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完整版针灸病案汇总.docx

    • 资源ID:29153927       资源大小:31.92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完整版针灸病案汇总.docx

    1、完整版针灸病案汇总病案分析(要求写出诊断、分型、治法、处方及方义) l.吴某,女,68岁,家庭妇女。平素有高血压病史,测血压为26.614.63kPa。患者因情绪激动,突然昏倒,面赤气粗,牙关紧闭,双手紧握,喉中痰鸣,无二便失禁,脉弦滑而数。 2.赵某,女,40岁,工人。素质薄弱,一周前患急性肠炎,经治疗痊愈,今日晨起后感到头晕目眩,眼前昏黑,重时昏眩欲仆,面色觥白,心悸失眠,神疲乏力,舌淡脉细弱。 3.陈某,男,41岁,干部。因气候突变大风降温患者感阵发性巅顶或满头部疼痛,痛如锥刺,痛无定处。以后每遇气候骤变则头痛,反复发作,舌暗红脉浮紧。 4.杨某,男,26岁,司机。睡眠醒来时,突然感觉一

    2、侧面部肌肉板滞,耳后乳突部疼痛,口角向右侧歪斜,不能做蹙额、皱眉、露齿、鼓颊等动作,左侧眼睑不能闭合并流泪,左侧额纹消 失,鼻唇沟平坦,舌红苔少脉弦紧。 5.甘某,女,56岁,干部。因劳累后受凉右肩部疼痛,向上肢放散至肘关节,肩关节内旋外展活动受限,局部有明显压痛,甚则夜间痛醒,晨起肩关节稍活动后疼痛有所减轻。 6.张某,男,23岁,农民。因居处潮湿,加之劳累,突然出现左侧臀部疼痛并沿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向足部放射,烧灼样疼痛,行动时加重,环跳、承山、委中等处有明显压痛点,左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左跟腱反射减弱,病情呈逐渐加重趋势。 7.刘某,女,28岁,未婚。平素情志抑郁,或烦躁易怒。1周前经

    3、闭不行,胸胁胀满,小腹胀痛拒按,舌质紫黯,边有瘀点,脉沉弦。 8.元某,女,30岁。自述每逢月经来潮前几天开始少腹部疼痛,正值经期腹痛加剧,腹痛拒按,血块多,血块排出后痛稍减轻,脉沉弦,舌黯淡有瘀点。 9.王某,男,3岁。患儿自幼喂养,饮食甚少,面色萎黄,午后手足心热。现不思饮食,形体消瘦,皮肤干燥,毛发稀疏,腹大脐突,脉细数,舌绛苔黄。 10.患者男性,7岁。夜梦遗尿,每周l2次,甚则每天1次,面色晄白,精神不振。苔薄脉细。 11.患者女性,52岁。阴部有物下坠,平卧则回缩,下腹部有重坠感,腰酸不适,面色晄白。神疲尿频,苔薄,脉细。 12.某女,30岁。一年来自觉带下量多如脓,夹有血块,臭秽

    4、异常,阴中时觉瘙痒,伴见口苦咽干,巍房胀痛,舌红苔黄,脉滑数。 13.赵某,女,24岁。已婚。近半年来月经先期而至,每次提前约10余日,量多,色紫。质稠有块,经前腹胀腰痛,心烦急躁。现经前1周,舌质红,苔黄,脉弦滑。 14.张某,女,25岁。于暑假期间结伴到沿海某地游玩,于食海鲜之后忽觉腹部不适,逐渐出现大便溏薄,气味臭秽,全身异常瘙痒,皮肤出现成片淡红色疹块,大小不等,边界清楚。 15.某女,5岁。元旦放假其母将其从幼儿园接回,回家后哭闹不止,其母发现其左耳下腮部肿胀,拒按,测体温385,畏寒,咽红。访其周围儿童,多患此疾。 16.王某,女,25岁。于游泳后第二天自觉目赤胀痛,羞光、流泪、眵

