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全国版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第3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学案新人教版选修.docx

    • 资源ID:28003135       资源大小:80.11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全国版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第3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学案新人教版选修.docx

    1、全国版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第3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学案新人教版选修教学课件第3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目标导航1.了解列宁早期的革命活动,认识他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丰富政党建设的经验所做出的突出贡献。2.简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认识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3.概括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认识他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做出的重要贡献。一、年轻的反叛者1革命理想的确立(1)原因:受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对哥哥革命悲剧的反思。(2)主张:依靠人民群众,从根本上推翻旧制度,建立平等的新社会。2早期革命活动(

    2、1)参加反对沙皇专制政府的学生运动。(2)1893年在圣彼得堡参加马克思主义小组,发动工人罢工。(3)1895年会晤俄国劳动解放社的领导人普列汉诺夫。思维点拨俄国劳动解放社是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团体,致力于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为社会民主主义奠定了基础,对俄国革命的发展发挥了重大推动作用。二、建党活动1准备工作(1)组织工作:创建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2)理论准备:创办火星报宣传革命理论。2建立布尔什维克党(1)标志:1903年夏,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召开。(2)内容:大会通过了“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纲领”。(3)结果:布尔什维克党建立,列宁主义诞生。三、领导十月革命1理论指导(1

    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策略;提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首先获得胜利。(2)二月革命后:发表四月提纲,指出俄国革命必须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并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3)七月事件后:写作国家与革命,系统论述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指导武装起义。2实践指导(1)敦促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立即组织武装起义。(2)10月下旬,领导了伟大的十月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历史认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爆发有其历史必然性。首先,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最薄弱的环节,是各种矛盾集中的焦点,俄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又激化了各

    4、种矛盾。其次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易错提醒1905年俄国革命和1917年二月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四、巩固新生政权1外交上:领导俄国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了一战。2经济上:提出布尔什维克党的工作重心应由军事斗争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3政治上:1918年3月,将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1918年春,苏维埃政权在俄国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4军事上:领导苏俄人民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的斗争中去。到1920年底,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思维点拨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意义:减轻了来自同盟国集团的压力,为苏俄

    5、赢得恢复和发展的关键时间,巩固了新生政权。归纳总结苏俄国内战争是在苏俄力图摆脱帝国主义战争、准备进行国内和平建设的背景下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名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背景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大规模国内战争基本结束,苏维埃经济和社会秩序面临危机措施农业余粮征集制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工业全部企业收归国有实行租让制、租赁制等方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商业贸易国有化开放市场,允许自由贸易分配实物配给制废除实物配给制意义对争取战争的胜利起了很大作用恢复了俄国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6、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打下基础2.其他探索(1)提出了“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的著名公式。(2)提出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一系列重要原则。(3)对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改善国家机关工作作风、反对官僚主义等问题都有论述。3对列宁的评价(1)是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国际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2)领导十月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俄国、为世界人民开创了一条走向社会主义的新路。思维点拨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由“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因素组合而成的特殊体制,具有必要性、军事性(强制性)、过渡性的特点。2新经济政策的“新”主要是重视商品经济、开放市场、自由贸易和货币流通。史论要旨列宁的国家现

    7、代化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重大贡献之一,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第一次论证了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重要意义和基本途径,对以后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价值。知识图示主题一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史料一在1915年8月列宁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也可以取得胜利。1915年9月,他在反战的会议上主张应把帝国主义战争转化为阶级战争,呼吁工人阶级借机发动内战夺取政权。史料二 图一四月提纲书影图二1917年4月列宁在 一次群众集会上发表演说(1)史料一中的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取得胜利的理论。主张无产阶级应把帝国主义战争转

    8、化为国内阶级战争,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2)史料二中的图一是四月提纲,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图二说明列宁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号召者和直接领导者。(1)依据史料一,分析列宁提出了什么革命理论?如何取得这种革命的胜利?(2)图一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图二说明列宁在十月革命过程中起到怎样的作用?答案(1)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方法:无产阶级发动内战,将帝国主义战争转化为阶级战争。(2)内容:革命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一切政权归苏维埃。作用:为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并成为俄国十月革命的号召者、决策者和直接领导者。列宁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

    9、的继承和发展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帝国主义理论:指出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2)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首先在一国或几国内取得胜利,并提到了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3)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提出了新经济政策,找到了在落后国家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道路。(4)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列宁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指出无产阶级专政是其精髓,其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5)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理论

