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制度结构分明推荐》.docx

    • 资源ID:27880708       资源大小:19.88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制度结构分明推荐》.docx

    1、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制度结构分明推荐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制度(结构分明,推荐)第一篇: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制度(结构分明,推荐)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制度分类:个人日志烟台台海玛努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制度1目的为提高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相关因素的识别能力,有效控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确保其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以达到控制职业病危害风险的目的,特制定本制度。2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1)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职责、职业危害识别检测和整改处理,有因素定期监督检测。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和生产车间。3引用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

    2、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等法规标准。4职责1)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指导和管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和检测工作。2)协助部门为设备部、供应部、生产部及各个生产车间。5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方法1)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使用的物品(如原材料、辅料、中间品、半成品、成品等)的性质来识别有害成分。2)根据生产机器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成分进行识别。3)通过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来识别。4)查阅文献资料、类比同行业进行识别。6识别后的处理1)检查识别出的职业病危害项目及时向职业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申报,如未申报应及时申报或补充申报,并保留申报回执。2)发现有

    3、利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时,及时向公司主管领导汇,申请逐步替代现有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3)发现存在高毒物品目录里的毒物,或者经常发生职业病事故的高危险化学品(如正己烷、三氯乙烯等)时,检索有无低毒或无毒的替代品。若有,及时上报最高管理者,申请替代;若无,当及时上报最高管理者,申请通过工程控制(如改善工艺流程和加强防护设施)、行政控制(如减少接触时间)、加强个人防护等途径来预防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7检测项目的确定1)参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根据工作场所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检测项目。2)若工作场所中存在高毒物品目录所列出的项目,或工作场所中存在三氯乙烯、

    4、正己烷,应作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重点项目。3)检测项目经所委托的检测机构现场调查确认。8检测机构的确定应委托具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的机构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识别、风险评估及检测。9检测周期的确定1)按照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第二十六条要求,对高毒物品目录所列出的项目及三氯乙烯、正己烷,每半年至少检测一次。2)其它职业病危害因素,每年至少检测一次。3)对检测结果有不符合职业接触限值(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情况下,必须按卫生监督部门规定的期限进行整改,直至检测合格为止。10检测结果的记录、报告和公示1)安全管理机构应建立检测结果档案。2)每次检测结果应及时上报公司主管领导及所在地职

    5、业卫生行政管理部门。3)每次检测结果应及时公示,公示地点为检测点及人员较集中的公共场所(如食堂),公示内容包括检测地点、检测日期、检测项目、检测结果、职业接触限值、评价等。11检测费用列入安全措施职经费开支。12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和检测情况的检查,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整改。13附则1)本制度未尽事宜按国家和上级规定执行。2)本制度制如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3)本制度解释权归属企管部。4)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生效执行第二篇: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制度.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

    6、护劳动者健康及相关权益,规范公司各车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工作,特制定本制度。一、监测目的和要求(一)各单位监测工作由专人负责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二)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监测、评价工作由有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评价结果存入职业卫生档案,并向劳动者公布。(三)发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应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仍然到不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必须停止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治理后,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方可重新作业。(四)对从事监测工作的人员,严

    7、格按操作规程进行监测。二、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的预评价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执行“三同时”。三、组织开展对本单位各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确保监测正常运行,建立好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档案,并妥善保存。(一)检测布点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技术规范进行布点,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编制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点图(要求:工艺流程、设备名称、存在的职业病有害因素如:粉尘、噪声及毒物名称)。(二)检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的种类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粉尘、噪声及喷漆过程中散发的有害气体。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氨气等)。(

    8、三)监测周期日常检测,对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进行日常定期监测。1.粉尘,2次/月,粉尘分散度1次/半年,每年监测覆盖率100%。2.高温、噪声一次/半年,毒物一次/年,每年监测覆盖率100%。(四)监测结果的登记与报告四、公司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与评价,每年至少一次.每年的监测覆盖率100%.五、监测中发现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卫生标准时必须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青岛华润达汽车销售有限公司xx-10-10第三篇: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评价制度一、目的为提高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相关因素的识别能力,有效控制工作场所职

    9、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确保其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以达到控制职业病危害风险的目的,特制定本制度。二、引用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等法规标准。三、职责(一)安环部负责组织、指导和管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和检测工作;负责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开展检测工作,负责日常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监管。(二)各部门及各个生产车间协助xx(职业卫生管理部门)提供工艺等方面的支持和方便。(三)安环部负责联络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工作。四、检测机构的确定(一)日常检测由安环部委托具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的机构

    10、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识别、风险评估及检测。(二)职业病危害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由安环部委托具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的机构对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三)所委托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根据国家和省规定的审批权限选择甲级、乙级和丙级机构进行检测和评价。五、检测周期的确定(一)按照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第二十六条要求,对高毒物品目录所列出的毒物,至少每一个月对高毒作业场所进行一次职业中毒危害因素检测;每半年进行一次职业中毒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经检测高毒作业场所职业中毒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立即停止高毒

    11、作业,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二)其它职业病危害因素,每年检测一次。(三)对检测结果有不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情况下,必须按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期限进行整改,直至检测合格为止。(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1、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指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2、初次申请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或者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有效期届满申请换证的;3、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4、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应当落实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中提出的建议和措施,并将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结果及整改情况存入本单位职业卫生档

