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七年级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过程.docx

    • 资源ID:28685879       资源大小:27.11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七年级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过程.docx

    1、七年级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过程七年级-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过程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过程 这节课是机动课,对于跑得快的班就要安排上这节课,对于跑得慢的班就免了。 张骞通西域: 西汉时期,狭义的西域是指玉门关、阳关|(今甘肃敦煌西)以西,葱岭以东,昆仑山以北,巴尔喀什湖以南|,即汉代西域都护府的辖地。 西域以天山为|界分为南北两个部分,百姓大都居住在塔里木盆地周围。西汉初|年,有“三十六国”:南缘有楼兰(鄯善,在罗|布泊附近)、菇羌、且末、于阗(今和田)、莎车等,习称“南|道诸国”;北缘有姑师(后分前、后车师,在今吐鲁蕃)、尉犁|、焉耆、龟兹(今库车)、温宿、姑墨(今阿克苏)、疏勒(今喀什)等,习|称“

    2、北道诸国”。 当时,正在伊犁河流域游牧的|大月氏,有40万人口。他们曾居住在敦煌和祁连山之间,被匈奴一再打败后,就刚迁到|这里。可以说大月氏吃尽了匈奴的苦,与匈奴有不共戴天之仇|。 汉朝皇帝也吃尽了匈奴的苦,在强盛后,计划消除|匈奴对北方的威胁。汉武帝听到有关大月氏的传言,就想与大月氏建|立联合关系,又考虑西行的必经道路河西走|廊还处在匈奴的控制之下,于是公开征募能担当出使|重任的人才。可大家都怕匈奴,要穿行匈奴控制的地域|的确太玄了,都不敢去。终于有一个人张骞站了出来|,愿意担当此任。张骞站出来,于是又有胆大的跟着站出来,一共就有一百多人报名愿意|前往西域。 公元前138年,张骞,这个真正的

    3、男|人,他是一个意志力极强、办事灵活而又胸怀坦荡、善于待人处事的人。|他带着一百多人出发了,前往遥远且荒凉的内陆干旱的西域。张骞一行在中途即被匈奴截|留下来,并被关起来,这一关就是十多年,匈奴单于硬叫他娶当|地人作妻,而且已经生了儿子。但这一七都没有动摇他一定要完成任务的决心。他住|在匈奴的西部边境,等候逃跑机会。 张骞终于找到机会率领部属逃离了匈奴。他|们向西急行几十天,越过葱岭,到了大宛(今乌兹别克共|和国境内)。由大宛介绍,又通过康居(今哈萨克共和国东南),到了大夏。大|夏在今阿姆河流域。张骞这才找到了大月氏。十多年来,大月氏这个漂移|的“行国”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在伊犁河畔受到乌孙的

    4、攻击,又一次向|西远徙。后来匈奴支持乌孙远袭大月氏,大月氏被迫迁到阿姆|河畔,而乌孙却在伊犁河留住下来。自从大月氏到了阿姆河,不仅用武|力臣服了大夏,还由于这里土地肥沃,逐渐由游牧生活,改向农业定居,无意东还,也|无意再与匈奴为敌。张骞在大月氏逗留了一年多,得不到结果,只好归|国。回国途中,又被匈奴拘禁一年多。公元前1|26年,匈奴内乱,张骞乘机脱身回到长安。出发时一百多人,回来|的时候仅他和他的叔父两人。 张骞出使西域,虽然没有达到原来的目的,但对于西域|的地理、物产、风俗习惯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为汉朝开辟通往中亚|的交通,以及后来的“丝绸之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

    5、次奉派出使西域。这时,汉朝业已控制了河西走廊、积极进行武帝时对匈奴最大规模|的一次战役。几年来汉武帝多次向张骞询问大夏等地情况,张|骞着重介绍了乌孙到伊犁河畔后已经与匈奴发生|矛盾的具体情况,建议招乌孙东返敦煌一带,跟|汉共同抵抗匈奴。这就是“断匈奴右臂”的著名战略。同时,张骞也|着重提出应该与西域各族加强友好往来。这些意见得到了汉|武帝的采纳。 马可波罗到中国 马可波罗这个人可要认真地说一说,因|为这个人影响了好几代人前往东方。 马可波罗小|时候,他的父亲和叔叔到东方经商,来到元大都(今天的北|京)并朝见过蒙古帝国的忽必烈大汗,还带回了|大汗给罗马教皇的信。他们回家后,小马可波罗天天缠着他们

