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案鲁教版.docx

    • 资源ID:29035731       资源大小:422.30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案鲁教版.docx

    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案鲁教版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地球的公转1公转特征(1)方向:_。(在右图中用箭头标出)(2)周期:一恒星年:_。(3)速度公转位置时间公转速度A点近日点_最_B点远日点_最_2.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黄赤交角(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之间往返运动。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时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变化特点特殊日期图示北半球夏半年(春分日至秋分日)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_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_,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_现象北半球冬半年(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短夜长,纬度越高,_北半球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

    2、长达一年中_,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_现象春秋分日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误区警示昼夜现象、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区别(1)昼夜现象与地球为不透明球体有关,昼夜交替的主要原因是地球自转;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公转,它们都是地球运动的结果。(2)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赤道地区最小,纬度越高,变化越大,极圈内有极昼、极夜现象。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纬度变化:由_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2)季节变化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冬至日春、秋分日:_上达一年中最大值,其他地区介于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3四季更替和五带(1)形成原因:_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导致太阳辐射的时空变化。 (2)四季的

    3、划分(3)五带的划分辨一辨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日出时间为5时,则当地该日正午地物影子年内最长且与海口相比白昼较短。考点一黄赤交角及其影响典例导入1.读图,回答有关问题。(1)指出直射点移动路线上B、C、D三处的节气名称和所在的纬线名称。B,C,D。(2)写出的度数和表示的含义以及存在的结果。 (3)当黄赤交角变大时的度数会(填“变大”或“变小”)。五带将怎样变化?疑难剖析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在公转过程中,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移动规律见下图。(2)黄赤交角变化对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和速度及五带范围的影响(3)黄赤交角对气候的影响若黄赤交角为零,则太阳始

    4、终直射赤道,不会有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就不会形成地中海气候、热带季风等气候。(4)黄赤交角变化对四季五带的影响若黄赤交角为零,地球上将不存在四季的更替现象,也不会出现五带。特别提醒理解黄赤交角的变化带来的影响,关键是理解几组数据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黄赤交角=回归线的纬度数=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极昼(夜)的最大纬度跨度范围=热带范围。=90-2=北(南)温带范围。=90-极圈的纬度数=_晨昏线的纬向移动角度范围=北(南)寒带的范围。由此可见,黄赤交角的变大或变小将导致上述一系列现象的变化。考点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主题1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典例导入2.(2011江苏地理)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

    5、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回答下题。时间地点当日次日日出日落日出日落9:0023:008:5823:027:1918:417:2018:405:4018:485:3918:49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 B C D疑难剖析昼夜长短时空分布规律(1)纬度分布规律对称规律: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长短相同(同线等长);南北半球同纬度昼夜长短相反。递增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为夏半年,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为冬半年,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的各纬度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极昼的范围也达到最大,南半球反之。北半球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

    6、的最小值,极夜的范围达到最大,南半球反之。太阳直射赤道时(即春分、秋分),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变幅规律:赤道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极昼、极夜规律: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直射赤道时,全球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发生。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南、北极圈上,一年中只有一天极昼(极夜),南、北极各约有半年极昼、半年极夜,纬度愈高,极昼(极夜)出现的天数愈多。北极地区极昼天数多于南极地区,主要是因为北半球冬半年,地球公转经过近日点附近,角速度、线速度较大,公转需时间较

    7、少,此时正值北极地区极夜,南极极昼;而在北半球夏半年时,公转速度较慢,运行时间较长,此时正值北极地区极昼,南极地区极夜。(2)季节变化规律图示(以北半球为例)以上可概括为: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太阳直射点在哪一半球,则该半球处于夏半年,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向北回归线(南回归线)移,则北半球(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实际的昼长比理论昼长要长。主题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典例导入3.图1为“甲、乙、丙三地旗杆正午影长变化曲线和朝向示意图”,图2为“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有关图1中甲、乙、丙三地地理现象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两

