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必修3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docx

    • 资源ID:28521622       资源大小:23.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必修3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docx

    1、必修3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必修3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课标再现】内容目标提示与建议三、文化与民族精神3.9运用中华文化发展的典型事例,说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讲座: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演示:一些古代文明的相继衰落、中断、湮灭;海外华人的民族情结的资料等。考察或参观:以体现民族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文化为题,如生产工艺、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建筑工程等。3.10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展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演示:语言、文字、风俗等资料。我国各民族地区的不同文化样式反映着各自

    2、的历史、地缘因素。文化心理、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的认同,体现着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见证是文字和史学典籍 (2)文字的作用、意义 (3)史学典籍 (4)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5)文学艺术对中华文化的意义 (6)科学技术是民族文明的重要标志 (7)不同区域的文化 (8)各民族文化 理解: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2)汉字与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3)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4)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表现 (5)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见证,是中

    3、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6)不同的区域文化形成原因、关系及对中华文化的意义 (7)各民族文化特征、关系及对中华文化的意义 分析 (1)联系实际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当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2)透过现象把握本质,说明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原因 (3)联系我国各地实际说明“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内涵说明我国民族文化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2.能力目标 (1)结合中华文化独特的发展历程,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 (2)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文化走向新的辉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感悟中华文化巨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中华文化发展历程和特

    4、点的了解,感悟文化的力量,增强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2)增强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增强对中华文化和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之情。 (3)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信念,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二、教学重难点 中华文化的特征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 三、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 3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学生活动:投影展示四个文明发祥地的图片,请学生简要分析它们的存在与发展。(或者使用教材P62的材料) 两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文明(汉谟拉比法典、阿拉伯文学名著一千零一夜)最终湮灭了;古印度文化雅利安化;古埃及文化希腊化、罗马

    5、化、伊斯兰化;古希腊和罗马文化则因日耳曼人的入侵而中断千年;只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两河流域文明专题http:/ 二、正文 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一)古代辉煌的历程 学生活动:阅读P63的教材,并结合历史学的相关知识,简述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完成下表: 发展时期殷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隋唐时期宋元明明清文化思想天命神权思想、“敬德保民”思想诸子蜂起百家争鸣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儒家学说确立至尊地位古代中华文化高速发展,并广泛吸收外域文化延续隋唐文化的辉煌、并在史学、文学艺术、科学等方面成就巨大,并产生宋明理学近代西方文化传入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影响和作用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深刻影响逐渐形

    6、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雏形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正统进入气度恢宏的全盛时代推动中华文化发展,其中宋明理学对后封建社会影响较大中国传统文化面临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学生活动:结合前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文化具有怎样的基本特征? (源远流长) (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举例:中华世纪坛序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磐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惟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卓越辉煌。信步三百米甬道,阅历五千年沧桑。社稷千秋,祖宗百世;几多荣辱沉浮,几度盛衰兴亡。圣贤典籍,浩如烟海;四大发明,寰球

    7、共享。缅怀漫漫岁月,凝聚缕缕遐想。 回首近代,百年三万六千日,饱尝民族苦难,历尽变革风霜。烽火硝烟,江山激昂。挽狂澜于既倒,撑大厦于断梁。春风又绿神州,华夏再沐朝阳。 登坛远望:前有古人,星光灿烂;后有来者,群英堂堂。看乾坤旋转:乾恒动,自强不息之精神;坤包容,厚德载物之气量。继往开来,浩浩荡荡。立民主,兴文明,求统一,图富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定将舒天昭晖,磅礴东方。 世纪交汇,万众景仰;共襄盛举,建坛流芳;昭示后代,永世莫忘。”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 (1)汉字 A.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

    8、文明时代。 学生活动:学生展示自己掌握的外语的文字书写 举例:联合国官方网站的首页,展示各国文字的魅力 B.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学生活动:举例说明文字怎样在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作用? (文字记载的历史如春秋、史记;文字记载的文化作品如诗经、周易等) 举例:百寿图,展示各种字体的寿 (2)史书典籍 A.地位: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学生活动:举例分析史书典籍是如何见证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的。 举例:南京的由来的历史考证、资治通鉴举例。 B.原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