    10、:指出无产阶级政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的领导者。(6)民族殖民地问题理论:指出殖民地问题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问题的组成部分。只有国际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才能推翻帝国主义。认为被压迫民族可以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主题二列宁的贡献及评价史料一1921年底,列宁说:“粮食税减轻了全体农民的负担,这是用不着证明的。问题不在于拿农民多少粮食,而是在于实行粮食税以后,农民觉得心里更有数了,经营的兴趣也提高了,实行了粮食税,勤劳的农民在提高生产力方面是大有可为的。”列宁全集史料二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来组织大生产,目的是加速生产力的发展,更有效地同小资产

    11、阶级作斗争。除了国家资本主义以外,还出现了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有利于工农业的恢复和发展,沟通城乡经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消费品的需求。新编苏联史(1)史料一中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中的粮食税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2)史料二中的认为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认为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目的是加速生产力的发展,其实质是恢复国民经济以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1)根据史料一,当时苏俄实行什么政策?该政策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实施的?(2)根据史料二,说明国家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并解释当时苏俄实行这种政策是否改变了社会性质。答案(1)新经济政策。在面临严重的经济困

    12、难、政治危机的情况下为发展经济、巩固政权而实施的。(2)国家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是租让制和租借制。这种政策不会改变社会主义的性质,因为国家掌握经济命脉,其目的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从而恢复农业,恢复整个国民经济,以便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使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列宁的贡献及评价(1)贡献革命方面:列宁是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创建了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革命路线;领导了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粉碎了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巩固了新生政权。建设方面:十月革命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政权及

    13、时调整政策,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探索出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进一步巩固了苏俄社会主义政权。(2)评价伟大的思想家: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恩格斯“多国胜利论”的基础上,结合俄国实际,提出了“一国胜利论”,创立列宁主义。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历史新纪元;巩固政权,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世界人民指明新方向。1列宁指出:“无产阶级的自发斗争如果没有坚强革命家的组织领导,便不能成为无产阶级的真正阶级斗争。”对这句话最准确的理解是()A无产阶级要想取得胜利必须有革命家的领导

    14、B无产阶级的自发斗争必须有革命团体的领导才能走上正确的道路C无产阶级必须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才能进行自发斗争D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进行“真正阶级斗争”的重要前提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强调的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作用,故D项符合题意。2“布尔什维主义和布尔什维克党的产生,标志着与西欧社会民主党根本不同的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出现。”这里的“新型”是指()A组织严密、纪律严明B以暴力革命为手段C以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为目标D以列宁为首的坚强领导答案C解析西欧社会民主党代表资产阶级利益,而布尔什维克党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并且在党纲中明确提出实行无产阶级专政。3下列关于列宁主义的说法,正确的是()是帝国

    15、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一大”上诞生布尔什维主义的出现标志着其诞生 是布尔什维克集体智慧的结晶A BC D答案C解析解题时依托列举项再现“列宁主义诞生”的相关史实进行分析,因列宁主义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上诞生,故排除含的选项。4(2017长沙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人类社会主义思想源远流长,但只是在列宁的领导下,才成功地使之首次转变为一种社会制度。作为社会制度存在的社会主义从两个方面影响了人类历史:一是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一些民族的历史进程,使它们沿着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前进;二是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对社会主义的观察角度,由分析判断一种理论体系的逻辑性转变为

    16、考察一种社会实践的优越性。列宁主义所完成的这种推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余金成社会主义的东方实践(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概括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列宁有哪些伟大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答案(1)理论上:没有照搬社会主义的经典理论;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是认识社会主义的标准。实践上:指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率先取得胜利,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当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的危机消除后,苏俄企图利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却引发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列宁果断实行了新经济政策,成功探索出一条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向社

    17、会主义过渡的道路。(2)品质:坚定的革命信念和革命意志;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勤奋学习和工作,为崇高事业而鞠躬尽瘁。解析第(1)问理论上,结合“从根本上改变了一些民族的历史进程,使它们沿着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前进”和所学知识分析,实践上,结合“由分析判断一种理论体系的逻辑性转变为考察一种社会实践的优越性。列宁主义所完成的这种推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所学知识分析。第(2)问从作为无产阶级导师,列宁有着坚定的革命信念和革命意志,他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共产主义道路指明方向等方面综合分析作答。基础达标11950年,苏联政府发行邮票