    5、多,前往针灸门诊求治。 17.梁某,男,8岁。因玩耍后汗出脱衣,出现怕冷、发热、头痛、耳内搏动疼痛,数日后开始流脓,呈淡黄色,气味腥臭。 18.张某,男,50岁。平素体质较差,经常感觉头晕,腰膝酸软无力,每因劳累而加剧。近日忽觉耳鸣,声如蝉鸣,时作时止,按之鸣声减弱,且呈加重趋势。 19.张某,女,15岁,学生。平素身体虚弱,易感冒。今冬患感冒后,头痛持续不愈,反复发作。鼻流腥臭浊涕,色黄,鼻塞不闻香臭,并见头昏,思绪分散,学习成绩下降。 20.某男,40岁。索喜饮酒及食辛辣之品,近日出现牙痛,其痛剧烈,齿龈红肿、痛过颊腮、口臭异常,每饮冷水可缓解,舌质红,苔黄口渴,脉弦数。 21.某男,30

    6、岁。嗜烟。近两周因工作困扰吸烟猛增,2030支日。五天来自觉咽喉痛,逐渐加剧,吞咽饮食已觉困难,咽干,口渴,喜冷,小便黄,大便干,舌红,苔黄厚,脉洪数。 22.某女,38岁。因家中琐事与丈夫争吵,突然昏厥在地,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口唇青紫,牙关紧闭,手足厥冷,手足阵阵抽 搐,脉微。 23.某女,27岁。7天前因吵架生气后,自觉胸中满闷,休息约10分钟后又觉精神恍惚,走路摇晃。随即双目紧闭,仰卧于床,四肢抽搐约10分钟,并出现角弓反张数分钟,曾予西药治疗,效不显。近日抽搐加重,2小时内抽搐10余次,并伴角弓反张,喉间痰鸣,牙关紧闭。查体患者精神萎靡,双侧瞳孔正常,张口困难,伸舌居中,舌红苔黄腻。

    7、心肺正常,肌张力、肌容量均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脉弦滑。 24.某男,55岁。主诉午饭后右上腹疼痛难忍,呈阵发性绞痛,持续加重,痛彻右肩背,伴恶心呕吐,痛甚汗出,四肢不温,不思饮食,无发热,黄疸。查右上腹及剑突下有压痛,右侧背部有沉重感,肝脾束及,墨菲氏征(一),肠鸣音稍活跃,既往有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病史。舌质淡,苔黄腻,脉沉细。 25.某男,47岁。患者素有腰痛2年余。现左腰部阵发性绞痛19余天,并向季胁、少腹、前阴、腹股内侧放射,小溲不爽,呈痛苦面容,舌红苔腻,脉细数,腹部有叩击痛。 26.某女,28岁。因子宫破裂急诊入院,在针麻下施行子宫全切除术,腹腔内出血l500ml,于

    8、手术将终时病情突变,呈潮式呼吸,全身发绀,四肢冰冷,脉细如丝,血压不能测得,即施行人工呼吸,加速输液连续用急救药,并无好转,半小时后瞳孔散大,口吐泡沫,心跳缓慢无力。 27.某男,54岁。15年前发现血压高,10年前经常胸部闷痛,有闷压感,心电图T波低平,二级阶梯试验阳性。5年前经常阵发性胸闷痛,心慌,上坡则气急,近因发作频繁而入院。现症:胸痛彻背,心悸气短,面色苍白,四肢逆冷,脉沉弦细,苔白质暗。 28.江某,女, 34 岁,农民。 患者诉 3 天前感学全身轻度发热,疲倦乏力,腰背部刺痛,渐之出现米粒大小的几簇密集丘疹,且疼痛沿腰背部向胸腹部漫延,伴口苦咽干,烦燥易怒,大便干,小便黄。查体:

    9、患者腰背胸腹出现大片疱疹,体温 37.5 ,舌红、苔薄黄,脉弦数。29.张某,男,50岁,工人。患者以左侧口眼歪斜5天为主诉。5天前,患者夜间睡眠时用风扇直吹面部,次日晨起发现左侧面部麻木,漱口流涎,至中午左侧眼闭目露睛,左额纹消失,左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右侧,左耳后疼痛。舌淡、苔薄白,脉弦。30.江某,女, 34 岁,农民。 2001 年 11 月 20 日 初诊。患者诉 3 天前感学全身轻度发热,疲倦乏力,腰背部刺痛,渐之出现米粒大小的几簇密集丘疹,且疼痛沿腰背部向胸腹部漫延,伴口苦咽干,烦燥易怒,大便干,小便黄。查体:患者腰背胸腹出现大片疱疹,体温 37.5 ,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3