    8、地有阳光直射现象B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乙地C自转线速度甲地丙地乙地D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最小的是甲地(2)图2中四条曲线能够反映乙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是 ()A B C D疑难剖析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由图可知:(1)太阳直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90,由此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即近大远小(离直射的纬线越近越大,越远越小)。(2)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2326N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2326S向南北两侧递减。(3)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同一日期,距直射点所在纬线纬度差相等的两条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2正午太

    9、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1)不同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空间图示(2)不同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曲线图示.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图甲中:北回归线;代表2326N6634N之间的地区;代表北极圈;代表北极点。.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图乙中:代表南回归线;代表2326S6634S之间的地区;代表南极圈;代表南极点。.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图丙中:代表赤道到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代表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思维拓展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规律太阳高度表示太阳光线与当地地平面的倾角;正午太阳高度则是一天中太阳最高时的高度,即当地正午的太阳高度。昼半球太阳高度大于0(太阳位于地平线以上);夜半球太阳高度小于0(太阳

    10、位于地平线以下);晨昏线上太阳高度等于0(太阳刚好位于地平线上);在一天当中,由日出至正午太阳高度增加,正午至日落太阳高度减小,不同地区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具有不同特点,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1)位于极昼区的极点的太阳高度一天不变,且等于直射点的纬度。(2)正好出现极昼的纬线上各地,日出和日落时太阳高度为0,正午时太阳高度最大。(3)极昼区除极点和正好出现极昼的纬线上各地外,各地太阳高度均在0以上,且0时最小,12时最大。3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其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H2326(为当地纬度);在回归线与极圈之间的地区,其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恒为4652;从极圈到

    11、极点之间的地区,其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从4652逐渐降低至2326。4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应用(1)确定地方时当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地方时为12时。(2)确定房屋朝向为了冬季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的位置有关。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越长,且日影方向总是背向太阳。(4)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判断所在地区,进而判断该地区的其他地理特征。(5)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情况下,由于向阳坡正午太阳高度大,获

    12、得太阳光热多,背阴坡得到太阳光热少,因此在相同高度,阳坡温度较高,阴坡温度较低,从而使同一自然带在阳坡的分布高度较高,在阴坡的分布高度较低。考点三昼夜长短与日出日落方位典例导入4.6月22日,“网络天文爱好者协会”的四位成员展示了各自所在地当日的太阳视运动状况,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1)(2)题。(1)对纬度介于甲、乙之间的地区来说 ()A正午时,太阳位于当地北方天空B正午时,太阳直射当地C6月22日这一天,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从西南方向落下D6月22日这一天,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从西北方向落下(2)下列关于昼夜长短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日,乙、丙、丁三地昼长为一年中最大值B此日从乙地向北

    13、,昼越来越长C在一年中,丙地的夜长一直短于丁地D在一年中,甲、乙、丙三地不可能同时出现昼夜平分的现象疑难剖析1日出、日落时日影朝向(1)在北半球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太阳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因此日出时日影朝西,日落时日影朝东。(2)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南半球反之。北半球各地(极昼区域除外)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因而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南。(3)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于夜,南半球反之。北半球各地(极夜区域除外)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因而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北。2日出、日落的方位与昼夜长短变化的关系

    14、(以北半球为例)时间春分日夏半年秋分日冬半年昼夜长短状况昼夜昼夜昼夜昼夜日出时刻(地方时)6时早于6时,夏至日最早6时晚于6时,冬至日最晚方位正东方东北方正东方东南方日落时刻(地方时)18时晚于18时,夏至日最晚18时早于18时,冬至日最早方位正西方西北方正西方西南方考点四与地球公转运动相关的主要计算问题主题1昼夜长短的计算典例导入5.下图是“巴黎(采用东一区区时)6月22日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1)(2)题。(1)从图中可判断出巴黎的经度是 ()A2730W B2730EC230W D230E(2)这一天巴黎的夜长约是 ()A8小时 B10小时 C12小时 D16小时疑难剖析