    18、,纪念列宁创办火星报50周年(如图)。列宁当时创办该报主要目的是()A为成立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做好准备B为建立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作准备C为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俄国作准备D为发动十月革命作舆论方面的准备答案B解析列宁认为,要在俄国建立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必须从思想建党着手,他把创办政治报纸作为建党的第一步。故选B项。2列宁17岁时因参加学生运动而被捕,警官问他:“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造反?年轻人,要知道在你面前是一堵墙,你不是在用脑袋往墙上撞吗?”列宁藐视的回答:“是的,一堵墙,不过已经腐朽了,一推就倒,我们可以从上面跨越过去。”文中的“一堵墙”被推倒是在()A列宁被流放西伯利亚期间B二月革

    19、命中C七月事件中D十月革命中答案B解析本题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一堵墙,不过已经腐朽了,一推就倒”,可知要推翻的是腐朽的沙皇统治,推翻了沙皇封建统治的是二月革命。3(2018株洲高二检测)下列对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B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一条新的道路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D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答案C解析本题要求回答不正确选项,A、B、D为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意义,故这三项不符合题意;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指的是巴黎公社,符合题意要求,故本题选C。4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有人对列宁说:“我们过去认为可以一举消灭商品经济,

    20、走向社会主义,但实际情况表明,必须发展商品经济。”此后列宁领导苏维埃政权()A采取余粮收集制 B建立战时经济体制C实施新经济政策 D颁布新的土地法令答案C解析列宁领导苏维埃政权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政策上的调整表现为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前者取消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后者实行自由贸易和商品交换。结合题干判断,C项正确。51921年列宁在粮食税中说:“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但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列宁意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B继续推行“战

    21、时共产主义政策”可以将国家从经济灾难中拯救出来C“功劳”是指该政策巩固苏俄政权,促进了经济发展D列宁已经用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可知,列宁认为在苏俄长期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不可行,故A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终给苏俄经济带来较大危害,故B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了苏俄政权,但并未促进经济发展,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无法推断此时列宁用新经济政策取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D项错误。6在1922年3月的“十一大”上,列宁把对新经济政策的强调重点放到了从政治上把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方面,

    22、认为新经济政策“是两个不共戴天的敌对阶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又一斗争形式”。其实质含义是()A准备放弃新经济政策B新经济政策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C重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以阶级斗争作为经济抗争的手段答案B解析从“认为新经济政策是两个不共戴天的敌对阶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又一斗争形式”,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利用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市场经济带动经济发展,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故B项正确。能力提升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4月16日,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并发表了他那著名的四月提纲,提出了立即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要求。从即将发生的事情来看,列宁的

    23、要求似乎是合乎自然、合乎逻辑的。但实际上,这些要求在苏维埃内部的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中,甚至一些布尔什维克中,都引起了许多争议。尤其引起争论的是“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要求。这在当时似乎是十分荒谬和不负责任的。然而,时间证明列宁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就越得人心。那些在4月份似乎还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之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到1917年年底时,许多人都在准备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而战斗,以便摆脱临时政府,因为临时政府阻碍了人们获得极为向往的和平和土地。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说明列宁的主张被认为“似乎是十分荒谬”的原因。

    24、(2)根据材料,说明列宁提出的主张“半年之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的原因。答案(1)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对内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对外面临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上的严峻形势。在这种内政不统一、外部战争继续的情况下,列宁提出的“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主张似乎是荒谬的,但实质是列宁根据临时政府只要继续参加一战,就会激起人民群众反对而提出的正确主张。(2)临时政府不能解决人们向往的和平和土地,只有“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所以,实践证明了列宁的主张是合理的。解析第(1)问考查十月革命的背景,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可结合十月革命的结果来回答。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20年底

    25、,列宁接见来访的农民时,针对当时苏俄实行的经济政策,一位农民说:“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列宁亲自记录了他们的意见,坚定地说:“这种政策我们一定会改变!”材料二我们说俄国共产主义的“最初步骤”把小农组织成各种合作社这一从小商品农业过渡到共产主义农业的办法,也刚刚开始实行。由国家组织产品分配来代替私营商业这件事,即由国家收购粮食供应城市、收购工业品供应农村这件事也是这样。农民经济仍然是小商品生产。这是一个非常广泛和极其深厚的资本主义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资本主义得以保留和复活起来,而且同共产主义进行极其残酷的斗争。这个斗争的形式,就是以投机倒把来反对国家收购粮食(以及其他农产品)。概括地说,就是反对由国家分配农产品。列宁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结合史实,根据材料指出列宁对农村经济政策的设想,针对农民的不满,列宁又是怎么解决的?其政治影响是什么?答案设想: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农业。解决:1921年推行新经济政策,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政治影响: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


    注意事项

    本文(全国版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第3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学案新人教版选修.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