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六年级国学教案国学教案16篇.docx

    • 资源ID:28712815       资源大小:42.93KB        全文页数:3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六年级国学教案国学教案16篇.docx

    1、六年级国学教案国学教案16篇2016-2017秋季(qij)一年级(ninj)文体(wn t)教案(jio n) 底寨小学(xioxu) 2016.9六年级国学(guxu)教案 活动目标(mbio)1、积累(jli)理解“三人行,必有我师”句子(j zi)的意思。2、能准确(zhnqu)流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课文3、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三人行,必有我师”丰富多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4、细心品味作者从贡荔枝这一看似小事的角度出发,表达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深沉思考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从贡荔枝这一看似小事的角度出发,表达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深沉思考。2、体会课文“三人行,必有我师”丰富

    2、多彩的内蕴课时:2课时活动过程 一、复习导入。1、复习论语。(1)指名学生(xu sheng)诵读。(2)全班诵读(sngd)。2、谈话导入。人非生而知之者。我们要善于学习,才能成为有学问(xu wen)的人。孔子也告诉我们学习的方法.二、学习(xux)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1、师范(shfn)读。2、生自读,读通、读顺。3、师讲解大意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4、生再次自读,带着对句子的理解读熟。5、请学生讲讲对句子的理解。6、师小结: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

    3、力赞赏。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态度和精神,也体现了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这不仅是修养、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虽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可是人们并不是经常能够做到。人们常犯的一个通病,就是往往看自己的优点和他人的缺点多,看自己的缺点和他人的优

    4、点少;或者只看自己的优点。7、引导悟理。师:读了这则论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8、练习诵读。教学内容:过华清宫(qn n)活动目标(mbio)1、理解(lji)诗歌过华清宫(qn n)绝句的字面(zmin)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2、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课文课时:2课时活动过程:1、导入(1)齐诵泊秦淮(2)杜牧是什么朝代的诗人?杜牧生活于晚唐时期,这时的唐王朝内忧外患,战乱不断,民不聊生。(3)积累:你还学过哪些杜牧的诗?2、出示古诗3、介绍【写作背景】华清宫在长安东二十五公里(n l)临潼县城南骊山下,唐贞观十八年(644)太宗皇帝诏令在此造殿,赐名汤泉宫

    5、。唐玄宗于开元十一年(723)修建为行宫,“始汤井为池,环山列为宫室(gngsh),又筑罗城,置百司及十宅”。原名温泉宫,天宝六载(747)改名华清宫,长生殿就在此宫内,玄宗和杨贵妃曾在这里寻欢作乐。安史之乱后,华清宫遭到了破坏,多年过后,杜牧经过这里时,早已冷落残败。面对(min du)断壁残垣,诗人回忆史事,感慨万千,写下了三首过华清宫(qn n)七绝(qju),这是其中的一首。4小组学习(1)读通全诗(2)师出示诗意,生对照理解诗意【注释】华清宫,故址在今陕西临渡县骊山北麓,唐玄宗造。长安志载“骊山上下,益治汤进(即温泉),为池台殿环列山谷,明皇岁幸焉。”绣成堆:骊山左右有东西绣岭,因当

    6、时林木花卉繁盛类锦绣,故名。千门:汉武帝起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后因称宫殿重门为千门。一骑红尘:新唐书杨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置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志京师。5大组交流(1)指名朗读(2)理解诗意:经过华清宫来到长宫,回首向锦乡堆城般的骊山望去,只见山顶华清宫那紧闭的大门,一扇一扇缓缓地打开;山脚下,风尘仆仆的骑手拼命鞭打着跨下飞驰的骏马,身后扬起了一溜浓密的尘烟;华清宫中的杨贵妃高兴地笑了。唉!没有人知道,这是皇上派人从遥远的南方为她运来了她爱吃的新鲜荔枝。5、学生自读6、教师指导诵读。着重从以下方面进行(jnxng)指导:(1)首句中说“回望(hu wn)”,那么诗作主人公

