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题11.docx

    • 资源ID:29100956       资源大小:34.26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题11.docx

    1、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题112013-2014-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

    2、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5、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C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 D、唯物主义6、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A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实现人权7、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C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实事求是8、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C )。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B、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C、哲学的基本问题 D、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9、一切依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这是( D )。A、相对主义的观点 B、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唯物辩证法的观点10、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 C )。A、逻辑推理方法 B、归纳演绎方

    4、法 C、矛盾分析法 D、观察实验方法 1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C )。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1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B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13、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C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14、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A )。A、合理内核 B、基本内核 C、精髓 D、核心15、物质的本质属性(特性)是( C )

    5、。A、实物性 B、客观实在性 C、运动性 D、时空性16、物质的唯一属性(特性)是( B )。A、实物性 B、客观实在性 C、运动性 D、时空性17、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 B )。A、动力与源泉 B、实质与核心 C、形式与内容 D、根本规律18、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实践标准的( A )。A、唯一性 B、条件性 C、真实性 D、客观性 19、在整个上层建筑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D)。A、国家机器 B、舆论宣传 C、政法制度 D、国家政权 20、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是 ( C ) A、自然经济 B、计划经济 C、商品经济 D、消费经济21、实践的主体是( B )。A、绝对精

    6、神 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人 D、人的意识22、实践的客体是( D )。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 B、客观物质世界 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 D、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23、实践的中介是( A )。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B、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2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 A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间接经验毫无用处2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C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

    7、的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于本质的认识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26、“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 B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诡辩论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2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D)。A、法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哲学 C、美国古典哲学 D、德国古典哲学28、人们先设计图纸,然后根据图纸施工建成大楼,这说明(A)。A、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B、意识创造物质 C、意识决定物质 D、意识依赖于物质29、任何科学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

    8、发展,这说明(C)。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具有相对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 30、社会改革的对象是(A)。A、束缚生产力的旧体制和旧思想 B、政治上层建筑C、生产力中落后的方面 D、思想上层建筑31、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活的灵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要人们在实践中学会运用(B)。A、矛盾普遍性原理 B、矛盾特殊性原理 C、普遍联系的原理 D、运动、发展的原理3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理论依据是(D )。A、对立统一规律 B、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C、普遍联系的原理 D、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33、真

    9、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C )。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 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34、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 )。A、生产方式 B、地理条件 C、社会意识 D、人口因素35、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C )。A、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 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36、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 )。A、生产资料所有制 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3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政策促进了我国

    10、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了( C )。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38、上层建筑是指( D )。A、社会的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C、社会生产关系 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39、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C )。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40、社会革命源于( D )。A、人口太多 B、少

    11、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 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 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41、人民群众即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 C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折中主义的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42、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C )。A、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4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 B )。A、占人口大多数 B、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C、具有先进思想 D、掌握历史发展规律44、商品的本质因素是( B )。A、使用价值

    12、B、价值 C、交换价值 D、价格45、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D )。A、创造新价值 B、创造剩余价值 C、创造必然价值 D、创造使用价值46、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时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规律是( A )。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竞争规律 D、货币流通规律47、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 A )。A、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B、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48、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作用是通过( D

    13、)。A、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B、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C、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D、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实现的49、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 A )。A、具体劳动 B、剩余劳动 C、商品的生产形式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50、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D )。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C、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二、多项选择题1、意识是( BD )。A、人脑的分泌物 B、人脑的属性和机能 C、神的启示 D、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2、任

    14、何客观真理都具有( ABC )。 A、客观性 B、相对性 C、绝对性 D、具体性 3、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BCD )。A、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 ABC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启蒙思想5、“按图索骥”的错误在于( ACD )。A、理论脱离实际 B、经验论 C、教条主义 D、唯理论7、实践的基本特征(BCD)。A、直接现实性 B、自觉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D、客体物质性 8、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

