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幕墙建筑防火设计及试验分析.docx

    • 资源ID:28396611       资源大小:944.89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幕墙建筑防火设计及试验分析.docx

    1、幕墙建筑防火设计及试验分析幕墙建筑防火设计及试验分析 上海“11.15” 重大火灾事故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惨痛的教训尤其对我们建筑工程人员敲响了警钟。在建筑玻璃幕墙领域,纵观现状,有些幕墙公司对防火防烟理念缺乏足够认识,不少幕墙工程防火设汁不尽完善,暴露出令人担忧的潜在隐患。国外近代建筑史上,由于建筑物外墙防火设计缺陷,造成了多起重大火灾。1973年8月2日,英国曼岛道格拉斯的Summerland度假村火灾造成50人死亡。由于外墙及周边水平防火带材料和设计的缺陷,火势从外墙和缝隙蔓延到整个建筑物。1988年5月4日,62层高美国洛杉矶First Interstate Bank大厦,由于玻璃破碎

    2、,玻璃纤维保温棉熔化,焰卷效应导致火势从13层外墙和周边水平防火带空隙上窜到16层,造成1人死亡。1991年2月23日,美国宾州费城38层高One Meridian Plaza,大火从22层开始,通过楼板边缘空隙上窜到30层。幸亏第30层装备有自动喷淋系统(其他几层没有),将火势控制下来。因为是周末大楼没人,有3 名消防人员死亡。2004年5月4日,美国芝加哥LaSalle Bank大厦,大火从29层开始连续烧了6个小时,最终只有29层和30层受到影响,无人死亡。主要归功于建筑物周边水平防火带及防火棉,有效抑制了火势向上发展。一. 幕墙建筑防火措施及周边水平防火带幕墙系统主要由抗燃性不强的铝型

    3、材、硅胶、玻璃等材料组成。与传统意义上具有防火等级的防火门防火墙相比,并不具有等级概念的防火性能。合理设计幕墙及建筑物周边水平防火带,会大大抑制火势向上蔓延。高层建筑防火有效措施是三位一体:报警系统、围堵(Containment)和遏制(Suppression)措施。围堵手段属于被动防火类(Passive Fire Protection), 指的是利用适当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构造将火势控制在局部,延缓火势蔓延。幕墙系统的防火设计就是采用被动防火理念,将具有防火等级的建筑物楼板与没有防火等级的幕墙系统,中间用与建筑物楼板相同防火等级的水平防火带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防火体系,共同抵御火势、烟雾和

    4、有毒气体的扩散。即采用围堵手段来加强建筑物结构和人员的防火安全。遏制措施属于主动防火类(Active Fire Protection)。自动喷淋系统是最常用且有效的一种手段。它通过增加湿度、降低温度、防止轰燃(Flash-over)现象来控制火势的蔓延。实践表明,建筑物采用自动喷淋系统后,火灾损失将减少百分之五十以上。然而建筑防火不能仅仅依靠自动喷淋系统,也就是说不能忽视和消弱建筑物及幕墙系统的防火围堵设计。一旦自动喷淋系统由于机械、电力或供水出现问题而不能正常工作,具有较高可靠性的防火围堵构造成为抑制火势的关键。同样,尽可能将火势围堵在小范围内,自动喷淋系统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所以,只有二者

    5、有机结合才是最佳防火措施。幕墙建筑物周边水平防火带(Building Perimeter Fire Barrier)指的是在幕墙内侧与建筑物楼板之间的空隙中,建立与建筑物楼板具有相同防火等级的水平防火带,以切断层间通道,阻止火势上窜蔓延。设计水平防火带,除了考虑风载、地震、温差等因素引起的变位,还要考虑到起火情况下周围材料的破碎、脱落、支撑强度降低及巨大变形等。同时还必须同幕墙内部结构和防火材料相结合,一起抵抗来自建筑物内部和外部的火势攻击,将火势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幕墙系统窗间墙部分须具备一定的防火和阻燃性能,它在防止焰卷效应(Leap Frog Effect)、保证水平防火带有效工作方面起着