    12、案。七、检测结果的记录、报告、公示和存档(一)安环部自收到所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日常检测结果后5日内,将检测结果放入职业卫生检测档案并向劳动者进行公示,同时报彭泽县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二)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预评价报告和控制效果评价报告项目由管理部门履行“三同时”手续后,将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预评价报告和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交安环部一份。(三)安环部自收到所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日常检测结果后5日内,根据检测不同车间的结(包括与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的结果),复印后分别在各车间公示板上进行检测结果的公示,公示内容包括检测地点、检测日期、检测项目、检测结果、职业接触限值、评价等。(四)安环部将检测结果

    13、到各职业卫生档案中保存。八、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控制措施(一)每年年初由安环部做好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计经费的预算和计划,从经费上的保障。(二)在与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委托作业现场检测时,委托时应明确具体的检测车间、工种、职业有害因素种类等信息,保证检测项目的全面。并要进行现场调查确认。(三)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时间应在正常生产情况下进行。江西全鑫科技化工有限公司xx年5月28日第四篇: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制度(范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评价制度为了做好公司职业卫生检测工作,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有效预防职业危害,切实保障员工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

    14、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制度。一、公司职业健康安全部在公司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开展对本公司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检测和监督检测,设立环保卫生监测站,建立本公司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档案,并妥善保存;环保卫生监测站具体负责对公司生产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日常监测;监督检测由公司职业健康安全部每年委托具备法定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点的设定和检测周期的确定应符合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等规范要求,由公司职业健康安全部、检测人员和被检测单位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共同确定,所有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每年至少检测一次,高毒物质至少每季度检测三次。检

    15、测方法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三、检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主要包括作业场所空气中毒物氨、氯、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氮氧化物、二甲苯、硫化氢等毒物和粉尘、噪声、热辐射、电离辐射等危害因素。四、检测人员进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工作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毒面罩等相关防护用品,环保卫生监测站和委托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根据检测结果,比对国家有关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标准做出符合性判定和评价并出具监测报告,并根据检测周期向公司职业健康安全部报告,由职业健康安全部填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检测结果告知书,按月向受检测的各单位通报,并由受检测的单位将检测结果进行公示。五、公司各单位接到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检测

    16、结果告知书后,应立即组织对检测结果异常的作业场所进行整改。对跑、冒、滴、漏引起的现场物质超过规定标准的,必须采取有力的防护措施,责成专人处理,及时消除,杜绝事故的发生。对暂时不能整改或整改后不能达标的作业场所,所属单位应专题报告公司立项进行整改。六、在公司生产装置检修期间的密闭空间、受限空间、粉尘、焊接等作业场所,环保卫生监测站要按照作业证的要求及时进行分析检测。如遇生产不正常,公司各单位确定有必要临时增加检测项目,可向职业健康安全部提出申请并说明原因,由职业健康安全部安排临时检测任务。七、职业健康安全部环保卫生监测站应及时将作业场所或岗位职业危害因素测定结果报送职业卫生科,由其整理后存入公司

    17、职业卫生档案。八、对发现职业病危害因素有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职业健康安全部应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给有关单位,督促其采取相关的治理措施,如仍不达标的应通知立刻停产,治理达标后方能生产。九、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制定年度检测计划和检测经费预算,财务部门要保障检测经费的实施。十、本规定解释权归公司职业健康安全部。每年按公司hse流程对其合规性进行评估修订。十一、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有关职业卫生检测的其他规定按照国家现行的职业卫生法规、标准和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执行。第五篇:工作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工作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我矿主要从事煤炭生产,在生产作业过程中,会产生

    18、大量的煤尘,在此环境下,作业工人长期接触煤尘,会引起尘肺、煤肺等职业病。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相关权益,特制定工作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一、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本矿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生产性粉尘,其主要为采、掘工作面和运输设备转载点处产生的煤尘、岩尘等。二、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一)粉尘测定制度及要求1、粉尘测定工作必须按照矿山安全条例、煤矿安全规程gb574885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mt7984粉尘浓度和分散度测定方法等各项国家和煤炭企业的规定进行工作。2、测尘人员必须认真负责,按照规定,认真操作和填写测尘内容,准确无误地做好统计、计

    19、算工作,如实地将测尘结果上报有关单位和领导;有权监督井上、井下防尘措施的执行情况,对于违章作业者,有权及时制止,责令整改,或者上报有关部门研究处理。3、测尘人员应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和两年以上井下工龄,必须经专门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持证上岗工作,上岗后不准随意调动。(二)矿井对生产性粉尘进行监测,并遵守下列规定:1、总粉尘:(1)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井下每月测定2次,地面每月测定1次;(2)粉尘分散度,每6个月测定1次。2、呼吸性粉尘:(1)工班个体呼吸性粉尘检测,采、掘工作面每3个月测定1次,其他工作面或作业场所每6个月测定1次。每个采样工种分2个班次连续采样,1个班次内至少采集2个有效样品,先后采集的有效样品不得少于4个。(2)定点呼吸性粉尘检测每月测定1次。3、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每6个月测定1次;在变更工作面时也必须测定1次;各接尘作业场所每次测定的有效样品数不得少于3个。(三)对危害因素监测取得的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对超标的危害因素,提出改进及预防措施。红旗公司一矿xx年5月1日 内容仅供参考


    注意事项

    本文(《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制度结构分明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