    15、1根据昼(夜)弧的长度计算昼长,夜长2根据日出、日落地方时计算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夜长(24日落时间)2日出时间23昼夜长短的判断应注意以下几点(1)同一纬线上各点的昼夜长短相等。(2)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与南半球相同纬度的夜长相等,例如40N的昼长等于40S的夜长。(3)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均为12小时。(4)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均为12小时。主题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典例导入6. 右图中L表示北半球某地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状况。读图回答(1)(2)题。(1)此日北半球某中学校园内(约36.5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约是 ()

    16、A32.5 B75.5C45.5 D66.5(2)假设图示太阳高度角为该地一年中最大太阳高度角,则 ()A地球上的温带范围将会缩小B济南的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将会减小C回归线将穿过我国的海南岛D夏至日北半球所有地点白昼时间都将变短疑难剖析1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其中当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时,该纬度差即为所求点与直射点纬度差的绝对值;不在同一半球时,该纬度差为二者纬度数之和。2与正午太阳高度相关的其他计算(1)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2)计算楼距: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距较近;纬度较高的地区,楼距较

    17、远。解题关键是计算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并计算影长。以我国为例,见图甲,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为:LhcotH。(3)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应使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与太阳光线垂直。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h=90(如图乙)。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判读1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内涵等太阳高度线图是用等太阳高度线(由太阳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反映某一时刻太阳高度在全球或部分区域的分布状况,实质上可以看作是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的俯视图。2判读等太阳高度线图的主要内容太阳直射点经度和纬度的判断、各地地方时的推算、各地 太阳高度的推算和比较、昼夜长短的变化及与图示时间相关

    18、的地理现象等。3等太阳高度线图中“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太阳直射点,表示正午太阳高度为90,时间为当地12时。“两个基本点”即图中竖线分别与最外圈(0等太阳高度线)相交的两点X和Y。其中,太阳直射点O的纬度分别为X和Y的纬度互余。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判读技巧(1)等太阳高度线图的中心点为太阳直射点。(2)一般来说,等太阳高度线图中最大的圆圈就是太阳高度为0的等太阳高度线,即晨昏线;图中所示的半球全部为昼半球。太阳直射经线以东最大的半圆为昏线,以西最大的半圆为晨线。(3)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在太阳直射的纬线上(赤道除外),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

    19、的差值。(4)当太阳直射赤道时,直射经线的最北点为北极,最南点为南极;太阳直射北(南)半球时,北(南)极点位于最北(南)点以南(北),北(南)极点与最北(南)点的距离为太阳直射的纬度度数,图上没有南(北)极点。例题右图是“某地区经纬网及太阳高度等值线(A和B)示意图”,读后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位于_(国家)境内。(2)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_;地球上出 现极夜现象的范围是_。(3)图中等值线B的数值应为_。(4)有关经线P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10W B为60WC位于10W以东 D位于10W以西(5)下面能正确表示该日上海某中学操场上旗杆(旗杆立于O点)杆影

    20、端点移动轨迹和方向的是_。思维过程答案(1)巴西(2)从20S向南北两侧递减70N及其以北地区(3)50(4)C(5)A考查点一地球公转的特点读“某日晨线图”,a、c为晨线的顶点,b点为晨线的中点,晨线在地球上为西北东南走向,b点的经度为50E。据此回答12题。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此时有关各地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国际标准时间可能是2时40分Ba点地方时可能是12时Cb点地方时可能是14时Dc点地方时可能是0时2假设一自然运动的物体从a点过b点到c点,其运动过程中的方向偏转表现是()A向东向西向东 B向西向东向西C向右不偏转向左 D向左不偏转向右读下面“太阳系部分示意图”,回答34题。3