    15、(ABD)。A、扬弃 B、联系的环节 C、发展的环节 D、事物的自我否定9、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与运动的关系是(BCD)。A、物质是运动的根本属性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C、凡物必动 D、动必属物 10、脱离人体的手,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手,这说明( ABD)。A、部分依赖于整体 B、整体与部分存在内在的联系 C、整体与部分毫不相干 D、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11、下列各项属于矛盾同一性的有 (ABC)。A、同志间的相互帮助 B、祸与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 C、磁铁南极和北极的相互依存 D、真理与谬误是相比较而存在的。12、规律的特点有( ABCD)。A、客观性 B、普遍性 C、稳定性 D、

    16、重复性和可知性13、下列选项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BCD)。 A、存在就是被感知 B、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C、人生而知之 D、人的命运是前世既定的。14、纸币作为货币符号或价值符号,它的职能包括( ABCD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15、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和意识关系的全面看法是(ACD)。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意识决定物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物质 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16、经济全球化的内容主要包括( ABCD )。A、商品全球化 B、货币全球化 C、生产全球化 D、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

    17、球化17、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ABCD )。A、实践提出了认识的课题 B、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认识成为可能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8、能动的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主要区别在于( CD )。A、是否承认客观事物和人的思想是认识的对象 B、是否承认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实践C、是否承认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D、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19、“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点是( ABD )。A、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理论不能代替实践C、理论本身就是物质的力量 D、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20、下列观点

    18、中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是( ABC )。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C、不登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D、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21、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 CD )。A、个别劳动 B、社会劳动 C、具体劳动 D、抽象劳动22、影响市场上商品价格变化的规律有( ABCD )。A、商品价值的变化 B、货币价值的变化 C、供求关系的变化 D、平均利润率的变化23、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有( AD )。A、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价格围绕交换价值上下波动C、价格围绕成本价格上下波动 D、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24、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

    19、生产这种商品的( BC )。A、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C、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25、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 ACD )。A、维持劳动者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 B、劳动者维持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资料价值C、养育子女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 D、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费用26、垄断资本要求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原因是( ABCD )。A、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国家参与经济调节B、国内垄断资本需要国家支持以加强竞争能力C、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巨额投资,要求国家直接经营或资助D、生产过剩问题日趋严重,需要借助国家力量以扩大国内外市场2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

    20、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 AD )。A、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解决了垄断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深化与尖锐C、从根本上解决了失业问题 D、消除了经济危机频繁的出现28、垄断利润是( ABD )。A、凭借垄断地位获得的利润 B、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C、通过资本自由转移而形成的一种利润 D、垄断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29、垄断形成的原因( ABCD )。A、生产高度集中的必然产物 B、资本高度集中必然引起垄断C、少数大企业为了避免两败俱伤 D、规模经济效益促使少数大资本走向垄断30、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主要表现在( ABD )。A、生产全面社会化 B

    21、、生产管理日益社会化 C、工会组织日益社会化D、资本日益社会化三、辨析题(阐明观点的正误,并说明原因)1、否定之否定规律第三阶段同第一阶段的根本性质是相同的。答:错误。第三阶段是对第一阶段的批判,是事物实现发展的关键环节。2、割裂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会导致改良主义。答:正确。改良主义正是割裂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而得出的错误结论。3、物体的相对静止是正确理解绝对运动的条件。答:正确。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和静止密不可分,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包含。4、事物的本质是由它本身所固有的普遍矛盾决定的。答:错误。事物的本质是由它本身所固有的特殊矛盾所决定的。5、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而认识对实践则毫无作

    22、用。答:错误。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 _有导向作用。认识、理论可以指导主体确定实践的目标和对象、实践手段和途径、分析实践的结果。6、人类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所以,认识可以一次完成。答:错误。认识主体对认识客体的认识受到多种条件的限制,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人们的认识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并经过实践检验后方可正确与否。7、真理是多数人同意的观点。答:错误。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并不以肯定的人数多少确定其正确性。8、真理是有用的,有用的即是真理。答:错误。真理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23、,所以它才是有用的。“有用的即是真理”,它只强调了真理的有用性而否认真理的客观性,这样就会把荒谬的东西也说成真理。9、自由就是按照自己的意识自由行动。答:错误。人的意志既是自由的又是不自由的。意志有自由的方面,又有不自由的方面。自由是相对的,不自由是绝对的。总的来说是不自由的。10、认识客观世界离不开感觉,因此,客观世界的存在离不开感觉。答:错误。认识客观世界离不开感觉是对的,但是,客观世界的存在可以离开感觉。1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指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答:正确。实践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