    6、讲东方旅行的|故事。这些故事引起了小马可波罗的浓厚兴趣,|使他下定决心要跟父亲和叔叔到中国去。 1271年|,马可波罗17岁时,父亲和叔叔拿着教皇的复信和礼品,带领|马可波罗与十几位旅伴一起向东方进发了。他们从威尼斯进入地中海,然|后横渡黑海,经过两河流域来到中东古城巴格达,从这里到波斯湾的出海口霍尔木兹|就可以乘船直驶中国了。然而,这时却发生了意外事件。当他们在|一个镇上掏钱买东西时,被强盗盯上了,这伙强|盗乘他们晚上睡觉时抓住了他们,并把他们分别关押起来。半夜|里,马可波罗和父亲逃了出来。当他们找了当地派出所,当时应该叫衙门,搬来救兵|,这时强盗早已离开,除了叔叔之外,别的旅伴也不知去|向

    7、了。 马可波罗和父亲、叔叔来到霍尔术兹,一直等了两个月|,也没遇上去中国的船只,只好改走陆路。 这是一|条充满艰难险阻的路,是让最有雄心的旅行家也望而却步的路。他们从|霍尔木兹向东,越过荒凉恐怖的伊朗沙漠,跨过险峻|寒冷的帕米尔高原,一路上跋山涉水,克服了疾病、饥渴的困扰,躲开了强盗、|猛兽的侵袭,终于来到了中国新疆。 一到这里,马可波罗的眼睛便被吸引住|了。美丽繁华的喀什、盛产美玉的和田,还有处处花香扑鼻的果园,马可他们继续向东,|穿过塔克拉玛干沙漠,来到古城敦煌,瞻仰了举世闻名的佛|像雕刻和壁画。接着,他们经玉门关见到了万里长城。最后穿过河西走廊,终于到达了|上都元朝的北部都城。这时已是1

    8、275年|的夏天,距他们离开祖国已经过了四个寒暑了! 马可波罗的父亲和叔叔|向忽必烈大汗呈上了教皇的信件和礼物,并向大汗介绍了马可波罗|。大汗非常赏识年轻聪明的马可波罗,特意请他们进宫|讲述沿途的见闻,并携他们同返大都,后来还留他们在元朝|当官任职。 聪明的马可波罗很快就学会了蒙古语和汉语。他借奉大汗之命巡视各地的|机会,走遍了中国的山山水水,中国的辽阔与富有让他惊呆了。他先后到过新疆、|甘肃、内蒙古、山西、陕西、四川、云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以及北京等地,还出使|过越南、缅甸、苏门答腊。他每到一处,总要详细|地考察当地的风俗、地理、人情。在回到大都后,又详细地向|忽必烈大汗进行了汇报。

    9、在马可波罗游记中,他盛赞了中国的繁|盛昌明;发达的工商业、繁华热闹的市集、华|美廉价的丝绸锦缎、宠伟壮观的都城、完善方|便的驿道交通、普遍流通的纸币等等。书中的内容,使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无|限神往。 17年很快就过去了,马可波罗越来越想家。 1292年春天|,马可波罗和父亲、叔叔受忽必烈大汗委托,护送一位蒙|古公主到波斯成婚。他们趁机向大汗提出回国的请求。|大汗答应他们,在完成使命后,可以转路回国。 1295年末,他们三人终于|回到了阔别二十四载的亲人身边。他们从中国回|来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威尼斯,他们的见闻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他们从东|方带回的无数奇珍异宝,一夜之间使他们成了威尼斯的

    10、巨富。 1298年|,马可波罗参加了威尼斯与热那亚的战争,9月7日不幸被俘。在狱中他遇到了|作家鲁思梯谦,于是便有了马可波罗口述、鲁思梯谦记录的马可|波罗游记。 实际情况是不是像上面马可波罗所讲,不知道|。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马可波罗当年能够给皇帝讲故|事,能够讲得来让喜怒无常的皇帝都很高兴,可见他的|口才之好,在讲故事的时候可能就进行过他自己的艺术加工,甚|至添枝加叶、添油加醋。后来遇到了作家鲁思梯谦,这作家也是善|于进行艺术加工的,该方的方一点,该圆点圆一点,|反正来源于生活,还要高于生活,什么比喻呀、夸张呀、借用呀修辞手法肯定用得多。|我知道马可波罗游记里有这样一句“黄金遍地、香料盈|

