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集体备课教学案表格式.docx

    • 资源ID:28738181       资源大小:60.13KB        全文页数:3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集体备课教学案表格式.docx

    1、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集体备课教学案表格式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 编写时间:2013年 月 日教学课题五下 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学案编写者 教学用课时 7学案使用者 第 周星期 用教学目标课(章节)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2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m3、1dm3、1cm3以及1L、1ml的实际意义。3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2、教学重点与难点建立体积概念 长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几何知识与一般应用题的综合题教学准备与手段课件集体备课共性意见1注意联系生活实际。(1)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认识图形和概念。(2)注意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选取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素材。2更加重视对概念的理解。先通过 “乌鸦喝水”的故事,以形象生动的方式,让学生初步感知物体占有空间。然后通过把石头放入有水的玻璃杯里的实验,让学生进一步体验物体确实占有空间,为引出体积概念做充分的感知准备。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让学生利用已建立的体积概念想到可以用排水法求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加深对体积概念的认识。3加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

    3、成过程。本单元一些概念和计算方法都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来学习的。如,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先让学生用1cm3的正方体拼摆出不同的长方体,通过对这些长方体的相关数据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自己发现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总结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4对一些内容进行了调整。不再安排对体积和表面积进行对比的例题1注意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特征,丰富空间与图形的经验。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可以从现实生活情景引入,通过对一些建筑物、生活用品形状的观察,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形,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很多物

    4、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学习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中物体的形状。表面积、体积和容积这些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接触到,教学中应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2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中,培养空间观念,建构新知。空间观念的培养应通过多种感官协同作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对长方体实物或模型进行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和空间位置关系,从而对长方体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在体积的教学中,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实验,感受到物体占空间,不同物体所占空间有大有小,从而深刻地理解体积的含义。通过用小正方体

    5、来摆不同形状的长方体,来观察、猜测、归纳、推理出长方体的计算公式。第一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使用者再创及反思记录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二、操作实验,探究新知三、巩固练习,拓展新知四、课堂小结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分类比较。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袋礼物,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请同学们倒出来看一看。你们愿意玩吗?为了玩的方便,你能把这些物品按照一定的特征分分类吗? 师:哪位同学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是怎样分的,根据什么标准来分的?师:在这些立体图形中,有一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你能把它找出来吗?2、揭示课题。师:这些物体,它们的大小高矮都不一样,为什么

    6、都是长方体?长方体究竟有什么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研究。(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二、操作实验,探究新知1、初步感知长方体的特征。举例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2、抽象概括长方体的特征(1)自主学习让学生从自己的学具中挑选一个长方体形状的物体。通过看一看,数一数,量一量,想一想等方法,从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三个方面深入探讨长方体的特征。(2)小组讨论、汇报、交流辩论师:哪一个小组愿意向全班同学交流一下你的发现?其他同学可以补充、纠正、质疑、辩论。可能发生争执的有:.对“相对”的理解;.一组相对的棱是4条,而不是2条。长方体每个面的形状一般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一组相对的面是

    7、正方形。(4)验证特征。同学们说的特别精彩,老师很佩服,但是你们是怎样知道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提问:你是怎样验证长方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的,用尺子量、用笔杆沿棱比较等。(5)师生合作,抽象概括。师小结:刚才我们从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三个方面研究了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的形状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课件演示:二组相对的面分别重合); 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课件演示:三组相对的棱长度分别相等);长方体还有8个顶点。3、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1)认识长、宽、高。师:我们把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习

    8、惯上,把水平方向的棱的长度作为长,把前后方向棱的长度作为宽,竖着的棱的长度作为高。(2)练习。请同学们从学具袋2中自己选择材料,动手插一个长方体框架。同桌指出自己所制作长方体的长、宽、高。抽一名学生到台上指给大家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4、认识立体图。认识透视立体图(屏幕出现)(3)加强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出示下图,想象出与之对应的长方体出示一组长方体,让学生说出所想象的长方体是其中的哪一个电脑将长方体补充完整,让学生再次感知所想象的正确的长方体三、巩固练习,拓展新知1、基本练习。(1)说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2)改变长方体摆放的位置,分别说出它们的长、宽、高。(3)说出前面、左面、上面各是