    6、关键作用。根据规范要求,窗间墙高度不低于0.8米,耐火极限不低于1.0小时。被视为实体裙墙,其主要防火构件-防火保温棉的选择和固定,镀锌铁板背板的防变形能力设计,应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幕墙铝合金主结构及承重支撑构件不过早失效,特别对高层建筑是至关重要的。防火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防烟,组成一条完整的防火防烟带,争取更多的时间,挽救更多的生命。 二. 幕墙建筑火势向上蔓延的机理当建筑物室内起火,燃烧产生火焰、热、气和烟雾。起初阶段热气流上升,形成温差和压差,使周围的空气源源不断地补充进来,燃烧温度不断提高,引燃附近可燃性物质,火势不断地扩大。这样的空气循环过程会不会由于室内氧气的耗尽而终止呢?理论上是这

    7、样,但现实中这样的情况很少发生。燃烧室内部各处的压差是不同的,且是动态变化的。室外和下面楼层的空气通过幕墙中的间隙和楼板缝隙(如管道、楼梯间等)吸进室内。气密性好的幕墙可以延缓这个阶段火势的扩大。随着室内温度的不断提高,室内外的压差也在不断增加。普通玻璃(非防火玻璃)在火焰的不断冲击下,往往会在15分钟内破碎。大量的热量和烟雾瞬间冲出室外,导致破碎窗口室内侧的温度下降几XX。同时大量的空气进入室内参与燃烧,通过缺口常常将燃烧引到室外,形成对玻璃幕墙的内外夹攻。层间非可视玻璃及上层可视玻璃直接暴露在火焰中,增加了火势向上蔓延的可能性。如果由于窗间墙处防火材料或构造上的缺陷造成防火系统提早失效,就

    8、有可能形成所谓的焰卷效应。跟据美国对高层幕墙建筑火灾的研究统计资料,约有百分之十的火势是通过室外侧向上蔓延的。这是第一种火势向上蔓延的方式。第二种火势向上蔓延的方式:混凝土楼板一般用于分隔防火分区, 它应该具有一定的防火级别。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45 表3.0.2 中规定,耐火等级为一级的建筑物楼板耐火时间为1.5 个小时,耐火等级为二级的建筑物楼板耐火时间为1.0 个小时。在混凝土楼板外侧与幕墙内侧之间存在一个空隙。空隙的大小及既与建筑设计和幕墙铝合金系统的大小有关,也与混凝土结构尺寸误差、幕墙构造及制作安装误差等因素有关。大部分建筑物其实际范围在几十毫米到200毫米之

    9、间。这个空隙也用来补偿由于温度、载荷、地震等引起的建筑物变形。这个空隙应该视为混凝土楼板的延伸,防火设计中它应该可靠地填满防火棉,设计合理的周边水平防火带必须能够经受住防火规范GB 50045所要求的耐火时间。在实际失火状态下,这个空隙有可能进一步被扩大。主要是由于铝合金构件和镀锌铁板背板的变形,五金连接件、承重支撑构件的松动。如果防火棉、防烟层不能有效地补偿这个变位。火焰和高温气流就会通过这些间隙、裂缝直接进入上层楼面。第三种火势向上蔓延的方式是通过热量传递方式进行的。热量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幕墙系统的铝合金立柱是非常好的传热载体,而且立柱往往是跨越二个不同防火分区,火源层的热量能

    10、通过立柱向上层传递。幕墙的这种构造形式决定了它很难被界定为具有等级概念的“防火幕墙”。在短时间内上层楼面铝合金表面的温度会高于纸张的自燃点。对流是由于空气流动传递热量。开启窗或玻璃破碎虽然对排烟有好处,但增加了空气的流动,也增加了氧气的供给。辐射是温度较高的物体以能量波的方式向温度较低的物体传热的一种方式。在火源层,当温度升高达到了某个临界点,“轰燃现象”使得在短时间内火势由局部扩散到整个空间。火源层的热量通过楼板、金属幕墙及周边水平防火带向上层传递。如果上一层楼面的温度升高达到了某个临界点,也可能会发生轰燃现象,火势就以这样的方式向上发展。三. 烟雾和有毒气体在建筑物防火措施中,防止烟雾扩散