    7、是在哪里望哪里?看到了什么?(明确:诗作主人公是站在长安回望骊山华清宫,看到骊山花卉树木(shm)苍翠,如同一堆堆的锦绣。)(2)第二句说骊山上千重宫门依次(yc)一扇接着一扇地打开了,这“次第(cd)”暗示了什么信息?明确:“次第”暗示着有重要军政要事要禀报深宫中的皇帝。(3)、第三句 “笑”的背后有着诗人怎样的情感?其目的是什么?明确:那个“笑”字背后包含着诗人满腔的悲愤,因为为了这美人的一笑,全国上下有多少人要伤心落泪啊。目的在于讽刺唐明皇荒淫好色,为了一个妃子,不惜牺牲民力物力。7、小结:杜牧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就在于含蓄、精深,诗人不明白说出玄宗的荒淫好色,贵妃的恃宠而骄,而形象地用“一

    8、骑红尘”与“妃子笑”构成鲜明的对比,就收到了比直抒己见强烈得多的艺术效果。“一骑红尘”隐含的是无数个驿卒的血汗和无数匹战马的死亡;“妃子笑”三字颇有深意,春秋时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点燃烽火,导致国破身亡。“无人知”三字也发人深思,意在说明此事重大紧急,外人无由得知,这就不仅揭露了皇帝为讨宠妃欢心无所不为的荒唐,也与前面渲染的不寻常的气氛相呼应。全诗不用难字,不事雕琢,朴素自然,寓意精深,含蓄有力,是唐人咏史绝句中的佳作。7、诵读诗歌。(1)自读感悟。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它的意境美,语言美,情感美,节奏美,音韵美,都能给我们美的熏陶。优美的诗歌,需要优美的朗读,今天,我们就开展一个小小的诗歌朗读竞

    9、赛,看谁字音读得准,节奏读得好,感情读得美。(2)教师巡回指导。注意点:要朗诵好一首诗,就必须掌握朗诵技巧,如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使整个朗诵犹如一曲优美的乐章。 学生进行个人朗读练习。四、作业:积累学过的论语中有关学习的名句,诵读。教学内容:介绍(jisho)孔子及其论语。朗读(lngd)、背诵课文。研读(yn d)前五段内容。教学(jio xu)目标(mbio):1、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产生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全民族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巨大的现实意

    10、义。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部分,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骄傲。2、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b fen)依然为人们所效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课时(ksh)安排(npi):2课时一、板书(bnsh)课题。1、介绍孔子(kn z)及其论语2、朗读课文范读全班齐读感知课文内容:多读几遍,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根据朗读的语气、语调和停顿等,理解句子的意思。正音、正字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导学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掌握和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汇。文言文中的基本词汇大

    11、多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这好理解。但有些词,古今意义发生变化。如成语“走马观花”中的“走”是“跑”的意思,如果理解为“行走”,这个成语就讲不通了。再如“赴汤蹈火”中的“汤”是“热水”的意思。这些都与现代汉语完全不同。学习文言文要特别注意这些变义词。另外,一些文言虚词,如“之”、“乎”、“者”、“也”之类,意思比较宽泛,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的意思可能不同。这就需要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2、自主、合作、探究先仔细读几遍,理解各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如果开始不理解懂,试着再读几遍。实在理解不了的,将问题提出来。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句子理解词义,根据词义理解句子。教师要求学生(xu sheng),自己理解了

    12、的,讲给同学、老师听听。不理解的,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实在不懂,请教老师。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学生能讲清的,教师再度明确。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教师要讲明白(mng bai),讲透彻。重点掌握句中加点词语(cy)的意思(包括全文中的重点词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jnz)乎?。吾日三省吾身。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见贤思齐(jin xin s q)焉。士不可以不弘毅。死而后已。知松柏之后凋也。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理解课文内容关于课文翻译,教师可以根据情况,给学生讲解有关信、达、雅及直译、意译等常识,但要讲

    13、得浅显易懂。指导学生逐句翻译前五段。学生较为难以理解,须重点讲解的句子: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b吾日三省吾身c传不习乎?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巳诲女知之乎! 总结:朗读、背诵;反复朗读,直到成诵。教学内容研读后论语(ln y)内容。理解全文(qun wn)的思想意义。概括(giku)成语、格言,积累语言。教学(jio xu)目标(mbio):1、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产生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全民族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部分,不仅是中国

    14、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骄傲。2、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fngjin)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课时(ksh)安排(npi):2课时一、复习(fx)导入背诵课文。考查句子的翻译及其重点词语(cy)的解释。二、理解后五段内容1、按第一课时要求,逐句翻译剩余各段。教师须重点讲解的:见贤思齐焉。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概括思想内容指导学生将课文有关内容归纳到如下几