    9、什么形状及它们的长、宽。上面没有标明数据,你们是怎么知道它的长、宽?2、变式练习。(1)把一个长方体模型切成两个小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几个顶点?为什么?(2)下面是一个残缺的长方体,你能想象出它左面原来是什么形状,面积是多少?(单位:厘米)四、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生分类)(让学生直观感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区别)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汇报、交流辩论 学生回答可能出现如下情况:1、看出来的;2、量出来的;3、将长方体物体放在纸上用铅笔描出一个面的轮廓,再用相对的面去比较;4、用剪刀将长方体盒子的一个面剪下跟对面比较。5、用稍大的纸蒙在长方体物体的一个面上,四周压下痕迹,

    10、再跟其他的面比较等等。(正面的同学只能看到一个面,还有能看到两个面的,最多也只能看到三个面)(1)让学生在各自的座位上观察讲台上的长方体纸盒,(纸盒上各个面分别标上数字16)如图:教科书29页透视图。问:最多你能看到几个面?(让学生报出所看到的面的号)(2)师:我们把这个长方体如果从右前方观察,所看到的这个长方体如果画出来就是这样的屏幕显示立体图师:这个图中你们看到了哪几个面?哪几个面看不到?教师结合多媒体的演示告诉学生,看不到的面我们用虚线表示第二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使用者再创及反思记录一、实物引入、提示课题、明确目标二、演示操作、形成表象、建立概念三

    11、、大胆猜想、动手测量、探索求法四、迁移类推五、质疑问难、六、归纳知识一、实物引入、提示课题、明确目标师:(用课件出示实物图,谈话导入新课,揭示学习目标)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如牙膏盒、药盒等),工人师傅在制作这些纸盒时至少要用多少纸板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主要内容。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当你看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生1:什么叫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生2:怎样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二、演示操作、形成表象、建立概念1初步认识长方体的表面积。师:我们先来研究什么是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师利用课件出示长方体牙膏盒)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12、沿着棱剪开(纸盒粘接处多余的部分要剪掉),再展开,你发现了什么?生1:我发现原来的立体图形变成了平面图形。生2:我发现长方体的外表展开后是由6个长方形组成的。2初步认识正方体的表面积。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再出示正方体药盒课件)按同样的方法剪开,再展开,你又发现了什么?生1:我发现正方体展开后也变成了平面图形。生2:我发现正方体的外表展开后是由6个正方形组成的。3认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师:说得对!请你拿出学具袋中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学具,也用同样的方法剪开,再展开,看看展开后的形状,然后在展开后的图形中,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6个面。师:从学生手

    13、中选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展开图贴在黑板上。问:通过观察课件和动手操作实物模型,谁知道什么叫做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生1: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就是指长方体或正方体物体表面的面积。生2: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就是指长方体或正方体外表的面积,也就是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的面积和。生3:简单地说就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三、大胆猜想、动手测量、探索求法师:既然长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那么怎样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呢?请你用长方体实物模型学具,想一想、量一量、算一算,先独立完成,有困难的合作完成。师:你计算的很准确!你的长方体学具是一个特殊的长方体,你能具体问题具体分

    14、析,找到简捷的计算方法,很值得学习。生活中的长方体确实是各种各样的,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好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四、迁移类推、自己发现、总结方法师:长方体的表面积我们会计算了,那么正方体的表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师:利用正方体学具快速计算它的表面积。五、质疑问难、巧设练习、灵活应用师: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怎样计算大家还有问题吗?请仔细阅读教材,有问题提出来。师:出示长方体牙膏盒,能计算出它的表面积吗?师:对!要想求出牙膏盒的表面积需要量出几个数据?分别是长方体的什么?师:请拿出学具袋中的牙膏盒,帮助工人师傅计算一下制作一个这样的牙膏盒至少需要多少纸板?师:拿出你准备的长方体药盒,计算出制作一个这样

    15、的药盒至少需要多少纸板?测量后你发现了什么?(特殊长方体)生:我发现长方体药盒的宽和高是相等的,所以是一个特殊的长方体。师:请你从学具袋里拿出正方体药盒,求出它的表面积。制作100个这样的药盒至少需要多少纸板?师:请拿出学具袋里的火柴盒,分别求出内匣和外壳的表面积。这道题有点难,同学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解决的办法。六、归纳知识、总结学法、促进提高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从生活实际引入,还数学的原始本来面目,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题目设问,既能达到以问促学的目的,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既提出了研究问题,又使学生学有方向,学有目标 电脑课件使原来用实物不好展示的部分得到充分展示,降低了观察上的难度

