如多数通过,该人就要被流放国外10年,

    24、但不得动其财产。反映的民主思想不包括A.主权在民 B.民主集中 C. 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D. 权力制衡47.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机构中,有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元老院等,而我国古代西周出现宗法制和分封制,这些机构和制度就其实质而言是A. 地域决定政治 B.是为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C. 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经济模式决定政治手段48. 什么是民主一书中指出:“公元前五、六世纪,雅典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公民大会,这个公民大会通常由5000到6000名成员组成,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只要得到简单的多数票, 就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法律制裁,决定任何内部问题。至于审判方面,则由一个市民组成的陪

    25、审团主持,罪名成立与否,由陪审团以多数票决定。”该材料不能说明的是A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关 B雅典民主的范围有较大的局限C公民大会不受任何法律的限制 D陪审法庭是雅典最高司法机关49.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十二铜表法。从上述材料中能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A十二铜表法是专门解决债务问题的法律条文B完全抛弃了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C蕴含着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思想 D无限制地放纵了贵族的专横50.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记述一名希腊人对波斯王薛西斯的讲话:“希腊人虽然是自由的,但他们并不是任何事情上都是自由的,他们受着法律的统

    26、治,他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的臣民对你的畏惧。”这段材料主要表明了A古希腊民主建立在法制基础上 B波斯人非常赞赏希腊的制度C波斯当时仍然实行君主专制 D古希腊是民主政体的发祥地51. “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使国家)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这个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52. 1896年帮助麦金利赢得大选的马克汉纳说:“要赢得选举,需要两个东西。第一个是金钱,第二个我就不记得了。”说明的实质问题是A. 民主政治纯粹是金钱政治 B.美国民主政治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C. 金钱是赢得大选

    27、的唯一条件 D.没有物质基础就没有民主政治53. 从政治经济结构来看,德意志帝国 (18711919年)呈现“经济巨人、政治跛子的半资本主义或者说是半专制主义的社会形态”。以下能支撑这一观点的史实不包括 A德意志工业化进程加快 B皇帝拥有主宰议会、创制法律等权力C德意志皇帝是国家的元首 D宰相对皇帝负责,而不是对议会负责54. 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西方近代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下列具有此类性质的文献和制度是秦汉郡县制 “十二铜表法” 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A B CD55. 杰斐逊曾这样写道:“我认为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这是保

    28、证长期并正直的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的公正对待,而不论他的社会地位、宗教信仰和政治信仰。”文中反映的观点是人民主权 三权分立 法治原则 天赋人权A. B. C. D.56. 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得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为A. 国家权力的重心决定性地自国王转至议会 B. 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C. 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近代法治社会的转变D.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57. 2009年1月20日中午12时许,美国总统

    29、奥巴马宣誓就任美国第44任总统,他的就职誓词提到“我郑重宣誓,我将忠实履行美国总统职责,尽己所能保存、保护和捍卫美国宪法”材料最能说明美国总统A. 执掌行政大权,兼武装部队总司令 B. 由国会选举产生,对参众两院负责C. 由人民选举产生,对联邦宪法负责 D. 维护宪法尊严,不允许有任何修订58. 2010年4月6日,英国首相布朗与内阁成员在伦敦唐宁街10号首相府门口宣布将于5月6日举行大选。下列关于英国大选的说法正确的是A 议会下院的解散是由英王决定的 B布朗是多数党的领袖,国家元首C内阁成员与布朗是共进退的 D布朗受到议会反对只能解散议会59. “要想当议员,就得有30个美元。这么说吧,我有

    30、一头驴,它值30个美元,那我就可以被选为议员了,一年后,我的驴死了,我这个议员就不能继续当下去了。请问,究竟谁是议员呢?-是我,还是驴?”富兰克林这番话说明他认为美国忽视了A白人的利益 B黑人的利益 C穷人的利益 D议员的利益60. 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推动了欧美代议制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下列各项中体现了这一进步趋势的是A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B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C美国联邦制共和体制的建立 D德意志帝国议会主权的确立第 卷(非选择题 共4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在答卷纸试卷密封线内规定的地方。2答卷时用兰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写在答卷纸上。二.本卷共2小题,其中第61题20分,第62题20分,共40分。 6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


    注意事项

    本文(河北省衡水中学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一调考试历史.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