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会计电算化.docx

    • 资源ID:29118283       资源大小:301.66K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会计电算化.docx

    1、会计电算化第一章 会计电算化概述第一节 会计电算化1. 会计含义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判断),从价值方面对企事业单位2. 会计数据处理的阶段(1) 原始社会末期19世纪末,会计数据手工处理阶段;手工会计数据处理至今仍然被许多单位所沿用。判断(2) 19世纪末-20世纪40年代,会计数据机械处理阶段;特点是借助穿孔机、卡片分类机、机械计算机。我国几乎没有这个阶段。(3) 20世纪50年代至今,电子计算机会计数据处理阶段1954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最早将计算机应用到会计领域。(单选)利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实现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判断或单选)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

    2、的发展方向。(判断或单选)一、 会计电算化概念我国会计电算化1979年起步,1981年在财政部、原第一机械工业部、中国会计学会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成召开“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问题学术讨论文”上,人大教授王景新第一个提出会计电算化一词。狭义:会计电算化是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一门融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为一体的边缘科学。广义:整个电算化工作,含软件开发和应用、人才培训、制度建设、电算化市场培育与发展等。二、会计电算化作用1.提高会计数据处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提高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减轻会计人员劳动强度2.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3、,是财务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先预测、事中控制转变,为管理信息化打下基础。3. 推动会计技术、方法、理论创新和观念更新,促进会计工作进一步发展。三、会计电算化管理体制(一)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简介1.1982年以前起步阶段 1979年起步,1981年在长春诞生“会计电算化”一词2.1983年至1988年,进入发展阶段3.1988年至1993年商品化软件诞生,有组织、有计划的快速发展阶段。1989年12月,财政部颁布了第一个会计电算化法规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财政部规划 到2010年力争使80%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二)国外电算化发展国外是上世纪50年代起步,经历了MRP MRP ERP(

    4、三)河北省会计电算化管理体制:财政部管理全国、地方各级财政部门管理本地区、各单位组织本单位会计电算化实施(单选)财政部管理会计电算化的基本任务:1) 制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2) 制定法规制度、对软件符合会计制度情况进行监督3) 促进单位逐步实现4) 组织人才培训关于河北省1. 发展规划2005年,每年至少有7%(力争达到10%)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2. 会计软件管理我省境内销售的会计软件应当经过评审,符合会计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的要求。财政部门会同工商部门共同管理会计软件市场。第二节 会计核算软件开展会计电算化是系统工程:包括硬件平台建设、会计软件开发与选择、人员的配置与分工、运行规

    5、程的制定与实施。其中关键因素是选择功能完备的会计核算软件。一、会计核算软件的概念是指专门用于会计核算的软件,用各种计算机语言编制的程序。多选题:具备会计数据输入、处理和输出功能模块的软件。会计核算软件包括:账务处理、应收应付款核算、固定资产核算、工资核算、成本核算、资金管理、进销存核算、会计报表生成、财务分析模块。二、会计核算软件的分类会计工作特征:多选数据量大、数据结构复杂、数据处理方法多、数据真实性可靠性要求高、数据具有可验证性、安全可靠性(一)会计核算软件的分类1.使用范围划分 通用与专用 商品化软件一般为通用,目前我国通用以商品化软件为主。2.按行业划分企业版与行政事业版,企业版又分为

    6、工业版和商品流通企业版。3.按会计信息共享性划分单用户版与网络化与多用户(二)会计核算软件的选择选择通用商品化、定点开发以及二者结合三种方式1. 选择通用商品化会计软件利弊 成本低、见效快、维护有保障、不能一步到位地满足用户核算与管理的需要、对会计人员要求较高。2.选择通用商品化会计软件要考虑的问题1)软件功能是否满足单位需要2)考察软件的灵活性、开放性和可扩展性3)会计软件的运行环境,包括软件和硬件环境4)选择稳定的开发商和服务商3.选择会计软件的步骤1)收集市场信息,确认侯选的供应商2)访问软件公司,了解其综合实力和产品信息3)访问软件公司的客户4)选择数据模拟运行5)比较立项三、会计核算