    10、1、赵,女,40岁,工人。素质薄弱,1周前患急性肠炎,经治疗痊愈,今日晨起后感到头晕目眩,眼前昏黑,重时昏眩欲仆,面色淡白,心悸失眠,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32、周,男,60岁,退休职员。患者平素经常头晕,测血压100/60mmHg(133/798kPa),腰酸,体倦乏力。近年来难以入睡,有时时寐时醒,寐而不稳,多梦,心烦,急躁易怒,舌红,少苔,脉细数。 33、李,女,31岁,公司职员。平素嗜食辛辣刺激食物,1月前与家人发生口角,情志不舒,此后常出现上腹部胀痛,过及两胁,心烦善太息,嗳气频作,饮食欠佳,呕逆酸苦,时有胃脘部烧灼感,大便不爽,舌红苔薄白,脉弦。 34、孙,女,23岁,

    11、学生。因进食生冷不洁之物,突然出现肠鸣腹痛,大便泄泻如注,一日78次,便质清稀,水谷夹杂,脐腹寒冷喜暖,舌淡红苔白滑,脉濡缓。35.孙某,男,17岁,2003年4月6日初诊。前额头痛2个月,旁及两侧太阳穴处。痛时面红筋胀,甚则恶心呕逆,日晡头痛加剧,不思饮食,小便色黄,大便正常。服西药过敏,中药服10余剂未效。查:血压108/60mmHg,舌前布小红点、苔腻微黄,脉弦滑数。36.朱某,女,48岁。1999年8月12日初诊。因与家人争吵后,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噤握拳,呼吸气粗,手足厥冷,脉伏。37.丁某,男,69岁,干部。2002年6月4日初诊。患者近1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泄泻,晨起即泻,夹有

    12、不消化的食物,未予治疗,近1周来泄泻加重,遂来诊。刻下症见:晨起即泻,夹有不消化的食物,遇事烦劳则泄泻加重,脐腹冷痛,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形寒肢冷,面色 白,舌胖而淡,苔白,脉沉细。38.杜某,男,26岁。2001年11月3日初诊。患者从昨日起发热、头痛,骨节酸痛,恶寒无汗,鼻塞,流清涕,咽喉微痒。检查:体温39,心肺(-),咽部微充血,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血常规检查:白细胞8000/mm3。39.患者,女,70岁,2009年5月5日就诊。近一年来双下肢痿软无力,不能久立,腰膝酸软,时有头晕耳眩、咽干,舌红少苔,脉沉细数。40.王某,男,56岁,干部,2000年1月22日初诊。患者有头晕

    13、病史多年,数月一发或一月数发不等,发则头晕眼花,自感天旋地转,耳鸣如蝉噪不休,须闭目仰卧。体位稍稍更动则头旋加剧,胸闷恶心,呕吐痰涎,口粘纳差,舌淡、苔腻,脉弦滑有力。41.李某,男,28岁。1999年12月11日初诊。左腰腹部突发剧痛,伴尿频、尿急、呕吐,小便红赤,淋沥不畅,舌红、苔黄腻,脉弦紧。查:左下腹轻微压痛,左肾区叩击痛;尿红细胞(+);腹部X线平片发现左侧输尿管下端阳性结石;B超显像提示左肾积水、输尿管结石。42.汤某,女,49岁。2001年6月初诊。2天前,因外出冒犯风寒,回家后即发呕吐,呕吐食物残渣,未予治疗,近日加重。遂来诊。刻下症见:呕吐,伴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舌苔白,脉濡

    14、缓。43.叶某,男,19岁。四肢瘫痪半年余。2012年12月31日露天锻炼,汗出较多后自觉头部发紧,周身疲乏,翌日早晨感觉四肢无力。2013年病情发展,出现四肢瘫痪,自觉憋气。检查:语言清楚,心肺正常,腹部胀气,四肢呈完全性瘫,肌张力减弱,肌容量正常,四肢腱反射消失,未引出病理反射。舌黯,苔白腻,脉细数。44. 李某,女,4个月。患儿初生时即较弱小,母乳少而不能饱食,生后56日即放托儿所内。由于失于调养,至今虽已经4个月,仍不见发育,大便稀薄,每日数次,尚不会笑,哭时涕泪具无。检查:精神委靡,面色皓白,肌肤甲错,毛发稀焦,腹大肢瘦,青筋显露。舌淡,唇无华,指纹不明显。触按腹部膨胀而硬。45.

