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平台先导项目总体技术方案.docx

    • 资源ID:28102361       资源大小:216.93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平台先导项目总体技术方案.docx

    1、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平台先导项目总体技术方案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平台先导项目总体技术方案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第一章 项目概述 11 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 112承办单位113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114 编制依据 12 项目概况第二章 总体方案 21总体目标 22 互联互通平台框架 221总体框架 222基础网络架构 23 内容集成分发和融合服务平台先导项目 231服务能力 232平台架构 24 广电云平台先导项目 241建设目标 242建设内容 243体系架构 244网络组织 25IDC机房基础配套设施先导项目 26IP交换和内容分发网(传输系统)先导项目, 261建设需求

    2、262建设内容 27IP交换和内容分发网(数据网络系统)先导项目 271建设需求 272建设目标 273建设内容 274网络拓扑 28IP交换和内容分发网(互联网接入应用系统)先导项目 281建设目标 282多媒体通讯系统 283CDN与内容调度系统 284流量采集分析系统 285DNS域名解析系统第一章项目概述11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 全国有线电视网互联互通网平台先导项目技术方案。112承办单位 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公司”)113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1)国网公司的定位2010年1月国务院发布推进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方案要求“加快培育市场主体,组建国家级有线电视网

    3、络公司,初步形成竞争的产业格局”,为此总局组织制定了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平台总体技术方案,并于201 1年通过论证后作为国家级公司组织方案组成部分上报国务院。根据国务院关于组建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有关问题的批复,国网公司从事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基于全国有线电视网络开展三网融合业务(包括互联网视听节目传输服务、固定网的基础电信业务和增值电信业务),推进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是国家赋予国网公司的职责。(2)国家和行业发展背景 2013年8月国家发布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国发201331号),指出要“将宽带网络作为国家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综合利用有线、无线技术推动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

    4、联网融合发展,加快构建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要求,并分别提出到2015年“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平台覆盖有线电视网络用户比例达到80”和到2020年“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平台覆盖有线电视网络用户比例超过95”的两个阶段目标。 继三网融合总体方案发布以后,2013年8月国家发布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指导意见(国发201332号),进一步加大推进三网融合力度,明确了“加快电信和广电业务双向进入,在试点基础上于2013年下半年逐步向全国推广”的指导思想。在此背景下工信部等八部委在实施宽带中国2013专项行动意见当中明确提出了2013年目标:即新增FTTH(光

    5、纤入户)覆盖家庭超过3500万户,新增3G基站l 8万个,新增WLAN接入点130万个,新增固定宽带接入用户超过2500万户,新增3G用户1亿户,新增通宽带的行政村18万个,使用4M以上及宽带接入用户超过70等。据2月21日人民邮电报报道,在各项利好政策的推动下全国新增光纤到户覆盖家庭超过6000万户,累计超过155亿户。2013年12月工信部向三大电信运营商发放TD-LTE牌照,并取消了对中国移动固网业务的经营限制,形成了三大运营商“全网络、全牌照、全业务”的经营格局,各电信运营商积极推动4G建设,全力打造“有线无线无缝融合、2G3G4GWiFi多网协同”的下一代宽带基础设施。为应对三网融合

    6、后的市场竞争压力,各省广电网络对开展互联互通工作提出了迫切需求。(3)与136工程的关系 按照国网公司的定位,为满足当前各省网络公司的现实迫切需求,依据总局组织制定的全国有线电视网互联互通平台总体方案框架,拟先行建设方案中一个中心、三个系统:内容分发交换中心、内容管理系统、运营支撑系统和骨干传输交换系统;并增加了内容分发交换中心和骨干传输交换系统对开展互联网业务和通信业务的支撑能力,同时将内容管理系统调整为按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要求提供监管接口。作为136工程和国网公司的先导项目,为便于项目实施,将建设内容分为以下三部分:1)内容集成分发和融合服务平台;2)广电云平台:含广电云和IDC机房基础配

    7、套设施;3)IP交换和内容分发网系统:含传输系统、数据网络系统和互联网接入应用系统。内容集成分发和融合服务平台、广电云平台实现内容分发交换中心、内容管理系统、运营支撑系统的功能,口交换和内容分发网系统具备骨干传输交换系统对各类业务的支撑能力。本方案与136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本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集成分发和融合服务平台、广电云平台、IDC机房基础配套设施、IP交换和内容分发网(包含传输系统、数据网络和互联网接入应用系统等)。 本项目建成后,可支撑全国200多套高清节目交换(H264或AVS+编码格式TS流8Mbps带宽)、1000万B2C用户的多终端融合业务、100个B2B客户节目内容交易、30