    7、软件的功能模块会计核算软件一般分为:账务处理、应收应付款核算、固定资产核算、工资核算、成本核算、资金管理、采购核算、存货核算、销售核算、会计报表生成、财务分析模块。账务处理模块是核心,该模块通过记账凭证为接口把其他模块有机连接在一起,构成完整的会计核算系统。各功能模块的描述见9-11页。(一)会计核算软件各模块描述1.账务处理模块账务处理是以凭证为原始数据,通过凭证输入和处理,完成记账和结账、银行对账、账簿查询及打印输出,以及系统服务和数据管理等工作。 账务处理模块是所有模块的核心,其他模块以它作为数据交换和传递的桥梁。2.工资模块工资模块是以职工个人的原始工资数据为基础,完成工资计算、费用分

    8、配和汇总、个人所得税计算、查询统计和自动转帐。工资软件实现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部分管理。3.固定资产模块以固定资产卡片管理为核心,完成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和计提折旧4.应收款核算对应收账款进行登记、冲销,动态反映客户和应收款信息,进行帐龄分析和坏账估计,提供详细分析资料。5.应付款核算6.采购核算7.存货核算针对存货收、发、存进行核算,动态掌握存货的耗用,及时归集和分配费用,为成本核算提供数据,动态反映资金变动,提供资金周转与占用分析,为降低库存积压,加速资金周转提供决策依据。8.销售核算以销售业务为主线,实现对销售收入、销售费用、销售税金、销售利润的核算,自动产生收发存汇总表和销售分析明细表,自动

    9、产生凭证。有时也把销售与应收合并9.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模块还增加了成本分析和成本预测功能,以满足会计核算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需要。10.报表生成与汇总11.财务分析与领导查询可以进行比率分析、结构分析、趋势分析。领导查询可以从各子系统中提取数据,并将数据进一步加工、整理、分析和研究,按照领导的要求提取有用信息,并以最直观的表格和图形显示。(二)会计核算软件各模块之间的关系1.数据传递关系 单向接收型 报表数据此类 单向发送型 工资、固定资产、材料等属于 双向传递 型 账务处理、成本属于2.会计数据传递方式:集中传递式、帐务处理中心式、直接传递式会计数据传递方式的变化:表现在母子公司及

    10、子公司之间通过企业内部网络及国际互联网在不同地域见传递。第二章 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环境第一节 计算机一般知识在20世纪中叶诞生的计算机是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判断一、计算机及其分类1计算机的含义:俗称电脑,是一种按照程序自动进行信息处理的通用工具。2计算机的产生: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是1946年2月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诞生。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3计算机分类:1)从原理上分类:电子模拟计算机、数字计算机和混合计算机其中模拟式计算机是通过运算放大器构成的微分器、积分器及函数运算器

    11、等部件来完成模拟量运算。2)从应用特点分类: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3)从计算机的总体规模分类: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五大类4)目前微机按其外观又分为台式机(立式和卧式桌上机)和便携机(主要是笔记本电脑)二、计算机发展1.传统计算机的发展1946年的电子管 1959年晶体管 1965年集成电路 70年代出现微处理器2.微型计算机的发展1981年第一台8位微机 IBM PC1984年出现 802861986年出现803861989年出现804861993年Intel公司的Pentium 芯片的推出,计算机进入到第五代微机时代 3.微机的特点设计先进、软件丰富、功能齐全、价格便宜、使

    12、用方便三、计算机的性能指标1计算机速度:用主频时钟频率表示,是指计算机在单位时间内处理计算机指令条数,单位MHZ。2字长:是计算机信息处理中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长度)。字长越长速度越快,能力越强。如8位、16位、32位、64位,服务器到128位3.存储容量:是指计算机存储器所能存储的二进制信息的总量。反应计算机的存储能力。以字节byte为单位,还有KB、 MB、 GB、TB等。1024一般PC机产品性能表中,内存量给出两个数据:一个是标准内存(如128M),一个是扩展内存(如512M)。这表示内存时可扩展的,内存越大,运行速度越快。评价计算机性能指标还要考虑:外设配置、软件配置、机器

    13、的兼容性和可靠性。(单选或多选)四、计算机应用领域1.信息处理: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如办公自动化、会计信息系统、专家系统等。2.科学计算:最早的应用领域。如人造卫星轨迹计算、水坝应力计算、天气预报等。3.过程控制:也称实时控制,是实现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的重要手段。如大型电站、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交通控制、导弹发射等。4.计算机辅助系统:指利用计算机帮助人类完成相关工作。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在电路、机械、土木建筑、服装等设计中得到应用 多选)、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测试CAT等。5.计算机通信。是指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起来而产生的应用领域。网络会议、电子商务