    15、孙某,男,67岁。左半身不遂伴语言欠流利13日。患者于3日前夜间感受风寒,翌日出现左半身不遂。神清,肢麻言蹇,足不能行,腰穿示脑脊液无色透明。症状:神清,口歪,患肢无自主运动,言语欠流利,无头痛、头晕,二便可控,血压32.0/16.0KPa(否认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舌红,苔黄腻而干,脉弦细。46.丁某,男性 39岁 司机。胃脘部疼痛、反复发作12年,加重半年。于12年前无明显诱因而胃脘部疼痛,并反复发作。饥饿时痛甚,得食则缓,有夜间痛,服用抗溃疡药症状缓解。4年前开始疼痛发作更频,痛时喜按喜热。近半年来一直隐痛不适。近1个月来,进食时疼痛加重,并见腹胀纳呆食减,同时伴有恶心、呕吐清水,且倦怠乏

    16、力,大便溏泻,精神萎靡,唇色淡白,面白虚浮,畏寒,喜蜷卧。舌质淡嫩有瘀点,舌苔薄白,脉象沉而无力。否认肝炎病史,不嗜烟酒。47.龚,男,28岁,农民。2012年8月15日就诊。主诉:两膝关节肿痛。病史:二月前在田间劳动时突然遭暴雨,不久遂致两膝红肿,疼痛,昼轻夜重,午后发热,经某医院治疗,效果不佳来本院治疗。检查:两膝红肿,不能屈伸站立,查血沉30毫米/小时,抗“O”700单位,舌质红,苔微黄,脉数。48.张,女,35岁,工人,2012年9月5日主诉:咽喉痛、吞咽不利2天病史:先喉痒,后咳嗽,继而出现咽喉疼痛,吞咽不利,伴有口渴,发热,便秘,舌质偏红,苔薄黄,脉浮数。检查:扁桃体肿大,悬壅垂及

    17、咽后壁充血明显,体温38.5。49.鲁,男,56岁,工人,1994年12月8日就诊家属代诉:患者突然晕倒,不省人事一天。病史:平素经常头晕头痛,自觉近半月来日渐加重,胸部憋闷,精神不爽。昨日晨六时起床时突然晕倒,神志不清。检查:口角歪斜,昏迷不醒,牙关紧闭,喉中痰鸣,面部潮红,呼吸音粗,左侧上下肢偏瘫,舌质暗,苔黄燥,脉弦滑。血压28/13.3KPa。50.黄,女,27岁,已婚,干部 1994年4月11日就诊主诉:双侧乳房红肿胀痛5天。病史:产后20天,恶露渐净。近5天来,两侧乳房红肿而胀,内有硬结,乳汁不通, 热作痛,夜难入寐,恶寒发热,口干而渴,大便干燥。患者恐惧手术而来针治。检查:两侧乳

    18、房红肿,内有较大硬结,乳汁不通。舌红苔黄厚,脉象弦数。体温39.4,白细胞1.41010/L。51.杨,男,28岁,船员 1994年12月9日就诊主诉:满腹疼痛2周,加重2天。病史:今年11月中旬在航行工作途中,因机器发生故障而紧急下水抢修,约10分钟后遂感腹痛难忍,且伴有恶心呕吐,四肢厥冷。52.汪,男,37岁,干部,1993年9月12日就诊胁肋隐痛,入夜尤甚,犹如针刺年余。主诉:有肝炎病史四年,胁肋隐痛,时作时休。近半月时感左胁肋刺痛频作,伴有胀满感,纳呆,舌质紫暗,微有瘀斑,脉弦细数。53.陈,女,40岁,营业员平素月经按月而至,近半年来月经多40余天一行,量少色淡,面色 白,腹痛绵绵,