    11、野”,这就好像现在到了上海、广州去的人回来给我们讲:那些地方太好找钱了|,到处都是钱,遍地都是机会。但是真的到了这些地方,你才发现,怎么|会到处都是钱呢?所以马可波罗对东方夸张性的描述让几代人都想到东|方去拣黄金和香料,别说遍地,一半的地方有黄金那就可以了。 马可波罗的|中国之行及其游记,在中世纪时期的欧洲被认为是神话|,被当作“天方夜谭”。在他即将去世的时候,有人就问他:你说得那些是真的吗?|他回答:书中说得那些实际上不及东方的一半。我真的十分佩服马可波罗的“吹”功|,而且至死都在“吹”。 不管如何,马可波罗游记|这本欧洲的天方夜谭却大大丰富了欧洲人的地理知识,打破了宗教的谬论和传统的“天|

    12、圆地方”说;同时马可波罗游记对15世纪欧洲的航海事|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意大利的哥伦布、葡萄牙的达|伽马、鄂本笃,英国的卡勃特、安东尼詹金森和约翰|逊、马丁罗比歇等众多的航海家、旅行家、探险家读了马可波罗游记以后,纷纷|东来,寻访中国,打破了中世纪西方神权统治的禁锢,大大促进了中西|交通和文化交流。因此,可以说,马可波罗和他的马可波罗游记给欧|洲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郑和七下西洋 明成祖朱棣从|他的侄儿手中夺取皇位后,他的侄儿一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皇帝一直不踏实,怕侄儿重新拉来一批人回来夺皇位,就找了一|位身边信任的太监三宝,就是郑和去给他找。听人说他的侄儿下海了,就准|备从海上去找。

    13、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每次都由苏州刘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远航了有七次之多。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在船上因|病过逝。民间故事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将他的旅行探险称之为三|宝太监下西洋。 前任皇帝没有找到,但郑和却阴差阳错干成了另一件大事。后|来明成祖也知道侄儿应该的确死了,也不找了,但下西洋这件|事情应该继续下去,于是就有了一而再,再而三地下西洋。到郑和去世,一共七下西洋,|每次都规模庞大

    14、,船多人多,而且可以称得上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特混舰队。 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15世纪的欧洲有两个最发达的航海国家,|一个是葡萄牙,一个是西班牙。意大利虽也有较强实力,但总不如前者。 葡|萄牙的一所简陋小学校的教室里,学生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教师齐美南斯|五十多岁,已是满头白发。他从小喜欢读马可波罗的著作,羡慕远航探险的|英雄。他常常向学生讲述探险故事,讲述马可波罗著作中所描写的美丽富饶的东方。| 学生中有一个聪明活泼的小男孩听得入迷,举起手问:“齐美南斯|先生,请允许我提个问题。天地有多大?我奶奶告诉我,天|圆地方对吗?” 齐美南斯想了想,说:“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先哲们都是这样

    15、讲的。” 那男孩子望|了望老师,用两只胳膊围拢成一个圆圈,然后放在四方的桌子上,一边比划一边说:| “先生,您看。如果我的胳膊围成的圆形好比天,那下面的桌子就是地天圆地|方。这圆和方扣不到一起,那四个角又是什么呢?” 老师望着桌子的四个角,说|:“是呀,是呀,这四个角怎么解释?它上边不是天,是什么呢?” 那男孩子似乎还有|问题要问,可下课铃声响了。老师鼓励他说:“你提的|问题,我无法回答,别人可能也无法回答。还是你自己好好想想,|自己回答吧。我老了,不然我会走到那角上去看一|看的!” 这个男孩子就是后来的航海家迪亚士。 1487年8月,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接受了葡萄牙国王约翰二世的命令,从|里斯

    16、本出发,率领两条各载100吨的双桅大帆船,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驶去。1488年3月12日,他们在非洲最南端的崖石上刻下|了葡萄牙国王约翰二世的名字,以及葡萄牙盾形纹徽、十字|架等等,以纪念这一发现。1488年12月,船队在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航行之后,安全回到里斯本。这是葡萄牙人探寻|新航路的一次突破。葡萄牙国王认识到发现非洲南端的重要性,到东方有了希望,|因此命名为好望角。迪亚士受到了国王的嘉奖。 达伽马开辟印度洋航线 达伽马系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葡萄牙航海家,1415世纪时的西欧,发|展迅速,对外贸易交流也发展起来。由于马可波罗游记对中国和印度|的精彩描述,使西方人认为东方遍地是黄金、财

