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车床主传动系统设计.docx

    • 资源ID:28357688       资源大小:273.86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车床主传动系统设计.docx

    1、车床主传动系统设计(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陕西理工学院车床主传动系统设计设计题目 系 别 专 业 学生姓名 班级学号 设计日期 目 录第一章 概述1、车床主传动系统课程设计的目的:(1)通过车床主传动系统的课程设计,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掌握车床主传动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2)巩固和加深所学理论知识,扩大知识面,并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设计工作中的具体问题;(3)通过机械制造装备课程设计,使学生在拟订车床主传动机构、车床的构造设计、各种方案的设计、零件的计算、编写技术文件和设计思想的表达等方面,得到综合性的基本训练;(4)熟悉有关标准、手册和参考资料的运用,以培

    2、养具有初步的结构分析和结构设计计算的能力。2、设计参数普通车床传动系统设计的设计参数:主轴转速级数Z=12;主轴转速范围r/min;公比=1.41;电机功率为7.5KW;电机转速为1440r/min。第二章 参数的拟定1、确定极限转速由 因为=1.41得=44.64 取=45 r/min 取标准转速1440r/min2、主电机选择已知异步电动机的转速有3000 、1500、1000、750,已知是4KW,根据车床设计手册附录表2选Y132S-4,额定功率5.5,满载转速1440,。第三章 传动设计1、主传动方案拟定可能的方案有很多,优化的方案也因条件而异。此次设计中,我们采用集中传动型式的主轴

    3、变速箱。2、传动结构式、结构网的选择结构式、结构网对于分析和选择简单的串联式的传动不失为有用的方法,但对于分析复杂的传动并想由此导出实际的方案,就并非十分有效。(1)确定传动组及各传动组中传动副的数目级数为Z的传动系统由若干个顺序的传动组组成,各传动组分别有、个传动副。即传动副中由于结构的限制以2或3为合适,即变速级数Z应为2和3的因子: ,可以有3种方案:12=322;12=232;12=223(2)传动式的拟定12级转速传动系统的传动组,选择传动组安排方式时,考虑到机床主轴变速箱的具体结构、装置和性能。主轴对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很大,最后一个传动组的传动副常选用2。综上所述,传动式为

    4、12=322。(3)结构式的拟定对于12=232传动式,有6种结构式和对应的结构网。分别为: 根据主变速传动系统设计的一般原则3、转速图的拟定第四章 传动件的估算1、三角带传动的计算三角带传动中,轴间距A可以加大。由于是摩擦传递,带与轮槽间会有打滑,宜可缓和冲击及隔离振动,使传动平稳。带轮结构简单,但尺寸大,机床中常用作电机输出轴的定比传动。(1)选择三角带的型号根据公式式中P-电动机额定功率, -工作情况系数因此选择A型带。(2)确定带轮的计算直径, 带轮的直径越小带的弯曲应力就越大。为提高带的寿命,小带轮的直径不宜过小,即。查机械设计表8-3,8-7取主动轮基准直径=125mm。由公式式中

    5、: -小带轮转速, -大带轮转速,所以,取整为250mm。(3)确定三角带速度按公式 因为5m/minV25 m/min,所以选择合适。(4)初步初定中心距带轮的中心距,通常根据机床的总体布局初步选定,一般可在下列范围内选取:根据经验公式即:262.5mm 750mm取=600mm.(5)三角带的计算基准长度 由机械设计表8-2,圆整到标准的计算长度(6)验算三角带的挠曲次数符合要求。 (7)确定实际中心距(8)验算小带轮包角,轮上包角合适(9)确定三角带根数得: 传动比: 查表得= 0.40KW, = 3.16KW; =0.97;, =0.95 所以取根(10)计算预紧力查机械设计表8-4,

    6、q=0.18kg/m(11)计算压轴力2、传动轴的估算传动轴除应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应满足刚度的要求,强度要求保证轴在反复载荷和扭载荷作用下不发生疲劳破坏。机床主传动系统精度要求较高,不允许有较大变形。因此疲劳强度一般不失是主要矛盾,除了载荷很大的情况外,可以不必验算轴的强度。刚度要求保证轴在载荷下不至发生过大的变形。因此,必须保证传动轴有足够的刚度。(1)主轴的计算转速主轴的计算转速是低速第一个三分之一变速范围的最高一级转速:(2)各传动轴的计算转速轴:有12级转速,其中80r/min通过齿轮获得63r/min,刚好能传递全部功率:所以:nV =80r/min同理可得:n =250r/min

