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七章 欧姆定律.docx

    • 资源ID:28182201       资源大小:325.37KB        全文页数:3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七章 欧姆定律.docx

    1、第七章 欧姆定律第七章 欧姆定律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和电压、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2知道短路的危害,知道额定电压。3使学生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4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5会测量导体的电阻。6会用欧姆定律分析生活用电中电流过大的原因及安全用电的措施。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和电压、电阻的关系。进一步学习用控制变量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2通过测量电阻的实验,了解测量电阻的实验原理和不同方法。3会利用欧姆定律的公式和变形公式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1重视对物理规律的

    2、客观性、普遍性和科学性的认识。2通过动手实验,体验实验探究过程中的兴趣,培养协作精神。3培养安全用电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自觉地执行和宣传安全用电。4通过了解避雷针的发明过程和作用,了解生活中防止触电的措施,培养热爱科学的精神。探究诊断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实验日期_年_月_日 实验同组人_【实验目的】【思考】1观察图71实验,当加在小灯泡(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怎么变?_。通过实验现象,你认为通过电阻的电流和其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答:_。2为了验证你的想法,请设计实验,探究电阻上电流和两端电压的关系,并画出电路图1。3和老师及同学讨论交流不同的电路设计,修改你的

    3、设计,然后确定实验的方案,画出修改后的电路图2。图71电路图1电路图2【实验器材】电源(干电池或学生电源),小灯泡(额定电压是_V),其他器材还有:【实验步骤】(学生写)注意:检查电流表和电压表零点;电路换原件时应该断开电路;实验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电阻最大端;研究电阻上的电流和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应保持_一定。物理上把这种方法叫做_法。你认为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次数几次更好?答:_。实验一:电阻R15电压UV电流IA电压电流UI结论1._。实验二:改变电阻,取R210电压UV电流IA电压电流UI结论2._。实验三:再次改变电阻,取R315电压UV电流IA电压电流UI结论3._。【分析实验】1根

    4、据实验一和实验二,在图72的坐标中画出不同电阻的IU关系图象。2根据图象分析IU的关系。3等于什么?4在图72中,图象斜率越大,表示这个电阻的阻值_。结论:欧姆定律研究的是电流跟_、_的关系。欧姆定律内容是:_,数学表达式为_。图72探究电流和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日期_年_月_日 实验同组人_【实验目的】【思考并回答】1如图73,小灯泡是一个电阻,当加在灯两端的电压增大时,流过灯的电流怎么变?_。如图74,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路中的总电阻变_,通过电路的电流变_。你认为电路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和导体的电阻有什么关系?2为了验证你的想法,请设计实验,并画出电路图(电源两端

    5、的电压一定)。 图73 图74电路图【实验器材】电源(干电池或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_),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_;电流表;电压表;阻值为5、10、15的电阻;开关;导线。【实验步骤】(学生填写)注意:检查电流表和电压表零点;电路换原件时应该断开电路;实验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电阻最大端;研究电阻上的电流和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应做到_一定,物理上把这种方法叫做_的方法。你认为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次数几次更好?答:_实验一:探究电阻上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R15电压UV电流IA分析表中数据,能看出什么规律吗?改变电阻R210电压UV电流IA综合上面两组数据,分析得到:结论1._。实验二:探究电

    6、路中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电压U_V一定,改变电阻电压R51015电流IA结论2. _。【分析实验】1根据实验一,在图75的坐标中画出不同电阻IU关系图象。2根据图象分析IU的关系。3在图75中,图象斜率越大,这个电阻的阻值_。4综合分析实验一和二,得到电阻上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及导体电阻的关系,这个关系称为_定律,内容是:_。欧姆定律数学表达式为_。图75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日期_年_月_日 实验同组人_【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器材】电源(电压一定);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_,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_;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小灯泡(额定电压是_V);开关;导线。电路图注意:检查电表是否调零;电路

    7、换原件时应该断开电路;实验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电阻最大端;注意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选择;小灯泡两端电压不要超过其额定电压。1设计实验,画出实验电路图。2思考: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通常要使用滑动变阻器,这样做的目的和优点是什么?3实验步骤。4数据记录。小灯泡两端电压的变化范围是:_V_V电压UV电流IA电阻R5在图76的坐标中画出通过小灯泡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图76诊断反馈第一节 探究电阻上的电流和两端电压的关系1小明同学做了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1)他选用了图77所示的实验器材,这种测量方法叫_。(2)请你画出实验电路图(电源电压一定)。并根据电路图连

    8、接图77的实物。(3)若滑动变阻器使用了b接线柱,则实验前变阻器的滑片应放置在_端。(4)在研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时,把定值电阻R由5换成10,闭合开关后,下一步的操作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_不变。电路图图772某同学在做“通过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关系”的实验时,记录了一组实验数据如表1。重复实验,发现规律与前几组相同,分析表1中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3某同学在做“导体中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的实验时,记录了一组实验数据如表2。重复实验,发现规律与前几组相同,分析表2中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4有甲、乙两根镍铬合金的导线长度相等,甲比乙粗一些。则电阻R甲_R乙。将甲接到某电压

