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语言文字运用4教案.docx

    • 资源ID:28073043       资源大小:27.58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语言文字运用4教案.docx

    1、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语言文字运用4教案2019-2020年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语言文字运用4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教学,让学生了解高考试卷中对图表转换题目的考查样式或种类。2.通过本节教学,让学生掌握图表转换题目的一般答题规律和技巧。3.通过李节教学,让学生能够将图表转换题目的答题技巧和方法运用于高考考场实际中。教学重点:1.通过本节教学,让学生掌握图表转换题目的一般答题规律和技巧。2.如何将图表中的内容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教学难点:1.如何将图表中的内容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2.如何将此类题目的解答方法或技巧运用于高考实际中。教学方式:趣味教学法演绎归纳法。方法技巧与实题结合法。课

    2、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为什么我们在读书看报中对一些非文字的统计、指标等不甚明了,关键是我们缺乏将图表转换成语言文字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实用类文件都是以文字表述的形式呈现的,与之相反,有很多文件是以图表的形式展现出来的。在高考实际中,将图表转化成语言表达的考查方式正是对我们这个方面知识的检测。如果我们不仔细审读图表,就无法真正地理解图表中所表现出来的所有信息。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高考实际中正确地将图表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呢。下面我们就此展开解读。二、图表转换的解读。所谓图表转换是指把图表内容转化成文字表述。这是一种较新的题型。图文题要求考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

    3、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性信息,或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图文解答题就是要求考生具备对图表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将图表中包含的信息用适当的语言表述出来,说到底仍是在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综合能力。考试说明对本考点虽然暂时还没有具体要求,但新课程标准却早已对图表知识作了相应的要求,即“能理解并解释图表提供的信息”,可传达图表所蕴涵的信息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实际上近三年高考都涉及到这一内容的考查,因此,也应该列入语文备考的范围之内。图表转换属语言运用类中的“表达应用”类题目。能力层级为E级。一般地,高考赋分为4分。三、真题揣摩。展示PPT中的xx年高考真题,走进高考试卷,认真揣摩图表转换的一般的

    4、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四、图表转换规律谈。展示PPT中的“方法指津”。(略)五、质疑探究。鼓励学生提出老师没有讲到的内容,予以完善。六、考点小结。见PPT。七、巩固练习,加深印象。见“跟踪训练”中的题目及有关解析。2019-2020年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语言表达连贯、得体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基本要求。2掌握使“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方法。3掌握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试题的题型及解题思路。教学过程真题体验 1.(xx年高考辽宁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过去的儿童教育是注入式教育,只要把种种的死知识、死教训装入他头脑中,就以

    5、为满足。 , , , ; 。 。儿童自由的读物,实在极少。我们出版这个儿童世界的宗旨就在一弥补这个缺憾。 教师教一课,他们就读一课 刻板庄严的教科书,就是儿童的唯一读物 我们虽知道之前的不对 然而小学校里的教育仍旧不能十分吸引儿童的兴趣 而且各种教育,仍旧是被动的,不是自动的 也想尽办法去启发儿童的兴趣 A. B. C. D.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解答语言表达连贯要注意语段角度的一致性。这里的“角度”是指叙述的角度。不论是长是短的一段话,都有一个叙述的角度。只有保持叙述角度的一致,语句之间才能连贯。随意变化叙述角度,就会使文字不通顺。 中“之前的不对”紧承起句,紧承句分析,是教育弊端

    6、的两面,分别与相对应,也与下句的“自由的”密切相连。【答案】B2.(xx年全国新课标卷)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超过20个字。(6分)材料:司马迁史记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晋代王嘉在拾遗记中说:“神农采峻岭之铜,以为器。”如果这些史料可靠,则我们祖先大约在5000年前就开始使用铜器了。但是,考古学家一直没有发掘到可以确证是夏代之前的铜器。因此,这些记载还只能视为传说。早在传说中的远古时期,_,铸造铜器了。从传世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在夏代之前就已进入铜器时代,但是,_。上个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

    7、者在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带发掘出了不少青铜器。经鉴定,这批青铜器的制作年代距离现在3500多年,这个时间大概是夏晚期。它们出土的地点正好是古书中所说的夏代开采铜矿之地,因此,可以确信,_。【答案】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采掘铜矿这却一直没有得到考古发掘的证实我国至迟在夏晚期就已经开始使用铜器了3.(xx年高考重庆卷)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在画横线处补出得体的话语。小张和小李住在不同宿舍楼,相约次日天一亮就到操场回合,一起练球。小李睡过了头,迟到了好一会儿。 小张含蓄的批评说:是不是_?(2分) 小李幽默的回应说:不是_,是_。(2分)答案:你闹钟电池没电了 闹钟电池没电了,是我没电了4.(xx年高考广东卷)以