    17、宝。然而原有的东西方贸易商路|却被阿拉伯人控制着。为了满足自己对黄金的贪欲,欧洲的|封建主、商人、航海家开始冒着生命危险远航大西洋去开|辟到东方的新航路。 1497年7月8日,达伽马奉葡萄牙国|王之命,率领四艘船共计140多水手,由首都里斯本启航,踏上了去|探索通往印度的航程。开始他循着10年前迪亚士发现好|望角的航路,迂回曲折地驶向东方。水手们历尽千辛万苦,在足足航行了将近4个月时|间和4500多海里之后,来到了与好望角毗邻的圣赫勒章湾,看到了一片|陆地。向前将遇到可怕的暴风袭击,水手们无意继续|航行,纷纷要求返回里斯本,而此时达伽马则执意向前,宣称不找到印度他|是决不会罢休的。圣诞节前夕,

    18、达伽达率领的船队终于闯出了惊涛骇浪的海|域,统过了好望角驶进了西印度洋的非洲海岸。1|498年5月20日达伽马一行到达印度南部大商港卡利卡特。而|该港口正好是半个多世纪以前,是我国著名航海家郑和所经过和停泊的地方。1499|年9月达伽马带着剩下一半的船员胜利地回到了里斯本。 达伽马先后三次到达印度|,最后一次是在1524年,被任命为葡属印度总督,3个月后|染病去世。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哥伦布,意大利航海家。生于意大利热那亚。哥伦|布十分崇拜曾在热那亚坐过监狱的马可波罗,他读过马可波罗|游记,十分向往印度和中国。当时,地圆说已经很|盛行,哥伦布也深信不疑。他先后向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等国

    19、国王请求资助,以实现他向西航行到达东方国家的计划,都遭拒绝。一方面,|地圆说的理论尚不十分完备,许多人不相信,把哥伦布看成江湖骗子。一次|,在西班牙关于哥伦布计划的专门的审查委员会上,一位委员问哥伦布:即使地球|是圆的,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回到出发港,那么有|一段航行必然是从地球下面向上爬坡,帆船怎么能爬上来呢|?对此问题,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哥伦布也只有语塞。另一方面,当时,西方国|家对东方物质财富需求除传统的丝绸、瓷器、茶叶外,最重要的是香料和黄金。|其中香料是欧洲人起居生活和饮食烹调必不可少的材料,需求量很大,而本|地又不生产。当时,这些商品主要经传统的海、陆联运商路运输。经营这些商品

    20、|的既得利益集团也极力反对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计划。哥伦|布为实现自己的计划,到处游说了十几年。直到1492年,西班牙王后慧眼识英|雄,她说服了国王,甚至要拿出自己的私房钱资助哥伦|布,使哥伦布的计划才得以实施。 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受西班牙|国王派遣,带着给印度君主和中国皇帝的国书,率领三艘百十来吨的帆船,从西班牙巴|罗斯港杨帆出大西洋,直向正西航去。经七十昼夜的艰|苦航行,没有发现陆地,船员们都要求返航,哥伦布也不想走了,也想回家了,但|他和船员商定,如果明天早晨还没有发现陆地就返航,船员们同意|了。就1492年10月12日凌晨,站在船最高处的瞭望员惊叫:“陆地!陆|地!”,船员们都认

    21、为这个瞭望员又在发神经了,因为这样的经验惊叫都|不下十次了。但是,这一次千真万确,前方的确是陆地,终于发现陆地了,满船的人都在|一起又唱又跳。哥伦布认为到达了印度。后来知道,哥伦布登上的这块土地,属于|现在中美洲巴勒比海中的巴哈马群岛,他当时为它命名为圣萨尔瓦多。 哥伦布前后三次|到达了美洲大陆,但他至死都不知道他到达的不是印度,却是一块当时没有被发现的|新大陆。 后来,一个叫做亚美利哥的意大利航海|家,经过更多的考察,才知道哥伦布到达的这些地方不|是印度,而是一个原来不为人知的新的大陆。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但是,这块大陆却用证实它是新大陆的人的名字命了名:亚美利加洲。 麦哲伦船队环游地球

    22、(略) 加加林太空行走 1959年10月,前苏联|首位宇航员的选拔工作在全国展开。加加林从3400多名35岁以下的空军飞行员|中脱颖而出,成为20名入选者中的一员,并|于1960年3月被送往莫斯科,开始在前苏联宇航员训练|中心接受培训。在训练中,加加林凭借其坚定的信念、优秀的体质、乐|观主义精神和过人的机智成为前苏联第一名宇航员。当时的第一名宇航员其实不是加加林|,已经另有其人,而这个加加林在一次看设计师设计|飞船的现场,请求让他进去试坐一下飞船,设计师同意了。这个加加林,就|脱掉了鞋子,穿着袜子进入了飞船内,他十分爱惜这座飞船,这让设计师非常|感动。后来,设计师指名要加加林来完成这一次飞行任