    21、图示中哪颗行星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附近 ()A水星 B金星 C地球 D月球4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图示,判断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从图示位置公转一周再回到原地所用时间为365日6时9分10秒B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始终指向牛郎星C地球公转到图示位置时,速度较快D此时华北地区高温多雨考查点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僧一行在受唐玄宗之命编制大衍历时发现“日南至(冬至),其行最急,急而渐损,至春分及中,而后迟,迨北至(夏至),其行最舒,而渐益之,以至秋分又及中,而后益急”。据此回答56题。5僧一行的发现,实际上是 ()A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B在一年中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D太阳直射点的季

    22、节移动6下列地理现象与僧一行的发现有因果关联的是 ()A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C北半球冬半年短于夏半年D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下图是“40N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K、L、M三条曲线为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曲线。读图完成78题。7图中a、b、c、d分别表示地平圈上的四个方位,其中代表南方的是 ()Aa Bb Cc Dd8有关K、L、M所对应的日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AK天安门广场升旗时刻为一年中最迟BL南京白昼时间比北京长CM此时该地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DL长江口外海域盐度达一年中最小值9下图中AO和BO分别为昏线和晨线,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

    23、同。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判断,图示日期在北半球二分二至日中的日前后,地球上出现极昼现象的地区是。(2)B地地方时是时,O地地方时是时。(3)A地经度是_,该日A地的夜长约_小时。(4)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_,纬度是_。(5)一年中,A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是_。课时规范训练(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12题。1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现象是 ()A吃月饼,共庆团圆 B荡秋千,踏青插柳C放鞭炮,守岁迎春 D望双星,鹊桥相会2在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 ()A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长B南半球白

    24、昼变长,且长于夜长C北半球黑夜变长,但短于昼长D南半球黑夜变长,且长于昼长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于2010年6月11日至7月12日在南非举行,最终西班牙队获得了冠军。结合“南非和西班牙两国地图”,回答34题。3南非世界杯期间,地球公转的速度是 ()A逐渐加快 B逐渐减慢C先加快后减慢 D先减慢后加快4世界杯期间,南非与西班牙相比 ()正午太阳高度大正午太阳高度小白昼时间较长白昼时间较短A B C D托勒密大约于公元90年出生在希腊。下图是他描述的成角日晷仪,它被用来测量每天的正午太阳高度。据此回答56题。5根据图中信息确定当时黄赤交角大约为 ()A2411 B2251 C2326 D23516当

    25、日晷仪指针如所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印度洋海域吹东北风B全球昼夜等长C华北平原返盐现象严重D中国东北冰天雪地北京时间2009年10月9日19时左右,美国宇航局连续用一枚半人马座运载火箭和月球陨坑观测与传感卫星撞击月球南极附近的一个陨石坑,以探测月球上是否有水资源。据此完成79题。7若上图中L表示太阳直射点的周期移动轨迹,X轴表示北方,Y轴表示日期。则此日太阳直射点在 ()A甲区 B乙区 C丙区 D丁区8纽约(西五区)的天文爱好者欲观测此盛况,则开始观测的最早时间是()A10月8日18时左右B10月9日6时左右C10月9日17时左右D10月8日6时左右9若第7题假设仍成立,当太阳直射点

    26、由乙区向丙区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莫斯科昼变长,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B整个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变小C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动D三江平原旱情严重下图为“北半球不同纬度两地某连续三个月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图”。读图回答1011题。10图中a、b、c三个月分别是 ()A1月、2月、3月 B4月、5月、6月C3月、4月、5月 D5月、6月、7月11下列有关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考虑合理采光条件,相同高度的居民楼,地的最小楼间距比地小B一年中地昼夜长短的最大差值大于地C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地小于4652,地大于4652D地处于热带,地处于北温带右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一段纬线,M、N分别是X日的晨线、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X日两点的经度差为90,一年中M、N两点有重合于O点的现象。读图回答1213题。12X日M地的昼长为 ()A6小时 B9小时C12小时 D18小时13X日 ()A青岛昼长达全年最大值 B北京日出东南方CM地的白昼比N地的长 D悉尼正午日


    注意事项

    本文(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案鲁教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