    16、,同时动静结合的画面使观察的重点更突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注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观看剪开、展开的实物课件及动手操作剪一剪、标一标、贴一贴的实物模型,让学生真正动眼、动手、动脑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在看一看中充分感知,建立表象,在动手操作中展开思维,发现并归纳出表面积的含义,从而明确概念知道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如果把求法直接告诉学生或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推导出表面积的公式,就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让学生通过看实物图和平面展开图,想一想、量一量、算一算,大胆猜想,动手测量,探索尝试计算等。生1:我列式是656563635353,分别求出长方体上、下、前、后、左、右6个面

    17、的面积,再把它们的积加起来就是它们的表面积。生2:我列式为652632532。我用652求上下两个面的面积;用632求出前后两个面的面积;用532求出左右两个面的面积,然后把三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生3:我列式是(656353)2。我用65求出上面;63求出前面;53求出后面。然后用它们相加的和再乘以2,就求出六个面的总面积。因为长方体六个面中分别有三组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生4:我列式是(5353)6532。我用5353求的是长方体展开后大长方形的长,再乘以6就求出上下、前后4个面的面积;532求的是左右两个面的面积。最后再求出它们的和。如图:生5:我的长方体学具和他们的不一样

    18、,因为左右两个面是正方形,所以我列式是:634332,我用634求的是上下、前后四个面的面积;用332求的是左右两个面的面积。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不仅学生自己主动参与了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且也自己探索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方式生1:正方体同长方体一样都是六个面,而这六个面的面积是相等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所以我认为正方体的表面积等于正方形面积乘以6。生2: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面积相等,所以正方体的表面积等于棱长棱长6。生1:446,我用44求出正方体一个面的面积,再乘以6就求出6个面的总面积。 生2:还可以列式为:生:齐声回答“能!”过了一会说:不能

    19、。师:为什么?生;因为不知道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生:需要量出3个数据,分别是长方体的长、宽、高。第三课时:体积的意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使用者再创及反思记录一、导入二、新授:三、总结四、作业:课后小结一、导入:你们都听说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吧,聪明的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这其中有什么道理?二、新授:1、体积的意义。准备:我们也来做一个实验,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到第二个杯子里,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鹅卵石占了一定的空间。)(板书)上面三个物体,哪个体积最大?哪个体积最小?师:教室是一个较大的空

    20、间,课桌、讲台、同学、老师等占教室空间的一部分。整个学校是一个大空间,教师、办公室、操场、花池、领操台、旗座等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既有自己的体积。而整个宇宙是一个大空间,地球只是宇宙空间的一部分,而地球上的山、川、河流、一切建筑物、人等占地球的一部分。2、体积单位:(1)、讲:测量长度要用长度单位,测量面积要用面积单位,测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板书)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可以分别写成( 2)、认识立方厘米:出示:棱长是厘米的正方体,量一量它的棱长是多少?说明:它的体积是立方厘米。谁的体积近似的接近1立方厘米?(色子或一个手指尖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3)、认识立方分米:

    21、(方法同立方厘米)粉笔盒的体积接近于立方分米。(4)、认识立方米:(5)、练一练:选择恰当的单位:橡皮的体积用( ),火车的体积用( ),书包的体积用( )。(6)、比一比:到现在为止,我们都了学哪些测量单位?(板书)长度、面积、体积三种单位的区别:3、体积初步认识:决定体积大小,是看它含有体积单位的个数。A 、演示:用棱长1厘米的4个正方体,拼一个长方体,说出它的体积是多少?B、说出下面物体的体积(3个体积单位,4个体积单位,)C 、摆一摆:请你也摆出一个体积是3立方厘米的物体。摆出体积是4立方厘米的物体。D、小结:怎样知道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三、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

    22、位。你有什么收获?四、作业:课后小结:启发学生概括: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每一个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下面的电视机、影碟机和手机,哪个所占的空间大?比较:用学生手中的文具比。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出示立方米的棱长的教具。观察后总结:边长是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立方米。认识立方米的空间大小。立方米水约可以装满个暖瓶。立方米的木材约可以做课桌张。小结: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哪个体积单位大?哪个体积单位小?体积单位的用途是什么?练习:说一说:测量篮球场的大小用()单位。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用( )单位测量一只木箱的体积要用( )单位。、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1(),表面积是( ),体积是( )