    23、务|。在关键时刻,良好的行为习惯成就了加加林。| 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时间上午9时零7分,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从拜克努尔发射场起航,在最大高度为301公|里的轨道上绕地球一周,历时1小时48分钟,返回地球时,飞船于监控|中心失去了联系,飞船重重的摔回了地球,加加林满身鲜血的爬出了飞船|,但他很高兴,虽然惊险,但是终于活着回来|了。加加林于上午10时55分返回,降落在萨拉托夫州斯梅洛夫卡|村地区,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宇宙飞行,实现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愿望。|他驾驶的东方1号飞船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载人进入外层空间的航|天器,就在他的108分钟的飞行过程中,加加林|由上尉荣升为少校。 加加林

    24、完成了史无前例的宇宙飞行后|,全世界都对他挥手致敬,莫斯科以极其隆重的仪式欢迎凯旋的航天英雄:|礼炮在轰鸣,欢腾的人群在喊叫,豪华的护送队,为加加林加|冕大大小小的国家勋章。在这次历史性的飞行之后,加加林荣获列宁勋章并被授予|“苏联英雄”和“苏联宇航员”称号,并曾多次出国,访|问过27个国家,22个城市授予他荣誉市民称号。1962年,加加林当选|为第六届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1964年11月任苏联|古巴友好协会理事会主席。 阿波罗计划(Apollo Project), 又称阿波罗工程,是美国从1961年到1972年从事的|一系列载人登月飞行任务。 1969年7月16日,巨大|的“土星5号”火箭载

    25、着“阿波罗11号”飞船从美国肯尼迪角发射场点火升空|,开始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太空征程。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埃德温奥尔|德林、迈克尔科林斯驾驶着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跨过38万公里|的征程,承载着全人类的梦想踏上了月球表面。这|确实是一个人的小小一步,但是整个人类的伟大一步。他们见证了从地球|到月球梦想的实现,这一步跨过了5000年的时光|。 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组织|实施的载人登月工程,或称“阿波罗”计划。它是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成就。工程开始于1961年5月,至1972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结束,历时约11年,耗资255亿美元。在工程高峰时期,参加工程的有2|

    26、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30万人。 航天飞机上天 1988年11月15日,前苏联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从拜科努尔航天中心首次发射升空,47分钟后进入距地面 250公里的圆形轨道。它绕地球飞行两圈,在太空遨游三小时后,|按预定计划于 9时25分安全返航,准确降落在离发射点12公|里外的混凝土跑道上,完成了一次无人驾驶的试验飞行。 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大小与普通大型客机相差无几,外形同美国航天飞机相仿,机翼呈三角形。机长3|6米、高16米,翼展24米,机身直径5.6米,起飞重量105吨,返回后着陆重|量为82吨。它有一个长18.3米、直径 |4.7米的大型货舱,能把30

    27、吨货物送上近地轨道,将20吨货物|运回地面。头部有一容积70立方米的乘员座舱,可乘10人,设计飞行寿命1|00次。 科学家们认为,这次完全靠地面控|制中心遥控机上电脑系统,在无人驾驶的条件下自动返航并准确降落在狭长|跑道上,其难度要比1981年美国航天飞机有人驾驶试飞大得多。首|先,暴风雪号的主发动机不是装在航天飞机尾部,而是装在能源号火箭上|。这样就大大减轻了航天飞机的入轨重量,同时腾出位置安装小型机动飞行发|动机和减速制动伞。其次,暴风雪号着陆时,可|用尾部的小型发动机做有动力的机动飞行,安全准确地降落在狭长跑道上,万一着陆|姿态不佳,还可以将航天飞机升起来进行第二次|着陆,从而提高了可靠性。而美国航天飞机靠无动力滑翔着陆只能一次成功。第三,暴风|雪号能像普通飞机那样借助副翼、操纵舵和空气制动器来|控制在大气层内滑行,还准备有减速制动伞,在降落滑跑过程中当速|度减慢到 50公里/小时时自动弹出,使航天飞机在较短距离内停下来。 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也经历过不少挫折,苏联经历过火箭爆炸事故,美国经|历过航天飞机爆炸事故等等,但这一切没有阻止人类探索自然,航向太空的步伐。


    注意事项

    本文(七年级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过程.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