    8、下是一家公司发布的招聘信息,请将这一信息改写成正式的招聘启事(以“本公司”开头),要求内容准确、层次清晰、表达得体。不超过75个字(含标点符号,电话号码占两格)。帅哥靓女,你大学本科毕业不?办公室软件使用熟练不?英语交流顺溜不?有没有驾照?会不会粤语?快来看哦,我这儿找人啦!这是个中日韩三国合资公司,马上要在“xx亚运会”举办的地方广州开业咯。现需要行政秘书3名。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哦!要是有意,可以电话168168,8月31日面试,海心大厦908,不见不散哦。【答案】本公司为广州一家中日韩合资企业,现拟聘行政秘书3名。要求本科毕业、熟练使用办公软件、有驾照、会英语粤语。电话168168,8月3

    9、1日海心大厦908面试。考点涵析一表达连贯 所谓“连贯”,是指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这类题型有两种排列句序和复位填充。主要是考查检测学生的思维条理性、语言连贯性、语言组合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是最近十年来考查的重点,并且题目形式年年有创新,特别是连贯,考得比较多,着重考查内部结构的一致,逻辑的有机联系,上下语言环境的协调等。二表达得体得体是运用语言的一项重要要求。语言的运用受“语境”的制约。“语境”有“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内部语境”主要指文章的上下文,如文体、句式、语言间的搭配和使用习惯等。“外部语境”

    10、指言语交际时的各种情境条件,如说话的目的,说话的场合,需要表达的方式,发话者的身份、职业、处境,受话者的年龄、性别、经历、思想性格、爱好、文化水平、心理需求、职业处境等。应考链接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属于语言的表达应用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高考着重加强对语言文字规范掌握及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结合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发现,有如下特点:1.从题型看,主要是主观题。2综合程度越来越高,单纯地考查某一点知识的情况已经很少见了,可以说,只要涉及到语言表达,那么,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基本要求就都存在,所以复习时应予以足够的重视。3突出语言运用的实践性。高考语言

    11、表达题的考查,应用性、生活性越来越强。比如公益广告词、节目主持开场自(或串联词)、欢迎辞、活动主题词等,我们要有一种新语言观,即生活处处有语文。这样,我们才能在备考时注意题型变化的动态,准确应对。典型例题1. (xx年高考安徽卷)请根据上下文,在下面文字的画线处补写出相应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2字。 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是可游、可居、可望。其中, 。一切美术都是“望”、都是欣赏。不但“游”可以发生“望”的作用, ,也同样要“望”。一切亭台楼阁、都是为了“望”,都是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在园林建筑艺术中, ,有了窗子,内外就能发生交流。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

    12、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望出去, ,于是引发人们不同的联想。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丰富了。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人从一个小房间“望”到千秋之雪、万晨之船,以小见大,从而获得了 。答案:“望”最重要。即便是“居”, 窗子起着“望”的重要作用。(窗子也很重要。窗子必不可少)景色都不(尽)相同。丰富的审美感受。2.(xx年高考山东卷)以下是小张在收到郑先生著作后回信的正文,其中有使用不得体的词语,请找出四处并修改。 您寄奉的大作已收到。过目后,深感对我的论文写作有些许帮助,定当惠存。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他日光临贵府,当面致谢。【答案】“寄奉”改为“

    13、惠赐”“过目”改为“拜读”“些许”改为“莫大”“惠存”改为“珍藏”“光临”改为“前往”。(答对四处即给满分)技法点拨连 贯 连贯是从语言的组合衔接上对语言运用提出的要求。一篇之中,先说哪一段,后说哪一段;一段之中,先说哪一句,后说哪一句,都要作通盘考虑,合理安排,尽可能使文章前后贯通,语意畅达,一气呵成。要使文章语言连贯,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保持统一的话题 叙述一件事情,或者说明一个道理,要保持话题的前后统一。每个句子要围绕统一的话题,使句子的话题与段的话题一致;每个段要围绕统一的话题,使段的话题与全文的话题一致。话题前后统一,是保持语言连贯的首要条件。话题往往就是主语,在连续表述中,最