    7、,n =630r/min ,n =630r/min,n =800r/min(3)各轴直径的估算其中:P-电动机额定功率K-键槽系数 A-系数-从电机到该传动轴之间传动件的传动效率的乘积;-该传动轴的计算转速。计算转速是传动件能传递全部功率的最低转速。各传动件的计算转速可以从转速图上,按主轴的计算转速和相应的传动关系确定。轴:K=1.06,A=120 所以,取28mm轴:K=1.06,A=120 ,取30mm轴:K=1.06,A=110 ,取40mm轴:K=1.06,A=100 ,取30mm此轴径为平均轴径,设计时可相应调整。3、齿轮齿数的确定和模数的计算(1)齿轮齿数的确定当各变速组的传动比确

    8、定以后,可确定齿轮齿数。对于定比传动的齿轮齿数可依据机械设计手册推荐的方法确定。对于变速组内齿轮的齿数,如传动比是标准公比的整数次方时,变速组内每对齿轮的齿数和及小齿轮的齿数可以从表3-6(机械制造装备设计)中选取。一般在主传动中,最小齿数应大于1820。采用三联滑移齿轮时,应检查滑移齿轮之间的齿数关系:三联滑移齿轮的最大齿轮之间的齿数差应大于或等于4,以保证滑移齿轮外圆不相碰。第一组齿轮:传动比:, 齿数和取84=42, =42, =35, =49;第二组齿轮:传动比:,, 齿数和取90:=45, =45, =18, =72, =30, =60;第三组齿轮:传动比:,齿数和取110:=73,

    9、 =37, =22, =88,(2)齿轮模数的计算- 齿轮弯曲疲劳的计算:机床主轴变速箱设计指导P36,为大齿轮的计算转速,可根据转速图确定齿面点蚀的计算: 取A=90,由中心距A及齿数计算出模数:根据计算选取两个中的较大值,选取相近的标准模数。取所以取-齿轮弯曲疲劳的计算:齿面点蚀的计算: 取A=121,由中心距A及齿数计算出模数:根据计算选取两个中的较大值,选取相近的标准模数。取所以取- 齿轮弯曲疲劳的计算:齿面点蚀的计算:,取A=162,由中心距A及齿数计算出模数: 根据计算选取两个中的较大值,选取相近的标准模数。取所以取标准齿轮: 从机械原理 表10-2查得以下公式齿顶圆 齿根圆 分度

    10、圆 齿顶高 齿根高 齿轮的具体值见表齿轮尺寸表齿轮齿数z模数m分度圆d齿顶圆1423126132242312613233531051114493147153545354606453216222718313514187231351419303909610603180186117332192251237311111713223667214883264270158831051111688369751788399105齿轮齿根圆齿顶高齿根高1118.533.752118.533.75397.533.754139.533.75546.533.756198.533.757127.533.758127.53

    11、3.75982.533.7510172.533.7511211.533.7512103.533.751358.533.7514256.533.751597.533.751661.533.751791.533.754、齿宽确定 由公式得:第一套啮合齿轮第二套啮合齿轮第三套啮合齿轮一对啮合齿轮,为了防止大小齿轮因装配误差产生轴向错位时导致啮合齿宽减小而增大轮齿的载荷,设计上,应主动轮比小齿轮齿宽大所以;,5、齿轮结构设计 当时,可做成腹板式结构,再考虑到加工问题,现敲定把齿轮14做成腹板式结构。其余做成实心结构。齿轮14计算如下: ,6、带轮结构设计当。D是轴承外径,查机械零件手册确定选用深沟球轴

    12、承6211,d=55mm,D=100mm。带轮内孔尺寸是轴承外径尺寸100mm。齿机械设计表8-10确定参数得: 带轮宽度: 分度圆直径:, 7、传动轴间的中心距8、轴承的选择轴: 6208 D=80 B=18 深沟球轴承轴: 7207C D=72 B=17 圆锥滚子轴承轴: 7207C D=72 B=17 圆锥滚子轴承轴: 7208C D=80 B=18 圆锥滚子轴承第五章 动力设计1、传动轴的验算由于变速箱各轴的应力都比较小,验算时,通常都是用复合应力公式进行计算:(MPa)为复合应力(MPa)为许用应力(MPa)W为轴危险断面的抗弯断面模数 实心轴: 空心轴: 花键轴: d为空心轴直径,

    13、花键轴内径D为空心轴外径,花键轴外径d0为空心轴内径b为花键轴的键宽Z为花键轴的键数M为在危险断面的最大弯矩NmmT为在危险断面的最大扭矩N为该轴传递的最大功率Nj为该轴的计算转速齿轮的圆周力: 齿轮的径向力: (1)轴的强度计算轴: (2)作用在齿轮上的力的计算已知大齿轮的分度圆直径:d=mz=2.539=97.5mm圆角力: 径向力: 轴向力: 方向如图所示:由受力平衡: =1759.2N=766.45N所以=(1759.2+766.45)=2525.65N以a点为参考点,由弯矩平衡得:105+(105+40)(300+40+105)=0所以: =2245.5N =280.1N在V面内的受