    15、点:1习方法学习态度思想修养 归纳成语、格言提示:温故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见贤思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学习体验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哪些内容使你收获最大?谈谈感想。与课文自相对照,谈谈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应怎样改进? “温故而知新”对于指导(zhdo)我们的学习有什么重要意义?透过(tu u)表面文字,理解“岁寒,然后知松柏(sn bi)之后凋也”的深刻含义。试着模仿(mfng)这种写法,也写几句。4、教师(jiosh)小结论语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学的这一部分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大家不仅

    16、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今后我们要多接触一点文言文,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教学内容:大学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节奏感,尤其是文中排比句。2、能够根据注释,对照课文,理解句子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内容,知道“三纲”是什么,是用来干什么的。3.能理解课文所表现的做事(zu sh)要分清本末终始的道理,举出自己生活中与此道理相似或相反的例子。教学(jio xu)重、难点 1.理解(lji)句子的意思。2.理解课文所表现的做事要分清(fn qng)本末终始的道理课时(ksh)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大学相传是孔

    17、子的弟子(学生)曾参所写,告诉人们如何提高自身修养而成就自己的德行功业,被成为“初学者入学之门”. 本末终始出自大学的开篇部分,是最为关键的段落之一。课文第一句说明了大学的目标在于“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就是所谓的“三纲”。2 、理解诗题。 师解释题意:本末:树根和树梢;终始:事情的结局和开头。指事物有本有末,有始有终的发展规律。 3、自由吟诗,读准字音,把握吟诵的节奏。 4、根据课文下方的注释,学生试说自己已经读懂的诗句的意思,或提出不理解的。 5、理解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

    18、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 品德。 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亲” 应为“新”,即革新、弃旧 图新。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这里所展示的,是儒学三纲八目的追求。 所谓三纲,是指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它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所谓八目,是指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 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梯。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得:收获。 知道应达

    19、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 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sl)周祥;思虑 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 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教学内容:舍本逐末(sh bn zh m)战国时候,有一次 齐王派遣使臣到赵国去拜访赵威后,以示友好。赵威后很热情地接待来访的使臣。使臣在献上(xin shn)齐王准备的礼物后,又呈上一封齐王写的信 赵威后收下了信,并马上拆开来看。她请使臣坐下,亲切地问道:“久未问候(wnhu),贵国的庄稼长的好吗?”使臣(sh chn)

    20、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我是奉了敝国国君之名前来问候您的,可是您不先问候敝国国君,反倒先问起庄稼,这分明是先贱而后贵。难道说,一个治理万民的君王,会比不上庄稼和百姓吗?” 赵威后听了并没有生气,反倒笑着对使臣说:“这你就错了!没有庄稼,如何养活人民?这不是贵贱之分,而是本末之别啊!难道说要先舍根本,去问那些末节吗?” 齐国使臣对赵威后的这一番话非常佩服,并且为自己刚才无礼的态度感到惭愧。现在,人们用“舍本逐末”来比喻做事抓不住主要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教学(jio xu)目标:1.理解(lji)句子的意思。2.理解课文所表现(bioxin)修身的重要性。课时(ksh)安排:2课时教学(jio x

    21、u)过程1.导入:一个品德修养好的人会很受人欢迎,很更容易成功。古人就很强调个人的修养。今天我们学习大学里一篇关于品德修养的文章。 2 、理解诗题。 师解释题意:修身是根本。3、教师范读,让学生听清吟诵的节奏,初步感知。划出停顿符号。 4、自由吟诗,读准字音,把握吟诵的节奏。 5、根据课文下方的注释,学生试说自己已经读懂的诗句的意思,或提出不理解的。6、理解(lji)第一句“古之欲明明(mngmng)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1)知:知识、智慧。(2)格物:研究事物、推究事

    22、物的道理。 ( ) 译文 自古以来 想在天下彰明伟大光明的品德德行的,先治理自己的邦国;想治理自己邦国的,则先治理自己的家族;想要(xin yo)修齐自己家族的 ,则先修养自身;想修养自身的 ,则先匡正自己的心思;想匡正心思的,则先笃诚自己的心意;想笃诚心意的,则先获得知识智慧,获得知识智慧在于研究事物的道理。 译文知识的获得在于对事物的探索,得到知识才能正确的树立自己的意图,有了足够的诚意才能端正自己的心态,心态端正了,才能使自身获得美好的品德,有了高尚的品德才能管好一个家,家和才能使得国家长治久安,国家安定平和则天下就太平无事。教学内容:牧童(mtng)教学(jio xu)目标:1认识(r