    14、好不要轻易改变主语。二、表述角度要一致 说话也好,写作也好,说明一个意思,描述一个对象,总要有一个表述的角度,包括时间角度、空间角度、人称角度等。一个复句或意思联系紧密的几个句子,表述的角度应该前后一致。角度一致,语言才能连贯。三、思路要连续不断 思路就是作者思想所走的路,这条思想的路应该是连续不断的,反映在语言上,就是句子的顺序、段的顺序安排要合理。事物之间都有一定的顺序,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程序顺序、事理顺序等。按照这些顺序合理地安排文章,语言才能连贯。一般说来,记叙文多以时间或空间为顺序,说明文多以空间或程序为顺序,议论文以事理为顺序。句的安排、段的安排都应该考虑这些相关的顺序。四、

    15、语言衔接要紧密 注意语言形式上的衔接与呼应,也是保持话语连贯的一个重要条件。要使语言前后衔接紧密,可以采用下列一些方法。 1恰当使用关联词语。关联词语可以连接复句中的分句,表示分句间的关系,也可以连接句子或段落。恰当使用关联词语,可以使语言连接紧密,语意表达连贯。2.巧妙使用意思有联系的词语或句子。所谓意思有联系的词语或句子,包括序数词、表示时间或空间的一组词、表比较的词、同一词语、同义词语、代词、同义句子等。恰当使用这类词语或句子,可以使语言前后贯通,语意自然顺畅。3适当使用过渡性语句或段落。从一个意思转到另一个意思,一个事件转到另一个事件,一个场面转到另一个场面,等等,需要适当使用一些过渡

    16、性的语句或段落,以避免文章生涩、不流畅。五、注意语言的节奏和声调。 语句节奏和声调的巧妙组合,常常能使语句更加连贯紧凑。得 体 一、适合上下文;词语使用准确,句式选用恰当 1正确使用谦敬词语 好些汉语词汇都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如果把握不好,就会闹出笑话。尊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对方,而谦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呼己方。 有人把谦敬词语归纳为“家大合小令外人”一句话,即: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则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称别人家中的人,则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除“家”“舍”“令”外,

    17、谦词还有“小”(如小女,称自己的女儿)、“拙”(如拙见,称自己的见解)、“鄙”(如鄙见,称自己的意见)、“寒”(如寒舍,称自己的家)、“愚”(如愚见,称自己的意见)等等。 常见的敬词有“贵”(如贵庚,称别人年龄)、“大”(如大作,称对方作品)、“高”(如高见,称对方见解)、“贤”(如贤弟,称比自己小的男子)、“尊”(如尊姓,问对方的姓)、“光”(如光临,称别人的到来)、“拜”(如拜托,托人办事)、“赐”(如赐教,请求别人给予指教)、“雅”(如雅正,表示请对方指正)、“惠”(如惠顾,称对方到自己这里来)、“鼎”(鼎力,对对方的帮助表示感谢)等等。只要掌握了这些谦敬词语的含义及使用对象,高考中这类

    18、试题就会迎刃而解。 2恰当地选用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 恰当地选用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能准确严密地表达对事物的感情态度。 要注意的是,襄义词和贬义词的褒贬感情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特定语境中,也就是运用“反语”的修辞方法时,褒义可变成贬义,贬义可变成褒义,用这种说反语的方法起到讽刺作用。二、明确目的,有的放矢 说话也好,写作也好,都带有一定的目的,或叙述事件,或说明事理,或描述现象,或抒发感情,等等。因此,在说话或写作之前,先要明确目的。语言的表达要适合表达目的的要求,是说语言的表达应有明确的目的性,目的决定了语言得体的尺度,决定了语言表达的方式。三、看准对象,讲究分寸 语言交际总是双向的,