    14、、网上银行、网络会计等。6.人工智能:指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类的智能活动。如计算机专家咨询系统、机器人智能手、语言识别系统等。第二节 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硬件指的是各种物理装置,软件指的是各种程序及数据。(多选)计算机硬件的基本功能是接收计算机程序的控制来实现数据输入、运算、输出等一系列根本性操作。(判断)计算机生产技术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在基本结构方面仍然沿用冯.诺依曼结构。五大部件: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简称为(I/O)一.输入设备键盘(四个双态键INS、Caps lock 、Num lock 、Scroll lock )、鼠标(定位、

    15、单击、双击、拖动、右击)、扫描仪、条形码输入器。二、输出设备显示器(按显示颜色分为单色、彩色, 分辨率高、中、低)、打印机(针式、喷墨、激光)、绘图仪打印机的技术指标有打印速度、印字质量、打印噪声。三、运算器、控制器运算器和控制器合成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核心部件。运算器能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判断,控制器是指挥中心,起控制作用。控制器由指令计数器、指令寄存器、译码器、操作控制器组成。(多选)四、存储器存储器分为内部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1.内部存储器容量小,直接和运算器、控制器及输入输出设备连接,运行速度快,一般只存放正在运行的数据或程序。内存储器按工作方式分为RAM和ROMRAM包括SRAM

    16、、DRAMROM包括PROM、EPROM、EEPROM2.外存储器存储容量大,速度慢,存放暂时不运行的程序或数据。如软盘、硬盘、光盘、U盘、磁带等。软盘写保护时里面的信息只能读出不能写入,高密度磁盘每面有80个磁道HD。光盘有CD-ROM(常用)、CD-R、CD-MO3英寸 1.44M 5英寸 1.2M硬盘常用指标有容量、转速、硬盘自带高速缓存Cache如 7200转的Cache位2M.第三节 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是指在计算机上运行的各种程序及相应文档资料。判断文档包括 多选题功能说明、程序说明、上机操作说明、测试和维护说明一、系统软件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管理、维护和监控,以及对各类应用软件进行解

    17、释和运行的软件。包括: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支撑服务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如WINDOWS、DOS、OS/2、UNIX等。二、应用软件为解决具体问题而编写的软件。如财务软件、办公软件等。三、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1.机器语言:低级语言,二进制。与机器有关。特点是编写程序的难度大、修改调试不方便、容易出错,程序直观性差,不易移植。每条指令都是0、1代码串2.汇编语言:低级语言,运用了特定符号,如用英文缩写代替操作码,用地址符号代替地址码。与机器有关。执行汇编语言程序时要有翻译器。+、- 3高级语言:高级语言,面向问题的程序设计语言。与机器无关,如basic 、vb、vc等。目前高级语言有上百种之

    18、多。第四节 计算机网络一、计算机网络的概念1.计算机网络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以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信息资源共享以及信息传递为目的,(单选)在统一的网络协议控制下,将地理位置不同的许多独立计算机系统连接在一起所形成的网络。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资源共享、信息传递、分布处理。(多选)二、计算机网络分类按覆盖的地理范围分为局域网、广域网也称远程网(单选)三、因特网(Internet)(一)因特网概述Internet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判断)美国空军最早研究网络课题。到80年代,组成了一个遍布全球的超级网络。Internet诞生。我国是1987-1993为起步阶段(钱天白

    19、发邮件),1994年至今是快速发展时期。目前国内有四条直接连接互联网的线路:1. 中国科学技术网络(csnet)2. 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络(CERNET)3.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4. 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其中前两个是非营利性质、后两个是营利性质(二)internet的应用包括电子邮件、远程登录、文件传输FTP、新闻组、万维网(WWW,90年代兴起。)、电子公告板。从使用者角度看:因特网主要用于浏览网络信息、运行网络应应用软件、收发电子邮件。(单选)1.电子邮件E-Mail最基本的服务,速度快,价格低。Huawei110用户名 at 服务器名目前很多都是免