    23、n shi)本课4个生字,会写7个认识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sh j)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默写牧童(mtng),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3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短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课前准备1了解诗人的生平。 2收集有关宋词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一)介绍诗人,激发兴趣 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谁知道“八仙”是哪

    24、八个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后来唐代暴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 (二)初读古诗(gsh),整体感知 1自由(zyu)读古诗,读通顺,读流利。 2小组齐读古诗(gsh)、互评、互相正音。 (注意强调“蓑”字的读音(dyn)和写法) 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cy)勾画出来。 4、学生反馈并质疑。(师适时板书并回答学生的质疑) 铺,铺开。 弄,逗弄。 饱饭,吃饱了饭。 蓑衣

    25、:棕或草编织的外衣,用来遮风避雨。 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 (三)再读古诗,交流学习 1再读古诗,利用工具书和学习资料进行“小组学习”。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2反馈:你读懂了什么?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4全班齐读此诗。 (四)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1教师(jiosh)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学生反馈,把所想象到的画面(humin)说给大家听。 3学生配乐朗读(lngd

    26、),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体会(thu)到什么,迅速写下来,与小组同学交流。 5全班交流所体会到的思想感情,教师加以引导:(诗人向往宁静淡泊,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z yu z zi)的生活。) (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自由读诗,带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思想感情朗读。 2比赛读诗,单个比,小组比,男女生比。(教师适当点拨抑扬顿挫) 3全班一起诵读全诗。 教学内容:舟过安仁(n rn)教学(jio xu)目标 1正确、流利(lil)、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理解诗句(sh j)的意思。 3想象诗中所描绘(miohu)的情景。 4用画的方式自由表达所想象的诗冲情景。 教

    27、学难点 :以读解意,以画悟情。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写儿童的诗,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另外一首写儿童的诗。和前一首诗有所不同的是,前一首牧童只写了一个小孩子,而这首诗中写了两个十分顽皮的小孩子。你们想知道他们怎样顽皮吗?想,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杨万里写的舟过安仁(板书课题) (二)自读感知,理解诗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注意强调读准字音:篙、棹) 2小组赛读,看谁把这首诗读得最准,最流利。 3自读理解,借助课后注释(zhsh)或结合插图理解诗句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诗句、解决(jij

    28、u)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篙:撑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杆。 棹:船桨。 怪生:怪不得。 遮头:为头部遮挡住风雨。 使风:借助风的力量。 5汇报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诗的意思。 (一只小渔船里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划船用的篙和桨,而撑开了一把伞。难怪他们会在没有下雨的时候(sh hou)打伞,原来是想借助风的力量来驶船。) (三)再读感悟(gnw),以画悟情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小组内交流(jioli),互相说说你所想象的画面。 3请学生描述画面,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请学生用彩色笔把想象的画面画出来,再把想对两个顽皮的

    29、孩子说的话写在下面。(诗中两个孩子的顽皮举动,肯定会让学生有话想说,把这些话写下来,老师加以点拨就是思想感情) 5汇报展示:用投影仪展示部分学生的画,并让学生加以解说。 (以伞借风力让船行驶,肯定是行不通的,但这种举动却反映了两个孩子的聪明和顽皮,同时诗人对两个顽皮孩子的喜爱和赞赏。) (四)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感情朗读,带着顽皮、喜爱的情感自由朗读古诗。 2通过(tnggu)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第九课时教学(jio xu)目标 1初步(chb)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正确、流利(lil)、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理解(lji)这首词的意思。 4想象(xingxing)

    30、这首词所描绘的田园生活的情景。 重点难点 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美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1板书课题,读题。 2解题: “清平乐”是词牌名,并不是题目。词是诗歌的一个种类,因为句子长短不一,所以也称“长短句”。古代的词,都可以伴乐歌唱,词的曲调名称叫词牌。“清平乐”的“乐”要读成“lue”清平乐本来是一种音乐歌曲,后来才用来当做词牌。“村居”才是这首词的题目,意思是“农村闲居的人家”。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是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作品。 (二)初读,正音 1自由读词,注意读准字音。 2难字正音,引导(yndo)学生读准:茅、檐、相、媚、翁、媪、亡赖、剥 3全班齐读,男女生赛读,同桌互读。 4且读且点评(din pn),读出韵


    注意事项

    本文(六年级国学教案国学教案16篇.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