    19、既有说或写的一方,也有听或读的一方。因此,说写者就不能一厢情愿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要从对象的年龄、职业、思想、性格等不同特点出发,说恰当的话,即所谓“对什么人说什么话”。四、适应场合,巧妙用语 场合,即交际环境,包括时间、地点、话题,有关对象身份、职业、地位、教养、性格,以及对象之间(还有听读者与说写者之间)的关系等内容。如果不注意交际的场合、对象、气氛等信口开河,往往达不到交际目的,甚至招致不良后果。反之,根据具体的场合、对象而选择的理智的、充满内涵和智慧的语言,往往能收到预期的良好效果。场合,既指一定的时间、地点构成的总体氛围,也指交际当时的自然情景和社会情景。所谓“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20、所谓因境设辞”,指的就是要适应不同的场合,说话用语巧妙自然。 场合有种种不同,或悲痛,或欢乐;或正式,或随意;或紧张繁忙,或轻松愉快,等等。不同的场合,对语言运用有不同的要求。一般说来,在悲痛的场合,应该严肃、庄重,不能尽说些无关痛痒的笑话;在欢乐的场合,应该轻松、愉快,不能尽唠叨自己的苦恼、不满,如此等等。这是交际的总体氛围对说话内容的制约。五、把握语体,用语准确 语体,是适应特定的语言环境而形成的不同的语文体式。分别起来,有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两种。口头语体包括一般谈话语体和演讲语体;书面语体又有几种主要的变体,如公文事务语体、文艺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等。不同的语体,往往运用不同的语言材

    21、料,适应各自不同的语境和交际需要,形成各自不同的语言特点。比如文言词语典雅、简洁、庄重,在比较郑重的书面语体如公文事务语体中经常使用;方言词语、俚词俗语等,简明、通俗。易懂,在口头语体或书面语体的文艺语体中经常使用。又如科技语体、政论语体常常使用长句、常式句、完全句等,而口头语体、文艺语体则常常使用短句、变式句、省略句等。如果在口语性较强的文章里硬要使用一些书面语就会影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六、要学会面陈和转述 当面陈述和请人转述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要恰当运用。面陈,要根据双方的关系,把陈述的内容讲清就行,这种表达方式简单一些。 请人代转,涉及第三人,不仅叙述角度变了,时间、地点、称代等因素也

    22、变了。这种表达方式复杂一些,必须考虑变化了的各因素的恰当表述。巩固与提高1.(xx年湖南卷)下面是某校校庆前夕,四位校友发给联络办老师的短信,其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获悉母校华诞,甚喜,届时定拨冗出席庆典,特此通知。B因事务繁忙,恐难以按时光临母校参与庆典,深表歉意。C虽身体欠安,但一定准时前往母校列席庆典,谨此奉告。D因航班取消,故不能及时赶到母校参加庆典,敬请谅解。解析:本题考语言表达得体,并结合手机短信,属于旧题新考,与07年同。根据语体,排除A、C,此处不宜用“通知”或“奉告”;比较B、D,“事务繁忙”只是不想来的一种托辞,“航班取消”是想来而无法来的实情,所以选D。答案: D2.(

    23、xx年湖北卷)从今年5月1日起,我国在室内公共场所实行全面禁烟,请你为校园内的“禁烟提示牌”编写一条温馨提示语。要求:符合场景:语言表达简明、生动、得体:不超过20字。解析:注意审题,内容要符合要求,句式简单,语言简洁,有警示作用。关键话题是“公共场所实行全面禁烟”,场景是“禁烟提示牌”编写一条温馨提示语,拟写时一定要体现这两点。答案:让校园永远明朗清净,让心灵不受烟雾缭绕书香何需烟草香。3.(xx年辽宁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循环经济是对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它_,_, _ ,_ ,_ , _ ,有助于构建资源节约

    24、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突破口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促进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少的废物排放和最小的环境代价通过建立“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和“生产一消费再循环”的模式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举措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本题考查语言连贯,C 建立模式 -利用 保护-是手段措施 ;结果是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少的废物排放和最小的环境代价-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最后是评价突破口-“也是”重要举措,完全是逻辑顺序答案:C4.(xx年安徽卷)暑假里,几名高中学生相约去拜访班主任李老师,宛风给老师打电话预约,请你不写出以下电话内容的空

    25、缺部分。要求:符合语境,简明得体。(5分)宛风: 李老师:噢,宛风啊。宛风: 李老师:好啊!欢迎欢迎!宛风: 李老师:那就今天下午3点到我办公室吧。宛风: 李老师:好的,再见。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简明得体,一定要做到“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得体),还要注意不罗嗦(简),让听话人明白(明)。本题材料是电话预约,在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等方面有严格的要求。补写内容要简洁明了,要与“李老师”的回答相吻合,话语要符合学生的身份,谦恭得体,比如开头要有问候语,通话完毕要说 “再见”,称呼老师要用“您”,表达见面之意要用“拜访”等。答案:李老师,你好,我是宛风老师,我和几个同学想去拜访你,你看行吗?老师,你什么时候有时间,我们到哪儿见你呢?好的,我们一定准时拜访你。老师再见!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语言文字运用4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