    11、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研究资料表明,高层建筑火灾造成的人员死亡,75 % 以上是由于烟雾所引起的。现代建筑装饰材料、家具和日用品含有大量易燃、有害化学物质,燃烧后分解产生可见和不可见烟雾,能短时间内造成人员昏迷和死亡。烟雾扩散的速度取决于空气流动、上浮效应、热气流膨胀和自然风。而且它的扩散速度会远远快于火焰向周围扩散的速度。幕墙系统本身也产生一些有毒气体。铝合金表面喷漆、密封橡胶条、泡沫棒等,并通过幕墙内部缝隙向上层扩散。目前在幕墙防火方面,国内外做了不少试验和研究,颁布了一些试验规程和规范。但在幕墙防烟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例如,如何控制烟和有害气体的渗透;如何测量以及应限制在怎样的一个范围内;

    12、另外如何能降低上层楼面铝合金表面温度的升高,是否规定一个温度限值等等。四. 幕墙防火试验规范在美国ASTM (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 国家标准体系中,与幕墙材料和防火有关的试验标准主要有:ASTM E2307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Determining Fire Resistance of Perimeter Fire Barriers Using Intermediate-scale, Multi-story Test Apparatus”。 采用中型多层测试设备,确定建筑物周边水平防火带防火性能

    13、标准测试方法。ASTM E119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Fire Tests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and Materials”。建筑结构和材料防火标准测试方法:定义了标准“时间-温度曲线”。此测试方法主要针对具有防火等级的建筑结构和材料,不包括没有防火等级的幕墙,也不包括建筑物周边水平防火带。ASTM E1399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Cycling Movement and Measuring the Minimum and Maximum Joint Widths of Architectural

    14、Joint System” 。建筑构造缝隙的周期性运动及其最小最大宽度测量的标准测试方法。ASTM E1966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Fire-Resistive Joint System”。防火构造缝隙的标准测试方法。此标准要求所测试的楼板和外墙均具有防火等级。ASTM E84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Surface Burning Characteristics of Building Material”。建筑材料表面燃烧特性的标准测试方法。可用于评定建筑材料的燃烧蔓延性能和烟雾产生性能。本文介绍的防火试验主要根据ASTM E230

    15、7进行。ASTM E2307是近几年颁布的标准。它专门用于测试幕墙建筑物周边水平防火带的耐火性能,即在构件破碎、脱落、支撑强度降低及大变形等情况下,水平防火带在燃烧时能够维持其围堵功能的能力。试验是在室内可控制的环境下进行的,没有考虑实际情况中风和周围环境的影响。根据试验测试要求,对这个双层幕墙模拟结构,主要是控制下层燃烧室燃烧温度,测试幕墙外表面及上层观察室的温度升高情况,观察幕墙结构的变形脱落等对水平防火带的影响,观察水平防火带的防火表现(是否产生变形、开裂、缝隙、火焰和热气流渗透等),同时对上层烟雾情况进行观察。试验前,没有进行对防火构造缝隙宽度方向的循环往复运动试验,没有测试水平防火带

    16、燃烧时是否产生烟雾和有毒气体,没有限制上层观察室的温度升高值,也没有对上层观察室的烟雾和有毒气体进行定量限制。循环往复运动试验是为了模拟构造缝隙的实际变化情况。这种运动既有水平方向的,也有垂直方向的。例如重力和风载下铝合金构件的变形,楼面活载荷产生的楼板变形,层间位移,热胀冷缩和地震等。根据试验的性质和要求,试验评定标准采用ASTM E2307中有关防火层耐火等级的规定。防火层耐火等级分二种:F级和T级。F级:当水平防火带或其边界处被烧穿;或当渗透过水平防火带的火焰和热气流足以点燃棉纱布时,被记录下来的时间,经常用F级 XX小时表示,如F级 1.5小时。以F级来评价防火层及材料的耐火等级,就是

    17、确定燃烧穿透防火层引起另一侧起火的时间。下文描述的实验即以F级 2.0小时为评判标准。T级 :被保护一侧任何一点的温度上升了181C;或被保护一侧平均温度上升了139C,被记录下来的时间,经常用T级 XX分钟表示,如T级 35分钟。以T级来评价防火层及材料的耐火等级,就是确定由于热量传递,引起防火层另一侧温度升高到限值的时间。五. 试验设备介绍设备由上下二层组成:下层为燃烧室,即火焰发源地,上层为观察室。图3 为它的侧面图,图4 为燃烧室平面图。前方为被测试的幕墙,其它三面均为防火时间为4小时的防火混凝土砖墙。下层燃烧室的三面墙及天花板均铺上一层16mm厚1小时X型防火石膏板,再覆盖一层38m