    9、下,通过它的电流为I甲,取下甲再将乙接到同一电压下,通过它的电流为I乙,比较I甲和I乙的大小,I甲_I乙。表1实验次数123电压UV246电阻R555电流IA0.40.81.2表2实验次数1234电压UV3333电阻R5101530电流IA0.60.30.20.1表3实验次数123电压UV642电阻R2020电流IA0.30.15某同学在做导体中的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时,测量了一些数据,见表3,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将漏掉的数据填入表中的空格内。6某同学在探究通过电阻的电流和电阻两端的电压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78的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得到:定值电阻a和b的阻值分别是_

    10、和_;当加在电阻b上的电压是2V时,通过电阻的电流是_A;将电阻a、b串联接在电压为6V的电路中,通过电阻a的电流_电阻b的电流;(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IU图象中,斜率越大,其电阻越_。图78第二节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一)1装有4节干电池的手电筒,它的电压是_V,手电筒里小灯泡的电阻是10,手电筒工作时,通过灯泡的电流是_A。2将一盏白炽灯接到家庭电路上。这盏灯正常发光时,通过白炽灯泡的电流是0.2A,这盏灯的灯丝电阻是_。3在导体两端加3V的电压时,通过这个导体的电流是200mA,导体的电阻是_。如果在这个导体两端加9V的电压,导体的电阻是_,通过这个导体的电流是_A。4一导

    11、体接在某电路中,如果使它两端电压变为原来的两倍,则该导体的电阻和通过它的电流将 ( )A都增加到原来的两倍 B都减少到原来的两倍C电阻不变,电流增加到原来的两倍 D都保持不变5电路中有一个3的电阻和一个电流表连接,电流表的示数是1.2A。能不能用最大测量值是3V的电压表测量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6电源电压一定,接入一个32的电阻,通过它的电流是0.25A;若改用一个40的电阻接入同一电路,此时通过40电阻的电流是多大?7一段导体的电阻是5,在90s内通过它的电荷量是45C,求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是多少?第二节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二)1在图79中,写出串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电阻的特点:(1)在串联电

    12、路中,各处的电流_;在图79所示的电路中,II1_I2。(2)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_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_;在图79所示的电路中,UU1_U2。(3)串联电路的总电阻_各串联电阻_。在图79所示的电路中,总电阻与各部分电阻的关系:R_(写出公式)。图792一个5的电阻与一个_的电阻串联,总电阻是20。5个20的电阻串联,总电阻是_。310、15和100的电阻串联,总电阻是_。4如图79,已知电压U6V,U24V,电流I1A,则R1_,总电阻是_。5如图79,已知电流I10.6A,电阻R15,电压U26V,则I_A,U1_V,R2_,U_V。6如图79,已知R1R2,则U1_U2,I1_I2(比

    13、较大小)。 图710 图7117在图710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变阻器的电阻_,电路中的总电阻_;电压表的示数_;根据_(填写公式),电流表的示数将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8如图711所示的电路中,电路两端的电压U不变,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的过程中,电路中的电流_;电压表V1的示数_;电压表V2的示数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9R1、R2串联,已知R1R223,则I1I2_,U1U2_,U1U_。10R1、R2串联,已知U1U14,则U1U2_,U2U_,R1R2_。11电阻R1、R2串联,已知R13R2,R1、R2两

    14、端电压分别为U1、U2,通过R1、R2的电流分别为I1、I2,则U1U2等于( );I1I2等于 ( )A11 B13 C31 D无法判定12将R1、R2串联后接入电路中,已知R1两端的电压是总电压的13,则电阻R1与R2的阻值之比是 ( )A12 B21 C13 D3113如图712所示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标着“20 2A”字样。某同学按电路图正确连接了电路,然后将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至某位置,此时两只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713所示,根据三只电表的示数,算出R的电阻为_;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是_V,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_。 图712 图71314某同学按图714

    15、所示的电路图进行实验(电源两端的电压不变)。在实验中,电阻R1保持不变,通过改变滑片P的位置,观察得到电流表A1、A2,电压表V1、V2、V的示数如下表所示。实验A1的示数A2的示数V1的示数V2的示数V的示数序号I1AI2AU1VU2VUV10.40.4481220.60.6661230.80.88412(1)画出图714电路的等效电路图(能够清楚表明电路中电阻串、并联关系和电表连接关系的电路图)。(2)对表格中V1、V2、V三只电压表的示数进行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用公式表示)_。(3)分析表格中电表_与电表_的示数关系(填表格中的电表符号),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当电阻_(填:“R1”或

    16、“R2”)不变时,通过该电阻的电流跟它两端电压成正比。图714等效电路图15电阻R1、R2串联接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上。已知电阻R1的阻值是8,通过电阻R2的电流是0.25A。求:电阻R2。16有一只灯泡,它正常发光时的灯丝电阻约为8.3,正常发光时的电压是2.5V,如果我们手中只有电压为6V的电源,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需要连接一个多大的电阻?(要求画出电路设计示意图)17在图715所示的电路中,R14,R212,U112V。求:电流I;R1、R2的等效电阻R;R2两端的电压U2和电源电压U。图71518如图716,R110,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R220,电源电压为6V保持不变。求:滑片从左端滑到