    9、保存历史资料。相传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史官,以后的历朝历代都设置史官。他们大都终身世袭,所以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 举例: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约17000字。所谓编年体,就是“系日月而为次,列时岁以相续”。它是按年、月、日有次序地记载史事的史书。如果说,史记、汉书等二十四史纪传体史书,是横的叙述历史,那么,春秋、资治通鉴这类的编年体史书,就是纵的叙述历史。编年体这种体裁的史书,在世界上,我国起源最早。东周时,各诸侯国都设置史官撰写本国的编年史,但名称不统一,燕、齐、鲁、宋等国均称春秋,因商代和西周时,一年只有春、秋二时,而无冬、夏,因此古人称年为“春秋”。春秋时期

    10、,虽然已有四时划分,但是人们仍然习惯用旧称。所以各国史书大多以春秋命名。而晋称乘,楚称梼杌。 C.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举例:煌煌二十四史、明代永乐大典和清代四库全书,皆堪称世界之最的古代文化工程。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还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1)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2)意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举例:“夫子庙文化应该是个综合体,不应该用固定的条框去限制”,自古以

    11、来,夫子庙就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其文化的最大特点应该是文气和古气。另外,文化的特点在于其有巨大的包容性,市民文化作为一种历史的存在,和高雅文化一样,也应该在夫子庙文化中占一席之地,如朱自清、俞平伯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便是很客观的描述历史的记忆。 总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汉字传载、史学典籍存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三)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中华文化在近代经历了衰微的过程 (1)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 学生活动:学生举例我国古代文化的辉煌 举例:四大发明、古诗歌唐诗宋词、宋明理学。 (2)中华文化在近代经历了衰微的过程(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衰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

    12、大冲击) 学生活动:教材P65的活动 (1)在政治上:欧洲发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开始取代封建主义。在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发展,产生工业革命,开始冲击封建自然经济。思想上:继文艺复兴后产生启蒙运动,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冲击封建统治,人们的民族、民主意识增强。在文化上:近代自然科学蓬勃发展,奠定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开展,西方国家展开殖民掠夺,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2)清朝统治者极力提供程朱理学,残酷压抑进步思想中国思想界“万马齐喑”,死气沉沉。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时期,现代科技水平落后,

    13、日益落在世界潮流后面;人们封建落后意识浓厚民族、民主意识薄弱。以中因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渐渐消失。西学大量传入中田,西学东渐现象不断发晨,冲击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3)国家衰落使文化失去发展的政治、经济条件,加速了文化的衰落。国家衰落是文化衰落的决定性因素。文化衰落是国家衰落的重要表现,反映了国家衰落不利于国家发展。) 2.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在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密切相关。 举例:文化引导社会的发展,如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民族文化发展和马列主义传播与民族解放运动 (2)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

    14、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举例:地主阶级的文化运动的失败(如:立宪运动、维新运动);资产阶级的文化运动的失败(如:三民主义的民权运动、女性解放运动);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取得了文化、政治和经济三个社会生活领域的成功(如:整风运动与凝聚人心) (3)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华文化在继续更加壮丽的篇章 举例:思想理论的发展: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文艺创新:剧种多,文艺形式增多实验中国文化记忆 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文化内容的优秀与独特性体现文化的博大精深) 学生活动:阅读P66-1/68,

    15、思考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是通过哪些方面来表现的,请举例说明。 1.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 (1)作用: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学生活动:学生举例(或是从所给出的作品中选择一个)各国的文学艺术的代表作品及其反映的时代精神生活。 举例:飘是一部以美国南北战争为题材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它以女主人公斯佳丽的爱情生活为主线,反映了南北战争以来,南方的战败和重建,通过斯佳丽的经历,揭示了一种敢于面对现实,不向命运低头,坚强不屈的精神,给人以极大的心灵震撼(作者对本书的命名是GoneWiththeWind,意为“随风而逝”。语意出自书中一位重要人物阿希礼之口。他是站在没

    16、落的南方农奴主的立场上,无限惋惜地感慨战前南方的一切,一切与旧的生活方式有关的林林总总,都随着一场战争,“随风而逝”了。这一主旨,由阿希礼概括点出,再由斯佳丽一点一滴地去切实体会和经历,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不仅站在有钱的南方农奴主的立场上描写了这场战争,同时也表明了她看待这段历史的个人心态。)。爱尔兰女作家艾捷尔丽莲伏尼契的世界经典名著牛虻。牛虻对人民的热爱、对敌人的憎恨、对朋友的坦诚、对爱情的忠贞、对生活的投入、对死亡的蔑视,仍然是可以借鉴的一个楷模;捷克作家雅.哈谢克的好兵帅克是一部以一个普通的捷克士兵帅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经历为题材的小说。作者自身是俄国的一名士兵,所有素材均来