    18、m厚陶瓷纤维毡(密度为128 kg/m3)。地面和底层幕墙背面铺设二层同样型号的防火石膏板。构件说明如下:1. 钢架结构立柱;2. 钢架结构横梁;3. 被测试幕墙;4. 室外燃烧器;5. 混凝土楼板;6. 厚度16 mm的1小时X型防火石膏板,再覆盖一层38mm厚陶瓷纤维毡;7. 二层1小时X型防火石膏板;8. 室内燃烧器;9. 防火石膏板轻钢龙骨支架(镀锌冷弯钢板);10. 防火混凝土砖墙;11. 幕墙上的开口(1918mm宽762mm高),模拟玻璃破碎,通过这个缺口火被引到室外侧;12. 幕墙承载固定连接件;13. 厚度为25.5mm中空玻璃;14. 幕墙铝合金立柱;15. 幕墙铝合金横梁

    19、;16. 厚度6.4mm单层玻璃;17. 厚度75mm防火保温棉;18. 防火保温棉横保持架(镀锌冷弯钢板);19. 背板(镀锌钢板);20. 厚度3mm防烟层;21. 厚度100mm防火棉;22. 背板加强筋(镀锌冷弯钢板)。下层布置有二台天然气燃烧器。室外燃烧器在水平方向位置可以调节。通过测量燃烧室内五个热电偶温度值,取其平均值来控制燃烧器天然气的流量,从而达到控制燃烧室的温度。前30分钟的温度控制值根据表1进行,30分钟到45分钟大致保持在898C左右,45分钟到120分钟参照表2,即根据ASTM E119的标准时间-温度曲线(图5)。在标准时间-温度曲线中,小虚线为美国ASTM E11

    20、9和加拿大的标准,大虚线为ISO834标准,亦同英国和德国标准。二者的差别不是很大。测量温度的热电偶,在燃烧室内布置12个,其中5个用于控制燃烧室内的温度,其他7个用于测试水平防火带下侧和幕墙内侧的温度。在幕墙外侧表面中心线垂直方向布置12个热电偶。在二楼观察室水平防火带表面及周围布置11个。同时,在二楼观察室还布置了2个线性位移传感器,用于测试幕墙系统的变形情况。六. 幕墙构造介绍幕墙结构采用铝合金6063-T6,与楼板连接的承载固定连接件采用铝合金6061-T6。上层采用25.5mm厚双层中空透明玻璃(6.4mm清透半钢化,最外层第一面机械磨边处理,12.7mm中间空气层,铝合金间隔框,6

    21、.4mm清透半钢化,最里层第四面机械磨边处理)。窗间墙部分玻璃采用6.4mm清透半钢化,外面机械磨边处理。在单层玻璃后面是75mm厚半硬式防火保温棉(矿棉:玄武岩加矿渣,密度128 kg/m3,熔点温度为1177C),用二根横保持架(0.86mm镀锌冷弯钢板)将防火保温棉固定在0.86mm厚镀锌钢板背板上。背板上靠近防火棉处,有一根用1.2mm镀锌冷弯钢板加工而成的背板加强筋,通过M5不锈钢螺钉固定到背板和立柱上。底层幕墙室内侧采用的二层1小时X型防火石膏板用于加固窗口结构。结构硅胶为道康宁DC 983,密封硅胶为DC 791。空气密封条材料为EPDM。楼板边缘与幕墙立柱之间的缝隙为150mm

    22、,由于背板不与铝合金立柱内侧面平齐,所以楼板边缘与背板之间的缝隙为160mm。整个水平缝隙中填满100 mm厚半硬式防火棉,防火棉与保温棉是相同材料,密度64 kg/m3,熔点温度为1177C,防火棉以33 %压缩率填充。本试验中防火棉没有采用机械式固定形式。在防火棉的上方覆盖一层防烟层,厚度为3 mm左右。这个防烟层象硅胶一样,固化以后表面基本与结构楼层表面平齐。单元式幕墙在工厂制作组装而成。所有材料采购、加工工艺等与一般工程制作流程相同,整个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系统受到独立第三方的审核和监督。燃烧室部分,除了开口以外,其他缝隙均要密封,以防气流影响。二楼观察室留有一个开口作通道。其它试验环境