    19、畏寒喜暖,腰酸乏力,少腹作冷,心悸眼花,懒言无力,二便如常,舌淡嫩少苔,脉细无力。54.陆,男,64岁,工程师。近数月来,每天黎明前脐周微痛,肠鸣漉漉,入厕则泻,泻后痛减,大便稀薄。平素腰酸肢冷,面色晦黯,口中平和,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参考答案1.诊断:中风闭证。治法:取督脉和十二井穴为主,毫针利用泻法或点刺放血。处方:水沟、十二井、太冲、丰隆、劳宫。方义:本方可奏平肝熄风,清火豁痰,开窍启闭之功。闭证,乃由肝阳暴张,气血上逆所致。取十二井穴点刺出血并泻水沟,具开闭泄热、醒脑开窍的作用。肝脉上巅,泻太冲降肝经逆气,以平熄肝阳。脾胃为生痰之源,痰浊壅遏,气机失宣,取足阳明经的别络丰隆,以宣

    20、通脾胃二经之气机,蠲化浊痰。“荥主身热”,劳宫为手厥阴心包经之荥穴,泻之以清心泄热。2.诊断:眩晕(气血不足)。治法:以培补脾胃为主。毫针剌用补法,可灸。处方:脾俞、足三里、气海、百会。方义:本证是由气血不足而发病,治当从培补脾胃着手。取脾俞、足三里能运化水谷,生精化血,以资生化之源。百会、气海属任、督两脉,二穴能补气以运血,使髓海得以充养而眩晕自止。3.诊断:头痛(风邪袭络)。治法:按头痛部位分经取穴,毫针刺用泻法,留针。处方:巅顶部:百会、通天、行间、阿是穴。前头部:上星、头维、合谷、阿是穴。侧头部:率谷、太阳、侠溪、阿是穴。后头部:后顶、天柱、昆仑、阿是穴。方义:本方系按部位分经,即病部

    21、近取与循经远取相配,旨在疏通经络之气,含通则不痛之意。4.诊断:面瘫。治法:以取手足阳明经为主。手足少阳经为辅。采取局部近取与循经远取相结合的方法。初起宜浅刺,1周后酌予平刺或斜刺。处方:风池、翳风、颊车、地仓、合谷、太冲。方义:本病为风寒侵袭面部阳明、少阳脉络,故取风池、翳风,有疏散风邪之效,其中翳风可祛风止痛,适用于初病耳后乳突痛;颊车、地仓同属阳明,平刺透穴以推动经气;合谷、太冲为循经远取法,合谷善治头面诸疾,太冲用泻法治唇吻涡斜最为有效。5.诊断:肩周炎。治法:近部取穴与远部取穴相结合。毫针刺用泻法,留针。处方:肩髃、肩髎、肩前、阿是穴、条口,阳陵泉。方义:肩髃、肩髎、肩前、阿是穴是近

    22、部取穴,义在疏通局部经络,而达到止通的效果。条口、阳陵泉为循经远取,以疏导经络之气,达到通则不痛的效果。6.诊断:原发性坐骨神经痛。治法:取足太阳和足少阳经穴为主,一般均用泻法,亦可配合灸法或拔罐。处方:肾俞、气海俞、腰35夹脊,次髎、秩边、环跳、阿是穴。方义:坐骨神经痛常沿足太阳经循行部位从腰至足出现疼痛。上述穴位合用,既强腰固肾,又疏通足太阳经气,以达到解除坐骨神经痛之目的。7.诊断:经闭(血滞型)。治法:取任脉和足太阴经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处方:中极、合谷、血海、三阴交、行间。方义;本方有疏气解郁,化淤生新的作用。中极能理冲任而疏调下焦。血海为足太阴脾经穴,行间属足厥阴肝经穴,二穴能通

    23、调肝脾之气,奏行瘀化滞之功。合谷、三阴交可使气血下行而达通经脉的目的。8.诊断:痛经(血瘀型)。治法:取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可灸。处方:中极、次髎、地机。方义:中极属任脉腧穴,取之可调冲任脉气。地机为脾经郄穴,能疏调脾经经气而止痛。次髎为治疗痛经的经验有效穴。三穴合用,有通经止痛的功效。9.诊断:疳疾。治法:取足太阴、阳明经穴为主。毫针浅刺不留针,不灸。处方:下脘、足三里、四缝、商丘。方义:脾胃为后天之本,如脾胃功能旺盛,则食积得以化除。生化之源可以恢复,故取下脘以和胃理腑清热。足三里为阳明之合,可扶土以补中气。商丘为睥经的经穴能健脾而化积消滞。四缝为奇穴,刺出黄水,是治疗疳疾