    17、右端的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图716第二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三)1写出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电阻的特点:(1)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_各支路电流_。在图717所示的电路图中,II1_I2。(2)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_,各支路两端的电压跟总电压_。在图717所示的电路中,UU1_U2。(3)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_等于各并联电阻的_。在图717所示的电路中,总电阻与各支路电阻的关系是_(写出公式)。图7172一个12的电阻跟一个6的电阻并联,总电阻是_。4个12的电阻并联,总电阻是_。3一个90的电阻跟一个_的电阻并联,总电阻是15。4有下列四对电阻,将每对电阻并

    18、联,总电阻最小的是 ( )A5 5 B6 4 C7 3 D20 25将R1、R2并联后接到电源上,通过R1、R2的电流分别为I1、I2;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U2,已知R1R2,则 ( )AI1I2 BI1I2 CU1U2 DU1U26在图718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一定,R14R2。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I1;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I2。则I1I2等于 ( )A34 B43 C45 D54 图718 图719 图7207在图719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S,电压表示数为U,电流表示数为I,下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8如图720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一定。在开关S由

    19、闭合到断开的过程中,电流表A1的示数( )电流表A的示数 ( )A变大 B变小C不变 D无法判定9实验探究:某同学按照图721所示进行实验,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当滑片分别在a、b、c位置时,记录各电流表的示数如下表:滑片P的位置A1表AA2表AA表A在位置a0.30.20.5在位置b0.20.20.4在位置c0.150.20.35图721(1)分析三个电流表的数据,你可以得出三个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_。(2)当滑片P在a、b、c三个不同位置时,A2表的示数_,其原因是_。(3)分析_,还能得出其他结论吗?_。10如图722所示的电路,R120,R230,开关S闭合

    20、,电流表A1、A的示数分别是0.4A和1.2A。求:R3的阻值。图72211将R1和R2并联后接到电源上,已知R160,通过R2的电流是0.5A,干路中的电流是0.6A。求:(1)电源电压;(2)电阻R2的阻值。12如图723所示,电源电压是36V,大小不变,设灯的电阻不变。当开关S1、S2闭合后,电流表A1、A2的示数分别为1.8A和0.6A,求:(1)电路中的总电阻;(2)灯L1的电阻。图72313将R1、R2、R3并联接到电路中,已知R330,干路电流是通过电阻R1电流的7倍,通过R2的电流是R1中电流的4倍,求:R1和R2的阻值。第三节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1一般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要测3

    21、次,并取平均值,测定小灯泡的电阻是否也要取平均值?为什么?答:图7242某同学在做“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时,所接的电路如图724所示,其中的错误是 ( )A电压表接法不对B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C灯泡的接法不对D滑动变阻器的接法不对3在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灯泡电阻的实验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725甲所示,通过灯泡的电流是_A。若此时灯泡的阻值是5,则电压表此时的示数是_V。请你在图725乙中,标出指针的位置。图7254给你下面器材:输出电压不变的电源一个,单刀双掷开关一个,电压表一个,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R0一个,待测电阻Rx一个,导线若干。(1)画出测未知电阻的实验电路图(可以

    22、用单刀双掷开关);(2)写出实验主要步骤;(3)写出未知电阻Rx的数学表达式(用测量量表示)。5只把上题中的电压表换成电流表,完成相同的任务。第四节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一)1家庭电路主要由_、_、_、_和_等组成。2保险丝的主要作用是 ( )A保证电路正常工作 B保证电路的电流不变C保护人体的绝对安全 D在电流过大时自动切断电路3有一盏接在照明电路中的白炽灯不亮了,用测电笔分别去接触灯头的两个接线柱,氖管都发光,则此灯不亮的原因是 ( )A火线断了 B零线断了C灯丝断了 D开关坏了4当有人触电时,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立即用剪刀剪断电线B立即用手将触电人拉开C立即切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

    23、棍将电线挑开D立即打电话报警5测电笔里面加有一个高值的电阻,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果这个电阻丢失了,此测电笔是否还能使用?_。6如图726所示,甲图中人A站在干燥的木桌上,一只手误摸到火线,乙图是人B站在干燥的木桌上,一只手误摸到火线,此时,另一人C站在潮湿地面上用手拉住他。关于A、B、C三人是否触电,正确的判断是 ( )AA、B、C三人都发生了触电事故BA未发生触电事故CB、C二人中只有B发生了触电事故DB、C二人都发生了触电事故图7267将图727所示的开关、电灯和电冰箱的三孔插座正确接入家庭电路中。图727第四节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二)1由欧姆定律可知,在电阻一定的条件下,电压越高,产生的电流越大。因为人体是_,所以,电压越_,对人体的危险性越大。经验证明:只有_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2由欧姆定律可知,在电压一定的条件下,电阻越小,电流越大。对于人体来说,


    注意事项

    本文(第七章 欧姆定律.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