    8、个省(市、区)的互联互通、各省骨干节点双归互连到核心节点的40Gbps带宽,以及相应的计算、存储、网络和安全监管能力。第二章总体方案21.总体目标 在全国有线电视网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分布全国的现有基础设施和广播电视节目以及新闻资讯、电子政务、文化共享、互动教育、金融、医疗、旅游等资源,运用云计算技术,按照“云-管-端”架构,建设新型绿色节能的广电媒体内容数据中心,构建全国有线电视网互联互通平台。 利用IP交换和内容分发网络系统实现全国和省际之间、有线电视网与电信网之间内容的高速传输交换,为有线电视网络用户和省际间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和多媒体通信服务,为各地有线电视网络和互联网提供各内容集成基地

    9、的内容以及其它全国性内容,提供跨地区点播、互联网内容、多媒体通讯服务,实现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通过内容集成分发和融合服务平台集成、加工并提供各类有线电视网络、互联网内容,实现多渠道管理,实现跨网络、多终端的协同运营和多屏互动。22互联互通平台框架221总体框架 本项目由内容集成分发和融合服务平台、广电云平台、IDC机房基础配套设施、IP交换和内容分发网(传输系统)、IP交换和内容分发网(数据网络系统)和口交换和内容分发网(互联网接入应用系统)6个子项组成。能力,支撑国网内容集成分发和融合服务平台及其它应用系统,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242建设内容 广电云平台先导项目主要包

    10、括以下建设内容:广电云平台的IT硬件系统:北京、西安、华东地区三地数据中心云平台配有的1000台机架式通用服务器和8PB的存储系统。每个数据中心与国干网、互联网相连,互联带宽2*100G,北京、西安、华东地区三地数据中心在其核心层通过国干网采用Mac over IP技术实现大二层互联,互联带宽2*10G。243体系架构 广电云平台的业务主要包括几个模块:内容集成分发和融合服务业务、云平台租赁业务、云平台开发测试业务、桌面云业务等。综合广电云平台的各项业务需求,形成平台整体架构,包括云基础支撑平台即IaaS层(支撑全业务的基础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等)、数据中心统一管理平台、云平台安全系统

    11、、桌面云系统(生产桌面云和办公桌面云)。广电云体系架构图如下所示。总建筑面积约为2000m2,主机房面积为5OOm2。26IP交换和内容分发网(传输系统)先导项目261建设需求 为国干网数据核心节点互连、省骨干节点双归互连到核心节点、IDC节点(北京、西安、华东地区)互连,以及安全播出提供光传输通道: 1)满足全国30个省(市、区)的互联互通; 2)支撑IP数据平台; 3)为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和成都六个核心节点间提供160Gbps互联带宽; 4)为各省骨干节点双归互连到核心节点提供40Gbps带宽; 5)为三个IDC节点互连提供20Gbps带宽; 6)为安全播出提供20Gbps带宽。

    12、262建设内容 1) 新建 a)新建北京一武汉广州(简称京武广)80x100Gbps OTN传输系统,初期带宽规模为6100Gbps; b)新建南宁广州(含湛江海口)80x100Gbps OTN传输系统,初期南宁广州带宽规模为41000bps,湛江一海口带宽规模为1100Gbps(简称粤桂链、湛海链); c)新建兰州一西宁(简称兰西链)80x100Gbps OTN传输系统, 初期带宽规模为1x100Gbps。2) 扩容a)在现有京沪链、沪穗链80x10Gbps华为OTN系统上扩容,京沪链现有10Gbps(支持80波道)从19波扩容至71波(扩容52x10Gbps波长),沪穗链现有10Gbps(

    13、支持80波道)从22波扩容至54波(扩容3210Gbps波长);b)在现有西部(西北环、西环、西南环)80x10Gbps华为OTN系统上扩容,现有10Gbps OTN系统支持80波道,西北环从24波扩容至80波(扩容56x10Gbps波长),西环从22波扩容至60波(扩容38x10Gbps波长),西南环从18波扩容至50波(扩容32x10Gbps波长);c)在现有兰乌链80x 10Gbps华为OTN系统上扩容,现有10Gbps(支持80波道)从4波扩容至10波(扩容6x10Gbps波长);d)在现有东北链80x10Gbps华为DWDM系统上扩容,现有10Gbps(支持80波道)从4波扩容至30

    14、波(扩容26x10Gbps波长);e)在现有武合链80x10Gbps华为DWDM系统上扩容,现有10Gbps(支持80波道)从23波扩容至51波(扩容28x10Gbps波长);f)在现有石太链80x10Gbps华为DWDM系统上扩容,现有10Gbps(支持80波道)从12波扩容至18波(扩容6x10Gbps波长);g)在现有浙赣湘80x10Gbps中兴DWDM系统上扩容,现有 10Gbps(支持80波道)从6波扩容至14波(扩容810Gbps 波长)。27IP交换和内容分发网(数据网络系统)先导项目271建设需求 为国干网数据核心节点互连、省骨干节点双归互连到核心节点、DC节点(北京、西安、华