    23、。(你想怎样填?)、判断:一只长方体纸箱,表面积是52平方分米,体积是24立方分米,它的表面积大。( )同一个体积数,可以摆出不同的形状。动手摆一摆:请大家用手中的小正方体拼一个体积是8 立方厘米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想一想你拼的物体体积是多少?)可以怎么摆?第四课时:推导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使用者再创及反思记录一、复习二、导入新课三、练习四、小结一、复习:、什么叫物体的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什么是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二、导入新课:、导入:我们知道了每个物体都有一定的体积,我们也知道可以利用数体积单位的方法计算物体的体积。要知道老师手中的这

    24、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你有什么办法?(用将它切成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小正方体后数一数的方法。)(板书课题)、新课:(!)、请同学们任意取出几个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在小组里合作摆出一个长方体,边摆边想:你们是怎么摆的?你们摆出的长方体体积是多少?()、板书学生的:(设想举例)体积 每排个数排数 排数 层数 ()、观察:每排个数、排数、层数与体积有什么关系?板书:体积每排个数排数排数层数每排个数、排数、层数相当于长方体的什么?因为每一个小正方体的棱长是厘米,所以,每排摆几个小正方体,长正好是几厘米;摆几排,宽正好是几厘米;摆几层,高也正好是几厘米。(4)如何计算长方体的体积?板书:长方体体积长

    25、宽高字母公式:三、练习:、一个长方体,长7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导出正方体体积公式: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你能想出正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吗?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3 读作的立方3、一块正方体的石料,棱长是6分米,这块石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4、看表计算:长宽高体积12m5m4m.5dm0.8dm0.5dmcm4.m3cm正方体棱长体积0.9m2.4dm1.6cm四、小结:这节课学会了什么?怎样计算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研究。五、作业:说明:用拼或切的方法看它有多少个体积单位。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物体是切不开

    26、或不能切的,如:冰箱, 电视机等,怎样计算它的体积呢?他们的体积会和什么有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观察:每排个数、排数、层数与体积有什么关系长方体体积长宽高字母公式:请同学们摆一个体积是立方厘米的长方体,摆后说一说长、宽、高各是几厘米?长方体体积长宽高提问:长方体的长、宽、高不同,体积相同这是为什么?第五课时:研究求长正方体体积的其它计算公式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使用者再创及反思记录一、复习检查二、新授三、 巩固练习四、小结一、复习检查:如何计算长正方体的体积?及字母公式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二、新授:长方体或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长方

    27、体和正方体的底面积怎样求呢?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底面积底面积所以长正方体的体积也可以这样来计算:长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V =sh三、 巩固练习:1、长方体的底面积是24平方厘米,高是5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V=sh245=120(立方厘米)2、一根长方体木料,长5厘米,横截面的面积是0.06平方厘米。这根木料的体积是多少?理解横截面积的含义,体会长方体不同放置,说法各不相同。出示另一种计算方法:长方体体积=横截面积长3、家具厂订购500根方木,每根方木横截面的面积是24平方分米,长3米。这根木料一共是多少平方米?理解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要一致。但不可能相同。5、练一练 :用

    28、方程法。(1)、一块长方体的木板,体积是90立方分米。这块木板的长是60分米,宽是3分米。这块木板的厚度是多少分米?(2)、一根长方体水泥柱,体积是1立方米,高是4米,它的底面积是多少?(选择方法解答)1、学校要修长50米,宽42米,的长方形操场。先铺10厘米的三合土,再铺5厘米的煤渣。需要三合土和煤渣各多少立方米? 2、有一块棱长是10厘米的正方体钢坯,锻造成宽和高都是5厘米的长方体钢材,求长方体钢材的长。3、用15根规格完全相同的木板堆成一个体积是3.6立方米的长方体。已知每根木板宽0.3米,厚0.2米,求每根木板的长。四、小结:今天,我们又学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长方体或正

    29、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所以长正方体的体积也可以这样来计算:长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V =sh理解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要一致。但不可能相同。作业设计一、填空140立方米()立方分米4立方分米5立方厘米()立方分米30立方分米()立方米0.85升()毫升2100毫升()立方厘米()立方分米0.3升()毫升()立方厘米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和是12分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分米3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30立方厘米,长是5厘米,高是3厘米,宽是()厘米4一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是0.2平方米,高是8分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分米5表面积是54平方厘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立方厘米6正方体的棱长缩小3倍,它的体积就缩小()倍7一个长方体框架长8厘米,宽6厘米,高4厘米,做这个框架共要()厘米铁丝,是求长方体(),在表面贴上塑料板,共要()塑料板是求(),在里面能盛()升水是求(),这个盒子有()立方米是求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集体备课教学案表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