    23、条件根据ASTM E2307。试验之前,先要进行校正实验,将燃烧器煤气流量调节程序确定下来。正式试验时,先打开室内燃烧器,5分钟以后再打开室外燃烧器,模拟玻璃破碎后,燃烧向室外发展。试验中温度是逐渐升高的。因为如果温度在短时间内急剧升高,将会导致玻璃很快破碎,而温度逐渐升高,玻璃将会逐渐熔化。七. 试验观察和分析室内燃烧器点燃后2分钟,从室外看,有烟雾开始从窗间墙幕墙下部出现。应该是玻璃嵌条EPDM橡胶条和玻璃下的EPDM橡胶垫块引起的;2分35秒:间断有火焰从开口处伸出来。室内压力高于室外压力;2分50秒:开口处上部横梁开始弯曲,此时室内燃烧室温度到达400C左右。铝合金材料在温度达到250

    24、C 300C时承载能力开始下降,(碳钢在温度达到375C 左右承载能力开始下降)。此处横梁通过二块EPDM橡胶垫块承受6.4mm厚单层玻璃重量;3分40秒:二楼观察室中水平防火带表面中部出现少量烟雾。可能是从防火棉和防烟材料中散发出来的;5分钟:室外燃烧器点燃;6分钟:室内燃烧器所产生的热气流在室内压力的作用下,从开口处以较高的速度从室内冲出来,使得室外燃烧器的火焰偏离幕墙面。几分钟后,当温差和压力趋于平衡时,室外燃烧器的火焰基本回复正常,稍稍外偏;8分20秒:开口处上部横梁中间的硅胶开始燃烧;9分钟:单片玻璃内侧发现有冷凝水下淌;11分40秒:在开口附近的火焰高度超过开口处上部横梁大约300

    25、mm左右;14分25秒:开口处上部横梁的铝合金开始熔化,并滴落下来,铝合金的熔化温度是660C;14分50秒:在开口附近的火焰高度已超过开口处上部横梁大约600mm左右;16分钟:火焰高度已达到单片玻璃的顶部;18分10秒:在水平方向,火焰向外延伸到离外墙面大约450mm左右;21分钟:开口处上部横梁的铝合金大约有500mm长已熔化掉了;28分45秒:由于最中部铝合金立柱(防火棉以下部分)已熔化,下面一根保温棉横保持架的连接失效,造成此保持架悬空挂在那里,失去作为保持架的作用;30分钟:在二楼观察室中发现幕墙发生变形,中部水平方向朝外变形了3mm;46分钟:在二楼观察室中水平防火带表面中部出现

    26、连续不断的烟雾;52分钟:6.4mm厚单层玻璃开始软化并向外拱起,玻璃的熔化温度是821C;作为背板的镀锌钢板和防火保温棉看起来完好;62分钟 72分钟:6.4mm厚单层玻璃继续软化、下垂、熔化并滴落下来;75分钟:在二楼观察室中观察幕墙中部水平方向朝外变形没有增加;120分钟:燃烧器熄火。熄火以后观察和分析:1) 120分钟内燃烧没有蔓延到上一层。2) 防火棉看起来完好无损,在水平防火带防火棉的下部与镀锌钢板背板的交界处,发现一条约12mm宽的缝隙,缝隙的走向沿着背板变形的形状。从背板传递过来的大量热量烧烤防火棉侧面接触面,经压缩后的防火棉其扩张性能可能受到影响。 防火棉底部经长时间的高温燃

    27、烧已变硬和发脆。正是由于防火棉以33 %压缩率填充,缝隙没能贯穿100mm高的防火棉,阻挡了火焰向上蔓延。3) 在防火棉上方覆盖的这层防烟层,大部分仍保持了其柔韧性,说明防火棉上侧的温度值大部分在防烟层工作温度范围内。在靠近背板附近因受到高温影响有部分已脱裂开,形成烟雾上升通道(图12)。由于这层防烟层伸缩性为50%,基本上保证了与周围材料的有效密封。4) 镀锌钢板背板在燃烧中被烧得通红,背板的受热不匀造成一定程度的翘曲,但其翘曲程度明显受到背板加强筋的制约。由于这个加强筋不仅仅固定在立柱上,还直接固定在背板上,使得防火棉附近的背板变形量保持在最小。(图11,图13)5) 开口处上部的铝合金横