    14、力情况如下:受力平衡: 即:1759.2+1532.90以a点为参考点,由弯矩平衡:105(105+40)+(30010540)=0所以=3629N =3653N在V面的弯矩图如下:(3)主轴抗震性的验算支撑刚度,包括轴承的弹性变形和坐圈接触变形。向心推力球轴承: =(0.70.002)d圆锥孔双列向力短圆柱滚子轴承:=(mm)前轴承处d=100,R=5400kgf, 所以: =0.0108mm =0.0251mm坐圆外变形: 对于向心球轴承:D=150,d=100,b=60,取k=0.01所以:对于短圆柱滚子轴承:D=150,d=100,b=37,取k=0.01,R=12500kgf所以:所

    15、以轴承的径向变形:=+=0.05+0.053=0.103mm支撑径向刚度:k= 量主要支撑的刚度折算到切削点的变形其中L=419mm,KA=121359.2kg/mm所以: 主轴本身引起的切削点的变形其中:P=2940N,a=125mm,L=419mm,E=2107N/cm,D=91mm所以: 主轴部件刚度验算抗振性则: 所以: 所以主轴抗振性满足要求。2、齿轮校验在验算变速箱中的齿轮应力时,选相同模数中承受载荷最大,齿数最小的齿轮进接触 应力和弯曲应力的验算。这里要验算的是齿轮2,齿轮7,齿轮12这三个齿轮。(1)接触应力公式:u-大齿轮齿数与小齿轮齿数之比;-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动载荷系

    16、数; -工况系数; -寿命系数查机械装备设计表10-4及图10-8及表10-2分布得假定齿轮工作寿命是48000h,故应力循环次数为查机械装备设计图10-18得,所以: (2)弯曲应力: 查金属切削手册有Y=0.378,代入公式求得: =158.5Mpa查机械设计图10-21e,齿轮的材产选,大齿轮、小齿轮的硬度为60HRC,故有,从图10-21e读出。因为:,故满足要求,另外两齿轮计算方法如上,均符合要求。3、轴承的校验轴选用的是角接触轴承7206 其基本额定负荷为30.5KN由于该轴的转速是定值所以齿轮越小越靠近轴承,对轴承的要求越高。根据设计要求,应该对轴未端的滚子轴承进行校核。齿轮的直

    17、径 轴传递的转矩 Nm齿轮受力 N根据受力分析和受力图可以得出轴承的径向力为NN因轴承在运转中有中等冲击载荷,又由于不受轴向力,按机械设计表10-5查得为1.2到1.8,取,则有:NN轴承的寿命 因为,所以按轴承1的受力大小计算:h故该轴承能满足要求。第六章 结构设计及说明1、结构设计的内容、技术要求和方案设计主轴变速箱的结构包括传动件(传动轴、轴承、带轮、齿轮、离合器和制动器等)、主轴组件、操纵机构、润滑密封系统和箱体及其联结件的结构设计与布置,用一张展开图和若干张横截面图表示。课程设计由于时间的限制,一般只画展开图。主轴变速箱是机床的重要部件。设计时除考虑一般机械传动的有关要求外,着重考虑

    18、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精度方面的要求,刚度和抗震性的要求,传动效率要求,主轴前轴承处温度和温升的控制,结构工艺性,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原则,遵循标准化和通用化的原则。主轴变速箱结构设计时整个机床设计的重点,由于结构复杂,设计中不可避免要经过反复思考和多次修改。在正式画图前应该先画草图。目的是:布置传动件及选择结构方案。检验传动设计的结果中有无干涉、碰撞或其他不合理的情况,以便及时改正。确定传动轴的支承跨距、齿轮在轴上的位置以及各轴的相对位置,以确定各轴的受力点和受力方向,为轴和轴承的验算提供必要的数据。2、轴(输入轴)的设计将运动带入变速箱的带轮一般都安装在轴端,轴变形较大,结构上应注意加强轴的

    19、刚度或使轴部受带的拉力(采用卸荷装置)。轴上装有摩擦离合器,由于组成离合器的零件很多,装配很不方便,一般都是在箱外组装好轴在整体装入箱内。我们采用的卸荷装置一般是把轴承装载法兰盘上,通过法兰盘将带轮的拉力传递到箱壁上。车床上的反转一般用于加工螺纹时退刀。车螺纹时,换向频率较高。实现政反转的变换方案很多,我们采用正反向离合器。正反向的转换在不停车的状态下进行,常采用片式摩擦离合器。由于装在箱内,一般采用湿式。在确定轴向尺寸时,摩擦片不压紧时,应留有0.20.4的间隙,间隙应能调整。离合器及其压紧装置中有三点值得注意:摩擦片的轴向定位:由两个带花键孔的圆盘实现。其中一个圆盘装在花键上,另一个装在花