    15、东地区)互连,以及安全播出提供口数据逻辑通道。272建设目标 在国干网4万公里光缆及现有8010Gbps容量的D数据网基础上,通过升级、扩容实现IP交换数据网的建设,形成一个覆盖全国30个省(市、区)互联互通的全国数据网。核心节点建设:升级扩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和成都6个核心节点,任意两节点间互联带宽为160G。 骨干节点建设:升级扩容北京、武汉、成都、重庆、兰州、上海、广州、西安、沈阳、南京、郑州、长春、哈尔滨、天津、济南、合肥、杭州、南昌、长沙、福州、海口、南宁、昆明、贵阳、西宁、新疆、宁夏、呼市、石家庄、太原,30个骨干节点,每个节点具备互联带宽80(3、接入带宽40G的能力。

    16、 NAP点建设:新建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沈阳、南京、重庆、郑州、西安共10个互联网交换中心NAP,每节点具备与IP交换网骨干节点、与电信网互联带宽不低于60G的能力。273建设内容 1核心节点 成都、西安2个核心节点新增路由器及板卡;北京、上海、广州、武汉4个核心节点路由器升级并扩容板卡。 2骨干节点 上海、广州、西安、沈阳、南京、郑州、长春、哈尔滨、天津、济南、合肥、杭州、南昌、长沙、福州、海口、南宁、昆明、贵阳、西宁、新疆、宁夏、呼市、石家庄、太原,计25个骨干节点,每节点新增1台路由器;北京、武汉、成都、重庆、兰州,5个骨干节点路由器扩容。 3NAP点 北京、上海、广州3个骨干

    17、节点,每节点新增l台边界路由器在互联网交换中心进行心互联;武汉、成都、西安、沈阳、南京、重庆、郑州7个骨干节点,每节点新增1台边界路由器在互联网交换中心进行对等直联。274网络拓扑 各节点路由拓扑图如下图所示。业务提供内容分发网络。流量采集分析系统:对骨干节点流量进行采集和分析,实现网站内容分析及封堵,流量分析及控制,大数据分析及存储等功能。DNS域名解析系统:为接入用户、设备提供域名解析服务。282多媒体通讯系统IMS系统采用全国集中方式建设。北京建设IMS核心系统,异地建设IMS核心网备份系统,采用1+1主备实现异地容灾。在30个省节点(北京、武汉、成都、重庆、兰州、上海、广州、西安、沈阳

    18、、南京、郑州、长春、哈尔滨、天津、济南、合肥、杭州、南昌、长沙、福州、海口、南宁、昆明、贵阳、西宁、乌鲁木齐、银川、呼和浩特、石家庄、太原)部署SBC设备,负责终端的接入,在10个重点省市(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西安、沈阳、南京、重庆、郑州)作为IMS业务的互通点,分别部署IM-MGW,用于与运营商进行业务互通。系统支持全国300万用户的服务能力。283CDN与内容调度系统 建设覆盖30个省的CDN与内容调度系统,为互联网内容、OTT业务、VOD业务服务。系统建设采用二级架构,在北京部署内容中心,在三十个省节点(北京、武汉、成都、重庆、兰州、上海、广州、西安、沈阳、南京、郑州、长春、哈

    19、尔滨、天津、济南、合肥、杭州、南昌、长沙、福州、海口、南宁、昆明、贵阳、西宁、乌鲁木齐、银川、呼和浩特、石家庄、太原)部署服务节点,所有服务节点均为同一层级。具体规模如下:互联网CDN:内容中心存储容量500T,至少提供60G7bpg以上的输出带宽;每个服务节点至少提供10Gbps以上的输出带宽,至少实现80的访问命中。 OTT CDN:内容中心存储容量1500T,至少提供30Gbps以上的输出带宽;每个服务节点至少提供5Gbps以上的输出带宽,至少实现80的访问命中。 VOD CDN:内容中心存储容量428T,至少提供90Gbps以上的输出带宽;每个服务节点至少提供15Gbps以上的输出带宽,至少实现80的访问命中。284流量采集分析系统北京、武汉、成都、重庆、兰州、上海、广州、西安、沈阳、南京、郑州、长春、哈尔滨、天津、济南、合肥、杭州、南昌、长沙、福州、海口、南宁、昆明、贵阳、西宁、乌鲁木齐、银川、呼和浩特、石家庄、太原,30个骨干节点建立流量采集分析系统。每骨干节点采集分析流量为70G。其中,互联网流量40G,CDN流量30G。285DNS域名解析系统1在北京和武汉核心节点建设主、备中央DNS域名解析系统平台,为互联网用户提供公网域名解析服务;2中央DNS域名解析系统可实现与现有30个骨干节点Local DNS系统的兼容。


    注意事项

    本文(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平台先导项目总体技术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