    28、梁基本上都熔化掉了,最中部的铝合金立柱(在水平防火棉以下部分)也熔化掉了,其他地方的铝合金结构基本保持完整(图14)。固定在这些已受损铝合金结构上的部件,如背板、防火保温棉、玻璃等,其稳固性和功能性会受到影响。6) 窗间墙部分的75mm厚半硬式防火保温棉在背板加强筋以上部分基本上完整。由于下面一根保温棉横保持架的一端连接失效,防火保温棉产生倾斜,下方的防火保温棉直接暴露在火中燃烧,部分被烧脱下来,使得背板下方正反二面都受到火焰的攻击。7) 在2小时燃烧中,上层中空玻璃完好无损,下层单层玻璃部分熔化,未产生破裂现象。注意到为什么开口处上部横梁都熔化掉了,但单层玻璃不掉下来呢?这是一个半隐框系统,

    29、玻璃四周全部用结构硅胶,由于定位玻璃的EPDM橡胶块已失效,所以应该是结构硅胶在起作用。结构硅胶在高温下到底起多大作用?这个问题有待研究,在这个试验中至少还能保持住单层玻璃2个小时。窗间墙玻璃的破碎和脱落对幕墙防火系统虽然不是太重要,但是也起到一些正面作用,它保护了后面的防火保温棉不直接遭受火焰的攻击,这个防火保温棉保持时间越长,对室外侧火焰的防火就越好。我们将这次试验同不久前的另一次相似试验相对比,总体结果相当相似,也是以成功告终。但前一次试验玻璃的运气不如这次好,在27分钟时,上层楼面其中一块中空玻璃的外片破裂;在72分钟时,上层另一块中空玻璃的外片破裂。幸运的是,这二块中空玻璃的内片自始

    30、至终没有破碎。究其原因,我们推测第一块外片玻璃破裂得早与玻璃边缘缺陷有关。要知道,这些玻璃是玻璃公司在流水线上以标准生产程序切割和磨边的,按要求,磨边量为1.5mm(图15),有误差和缺陷是难免的。8) 从二楼观察室中发现,密封硅胶呈黑色,外表看起来还不错,部分硅胶与连接件已分开了(图16)。一楼燃烧室内部背板周围的密封硅胶均已烧成白色的焦状物。(图17)9) 本试验中,在燃烧室的幕墙部分,没有采取任何隔热等措施以延缓热量从幕墙系统内部向上层传递。事实上,上层楼面幕墙内侧金属表面的温度已超过500度,超过了表面喷漆的工作温度范围,可能会产生化学物质的分解。同时也有相当数量的气体和烟雾进入上层楼

    31、面,足以使人能在数分钟内昏倒,达不到能维持生命的水平。八. 幕墙防火设计要点通过对防火试验的研究,以及近几年幕墙设计中对防火要求、防火材料和防火系统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基本上掌握了幕墙建筑周边水平防火带和幕墙系统防火构造的设计要领。当然随着防火要求、防火材料性能的不断提高,还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本文中对幕墙构造的描述主要基于单元式幕墙系统,其它幕墙系统可以参考它的设计原则和思路作相似的安排。由于单元式幕墙制作和安装质量易于控制,在防火方面,它与框架式幕墙相比优势是明显的。建筑幕墙防火设计的原则是有效、可靠、制作安装方便,并且不增加太多成本。优秀的单元式幕墙系统完全可以达到这些要求。建筑师和土建结构师应该了解和懂得如何利用幕墙防火构造来满足建筑物周边防火要求。这里,一个土建结构细节值得提一下。在北美绝大部分建筑物幕墙预埋件安排在楼层表面部分,而国内大部分安排在梁或楼板的侧面。先不说前者对幕墙安装、调节、定位等带来很多好处与方便。从防火角度看,幕墙与主结构的承载连接件安排在靠近楼面位置,便于防火棉和防烟层的施工,有利于防火棉更有效地保护这个连接件,使它不过早失效。建筑物燃烧产生的温度高低,与燃烧材料、通风状态等有关,研究资料表明,温度的峰值可达到1200C。幕墙系统本身并没有很多易燃性材料,但大部


    注意事项

    本文(幕墙建筑防火设计及试验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