    24、的经验效穴。10.诊断:遗尿。治法:以任脉经穴和膀胱经穴为主,毫针刺用补法,可灸。 处方:关元、中极、三阴交、肾俞、膀胱俞。方义:本病主要原因为肾气不足,气化功能减弱。补关元、肾俞,有充益肾气,固摄下元的作用。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取其调补脾肾。又因本病为膀胱失约,故取膀胱募穴中极和膀胱俞,属俞募配穴,用以振奋膀胱的机能。11.诊断:阴挺(子宫脱垂)。治法:取任、督脉穴为主。毫针刺用补法,并留针多灸。 处方:百会、气海、大赫、维道、太冲、照海。 方义:本方以升举阳气,固摄胞宫为目的。百会位于巅顶,取之乃“下病高取”、“陷者举之”之意。取气海以益气固摄。维道属足少阳经与带脉之会。有收摄胞宫的作

    25、用。肝肾两经均循行少腹,系络胞宫,故取太冲、照海、大赫以调补肝肾。12.诊断:带下病(湿热型)。 治法:取任脉、带脉和足太阴经穴为主。针用泻法,不灸。 处方:带脉、白环俞、气海、三阴交、行间、阴陵泉。 方义:本方有健脾渗湿,调补任脉和带眯的作用。取带脉以固摄本经经气。白环俞、气海可通调任脉和醋胱之气而化湿邪。三阴交以健脾渗湿,调理肝肾。湿热偏盛,针泻肝经之荥穴行间而泄肝经之郁热,泻阴陵泉以清泄脾经之湿热。13.诊断:经早(实热型)。治法:取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宜针不灸,平补平泻。 处方:气海、三阴交、太冲、太溪。 方义:本方配穴的主要作用是通调冲任,理气和血。任主胞胎,任脉经气畅旺,则月事调

    26、和。气海为任脉经穴,可调一身元气,以气为血帅,气充则能统血;脾胃为生血之本,脾气旺则血有所统,故配取三阴交。血热经早,取太冲清肝热。太溪益肾水而调经。14.诊断:风疹。治法:取手阳明、足太阴经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 处方:曲池、合谷、血海、委中、膈俞、天井。方义:本病为风邪遏于肌表,曲池、合谷同属阳明经,善于开泄;血海属足太阴脾经,主血分病。三穴用泻法以疏风邪而清血热。委中为血郄,膈俞穴为血之会穴,凡热毒瘾疹,蕴于血分者,尤为相宜。天井属少阳之经,取之而宣郁热。15.诊断:痄腮。 治法:取手少阳经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 处方:翳风、关冲、外关、颊车、合谷。 方义:本病患部属于少阳经,治宜清泄属

    27、阳经郁热为主。翳风为手足少阳经之会穴,能宣散局部气血的壅滞;手足阳明经脉亦上循面颊,故取合谷、颊车以疏泄邪热而解毒,远取外关、关冲以利少阳气机,可奏清热消肿之功。16.诊断:目赤肿痛。治法:取手阳明、足厥阴肝经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 处方:合谷、太冲、睛明、太阳。 方义:本方旨在清泄风热、消肿定痛。目为肝之外窍,阳明、太阳、少阳经脉均循行目部。合谷调阳明经气以泄风热。太冲属肝经,导肝胆之火下行。睛明为太阳、阳明交会穴,可宣泄患部之郁热。太阳点刺出血。以泄热消肿。17.诊断:聤耳。 治法:祛风清热。取少阳经穴为主。毫针刺以泻法为主。 处方:风池、听会、翳风、合谷。方义:风热结聚少阳,风池属少阳经

    28、与合谷配以祛风清热。听会、翳风分属手足少阳经穴,两穴位近耳廓,泻之可消散局部瘀热。18.诊断:耳鸣耳聋(虚证)。治法:取手足少阳经穴为主,兼取足少阴经穴,针用补法,并可用小艾炷灸患部腧穴。处方:翳风、听会、侠溪、中渚。配穴:肾俞、关元。方义:手足少阳经脉均绕行于耳之前后因此取手少阳之中渚、翳风,足少阳之听会、侠溪,疏导少阳经气。四穴参合,为治疗本痛的主穴。肾开窍于耳,肾虚则精气不能上注于耳,故取肾俞、关元以调补肾经元气,使精气上输耳窍,奏止鸣复聪之效。19.诊断:鼻渊。治法:清热宣肺,通利鼻窍。取手太阴、阳明经穴为主。毫针利用泻法。处方:列缺、合谷、迎香、鼻通、印堂、风池。方义:鼻为肺窍,故取