    20、键轴上的一个环形沟槽里,并转过一个花键齿,和轴上的花键对正,然后用螺钉把错开的两个圆盘连接在一起。这样就限制了轴向和周向德两个自由度,起了定位作用。摩擦片的压紧由加力环的轴向移动实现,在轴系上形成了弹性力的封闭系统,不增加轴承轴向复合。结构设计时应使加力环推动摆杆和钢球的运动是不可逆的,即操纵力撤消后,有自锁作用。轴上装有摩擦离合器,两端的齿轮是空套在轴上,当离合器接通时才和轴一起转动。但脱开的另一端齿轮,与轴回转方向是相反的,二者的相对转速很高(约为两倍左右)。结构设计时应考虑这点。齿轮与轴之间的轴承可以用滚动轴承也可以用滑动轴承。滑动轴承在一些性能和维修上不如滚动轴承,但它的径向尺寸小。空

    21、套齿轮需要有轴向定位,轴承需要润滑。3、齿轮块设计齿轮是变速箱中的重要元件。齿轮同时啮合的齿数是周期性变化的。也就是说,作用在一个齿轮上的载荷是变化的。同时由于齿轮制造及安装误差等,不可避免要产生动载荷而引起振动和噪音,常成为变速箱的主要噪声源,并影响主轴回转均匀性。在齿轮块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这些问题。齿轮块的结构形式很多,取决于下列有关因素:是固定齿轮还是滑移齿轮;移动滑移齿轮的方法;齿轮精度和加工方法;4、传动轴的设计机床传动轴,广泛采用滚动轴承作支撑。轴上要安装齿轮、离合器和制动器等。传动轴应保证这些传动件或机构能正常工作。首先传动轴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如挠度和倾角过大,将使齿轮啮合不

    22、良,轴承工作条件恶化,使振动、噪声、空载功率、磨损和发热增大;两轴中心距误差和轴芯线间的平行度等装配及加工误差也会引起上述问题。传动轴可以是光轴也可以是花键轴。成批生产中,有专门加工花键的铣床和磨床,工艺上并无困难。所以装滑移齿轮的轴都采用花键轴,不装滑移齿轮的轴也常采用花键轴。花键轴承载能力高,加工和装配也比带单键的光轴方便。轴的部分长度上的花键,在终端有一段不是全高,不能和花键空配合。这是加工时的过滤部分。一般尺寸花键的滚刀直径为6585。机床传动轴常采用的滚动轴承有球轴承和滚锥轴承。在温升、空载功率和噪声等方面,球轴承都比滚锥轴承优越。而且滚锥轴承对轴的刚度、支撑孔的加工精度要求都比较高

    23、。因此球轴承用的更多。但是滚锥轴承内外圈可以分开,装配方便,间隙容易调整。所以有时在没有轴向力时,也常采用这种轴承。选择轴承的型号和尺寸,首先取决于承载能力,但也要考虑其他结构条件。 第七章 小结这是我在校期间向学校所交的一份综和性作业,从老师的角度来说,指导做课程设计是老师对学生所做的一次执手训练。其次,课程设计的指导是老师检验其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绝好机会。放假的时间一天一天的临近,课程设计也接近了尾声。在不断的努力下我的课程设计终于完成了。在没有做课程设计以前觉得课程设计只是对这几年来所学知识的大概总结,但是真的面对课程设计时发现自己的想法基本是错误的。课程设计不仅是对

    24、前面所学知识的一种检验,而且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提高。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明白了自己原来知识太理论化了,面对单独的课题的是感觉很茫然。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太多,以前老是觉得自己什么东西都会,什么东西都懂,有点眼高手低。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才明白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都应该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知识和综合素质。总之,不管学会的还是学不会的的确觉得困难比较多,真是万事开头难,不知道如何入手。最后终于做完了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第八章 参考文献 (1)金属切削机床 大连理工大学 戴曙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2)机械原理(第七版) 孙恒、陈作模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3)工程力学 刘申全、黄璟 主编 兵器工业出版社(4)数控编程技术 张超英、谢富春 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5)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第二版 大连理工大学 冯辛安 主编(6)机床主轴变速箱设计指导 机械工业出版社 曹金榜 主编(7)机械设计基础 第五版 杨可桢 程光蕴 李仲生 主编(8)机床设计图册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9)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 第三版 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 吴宗泽 罗圣国 主编


    注意事项

    本文(车床主传动系统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