    20、费的2.远程登录Telnet一般电子公告板就是通过远程登录实现的。合法注册的用户可登录。3.文件传输FTP按FTP协议可上载和下载文件。4.万维网 www是因特网与超文本和超媒体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超文本是将菜单嵌入到文本中;超媒体是将图像、声音等信息嵌入到文本中的技术。www为用户带来世界范围的超级文本服务。只要操作鼠标就可得到文本、图像和声音等信息。客户机的浏览器软件有:只提供文本的 line mode browser、提供图形界面的有微软公司的internet explorer 和网景公司的netscape navigator(三)上网要求1.个人电脑2.电话线路3.操作系统4.浏览器软件

    21、如internet explorer 5.申请帐号6.设置连接(四)网址网址的表示方法:1.IP地址 172.17.1.4 财政部2.域名 Cn中国 jp日本 uk英国3.网络文件地址4.电子邮件地址第五节 计算机安全一、计算机安全隐患及对策计算机不安全是指潜伏着严重的不安全性、脆弱性和危险性。(单选或多选)(一)计算机安全的定义P40单选 数据处理系统1.计算机安全包括 实体安全、软件安全、数据安全、运行安全。单选或多选实体安全是指计算机系统的全部硬件以及其他附属设备的安全;软件安全是指防止软件的非法复制、非法修改和非法执行。数据安全是指防止数据的非法读出、非法更改和非法删除。运行安全是工作

    22、人员对系统进行的正常使用和维护,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二)影响计算机安全的主要因素多选1. 系统故障风险2. 内部人员道德风险3. 系统关联方道德风险4. 社会道德风险5. 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人为编写的破坏性程序。病毒具有隐蔽性、感染性、潜伏性、破坏性。(三)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措施完善安全立法、创新安全技术、加强计算机系统内部控制与管理1994年2月18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西通安全保护条例二、计算机病毒防范(一)计算机病毒是一种认为蓄意编制的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并可以制造计算机系统故障的计算机程序。(二)计算机病毒的特点破坏性、传染性、寄生性、潜伏性、激发性(三)计算机病毒的类

    23、型1.按破坏情况分类良性病毒 一般不破坏系统数据,也不会是系统瘫痪恶性病毒 其目的是人为地破坏计算机系统的数据 如删除文件、格式化硬盘、对系统数据进行修改.如diskkiller ,会交叉感染,发作时自动格式化硬盘,致使系统瘫痪2.按照病毒传染方式分类磁盘引导区病毒、操作系统型传染病毒、应用程序传染病毒。(四)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病症启动时间长、运行速度慢、无故发生死机、系统异常启动、存储容量减少、访问时间比平时长、有规律出现异常会面、系统不识别硬盘等。扬声器不响不是(五)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传播途径:网络、软盘、光盘(六)计算机病毒的防范计算机病毒检测:人工检测(专家用)、自动检测(普通用户)三

    24、、计算机黑客及其防范1.计算机黑客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非法进入他人系统的计算机入侵者。2.黑客的危害性主观动机不同有很大差别。初级窥探型、恶意破坏攻击型3.黑客入侵后的特征突然死机又重新启动;无任何操作却拼命读写硬盘、没有运行程序但是系统越来越慢;查看网络有非法端口打开;关闭上网软件,却发现用户网络连接灯仍然闪烁;新增了额外管理员帐户。解决方法:立即切断网络连接。4.防止黑客进入的主要措施制定法律约束、安装防火墙、建立防黑客扫描和检测系统、加强内部管理。 CD. 上一级 (单选)第七节 会计电算化运行平台一、会计软件运行的硬件平台计算机硬件系统是会计软件运行的硬件平台。包括工作站、服务器、计算机

    25、网络一般企业网络方案的设计应聘请专业咨询公司或系统集成商进行。单选或判断OSI开放网络接口参考模型1.网络技术前瞻性问题要在满足需要的基础上,只求最小投资,稳定成熟产品,不要规划过细。2.网型的选择 ATM还是 ETHERNET,前者用于广域网,后者用于局域网3.线缆的选择长距离用光缆、建筑物内部用铜缆或者屏蔽双绞线。4.网络速率 10/100M自适应网卡,10 M 或 100M交换机。二、会计软件运行的软件平台1.选择服务器操作系统 Windows NT Unix2.选择工作站操作系统Windows xp 2000 98/953.选择数据库系统服务器数据库:oracle sybase inf