    17、自真实经历,因而读来真实感人,让人在对战争深深憎恨的同时倍加同情谦卑、被埋没的英雄帅克(探索战争时期的社会与人性);考琳?麦卡洛的荆棘鸟是一部世界著名的家世小说,以女主人公梅吉和神父拉尔夫的爱情纠葛为主线,描写了克利里一家三代的故事。拉尔夫一心向往教会的权力,却爱上了克利里家的美丽少女梅吉。为了他追求的“上帝”,他抛弃了世俗的爱情,然而内心又极度矛盾和痛苦。以此为中心,克利里家族十余名成员的悲欢离合也得以展现(抨击宗教神学与人学的倡导)。 (2)中华文化的文学艺术风格:辉煌而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而绚丽、风格鲜明而独特。 举例:辉煌历史如从诗经、四大名著到围城(钱钟书)、平凡的世界(路遥)都是家喻

    18、户晓;内涵丰富有爱情、亲情、友情的永恒主题 (3)文学艺术的重要地位: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有重要位置 举例:梁祝孟姜女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忠诚;海岩的便衣警察、永不瞑目、玉观音反映人民警察捍卫祖国与人民利益的伟大追求;边寨伟男反映民族团结与爱国主义等。 2.中华文化中的科学技术 (1)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2)中国的科学技术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A.地位: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举例:火药技术的发明对西方的近代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

    19、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靠冷兵器耀武扬威的骑士阶层日益衰落;火器的进步还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B.特点:总的来说,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行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C.意义: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科技成就,都是中国人民勤劳、 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学生活动:从科技的角度举例分析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举例: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是劳动智慧的结晶,体现了创造力;都江堰工程是世界仅存的古代“生态工程”;古代的历法、陶瓷工艺等都是极具生命力的。 (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文化的区域性体现文化的博大精深) 学生活动:

    20、学生在课前准备的基础上,选择其中的优秀者介绍不同区域的文化的多姿多彩,从而映照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1.区域文化的成因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学生活动:请学生选择一个具体的文化形式举例分析其地域差异,说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举例:饮食文化中的“南甜、北咸、东酸、西辣”、小桥流水的细腻与海的胸怀 2.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化区域差异的具体表现 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分别具有水乡文化和边陲山寨文化特征 学生活动:阅读P68-6

    21、9的材料,比较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的差异。 (说明吴越文化流动和开放性强,滇黔文化内敛性强。这些文化与我们家乡相比较,其特点是: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特点相对稳定,具有明显的区域风情。) (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文化的民族性体现文化的博大精深) 1.我国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生活动:“忆一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指的是什么?其本质上有怎样的特点? (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其本质上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但这是从世界范围来讲的;对于中国而言,同样也有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学生活动:学生在课前准备的基础上,选择其中的优秀者给大家介绍民族文

    22、化的特色。 (1)我国的雕刻建筑艺术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举例: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克孜尔千佛洞、栖霞寺的千佛石刻等,是古代的汉族、鲜卑以及西域各族的艺术家和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 (2)许多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学 举例: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被并为三大英雄史诗 2.各民族文化共同形成并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 (1)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A.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B.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C.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23、 (2)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 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中华文化 (3)意义 各民族文化的异彩纷呈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三、小结 本课是在前面单元学习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中华文化的特点。文化的多样性要求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发展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继承性要求在继承中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归结到一点就是把握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谋求文化创新。那么文化创新首先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评价我们的传统文化,而本课的意义就在于分析我国传统文化的两个基本特征即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对源远流长特征的分析是从历史发展的过程性中探讨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载体,并通过历史过程的分析,得出结论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对于博大精深特征的学习则是从文化内容的丰富多彩、文化区域差异的各具特色和文化民族差异的异彩纷呈三个角度分析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 作业设计: 1.同步完成评价手册 2.以一个地区文化的特色、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或是一个自己喜爱的文化形式为例,收集材料分析它的特点和发展史,从中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并进行课堂交流。


    注意事项

    本文(必修3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