    29、肺经络穴列缺,以宣肺气,接风邪。手阳明与手太阴相为表里,其脉又上挟鼻孔。合谷、迎香可疏调手阳明经气,清泄肺热,其中迎香治鼻塞、不闻香臭最为有效。印堂位在督脉而近鼻部,鼻通位居鼻之两侧,取两穴可散局部之郁热以通鼻窍。风池为治眼、鼻病有效穴,具疏风利窍之功。20.诊断:牙痛。治法: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循经远取可左右交叉刺。处方:合谷、颊车、内庭、下关。方义:手足阳明经脉循行入上、下齿,阳明郁热,循经上扰而发牙痛。取合谷清手阳明经之热,颊车、内庭、下关疏泄足阳明经气,通经止痛。21.诊断:咽喉肿痛(实热证)。治法:取手太阴、手足阳明经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处方:少商、合谷、尺泽、陷谷、

    30、关冲。方义:本方通治咽喉肿痛之属于热证者。少商系手太阴经的井穴,点刺出血,可清泄肺热,为治喉证的主穴。尺泽为手太阴经的合穴,泻肺经实热,取实则泻其子之意。台谷、陷谷分属于手足阳明经,二穴能疏泄阳明之郁热。配以三焦经井穴关冲,点刺出血,加强清泄肺胃之热,达到消肿清咽的作用。22.诊断:气厥。治法:苏厥醒神。毫针刺,用泻法。处方:水沟、中冲、涌泉、足三里、合谷、太冲。方义:水沟位居任督交接之处,督脉入脑上巅,取之接续阴阳经气,有开窍醒神之功。中冲调节阴阳经气之逆乱,为治疗厥证要穴。涌泉引气下行,开窍醒神。足三里补气血而和中,以资气血之源。合谷、太冲为四关穴,为治厥证主穴,具有开窍醒神作用。23.诊

    31、断:抽搐。治法:熄风定惊。毫针刺,用泻法。处方:百会、印堂、水沟、合谷、太冲、内关、丰隆。方义:百会、印堂熄风定惊,开窍醒神。水沟为止抽搐要穴。合谷、太冲开四关,熄风止痉。内关开胸解郁。丰隆健脾化痰。24.诊断: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治法:疏肝利胆,行气止痛。毫针刺,用泻法。处方:胆俞、肝俞、日月、阳陵泉、胆囊穴、内关、足三里。方义:胆俞、日月、肝俞、期门俞募配穴,疏调肝胆气机而止痛。阳陵泉,足少阳之合穴,以利胆腑。胆囊穴为治胆腑的经验穴。内关、足三里宽胸止呕。25.诊断:肾绞痛。治法:清热利湿,通淋止痛。毫针刺,用泻法。处方:肾俞、三焦俞、关元、阴陵泉,三阴交。方义;肾俞、三焦俞、关元疏利膀胱气机。阴陵泉、三阴交清利湿热,通淋止痛。26.诊断:虚脱。治法:回阳固脱苏厥救逆。毫针刺,用泻法。处方:素髎、水沟、内关。方义:索髎属督脉,有升阳救逆,开窍清热之功,急刺可使血压回升。水沟为苏厥救逆之要穴,急刺可回阳固脱。内关宁心安神。三穴合用,回阳固脱。27.诊断:心绞痛。治法:通阳行气,活血止痛。毫针刺,用泻法。处方:心俞、厥阴俞、内关、膻中。方义:心俞、厥阴俞为心和心包之背俞穴,两穴可通阳活血。内关为治疗心绞痛特效穴之一。膻中为心包之募穴,与厥阴俞俞募相配,善治心胸疾患。28.诊断:带状疱疹(肝经郁热)。治法:疏肝泄热,活血通络,


    注意事项

    本文(完整版针灸病案汇总.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