    26、ormix sql server db2桌面数据库: access foxpro prodox betrieve企业选择数据库系统是主要应考虑会计软件对数据库的要求。第三章 会计电算化基本要求第一节 会计电算化法规制度一、会计电算化的法规制度1989年12月出台了会计核算软件的几项规定。1994年6月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1996年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办法1999年10,2000年7月1日,新会计法使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必须符合现行会计法规制度的规定。二、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趋势1.会计电算化工作向规范化、标准化发展2.会计电算化工作向“管理

    27、一体化”方向发展3.会计电算化工作向管理电算化、决策电算化从层次上看,核算电算化是基础第二节 会计核算软件的要求一、会计法对会计软件的要求1.明确了会计责任主体2.规范了软件设计与具体操作生成的核算资料符合法规制度规定,删除要留有审计线索,正确使用反记账功能。3.软件标准接口要充分考虑外部审计和会计监督的需要4.会计电算化法规对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要求1)软件设计符合规定,确保数据准确完整;2)核算软件应当划分会计期间3)软件中的文字录入,提示和打印输出必须采用中文,可以同时提供少数民族文字或外国文字对照。4)核算软件必须提供人员岗位及操作权限设置功能 软件开发方法主要有:生命周期法、原型法、面

    28、向对象的方法。5)符合国标数据接口6)会计核算软件在设计性能允许使用的范围内,不得出现由于自身原因死机或非正常退出等情况。7)会计核算软应当具有在机内会计数据被破坏的情况下,利用现有数据恢复到最近状态的功能。数据备份:每月结帐前、更新版本前、硬盘格式化前、查杀病毒前、初始化完成进入日常使用前、会计年度结账时。数据恢复、重建索引。8)修改、升级与改变运行环境,要建立审批制度9)会计软件开发销售单位必须为使用单位提供软件操作人员培训、会计核算软件维护、版本更新等方面服务。二、会计数据输入功能的基本要求1.会计软件应当具备初始化功能2.应当具备输入记账凭证功能3.对凭证连续编号控制功能4.输入数据作

    29、必要提示功能如重号、借贷不平、借方必有等5.对已经输入但未登记会计账簿的机内凭证,应提供修改、审核的功能。审核通过后,不能再对机内凭证进行修改。6.由账务处理模块以外的其他业务子系统生成会计凭证数据的,应当经审核确认后,生成记账凭证。三、会计核算软件的数据接口2004年11月4日发布了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国家标准,这为有关监管部门采集会计数据并加以利用成为可能。四、会计电算化数据输出1.会计数据输出方式主要有:显示输出、打印输出、磁盘输出、网络输出单选或判断账簿数据的输出过程实质上是用户视图的生成过程。2.未来会计数据输出的新模式基本特征:联机实时网络系统报告、会计信息集成-多层次、多

    30、制式的信息构成、时点基数的动态报告系统、便利的双向交流。披露的内容:现时信息、分析预测信息和历史信息并存;多制式的信息;相关性为主的多层次信息等。可以实时查询、联机报告、网络热线、留言板等。五、会计数据的处理1.凭证记账功能2.银行对账功能自动对账、手工对账自动对账的要求:结算方式、支票号、金额、方向都相符。3.期末结账的功能上月未结账,则本月不能结账,一个月只能结一次账。结账要求所有凭证都已经记账,且子系统已经结账,结帐后不能在输入本月凭证。4.会计报表编制功能会计软件要符合国家规定,能自动编制报表的功能。根据表内和表间勾稽关系定义审核公式。已经生成的会计报表数据,会计软件不能提供直接修改的功能。5.会计数据的安全会计数据的安全通常是通过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等特征来衡量的。目前常见的安全保密措施有:用户识别控制、操作日志控制、加密存储控制、数据存取权限控制、数据和程序的备份恢复控制。第三节 会计电算化岗位及其权限设置的基本要求一、岗位设置原则1.体现工作重点转移原则2.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3.注重灵活性原则4.坚持系统安全性原则二、电算化岗位划分(一)岗位划分的总体思路电算化后的工作岗位可分为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


    注意事项

    本文(会计电算化.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