    24、质手段12、人们对事物的价值评价,取决于评价主体的主观好恶。答:错误。价值评价,是主体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客体的价值作出判断的活动。有主观标准,还有客观标准。13、对症下药,量体裁衣,是对矛盾普遍性原理的具体运用。答:错误。“对症下药,量体裁衣”是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具体运用。14、人的本质是自私的。答:错误。自私是人的一种行为,而不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生产者要得到价值必须让渡使用价值。答:正确。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现人与物的关系;价值是商品的特有的属性和本质属性,体现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

    25、劳动的关系。人们无法同时拥有两者。16、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两种不同的劳动。答:错误。具体劳动创造产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力的耗费。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两种不同的劳动,而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17、人人都有世界观,因此,人人都有自己的哲学。答:错误。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是自发的、朴素的。人人都有。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要靠不断的学习、思考、实践才能掌握。18、新旧事物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它们出现的时间先后。答:错误。形式上是新的,或新出现的、新奇的东西,不一定都是新生事物,旧事物在自身的变化

    26、中也会出现某些新的特点。区别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它们是否是必然的、合乎客观规律的东西。19、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答:正确。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适用于特定条件和范围,如果真理的运用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就转化为谬误。真理是发展的,是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0、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生产方式。答:正确。首先,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其次,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社会生活。最后,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27、。21、科学技术发展不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答:正确。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害,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22、运动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答:错误。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23、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答:错误。这是片面夸大科学技术作用的科学技术决定论观点,否认了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否认了阶级斗争、社会革命与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4、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答:错误。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创造历史活动具有统一性。没有必要说人民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坚持唯物主义一元

    28、论,只能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25、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客观历史进程。答:正确。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出现的一种现象。任何国家都只有积极参与,趋利避害,才能求得自身更好的发展。26、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答:错误。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27、人的本质是永恒不变的。答:错误。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不是先天的,而是在后天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由于人的社会关系会发生变化,所以人的本质并不是永恒

    29、不变的。28、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器官,因此,意识来源于人脑。答:错误。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器官,但人脑本身并不产生意识。意识就其形式而论是主观的,就其内容而论则是客观的。一切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29、只有绝对抛弃旧事物,新事物才得以产生和发展。答:错误。新旧事物有着根本的区别,新事物是在否定旧事物的基础上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如果绝对抛弃旧事物,新旧事物失去联系,新事物就失去了得以产生的基础,更谈不上发展。30、评价人的价值的标准是社会地位的高低。答:错误。人的价值主要包括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其中社会价值处于主导的、中心的地位。而社会价值主要表现为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对他人所尽责任和义务的多少。四

    30、、问答题1、简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所包含的哲学原理。“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喻指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亦用来说明实践的重要。2、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是唯物史观重要的社会历史范畴。它有量的规定性,即指居民中的大多数;同时又有质的规定性,它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着推动作用的人们,在阶级社会中,包括一切对历史发展起着促进作用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不管历史的情况如何变化,人民群众的主体和稳定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人民群众对于历史发展具有决定作用,它全面地体现在社会

    31、生活的各个方面。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还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3、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怎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科技水平?第一,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首要的变革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广泛渗透到经济活动中,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决定了它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不只是使经济在量上即规模和速度上迅速增长,也使经济发生质的飞跃,在经济结构、劳动结构、产业结构、经营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变革。第二,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科学技术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进人生产,使生产力成为一个复杂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它自身不但直接体现为生产力,而且它作用于其他诸因素,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生产工具和生产工艺的进步,扩大了劳动对象的来源和种类,从而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力量。第三


    注意事项

    本文(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题11.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